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6254U -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6254U
CN211846254U CN201922477188.XU CN201922477188U CN211846254U CN 211846254 U CN211846254 U CN 211846254U CN 201922477188 U CN201922477188 U CN 201922477188U CN 211846254 U CN211846254 U CN 211846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belt
thick bamboo
dropping
rubber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71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波
张东东
任利伟
姜连存
张少帅
冉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4771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6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6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62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包括设置在两个煤炭转运皮带之间用于将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的煤炭引导到下运煤皮带接煤端的落煤筒本体,在落煤筒本体内设置有开合式布料装置,以使煤炭从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进入落煤筒本体内后冲击在该开合式布料装置上缓冲布料后,均匀散落到下运煤皮带接煤端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落煤筒内设置开合式布料装置,使得进入落煤筒的煤炭先掉落到开合式布料装置上经过缓冲和分散,之后再落到下条皮带上,这样不仅改善了煤炭积聚在中心、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且也减小了煤炭对下条皮带的冲击力。

Description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煤炭转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煤炭在转运过程中一般都使用煤炭运输皮带进行转运,但是在将煤炭转运过程中,往往转运点和卸煤点并不在一条直线上,需要使用多条皮带进行转运;
当煤炭在两条皮带输送机之间转移时,一般都是前一条皮带输送机的末端处于另一条皮带输送机的首端上方,这样前一条皮带输送机上的煤炭在惯性和重力作用下落到另一条皮带输送机首端皮带上,并随皮带进行传输;煤炭在这种运输情况下,会产生如下两种问题:1)煤炭依靠重力下落,会对下层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产生大的振动和冲击,造成下层皮带输送机故障发生率升高;2)煤炭下落到下方皮带上时,呈现的状态是在靠近皮带中心的位置多,越靠近两侧煤炭就越少,这种分布不均的状态,不仅会造成皮带输送效率降低,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使皮带的受力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煤炭在两条皮带之间转移到下条皮带上时分布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通过在落煤筒内设置开合式布料装置,使得进入落煤筒的煤炭先掉落到开合式布料装置上经过缓冲和分散,之后再落到下条皮带上,这样不仅改善了煤炭积聚在中心、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且也减小了煤炭对下条皮带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包括设置在两个煤炭转运皮带之间用于将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的煤炭引导到下运煤皮带接煤端的落煤筒本体,在落煤筒本体内设置有开合式布料装置,以使煤炭从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进入落煤筒本体内后冲击在该开合式布料装置上缓冲布料后,均匀散落到下运煤皮带接煤端上,所述开合式布料装置包括顶端固定在横梁上、底端伸入到落煤筒本体内的中空钢管,在该中空钢管内滑动设置有一根升降杆,升降杆的两端均伸出中空钢管,且其顶端由一曲柄滑块机构带动其在中空钢管内做往复升降运动,环绕中空钢管的外壁铰接有若干块活动板,且这些活动板彼此之间具有间隙,每块活动板下方铰接设置有至少两根的连杆,且这些连杆的自由端均围绕升降杆伸出中空钢管的底端铰接分布,从而将活动板支撑起来形成一个环绕中空钢管的圆锥状活动平台,并在升降杆做往复运动时,通过这些连杆带动圆锥状活动平台的圆锥角在160-140度之间周期性开合动作,并在此过程中对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的煤炭进行分散;
所述圆锥状活动平台的上表面上覆盖有弹性橡胶垫,该弹性橡胶垫的下表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与圆锥状活动平台的母线方向一致的撑条,且每条所述撑条由设置在活动板上表面的若干压缩弹簧支撑,从而在弹性橡胶垫和圆锥状活动平台上表面之间形成对落在弹性橡胶垫表面的煤炭进行缓冲分散的缓冲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落煤筒本体内壁的上部设置有滑动式防积煤机构,该滑动式防积煤机构包括设置在落煤筒本体内壁上部的光滑橡胶垫层,且该光滑橡胶垫层的顶部可拆卸固定在落煤筒本体顶端,下部通过若干根拉索与活动板的端部连接,以使升降杆在往复升降过程中,通过连杆带动活动板绕铰接点作周期性开合动作,进而通过拉索拉拽光滑橡胶垫层,防止煤炭灰在其表面积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光滑橡胶垫层的上端绕过落煤筒本体的顶端并与其外壁固定,且在落煤筒本体顶端与光滑橡胶垫层之间具有若干压缩弹簧支撑的支撑杆,支撑杆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光滑橡胶垫层的上部顶起,使其与落煤筒本体的顶端形成滑动变形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光滑橡胶垫层与落煤筒本体内壁之间具有若干组滑动支撑组件,且这些滑动支撑组件使光滑橡胶垫层与落煤筒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缓冲间隔;每组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绕落煤筒本体均匀分布在其内壁上的U形槽轨和与U形槽轨滑动配合的轨道条,且轨道条固定在光滑橡胶垫层上,以使拉索拉拽光滑橡胶垫层时,光滑橡胶垫层在轨道条和U形槽轨的约束下进行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光滑橡胶垫层的上端设置有卡块组件,该卡块组件为两块分别与落煤筒本体顶端和外侧壁贴紧配合的固定板拼接而成,且在落煤筒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其连接的连接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落煤筒本体为上部的倒圆台部和下部的圆筒部拼接而成,且倒圆台部的顶部内径大于底部内径,倒圆台部的底部内径与圆筒部的内径相同,以在落煤筒本体内形成上部漏斗下部管状的下煤通道,所述开合式布料装置处于圆筒部内,且开合式布料装置的圆锥状活动平台张开最大和最小时,其边缘与圆筒部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分别为30cm和20c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落煤筒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将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包裹在内的上封闭装置和将下运煤皮带接煤端包裹在内的下封闭装置,且上封闭装置的外部设置有收尘机构,该收尘机构包括收尘风机和净化水箱,其中,收尘风机的进风口通过引风管与上封闭装置内连通,出风口通过排风管伸入到净化水箱内的水面以下位置,以使收尘风机将上封闭装置内的带煤尘空气抽出后送入到净化水箱内被净化水净化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上封闭装置包括设置在落煤筒本体上方的封闭罩体Ⅰ,且该封闭罩体Ⅰ与横梁固定连接,在封闭罩体Ⅰ的底部设置有橡胶皮帘Ⅰ,橡胶皮帘Ⅰ的底部通过强力磁铁与落煤筒本体顶部外壁边缘设置的金属件吸附连接,从而形成将落煤筒本体顶部笼罩在内的封闭腔室;在橡胶皮帘Ⅰ上设置有供上运煤皮带卸煤端穿入的进煤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下封闭装置为顶部开口的封闭罩体Ⅱ,且封闭罩体Ⅱ的侧壁与落煤筒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封闭罩体Ⅱ的侧壁上设置有出煤通道,且该出煤通道用橡胶皮帘Ⅱ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一转盘和设置在转盘盘面上的推动销,推动销滑动处于一水平条形板上的水平条形槽内,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该水平条形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在转盘自转过程中,其上的推动销在水平条形板的水平条形槽内往复滑动,进而将转盘输出的转动动力转化为升降杆在中空钢管内的上下升降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落煤筒内设置开合式布料装置,使得进入落煤筒的煤炭先掉落到开合式布料装置上经过缓冲和分散,之后再落到下条皮带上,这样不仅改善了煤炭积聚在中心、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且也减小了煤炭对下条皮带的冲击力;
2)本实用新型中,开合式布料装置的主体是呈伞状能够在一定角度内开合的活动板形成的圆锥状活动平台,该圆锥状活动平台是一个基础,再其上利用压缩弹簧和撑条支撑起来一块弹性橡胶垫,并且弹性橡胶垫与活动板之间形成缓冲空间,由于活动板在开合过程中整体一直呈现圆锥状,而且位于煤炭落点下方,这样煤炭在落到其上时,会受到弹性缓冲力来卸掉一部分的冲击力,从而降低了对下运煤皮带的冲击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会被分散开来,从而相对均匀的下落到下运煤皮带接煤端上,解决了煤炭积聚、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落煤筒内壁设置滑动式防积煤机构,该滑动式防积煤机构的主体是围绕落煤筒内壁设置的光滑橡胶垫层,光滑橡胶垫层的底部通过拉索跟开合式布料装置连接,并由开合式布料装置同步带动光滑橡胶垫层的动作,进而使其产生相对于落煤筒内壁的振动和位移,防止其表面积存煤灰;
4)为了使光滑橡胶垫层的振动幅度更大、效果更好,在光滑橡胶垫层顶部和落煤筒顶部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支撑的支撑杆,这种结构的作用是,压缩弹簧支撑的支撑杆将光滑橡胶垫层上部撑起从而形成滑动变形部,这样在拉索拉拽时,滑动变形部会将振动放大,从而使光滑橡胶垫层整体在竖直高度和水平方向同步发生位移,提高了振动效果,清除表面积存煤灰的效果更好;
5)为了使光滑橡胶垫层在受到拉拽时能够在一定的轨道上进行竖直高度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同时也为了降低其与落煤筒内壁的摩擦力便于更好的移动,本实用新型在光滑橡胶垫层与落煤筒之间设置若干组滑动支撑组件,每组滑动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落煤筒内壁上的U形槽轨,光滑橡胶垫层通过轨道条滑动卡设在U形槽轨内,这样在拉拽光滑橡胶垫层振动时,在上部滑动变形部的作用下,能够将光滑橡胶垫层的移动方式引导呈沿着U形槽轨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了振动效果;
6)由于煤炭在下落过程中的冲击和摩擦会导致光滑橡胶垫层表面老化、出现凹坑,因此需要经常进行更换,为了便于更换光滑橡胶垫层,通过将光滑橡胶垫层的顶部上设置卡块组件,该卡块组件能够卡在落煤筒顶部边缘上,并利用连接螺栓进行可拆卸固定,实现了光滑橡胶垫层与落煤筒的可拆卸连接;
7)由于开合式布料装置在卸煤时一直处于不断的开合动作中,就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煤灰的激荡更加严重,为了降低落煤筒的粉尘污染,在落煤筒本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将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包裹在内的上封闭装置和将下运煤皮带接煤端包裹在内的下封闭装置,而且上封闭装置的外部设置有收尘机构,收尘风机将产生的煤灰抽走送入到净化水箱中,而且出风管伸入到净化水箱的水面以下,这样在排放空气过程中,煤灰会经过水的过滤被除去,降低了落煤筒附近的粉尘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开合式布料装置和滑动式防积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动式防积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合式布料装置打开(即圆锥角为16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开合式布料装置打开(即圆锥角为14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开合式布料装置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活动板和撑条的俯视图;
图8为落煤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12为一种优选的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周期示意图;
附图标记:1、落煤筒本体,101、倒圆台部,102、圆筒部,103、下煤通道,2、滑动式防积煤机构,201、光滑橡胶垫层,202、轨道条,203、U形槽轨,204、滑动变形部,205、支撑杆,206、缓冲间隔,3、开合式布料装置,301、中空钢管,302、升降杆,303、活动板,304、撑条,305、弹性橡胶垫,306、缓冲空间,307、压缩弹簧,308、连杆,309、拉索,4、曲柄滑块机构,401、转盘,402、推动销,403、水平条形板,404、水平条形槽,5、上封闭装置,501、封闭罩体Ⅰ,502、橡胶皮帘Ⅰ,503、进煤通道,504、强力磁铁,6、收尘机构,601、收尘风机,602、净化水箱,7、横梁,8、橡胶皮帘Ⅱ,801、橡胶皮帘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4、5、6和7所示,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包括设置在两个煤炭转运皮带之间用于将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的煤炭引导到下运煤皮带接煤端的落煤筒本体1,在落煤筒本体1内设置有开合式布料装置3,以使煤炭从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进入落煤筒本体1内后冲击在该开合式布料装置3上缓冲布料后,均匀散落到下运煤皮带接煤端上,所述开合式布料装置3包括顶端固定在横梁7上、底端伸入到落煤筒本体1内的中空钢管301,在该中空钢管301内滑动设置有一根升降杆302,升降杆302的两端均伸出中空钢管301,且其顶端由一曲柄滑块机构4带动其在中空钢管301内做往复升降运动,环绕中空钢管301的外壁铰接有若干块活动板303,且这些活动板303彼此之间具有间隙,每块活动板303下方铰接设置有至少两根的连杆308,且这些连杆308的自由端均围绕升降杆302伸出中空钢管301的底端铰接分布,从而将活动板303支撑起来形成一个环绕中空钢管301的圆锥状活动平台,并在升降杆302做往复运动时,通过这些连杆308带动圆锥状活动平台的圆锥角在160-140度之间周期性开合动作,并在此过程中对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的煤炭进行分散;
所述圆锥状活动平台的上表面上覆盖有弹性橡胶垫305,该弹性橡胶垫305的下表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与圆锥状活动平台的母线方向一致的撑条304,且每条所述撑条304由设置在活动板303上表面的若干压缩弹簧307支撑,从而在弹性橡胶垫305和圆锥状活动平台上表面之间形成对落在弹性橡胶垫305表面的煤炭进行缓冲分散的缓冲空间306。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活动板303实际上是由一个圆锥加工而来,具体操作是:选取一个钢板制成的圆锥,锥顶角在130-135度,切除顶部的一部分,从而在顶部形成通孔,这个通孔的应该与中空钢管301的外径匹配,之后沿其母线方向,将其均匀切割成若干块,每一块就是一块活动板303,再将其顶部铰接安装在中空钢管301外壁,此时,这些活动板303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落,并与彼此相邻的活动板303贴合拼成原来的锥形,而当采用连杆308将其向上同步顶起时并使其形成的圆锥大于130-135度时,相邻的活动板303之间就具有间隙,也就是说,只要其形成的圆锥状活动平台的锥顶角在大于其原来的锥顶角时,就能够使圆锥状活动平台活动;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橡胶垫305的大小与圆锥状活动平台撑开呈160度时大小一致,这样在其回缩到140度时,弹性橡胶垫305会产生部分的折叠褶皱。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完善,从而得到以下各实施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如图1-3所示,所述落煤筒本体1内壁的上部设置有滑动式防积煤机构2,该滑动式防积煤机构2包括设置在落煤筒本体1内壁上部的光滑橡胶垫层201,且该光滑橡胶垫层201的顶部可拆卸固定在落煤筒本体1顶端,下部通过若干根拉索309与活动板303的端部连接,以使升降杆302在往复升降过程中,通过连杆308带动活动板303绕铰接点作周期性开合动作,进而通过拉索309拉拽光滑橡胶垫层201,防止煤炭灰在其表面积存。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滑橡胶垫层201实际上是表面光滑的橡胶垫,其厚度以0.5-2cm为宜;当然为了增强其强度和耐磨性,可以在其表面贴耐磨陶瓷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如图2和3所示,所述光滑橡胶垫层201的上端绕过落煤筒本体1的顶端并与其外壁固定,且在落煤筒本体1顶端与光滑橡胶垫层201之间具有若干压缩弹簧支撑的支撑杆205,支撑杆205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光滑橡胶垫层201的上部顶起,使其与落煤筒本体1的顶端形成滑动变形部204。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205,实际上是沿落煤筒本体1顶端分布的环形杆,环形杆下部通过若干压缩弹簧进行支撑。当然,环形杆也可以是若干段中间具有间隙的弧形杆,但是这些弧形杆必须沿落煤筒本体1顶端进行分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做的又一种改进,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如图2、3和5所示,所述光滑橡胶垫层201与落煤筒本体1内壁之间具有若干组滑动支撑组件,且这些滑动支撑组件使光滑橡胶垫层201与落煤筒本体1内壁之间形成缓冲间隔206;每组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绕落煤筒本体1均匀分布在其内壁上的U形槽轨203和与U形槽轨203滑动配合的轨道条202,且轨道条202固定在光滑橡胶垫层201上,以使拉索309拉拽光滑橡胶垫层201时,光滑橡胶垫层201在轨道条202和U形槽轨203的约束下进行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槽轨203和轨道条202之间可以加入润滑油进行润滑,同时,轨道条202的高度要超过U形槽轨203的深度,这样能够使光滑橡胶垫层201与U形槽轨203脱离接触,并且也能够很好的保证光滑橡胶垫层201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来使其尽可能的减小与落煤筒本体1内壁的接触,并在光滑橡胶垫层201与落煤筒本体1内壁之间形成局部的空腔,这样在煤炭落入其上时,光滑橡胶垫层201在橡胶材料本身的弹性作用下,能够产生振动,从而防止煤炭堆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光滑橡胶垫层201的上端设置有卡块组件,该卡块组件为两块分别与落煤筒本体1顶端和外侧壁贴紧配合的固定板拼接而成,且在落煤筒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其连接的连接螺栓。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是在实施例3或4的基础上所做改进,其结构与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的改进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如图2和8所示,所述落煤筒本体1为上部的倒圆台部101和下部的圆筒部102拼接而成,且倒圆台部101的顶部内径大于底部内径,倒圆台部101的底部内径与圆筒部102的内径相同,以在落煤筒本体1内形成上部漏斗下部管状的下煤通道103,所述开合式布料装置3处于圆筒部102内,且开合式布料装置3的圆锥状活动平台张开最大和最小时,其边缘与圆筒部102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分别为30cm和20cm。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落煤筒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将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包裹在内的上封闭装置5和将下运煤皮带接煤端包裹在内的下封闭装置8,且上封闭装置5的外部设置有收尘机构6,该收尘机构6包括收尘风机601和净化水箱602,其中,收尘风机601的进风口通过引风管与上封闭装置5内连通,出风口通过排风管伸入到净化水箱602内的水面以下位置,以使收尘风机601将上封闭装置5内的带煤尘空气抽出后送入到净化水箱602内被净化水净化后排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7相同,区别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上封闭装置5包括设置在落煤筒本体1上方的封闭罩体Ⅰ501,且该封闭罩体Ⅰ501与横梁7固定连接,在封闭罩体Ⅰ50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皮帘Ⅰ502,橡胶皮帘Ⅰ502的底部通过强力磁铁504与落煤筒本体1顶部外壁边缘设置的金属件吸附连接,从而形成将落煤筒本体1顶部笼罩在内的封闭腔室;在橡胶皮帘Ⅰ502上设置有供上运煤皮带卸煤端穿入的进煤通道50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橡胶皮帘Ⅰ502是若干根橡胶材料制成的带状件上端依次粘贴在进煤通道503顶部,底部自由悬空形成的门帘,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7相同,区别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下封闭装置8为顶部开口的封闭罩体Ⅱ,且封闭罩体Ⅱ的侧壁与落煤筒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封闭罩体Ⅱ的侧壁上设置有出煤通道,且该出煤通道用橡胶皮帘Ⅱ801封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橡胶皮帘Ⅱ801是若干根橡胶材料制成的带状件上端依次粘贴在出煤通道顶部,底部自由悬空形成的门帘,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如图9-12所示,所述曲柄滑块机构4包括一转盘401和设置在转盘401盘面上的推动销402,推动销402滑动处于一水平条形板403上的水平条形槽404内,所述升降杆302的顶部与该水平条形板403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在转盘401自转过程中,其上的推动销402在水平条形板403的水平条形槽404内往复滑动,进而将转盘401输出的转动动力转化为升降杆302在中空钢管301内的上下升降往复运动。
图9-12是曲柄滑块机构4运动一个周期的示意图。

Claims (10)

1.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包括设置在两个煤炭转运皮带之间用于将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的煤炭引导到下运煤皮带接煤端的落煤筒本体(1),在落煤筒本体(1)内设置有开合式布料装置(3),以使煤炭从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进入落煤筒本体(1)内后冲击在该开合式布料装置(3)上缓冲布料后,均匀散落到下运煤皮带接煤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式布料装置(3)包括顶端固定在横梁(7)上、底端伸入到落煤筒本体(1)内的中空钢管(301),在该中空钢管(301)内滑动设置有一根升降杆(302),升降杆(302)的两端均伸出中空钢管(301),且其顶端由一曲柄滑块机构(4)带动其在中空钢管(301)内做往复升降运动,环绕中空钢管(301)的外壁铰接有若干块活动板(303),且这些活动板(303)彼此之间具有间隙,每块活动板(303)下方铰接设置有至少两根的连杆(308),且这些连杆(308)的自由端均围绕升降杆(302)伸出中空钢管(301)的底端铰接分布,从而将活动板(303)支撑起来形成一个环绕中空钢管(301)的圆锥状活动平台,并在升降杆(302)做往复运动时,通过这些连杆(308)带动圆锥状活动平台的圆锥角在160-140度之间周期性开合动作,并在此过程中对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卸下的煤炭进行分散;
所述圆锥状活动平台的上表面上覆盖有弹性橡胶垫(305),该弹性橡胶垫(305)的下表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与圆锥状活动平台的母线方向一致的撑条(304),且每条所述撑条(304)由设置在活动板(303)上表面的若干压缩弹簧(307)支撑,从而在弹性橡胶垫(305)和圆锥状活动平台上表面之间形成对落在弹性橡胶垫(305)表面的煤炭进行缓冲分散的缓冲空间(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煤筒本体(1)内壁的上部设置有滑动式防积煤机构(2),该滑动式防积煤机构(2)包括设置在落煤筒本体(1)内壁上部的光滑橡胶垫层(201),且该光滑橡胶垫层(201)的顶部可拆卸固定在落煤筒本体(1)顶端,下部通过若干根拉索(309)与活动板(303)的端部连接,以使升降杆(302)在往复升降过程中,通过连杆(308)带动活动板(303)绕铰接点作周期性开合动作,进而通过拉索(309)拉拽光滑橡胶垫层(201),防止煤炭灰在其表面积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橡胶垫层(201)的上端绕过落煤筒本体(1)的顶端并与其外壁固定,且在落煤筒本体(1)顶端与光滑橡胶垫层(201)之间具有若干压缩弹簧支撑的支撑杆(205),支撑杆(205)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光滑橡胶垫层(201)的上部顶起,使其与落煤筒本体(1)的顶端形成滑动变形部(2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橡胶垫层(201)与落煤筒本体(1)内壁之间具有若干组滑动支撑组件,且这些滑动支撑组件使光滑橡胶垫层(201)与落煤筒本体(1)内壁之间形成缓冲间隔(206);每组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绕落煤筒本体(1)均匀分布在其内壁上的U形槽轨(203)和与U形槽轨(203)滑动配合的轨道条(202),且轨道条(202)固定在光滑橡胶垫层(201)上,以使拉索(309)拉拽光滑橡胶垫层(201)时,光滑橡胶垫层(201)在轨道条(202)和U形槽轨(203)的约束下进行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橡胶垫层(201)的上端设置有卡块组件,该卡块组件为两块分别与落煤筒本体(1)顶端和外侧壁贴紧配合的固定板拼接而成,且在落煤筒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其连接的连接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煤筒本体(1)为上部的倒圆台部(101)和下部的圆筒部(102)拼接而成,且倒圆台部(101)的顶部内径大于底部内径,倒圆台部(101)的底部内径与圆筒部(102)的内径相同,以在落煤筒本体(1)内形成上部漏斗下部管状的下煤通道(103),所述开合式布料装置(3)处于圆筒部(102)内,且开合式布料装置(3)的圆锥状活动平台张开最大和最小时,其边缘与圆筒部(102)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分别为30cm和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煤筒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将上运煤皮带卸煤端包裹在内的上封闭装置(5)和将下运煤皮带接煤端包裹在内的下封闭装置(8),且上封闭装置(5)的外部设置有收尘机构(6),该收尘机构(6)包括收尘风机(601)和净化水箱(602),其中,收尘风机(601)的进风口通过引风管与上封闭装置(5)内连通,出风口通过排风管伸入到净化水箱(602)内的水面以下位置,以使收尘风机(601)将上封闭装置(5)内的带煤尘空气抽出后送入到净化水箱(602)内被净化水净化后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闭装置(5)包括设置在落煤筒本体(1)上方的封闭罩体Ⅰ(501),且该封闭罩体Ⅰ(501)与横梁(7)固定连接,在封闭罩体Ⅰ(50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皮帘Ⅰ(502),橡胶皮帘Ⅰ(502)的底部通过强力磁铁(504)与落煤筒本体(1)顶部外壁边缘设置的金属件吸附连接,从而形成将落煤筒本体(1)顶部笼罩在内的封闭腔室;在橡胶皮帘Ⅰ(502)上设置有供上运煤皮带卸煤端穿入的进煤通道(50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闭装置(8)为顶部开口的封闭罩体Ⅱ,且封闭罩体Ⅱ的侧壁与落煤筒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封闭罩体Ⅱ的侧壁上设置有出煤通道,且该出煤通道用橡胶皮帘Ⅱ(801)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滑块机构(4)包括一转盘(401)和设置在转盘(401)盘面上的推动销(402),推动销(402)滑动处于一水平条形板(403)上的水平条形槽(404)内,所述升降杆(302)的顶部与该水平条形板(403)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在转盘(401)自转过程中,其上的推动销(402)在水平条形板(403)的水平条形槽(404)内往复滑动,进而将转盘(401)输出的转动动力转化为升降杆(302)在中空钢管(301)内的上下升降往复运动。
CN201922477188.X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6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7188.XU CN211846254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7188.XU CN211846254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6254U true CN211846254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718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6254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6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3483A (zh)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CN213230362U (zh) 一种带清理装置的砂石传送带
CN110171692A (zh) 一种基于自动除尘和底部清扫的皮带输送机
CN106219163A (zh) 一种自动采样装置的给料机
CN210358012U (zh) 一种圆振动筛
CN114291587B (zh) 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机
CN112173547B (zh) 一种具有机械振动筛分功能的皮带输送机
CN110562708A (zh) 一种采矿用带有自清洁功能的分级筛选型矿石运输装置
CN208022245U (zh) 一种两级提升式煤样输送装置
CN211846254U (zh) 一种开合布料式防积煤落煤筒
CN106966198B (zh) 物料输送除尘器
CN108657765A (zh) 一种皮带机回程清灰装置
CN114558768B (zh) 一种茶叶上料筛选一体机
CN108045848A (zh) 一种两级提升式煤样输送装置
CN211846255U (zh) 一种y型落煤筒用升降式布料防堵器
CN210593779U (zh) 一种斗提机的尾部自清理残料装置
CN209367082U (zh) 斗式提升机
CN212167768U (zh) 一种秸秆麦粒分离装置
CN211838410U (zh) 一种用于密封生产线的密封输送机
CN208199632U (zh) 一种用于输送小颗粒物料的大倾角挡边输送带
CN209491048U (zh) 一种用于筛沙机的二次筛分装置
CN210796252U (zh) 一种机制砂生产线
CN208439894U (zh) 一种皮带机回程清灰装置
CN209737372U (zh) 一种往复式连续自动喷砂机
CN113457983A (zh) 具有扬尘控制及分选比重接近物功能的高效综合风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