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9786U - 一种防臭下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臭下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9786U
CN211849786U CN201922386295.1U CN201922386295U CN211849786U CN 211849786 U CN211849786 U CN 211849786U CN 201922386295 U CN201922386295 U CN 201922386295U CN 211849786 U CN211849786 U CN 211849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cylinder
drainer
main body
pressure spring
circul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62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景文
谭锦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Triumph Rain Showe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Triumph Rain Showe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Triumph Rain Showe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Triumph Rain Showe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62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9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9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9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臭下水器,用于解决现有的下水器防臭能力薄弱甚至不具备防臭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体、下水器主体以及防臭盖;下水器主体固定安装于外壳体的内部,下水器主体包括中空筒体,中空筒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连接柱,相邻两个连接柱之间形成流道,多个连接柱的第二端部共同连接有带有开口的安装柱;防臭盖包括圆形盖体以及固定柱,固定柱插入于安装柱内,固定柱上套装有压簧,压簧的一端与安装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水流通过下水器主体时,圆形盖体受水流的重力往下移动对压簧进行压缩,并且与中空筒体形成用于供水流通过的间隙;水流没有通过下水器主体时,圆形盖体受压簧的弹力作用盖合于中空筒体的底部。

Description

一种防臭下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臭下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下水器中的管道大部分为P管或S管设计,它们的缺点在于防臭是使用水作为隔体将下水管道分割成两部分,一旦长时间不用,弯管沉积位置的水可能会干涸,从而让下水管道的臭气直通上面盆上方造成臭味影响使用,另外,若当隔体(水)本身有臭味时,则根本无法起到防臭作用。
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防臭下水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臭下水器,用于解决现有的下水器防臭能力薄弱甚至不具备防臭功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臭下水器,包括外壳体、下水器主体以及防臭盖;
所述下水器主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下水器主体包括中空筒体,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部等间距排列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流道,多个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部共同连接有带有开口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中空筒体的中心轴线上,且所述安装柱的开口朝下;
所述防臭盖包括与所述中空筒体的底部相匹配的圆形盖体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圆形盖体的顶面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通过所述安装柱的开口插入于所述安装柱的内部,所述固定柱上套装有压簧,所述压簧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的内部固定连接;
水流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时,所述圆形盖体受水流的重力往下移动对压簧进行压缩,并且与所述中空筒体形成用于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水流没有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时,所述圆形盖体受所述压簧的弹力作用盖合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圆形盖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导流花纹。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三个;
三个所述连接柱相互之间形成三个供水流通过的流道。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内部还可拆卸安装有滤网部件;
所述滤网部件位于所述下水器主体的上方。
可选地,还包括管道;
所述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通过卡合方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段波纹软管。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臭下水器,包括外壳体、下水器主体以及防臭盖;所述下水器主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下水器主体包括中空筒体,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部等间距排列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流道,多个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部共同连接有带有开口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中空筒体的中心轴线上,且所述安装柱的开口朝下;所述防臭盖包括与所述中空筒体的底部相匹配的圆形盖体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圆形盖体的顶面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通过所述安装柱的开口插入于所述安装柱的内部,所述固定柱上套装有压簧,所述压簧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的内部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的设计,当有水流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时,所述圆形盖体受水流的重力往下移动对压簧进行压缩,并且与所述中空筒体形成用于供水流通过的间隙,水流从间隙流出直至流入到管道内,当水流没有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时,所述圆形盖体受所述压簧的弹力作用盖合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底部,因此,当下水器不使用时,防臭盖一直在弹力作用下对下水器主体的出水端(底部)完全进行盖合封闭,阻止管道内部的臭气、臭味等透过下水器主体往外散发,使得本下水器达到有效的防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臭下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臭下水器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臭下水器中的下水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臭下水器中的防臭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外壳体 1;下水器主体 2;连接柱 201;安装柱 202;流道 203;开口204;管道 3;防臭盖 4;圆形盖体 401;固定柱 402;压簧 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臭下水器,用于解决现有的下水器防臭能力薄弱甚至不具备防臭功能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臭下水器可作为面盆下方的下水器或地漏下水器,其包括:
外壳体1、下水器主体2以及防臭盖4;
所述下水器主体2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所述下水器主体2包括中空筒体,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连接柱201,多个所述连接柱201的第一端部等间距排列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201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流道203,多个所述连接柱201的第二端部共同连接有带有开口204的安装柱202,所述安装柱202位于所述中空筒体的中心轴线上,且所述安装柱202的开口204朝下;
所述防臭盖4包括与所述中空筒体的底部相匹配的圆形盖体401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圆形盖体401的顶面的固定柱402,所述固定柱402通过所述安装柱202的开口204插入于安装柱202内,所述固定柱402上套装有压簧5,所述压簧5远离所述固定柱40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202的内部固定连接;
水流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2时,所述圆形盖体401受水流的重力往下移动对压簧5进行压缩,并且与所述中空筒体形成用于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水流没有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2时,所述圆形盖体401受所述压簧5的弹力作用盖合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的设计,当有水流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2时,所述圆形盖体401受水流的重力往下移动对压簧5进行压缩,并且与所述中空筒体形成用于供水流通过的间隙,水流从间隙流出直至流入到管道3内,当水流没有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2时,所述圆形盖体401受所述压簧5的弹力作用盖合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底部,因此,当下水器不使用时,防臭盖4一直在弹力作用下对下水器主体2的出水端(底部)完全进行盖合封闭,阻止管道3内部的臭气、臭味等透过下水器主体2往外散发,使得本下水器达到有效的防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盖体401的顶面上设置有导流花纹。
需要说明的是,水的重力使得圆形盖体401往下移动,使得经过下水器主体2的水流流道203圆形盖体401的表面,由于上述的导流花纹具有导流作用,其可以驱使水流向一个方向旋转产生旋涡提高下水效率,当水流结束时,圆形盖体401在压簧5的弹力作用下往上移动,并对下水器主体2中的中空筒体的底部进行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201的数量为三个;
三个连接柱201相互之间形成三个供水流通过的流道203。
需要说明的是,水流进入到下水器主体2时分别从三个流道203进入到下水器主体2。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1内部还可拆卸安装有滤网部件;
所述滤网部件位于所述下水器主体2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滤网组件主要包括组装在一起的滤网主体、滤网格以及滤网格帽,水流从上方流入该滤网部件后会被顶部的滤网格帽分流到四周,然后头发及其他残渣会被滤网主体隔开以达到过滤的作用,由于本滤网部件可拆卸安装于外壳体1内,清理时只需往上提拉滤网格帽即可将所有污渍全部取出进行清理,阻隔头发后的水流会沿内孔往下到下水器主体2。
进一步地,还包括管道3;
所述管道3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3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3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通过卡合方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管道3的第一端采用卡合的方式与外壳体1的底部进行连接,工作人员只需要将管道3第一端的卡齿对准外壳体1上的卡槽,然后将其卡齿卡入到卡槽中即可完成快速安装,大大节省安装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3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段波纹软管。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可通过拧弯波纹软管即可完成管道3的角度调整以及方向。
本实施例中的防臭下水器的优点在于:当下水器不使用时,下水管道3可以完全无水化,杜绝下水管道3蚊虫滋生,而且节约空间,无需占用P管或S管臃肿的安装空间。另外防臭效果比传统的S管或P管效果更好,因为传统的管道3用水作隔体,水本身如果有异味的话,那么根本不能起到防臭的作用。而且传统的管道3容易积聚异物导致堵塞,相比之下该新型防臭下水器设有滤网部件,只需要定期将滤网部件拆卸出来清理即可。管路连接需要多处地方拧紧,容易发生漏水的现象,相对应地,该防臭下水器只需要管道3的前端(第一端)与下水器中的外壳体1接合,调整管道3的角度以及方向只需拧弯波纹管部分即可达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臭下水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防臭下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下水器主体以及防臭盖;
所述下水器主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下水器主体包括中空筒体,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部等间距排列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流道,多个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部共同连接有带有开口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中空筒体的中心轴线上,且所述安装柱的开口朝下;
所述防臭盖包括与所述中空筒体的底部相匹配的圆形盖体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圆形盖体的顶面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通过所述安装柱的开口插入于所述安装柱的内部,所述固定柱上套装有压簧,所述压簧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的内部固定连接;
水流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时,所述圆形盖体受水流的重力往下移动对压簧进行压缩,并且与所述中空筒体形成用于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水流没有通过所述下水器主体时,所述圆形盖体受所述压簧的弹力作用盖合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盖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导流花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三个;
三个所述连接柱相互之间形成三个供水流通过的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部还可拆卸安装有滤网部件;
所述滤网部件位于所述下水器主体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下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
所述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臭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臭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通过卡合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臭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段波纹软管。
CN201922386295.1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防臭下水器 Active CN211849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6295.1U CN211849786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防臭下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6295.1U CN211849786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防臭下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9786U true CN211849786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7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6295.1U Active CN211849786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防臭下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9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0387A (zh) 一种基于扇形导流的降噪型建筑室内地漏
CN207727737U (zh) 一种建筑用防反味地漏
CN211849786U (zh) 一种防臭下水器
CN112982633B (zh) 一种市政工程雨污分流系统
CN213390465U (zh) 一种干湿一体防臭地漏
CN211690679U (zh) 一种过滤头发的地漏
CN212129338U (zh) 一种适用于家用水管的阻鼠装置
CN209779827U (zh) 基于swmm模块的排水用阻尼地漏
CN220082447U (zh) 六通
CN210713079U (zh) 一种卫浴管路排水装置
CN109772021A (zh) 一种水路阻垢装置及其阻垢方法
CN212053049U (zh) 一种防臭下水器
TWM511513U (zh) 排水總存
CN209162998U (zh) 一种侧排地漏
CN109099231A (zh) 一种塑料管道
CN211690683U (zh) 一种地漏防臭排水结构
CN107542155A (zh) 分体式防臭地漏
JP2007023688A (ja) 排水トラップ
CN220644531U (zh) 一种地漏
CN208578107U (zh) 一种双排水口式节水水槽结构
CN211596943U (zh) 一种面盆用下水管
KR200196773Y1 (ko) 배수 트랩
CN209924092U (zh) 一种地漏
CN215563064U (zh) 一种新型水槽下水器
CN109736409B (zh) 一种地埋式市政广场雨水收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