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2348U - 一种助老智能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老智能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2348U
CN211862348U CN202020126128.3U CN202020126128U CN211862348U CN 211862348 U CN211862348 U CN 211862348U CN 202020126128 U CN202020126128 U CN 202020126128U CN 211862348 U CN211862348 U CN 211862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fixing frame
hinged
rotating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61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晨峰
李小威
刘承朋
王涛
杨晓东
张范然
周婷
方裕玲
汪辰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HUT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261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2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2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23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老智能床,属于智能装置领域。它主要包括床体和助老上床装置;助老上床装置包括安装在床体侧面的旋转主架、旋转支架、丝杠螺母机构I、滑块和踏板;旋转主架的一端与床体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上部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支架的其中一端连接,旋转支架的另一端设有转轴,转轴位于床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上部,通过电机II驱动;丝杠螺母机构I沿旋转主架的长度方向安装在旋转主架内,滑块套接在旋转主架上并与丝杠螺母机构I的螺母固定连接,踏板安装在滑块上;丝杠螺母机构I通过电机I驱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实现上下床的动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适合于老人自用和家用,减轻家庭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助老智能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助老智能床。
背景技术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现代社会人群的老龄化日趋严重,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的生活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老人如何能更安全便捷的独立生活随之成为一大社会难题。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行动能力较弱,甚至日常生活都比较困难,如对于腿脚不灵便的老人,上下床时由于床体本身高度较高,腿脚受力不便,使得动作起来较为困难。为了方便老人的生活起居,市场上也出现了一部分助老装置,但是尚没有专门针对这种方便家用的助老智能床。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110036890.8,公开日为:2012年8月9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包括带有万向脚轮的前、后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上方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底架与床架之间设置有双重防摇升降装置,所述床架上侧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电动背框组件、相向平移便框装置、电动腿框组件和程控脚框组件,所述电动背框组件两旁侧的床架侧缘上设置有电动非线性升降护栏,所述程控脚框组件的两旁侧的床架侧缘上设置有电动线性升降护栏。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799531.4,公开日为:2019年11月19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包括扶手以及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成的连杆组件,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轴接于座椅的起身板的升降部,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扶手的下部。
上述两种方案均是用于老年人的辅助装置,但是第一种方案主要用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或老人,第二种则主要用于辅助老人的坐下和起身动作,二者均不是专门辅助老人上下床的装置,并不适合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在家庭内自用,且现有技术中也没有专门针对于辅助老人上下床的助老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助老装置尚没有专门用于辅助老人上下床的助老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老智能床,能够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实现上下床的动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适合于老人自用和家用,减轻家庭负担。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助老智能床,包括床体和助老上床装置;所述助老上床装置包括安装在床体侧面的旋转主架、旋转支架、丝杠螺母机构I、滑块和踏板;所述旋转主架的一端与床体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上部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支架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支架的另一端设有转轴,转轴位于床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上部,通过电机II驱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I沿旋转主架的长度方向安装在旋转主架内,所述滑块套接在旋转主架上并与丝杠螺母机构I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踏板安装在滑块上;所述丝杠螺母机构I通过电机I驱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分别安装在床体侧面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下部;所述旋转主架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架的上部,所述旋转支架的转轴位于第二固定架的上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滑块铰接连接,另一端铰接连接第三固定架。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端装有扶手。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上铰接有一根转动轴,所述踏板固定在转动轴上端。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沿竖向延伸的调节槽。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床板升降装置;所述床板升降装置包括后板、前板和抬升机构;所述后板固定安装在床体上端面,所述前板与后板铰接连接;所述抬升机构用于驱动前板沿后板和前板的铰接处转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丝杠螺母机构II、连杆和抬升杆;所述丝杠螺母机构II沿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床体内,通过电机III驱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与丝杠螺母机构II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杆的另一端和前板铰接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和抬升杆均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抬升杆对称设置在前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分别通过一根连杆连接丝杠螺母机构II的螺母。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升杆与连杆连接的一端铰接有滑轮,所述前板下方的床体上设有与滑轮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连杆与滑轮铰接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助老智能床,通过直接在床体上设置助老上床装置,使老人坐在床上并将脚放在踏板上后,可以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螺母机构I和旋转支架的转轴工作,转轴转动带动旋转支架转动,从而带动旋转主架升高或下降,同时,丝杠螺母机构I驱动滑块沿丝杠移动,使老人的腿完成从地面至床体的转移,其有效地解决了腿脚不便的老人上床困难的问题,且操作方便,适合于老人自身家用;
(2)本实用新型一种助老智能床,通过设置连接轴,能够确保滑块运动时在高度和水平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精确性,且当采用空载气缸作为连接轴时,还能对滑块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滑块发生碰撞受损,提高助老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一种助老智能床,在第二固定架上设有扶手,能够使老人扶着扶手上床,增加老人上床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防止踏板带动老人腿部上升时,老人的上身因为没有借力点而重心不稳导致摔倒;
(4)本实用新型一种助老智能床,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设有调节槽,根据不同身高腿长的老人,可以通过调节槽调节安装架的高度,使老人使用更加舒适方便;
(5)本实用新型一种助老智能床,通过床板升降装置能够在老人起床时完成老人从睡姿至坐姿的转变,帮助老人起床,且将前板调节至一定的角度也可以使老人靠在前板上休息,角度调节方便,极大地提高了老人在床上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床的轴侧图;
图2为智能床的主视图;
图3为助老上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床板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助老上床装置;21、安装架;211、第一固定架;212、第二固定架;213、第三固定架;214、扶手;215、调节槽;22、旋转主架;23、旋转支架;24、丝杠螺母机构I;25、滑块;251、转动轴;26、踏板;27、连接轴;3、床板升降装置;31、后板;31、前板;33、丝杠螺母机构II;34、连杆;35、抬升杆;3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助老智能床,主要用于辅助腿脚不便的老人进行上下床,提高老人生活起居的方便性。该智能床主要包括床体1以及安装在床体1上的助老上床装置2和床板升降装置3。其中,床体1为市场上常见的家用床结构,由四块侧板和上端面的矩形板组成,助老上床装置2主要用于帮助老人上床,床板升降装置3则用于帮助老人起身和靠坐在床上,下面对助老上床装置2和床板升降装置3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助老上床装置2安装在床体1长度方向一侧的侧板上,其包括安装架21、旋转主架22、旋转支架23、丝杠螺母机构I24、滑块25、踏板26和连接轴27。
其中,安装架21包括第一固定架211、第二固定架212和第三固定架213。第一固定架211和第二固定架212分别安装在床体1侧面的前后两端,具体的,第一固定架211呈竖向安装在床体1侧面靠近床尾的位置,第二固定架212呈竖向安装在床体1侧面靠近床头的位置。第三固定架213则呈水平设置,其前后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架211和第二固定架212的下部。
旋转主架22为上端开口的矩形长条结构,其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架211的上部,另一端则与旋转支架23的其中一端连接。旋转支架23的另一端则设有转轴,转轴位于第二固定架212的上部并与电机II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电机II可以固定安装在床体1或第二固定架212上,本实施例的转轴沿床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电机II工作时,转轴转动,带动旋转支架23转动,旋转支架23与旋转主架22连接的一端则带动旋转主架22沿其与第一固定架211的铰接处转动,从而使旋转主架22升高或下降。丝杠螺母机构I24沿旋转主架2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旋转主架22的开口中,其一端与旋转主架22铰接连接,另一端则与电机I的输出轴连接。电机I可以安装在旋转主架22上,通过涡轮蜗杆机构与丝杠螺母机构I24传动连接,也可以采用能够设置在旋转主架22的开口中的小型电机,小型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螺母机构I24的丝杠直接连接。
滑块25套接在旋转主架22上并与丝杠螺母机构I24的螺母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滑块25为开设有能够套在旋转主架22上的通孔,其上端面的内侧面与丝杠螺母机构I24的螺母固定连接,外侧面上则铰接有转动轴251。转动轴251能够沿自身的轴线转动,其上装有踏板26。当电机I工作时,丝杠螺母机构I24驱动滑块25沿丝杠移动,同时电机II驱动旋转主架22以及安装在旋转主架22上的滑块25整体升高或下降,老人放在踏板26上的脚则随着滑块25的位置变化被逐渐抬升至床体1上或下降至地面上,老人的脚的方向则可以通过转动轴251的自转自如的调节方向,从而避免老人腿脚发生扭伤。
另外,本实施例还设有连接轴27。连接轴27的一端铰接在滑块25上,另一端则铰接在第三固定架213上,铰接形式采用球铰形式。在滑块25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由于连接轴27的长度和其与第三固定架213的连接位置是不变的,因此连接轴27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会随着滑块25在丝杠上的位置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而使滑块25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提高滑块25在高度和水平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精确性。另外,当采用空载气缸作为连接轴27时,还能对滑块25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滑块25发生碰撞受损,提高助老装置2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固定架212的顶端伸出床体1的上端面,其上装有扶手214,能够使老人扶着扶手214上床,增加老人上床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防止踏板26带动老人腿部上升时,老人的上身因为没有借力点而重心不稳导致摔倒。第一固定架211和第二固定架212上则分别开设有一个沿竖向延伸的调节槽215,根据不同身高腿长的老人,可以通过调节槽215调节安装架21的高度,使老人使用更加舒适方便。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床板升降装置3包括后板31、前板32和抬升机构。后板31固定安装在床体1上端面,前板32的一侧与后板31的一侧铰接连接,当前板32水平设置时,前板32与后板31构成床体1的上端面的矩形板。抬升机构用于驱动前板32沿后板31和前板32的铰接处转动,可以通过手动或油缸,但是手动过于麻烦,油缸的液压油又容易造成污染,因此,本实施例采用如下形式。
抬升机构包括丝杠螺母机构II33、连杆34和抬升杆35。其中,丝杠螺母机构II33沿床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床体1内,其丝杠的其中一端与电机III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电机III也设置在床体1内。连杆34和抬升杆35均具有两个,其中,两个抬升杆35对称设置在前板3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抬升杆35的一端与前板32的下端面铰接连接,另一端则铰接有一个滑轮36,相配合的,前板32下方的床体1上设有与滑轮36相匹配的沿床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滑轮36设置在滑槽中。连杆34的一端与滑轮36铰接连接,另一端则与丝杠螺母机构II 33的螺母固定连接,具体结构见图5。当电机III工作时,螺母移动,带动滑轮36在滑槽中转动,抬升杆35与前板32连接的一端则带动前板32沿前板32与后板31的铰接处转动。通过床板升降装置3能够在老人起床时完成老人从睡姿至坐姿的转变,帮助老人起床,且将前板32调节至一定的角度也可以使老人靠在前板32上休息,角度调节方便,极大地提高了老人在床上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一种助老智能床,能够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实现上下床的动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适合于老人自用和家用,减轻家庭负担。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助老智能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老上床装置(2);所述助老上床装置(2)包括安装在床体(1)侧面的旋转主架(22)、旋转支架(23)、丝杠螺母机构I(24)、滑块(25)和踏板(26);所述旋转主架(22)的一端与床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上部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支架(23)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支架(23)的另一端设有转轴,转轴位于床体(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上部,通过电机II驱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I(24)沿旋转主架(22)的长度方向安装在旋转主架(22)内,所述滑块(25)套接在旋转主架(22)上并与丝杠螺母机构I(24)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踏板(26)安装在滑块(25)上;所述丝杠螺母机构I(24)通过电机I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老智能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包括第一固定架(211)、第二固定架(212)和第三固定架(213);所述第一固定架(211)和第二固定架(212)分别安装在床体(1)侧面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三固定架(213)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架(211)和第二固定架(212)的下部;所述旋转主架(2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架(211)的上部,所述旋转支架(23)的转轴位于第二固定架(212)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助老智能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27);所述连接轴(27)的一端与滑块(25)铰接连接,另一端铰接连接第三固定架(2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助老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212)的顶端装有扶手(214)。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助老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5)上铰接有一根转动轴(251),所述踏板(26)固定在转动轴(251)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助老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11)和第二固定架(212)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沿竖向延伸的调节槽(2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老智能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板升降装置(3);所述床板升降装置(3)包括后板(31)、前板(32)和抬升机构;所述后板(31)固定安装在床体(1)上端面,所述前板(32)与后板(31)铰接连接;所述抬升机构用于驱动前板(32)沿后板(31)和前板(32)的铰接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助老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丝杠螺母机构II(33)、连杆(34)和抬升杆(35);所述丝杠螺母机构II(33)沿床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床体(1)内,通过电机III驱动,所述连杆(34)的一端与丝杠螺母机构II(33)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杆(35)的两端分别与连杆(34)的另一端和前板(32)铰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助老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4)和抬升杆(35)均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抬升杆(35)对称设置在前板(3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分别通过一根连杆(34)连接丝杠螺母机构II(33)的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助老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杆(35)与连杆(34)连接的一端铰接有滑轮(36),所述前板(32)下方的床体(1)上设有与滑轮(36)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连杆(34)与滑轮(36)铰接连接。
CN202020126128.3U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助老智能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62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6128.3U CN211862348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助老智能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6128.3U CN211862348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助老智能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2348U true CN211862348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612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62348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助老智能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2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4982B (zh) 一种床尾辅助上下床
CN212346952U (zh) 一种防坠落的儿科病床
CN110812020A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机器人
CA3024620C (en) Pillow lifting structure
CN211862348U (zh) 一种助老智能床
CN214231803U (zh) 老年人起床下床助力装置
CN212416159U (zh) 一种便于升降的医疗护理床
CN215271646U (zh) 一种升降床
CN211023896U (zh) 老年科辅助行走装置
CN208481624U (zh) 一种具有头部翻折防护功能的护理床
CN110680644A (zh) 一种老人抬腿上床的辅助装置
CN216570537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
CN214415119U (zh) 一种老年人家用护理床
CN214285547U (zh) 一种上下床辅助装置
CN218419106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高度的床架结构
CN215126331U (zh) 一种采用丝杠螺母驱动的升降支腿
CN219629973U (zh) 一种术后便于卧床的脊柱护理装置
CN211723735U (zh) 护理床电动坐卧系统
CN219595049U (zh) 一种侧翻床垫和护理床
CN216257844U (zh) 一种医疗用患者运转床及其床体结构和抬升转运结构
CN218338636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CN215459489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CN216798059U (zh) 一种老年人护理用轮椅
CN215938017U (zh) 一种特护床
CN215689253U (zh) 一种多功能外科手术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6

Address after: 243000 No. 59 Hudong Road,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243032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ushan campus), Maxiang Road,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ing Chenfe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