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1879U - 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 - Google Patents

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1879U
CN211861879U CN202020222203.6U CN202020222203U CN211861879U CN 211861879 U CN211861879 U CN 211861879U CN 202020222203 U CN202020222203 U CN 202020222203U CN 211861879 U CN211861879 U CN 211861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lens
mask
buckle belt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22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Zhent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Zhent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Zhent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Zhent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22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1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1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1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医疗防护面具包括本体、镜片、呼吸阀、第一垫条和扣带组件,本体由3D打印成型,本体具有护额区、护眼区和口罩区,护眼区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口罩区设置有第二安装位,镜片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位内,呼吸阀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位内,第一垫条安装在本体的内表面,第一垫条位于镜片和呼吸阀之间,第一垫条穿过口罩区的鼻梁部位,且第一垫条的两端分别自鼻梁部位向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延伸,扣带组件与本体固定连接,扣带组件与本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夹紧位。防护套装包括上述医疗防护面具,该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均具有防护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医疗防护面具及设置有该医疗防护面具的防护套装。
背景技术
医疗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医用手套等,其中,现有的医用口罩和护目镜都为可单独使用的产品,这种设置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医用口罩和护目镜使用的灵活性,但存在的缺点是:使用者在穿戴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医用手套等防护用品后,其面部还存在大面积裸露(如额头处、颧骨处等部位)和空隙(如眼睛与防护服之间的空隙、口罩与防护服之间的空隙、眼镜与口罩之间的空隙等地方),且这些裸露部位和空隙无法通过上述防护用品进行遮挡,从而极大的增加了使用者受病毒、细菌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性强的医疗防护面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医疗防护面具的防护套装。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防护面具,其中,包括本体、镜片、呼吸阀、第一垫条和扣带组件,本体由3D打印成型,本体具有护额区、护眼区和口罩区,护眼区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口罩区设置有第二安装位,镜片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位内,呼吸阀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位内,第一垫条安装在本体的内表面,第一垫条位于镜片和呼吸阀之间,第一垫条穿过口罩区的鼻梁部位,且第一垫条的两端分别自鼻梁部位向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延伸,扣带组件与本体固定连接,扣带组件与本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夹紧位。
由上可见,通过对本体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佩戴医疗防护面具时,本体能够完全遮盖使用者的整个面部,从而避免使用者的面部存在裸露部位,以最大程度降低使用者受病毒、细菌感染的风险,而本体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成型,使得本体的整体具有阻隔性,能够避免病毒、细菌进入医疗防护面具内部,且3D打印成型的本体能够更加贴合使用者脸部。其中,在本体上设置镜片既能够保证使用者具有足够的视野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病毒或细菌进入医疗防护面具内部,从而使本体配合镜片起到护目镜的功能;呼吸阀的设置使使用者能够进行正常换气,并对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或等于0.3μm的颗粒进行过滤;第一垫条则用于防止使用者换气时造成镜片起雾,以保证使用者能够具有良好的视野;而扣带组件与本体之间形成的夹紧位则能够将医疗防护面具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医疗防护面具还包括自粘胶条,自粘胶条安装在本体的外表面,自粘胶条设置在本体的轮廓处沿该轮廓延伸设置。
由上可见,自粘胶带用于与防护服的帽子的开口进行粘结,以实现医疗防护面具与防护服之间的密封,从而降低病毒、细菌进入防护服内部的风险。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医疗防护面具还包括第二垫条,第二垫条安装在本体的内表面,第二垫条设置在镜片的上方,且第二垫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本体的边沿处;第二垫条中部朝向护额区凸出;第二垫条由乳胶或硅胶制成。
由上可见,第二垫条的设置能够防止使用者额部汗水流到眼睛、鼻子、嘴巴、镜片等地方,既使使用者能够进行正常作业,有能够防止镜片被污染;此外,第二垫条的中部朝向护额区凸出,使得第二垫条能偶对额部留下的汗水进行引流,避免汗水在第二垫条上方积聚;而采用乳胶或硅胶制成第二垫条能够提高医疗防护面具的舒适感。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医疗防护面具还包括第三垫条,第三垫条安装在本体的内表面,第三垫条设置在本体的轮廓处并沿该轮廓延伸设置;第三垫条由乳胶或硅胶制成。
由上可见,第三垫条的设置能够使医疗防护面具紧贴使用者的面部,使医疗防护面具与使用者面部之间形成密封,降低使用者受感染的风险;而采用乳胶或硅胶制成第三垫条能够提高医疗防护面具使用的舒适感。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护眼区朝向本体外凸出并形成容纳位。
由上可见,上述设置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有眼镜时,容纳位可以容纳眼镜。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镜片为防雾镜片和/或凹透镜,或镜片为防雾镜片和/或凸透镜;口罩区的下巴部位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水孔。
由上可见,采用防雾镜片作为镜片能够进一步防止镜片起雾,而采用凹透镜作为镜片,使得能够通过对凹透镜的加工来使医疗防护面具适用于有近视的使用者,以让使用者在使用医疗防护面具时无需佩戴近视眼镜,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排水孔的设置则能够使使用者流出的汗水通过排水孔排出医疗防护面具外,保证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安装位、呼吸阀的数量均为一个,且第二安装位位于鼻梁部位的正下方;或第二安装位、呼吸阀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位分别位于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上,且一个呼吸阀安装在一个第二安装位内。
由上可见,呼吸阀的位置设置、呼吸阀的数量均可根据需要进行相适应的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扣带组件包括位于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上的第一扣带和第二扣带,第一扣带的第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第二扣带的第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第一扣带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卡爪,第二扣带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扣带延伸方向分布的卡槽,卡爪与多个卡槽中的一个卡合,或第一扣带的第二端上设置有魔术贴勾面,第二扣带的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魔术贴毛面第二扣带的延伸方向分布,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贴合。
由上可见,通过对扣带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能够通过扣带组件调节夹紧位的大小,从而使得医疗防护面具能够适用不同头型的使用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本体由金属耗材、聚乳酸耗材、塑料耗材、树脂耗材、尼龙耗材或陶瓷耗材3D打印而成。
由上可见,本体的材质可根据需要、使用要求进行相适应的设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套装,包括上述的医疗防护面具。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套装能够防止使用者穿戴后存在皮肤裸露部位,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使用者受病毒、细菌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疗防护面具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疗防护面具第一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医疗防护面具第一实施例的扣带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医疗防护面具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医疗防护面具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医疗防护面具100包括本体1、镜片2、呼吸阀3、第一垫条4、扣带组件5、自粘胶条6、第二垫条7和第三垫条8。
本体1由3D打印成型,使得本体1的整体具有阻隔性,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病毒、细菌等由本体1的外表面穿入本体1的内表面,从而降低使用者受病毒、细菌感染的风险。其中,本体1内表面是医疗防护面具100佩戴后,靠近人脸的表面,而外表面是远离人脸的表面,即暴露在外界环境的表面。此外,3D打印成型的本体1能够更加贴合使用者的脸部。当对本体1进行打印成型时,本体1的打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通过3D扫描仪或CT扫描仪对使用者的面部进行扫描,以获得使用者的面部轮廓数据并建立3D打印模型,3D打印机获取上述3D打印模型后对本体1进行3D打印,从而形成本体1。可见,该种打印方式能够针对使用者进行医疗防护面具100的定制,以使得医疗防护面具100更加贴合于使用者的面部,提高医疗防护面具100的防护效果。
第二,通过通配面部轮廓数据建立3D打印模型,3D打印机获取上述3D打印模型后对本体1进行3D打印,从而形成本体1。其中,上述的通配面部轮廓数据为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面部轮廓数据进行统计、整合、修整后形成的可适配于大众的面部轮廓数据。可见,该种打印方式能够进行大批量生产,且基本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普及率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对面部轮廓数据进行统计、整合、修整的技术手段为公知技术手段,故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本体1的材质可根据需要、使用要求等条件进行相适应的设置,例如,本体1可由金属耗材、聚乳酸耗材、塑料耗材、树脂耗材、尼龙耗材、或陶瓷耗材等不同类型的耗材打印而成,上述打印耗材均为符合医用要求的打印耗材,且本体1的3D打印成型方式可采用熔融沉积造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多喷嘴成型技术和立体印刷术等不同的打印成型方式进行成型。
本体1具有护额区11、护眼区12和口罩区13,其中,在使用者佩戴医疗防护面具100后,护额区11包覆使用者的额头部位;护眼区12包覆使用者的眼部位置,以对使用者的眼睛进行保护;而口罩区13则包覆使用者的脸颊、嘴巴及鼻子等部位。可见,通过对本体1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者佩戴医疗防护面具100后,医疗防护面具100能够覆盖只用这的面部整体,以避免使用者的面部存在裸露部分,从而更好的对使用者进行保护,降低使用者受病毒、细菌感染的风险。
此外,护眼区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121,第一安装位121用于容纳和固定镜片2,本实施例中,镜片2为整体式镜片,即镜片2包括一体成型的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优选地,镜片2与本体1之间设置形成有镜框,使得镜片2能够更好的固定在本体1上的同时,能够提高医疗防护面具100的整体美观性。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也可将镜片2设置成分体式镜片,即将镜片2设置成两块相互分离的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而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极片与本体1之间能够存在的较大的装配位置误差,以降低医疗防护面具100的生产成本。其中,镜片2优选采用防雾镜片2,以更好的防止医疗防护面具100使用过程中镜片2出现起雾现象,从而保证使用者能够具有良好的视野范围。
口罩区13设置有第二安装位131,第二安装位131用于容纳和固定呼吸阀3,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位131位于口罩区13的鼻梁部位的正下方处,使得呼吸阀33的位置更加靠近于鼻孔,以便于使用者能够更好的进行换气,且还能够提高医疗防护面具100的整体美观性。当然,在保证呼吸阀3能够被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第二安装位131也可设置于口罩区13的其他位置。其中,口罩区13的鼻梁部位是指医疗防护面具100被佩戴时,使用者的鼻梁所在的位置。
如图2所示,第一垫条4安装在本体1的内表面,第一垫条4位于镜片2和呼吸阀3之间,第一垫条4穿过鼻梁部位,且第一垫条4的两端分别自鼻梁部位向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延伸至本体1的边沿处。当使用者佩戴面具时,第一垫条4紧贴于使用者的面部,从而防止镜片2起雾。
第二垫条7安装在本体1的内表面,第二垫条7设置在镜片2的上方,且第二垫条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本体1的边沿处,使得第二垫条7将护额区11和护眼区12分隔开。第二垫条7的设置能够防止使用者额部的汗水流到眼睛、鼻子、嘴巴、镜片2等地方,既使使用者能够进行正常作业,又能够防止镜片2被污染。而为了避免汗水在第二垫条762上方积聚,将第二垫条7的中部设置成朝向护额区11凸出,使得第二垫条7能够对额部留下的汗水进行引流。
第三垫条8安装在本体1的内表面,且第三垫条8设置在本体1的轮廓出并沿该轮廓延伸,第三垫条8的设置能够使医疗防护面具100紧贴使用者面部,使医疗防护面具100与使用者之间形成密封,降低使用者受感染的风险。其中,第一垫条4、第二垫条7和第三垫条8优选均由乳胶或硅胶制成,以提高医疗防护面具100的佩戴时的舒适感。
此外,本体1在口罩区13的下巴部位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水孔14,使得使用者脸颊产生的汗水能够通过该排水孔14排出面具外,从而保证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
扣带组件5与本体1固定连接,且扣带组件5与本体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夹紧位,也即扣带组件5配合本体1使医疗防护面具100固定于使用者的头部。具体地,扣带组件5包括第一扣带51和第二扣带52,第一扣带51和第二扣带52分别位于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上,且第一扣带51的第一端与本体1固定连接,第二扣带52的第一端与本体1固定连接,而第一扣带51的第二端与第二扣带52的第二端之间进行可分离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扣带5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卡爪511,第二扣带52的第二端处设置有多个卡槽521,多个卡槽521沿第二扣带52的延伸方向连续分布,当使用者佩戴医疗防护面具100时,将第一扣带51上的卡爪511与第二扣带52上的多个卡槽521中的一个卡合即可将医疗防护面具100固定在头部上,其中,使用者可通过调节卡爪511与不同卡槽521的卡合来调节扣带组件5的松紧。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可取第一扣带51的第二端上的卡爪511的设置和第二扣带52的第二端上卡槽521的设置,并在第一扣带51的第二端上安装魔术贴勾面,在第二扣带52的第二端上安装魔术贴毛面,且魔术贴毛面沿第二扣带52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在当使用者佩戴防护面具时,使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相互贴合即可。
自粘胶条6安装在本体1的外表面,且自粘胶条6设置在本体1的轮廓处并沿该轮廓延伸设置,自粘胶条6用于与防护服的帽子的开口边沿粘接,以实现医疗防护面具100与防护服之间的密封,降低病毒、细菌进入防护服的风险。优选地,可在本体1的周向轮廓边沿设置自粘胶条6安装位,以使得自粘胶条6能够更好的设置于本体1上,并与防护服的帽子的开口边沿进行更可靠的粘接。
医疗防护面具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医疗防护面具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体9的护眼区91朝向本体9外凸出,并形成一个容纳位,而该设置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有眼镜时,容纳位可以容纳眼镜,以保证医疗防护面具能够更好的贴合于使用者面部的同时,提高使用者佩戴医疗防护面具的舒适性。
医疗防护面具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医疗防护面具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镜片采用凹透镜,而通过将镜片设置成凹透镜,使得可以通过对镜片进行打磨加工的方式控制镜片对使用者视力进行不同程度的矫正,从而使得具有近视问题的使用者在佩戴医疗防护面具时无需额外佩戴眼镜,提高使用者作业的方便程度的同时,提高使用者佩戴医疗防护面具的舒适感。
或者,镜片采用凸透镜,而通过将镜片设置成凸透镜,使得可以通过对镜片进行打磨加工的方式控制镜片对使用者视力进行不同程度的矫正,从而使得具有远视问题(俗称老花眼)的使用者在佩戴医疗防护面具时无需额外佩戴眼镜,提高使用者作业的方便程度的同时,提高使用者佩戴医疗防护面具的舒适感。
医疗防护面具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呼吸阀的数量及第二安装位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呼吸阀分别位于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上,且一个呼吸阀安装在一个第二安装位内。可见,呼吸阀的位置设置、呼吸阀的数量均可根据需要进行相适应的设置。
防护套装实施例:
防护套装包括防护服和医疗防护面具,其中,医疗防护面具为上述医疗防护面具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而防护服的帽子内侧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自粘胶条。
当使用者穿戴防护套装时,使用者将防护服穿在身上以及将医疗防护面具佩戴在头上后,可先调整扣带组件的锁紧程度,以调节医疗防护面具与面部的贴合情况。接着,将医疗防护面具外表面的自粘胶条的保护层及防护服的帽子内侧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自粘胶条撕除,随后将防护服的帽子戴于头上后,并使自粘胶条与第二自粘胶条粘接,从而实现防护服与医疗防护面具密封处理。
可见,设置有上述医疗防护面具的防护套装能够防止使用者穿戴后存在皮肤裸露部位,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使用者受病毒、细菌感染的风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医疗防护面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由3D打印成型,所述本体具有护额区、护眼区和口罩区,所述护眼区设置有第一安装位,所述口罩区设置有第二安装位;
镜片,所述镜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内;
呼吸阀,所述呼吸阀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内;
第一垫条,所述第一垫条安装在所述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垫条位于所述镜片和所述呼吸阀之间,所述第一垫条穿过所述口罩区的鼻梁部位,且所述第一垫条的两端分别自所述鼻梁部位向所述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延伸;
扣带组件,所述扣带组件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扣带组件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夹紧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疗防护面具还包括自粘胶条,所述自粘胶条安装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所述自粘胶条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轮廓处沿该轮廓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疗防护面具还包括第二垫条,所述第二垫条安装在所述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垫条设置在所述镜片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垫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本体的边沿处;
所述第二垫条中部朝向所述护额区凸出;
所述第二垫条由乳胶或硅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疗防护面具还包括第三垫条,所述第三垫条安装在所述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三垫条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轮廓处并沿该轮廓延伸设置;
所述第三垫条由乳胶或硅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眼区朝向所述本体外凸出并形成容纳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片为防雾镜片和/或凹透镜,或
所述镜片为防雾镜片和/或凸透镜;
所述口罩区的下巴部位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位、所述呼吸阀的数量均为一个,且所述第二安装位位于所述鼻梁部位的正下方;或
所述第二安装位、所述呼吸阀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安装位分别位于所述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上,且一个所述呼吸阀安装在一个所述第二安装位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带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鼻梁部位的相对的两侧上的第一扣带和第二扣带,所述第一扣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扣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扣带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卡爪,所述第二扣带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扣带延伸方向分布的卡槽,所述卡爪与多个所述卡槽中的一个卡合,或
所述第一扣带的第二端上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二扣带的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扣带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魔术贴勾面与所述魔术贴毛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由金属耗材、聚乳酸耗材、塑料耗材、树脂耗材、尼龙耗材、或陶瓷耗材3D打印而成。
10.防护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医疗防护面具。
CN202020222203.6U 2020-02-27 2020-02-27 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 Active CN211861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2203.6U CN211861879U (zh) 2020-02-27 2020-02-27 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2203.6U CN211861879U (zh) 2020-02-27 2020-02-27 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1879U true CN211861879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5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2203.6U Active CN211861879U (zh) 2020-02-27 2020-02-27 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18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7036A (zh) * 2021-07-12 2021-10-01 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口眼鼻一体式防护面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7036A (zh) * 2021-07-12 2021-10-01 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口眼鼻一体式防护面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91736B1 (en) Wearable protective device
EP2063830B1 (en) Vapor barrier attachment for eyewear
AU2014328022B2 (en) Respiratory mask having a nose support extension
KR101889651B1 (ko) 홀더부재가 형성되는 마스크의 호흡용 프레임
US20220007755A1 (en) Transparent and multi-faceted face mask
CN211861879U (zh) 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
KR20180129228A (ko) 안구 보호 일체형 방호 마스크
CN211861880U (zh) 医疗防护面具及防护套装
KR102486150B1 (ko) 헬멧형 방호 마스크
CN212325458U (zh) 一种全面罩
KR102287724B1 (ko) 안경의 렌즈 김서림 방지 가드
US20220151319A1 (en) Fog Preventing Barrier for a Mask and Method
KR20210000416U (ko) 페이스 실드 마스크
JP3228501U (ja) フェイスシールドおよびマスク付きフェイスシールド
CN213588695U (zh) 一种护目镜的密封鼻托
CN212185212U (zh) 一种个体化面部防护装置
CN213961915U (zh) 防眼镜雾化挡罩
CN216627560U (zh) 骑行防雾口罩
CN211633885U (zh) 一种甲亢突眼的保护装置
US20220030979A1 (en) Disposable semi-hardened face mask attached with glasses
US20230233884A1 (en) Task Mask Device
WO2023096115A1 (ko) 안경 걸이용 라인리스 마스크
WO2010023565A1 (en) Single piece face mask for hair and air pollution protection
CN214382541U (zh) 一种防护头罩
CN220494338U (zh) 一种防侧漏的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