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4231U - 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4231U
CN211854231U CN202020150223.7U CN202020150223U CN211854231U CN 211854231 U CN211854231 U CN 211854231U CN 202020150223 U CN202020150223 U CN 202020150223U CN 211854231 U CN211854231 U CN 211854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ttom wall
air
fresh ai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02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02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423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6611 priority patent/WO202115126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4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4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接水盘和室内风道壳。其中,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底盘的前侧;所述室内风道壳设于所述底盘的前侧,所述室内风道壳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所述室内风道壳包括风道壳底壁,所述风道壳底壁设于所述接水盘的上侧,所述风道壳底壁的前侧边设有挡水凸沿,所述挡水凸沿自所述风道壳底壁向上延伸。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窗式空调器具有出风干燥,用户体验佳的优点。

Description

窗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PTAC(Packaged Terminal Air Conditioner,包装末端空调设备)窗机是美国市场中,中高端酒店宾馆最常使用的制冷设备,在中国市场也具有较大的需求。在相关技术中,室内侧接水盘中积水容易进入室内侧风道,而导致室内侧风道的出风含有水汽或水珠,影响用户体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旨在解决窗机出风易带水汽或水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窗式空调器,包括:
底盘;
接水盘,设于所述底盘的前侧;以及
室内风道壳,设于所述底盘的前侧,所述室内风道壳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所述室内风道壳包括风道壳底壁,所述风道壳底壁设于所述接水盘的上侧,所述风道壳底壁的前侧边设有挡水凸沿,所述挡水凸沿自所述风道壳底壁向上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水凸沿与所述风道壳底壁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底壁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抵接,所述挡水凸沿设于所述抵接部的前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底壁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连接于所述抵接部的后侧,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的下侧面抵接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的上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水凸沿不高于所述凸起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上还设有引水嘴,所述引水嘴自所述接水盘向所述底盘的后侧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设于所述底盘,所述新风装置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的新风壳,所述新风壳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及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及所述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所述接水盘设有第一避位凸部,所述第一避位凸部与所述底盘间形成避位通道,所述新风壳自所述避位通道伸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位凸部设于所述风道壳底壁的凸起部的下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壳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设于所述避位通道,所述连接段的顶部凸设有凸包,所述第一避位凸部上对应所述凸包凸设有第二避位凸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位凸部与所述接水盘的引水嘴分别设于所述接水盘的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盘护板,所述接水盘护板设于所述底盘,所述接水盘护板设有容置槽,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风道壳底壁的前侧边设置挡水凸沿,并将该挡水凸沿设置为自风道壳底壁向上延伸。如此,能够阻隔接水盘上中积水进入室内侧风道的出风口,而避免了窗式空调器的室内侧出风带有水汽或水珠,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室内侧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室内侧风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新风装置与底盘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底盘 20 接水盘
21 侧壁 22 底壁
23 引水嘴 30 室内风道壳
31 风道壳底壁 32 挡水凸沿
33 抵接部 34 凸起部
40 新风装置 401 新风入口
402 新风出口 41 新风壳
411 进风段 412 连接段
413 出风段 414 凸包
50 接水盘护板 60 壳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10、接水盘20以及室内风道壳30。其中,接水盘20设于底盘10的前侧;室内风道壳30设于底盘10的前侧,该室内风道壳30形成有室内侧风道,该室内风道壳30包括风道壳底壁31,该风道壳底壁31设于接水盘20的上侧,该风道壳底壁31的前侧边设有挡水凸沿32,该挡水凸沿32自风道壳底壁31向上延伸。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0为窗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提供支撑,该空调器还包括壳体60,壳体60安装于底盘10,壳体60与底盘10配合形成窗式空调器的外框架。该外框架内形成有安装腔,以供窗式空调器的零部件安装。壳体60可以呈方形、筒形等形状,根据产品型号和需求的不同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通常,为了方便制造和安装,壳体60的形状大致呈方形设置。
窗式空调器安装完成后,外框架有一侧位于室外,另一侧位于室内,以外框架位于室内的一侧为外框架的前侧,位于室外的一侧为外框架的后侧。从而,能够划分出底盘10的前侧与后侧、及壳体60的前侧与后侧。室内风道壳30设于底盘10的前侧,即,于壳体60的前侧形成有室内风道壳30,该室内风道壳30形成有室内侧风道,该室内侧风道内设有室内侧换热器。而壳体60的室外侧则形成有室外侧风道,该室外侧风道内设有室外侧换热器,通过该室内侧换热器与室外侧换热器的配合,以调节空气温度,关于空调器的换热流程与换热原理,此处不一一阐述。
具体地,该室内风道壳30包括风道壳围壁(未标示)和风道壳底壁31,该风道壳围壁和风道壳底壁31围合形成了窗式空调器的室内侧风道。而接水盘20设于底盘10的前侧,且接水盘20设于风道壳底壁31的下侧。如此,接水盘20可接收室内侧换热器上滴落的冷凝水。在风道壳底壁31的前侧边设置挡水凸沿32,并将该挡水凸沿32设置为自风道壳底壁31向上延伸。可以理解,风道壳底壁31的前侧为室内侧风道的出风口,在该风道壳底壁31的前侧边设置向上延伸的挡水凸沿32,能够阻隔接水盘20上中积水进入室内侧风道的出风口,以避免窗式空调器的室内侧出风带有水汽或水珠,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性的,该挡水凸沿32可以为块状结构、也可为板状结构、或为弧形结构等,其可根据实际生产应用的不同,而做适应性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水凸沿32呈板状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挡水凸沿32与风道壳底壁31一体成型。可以理解,将挡水凸沿32与风道壳底壁31设置为一体成型,能够简化风道壳底壁31与挡水凸沿32的拼装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挡水凸沿32与风道壳底壁31一体成型,还有利于提高风道壳底壁31与挡水凸沿32之间的防水密封性,以阻隔积水。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水凸沿32与风道壳底壁31也可是分体式设置,并可通过粘接、焊接、铆接等方式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挡水凸沿32自风道壳底壁31的后侧向前侧倾斜。可以理解,挡水凸沿32自风道壳底壁31的后侧向前侧倾斜延伸,能够在阻止接水盘20中积水的前提下,便于对室内侧风道的气流流出,而便于出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水凸沿32也可自风道壳底壁31的前侧向后侧倾斜,或是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该风道壳底壁31包括抵接部33和凸起部34。其中,抵接部33与接水盘20的底壁22抵接,该挡水凸沿32设于抵接部33的前侧;该凸起部34连接于抵接部33的后侧,且该凸起部34与接水盘20的底壁22间隔设置。可以理解,风道壳底壁31通过抵接部33与接水盘20的底壁22抵接,则接水盘20能够为风道壳底壁31提供支撑,而风道壳则能够支撑风道壳围壁,而有利于分担室内侧风道壳内其他零部件的重量。而凸起部34与接水盘20的底壁22间隔设置,则凸起部34能够与接水盘20之间形成容水槽,而能够提高接水槽的储水能力,以储存更多的冷凝水。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风道壳底壁31也可整体悬于接水盘20底壁22的上侧。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风道壳底壁31的两侧与接水盘20的两个端壁均存有间隔,如此,容水槽两侧开口,而能够供接水盘20上的积水流通。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在抵接部33上开设进水通道,而供积水进入容水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4的下侧面抵接于接水盘20的侧壁21的上沿。可以理解,将凸起部34的下侧面抵接于接水盘20的侧壁21的上沿,如此,接水盘20能够为风道壳底壁31提供支撑,而有利于提高室内风道壳30在壳体60内安装的稳定性。并且,风道壳底壁31抵接于接水盘20侧壁21的上沿,还能够分担抵接部33受到的压力,而有利于保证室内风道壳30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部34也可不与接水盘20的下侧壁21抵接。
可选地,挡水凸沿32不高于凸起部34。可以理解,将挡水凸沿32的上沿设置为不高于凸起部34,能够在避免接水盘20中的积水进入室内侧风道的同时,便于气流从室内侧风道中流出,减少室内侧风道的风阻与动能损失,而便于室内侧风道的出风。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具体设计的不同,挡水凸沿32的上沿也可高于凸起部34。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挡水凸沿32低于凸起部34。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接水盘20上还设有引水嘴23,该引水嘴23自接水盘20向底盘10的后侧延伸。通过在接水盘20上设置引水嘴23,能够将接水盘20中的积水引导至底盘10的后侧,即,引导至室外进行排放。相较于设置引流管、排水孔等结构进行排水的排水方式,设置引水嘴23能够既具有引流管长距离引流的优点,又兼具排水孔结构简单、设置方便的优点。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接水盘20上也可设置其他排水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还包括新风装置40。该新风装置40设于底盘10,该新风装置40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该新风装置40包括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的新风壳41。该新风壳41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401、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402、及连通该新风入口401与该新风出口402的新风风道(未示出),该接水盘20设有第一避位凸部(图未示),该第一避位凸部与底盘10间形成避位通道,该新风壳41自该避位通道伸出。可以理解,新风壳41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也即新风壳41自室外风道壳一侧延伸至室内风道壳30一侧。如此,新风壳41位于室外一侧的新风入口401能够将室外空气引入,并通过新风出口402引入室内。新风入口401及新风出口402可以为矩形、圆形、长条形、椭圆形,也可以为多个微孔,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在新风风道内设置新风风机(未标示),可将气流从新风入口401引向新风出口40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使新风入口401与室外侧风道连通,则可利用室外侧风道中的风机提供动力,以引入新风。需要说明的是,新风出口402与室内连通,指的是从新风出口402吹出的气流可以直接吹向室内,也可吹向室内侧风道,通过室内侧风道间接吹向室内。由于室内风道壳30需要足够的空间,因此,室内风道壳30、接水盘20及室内侧结构通常与底盘10的长度相适配。如此,在接水盘20上设置第一避位凸部,并使第一避位凸部与底盘10间形成避位通道,而使新风壳41能够从避位通道中伸出,从而能够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并有利于简化制造工艺及安装难度,在满足新风独立出风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整机的体积。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新风壳41也可不通过避位通道,而直接自室外伸入到室内侧风道,此时,可在新风壳41与室内侧风道设置对应的连接结构与密封结构。
具体地,基于新风壳41自避位通道伸出的实施例,本申请将第一避位凸部设于风道壳底壁31的凸起部34的下侧。可以理解,通过将第一避位凸部设于凸起部34的下方,能够合理利用壳体60于室内侧的空间,有利于窗式空调器整机结构的小型化设计。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避位凸部也可与风道壳底壁31的凸起部34间隔设置。
具体而言,该新风壳41包括进风段411、连接段412和出风段413,其中,进风段411、连接段412与出风段413沿室外向室内的方向依次连接,该进风段411具有新风入口401,该出风段413具有新风出口402,该连接段412则设于避位通道,该连接段412的顶部凸设有凸包414,该第一避位凸部上对应该凸包414凸设有第二避位凸部(图未示)。可以理解,在进风段411设于室外侧,一来便于引入新风,二来可便于设置较大进风面积的新风进口,而有利于提高新风进风量。而连接段412由于连接于进风段411与出风段413之间,并设于避位通道,因此过风面积小于进风段411的进风面积。那么,在连接段412的顶部凸设凸包414,能够适当增加连接段412的过风面积,从而能够减缓进风段411与连接段412过风面积的差值,而有利于降低风阻,并有利于降低噪音。于结构上而言,在连接段412上设置凸包414,则有利于提高连接段412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新风壳41的结构强度。相应的,在第一避位凸部上设置与该凸包414对应的第二避位凸部,则能够提高接水盘20与新风壳41之间装配的紧凑性,从而有利于本申请的窗式空调器的小型化设计。并且,接水盘20与新风壳41之间配合紧密性的提高,还可避免新风壳41与接水盘20之间出现漏风现象,有利于提高窗式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具体而言,第一避位凸部与接水盘20的引水嘴23分别设于接水盘20的两端。即,新风壳41与引水嘴23分别设于接水盘20的两端。这样设置,能够避免新风壳41与引水嘴23在接水盘20的同一端,导致位置冲突,从而有利于壳体60内的空间设计。同时,将第一避位凸部与引水嘴23分别设于接水盘20的两端,还可避免引水嘴23的引水功能与新风壳41的引新风功能相互干扰,而有利于窗式空调器整体性能的发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避位凸部与引水嘴23也可设于接水盘20的同一端。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窗式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盘护板50,该接水盘护板50设于底盘10,该接水盘护板50设有容置槽(未标示),接水盘20设于该容置槽。可以理解,由于底盘10的结构并非完整的平面,将接水盘20直接安装于底盘10上容易导致接水盘20倾斜,而导致积水盘中的积水溢出,造成窗式空调器出现漏水的现象。那么,在接水盘护板50上设置容置槽,以容置接水盘20,可便于保证接水盘20处于水平状态,而有利于接水盘20接收冷凝水、及冷凝水的排出。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接水盘护板50由柔性材料制成,其能够填充接水盘20与底盘10之间的空隙,从而实现接水盘20的水平安装。于其他实施例中,接水盘护板50也可与适配底盘10的结构设置,而实现接水盘20的水平安装。当然,本实施例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直接将接水盘20安装于底盘10上,此时,可通过将接水盘20的底部与底盘10做适配设置,而实现接水盘20的水平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接水盘20的一端设有新风壳41,该新风壳41的部分设于接水盘20与底盘10之间,因此新风壳41能够支撑接水盘20,而使接水盘20保持水平状态。故而,为节省材料,也为节约空间,本实施例的接水盘护板50于新风壳41处未设置,即,接水盘20部分容置于容置槽中。而其他实施例中,如新风壳41未设于接水盘20下侧的实施例,或未设置新风装置40的实施例中,接水盘护板50的容置槽可容纳整个接水盘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接水盘,设于所述底盘的前侧;以及
室内风道壳,设于所述底盘的前侧,所述室内风道壳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所述室内风道壳包括风道壳底壁,所述风道壳底壁设于所述接水盘的上侧,所述风道壳底壁的前侧边设有挡水凸沿,所述挡水凸沿自所述风道壳底壁向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凸沿与所述风道壳底壁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底壁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抵接,所述挡水凸沿设于所述抵接部的前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底壁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连接于所述抵接部的后侧,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下侧面抵接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的上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凸沿不高于所述凸起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上还设有引水嘴,所述引水嘴自所述接水盘向所述底盘的后侧延伸。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设于所述底盘,所述新风装置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自室外向室内一侧延伸的新风壳,所述新风壳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及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及所述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所述接水盘设有第一避位凸部,所述第一避位凸部与所述底盘间形成避位通道,所述新风壳自所述避位通道伸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位凸部设于所述风道壳底壁的凸起部的下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设于所述避位通道,所述连接段的顶部凸设有凸包,所述第一避位凸部上对应所述凸包凸设有第二避位凸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位凸部与所述接水盘的引水嘴分别设于所述接水盘的两端。
12.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盘护板,所述接水盘护板设于所述底盘,所述接水盘护板设有容置槽,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容置槽。
CN202020150223.7U 2020-02-01 2020-02-01 窗式空调器 Active CN211854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0223.7U CN211854231U (zh) 2020-02-01 2020-02-01 窗式空调器
PCT/CN2020/086611 WO2021151267A1 (zh) 2020-02-01 2020-04-24 窗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0223.7U CN211854231U (zh) 2020-02-01 2020-02-01 窗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4231U true CN211854231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33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0223.7U Active CN211854231U (zh) 2020-02-01 2020-02-01 窗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4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5777U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211854231U (zh) 窗式空调器
JP331531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906525A (zh) 接水盘和窗式空调器
CN217357153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17817114U (zh)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壳及马鞍式空调器
CN2159828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212618756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3955467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3713285U (zh) 天花机及空调器
CN213955471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9181124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1261220U (zh) 接水盘和窗式空调器
US11624515B2 (en) Chassis for window air conditioner, chassis assembly, and window air conditioner
CN216716422U (zh) 移动空调
CN211261221U (zh) 接水盘和窗式空调器
CN20985720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820728U (zh) 新风调湿机
CN208059130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38411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13270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1093252A1 (zh) 移动空调器
CN212618814U (zh) 空调器
CN210832285U (zh) 移动空调
CN21484119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