CN211868828U -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8828U
CN211868828U CN201922404008.5U CN201922404008U CN211868828U CN 211868828 U CN211868828 U CN 211868828U CN 201922404008 U CN201922404008 U CN 201922404008U CN 211868828 U CN211868828 U CN 211868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mensional
lightweight
lower base
artificial l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040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明
陈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chill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chill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chill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chill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040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8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8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8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ynthetic Leather, Interior Materials Or Flexible Sheet Material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上表非造织布层由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三维针织交叉层由负氧离子涤纶长丝、牛奶丝、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下表基布层由天然棉纱线和/或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制成,下表基布层远离三维针织交叉层的一面涂覆阻燃剂溶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在上表非造织布层、三维针织交叉层和下表基布层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求新增第一功能布层和第二功能布层,达到驱除蚊虫、防静电的目的,三维针织交叉层为编织的间隔排列的U型三维结构,可释放氧负离子,净化空气,结构简单,纤维纤度小,可轻量化生产,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和透气性,外观良好,功能多样化,工艺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造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背景技术
通常,人造革以织物为底基,涂覆合成树脂及各种塑料添加制成,制备织布用的纱的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人造革的重量,由于织布密度大,纱的粗细不均匀,且制备过程中未进行发泡,往往使得最终的革的重量过大,且外观毛糙,良率较低,档次不高,在应用于汽车等领域时,易提高能耗,不环保。为此,设计一种轻量化且质量高的人造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人造革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表非造织布层、三维针织交叉层和下表基布层,所述上表非造织布层由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三维针织交叉层由负氧离子涤纶长丝、牛奶丝、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下表基布层由天然棉纱线和/或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制成,下表基布层远离三维针织交叉层的一面涂覆阻燃剂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上表非造织布层与三维针织交叉层之间设置第一功能布层,第一功能布层为涂覆驱虫溶液的棉纱层。
进一步的,所述下表基布层与三维针织交叉层之间设置第二功能布层,第二功能布层为网络状的金属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上表非造织布层与下表基布层之间的厚度为0.2-2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能布层和第二功能布层的厚度分别为0.1-0.5mm。
进一步的,所述下表基布层远离第二功能布层的一面为聚氨酯皮革层,聚氨酯皮革层表面涂覆阻燃剂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驱虫溶液的浓度为5-10%。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溶液为浓度4-8%的三聚氰胺磷酸脂阻燃剂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分裂型超细纤维的细度为0.6dtex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和牛奶丝的单丝的纤度分别为0.1-10dtex。
进一步的,所述轻量化三维针织人造革有40-180g/m2的基本质量,三维针织交叉层有20-90g/m2的基本质量,为编织出的间隔排列的U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表非造织布层、三维针织交叉层和下表基布层由上至下依次通过丝线、纱或针织线圈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上表非造织布层、第一功能布层、三维针织交叉层、第二功能布层和下表基布层由上至下依次通过丝线、纱或针织线圈连接成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表非造织布层、三维针织交叉层和下表基布层,所述上表非造织布层由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三维针织交叉层由负氧离子涤纶长丝、牛奶丝、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下表基布层由天然棉纱线和/或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制成,下表基布层远离三维针织交叉层的一面涂覆阻燃剂溶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在上表非造织布层、三维针织交叉层和下表基布层的三层结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求新增第一功能布层和第二功能布层两层功能结构,通过第一功能布层添加的驱虫溶液达到驱除蚊虫等的目的,金属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导磁性能,通过第二功能布层进行防静电,三维针织交叉层为编织的间隔排列的U型三维结构,可释放氧负离子,净化空气,结构简单,纤维纤度小,可轻量化生产,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和透气性,外观良好,功能多样化,制备工艺采用现有的编织、混纺即可实现,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廉,更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表非造织布层;2-三维针织交叉层;3-下表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另有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在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编织方法。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通过丝线或纱或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成一体的上表非造织布层1、三维针织交叉层2和下表基布层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聚酯长丝、涤纶长丝等丝线,或纱或针织线圈作为连接丝将上表非造织布层1、三维针织交叉层2和下表基布层3牢靠编织成一体,上表非造织布层1由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三维针织交叉层2由负氧离子涤纶长丝、牛奶丝、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下表基布层3由天然棉纱线和/或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制成,下表基布层3远离三维针织交叉层2的一面涂覆阻燃剂溶液。
上表非造织布层1与下表基布层3之间的厚度为0.2-2mm。
阻燃剂溶液为浓度4-8%的三聚氰胺磷酸脂阻燃剂溶液。
分裂型超细纤维的细度为0.6dtex以下。
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和牛奶丝的单丝的纤度分别为0.1-10dtex。
轻量化三维针织人造革有40-180g/m2的基本质量,三维针织交叉层2有20-90g/m2的基本质量,为编织出的间隔排列的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求在上表非造织布层1与三维针织交叉层2之间设置第一功能布层,在下表基布层3与三维针织交叉层2之间设置第二功能层,进而拓展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的多样化功能,促进其在更多领域的推广应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通过丝线或纱或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成一体的上表非造织布层1、三维针织交叉层2和下表基布层3,上表非造织布层1与三维针织交叉层2之间设置第一功能布层,在下表基布层3与三维针织交叉层2之间设置第二功能层。
上表非造织布层1由涤纶纤维和分裂型超细纤维间隔编织复合而成,第一功能布层为涂覆驱虫溶液的棉纱层或者为浸泡驱虫溶液的棉纱层,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求将普通棉纱浸泡于驱虫溶液中30-60min得到第一功能布层,或者直接在普通棉纱表面涂覆驱虫溶液得到第一功能布层,三维针织交叉层2由负氧离子涤纶长丝、牛奶丝、涤纶纤维和分裂型超细纤维混纺复合而成,第二功能布层为网络状的金属纤维,下表基布层3由天然棉纱线和负氧离子涤纶长丝间隔编织复合而成,下表基布层3远离第二功能布层的一面为聚氨酯皮革层,聚氨酯皮革层表面涂覆阻燃剂溶液,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下表基布层3与聚氨酯皮革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接在一起,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纤维或丝线编织而成,透气性较好。
上表非造织布层1与下表基布层3之间的厚度为0.2-2.0mm,第一功能布层和第二功能布层的厚度分别为0.1-0.5mm,优选0.2-0.4mm,该两层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驱虫和防静电功效。
驱虫溶液的浓度为5-10%,浓度适中,对人体伤害性较小,阻燃剂溶液为浓度4-8%的三聚氰胺磷酸脂阻燃剂溶液,采用现有产品即可。
分裂型超细纤维的细度为0.6dtex以下,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和牛奶丝的单丝的纤度分别为0.1-10dtex,单丝较细,便于实现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制备的轻量化三维针织人造革有40-180g/m2的基本质量,三维针织交叉层2有20-90g/m2的基本质量,为间隔排列的U型结构。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表非造织布层1、第一功能布层、三维针织交叉层2、第二功能布层和下表基布层3,上表非造织布层1、第一功能布层、三维针织交叉层2、第二功能布层和下表基布层3由上至下依次通过聚酯纤维长丝连接成一体,上表非造织布层1由涤纶纤维和分裂型超细纤维复合而成,三维针织交叉层2由负氧离子涤纶长丝、牛奶丝、涤纶纤维和分裂型超细纤维复合而成,第二功能布层为网络状的金属纤维,下表基布层3由天然棉纱线和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复合而成,下表基布层3远离第二功能布层的一面为聚氨酯皮革层,聚氨酯皮革层表面涂覆阻燃剂溶液,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下表基布层3与聚氨酯皮革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接在一起,阻燃剂溶液为浓度8%的三聚氰胺磷酸脂阻燃剂溶液。
将聚氨酯树脂与增塑剂等助剂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喂入挤出机,在180-220℃条件下进行挤出,得到聚氨酯皮革层,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在此只做简略说明,不做赘述。
第一功能布层为涂覆浓度为5%的驱虫溶液的棉纱层,上表非造织布层1与下表基布层3之间的厚度为2mm,第一功能布层和第二功能布层的厚度分别为0.4mm。
分裂型超细纤维的细度为0.4dtex,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和牛奶丝的单丝的纤度分别为0.1-6dtex。
轻量化三维针织人造革有180g/m2的基本质量,三维针织交叉层2有50g/m2的基本质量,为编织出的间隔排列的U型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大圆机进行编织而成,形成混纺,工艺简单,实现轻量化。
余同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编织工艺为现有工艺,采用编织机编织出比较致密的结构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表非造织布层(1)、三维针织交叉层(2)和下表基布层(3),所述上表非造织布层(1)由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三维针织交叉层(2)由负氧离子涤纶长丝、牛奶丝、涤纶纤维和/或分裂型超细纤维制成,下表基布层(3)由天然棉纱线和/或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制成,下表基布层(3)远离三维针织交叉层(2)的一面涂覆阻燃剂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非造织布层(1)与下表基布层(3)之间的厚度为0.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溶液为浓度4-8%的三聚氰胺磷酸脂阻燃剂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裂型超细纤维的细度为0.6dtex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涤纶长丝和牛奶丝的单丝的纤度分别为0.1-10dte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有40-180g/m2的基本质量,三维针织交叉层(2)有20-90g/m2的基本质量,为编织出的U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非造织布层(1)、三维针织交叉层(2)和下表基布层(3)由上至下依次通过丝线、纱或针织线圈连接成一体。
CN201922404008.5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Active CN211868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4008.5U CN211868828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4008.5U CN211868828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8828U true CN211868828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62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04008.5U Active CN211868828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8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3057B (zh) 用于床垫的阻燃纬编针织提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8313A (zh) 通过吸水立体地进行结构变化的复合布帛材料及纤维制品
CN113073421B (zh) 一种抗菌贾卡网布
CN211868828U (zh)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CN210362862U (zh) 一种具有抗菌阻燃效果的复合无纺布
CN110978686A (zh) 一种轻量化三维织物人造革
CN202925256U (zh) 用于床垫的阻燃纬编针织提花织物
CN219338832U (zh) 一种抗静电无纺布
CN205730602U (zh) 强度耐高温过滤布
WO2008092220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mpound yarns and compound yarns obtained therefrom
CN205871395U (zh) 一种蕾丝面料
CN220535139U (zh) 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
CN211892268U (zh) 一种再生环保全消光有色差别化纤维及其织成的面料
CN213322124U (zh) 一种新型石头纸无纺布
CN213866642U (zh) 一种高强度高弹性面料
CN2242785Y (zh) 多层保暖纺织材料
CN204530109U (zh) 一种毛圈布
CN214938120U (zh) 一种轻便透气型棉纱
CN213704759U (zh) 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的非织造布
CN211522503U (zh) 一种超细经编网布
CN213261476U (zh) 一种透气性好的无纺布
CN210561081U (zh) 一种弹性阻燃型无纺布
CN220700571U (zh) 一种留香装饰花边
CN218140392U (zh) 一种透气抑菌沙发面料
CN214830907U (zh) 一种高强度防水棉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