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5886U - 一种隔离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5886U
CN211835886U CN202020356275.XU CN202020356275U CN211835886U CN 211835886 U CN211835886 U CN 211835886U CN 202020356275 U CN202020356275 U CN 202020356275U CN 211835886 U CN211835886 U CN 211835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area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ens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62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ght Core Cloud Telecom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ight Core Cloud Telecom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ght Core Cloud Telecom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ight Core Cloud Telecom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62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5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5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5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离面罩,包括面罩框架、保护条和用于将隔离面罩固定在使用者头部的固定带;所述面罩框架的上侧设有护目区,下侧设有口罩区;所述保护条与面罩框架的外缘卡接;所述护目区通过隔离条与口罩区隔开;所述口罩区设有用于放置口罩垫的袋口;所述口罩区设有换气阀。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整个面部处于隔离保护之中,从而达到护目又护口的目的,又避免口罩与护目镜分别佩戴的间隔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面罩。
背景技术
在传染性极强的病毒面前,除了应该使用口罩防止病毒从口中进入人体,还应该利用护目镜防止病毒从眼角膜进入人体;因此,在高危传染病治疗区域的工作人员通常会同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作为更近一层防护,还会身着防护服。
在现有的防护措施中,护目镜仅仅拥有护目功能;口罩仅仅实现口罩的效果,且一次性口罩久带后会造成耳部压迫,不舒适;当护目镜和口罩同时佩戴时,可能出现佩戴间隙,无法达到安全的隔离作用;而防毒/防尘面罩可以实现护目、口罩一体,但是其重量较大、价格较高,并不适用于医疗环境,而且还对病菌的隔离作用较差。
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口罩、护目镜一体的隔离装备,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面罩,能够将整个面部处于隔离保护之中,从而达到护目又护口的目的,又避免口罩与护目镜分别佩戴的间隔感染。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离面罩,包括面罩框架、保护条和用于将隔离面罩固定在使用者头部的固定带;所述面罩框架的上侧设有护目区,下侧设有口罩区;所述保护条与面罩框架的外缘卡接;所述护目区通过隔离条与口罩区隔开;所述口罩区设有用于放置口罩垫的袋口;所述口罩区设有换气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口罩和护目镜组合至一体,进行一体化设计,使得使用者将整个面部都进行了防护;使用者利用保护条就可以很好的通过与面部接触来隔离面罩的内侧和外侧,从而实现隔离效果;保护条是由人体硅胶结合N95过滤棉材料压合而成,使其0.01微米过滤率达到95%以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护目镜区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其具备高硬度和高强度,能够防尘、防风、防飞溅,适用于多种环境;而口罩区与面部之间呈弧形空间,增大了口部呼吸的空间,减轻口罩闷气感,同时,又方便设置袋口,使使用者能够方便更换口罩垫,使得防护更加安全;在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了隔离条,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隔离条靠在鼻梁上,位于眼睛下方,如此设计,使使用者的鼻梁能够为隔离面罩带来很好的支撑作用,且不会感到过多的不适,此外,隔离条还能够阻断雾气上升干扰护目区的护目视野。
优选的,所述面罩框架的外缘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有第一嵌口;所述保护条与第一嵌口卡接。
有益效果:第一嵌口的设置能够使得保护条很好的与面罩框架进行连接,以此实现快捷、方便的安装操作,并且卡接关系是一种可拆卸式连接,能够方便拆取而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面罩框架的外缘设有第二凸块,所述保护条设有第二嵌口;所述第二嵌口与第二凸块卡接。
有益效果:同样的,第二嵌口的设置也是为了使得保护条很好的与面罩框架进行连接,以实现快捷、方便的安装操作,并达到可方便拆取更换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保护条远离面罩框架的一端设有弧形的贴面结构。
有益效果:贴面结构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保护条过渡挤压而造成使用者的面部产生伤痕。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设置于面罩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二固定带设置于面罩框架的下端。
有益效果:隔离面罩佩戴使用的是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相结合的双固定带配合,这样的设置相对于单固定带来说,更加牢固,并且利用两点决定一线的原理,使得使用者仅需要在佩戴隔离面罩时调整至合适的佩戴位置即可,合理的利用了头部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为头托式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为卡扣式固定带。
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固定带采用头托加固型设计,使佩戴更容易,也更牢固;下固定带采用卡扣式设计,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脸型自适应的调整隔离面罩贴紧面部的松紧,使佩戴更舒适,密封更紧密,且不会对耳朵产生压迫感。
优选的,还包括温度检测系统;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运算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警示模块分别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温度检测系统的设置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的温度等状态,并以报警模块用于提示,如此便于异常人员的筛查。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护目区。
有益效果:一般来说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是为了检测使用者的体温是否异常,由于使用者的呼吸是在口罩区进行,因此,口罩区的实际温度会大于护目区,所以,本实用新型将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护目区就能很好的避免报警模块误报。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一个用于检测使用者额头侧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检测使用者任意一只耳朵侧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在实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能会由于使用者的长时间佩戴而造成护目区的温度大于使用者的体温,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任意一只耳朵侧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两个温度传感器的协同作用,来使得温度检测系统的检测更加准确。
优选的,所述警示模块包括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所述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分别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当运算模块得到温度检测模块的实测数值后,会判断是否发送报警信号至警示模块,当警示模块获得报警信号后,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就会发出警示。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口罩和护目镜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使得整个防护更具有安全性,并且以简单的结构,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穿戴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具备实时温度数据检测与反馈功能,使得异常人员的筛选更加便捷。此外,本实用新型也不是必须运用于医疗医护环境,也可以提供在平常老百姓,运用于正常环境下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护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保护带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中:1-面罩框架;2-护目区;3-口罩区;4-隔离条;5-保护条;6-袋口;7-第一凸块;8-第一嵌口;9-第二凸块;10-第二嵌口;11-第一固定带;12-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8所示,一种隔离面罩,包括面罩框架1、保护条5和用于将隔离面罩固定在使用者头部的固定带;所述面罩框架1的上侧设有护目区2,下侧设有口罩区3;所述保护条5与面罩框架1的外缘卡接;所述护目区2通过隔离条4与口罩区3隔开;所述口罩区3设有用于放置口罩垫的袋口6;所述口罩区3设有换气阀。
本实用新型将口罩和护目镜组合至一体,进行一体化设计,使得使用者将整个面部都进行了防护;使用者利用保护条5就可以很好的通过与面部接触来隔离面罩的内侧和外侧,从而实现隔离效果;保护条5是由人体硅胶结合N95过滤棉材料压合而成,使其0.01微米过滤率达到95%以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护目镜区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其具备高硬度和高强度,能够防尘、防风、防飞溅,适用于多种环境;而口罩区3与面部之间呈弧形空间,增大了口部呼吸的空间,减轻口罩闷气感,同时,又方便设置袋口6,使使用者能够方便更换口罩垫,使得防护更加安全;在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了隔离条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隔离条4靠在鼻梁上,位于眼睛下方,如此设计,使使用者的鼻梁能够为隔离面罩带来很好的支撑作用,且不会感到过多的不适,此外,隔离条4还能够阻断雾气上升干扰护目区2的护目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隔离条4是同鼻梁所在的面部形状配适的,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展示的隔离条4只是一种示意图,实际上,隔离条4还应具有不同的弧度,以使得隔离条4与鼻梁形成良好接触。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面罩框架1的外缘设有第一凸块7,所述第一凸块7设有第一嵌口8;所述保护条5与第一嵌口8卡接。第一嵌口8的设置能够使得保护条5很好的与面罩框架1进行连接,以此实现快捷、方便的安装操作,并且卡接关系是一种可拆卸式连接,能够方便拆取而进行更换。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面罩框架1和保护条5的连接方式不同,所述面罩框架1的外缘设有第二凸块9,所述保护条5设有第二嵌口10;所述第二嵌口10与第二凸块9卡接。同样的,第二嵌口10的设置也是为了使得保护条5很好的与面罩框架1进行连接,以实现快捷、方便的安装操作,并达到可方便拆取更换的目的。
还有的实施例中,面罩框架1并没有设置第一凸块7或第二凸块9;在这种实施例中,隔离条4并没有如前述实施例一般抵拢面罩框架1的外缘,因此,在这种实施例中,可以直接使用设有嵌口的保护条5与面罩框架1的外缘卡接。相反的,也可以在面罩框架1上设置嵌口,使完整的保护条5直接卡入。但是这样的实施例容易使得使用者呼出的气体从口罩区3进入护目区2。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条5远离面罩框架1的一端设有弧形的贴面结构。贴面结构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保护条5过渡挤压而造成使用者的面部产生伤痕。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11和第二固定带12;所述第一固定带11设置于面罩框架1的上端,所述第二固定带12设置于面罩框架1的下端。隔离面罩佩戴使用的是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相结合的双固定带配合,这样的设置相对于单固定带来说,更加牢固,并且利用两点决定一线的原理,使得使用者仅需要在佩戴隔离面罩时调整至合适的佩戴位置即可,合理的利用了头部的长度。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固定带11为头托式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12为卡扣式固定带。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固定带采用头托加固型设计,使佩戴更容易,也更牢固;下固定带采用卡扣式设计,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脸型自适应的调整隔离面罩贴紧面部的松紧,使佩戴更舒适,密封更紧密,且不会对耳朵产生压迫感。
需要说明的是,“头托式”类似于警戒线使用的固定机构,而“卡扣式”则类似于书包、登山包等使用的固定机构。以上都属于可以直接使用的现有技术。
还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上述何种实施例,他们的隔离条4都是仅存在于面罩框架1的内侧,但是还有第四种实施例与之区别,即隔离条4存在于面罩框架1的内侧和外侧,以使得使用者能够选择其喜欢的形状造型。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度检测系统;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运算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警示模块分别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温度检测系统的设置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的温度等状态,并以报警模块用于提示,如此便于异常人员的筛查。本实施例使用的运算模块使用STC12C5A60S2即可实现温度检测系统的需求。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护目区2。一般来说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是为了检测使用者的体温是否异常,由于使用者的呼吸是在口罩区3进行,因此,口罩区3的实际温度会大于护目区2,所以,本实用新型将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护目区2就能很好的避免报警模块误报。
需要注意的是,温度传感器应当尽可能的贴近使用者的面部。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一个用于检测使用者额头侧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检测使用者任意一只耳朵侧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在实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能会由于使用者的长时间佩戴而造成护目区2的温度大于使用者的体温,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任意一只耳朵侧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两个温度传感器的协同作用,来使得温度检测系统的检测更加准确。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模块包括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运算模块可以实现实测温度和预设温度之间的比对;并且运算模块导入的数据是时间-温度曲线上的测算数值;根据该曲线,如果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在0.2℃~0.4℃之间,那么就可以确定在误差范围内,报警模块不会发出报警提示,反之,则报警。当然,温度差是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是相互的,即可以是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略高,也可以是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温度略高。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警示模块包括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所述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分别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当运算模块得到温度检测模块的实测数值后,会判断是否发送报警信号至警示模块,当警示模块获得报警信号后,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就会发出警示。
灯光报警器可以以不同颜色来表示是否异常,也可以通过是否亮灯来表示异常。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是组合式的声光报警器,如此可以节约隔离面罩的使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罩框架(1),所述面罩框架(1)的上侧设有护目区(2),下侧设有口罩区(3);
保护条(5),所述保护条(5)与面罩框架(1)的外缘卡接;以及
用于将隔离面罩固定在使用者头部的固定带;
其中,所述护目区(2)通过隔离条(4)与口罩区(3)隔开;所述口罩区(3)设有用于放置口罩垫的袋口(6);所述口罩区(3)设有换气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框架(1)的外缘设有第一凸块(7),所述第一凸块(7)设有第一嵌口(8);所述保护条(5)与第一嵌口(8)卡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框架(1)的外缘设有第二凸块(9),所述保护条(5)设有第二嵌口(10);所述第二嵌口(10)与第二凸块(9)卡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条(5)远离面罩框架(1)的一端设有弧形的贴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11)和第二固定带(12);所述第一固定带(11)设置于面罩框架(1)的上端,所述第二固定带(12)设置于面罩框架(1)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11)为头托式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12)为卡扣式固定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系统;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运算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警示模块分别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护目区(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一个用于检测使用者额头侧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检测使用者任意一只耳朵侧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隔离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包括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所述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分别与运算模块电性连接。
CN202020356275.XU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隔离面罩 Active CN211835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275.XU CN211835886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隔离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275.XU CN211835886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隔离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5886U true CN211835886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5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6275.XU Active CN211835886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隔离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58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73626B1 (ko) * 2021-01-28 2021-07-06 이승민 다기능 마스크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73626B1 (ko) * 2021-01-28 2021-07-06 이승민 다기능 마스크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26271B1 (ko) 안면 및 호흡계 보호용 보호 시스템
KR102161824B1 (ko) 위생 마스크
KR101855449B1 (ko) 전면 실드타입 마스크
KR102188526B1 (ko) 공기청정용 안면마스크
CN211835886U (zh) 一种隔离面罩
JPS62221373A (ja) 花粉防護装置
CN214340294U (zh) 一种可视化自动测温医用防护面罩
WO2021159637A1 (zh) 一种防护隔离装置
KR20180129228A (ko) 안구 보호 일체형 방호 마스크
CN213154125U (zh) 一种热敏变色防护口罩
CN211983902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防护头罩
CN212325458U (zh) 一种全面罩
KR102275324B1 (ko) 화재대피용 안면마스크
CN210581098U (zh) 一种防护服
CN213667622U (zh) 一种带密合性检测的分离式驱动过滤呼吸器
US20220110382A1 (en) Face mask
WO2021252478A1 (en) Respirator mask
CN212260620U (zh) 一体式医用防护头套
KR20100008077U (ko) 개폐 가능한 필터 구조체를 가진 방한용 마스크
CN213588695U (zh) 一种护目镜的密封鼻托
CN214854502U (zh) 一种带体温显示的医用防护面罩
CN216453560U (zh) 一种全覆式防护帽及防护装置
CN214547590U (zh) 一种口罩帽子一体装置
CN211910615U (zh) 一种组合式口罩
CN212814394U (zh) 一种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