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7366U -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7366U
CN211847366U CN202020313034.7U CN202020313034U CN211847366U CN 211847366 U CN211847366 U CN 211847366U CN 202020313034 U CN202020313034 U CN 202020313034U CN 211847366 U CN211847366 U CN 211847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te
mixing box
piston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30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宏旺
曲毅
丁宇
郝进伟
张华巍
王兆选
张培杨
谢辉
刘雪
徐慧荟
李守伟
曹贻社
于海深
常安
金田宗
康琦
李鹏
梁春花
柳晓明
马吉飞
牟玉明
裴俊玲
任国杰
杨建成
宋晓琳
孙国剑
王翠辉
吴晓峰
夏鸿飞
刘丽
肖洪钢
武伟
臧岐山
张广为
张来君
赵伟龙
李楠
郑勇
王昌启
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30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7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7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7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块和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设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下端通过支腿与安装板连接固定,所述混合箱内底部设有微生物处理池,所述微生物处理池所在的混合箱上设有排出干净水的排水管,所述混合箱左右两端贯穿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设有用于对微生物处理池进行搅拌的搅拌杆,搅拌杆端部设有喷气孔,所述搅拌杆所在的转动轴表面设有洒水孔,所述转动轴右端设有旋转罩,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设计,采用风力进行间歇性抽水,并对水进行存储,然后一次性释放,从而为微生物池搅拌、供氧、供污水,极大降低了能耗,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通常都会使用到造氧机和微生物,通过造氧机产生大量的氧气,然后微生物利用氧气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分解,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9367911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生态治理修复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使制氧机产生的氧气流动速度快,氧气、污水与微生物在混合腔室内混合,氧气、污水与微生物混合的更加彻底,氧气、污水与微生物融合的速度加快,提高了箱体内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了污水的治理时间,但是上述装置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使用驱动机械,需要不断的耗费电能或者然后动力,不仅成本较大,还需要铺设电路,不利于普及。
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现在提供一种利用风能作为动力进行污水修复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块和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设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下端通过支腿与安装板连接固定,所述混合箱内底部设有微生物处理池,所述微生物处理池所在的混合箱上设有排出干净水的排水管,所述混合箱左右两端贯穿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设有用于对微生物处理池进行搅拌的搅拌杆,搅拌杆端部设有喷气孔,所述搅拌杆所在的转动轴表面设有洒水孔,所述转动轴右端设有旋转罩,所述旋转罩左端的排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搅拌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旋转罩内部设有扇叶,靠近旋转罩的转动轴上设有第三单向阀;
所述转动轴左端外侧阵列分布有若干个拨动叶片,所述拨动杆叶片所在的转动轴表面设有若干个进水端口,进水端口处也设有单向阀,所述拨动叶片上方设有用于向其泼水产生旋转动力的风力供水组件,所述转动轴内部设有与进水端口相连通的导水通道;
在使用时,通过风力供水组件向转动轴左端泼水,水作用在拨动叶片上会带动转动轴转动,在转动轴转动时,搅拌杆会带动微生物处理池搅拌,在水冲击在转动轴左端时会有部分通过进水端口进入转动轴内部,随后沿着洒水孔洒落,进而被微生物处理池进行处理,于此同时,扇叶也会向搅拌杆内部提供新鲜空气,在搅拌杆没入微生物处理池中后,空气也会送入微生物处理池中,从而为其进行供氧处理;
所述风力供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拨动叶片上方的缓存箱,所述缓存箱下端设有排料端口,所述排料端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设置在缓存箱表面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信息输入端电性连接设置在缓存箱内部用于检测液位高度的液位传感器,当液位存储到一定高度后,控制面板会打开电磁阀,从而完成排水操作;
所述风力供水组件还包括将污水抽入缓存箱内部的风力抽水机构;
所述风力抽水机构包括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左侧的排水端设有用于连接缓存箱进水端的排水导管,所述排水导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活塞筒的进水端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下端伸入液面以下;
所述吸水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筒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端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往复运动的风力驱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管下端设有过滤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力驱动件包括与活塞板上端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设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下端与活塞筒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固定,所述推动板上方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下端设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活塞筒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左侧设有尾杆,尾杆端部设有导流尾板,与导流尾板相对的旋转盘另一侧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转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端部安装有风叶,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设有用于对推动板产生向下推力的偏心凸轮,所述旋转盘上设有与偏心凸轮相配合的矩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板和偏心凸轮表面都设有耐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偏心凸轮与旋转盘远离圆心的位置接触,且所述推动板与活塞杆之间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外侧设有环板,所述环板表面均匀分布有漏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设计,采用风力进行间歇性抽水,并对水进行存储,然后一次性释放,从而为微生物池搅拌、供氧、供污水,极大降低了能耗,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风力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轴左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漂浮块1、过滤嘴2、吸水管3、排水管4、微生物处理池5、安装板6、环板7、扇叶8、旋转罩9、洒水孔10、搅拌杆11、混合箱12、第一单向阀13、第二单向阀222、活塞筒14、活塞板141、活塞杆15、复位弹簧151、风叶16、轴承座17、偏心凸轮18、推动板19、旋转盘20、导流尾板21、排水导管22、光伏发电板23、缓存箱24、控制面板25、液位传感器26、电磁阀27、排料端口28、拨动叶片29、漏水孔30、转动轴31、进水端口311、导水通道312、矩形槽201。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块1和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上端设有混合箱12,所述混合箱12下端通过支腿与安装板6连接固定,所述混合箱12内底部设有微生物处理池5,所述微生物处理池5所在的混合箱12上设有排出干净水的排水管4,所述混合箱12左右两端贯穿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设有用于对微生物处理池5进行搅拌的搅拌杆11,搅拌杆11端部设有喷气孔,所述搅拌杆11所在的转动轴表面设有洒水孔10,所述转动轴右端设有旋转罩9,所述旋转罩9左端的排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搅拌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旋转罩9内部设有扇叶8,靠近旋转罩9的转动轴31上设有第三单向阀;
所述转动轴31左端外侧阵列分布有若干个拨动叶片29,所述拨动杆叶片29所在的转动轴31表面设有若干个进水端口311,进水端口311处也设有单向阀,所述转动轴31内部设有与进水端口311相连通的导水通道312,所述拨动叶片29上方设有用于向其泼水产生旋转动力的风力供水组件;
在使用时,通过风力供水组件向转动轴31左端泼水,水作用在拨动叶片29上会带动转动轴31转动,在转动轴31转动时,搅拌杆11会带动微生物处理池5搅拌,在水冲击在转动轴31左端时会有部分通过进水端口311进入转动轴31内部,随后沿着洒水孔10洒落,进而被微生物处理池5进行处理,于此同时,扇叶8也会向搅拌杆11内部提供新鲜空气,在搅拌杆11没入微生物处理池5中后,空气也会送入微生物处理池5中,从而为其进行供氧处理;
所述风力供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拨动叶片29上方的缓存箱24,所述缓存箱24下端设有排料端口28,所述排料端口28处设有电磁阀27,所述电磁阀27电性连接设置在缓存箱24表面的控制面板25,所述控制面板25的信息输入端电性连接设置在缓存箱24内部用于检测液位高度的液位传感器26,当液位存储到一定高度后,控制面板25会打开电磁阀27,从而完成排水操作,所述控制面板25电性连接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设置在缓存箱24顶部的光伏发电板23,利用光能为电磁阀提供足够的动力;
所述风力供水组件还包括将污水抽入缓存箱24内部的风力抽水机构;
所述风力抽水机构包括活塞筒14,所述活塞筒14左侧的排水端设有用于连接缓存箱24进水端的排水导管22,所述排水导管22上设有第二单向阀222,所述活塞筒14的进水端设有吸水管3,所述吸水管3下端伸入液面以下,所述吸水管3下端设有过滤嘴2,表面杂质过大导致管路堵塞;
所述吸水管3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3,所述活塞筒14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板141,所述活塞板141上端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往复运动的风力驱动件,在风力驱动件的作用下,活塞板141向上运动,从而将污水抽至活塞筒14内部,在活塞板141向下运动时,位于活塞筒14内部的污水则会沿着排水导管22进入缓存箱24中,从而为缓存箱24提供污水;
所述风力驱动件包括与活塞板141上端连接的活塞杆15,所述活塞杆15上端设有推动板19,所述推动板19下端与活塞筒14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51连接固定,所述推动板19上方设有旋转盘20,所述旋转盘20下端设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活塞筒1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20左侧设有尾杆,尾杆端部设有导流尾板21,与导流尾板21相对的旋转盘20另一侧设有轴承座17,所述轴承座17上转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端部安装有风叶16,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设有用于对推动板19产生向下推力的偏心凸轮18,所述旋转盘20上设有与偏心凸轮18相配合的矩形槽201;
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叶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偏心凸轮18转动,偏心凸轮18会间歇性对推动板19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复位弹簧151又会对推动板19产生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活塞板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偏心凸轮18与旋转盘20远离圆心的位置接触,且所述推动板19与活塞杆15之间为转动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推动板19转动来降低摩擦损耗。
所述安装板6外侧设有环板7,所述环板7表面均匀分布有漏水孔30,处理干净的水从排水管4排出后会沿着安装板6滑动,然后被漏水孔30分割成细水滴滴落,从而降低了水的含氧量,解决水中缺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风力供水组件带动转动轴31转动,从而对微生物搅拌,扇叶8随着转动轴31转动时会向微生物池提供氧气,缓存箱24内部的污水在带动转动轴31转动时,其中部分污水会进入转动轴31内部,然后进入微生物池中,从而完成对污水的处理,处理完毕后,干净的水则会排出,本申请中所用的能量为风能,这里的风能不能直接将液体抽入缓存箱24中,而是一点点的抽入活塞筒14中,然后再转运至缓存箱24中,将传统电力抽水分成一步步间歇抽水,本申请中的太阳能发电只用于提供电磁阀和液位传感器,足够使用了;
可见,本申请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更加节能,无需布置供电路线,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实用性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块(1)和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上端设有混合箱(12),所述混合箱(12)下端通过支腿与安装板(6)连接固定,所述混合箱(12)内底部设有微生物处理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5)所在的混合箱(12)上设有排出干净水的排水管(4),所述混合箱(12)左右两端贯穿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设有用于对微生物处理池(5)进行搅拌的搅拌杆(11),搅拌杆(11)端部设有喷气孔,所述搅拌杆(11)所在的转动轴表面设有洒水孔(10),所述转动轴右端设有旋转罩(9),所述旋转罩(9)左端的排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搅拌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旋转罩(9)内部设有扇叶(8),靠近旋转罩(9)的转动轴(31)上设有第三单向阀;
所述转动轴(31)左端外侧阵列分布有若干个拨动叶片(29),所述拨动叶片(29)所在的转动轴(31)表面设有若干个进水端口(311),进水端口(311)处也设有单向阀,所述转动轴(31)内部设有与进水端口(311)相连通的导水通道(312),所述拨动叶片(29)上方设有用于向其泼水产生旋转动力的风力供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供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拨动叶片(29)上方的缓存箱(24),所述缓存箱(24)下端设有排料端口(28),所述排料端口(28)处设有电磁阀(27),所述电磁阀(27)电性连接设置在缓存箱(24)表面的控制面板(25),所述控制面板(25)的信息输入端电性连接设置在缓存箱(24)内部用于检测液位高度的液位传感器(26),当液位存储到一定高度后,控制面板(25)会打开电磁阀(27),从而完成排水操作;
所述风力供水组件还包括将污水抽入缓存箱(24)内部的风力抽水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抽水机构包括活塞筒(14),所述活塞筒(14)左侧的排水端设有用于连接缓存箱(24)进水端的排水导管(22),所述排水导管(22)上设有第二单向阀(222),所述活塞筒(14)的进水端设有吸水管(3),所述吸水管(3)下端伸入液面以下;
所述吸水管(3)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3),所述活塞筒(14)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板(141),所述活塞板(141)上端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往复运动的风力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3)下端设有过滤嘴(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驱动件包括与活塞板(141)上端连接的活塞杆(15),所述活塞杆(15)上端设有推动板(19),所述推动板(19)下端与活塞筒(14)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51)连接固定,所述推动板(19)上方设有旋转盘(20),所述旋转盘(20)下端设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活塞筒(1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20)左侧设有尾杆,尾杆端部设有导流尾板(21),与导流尾板(21)相对的旋转盘(20)另一侧设有轴承座(17),所述轴承座(17)上转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端部安装有风叶(16),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设有用于对推动板(19)产生向下推力的偏心凸轮(18),所述旋转盘(20)上设有与偏心凸轮(18)相配合的矩形槽(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19)和偏心凸轮(18)表面都设有耐磨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凸轮(18)与旋转盘(20)远离圆心的位置接触,且所述推动板(19)与活塞杆(15)之间为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外侧设有环板(7),所述环板(7)表面均匀分布有漏水孔(30)。
CN202020313034.7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Active CN211847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3034.7U CN21184736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3034.7U CN21184736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7366U true CN211847366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3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3034.7U Active CN21184736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736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885A (zh) * 2020-03-13 2020-05-29 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CN112471058A (zh) * 2020-12-07 2021-03-1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
CN114322114A (zh) * 2022-01-12 2022-04-1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的窗台景观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14431113A (zh) * 2021-12-25 2022-05-06 郝静 一种园林绿化专业用节水型浇灌设备
CN116282558A (zh) * 2023-03-24 2023-06-23 江苏蓝鲲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鱼类饲养用循环水处理装置
CN111204885B (zh) * 2020-03-13 2024-05-28 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885A (zh) * 2020-03-13 2020-05-29 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CN111204885B (zh) * 2020-03-13 2024-05-28 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CN112471058A (zh) * 2020-12-07 2021-03-1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
CN114431113A (zh) * 2021-12-25 2022-05-06 郝静 一种园林绿化专业用节水型浇灌设备
CN114322114A (zh) * 2022-01-12 2022-04-1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的窗台景观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16282558A (zh) * 2023-03-24 2023-06-23 江苏蓝鲲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鱼类饲养用循环水处理装置
CN116282558B (zh) * 2023-03-24 2023-09-26 江苏蓝鲲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鱼类饲养用循环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47366U (zh)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CN201386046Y (zh) 一种以风能、太阳能为动力用于水体增氧的曝气装置
CN202482145U (zh) 一种太阳能射流曝气系统
CN207973579U (zh) 一种污水曝气池
CN101676226A (zh) 三维水体循环增氧净化装置及方法
JP2011038762A (ja) 風力駆動式省エネルギ温調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CN104529088B (zh) 分段式一体化无耗电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11946489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CN209835742U (zh) 宽阔水面自净化装置
CN204342625U (zh) 风能与太阳能联合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117344703A (zh) 一种河道治理的水面垃圾清洗系统
CN111204885A (zh)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CN111204885B (zh)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装置
CN210505728U (zh) 一种扬水增氧除藻设备
CN204342626U (zh) 分段式一体化无耗电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1264941Y (zh) 三维水体循环增氧净化装置
CN115028271B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设备
CN203184007U (zh) 酸化釜的废酸利用装置
CN213446465U (zh) 一种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
CN202785912U (zh) 一种水力驱动复合生物污水处理设备
CN204874052U (zh) 一种变频式转碟曝气机
CN211119835U (zh) 一种湿膜加湿降温加湿机
CN209113697U (zh) 一种污水厂污水处理装置
CN210512246U (zh) 一种地源热泵用具有自动补水以及土壤补热装置
CN110270274B (zh) 一种快速制备负载微纳米氧气泡的改性材料的可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