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8733U -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8733U
CN211858733U CN202020716344.3U CN202020716344U CN211858733U CN 211858733 U CN211858733 U CN 211858733U CN 202020716344 U CN202020716344 U CN 202020716344U CN 211858733 U CN211858733 U CN 211858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battery
stacked body
electrode connecting
position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63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重科
冯帅
赵亮
李成亮
翁志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Bao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Bao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Bao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Bao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63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8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8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87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其中,电池模块包括:叠片体,叠片体包括多个堆叠体,堆叠体由多个软包电芯堆叠而成;在一个堆叠体中,各个软包电芯的正负极极耳分别连接形成正负极连接部,堆叠体通过正极连接部/负极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堆叠体的负极连接部/正极连接部串联连接;末端支架,其设在位于两端的堆叠体的正极连接部或负极连接部;中间支架;其设在相邻的两个堆叠体之间。该电池模块中的单体软包电芯并联,串联极耳直接连接,实现了各个堆叠体模块之间的级联。减少了串并联铜排以及外部安装结构,减少模块成组附件,降低成本和重量,提高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续时里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无论在长度还是宽度方向,都超过1m;而目前市面上,电池模块的长度一般在0.3m左右,所以在动力电池包中,需要设置至少三个,甚至更多电池模块。
设置多个电池模块,则需要对每个电池模块均添加固定结构,组装复杂。同时,相邻两个电池模块之间需要通过外设的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电池模块安装结构较多,不仅导致成本提高,而且导致整体重量上升;同时,单个模组体积内,安装结构占用了较多的内部空间,造成动力电池模块,电池包整体容量降低,电池包内电池模块设置越多,空间浪费就越多。另外,因需要设置多个外置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导致内阻、成本增加,提高了动力电池包在使用中的内耗和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该电池模块中的单体软包电芯并联,串联极耳直接连接,实现了各个堆叠体模块之间的级联。从而,减少了堆叠体之间的串并联铜排以及外部安装结构,减少模块成组附件,降低成本和重量,提高空间利用率,进而可以在电池包能容纳更多的极组,提升车辆续航里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模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池模块包括:
叠片体,所述叠片体包括多个堆叠体,每个所述堆叠体由多个软包电芯堆叠而成;在一个所述堆叠体中,各个所述软包电芯的正极耳连接形成正极连接部,各个所述软包电芯的负极耳连接形成负极连接部,所述堆叠体通过正极连接部/负极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堆叠体的负极连接部/正极连接部串联连接;
末端支架,所述末端支架设在位于两端的所述堆叠体的正极连接部或负极连接部;所述末端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中部设有极耳伸出槽;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侧部导向柱、侧部导向槽、侧部卡扣、侧部卡槽和支架安装孔,所述侧部导向柱和所述侧部导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两侧,且相互适配;所述侧部卡扣和所述侧部卡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两侧,且相互适配;
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堆叠体之间,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堆叠体之间左右各设置一个所述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的一端设有前部导向柱,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中部设有极耳伸出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前部导向槽、侧部导向柱、侧部导向槽、中间卡扣和支架安装孔,所述侧部导向柱和所述侧部导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两侧,且相互适配;所述前部导向槽与所述前部导向柱相适配;
侧板,所述侧板设在所述叠片体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上设有多个侧板安装孔和侧板卡槽,所述侧板安装孔与所述支架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侧板卡槽与所述中间卡扣相适配;
顶板,所述顶板设在所述多个堆叠体的前后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中,每个堆叠体中包括多个软包电芯,各个软包电芯中的正极耳汇集形成正极连接部,负极耳汇集形成负极连接部。一个堆叠体通过正极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堆叠体的负极连接部串联连接,或者一个堆叠体通过负极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堆叠体的正极连接部串联连接。
相邻的两个堆叠体之间左右各设置一个中间支架,位于两端的堆叠体的正极连接部或负极连接部设有末端支架。末端支架上具有第一定位结构,该第一定位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侧部导向槽、侧部导向柱、侧部卡扣和支架安装孔,由此,并排相邻的两个叠片体可以通过侧部导向槽和侧部导向柱安装固定,并通过并排相邻的两个末端支架上的侧部卡扣相互卡接来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相邻的两个所述堆叠体之间左右各设置一个中间支架,两个中间支架的按照上下相反的方向设置,由此,一个中间支架上的前部导向柱可以与另一中间支架上的前部导向槽适配安装,实现一个叠片体中相邻两堆叠体的固定;并排相邻的两个叠片体可以通过侧部导向槽和侧部导向柱安装固定,并通过并排相邻的两个中间支架上的中间卡扣相互卡接来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位于电池模块两侧的叠片体,则可以利用支架安装孔和侧板安装孔通过螺钉来安装侧板。另外,在叠片体生产阶段,可在将多个软包电芯堆叠为堆叠体后,先安装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使各个软包电芯的极耳伸出极耳伸出槽,然后再对各个极耳进行连接。从而,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可以在极耳弯折时起到限位和支撑极耳辊压工装的作用。侧板上的各个侧板安装孔分别与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上的支架安装孔适配,可通过螺钉连接,各个侧板卡槽分别与中间支架上的中间卡扣(或侧部卡扣)卡接,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由此,该电池模块中的单体软包电芯并联,串联极耳直接连接,实现了各个堆叠体模块之间的级联。从而,减少了堆叠体之间的串并联铜排以及外部安装结构,减少模块成组附件,降低成本和重量,提高空间利用率,进而可以在电池包能容纳更多的极组,提升车辆续航里程。同时,该折叠电池组减少了模块之间外部动力连接件的使用,避免模组之间螺栓连接,无需考虑动力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降低了连接内阻,进而减少了动力电池包在使用中的内耗。
任选的,所述堆叠体中,各个所述软包电芯之间设有结构胶层。
任选的,所述结构胶层的厚度为0.05~0.2mm。
任选的,所述末端支架和所述中间支架为绝缘阻燃材质。
任选的,所述绝缘阻燃材质选自PP、ABS、PC、PA、PA66中的至少之一。
任选的,所述侧板的两侧面分布设有多个竖直连接孔。
任选的,所述电池模块的长度不小于600mm。
任选的,所述正极连接部和所述负极连接部之间通过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或铆接串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池包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由此,该电池包具有前文针对电池模组所描述的全部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总得来说,该电池包具有更低的成本和重量、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和可靠性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块或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由此,该车辆具有前文针对电池模组或电池包所描述的全部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总得来说,该车辆具有更佳的可靠性和续航里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中一个叠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中一个叠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中软包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安装有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的堆叠体110a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8是图3中安装有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的堆叠体110b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部位的放大图;
图10图3中安装有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的堆叠体110c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两个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组成的大型电池模块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有缓冲泡棉绝缘板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爆炸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中缓冲泡棉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有缓冲泡棉绝缘板的电池模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B-B剖面图;
图19是图17中C-C剖面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有缓冲泡棉绝缘板的电池模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适配”可以做广义理解,或具体指两个或多个结构单元之间的设置位置对应,且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连接或固定;例如导向槽与导向柱之间的适配可理解为两结构单元对应设置,且两结构单元可彼此安装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模块。参考图1~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池模块包括:
叠片体100,叠片体100包括多个堆叠体110,每个堆叠体110由多个软包电芯堆111叠而成;在一个堆叠体110中,各个软包电芯111的正极耳连接形成正极连接部,各个软包电芯111的负极耳连接形成负极连接部,堆叠体110通过正极连接部/负极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堆叠体110的负极连接部/正极连接部串联连接;
末端支架200,末端支架200设在位于两端的堆叠体110的正极连接部或负极连接部;末端支架20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位结构210、中部设有极耳伸出槽220;第一定位结构210包括侧部导向柱211、侧部导向槽(附图中未示出)、支架安装孔213和侧部卡扣214、侧部卡槽215,侧部导向柱211和侧部导向槽212分别位于第一定位结构210的两侧,且相互适配;侧部卡扣214和侧部卡槽215分别位于第一定位结构210的两侧,且相互适配;
中间支架300,中间支架300设在相邻的两个堆叠体110之间,且相邻的两个堆叠体110之间左右各设置一个中间支架300;中间支架300的一端设有前部导向柱310,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定位结构320,中部设有极耳伸出槽330;第二定位结构320包括前部导向槽321、侧部导向柱322、侧部导向槽(附图中未示出)、支架安装孔324和中间卡扣325,侧部导向柱322和侧部导向槽32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两侧,且相互适配;前部导向槽321与前部导向柱310相适配;
侧板400,侧板400设在叠片体100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400上设有多个侧板安装孔430和侧板卡槽440,侧板安装孔430与支架安装孔213和支架安装孔324同轴设置,侧板卡槽440与中间卡扣325相适配;
顶板500,顶板500设在所述多个堆叠体110的前后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中,每个堆叠体中包括多个软包电芯,各个软包电芯中的正极耳汇集形成正极连接部,负极耳汇集形成负极连接部。一个堆叠体通过正极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堆叠体的负极连接部串联连接,或者一个堆叠体通过负极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堆叠体的正极连接部串联连接。
相邻的两个堆叠体之间左右各设置一个中间支架,位于两端的堆叠体的正极连接部或负极连接部设有末端支架。末端支架上具有第一定位结构,该第一定位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侧部导向槽、侧部导向柱、侧部卡扣和支架安装孔,由此,并排相邻的两个叠片体可以通过侧部导向槽和侧部导向柱安装固定,并通过并排相邻的两个末端支架上的侧部卡扣相互卡接来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相邻的两个所述堆叠体之间左右各设置一个中间支架,两个中间支架的按照上下相反的方向设置,由此,一个中间支架上的前部导向柱可以与另一中间支架上的前部导向槽适配安装,实现一个叠片体中相邻两堆叠体的固定;并排相邻的两个叠片体可以通过侧部导向槽和侧部导向柱安装固定,并通过并排相邻的两个中间支架上的中间卡扣相互卡接来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位于电池模块两侧的叠片体,则可以利用支架安装孔和侧板安装孔通过螺钉来安装侧板。另外,在叠片体生产阶段,可在将多个软包电芯堆叠为堆叠体后,先安装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使各个软包电芯的极耳伸出极耳伸出槽,然后再对各个极耳进行连接。从而,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可以在极耳弯折时起到限位和支撑极耳辊压工装的作用。侧板上的各个侧板安装孔分别与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上的支架安装孔适配,可通过螺钉连接,各个侧板卡槽分别与中间支架上的中间卡扣(或侧部卡扣)卡接,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由此,该电池模块中的单体软包电芯并联,串联极耳直接连接,实现了各个堆叠体模块之间的级联。从而,减少了堆叠体之间的串并联铜排以及外部安装结构,减少模块成组附件,降低成本和重量,提高空间利用率,进而可以在电池包能容纳更多的极组,提升车辆续航里程。同时,该折叠电池组减少了模块之间外部动力连接件的使用,避免模组之间螺栓连接,无需考虑动力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降低了连接内阻,进而减少了动力电池包在使用中的内耗。
下面进一步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中,采用本领域常见的软包电芯。参考图5,软包电芯111包括正极耳111a负极耳111b。软包电芯111外部还包裹有封装结构,例如铝塑膜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各软包电芯中的极耳可通过超声焊接、激光焊接、氩弧焊接等方式连接形成正极连接部或负极连接部。
参考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一个叠片体中的堆叠体个数至少包括两个,即两个位于端部的堆叠体,位于叠片体中间的堆叠体个数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0个、1个、2个、3个等。例如,图3和4示出的叠片体中包括两个位于端部的堆叠体(110a和110c)和一个位于中间的堆叠体(110b)。图6~10具体示出了叠片体中各堆叠体以及其上安装的末端支架和/或中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6和7,末端支架20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位结构210、中部设有极耳伸出槽220;第一定位结构210包括侧部导向柱211、侧部导向槽212、支架安装孔213和侧部卡扣214、侧部卡槽215,侧部导向柱211和侧部导向槽212分别位于第一定位结构210的两侧,且相互适配;侧部卡扣214和侧部卡槽215分别位于第一定位结构210的两侧,且相互适配。由此,并排相邻的两个叠片体可以通过侧部导向槽和侧部导向柱安装固定。支架213用于安装侧板400。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末端支架200上还可以设置中部安装孔216,该中部安装孔可用于安装顶板500。
参考图8和9,中间支架300的一端设有前部导向柱310,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定位结构320,中部设有极耳伸出槽330;第二定位结构320包括前部导向槽321、侧部导向柱322、侧部导向槽323、支架安装孔324和中间卡扣325,侧部导向柱322和侧部导向槽32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两侧,且相互适配;前部导向槽321与前部导向柱310相适配。由此,一个中间支架上的前部导向柱可以与另一中间支架上的前部导向槽适配安装,实现一个叠片体中相邻两堆叠体的固定。支架安装孔324用于安装侧板400。另外,并排相邻的两个叠片体之间,位置对应的两个中间卡扣325可以相互卡接,从而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间支架300上所采用的前部导向柱310侧部导向柱322也可以设置为卡扣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侧部导向柱322与侧部导向槽323的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每个末端支架和中间支架中,极耳伸出槽的个数和与其安装的堆叠体中软包电芯的个数相同,从而保证各个软包电芯的极耳都可以从极耳伸出槽中有导向地伸出,再连接形成正极连接部或负极连接部。另外,采用与软包电芯相同个数的极耳伸出槽,还可以避免各个极耳焊接过程中焊渣飞入电芯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侧板材质可以为金属或者塑料,金属例如可以为铝、铜、铁及其合金材料等。塑料优选为高强度的热固性塑料,如SMC(片状模塑料)。侧板采用金属材质时,可采用冲压等工艺成型,采用塑料材质时,可采用模具注塑等工艺成型。
末端支架、中间支架可以为堆叠体中各软包电芯并联得到极耳进行保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末端支架、中间支架为绝缘阻燃材质,例如PP、ABS、PC、PA、PA66等。
参考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侧板的两侧面分布设有多个竖直连接孔450。多个电池模块上下堆叠组装大型模组时,可通过竖直连接孔450利用螺钉或螺杆将多个电池模块连接。另外,参考图12,两个多个电池模块也可以并排组装大型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电池模块的长度不小于6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正极连接部和所述负极连接部之间通过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或铆接串联连接。叠片体中各个堆叠体的极耳通过以上方式单独或者复合连接。
参考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顶板500上设有多个顶板安装孔510,顶板安装孔510与末端支架200上的中部安装孔216相适配,且位置相对。由此,可通过顶板安装孔510和中部安装孔216,利用螺钉将顶板500与末端支架200安装固定。
参考图14~20,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中还可以设有缓冲泡棉绝缘板60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缓冲泡棉绝缘板600设在相连两个叠片体100之间,由此,利用缓冲泡棉绝缘板既可以为电池组初期组装提供固定的预紧力,也可以在电池组使用后期对电芯膨胀力进行吸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多层缓冲泡棉绝缘板的厚度可以为多层软包电芯总厚度的5~20%。由此,可以为电池组提供适宜的缓冲,且不会过多地增大电池模块的体积。
缓冲泡棉绝缘板600的结构如图16所示,缓冲泡棉绝缘板600上还设置有多个避让孔610,避让孔610的位置与支架安装孔213、支架安装孔324中间卡扣325的位置对应,且孔径稍大于以上结构,不会影响两叠片体之间的安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缓冲泡棉绝缘板600可以采用PU、EVA等缓冲绝缘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中,堆叠体中的各个软包电芯之间、叠片体与侧板之间、叠片体与顶板之间、缓冲泡棉绝缘板和叠片体之间都可以设置结构胶层,进一步采用结构胶粘接,结构胶层的厚度可以为0.05~0.2mm,例如0.05mm、0.1mm、0.15mm、0.2mm等。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各构件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综上可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电池组具有下列优点的至少之一:
1、电池模块内部连接,没有铜排、铝排等导电的附加结构,成本低,连接快速;
2、堆叠体中各软包电芯先并联,然后堆叠体之间再串联组成叠片体,各个叠片体之间再串联,从而减少了组装的零部件数量;
3、叠片体之间通过末端保护壳和中间保护壳侧面的侧部导向槽和侧部导向柱连接,可根据实际电量要求,将多个叠片体组合安装,方便快速;同时采用卡扣卡接,连接稳定性更高。
4、叠片体内的多个堆叠体通过中间保护壳的前部导向柱和前部导向柱连接,安装快速且稳定。
5、相比于传统模组每个模块都需四个螺栓固定和连接的传统电池模组,减少的每个模块固定螺栓和次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6、相比于需四个螺栓固定的传统电池模组,相同数量的电芯的叠片体之间不需要预留用于安装、模组膨胀、外部连接的空间,能够大幅度提高叠片组在电池系统中的体积利用率;
7、叠片体与侧板、顶板之间通过结构胶粘接和螺钉固定,连接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池包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由此,该电池包具有前文针对电池模组所描述的全部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总得来说,该电池包具有更低的成本和重量、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和可靠性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块或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由此,该车辆具有前文针对电池模组或电池包所描述的全部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总得来说,该车辆具有更佳的可靠性和续航里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叠片体,所述叠片体包括多个堆叠体,每个所述堆叠体由多个软包电芯堆叠而成;在一个所述堆叠体中,各个所述软包电芯的正极耳连接形成正极连接部,各个所述软包电芯的负极耳连接形成负极连接部,所述堆叠体通过正极连接部/负极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堆叠体的负极连接部/正极连接部串联连接;
末端支架,所述末端支架设在位于两端的所述堆叠体的正极连接部或负极连接部;所述末端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中部设有极耳伸出槽;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侧部导向柱、侧部导向槽、侧部卡扣、侧部卡槽和支架安装孔,所述侧部导向柱和所述侧部导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两侧,且相互适配;所述侧部卡扣和所述侧部卡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两侧,且相互适配;
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堆叠体之间,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堆叠体之间左右各设置一个所述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的一端设有前部导向柱,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中部设有极耳伸出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前部导向槽、侧部导向柱、侧部导向槽、中间卡扣和支架安装孔,所述侧部导向柱和所述侧部导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两侧,且相互适配;所述前部导向槽与所述前部导向柱相适配;
侧板,所述侧板设在所述叠片体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上设有多个侧板安装孔和侧板卡槽,所述侧板安装孔与所述支架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侧板卡槽与所述中间卡扣相适配;
顶板,所述顶板设在所述多个堆叠体的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体中,各个所述软包电芯之间设有结构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胶层的厚度为0.05~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支架和所述中间支架为绝缘阻燃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两侧面分布设有多个竖直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长度不小于600mm。
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
CN202020716344.3U 2020-04-30 2020-04-30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58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6344.3U CN211858733U (zh) 2020-04-30 2020-04-30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6344.3U CN211858733U (zh) 2020-04-30 2020-04-30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8733U true CN211858733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77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634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58733U (zh) 2020-04-30 2020-04-30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873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662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芯串联固定装置、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2542656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限位板、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2542657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芯级联成组方法及装置
CN112542661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芯对置固定块、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WO2021217967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7967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12542662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芯串联固定装置、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2542656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限位板、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2542657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芯级联成组方法及装置
CN112542661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芯对置固定块、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2542656B (zh) * 2020-11-18 2022-05-1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限位板、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112542657B (zh) * 2020-11-18 2022-05-2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芯级联成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58733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11477799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11477801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WO2021217967A1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KR100889241B1 (ko) 전지모듈의 전극단자 접속부재
CN111477804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04078630A (zh) 电池组
KR20080027506A (ko) 중대형 전지모듈 및 전지모듈 어셈블리
KR100894407B1 (ko) 셀 모듈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셀 모듈
EP4106092A1 (en) Large pouch cell module and electric automobile comprising same
JP2021534550A (ja) カバー構造物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電子デバイス並びに自動車
CN111477805A (zh) 折叠电池组和车辆
CN211828939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11477798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12848695U (zh) 一种可扩展的动力电池组
CN211858734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11858732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11477802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11828938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11789195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11858731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11370611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CN111477800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111477803A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11828937U (zh) 折叠电池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