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2878U - 骨蜡涂抹装置 - Google Patents

骨蜡涂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2878U
CN211862878U CN202020268109.4U CN202020268109U CN211862878U CN 211862878 U CN211862878 U CN 211862878U CN 202020268109 U CN202020268109 U CN 202020268109U CN 211862878 U CN211862878 U CN 211862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surface
bone wax
bone
application device
wax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681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汉强
姜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02681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2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2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2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骨蜡涂抹装置,其包括:握持杆,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且包括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适合于医生握持的握持段;第一涂抹头,具有三棱台的形状,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和第一结合面,以其第一结合面与握持杆的第一端连接;以及第二涂抹头,具有圆盘形状,包括圆形的第三工作面和与第三工作面相对的第二结合面,第二结合面与握持杆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涂抹头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以及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分别与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相对应。

Description

骨蜡涂抹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颈椎后路手术中止血的骨蜡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在骨科手术中,经常会出现松质骨面渗血的现象,通常的做法是将骨蜡涂抹骨面以进行止血。传统的方法是将硬质骨蜡揉捏至较软状态后,用手指、纱布或剥离子涂抹于出血的骨表面。但是当骨表面参差不齐时,涂抹、止血效果常常不佳,并容易划破操作人员的手套及手指,增加污染的几率。此外,还有一种做法是使用弯钳夹持特制的纱布“花生米球”,将骨蜡铺设于纱布上,然后进行涂抹操作。但是由于纱布固定不牢靠,极易脱落,导致操作繁琐,操作效率不高。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最常见的颈椎手术之一,术中会使用咬骨钳或者磨钻在颈椎椎板和侧块之间开凿出数个骨槽(为了扩大椎管空间所必需的手术步骤),但是因为骨槽形状较为特殊(通常为V形)也较深,所以一般的用手指、纱布或剥离子涂抹骨蜡的方法很难封闭出血点,不但降低手术速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更为重要的是骨槽旁边就是颈脊髓,多次的涂抹骨蜡的重复操作可能会失误伤及颈脊髓或神经根,造成神经损伤等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亟需一种专门针对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够提高涂抹效率、适应各种骨质断面、避免出现划伤操作者和损伤患者脊髓神经根的骨蜡涂抹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涂抹骨蜡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涂抹效率、适应各种骨质断面、避免出现划伤操作者和损伤患者脊髓神经根的骨蜡涂抹器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骨蜡涂抹装置,其包括:握持杆,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且包括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适合于医生握持的握持段;第一涂抹头,具有三棱台的形状,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和第一结合面,以其第一结合面与握持杆的第一端连接;以及第二涂抹头,具有圆盘形状,包括圆形的第三工作面和与第三工作面相对的第二结合面,第二结合面与握持杆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涂抹头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以及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分别与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相对应。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涂抹头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对应的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可为颈椎椎板和侧块之间人为形成的V形骨槽。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所对应的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可为颈椎表面的骨眼。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涂抹头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以及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可包括粗糙面,并且粗糙面可包括均匀的纹理。纹理为“井”字形网格、“斜井”字形网格或点状粗糙面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的直径可大于第二结合面的直径。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握持杆的横截面可包括圆形、矩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形状。当握持杆为圆柱体时,其长度可为8-12厘米,其横截面的直径可为2-4毫米。优选地,握持杆的长度可为10厘米,握持杆的横截面的直径可为3毫米。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可为20度-70度。优选地,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45度或60度。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涂抹头的长度可为8-12毫米。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的长度可为10毫米,并且其宽度可为5毫米。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的直径可为4-6毫米。优选地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的直径可为5毫米。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握持杆与第一涂抹头的第一结合面垂直且在第一结合面的几何中心彼此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握持杆在其第一端附近可包括转角,转角的角度可为30-90度。而且,握持杆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段握持杆。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涂抹头和第二涂抹头的边角处可包括倒圆。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握持杆、第一涂抹头和第二涂抹头可一体化生产,且可包括相同的材料,例如包括医用不锈钢、钛合金或医用塑料。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握持杆和第二涂抹头可一体化生产,第一涂抹头单独生产且通过螺纹与握持杆的第一端连接,并且第一涂抹头包括可更换的三个第一涂抹头,其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分别为30度、45度或60度。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是颈椎后路最常见的术式,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使用咬骨钳或者磨钻在颈椎椎板和侧块之间开凿出数个骨槽,作为门轴打开椎板,扩大椎管空间,解除颈脊髓的压迫。但是这一步因为咬破了皮质骨、露出了松质骨,所以会有多个出血点或出血面。在术中形成的骨槽通常为45度左右的V形,所以一般的用手指、纱布或剥离子涂抹骨蜡的方法很难封闭出血点,不但降低手术速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更为重要的是骨槽旁边就是颈脊髓,多次的涂抹骨蜡的重复操作可能会失误伤及颈脊髓或神经根,造成神经损伤等不可挽回的后果。
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包括:握持杆,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且包括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适合于医生握持的握持段;第一涂抹头,具有三棱台的形状,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和第一结合面,以其第一结合面与握持杆的第一端连接;以及第二涂抹头,具有圆盘形状,包括圆形的第三工作面和与第三工作面相对的第二结合面,第二结合面与握持杆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涂抹头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以及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分别与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相对应。第一涂抹头的形状对应于骨槽,并且第二涂抹头的形状对应于骨眼,在手握握持杆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用第一涂抹头或第二涂抹头将骨蜡涂抹均匀而使骨蜡封闭出血点,可见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当第一涂抹头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以及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包括粗糙,例如纹理时,增加了骨蜡与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或第三工作面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骨蜡脱落。因为第一涂抹头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之间形成合适的夹角,使其对应于骨槽的形状,并且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的形状对应于骨眼,所以第一涂抹头可很好地契合骨槽形状,第二涂抹头可很好地契合骨眼的形状,容易地通过按压骨蜡封闭出血面,提高了手术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多次的涂抹骨蜡的重复操作伤及颈脊髓或神经根的风险。再者,第二涂抹头的第三工作面比较容易安装骨蜡,针对于骨眼出血点,可在均匀受力下,灵活地压迫出血点以对其封闭。
另外,根据骨槽可能开凿成不同形状的情况,第一涂抹头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可做成与其适应的角度,例如,30度、45度和60度三个型号,视不同的病例在手术中选择不同的第一涂抹头或者不同的骨蜡涂抹装置,分别或同时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三个第一涂抹头与握持杆分开生产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三个第一涂抹头与握持杆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需要涂抹骨蜡的骨槽和骨眼的示意图。
图5A、图5B和图5C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握持杆具有转角的示意图。
图6A、图6B和图6C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握持杆的纹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图1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三个第一涂抹头与握持杆分开生产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三个第一涂抹头与握持杆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需要涂抹骨蜡的骨槽和骨眼的示意图。图5A、图5B和图5C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握持杆具有转角的示意图。图6A、图6B和图6C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的握持杆的纹理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骨蜡涂抹装置,其包括握持杆10、第一涂抹头20和第二涂抹头30。
如图1和2所示,握持杆10具有第一端11和与第一端11相对的第二端12,且包括在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的适合于医生握持的握持段13。
如图2和3所示,第一涂抹头20具有三棱台的形状,包括第一工作面21、第二工作面22和第一结合面23。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结合面23与握持杆10的第一端11连接。
第二涂抹头30具有圆盘形状,包括圆形的第三工作面31和与第三工作面31相对的第二结合面32。第二涂抹头30的第二结合面32与握持杆10的第二端12连接。
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以及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分别与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相对应。
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是针对于脊柱的骨科手术,特别是颈椎的骨科手术而设计的用于术中止血的医疗器械。如图4所示,本文中提及的骨槽40是指颈后路椎管成形术中,需要在手术节段的颈椎椎板和两侧颈椎侧块之间,分别用咬骨钳/磨钻/超声骨刀等骨科器械,开凿出的大约30-60度V字形的骨缺损。本文中提及的骨眼是指手术中骨表面出现的各种出血点,可以出现在任意的手术创面,只要是手术的地方,其骨表面就有可能出现一个点状(直径非常小)的出血点(不封闭它就会源源不断地渗血)。骨眼往往出现在骨头和肌肉的交界处,或者术者为了固定器械等手术目的而人为创造。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所对应的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可为颈椎椎板和侧块之间人为形成的V形骨槽。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所对应的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可为颈椎表面的骨眼。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以及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可包括粗糙面,并且粗糙面可包括均匀的纹理。
如图6A所示,纹理可为“井”字形网格。如图6B所示,纹理可为点状粗糙。如图6C所示,纹理可为“斜井”字形网格。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而是纹理还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适当的方式,例如,“人”字形网格。纹理从基面向外突出的高度例如可为约1毫米左右,纹理网格的间距例如为1毫米左右。纹理网格间的距离例如可为网格线间的距离或者点状粗糙间的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的直径可大于第二结合面32的直径。因此,第二涂抹头30可形成大致圆台的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握持杆10的横截面可包括圆形、矩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形状。当握持杆10为圆柱体时,其长度可为5-20厘米,优选地,8-12厘米;其横截面的直径可为2-4毫米。优选地,握持杆10的长度可为10厘米,握持杆10的横截面的直径可为3毫米。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而是可根据手术的实际需要将握持杆10的长度和横截面制作成适合需要的尺寸,而不偏离本申请的教导。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工作面21与第二工作面22之间的夹角可为20度-70度。优选地,第一工作面21与第二工作面22之间的夹角为30度、45度或60度。第一工作面21与第二工作面22之间的夹角可根据手术当中需要开凿的骨槽的形状而灵活选择。例如,当骨槽的开凿形状为45度V型槽时,可选用45度的第一涂抹头20来涂抹骨蜡,并且用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对骨槽施力以实现很好的止血效果。另外,也可以仅用一种45度的第一涂抹头20,先将骨蜡涂抹均匀,然后通过纱布垫或医用橡胶垫用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对骨槽施力以实现很好的止血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涂抹头20的长度可为8-12毫米,优选为10毫米。这是因为,一次性涂抹骨蜡的长度不宜过长,其止血效果不好;反之,当一次性涂抹骨蜡的长度太短时,可用第二涂抹头30来完成骨蜡涂抹和止血。因此,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的长度可为约10毫米,并且其宽度可为约5毫米。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而是第一涂抹头20的尺寸可根据手术的需要以及手术的改进做适当调整,而不脱离本申请的教导。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的直径可为4-6毫米。优选地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的直径可为5毫米。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而是第二涂抹头30的尺寸可根据手术的需要以及手术的改进做适当调整,而不脱离本申请的教导。
如图1、2和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握持杆10与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结合面23垂直且以其第一端11在第一结合面23的几何中心彼此连接。握持杆10的第一端11与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结合面23之间的连接可为任何形式。当握持杆10与第一涂抹头20整体制造时,是同质材料的自然连接关系。当握持杆10与第一涂抹头20分开制造时,可通过螺纹、卡扣、过盈配合等方式彼此连接。如图3所示,优选地,握持杆10的第一端11可包括外螺纹11a,并且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结合面23可包括内螺纹孔23a,二者通过螺纹彼此连接。这对于采用多个可更换的第一涂抹头20时可便于快速更换。
如图5A、5B和5C所示,握持杆10在其第一端11附近可包括转角14。转角的角度可为30-90度。图5A示出了握持杆10具有30度转角的情形,图5B示出了握持杆10具有45度转角的情形,图5C示出了握持杆10具有90度转角的情形。具体而言,在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中,转角可位于握持杆10的靠近第一端11的三分之一处附近,弯曲的度数分别为30度、45度、90度。握持杆10的其余部分仍然为直杆。握持杆10具有转角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手术操作时,握持者因为前部弯曲设计,握持的手不会挡住其他医生(例如主刀)的视线,方便其他医生继续完成手术操作。
2.因为有不同的角度设计,完全可以根据每个骨槽的位置、角度和大小选择不同的第一涂抹头20,保证操作者的手不需要大幅度地移动,保留了体力、避免了术中位移导致的双手污染风险、杜绝了位移时碰到其他术者发生医疗失误的风险。
3.因为转角设计,在抹骨蜡的时候,能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可以更好地封闭骨槽,压迫更加均匀和充分。
在握持杆10具有转角的情况下,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将变为耙子的工作方式,如上所述这更加有利于骨蜡的涂抹操作。然而,在止血操作时,便于用手在拐角处另行施力,而不是通过握持杆10直接向骨槽施力。
参见图5A、5B和5C,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的握持杆10可以以分界线15为界分成两段。在握持杆10分成两段的情况下,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分成两个工具,即以第一涂抹头20为工作头和以第二涂抹头30为工作头的两个独立工具,分别用于骨槽和骨眼的涂蜡和止血。根据术中使用的需要,两段握持杆可连接在一起,又变为两端为工作头的一个涂抹装置。两段握持杆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可包括插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任何可能的其它连接方式。
握持杆的分段设计提高了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在拆分的情况下,是分别用于骨槽和骨眼的涂蜡和止血的两个独立工具;在结合的情况下,将两个工具结合在一起,可使用其一端上的第一涂抹头20或第二涂抹头30来涂蜡和止血,此时增加了握持杆的长度。因此,握持杆的分段设计给用户(手术医生)提供了拆分和组合的可选择性,提高了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的功能性。
为了避免涂抹装置对人体组织的任何损伤,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涂抹头20和第二涂抹头30的边角处可包括倒圆。倒圆半径可为0.5-1毫米。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握持杆10、第一涂抹头20和第二涂抹头30可一体化生产,且可包括相同的材料,例如包括医用不锈钢、钛合金或医用塑料。当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设计为一次性使用时,优选全部采用医用塑料来制造,其上的任何粗糙或纹理也一次性成型。当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设计为多次使用时,优选全部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来制造,每次使用后进行严格消毒以备后续重复使用。作为选择,当根据本申请的涂抹装置采用医用不锈钢制造时,其上的任何粗糙或纹理部分可由包覆其上的医用塑料或医用橡胶材料实现。
优选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握持杆10和第二涂抹头30可一体化生产,第一涂抹头20单独生产,并且通过螺纹与握持杆10的第一端11连接,并且第一涂抹头20包括可更换的三个第一涂抹头20,其第一工作面21与第二工作面22之间的夹角分别为30度、45度或60度。在此情况下,优选握持杆10的第一端11包括外螺纹11a,并且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结合面23包括内螺纹孔23a,并且握持杆10与第一涂抹头20之间的连接和拆卸通过外螺纹11a和内螺纹孔23a的配合和托配来实现。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是颈椎后路最常见的术式,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使用咬骨钳或者磨钻在颈椎椎板和侧块之间开凿出数个骨槽,作为门轴打开椎板,扩大椎管空间,解除颈脊髓的压迫。但是这一步因为咬破了皮质骨、露出了松质骨,所以会有多个出血点或出血面。在术中形成的骨槽通常为45度左右的V形,所以一般的用手指、纱布或剥离子涂抹骨蜡的方法很难封闭出血点,不但降低手术速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更为重要的是骨槽旁边就是颈脊髓,多次的涂抹骨蜡的重复操作可能会失误伤及颈脊髓或神经根,造成神经损伤等不可挽回的后果。
根据本申请的骨蜡涂抹装置包括:握持杆10,具有第一端11和与第一端11相对的第二端12,且包括在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的适合于医生握持的握持段13;第一涂抹头20,具有三棱台的形状,包括第一工作面21、第二工作面22和第一结合面23,以其第一结合面23与握持杆10的第一端11连接;以及第二涂抹头30,具有圆盘形状,包括圆形的第三工作面31和与第三工作面31相对的第二结合面32,第二结合面32与握持杆10的第二端12连接,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以及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分别与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相对应。第一涂抹头20的形状对应于骨槽,并且第二涂抹头30的形状对应于骨眼,在手握握持杆10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用第一涂抹头20或第二涂抹头30将骨蜡涂抹均匀而使骨蜡封闭出血点,可见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当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以及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包括粗糙,例如纹理时,增加了骨蜡与第一工作面21、第二工作面22或第三工作面31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骨蜡脱落。因为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之间形成合适的夹角,使其对应于骨槽的形状,并且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的形状对应于骨眼,所以第一涂抹头20可很好地契合骨槽形状,第二涂抹头30可很好地契合骨眼的形状,容易地通过按压骨蜡封闭出血面,提高了手术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多次的涂抹骨蜡的重复操作伤及颈脊髓或神经根的风险。再者,第二涂抹头30的第三工作面31比较容易安装骨蜡,针对于骨眼出血点,可在均匀受力下,灵活地压迫出血点以对其封闭。
另外,根据骨槽可能开凿成不同形状的情况,第一涂抹头20的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之间的夹角可做成与其适应的角度,例如,30度、45度和60度三个型号,视不同的病例在手术中选择不同的第一涂抹头20或者不同的骨蜡涂抹装置,分别或同时进行操作。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22)

1.一种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握持杆,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且包括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适合于医生握持的握持段;
第一涂抹头,具有三棱台的形状,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和第一结合面,以其第一结合面与所述握持杆的所述第一端连接;以及
第二涂抹头,具有圆盘形状,包括圆形的第三工作面和与所述第三工作面相对的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握持杆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涂抹头的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以及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分别与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抹头的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所对应的所述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是颈椎椎板和侧块之间人为形成的V形骨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所对应的所述需要涂抹骨蜡部位的骨骼的生理特征是颈椎表面的骨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抹头的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以及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包括粗糙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包括均匀的纹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结合面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的横截面包括圆形、矩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为圆柱体,其长度为8-12厘米,其横截面的直径为2-4毫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的长度为10厘米,所述握持杆的横截面的直径为3毫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夹角为20度-70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45度或60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抹头的长度为8-12毫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的长度为10毫米,并且其宽度为5毫米。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的直径为4-6毫米。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抹头的所述第三工作面的直径为5毫米。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与所述第一涂抹头的所述第一结合面垂直且在所述第一结合面的几何中心彼此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在其第一端附近包括转角,所述转角为30-90度。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抹头和所述第二涂抹头的边角处包括倒圆。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所述第一涂抹头和所述第二涂抹头一体化生产,且包括相同的材料,包括医用不锈钢、钛合金或医用塑料。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和所述第二涂抹头一体化生产,所述第一涂抹头单独生产且通过螺纹与所述握持杆的所述第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涂抹头包括可更换的三个第一涂抹头,其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分别为30度、45度或60度。
2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为“井”字形网格、“斜井”字形网格或点状粗糙面。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骨蜡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段握持杆。
CN202020268109.4U 2020-03-06 2020-03-06 骨蜡涂抹装置 Active CN211862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8109.4U CN211862878U (zh) 2020-03-06 2020-03-06 骨蜡涂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8109.4U CN211862878U (zh) 2020-03-06 2020-03-06 骨蜡涂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2878U true CN211862878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4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68109.4U Active CN211862878U (zh) 2020-03-06 2020-03-06 骨蜡涂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2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9686B2 (en) Method for ultrasonic tissue excision with tissue selectivity
US7717945B2 (en) Orthopedic systems
CN106456187B (zh) 超声手术器械
US5531749A (en) Spinal bone waxer
US6309219B1 (en) Periotome
US20070055249A1 (en) Bone plates with intraoperatively tapped apertures
JP2007515990A (ja) 手術中にねじ切りされる開口部を備えた骨プレート
KR20140105744A (ko) 압전 골 수술용 개선된 수술 팁
US10631882B2 (en) Oscillating decortication burr assembly
US20050130103A1 (en) Universal depth cut burr having dental and skeletal applications
CN211862878U (zh) 骨蜡涂抹装置
CN111166403A (zh) 骨蜡涂抹装置
CN219042774U (zh) 多功能组合式髋部骨折复位器
US9192451B2 (en) Oscillating blade for cutting periodontal ligaments and luxating tooth roots
CN211325362U (zh) 开孔刀头和应用其的孔道开路器
CN112451077A (zh) 一种用于颌骨手术的手术导板及其制造方法
RU163595U1 (ru) Распатор туннельный
RU18538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тановки кровотечения из губчатого вещества кости позвонка
CN219374889U (zh) 颈椎置钉导板
CN219397425U (zh) 一种椎间孔镜下骨蜡止血装置
CN212547140U (zh) 肋骨复位钳
KR101483579B1 (ko) 치과 교정술을 위한 치과 초음파 공구 및 이를 갖는 치과 초음파 공구세트
CN209172436U (zh) 一种新型肋骨剪
CN215384530U (zh) 一种用于颌骨手术的手术导板
US20240173056A1 (en) Multi-diameter k-wire for orthopedic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