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0794U - 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 - Google Patents

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0794U
CN211860794U CN202020803766.4U CN202020803766U CN211860794U CN 211860794 U CN211860794 U CN 211860794U CN 202020803766 U CN202020803766 U CN 202020803766U CN 211860794 U CN211860794 U CN 211860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oor frame
panel
box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37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雄伟
吴铁刚
张蕴哲
梁剑
郝志峰
刁华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Network Siji Purple Light Qingdao Yuns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Network Siji Purple Light Qingdao Yun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Network Siji Purple Light Qingdao Yuns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Network Siji Purple Light Qingdao Yun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37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0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0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0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其中隔热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后墙板、两个侧板、门框板和门体,门框板包括壳体、门框上梁和隔热部,隔热部设置在门框上梁的上方并与壳体连接。在门框板内设置隔热部,在顶板、后墙板、侧板和门框板内设置隔热材料,使得隔热箱体的各个墙板、壁板等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避免了冷桥现象的发生,提升了隔热箱体整体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得隔热箱体内的环境更加稳定,为箱式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组提供更好的保护,提高了箱式数据中心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Description

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
背景技术
重要机组的部署一般会配置专用的箱体,例如发电机组、配电机组以及通讯机组等,这些设备一般会设置在专用的箱体内。
箱体为这些设备提供良好、稳定的工作环境,提供防潮、防虫、隔热、抗震等一种或多种效果,以保证这些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当代数字化建设,对数据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箱式数据中心因具有能够快速部署、能够工厂预制化等特点,得到很多行业的广泛应用。
为保证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的安全、稳定地运行,用于容纳服务器的箱体需要具有优秀的性能。
现有的箱式数据中心普遍采用改造集装箱作为隔热箱体,即在原有的集装箱结构上进行补强,仅达到交付需求,但其隔热性能并不强,难以满足现代化数据中心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箱体和数据中心,隔热箱体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使得数据中心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隔热箱体,其包括底板、顶板、后墙板、两个侧板、门框板和门体;两个侧板相对地设置,两个侧板的底部分别与底板的左右侧边连接,两个侧板的顶部分别与顶板的左右侧边连接;后墙板的底部与底板的后侧边连接,后墙板的左右侧边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后墙板的顶部与顶板的后侧边连接;门框板与后墙板相对地设置,门框板的底部与底板的前侧边连接,门框板的左右侧边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门框板的顶部与顶板的前侧边连接,门框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门体的门框;门体安装在门框内;门框板包括壳体、门框上梁和隔热部,门框上梁与壳体连接并形成门框的上缘,隔热部设置在门框上梁的上方并与壳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箱体在门框板上增加隔热部,设置在门框的上方,使得门框也具有了良好的隔热性能,避免了隔热箱体发生冷桥现象,提升了隔热箱体整体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得隔热箱体内的环境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隔热箱体的门框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固部,第一加固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与顶板的上表面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突出于顶板的本体;第二连接板呈U形,包括上缘和下缘,下缘与顶板的下表面连接,上缘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二连接板与门框板的本体连接。
隔热箱体的门框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固部,使得门框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了隔热箱体整体的坚固性、防潮性与隔热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隔热箱体的侧板和后墙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固部,第二加固部包括第一外延板和第一外包板,其中第一外延板的第一端与后墙板的后表面连接,第一外延板的第二端向外延伸突出于后墙板;第一外包板的前端与侧板的外表面连接,第一外包板的后端向内弯折并与第一外延板的第二端连接。
隔热箱体的侧板和后墙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固部,使得侧板和后墙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了隔热箱体整体的坚固性、防潮性与隔热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隔热箱体的侧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固部,第三加固部包括第二外延板和盖板,其中第二外延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侧板连接板体和底板连接板体,侧板连接板体与侧板的外表面连接,底板连接板体与底板的外侧边缘连接;盖板设置在底板连接板体的外侧并通过卡扣与第二外延板连接。
隔热箱体的侧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固部,使得侧板和底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了隔热箱体整体的坚固性、防潮性与隔热性。
一种箱式数据中心,其包括隔热箱体和服务器机组,其中服务器机组设置在隔热箱体内,隔热箱体为上述的隔热箱体。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箱体,使得箱式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组获得了更好的保护,提高了箱式数据中心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隔热箱体通过结构改进,提升了整体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得隔热箱体内的环境更加稳定,为箱式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组提供更好的保护,提高了箱式数据中心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箱体的侧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箱体的顶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箱体的门框板和顶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箱体的第一加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箱体的第二加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箱体的第三加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底板;11-底板加高部;12-底板基部;13-地板;20-顶板;30-后墙板;40-侧板;50-门框板;51-门框上梁;52-隔热部;60-门体;70-铆钉;80-螺栓;110-第一连接板;120-第二连接板;130-缓冲板;210-第一外延板;220-第一外包板;230-第一内包板;310-第二外延板;320-盖板;321-隔板;330-第二内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在描述结构时,以从后墙板到门框板的方向为前,相对为后;以从底板到顶板的方向为上,相对为下;与前和上正交的方向为左和右;内侧为朝向隔热箱体内部的一侧,外侧为朝向隔热箱体外部的一侧。
如图1至图6所示,隔热箱体包括底板10、顶板20、后墙板30、两个侧板40、门框板50和门体60;两个侧板40相对地设置,两个侧板40的底部分别与底板10的左右侧边连接,两个侧板40的顶部分别与顶板20的左右侧边连接;后墙板30的底部与底板10的后侧边连接,后墙板30的左右侧边分别与两个侧板40连接,后墙板30的顶部与顶板20的后侧边连接;门框板50与后墙板30相对地设置,门框板50的底部与底板10的前侧边连接,门框板50的左右侧边分别与两个侧板40连接,门框板50的顶部与顶板20的前侧边连接,门框板5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门体60的门框;门体60安装在门框内。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隔热箱体整体呈矩形体,门框板50和门体60位于隔热箱体的前侧,后墙板30位于隔热箱体的后侧,两个侧板40分别位于隔热箱体的左右两侧,顶板20位于隔热箱体的顶部,底板10位于隔热箱体的底部。
根据图3所示,门框板50包括壳体、门框上梁51和隔热部52,门框上梁51与壳体连接并形成门框的上缘,隔热部52设置在门框上梁51的上方并与壳体连接。
现有的箱体并未在门框上方设置隔热部,因此当箱体内外温差较大时,就容易在未设置隔热部的位置发生冷桥现象,一般情况为箱体内部温度较高而外部温度较低,发生冷桥现象后会在箱体内部产生凝露。
而本实施例的隔热箱体,在门框上梁51之上设置隔热部52,对隔热箱体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避免发生冷桥现象,即避免在门框板50上产生凝露,不仅能够保持隔热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也能够起到保护隔热箱体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部52为矩形体的隔热材料,隔热部52通过铆钉70与壳体连接,且在铆钉70连接部位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使得门框体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和防虫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隔热部52可以为一种或多种隔热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软瓷材料、硅酸铝材料、酚醛泡沫材料、聚苯类材料、橡胶材料和矿物棉。
门框上梁51与壳体的连接处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门框板50上设置有两个门框,两个门框间隔地设置在门框板50的左右两侧,每个门框内均设置有一个门体60。
门体60与门框板50之间采用铰链连接,使得门体60可以打开或关闭。
门体60为双层结构,前门板和后门板之间间隔设置,从而使得门体60的结构强度满足隔热箱体整体的强度要求,并且使得门体60也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如图4所示,上述隔热箱体的门框板50和顶板20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固部,第一加固部包括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二连接板120,其中第一连接板110与顶板20的上表面连接,第一连接板110的前端突出于顶板20的本体;第二连接板120呈U形,包括上缘和下缘,下缘与顶板20的下表面连接,上缘与第一连接板110连接,第二连接板120与门框板50的本体连接。
第一连接板110与顶板20的本体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板120与门框板50的本体一体成型。
第二连接板120为门框板50的上边缘通过折边成型。
其中第一连接板110与顶板20的上表面通过铆钉70连接,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二连接板120的上缘通过铆钉70连接,第二连接板120的下缘与顶板20通过铆钉70连接。
在第一连接板110与顶板20的铆钉70孔之间,设置有缓冲板130,缓冲板130为PVC板。在第二连接板120与顶板20的铆钉70孔之间,设置有缓冲板130,缓冲板130为PVC板。
在第一连接板110与顶板20的接缝处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
第一加固部不仅能够提高箱体装置的连接强度,并且具有防潮、防虫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箱体装置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上述隔热箱体的侧板40和后墙板30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固部,第二加固部包括第一外延板210和第一外包板220,其中第一外延板210的第一端与后墙板30的后表面连接,第一外延板210的第二端向外延伸突出于后墙板30;第一外包板220的前端与侧板40的外表面连接,第一外包板220的后端向内弯折并与第一外延板210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外延板210的第二端和第一外包板220的后端通过铆钉70相互连接并与侧板40的后侧边缘连接。
第一外延板210的铆钉70孔周围向内凹陷,形成凹槽。第二外延板310的铆钉70孔周围向内凹陷,形成凹槽。第一外延板210的凹槽和第二外延板310的凹槽相适配。
在第一外延板210和第二外延板310之间设置有单面密封胶带。
第二加固部还包括第一内包板230,第一内包板230设置在侧板40和后墙板30的连接处的内侧,并同时与后墙板30的前表面和侧板40的内表面连接。
第一内包板230呈直角板材,设置在后墙板30和侧板40的直角连接处。
在第一外延板210和后墙板30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在第二外延板310和侧板40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在第一内包板230和后墙板30以及第一内包板230和侧板40之间均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
第二加固部不仅能够提高箱体装置的连接强度,并且具有防潮、防虫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箱体装置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上述隔热箱体的侧板40和底板10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固部,第三加固部包括第二外延板310和盖板320,其中第二外延板310包括相互连接的侧板40连接板体和底板10连接板体,侧板40连接板体与侧板40的外表面连接,底板10连接板体与底板10的外侧边缘连接;盖板320设置在底板10连接板体的外侧并通过卡扣与第二外延板310连接。
底板10连接板体与底板10的外侧边缘通过多个螺栓80连接;盖板320包括隔板321,隔板321设置在多个螺栓80之间以隔离螺栓80。
底板10包括底板基部12和地板13,地板13设置在底板基部12的上方,形成隔热箱体的地板13。底板10连接板体与底板10的外侧边缘通过上下排列的两组螺栓80连接,隔板321设置在两组螺栓80之间,为螺栓80提供保护,提高隔热箱体的连接强度。
隔板321的外表面与侧板40连接板体的外表面平齐。
第三加固部还包括第二内包板330,第二内包板330设置在侧板40和底板10的连接处的内侧,并同时与底板10的上表面和侧板40的内表面连接。
第二内包板330与第一内包板230形状相似,均为呈直角的板材,设置在侧板40和底板10的直角连接处。
在侧板40连接板体与侧板40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在第二内包板330和底板10以及第二内包板330和侧板40之间均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
第三加固部不仅能够提高箱体装置的连接强度,并且具有防潮、防虫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箱体装置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箱体的门框板50和顶板20之间通过第一加固部进行加固,侧板40和后墙板30之间通过第二加固部进行加固,侧板40和底板10之间通过第三加固部进行加固,从而使得隔热箱体的整体更加坚固、稳定。隔热箱体的各个部件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处理,使得隔热箱的密封性能优良,具有防虫、防潮的能力。
底板10还包括底板加高部11,底板加高部11设置在底板基部12的下方,为槽钢形成的梁结构,包括多跟横梁和多跟纵梁。底板加高部11将底板基部12与地面隔开,提高隔热箱体的强度和高度,减少因地坪冷桥而对隔热箱体造成破坏的情况。
底板10的地板13上还铺设有隔热垫,进一步提高隔热箱体的隔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箱体的门框上梁51之上设置隔热部52,并且对底板10、顶板20、后墙板30、侧板40和门框板50均进行隔热处理,例如设置底板加高部11,在底板10的地板13上铺设隔热垫,在顶板20、后墙板30、侧板40和门框板50内设置隔热材料等,从而提高隔热箱体整体的隔热能力,使得隔热箱体的各个墙板、壁板等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从而避免发生冷桥现象,避免在隔热箱体的顶板、内壁或者地板上产生凝露,不仅能够保持隔热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也能够起到保护隔热箱体的作用。
底板10上设置有地漏,地漏的基座为金属材料,地漏采用抗腐蚀材料制成,并设置有防虫结构,例如U形水道。
如图1和图2所示,箱式数据中心包括隔热箱体和服务器机组,其中服务器机组设置在隔热箱体内,隔热箱体为上述的隔热箱体。
服务器机组设置在两个门框之间,因此隔热箱体内的左右两侧预留有人员通道。
箱式数据中心还包括空调机组,空调机组设置在隔热箱体的外侧,与隔热箱体的后墙板30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后墙板、两个侧板、门框板和门体;两个所述侧板相对地设置,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左右侧边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顶板的左右侧边连接;所述后墙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后侧边连接,所述后墙板的左右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后墙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的后侧边连接;所述门框板与所述后墙板相对地设置,所述门框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前侧边连接,所述门框板的左右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门框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的前侧边连接,所述门框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门体的门框;所述门体安装在所述门框内;所述门框板包括壳体、门框上梁和隔热部,所述门框上梁与所述壳体连接并形成所述门框的上缘,所述隔热部设置在所述门框上梁的上方并与所述壳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板和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固部,所述第一加固部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突出于所述顶板的本体;
第二连接板,呈U形,包括上缘和下缘,所述下缘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缘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门框板的本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顶板的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门框板的本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所述后墙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固部,所述第二加固部包括:
第一外延板,所述第一外延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后墙板的后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延板的第二端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后墙板;
第一外包板,所述第一外包板的前端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包板的后端向内弯折并与所述第一外延板的第二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外包板的后端通过铆钉相互连接并与所述侧板的后侧边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部还包括第一内包板,所述第一内包板设置在所述侧板和所述后墙板的连接处的内侧,并同时与所述后墙板的前表面和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固部,所述第三加固部包括:
第二外延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侧板连接板体和底板连接板体,所述侧板连接板体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底板连接板体与所述底板的外侧边缘连接;
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底板连接板体的外侧并通过卡扣与所述第二外延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连接板体与所述底板的外侧边缘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所述盖板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多个所述螺栓之间以隔离所述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固部还包括第二内包板,所述第二内包板设置在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的连接处的内侧,并同时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和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连接。
10.一种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箱体和服务器机组,其中所述服务器机组设置在所述隔热箱体内,所述隔热箱体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箱体。
CN202020803766.4U 2020-05-14 2020-05-14 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 Active CN211860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3766.4U CN211860794U (zh) 2020-05-14 2020-05-14 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3766.4U CN211860794U (zh) 2020-05-14 2020-05-14 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0794U true CN211860794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78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3766.4U Active CN211860794U (zh) 2020-05-14 2020-05-14 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0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2500B1 (en) 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 system
US5960592A (en) Protective enclosure for outdoor equipment
EP3025359B1 (en) A preassembled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N211860794U (zh) 箱式数据中心及其隔热箱体
CN214833810U (zh) 无切缝盒式四面企口金属幕墙夹芯板
CN214094904U (zh) 空调箱隔热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箱
CN117146104A (zh) 一种点阵支撑真空绝热保温板及其制备工艺
CN210562590U (zh) 墙体模块与角柱的连接节点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CN112020588B (zh) 隔热墙壁面板以及具备该隔热墙壁面板的组合式房屋
CN211143374U (zh) 隔热墙壁构造以及组合式房屋
CN210562591U (zh) 墙体模块与墙体模块之间的连接节点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KR101381107B1 (ko) 하이브리드 패널의 고정구조
KR20200110926A (ko) 구조 보강형 단열 창호 시스템
KR102419739B1 (ko)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모듈러 건축물
EP1250508B1 (en) Frame structure
JP7449795B2 (ja) 樹脂建具
CN218054355U (zh) 一种发泡面板组件及发泡箱
KR102457233B1 (ko) 조립식 단열 판넬
JP7449796B2 (ja) 樹脂建具
CN219144393U (zh) 电池包
CN217974821U (zh) 一种保温板的连接节点
CN216305114U (zh) 一种箱体保温壁板
CN215106219U (zh) 一种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外墙板结构
CN214062449U (zh) 一种用于安装设备的容纳结构和集装箱
CN112020589B (zh) 隔热墙壁面板以及具备该隔热墙壁面板的组合式房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