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9708U - 一种水膜水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膜水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9708U
CN211849708U CN201922425383.8U CN201922425383U CN211849708U CN 211849708 U CN211849708 U CN 211849708U CN 201922425383 U CN201922425383 U CN 201922425383U CN 211849708 U CN211849708 U CN 211849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scape
layer
pipeline
bas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53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跃中
伏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la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ngineering Desig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land Beiji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land Beiji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land Beiji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53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9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9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9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水膜水景,包括基底结构、第一数量个万能支撑器、第二数量个顶板和蓄水循环系统;基底结构设置在地表以下;基底结构的上表面和侧壁围成水流缓冲腔室;万能支撑器设置在基底结构的上表面之上;顶板设置在万能支撑器之上;蓄水循环系统包括出水口、收水口、蓄水池、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水泵;其中,蓄水池设置在地表以下,包括蓄水池本体、盖体;水泵的抽水口插入蓄水池中,水泵的排水口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通入水流缓冲腔室;出水口由相邻设置的顶板之间的缝隙形成;水体经水流缓冲腔室由出水口溢出,在顶板上形成水膜;收水口设置在顶板周围;收水口下方连接有第二管道,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至蓄水池。

Description

一种水膜水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景景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膜水景。
背景技术
在水景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最佳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所以,水景营建前要通过仔细的分析,考虑各方面因素及财力后,进行营建水景的可行性分析,在各方面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能开始进行水景的营建。传统的水景景观以喷泉为主,大部分喷泉会做成露天的水池,通过水池注水,实现水景的效果。这样不仅造成水资源蒸发的浪费以及污染,等到水池弃用之后,影响美观,同时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由此,水景景观的缺陷有待进一步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膜水景,水体通过水流缓冲腔室由顶板间的缝隙形成的出水口溢出,在整个顶板上形成循环流动的薄水膜,地下蓄水池的设置,减少了水体的蒸发和污染,更加节省了水资源。该水膜水景,建立在地表以上,加强了人与水景景观的互动性。并且,在水膜水景没有水循环工作的状态下,水膜水景的顶板与地面也是平整的铺装,与周围的环境统一,提高了场地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膜水景,包括基底结构、第一数量个万能支撑器、第二数量个顶板和蓄水循环系统;
所述基底结构设置在地表以下;所述基底结构的上表面和侧壁围成水流缓冲腔室;
所述万能支撑器设置在所述基底结构的上表面之上;
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万能支撑器之上;
所述蓄水循环系统包括出水口、收水口、蓄水池、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水泵;
其中,所述蓄水池设置在地表以下,包括蓄水池本体、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蓄水池本体的顶部;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蓄水池旁,所述水泵的抽水口插入所述蓄水池中,所述水泵的排水口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通入所述水流缓冲腔室;所述出水口由相邻设置的顶板之间的缝隙形成;水体经所述水流缓冲腔室由所述出水口溢出,在所述顶板上形成水膜;所述收水口设置在所述顶板周围;所述收水口下方连接有第二管道,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蓄水池。
优选的,所述基底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地基层、第一垫层、第二垫层、第一保护层、防水层、第二保护层、第一抗渗层和防渗找平层;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防水层、第二保护层的剖面结构呈‘几’型,所述第一抗渗层和防渗找平层的剖面结构呈‘H’型;其中,所述防渗找平层的表面形成所述基底结构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抗渗层和防渗找平层的上侧壁构成所述基底结构的侧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底结构还包括砖砌体;所述砖砌体垂直所述第二垫层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保护层相接。
优选的,所述收水口的上表面设置有带水流通道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顶板采用石板铺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数量大于一条。
优选的,所述顶板周围设置有溢流侧墙,所述溢流侧墙的高度为30-110mm。
优选的,所述水膜水景还包括涌泉管道出口,所述涌泉管道出口通过所述出水口伸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膜水景,水体通过水流缓冲腔室由顶板间的缝隙形成的出水口溢出,在整个顶板上形成循环流动的薄水膜,地下蓄水池的设置,减少了水体的蒸发和污染,更加节省了水资源。该水膜水景,加强了人与水景景观的互动性。并且,在水膜水景没有水循环工作的状态下,水膜水景的顶板与地面也是平整的铺装,与周围的环境统一,提高了场地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膜水景的给排水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膜水景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膜水景的实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膜水景,该水膜水景在没有水循环工作的状态下,水膜水景的顶板与地面也是平整的铺装与周围的环境统一,提高了场地利用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膜水景的给排水剖面结构图。如图所示,该水膜水景,包括基底结构1、万能支撑器2、顶板3和蓄水循环系统4。
基底结构1设置在地表以下;基底结构1的上表面和侧壁围成水流缓冲腔室11。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膜水景的剖面结构图,如图所示,基底结构1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地基层12、第一垫层13、第二垫层14、第一保护层15、防水层16、第二保护层17、第一抗渗层18和防渗找平层19。
其中,第一保护层15、防水层16、第二保护层17的剖面结构呈‘几’型,第一抗渗层18和防渗找平层19的剖面结构呈‘H’型;其中,防渗找平层19的表面形成基底结构1的上表面,第一抗渗层18和防渗找平层19的上侧壁构成基底结构1的侧壁。
更优化的,基底结构1还包括砖砌体111;砖砌体111垂直第二垫层14设置,且与第一保护层15相接。砖砌体111的设置构成了‘几’字形两侧对称的侧面结构,对‘几’字形内的其他结构起支撑作用。
万能支撑器2设置在基底结构1的上表面之上;顶板3设置在万能支撑器2之上。在本实施例中,顶板3采用石板铺装。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顶板3的厚度,确定万能支撑器2的高度,再通过垫片进行调节进而消除顶板3自身的误差。如垫片规格分为1mm及2mm厚,根据顶板3厚度相差的情况可自行增减垫片进行调整。为保证水膜结构的稳定性,至少一个万能支撑器2支撑一个顶板3,在优选的方案中,万能支撑器2的数量要大于顶板3的数量。
再如图1和图2所示,蓄水循环系统4包括出水口41、收水口42、蓄水池43、第一管道44、第二管道45和水泵46。
其中,蓄水池43设置在地表以下,包括蓄水池本体431、盖体432,盖体432盖合在蓄水池本体431的顶部。地下蓄水池43的设计,起到稳流的作用个,保证水流均匀的蓄积,同时,避免了露天蓄水池带来的水体蒸发快,污染等问题。
水泵46设置在蓄水池43旁,水泵46的抽水口插入蓄水池43中,水泵46的排水口与第一管道44连接,第一管道44通入水流缓冲腔室11,为保证水流的连续性,第一管道44的数量可以为多条。在优选的方案中,水泵46可以设置在蓄水池43内。
出水口41由相邻设置的顶板3之间的缝隙形成;水体经水流缓冲腔室11由出水口41溢出,在顶板3上形成水膜。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口41的的宽度为3mm-5mm,水膜的厚度小于100mm,在优选的方案中,80mm厚效果最佳。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以在出水口41位置处设置涌泉管道出口411,涌泉管道出口411与第一管道44相接,涌泉水412的喷出和水流缓冲腔室11溢出的水交替进行,形成动静结合的水景景观。
收水口42设置在顶板3周围;收水口42下方连接有第二管道45,通过第二管道45连接至蓄水池43。收水口42的上表面设置有带水流通道的盖板421,盖板421上设置有过滤层42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一般采用卵石过滤层,保证了铺装的美观性的同时,将地面上大的固体物进行过滤,也保证了回流水的清洁。
在优选的方案中,为了使水体更加聚拢,并且让水膜水满溢出形成流水效果,顶板3周围还可设置溢流侧墙31,溢流侧墙31的高度为30-110mm。水流经溢流侧墙31流入收水口42形成跌水的景观。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膜水景的实景图。如图所示,整个水膜水景位于地表平面,在水膜水景没有水循环工作的状态下,水膜水景的顶板与地面也是平整的铺装,提高了场地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膜水景,水体通过水流缓冲腔室由顶板间的缝隙形成的出水口溢出,在整个顶板上形成循环流动的薄水膜,地下蓄水池的设置,减少了水体的蒸发和污染,更加节省了水资源。该水膜水景,建立在地表以上,加强了人与水景景观的互动性。并且,在水膜水景没有水循环工作的状态下,水膜水景的顶板与地面也是平整的铺装,与周围的环境统一,提高了场地利用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水膜水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膜水景包括基底结构、第一数量个万能支撑器、第二数量个顶板和蓄水循环系统;
所述基底结构设置在地表以下;所述基底结构的上表面和侧壁围成水流缓冲腔室;
所述万能支撑器设置在所述基底结构的上表面之上;
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万能支撑器之上;
所述蓄水循环系统包括出水口、收水口、蓄水池、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水泵;
其中,所述蓄水池设置在地表以下,包括蓄水池本体、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蓄水池本体的顶部;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蓄水池旁,所述水泵的抽水口插入所述蓄水池中,所述水泵的排水口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通入所述水流缓冲腔室;所述出水口由相邻设置的顶板之间的缝隙形成;水体经所述水流缓冲腔室由所述出水口溢出,在所述顶板上形成水膜;所述收水口设置在所述顶板周围;所述收水口下方连接有第二管道,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蓄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水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地基层、第一垫层、第二垫层、第一保护层、防水层、第二保护层、第一抗渗层和防渗找平层;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防水层、第二保护层的剖面结构呈‘几’型,所述第一抗渗层和防渗找平层的剖面结构呈‘H’型;其中,所述防渗找平层的表面形成所述基底结构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抗渗层和防渗找平层的上侧壁构成所述基底结构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膜水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结构还包括砖砌体;所述砖砌体垂直所述第二垫层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保护层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水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口的上表面设置有带水流通道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过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水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采用石板铺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水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数量大于一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水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周围设置有溢流侧墙,所述溢流侧墙的高度为30-1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水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膜水景还包括涌泉管道出口,所述涌泉管道出口通过所述出水口伸出。
CN201922425383.8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水膜水景 Active CN211849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5383.8U CN211849708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水膜水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5383.8U CN211849708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水膜水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9708U true CN211849708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9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5383.8U Active CN211849708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水膜水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97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9042A (zh) * 2022-07-28 2022-10-21 中国海洋大学 用于海表测温辐射计校准的水循环黑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9042A (zh) * 2022-07-28 2022-10-21 中国海洋大学 用于海表测温辐射计校准的水循环黑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8918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0847327B (zh) 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顶板的防排水施工方法
CN105735406B (zh) 一种公共建筑屋面雨水利用收集和储存装置
CN210226354U (zh) 一种用于房屋顶板景观的渗排水结构
CN211849708U (zh) 一种水膜水景
CN106088684B (zh) 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24361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渠槽生物逃生通道
CN209482092U (zh) 适用于市政道路红线外设置生物滞留带的海绵城市系统
CN208363508U (zh) 地下空间可疏排渗水的地面结构
CN113216246B (zh) 一种浸水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2612897U (zh) 一种尾矿库环保截渗沟及尾矿库
CN205653877U (zh) 一种相邻地下建筑之间的排水装置
CN108442649A (zh) 地下空间可疏排渗水的地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153625U (zh) 一种城市建设雨水花园
CN212272299U (zh) 一种矿山法隧道的集水、排水结构
CN209873496U (zh) 高速公路蒸发结构
CN209082278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CN208056501U (zh) 一种屋面排水沟结构
CN205975937U (zh) 一种分离式的地下水池
CN207227882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透水砖结构
CN211690357U (zh) 一种基坑防水支护挡土墙
CN214739575U (zh) 一种网状排水结构及地面排水系统及地板结构
CN221031182U (zh) 一种下沉式卫生间防水结构
CN212441819U (zh) 一种迷你人造瀑布
CN109440864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渗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5

Address after: No. 38 Hengto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yun District, Beijing, 10159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ila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ngineering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5 Hengto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yu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before: ECOLAND (BEIJI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