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9459U - 电缆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电缆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9459U
CN211859459U CN202020392299.0U CN202020392299U CN211859459U CN 211859459 U CN211859459 U CN 211859459U CN 202020392299 U CN202020392299 U CN 202020392299U CN 211859459 U CN211859459 U CN 211859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ed
fixed column
pressing block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22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景娴
修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22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9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9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9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支撑架,包括:走线板、转向调节装置和底板;走线板的顶部设有走线槽,走线板的底部通过转向调节装置与底板连接;转向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柱、压紧块和固定座,固定柱的一端与走线板固定连接,固定柱的另一端与固定座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座的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压紧块设置于固定柱和固定座的连接处,用于调节固定柱和固定座之间的松紧程度;当固定柱和固定座处于松开状态时,固定柱可相对固定柱的水平方向转动,当固定柱和固定座处于压紧状态时,固定柱和固定座相固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方向的调整。

Description

电缆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主流,并逐渐在世界各地普及,因此,随着需求的增加,各大运营商也在不同的地区之间铺设通信电缆,建造通信基站,以实现更大的通信网络覆盖范围。
目前,电缆通常采用电缆支撑架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电缆支撑架只能单向走线,支撑架固定后就无法再进行方向调整,不利于运营商后期线路方向改变后的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支撑架,实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方向的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支撑架,包括:走线板、转向调节装置和底板;所述走线板的顶部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板的底部通过所述转向调节装置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转向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柱、压紧块和固定座,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走线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固定座的连接处,用于调节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松紧程度;当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固定座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固定柱可相对所述固定柱的水平方向转动,当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固定座处于压紧状态时,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固定座相固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走线板的一端设有转动块,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块插接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压紧块的一端套接于所述转动块外,所述压紧块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固定座外,所述压紧块可相对所述固定座上下移动;当所述压紧块相对所述固定座向下移动,所述压紧块将所述转动块压向所述转动槽的底部时,以将所述转动块压紧固定在所述转动槽内;当所述压紧块相对所述固定座向上移动时,所述转动块和所述转动槽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转动块可在所述转动槽内相对所述固定座的水平面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压紧块的顶部设有第一孔槽,压紧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孔槽和所述第二孔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孔槽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槽的直径,所述压紧块通过所述第一孔槽套接于所述固定柱和所述转动块外,所述压紧块通过所述第二孔槽套接于所述固定座外,所述第二孔槽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螺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转动块在竖直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转动槽的深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压紧块的外周壁设有防滑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缆支撑架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底部设有连接柱,所述防护盖通过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走线板的顶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走线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走线板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每相邻的两个走线板通过所述转向调节装置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走线板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与所述走线槽正对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走线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卡位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走线槽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走线槽与多个所述卡位件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卡位件呈半圆Ω形,所述走线槽为半圆槽,所述卡位件和所述半圆槽配合形成圆形的卡箍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走线板、转向调节装置和底板,走线板的底部通过转向调节装置与底板连接,走线板顶部设有走线槽,用于固定电缆,转向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柱、压紧块和固定座,固定柱与走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与底板固定连接,固定柱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压紧块设置于固定柱和固定座的连接处,用于调整固定柱和连接柱的松紧程度,当固定柱和固定座之间处于松开状态时,固定柱可相对固定座的水平方向转动,从而使固定柱带动走线板相对底板的水平方向转动,走线板相对底板的水平方向转动后,走线槽的方向随之改变,当固定柱和固定座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固定柱无法相对固定座转动,此时固定柱和固定座相互固定,导致走线板和底板之间也无法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通过转向调节装置调整走线板的走线槽的方向,以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支撑架上走线板的电缆走线方向。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架中转向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架中固定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架中压紧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走线板1,走线槽11,转向调节装置2,底板3,固定柱21,固定座22,压紧块23,转动块211,转动槽221,第一孔槽231,第二孔槽232,防护盖4,连接柱41,卡位件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电缆支撑架包括:走线板1、转向调节装置2和底板3,走线板1顶部设有走线槽11,电缆通过可以通过走线槽11与走线板1连接,走线板1的底部通过转向调节装置2与底板3连接,底板3用于墙体、桁架、电线杆等固定连接,以便将电缆支撑架安装在墙体、桁架、电线杆等上。
其中,转向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柱21、固定座22和压紧块23,固定柱21的一端与走线板1的底部连接,固定柱21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2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座22的另一端与底板3固定连接,压紧块23设置于固定柱21和固定座22之间连接处,用于调整固定柱21和固定座22之间连接的松紧程度。当固定柱21和固定座22之间处于松开状态时,固定柱21可相对固定座22的水平方向转动,从而使固定柱21带动走线板1相对底板3的水平方向转动,走线板1相对底板3的水平方向转动后,走线槽11的方向随之改变,比如,初始状态的走线槽11的电缆走线方向为前后方向时,当走线板1相对底板3的水平方向转动90°后,则走线槽11的电缆走线方向转变为左右方向。当固定柱21和固定座22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固定柱21无法相对固定座22转动,此时固定柱21和固定座22相互固定,导致走线板1和底板3之间也无法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通过转向调节装置2调整走线板1的走线槽11的方向,以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支撑架上走线板1的电缆走线方向。
请参阅图图2和图3,并结合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架中转向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架中固定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固定柱21为圆柱体结构,固定柱21远离走线板1的一端设有转动块211,转动块211也为圆柱体结构,转动块211的直径大于固定柱21的直径,固定座22远离底板3的一端设有转动槽221,转动块211插接于转动槽221内,转动槽22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转动块211的直径,以使转动块211可以在转动槽221内相对固定座22的水平方向转动。压紧块23的一端套接于转动块211外,压紧块23的另一端套接于固定座22外,并且压紧块23可以相对固定座22的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当压紧块23相对固定座22的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压紧块23会将转动块211向下压入转动槽221内,当向下压至转动块211的下表面与转动槽221的底面抵接,转动块211的上表面与压紧块23上与之相对的一面相抵接时,转动块211被压紧固定在转动槽221内;当压紧块23相对固定座22的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时,转动块211和转动槽221处于松开状态,即压紧块23向上移动至与转动块211的上表面脱离时,转动块211可在转动槽221内相对固定座22的水平方向转动,此时可以通过转动走线板1,调整走线槽11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向调节装置2的顶部可以通过固定座22与走线板1的底部连接,转向调节装置2的底部也可以通过固定柱21与底板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柱21与走线板1既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固定座22与底板3既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1至图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架中压紧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压紧块23的顶部设有第一孔槽231,压紧块23的底部设有第二孔槽232,第二孔槽232和第一孔槽231相连通,第一孔槽231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槽232的直径,第一孔槽231的直径小于转动块211的直径且大于或等于与固定柱21的直径,压紧块23通过第一孔槽231套接于转动槽221的顶部外,压紧块23通过第二孔槽232套接于固定座22外,第二孔槽232的内周壁设有第一内螺纹,固定座22远离底板3的一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相螺接,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相螺接时,旋转压紧块23,可使压紧块23沿着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的螺旋线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压紧块23相对固定座22的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请再参阅图2至图4,进一步的,转动块211在竖直方向的厚度大于转动槽221的深度,以使转动块211的下表面与转动槽221的底面相抵接时,转动块211的上表面可以伸出转动槽221外与压紧块23抵接,有利于提高压紧块23对转动块211在压紧时的压紧程度。
进一步的,压紧块23的外周壁设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用于增加压紧块23便面的摩擦力,以便用户在旋转压紧块23时,压紧块23外表面具有足够的接触摩擦力,避免因摩擦力过小而无法旋转压紧块23,或者旋转时出现滑手的情况。其中,防滑结构可以是均匀分布在压紧块23外周壁的滚纹、凸起块等结构。
请再参阅图1,进一步的,电缆支撑架还包括防护盖4,防护盖4的顶部设有连接柱41,防护盖4通过连接柱41连接于走线板1的顶部,防护盖4用于遮挡雨水阳光,减少雨水对走线板1、转向调节装置2和底板3的腐蚀作用。
请再参阅图1,进一步的,走线板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走线板1由上到下连接设置,并且每两个相邻的走线板1之间通过一个转向调节装置2连接,使得两个相邻的走线板1之间可以通过转向调节装置2在水平方向相对转动以改变走线槽11的方向,使得电缆支撑架上的走线板1根据空间上不同高度不同走向的电缆进行方向调整。其中,防护盖4、多个走线板1、底板3依次由上到下设置,即防护盖4设置于最顶部走线板1的上方。
请再参阅图1,进一步的,走线板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卡位件12,卡位件12与走线槽11正对设置,卡位件12用于将电缆固定在走线槽11上,以防止电缆与走线槽11相脱离。具体的,走线槽11的数量为多个,卡位件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走线槽11等距间隔设置在走线板1的顶部,多个走线槽11和多个卡位键一一对应设置,即走线槽11的数量和卡位件12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个走线槽11上设有一个卡位件12,通过设置多个走线槽11和卡位件12使得每一个走线板1上可以固定多条电缆。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位件12呈半圆的Ω形结构,走线槽11为半圆槽,卡位件12和半圆槽配合形成圆形卡箍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走线板1、转向调节装置2和底板3,走线板1的底部通过转向调节装置2与底板3连接,走线板1顶部设有走线槽11,用于固定电缆,转向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柱21、压紧块23和固定座22,固定柱21与走线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22与底板3固定连接,固定柱21与固定座22转动连接,压紧块23设置于固定柱21和固定座22的连接处,用于调整固定柱21和连接柱41的松紧程度,当固定柱21和固定座22之间处于松开状态时,固定柱21可相对固定座22的水平方向转动,从而使固定柱21带动走线板1相对底板3的水平方向转动,走线板1相对底板3的水平方向转动后,走线槽11的方向随之改变,当固定柱21和固定座22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固定柱21无法相对固定座22转动,此时固定柱21和固定座22相互固定,导致走线板1和底板3之间也无法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通过转向调节装置2调整走线板1的走线槽11的方向,以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缆支撑架上走线板1的电缆走线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长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走线板(1)、转向调节装置(2)和底板(3);
所述走线板(1)的顶部设有走线槽(11),所述走线板(1)的底部通过所述转向调节装置(2)与所述底板(3)连接;
所述转向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柱(21)、压紧块(23)和固定座(22),所述固定柱(21)的一端与所述走线板(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21)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22)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压紧块(23)设置于所述固定柱(21)和所述固定座(22)的连接处,用于调节所述固定柱(21)和所述固定座(22)之间的松紧程度;
当所述固定柱(21)和所述固定座(22)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固定柱(21)可相对所述固定柱(21)的水平方向转动,当所述固定柱(21)和所述固定座(22)处于压紧状态时,所述固定柱(21)和所述固定座(22)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1)远离所述走线板(1)的一端设有转动块(211),所述固定座(22)远离所述底板(3)的一端设有转动槽(221),所述转动块(211)插接于所述转动槽(221)内,所述压紧块(23)的一端套接于所述转动块(211)外,压紧块(23)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固定座(22)外,所述压紧块(23)可相对所述固定座(22)上下移动;
当所述压紧块(23)相对所述固定座(22)向下移动,所述压紧块(23)将所述转动块(211)压向所述转动槽(221)的底部时,以将所述转动块(211)压紧固定在所述转动槽(221)内;
当所述压紧块(23)相对所述固定座(22)向上移动时,所述转动块(211)和所述转动槽(221)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转动块(211)可在所述转动槽(221)内相对所述固定座(22)的水平面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23)的顶部设有第一孔槽(231),所述压紧块(23)的底部设有第二孔槽(232),所述第一孔槽(231)和所述第二孔槽(232)相连通,所述第一孔槽(23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槽(232)的直径,所述压紧块(23)通过所述第一孔槽(231)套接于所述固定柱(21)和所述转动块(211)外,所述压紧块(23)通过所述第二孔槽(232)套接于所述固定座(22)外,所述第二孔槽(232)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固定座(22)远离所述底板(3)的一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211)在竖直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转动槽(221)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23)的外周壁设有防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支撑架还包括防护盖(4),所述防护盖(4)的底部设有连接柱(41),所述防护盖(4)通过所述连接柱(41)连接于所述走线板(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板(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走线板(1)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每相邻的两个走线板(1)通过所述转向调节装置(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板(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卡位件(12),所述卡位件(12)与所述走线槽(11)正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1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卡位件(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走线槽(11)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走线槽(11)与多个所述卡位件(12)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12)呈半圆Ω形,所述走线槽(11)为半圆槽,所述卡位件(12)和所述半圆槽配合形成圆形的卡箍结构。
CN202020392299.0U 2020-03-23 2020-03-23 电缆支撑架 Active CN211859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2299.0U CN211859459U (zh) 2020-03-23 2020-03-23 电缆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2299.0U CN211859459U (zh) 2020-03-23 2020-03-23 电缆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9459U true CN211859459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2299.0U Active CN211859459U (zh) 2020-03-23 2020-03-23 电缆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94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2096A (zh) * 2021-10-20 2022-03-11 中铁十六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2096A (zh) * 2021-10-20 2022-03-11 中铁十六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59459U (zh) 电缆支撑架
CN113114908B (zh) 一种摄像头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CN207780324U (zh) 光缆线夹
CN214850407U (zh) 一种电力设备避雷装置
CN212062666U (zh) 一种具有新型安装结构的吸顶天线
CN212908875U (zh) 一种利于固定的电缆盒底座
CN213484405U (zh) 一种电缆多环境适配用方向调节装置
CN21144801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通信基站收发装置
CN212402934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电缆放线切割装置
CN209896927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式光伏逆变器
CN112769078A (zh) 一种用于通信电缆安装用的辅助固定装置
CN218448691U (zh) 一种直接插入式端子
CN210899146U (zh) 一种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用信息接收装置
CN215522516U (zh) 一种野外摄影用可调节支架
CN218301939U (zh) 一种双面覆铜的双面线路板
CN214476961U (zh) 一种户外用倒立安装电力电容器
CN215989431U (zh) 一种接线的固定机构
CN213395697U (zh) 一种新风系统的挂壁固定机构
CN215966045U (zh) 一种线束生产截断机构
CN218678328U (zh) 一种具有分隔功能的走线架
CN215407760U (zh) 一种电力杆塔横担支座定位模具
CN210490322U (zh) 双导线支撑线夹
CN210890873U (zh) 伸缩万向支架
CN220930788U (zh) 一种摄像头安装结构
CN214044200U (zh) 基于弹簧压线作用的高效双头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