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2291U - 新风调节系统及农业厂房 - Google Patents
新风调节系统及农业厂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32291U CN211832291U CN202020392082.XU CN202020392082U CN211832291U CN 211832291 U CN211832291 U CN 211832291U CN 202020392082 U CN202020392082 U CN 202020392082U CN 211832291 U CN211832291 U CN 2118322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unit
- fresh air
- temperature
- main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调节系统及农业厂房,涉及畜牧业领域。新风调节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及依次连通的降温单元、空调单元和加热单元;空调单元包括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主控单元分别与降温单元、风机、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电连接。农业厂房包括至少一个腔室以及新风调节系统;所述加热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腔室连通。新风调节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外界环境温度及新风调节系统所需要输出的新风温度,并将外界环境温度与新风温度进行比较,主控单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相应部件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调节系统可有效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调节系统及农业厂房。
背景技术
目前,畜牧养殖都已经逐渐实现科学养殖,其中需要提供合适的温度及湿度的新风以促进室内空气的流通,确保养殖间内空气质量。
然而,现有的养殖间内的新风调节系统,通常都是工作在较为单一的模式,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来维持养殖间处于适宜的温度。因此会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增加了用户的养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风调节系统及农业厂房,以实现合理调节新风的温度,节省能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新风调节系统,包括降温单元、空调单元、加热单元、温度检测单元以及主控单元;
所述降温单元、所述空调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沿一管道设置,以对经过所述管道的新风进行调节;
所述空调单元包括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外界环境温度;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降温单元、所述风机、所述温度调节组件、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自适应地控制所述降温单元、所述风机、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和所述加热单元中的部分元件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单元、所述空调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依次沿所述管道设置;所述降温单元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输出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调节系统还包括混风单元,所述混风单元设置于所述管道的输出端,所述混风单元远离所述管道的一端用于连接需要供给新风的腔室;所述混风单元用于将新风调节系统输出的新风与所述腔室内的空气混匀后再送至所述腔室。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农业厂房,包括至少一个腔室,以及所述的新风调节系统;所述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腔室连通以向所述腔室内输送调节后的新风。
进一步的,所述腔室的顶部设置有风仓,所述风仓的输入端与所述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仓的输出端与所述腔室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风仓内设置有混风单元,所述混风单元用于吸收所述腔室内的空气和经过所述管道进入所述风仓内的新风,并将两股气流混匀后送至所述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单元靠近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输入端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一净化单元,所述第一净化单元用于对进入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新风进行净化。
进一步的,所述腔室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风阀,所述第一风阀用于将腔室内的空气排向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阀还连接有第二净化单元,所述第二净化单元用于将所述腔室内排向外界的空气进行净化。
进一步的,相邻两所述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风阀,所述第二风阀用于两所述腔室内的空气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调节系统,设置有加热单元、降温单元及空调单元,所述空调单元包括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并由主控单元统一控制调配各部件的工作。因此,所述主控单元可以根据需要控制降温单元、加热单元、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是否工作。例如,仅需要对新风温度降低较小温度差时,仅需要开启风机和降温单元即可,无需再开启温度调节组件,从而起到节省能源的效果,以降低用户成本。同时,在冬天或夏天,本申请也可实现快速调节新风温度的效果,确保新风供给效率;例如,当需要将温度升高较高温度时,可以同时开启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对经过的新风进行同步加热,以提高升温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农业厂房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农业厂房内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农业厂房内空气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新风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养殖间;1011-风仓;1012-第一隔板;1012a-出风口;1013-第一风阀;1014-第二风阀;1015-第一门板;102-设备间;1021-空调单元;1022-降温单元;1023-净化单元;1024-风道;103-第二隔板;1031-第二门板;104-加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调节系统,主要用于农业方面的养殖间或种植间的新风调节,以确保向养殖间或种植间内输送的新风质量达标、具有合适的温度。
所述新风调节系统包括降温单元1022、空调单元1021、加热单元104、温度检测单元以及主控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降温单元1022、空调单元1021和加热单元104电连接,由所述主控单元统一控制调配降温单元1022、空调单元1021和加热单元104的工作。
所述降温单元1022、所述空调单元1021和所述加热单元104沿一管道设置,以对经过该管道的新风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
实施例中,所述降温单元1022、所述空调单元1021和所述加热单元104依次沿所述管道设置。所述降温单元102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输入端;所述降温单元1022的输出端连接空调单元1021的输入端。所述空调单元10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单元104的输入端;所述加热单元104的输出端用于连接需要新风的腔室,从而由所述新风调节系统向所述腔室内供给合适温度的新风。
所述空调单元1021包括风机(图中未示出)和温度调节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风机作为动力促使外界环境的新风进入所述新风调节系统,同时促进新风的流动。所述温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经过所述空调单元1021的新风温度。所述风机和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由所述主控单元统一控制调配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的工作。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外侧,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外界环境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加热单元104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混风单元,所述混风单元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加热单元1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风单元的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均用于连接所述腔室。工作时,所述混风单元将腔室内的空气和经过加热单元104的新风吸入混风单元内,将两股气流混匀后再通过出气口送至所述腔室内,以避免进入腔室内的新风经过加热或降温后仍不符合所需标准,由所述混风单元进行补救措施。
在使用中,当需要将新风温度升高较大温度时,即所述外界环境温度低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所需输出的温度,且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主控单元内的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差值可由用户在主控单元内预设具体数值,例如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差值可以设置成5℃、8℃等。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风机、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104同时工作。所述风机用于提供动力,将外界空气吸入新风调节系统,并推动新风流动。所述温度调节组件用于对新风进行一级加热,随后再由加热单元104进行二级加热,以使新风温度被迅速加热到合适温度。
当需要将空气温度升高较小温度时,即所述外界环境温度低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所需输出的温度,且温度差值小于主控单元内的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工作,并控制温度调节组件或加热单元中的一个工作。由温度调节组件或加热单元104对新风进行加热即可,避免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104同时工作而带来资源浪费。
当需要将新风温度降低较大温度时,即所述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所需输出的温度,且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主控单元内的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温度调节组件和降温单元1022工作。所述降温单元1022对空气进行一级降温,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对新风进行二级降温,以使新风温度被迅速降到合适温度。
当需要将新风温度降低较小温度时,即所述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所需输出的温度,且温度差值小于主控单元内的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工作,以及温度调节组件或降温单元1022中的一个工作。由所述降温单元1022或温度调节组件对新风进行降温,达到温度调节同时也可尽量减少资源浪费。
当外界环境温度接近所需温度时,即所述外界环境温度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所需输出的温度的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主控单元内的第二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差值可由用户提前设定,例如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可以设置成0.5℃、1℃等。因所述腔室内通常都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和混风单元工作即可,由混风单元将新风与腔室内的空气混匀后再送至腔室内,以达到调节新风温度的效果。
当新风温度被加热过高、加热不足、降温过多或降温不足时,所述主控单元都可通过控制所述混风单元工作进行补救。
当需要促进空气流通、无需调节温度时,所述主控单元仅需控制所述风机工作,即可实现空气流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风调节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配各部件工作,可以输出需要温度的新风,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节省能源。同时,也可在必要时候实现迅速调节新风温度的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农业厂房,本实施例中的农业厂房主要用于畜牧养殖。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农业厂房也可用作种植植物使用。当然本申请中的农业厂房也可用作其他需要供给适合温度新风的操作间等。
所述农业厂房包括由围板围成的养殖间101和设备间102,以及所述的新风调节系统;所述围板选用保温绝缘板。所述养殖间101和所述设备间102之间由第二隔板103隔开,所述第二隔板103为保温绝缘隔板。所述养殖间101内可用于养殖家畜等动物。所述设备间102用于放置新风调节系统的硬件设备以及养殖用到的工具。
所述养殖间10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门板1015,以便用户进出养殖间101。所述第二隔板103上安装有第二门板1031,以连通所述养殖间101和设备间102,方便用户进出设备间102。所述第一门板1015和第二门板1031均可采用机械锁或电子锁进行上锁。
所述新风调节系统包括降温单元1022、空调单元1021、加热单元104以及主控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可以是服务器、电脑主机等控制设备,以实现对新风调节系统的控制操作;所述主控单元放置于所述设备间102内。
实施例中,所述降温单元1022安装于所述设备间102远离所述养殖间101一侧的侧壁上。所述降温单元1022的输出端与空调单元102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降温单元1022的输入端与外界环境连通。
所述降温单元1022具体包括湿膜和水泵,新风从所述湿膜中经过后进入空调单元1021。所述湿膜固定安装于所述设备间102的侧壁上;所述湿膜一侧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湿膜另一侧与空调单元102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水泵放置于设备间102内;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源,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靠近湿膜设置;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湿膜上输送水流,以使湿膜上具有水分。
在新风经过所述湿膜时,由于湿膜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可以对经过湿膜的新风进行降温。所述水泵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水泵为变频水泵;所述主控单元可根据需要调节水泵向湿膜的送水量,以控制湿膜的蒸发量,进而实现温度调节的控制。
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单元1021设置于所述设备间102内。所述空调单元1021包括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所述风机作为动力单元以驱动新风流动;所述温度调节组件用于对经过的新风温度进行调节。所述空调单元1021为冷暖型两用变频空调,即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可对经过的新风进行加热或降温。所述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分别与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可以控制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单独工作。同时,所述主控单元可根据需要调节所述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的工作频率。
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具体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及蒸发器等组件,循环回路中流通冷媒以实现热量的传递。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可选用市面上现有的冷暖两用型空调内的制冷/制热组件,在此不再赘述温度调节组件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所述养殖间101的顶部由第一隔板1012隔出一风仓1011;所述空调单元1021的输出端与所述风仓1011的输入端连通。具体的,所述空调单元1021的输出端与风仓1011的输入端通过风道1024实现连通;即,所述风道1024的一端与空调单元10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道1024的另一端与风仓101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加热单元104设置于所述风道1024与所述风仓1011的连接处;所述加热单元104用于对经过的新风进行加热升温。所述风道1024内的新风经过加热单元104后进入风仓1011内。
所述加热单元104可以选用加热网、加热流道等加热装置,以对经过的新风进行加热升温。
所述加热单元104为变频加热单元,从而主控单元可根据需要控制加热单元104的工作频率,以实现不同温度的调节。具体的,所述加热单元104设置有多个档位,所述主控单元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所述加热单元104工作于不同的档位,从而输出对经过的空气进行不同温度的加热。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可通过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控制方法向所述加热单元104供给不同的电压或电流,进而实现线性调节所述加热单元104的输出频率。
所述第一隔板1012上设置有出风口1012a,以便风仓1011内的新风进入养殖间101内,给养殖间101提供新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1012上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多个出风口1012a,以便风仓1011内的新风均匀的进入养殖间101内,使养殖间101内各方位都能有新风进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1012a也可呈非均匀分布。
实施例中,所述风仓1011内设置有混风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混风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工作中,所述混风单元可以将养殖间101内的空气吸入混风单元,以及将进入风仓1011的新风吸入混风单元,随后所述混风单元将两股气流进行搅匀后再送至所述养殖间101内。
具体的,所述混风单元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风仓10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养殖间101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吸入进入风仓1011内的新风;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吸入养殖间101内的空气;所述出气口用于将混合后的新风送至养殖间101内。所述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有风阀控制其开关。
所述混风单元内部还设置有扇叶,用于促进混风单元内的空气流动。所述混风单元可以选用现有的混风风机,仅需对内部的风道做适应性调整即可。
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养殖间10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风阀1013,用于将所述养殖间101内的空气排向外界环境。所述第一风阀1013设置于所述养殖间101侧壁的下端部,以便于养殖间101内各部分空间的空气都得到流通更换,同时也可提高新风调节系统的新风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所述养殖间101的侧壁上可以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风阀1013,以加快空气流通。
所述第一风阀1013选用电动风阀,所述第一风阀1013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由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风阀1013开关。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阀1013还可选用手动风阀、手动电动两用风阀。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降温单元1022的输入端还连通有第一净化单元1023;所述第一净化单元1023用于对进入所述农业厂房内的新风进行净化。
所述第一净化单元1023包括活性炭、紫外线杀菌室、高温灭菌室、静电处理器、化学消毒室等净化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对进入农业厂房中的新风净化,避免对养殖间101内的动物造成感染等风险。
所述第一风阀1013还连接有第二净化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净化单元用于将养殖间101内排向外界的空气进行净化,避免养殖间101的病毒或细菌等污染物进入外界环境中。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阀1013的输入端或输出端。
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活性炭、紫外线杀菌室、高温灭菌室、静电处理器、化学消毒室等净化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对排出的空气进行灭菌、消毒等操作,避免造成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农业厂房外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检测温度控制农业厂房内的加热单元104、降温单元1022、温度调节组件和混风单元是否工作。
所述风仓1011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风仓1011内的新风温度,从而判断风仓1011内的新风是否达标,如果不达标则由主控单元控制混风单元工作以进行补救。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养殖间101内还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养殖间101内的温度。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经过的通道中可以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对新风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由主控单元及时调节对应部件的工作状态及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农业产房内设置有两组新风调节系统,分居于农业厂房的两侧,所述养殖间10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风仓1011向所述养殖间101内供给新风。
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农业厂房内还可设置成一组、三组等其它数量的新风调节系统。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农业厂房设有两所述养殖间101,包括第一养殖间和第二养殖间;所述第一养殖间设置于第二养殖间和设备间102之间。所述第一养殖间和所述第二养殖间之间通过保温绝缘板隔开。所述第一养殖间与所述第二养殖间之间设置有第二风阀1014,所述第二风阀1014以使第一养殖间内的空气流通进第二养殖间内。所述第二风阀1014可选用电动风阀、手动风阀或手动电动两用风阀;所述第二风阀1014也连接有第二净化单元,以避免两养殖间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所述第二养殖间的侧壁上也设有第一风阀1013。使用中,关闭第一养殖间上的第一风阀1013,打开第二风阀1014,以及打开第二养殖间上的第一风阀1013;在进行新风调节时,新风依次进入第一养殖间和第二养殖间后排出,同时实现对两养殖间的空气调节。因此,可实现对所述第一养殖间排出空气中所含热量或冷量的再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在冬天或夏天时,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节省能源的消耗。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养殖间远离第一养殖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设备间,所述第二设备间和第二养殖间内设置与所述第一设备间和第一养殖间的结构相同。当第一养殖间排出的空气温度不满足第二养殖间内所需温度时,关闭第一养殖间和第二养殖间的第二风阀1014,分别开启第一养殖间和第二养殖间上的第一风阀1013。由各自内部的新风调节系统分别对第一养殖间和第二养殖间内的空气进行调节,确保高效工作。当第一养殖间内排出的空气温度满足第二养殖间内所需温度时,可只开其中一组新风调节系统即可,关闭对应养殖间上的第一风阀1013,打开另一养殖间上的第一风阀1013,同时打开第一养殖间和第二养殖间之间的第二风阀1014即可实现两养殖间的新风流通,实现第一养殖间内排出空气的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可减少能耗。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农业厂房还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养殖间,多个养殖间之间通过第二风阀1014控制空气流通。
如图3所示,使用中,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养殖间101所需温度较大时,例如至少低5℃,用户可在主控单元内预设该温度差值;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104工作,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处于制热状态;所述降温单元1022和混风单元不工作,混风单元的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处的风阀打开。外界新风在风机的作用下,经过第一净化单元1023净化后进入空调单元1021内循环。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对其新风进行一级加热。加热后的新风通过风道1024后进入加热单元104;新风经过加热单元104二级加热后进入风仓1011。随后新风经过混风单元的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后直接通过出风口1012a进入养殖间101内。随后再通过第一风阀1013和第二净化单元后排向外界环境。同时,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高低再具体调节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104的工作频率,以实现节能效果;同时,通过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104工作频率的搭配控制,可实现新风温度的精细化调节,以使进入养殖间101的新风温度符合养殖间101所需。当位于风仓1011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风仓1011内的新风因加热而升温过高或加热不足还未带到所需温度时,所述主控单元可控制混风单元工作,以将新风与养殖间101内空气混合后再送至养殖间101内,以进行补救措施,避免进入养殖间101的新风温度过高或过低。
当外界环境温度接近养殖间101所需温度时,例如外界温度与养殖间101所需温度差不大于1℃、0.5℃等温度时,用户可在主控单元内预设该温度差值;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和混风单元工作,降温单元1022、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104不工作。在风机的作用下,外界新风依次通过第一净化单元1023、空调单元1021、加热单元104后进入风仓1011内的混风单元。混风单元将新风与养殖间101内的空气进行混合后再送至养殖间101内。因养殖间101内通常都保持在所需温度范围内,遂将新风与养殖间101内空气混合后使新风温度对应的升高或降低,以使新风温度符合标准后再进入养殖间101。随后,养殖间101内空气再经过第一风阀1013及第二净化单元排向外界环境。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养殖间101所需温度较少时,例如2.5℃、3℃等,用户可在主控单元内预设温度差值;主控单元也可通过控制加热单元104或温度调节组件对新风温度进行加热后进入养殖间101内。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养殖间101所需温度较少时,例如2.5℃、3℃等,用户可在主控单元内预设温度差值;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降温单元1022和风机工作,温度调节组件、加热单元104和混风单元不工作,混风单元的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位置处的风阀打开。在风机的作用下,外界新风依次通过第一净化单元、降温单元1022、空调单元1021后进入风仓1011内,再由风仓1011进入养殖间101内。其中,所述降温单元1022对新风进行降温。随后,养殖间101内空气再通过第一风阀1013和第二净化单元后排向外界环境。所述主控单元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与所需温度差来控制降温单元1022的工作频率,以实现减少耗能,同时可使养殖间101内温度控制在所需范围内。
当然,当外界环境温度略高于养殖间101所需温度时,也可通过温度调节组件对新风进行降温。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养殖间101所需温度较高时,例如至少高出5℃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降温单元1022、风机、温度调节组件工作,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处于制冷状态;加热单元104和混风单元不工作。在风机的作用下,新风依次通过第一净化单元、降温单元1022、空调单元1021后进入风仓1011内,再由风仓1011进入养殖间101内。其中,所述降温单元1022对新风进行一级降温,温度调节组件对新风进行二级降温,以实现高效降温的效果,使新风符合养殖间101所需温度。随后,养殖间101内空气再通过第一风阀1013和第二净化单元后排向外界环境。工作中,主控单元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高低再具体调节所述降温单元1022和温度调节组件的工作频率,以实现节能效果;同时,通过温度调节组件和降温单元1022工作频率的搭配控制,可实现新风温度的精细化调节,以使进入养殖间101的新风温度符合养殖间101所需。当位于风仓1011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风仓1011内的新风因降温而降温过多或降温不足还未带到所需温度时,所述主控单元可控制混风单元工作,以将新风与养殖间101内空气混合后再送至养殖间101内,以进行补救措施,避免进入养殖间101的新风温度过高或过低。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一种基于所述农业厂房的新风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00,分别获取外界环境温度及所述新风调节系统所需要输出的新风温度。具体的,用户可在主控单元预先设定养殖间101内的所需温度,即新风调节系统所需要输出的新风温度;所需温度可以是一温度值,亦可以是一个温度范围。所述主控单元通过位于农业厂房外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外界环境温度。
步骤S200,将所述外界环境温度与所述新风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所述主控单元选择性的控制开启所述风机、所述降温单元、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和所述加热单元工作。
步骤S201,当所述外界环境温度与所述新风温度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风机、所述降温单元1022和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工作,或者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风机、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工作。
具体的,用户在主控单元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差值可以是5℃、8℃等,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所需温度,且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降温单元1022、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工作,由降温单元对新风进行一级降温,由温度调节组件对新风进行二级降温,以使新风的温度符合所需的温度。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所需温度,且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104工作;由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对新风进行一级加热,由加热单元104对新风进行二级加热。
步骤S202,当所述外界环境温度与所需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风机工作;同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加热单元104和温度调节组件之一工作,或者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降温单元1022和温度调节组件之一工作。
具体的,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所需温度时,且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工作,以及控制温度调节组件和降温单元1022之一工作,以给新风进行相应降温。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所需温度,且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工作,以及控制温度调节组件和加热单元104之一工作,以对新风进行相应加热。
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调节方法还包括:当位于风仓1011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进入的新风仍不符合所需温度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混风单元将新风和养殖间101内的空气进行混合后再送至养殖间101内,以进行补救调温,使进入养殖间101内的新风符合所需温度要求。
进一步,所述新风调节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外界环境温度接近所需温度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和混风单元工作。
具体的,用户可在主控单元内预设第二预设温度差值,第二预设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差值可是0.5℃、1℃等,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当外界环境温度与所需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范围内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风机和混风单元工作,混风单元将新风与养殖间101内的空气混合后在送至养殖间101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新风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温单元、空调单元、加热单元、温度检测单元以及主控单元;
所述降温单元、所述空调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沿一管道设置,以对经过所述管道的新风进行调节;
所述空调单元包括风机和温度调节组件;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外界环境温度;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降温单元、所述风机、所述温度调节组件、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自适应地控制所述降温单元、所述风机、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和所述加热单元中的部分元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单元、所述空调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依次沿所述管道设置;所述降温单元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输出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调节系统还包括混风单元,所述混风单元设置于所述管道的输出端,所述混风单元远离所述管道的一端用于连接需要供给新风的腔室;所述混风单元用于将新风调节系统输出的新风与所述腔室内的空气混匀后再送至所述腔室。
4.一种农业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腔室,以及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调节系统;所述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腔室连通以向所述腔室内输送调节后的新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业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顶部设置有风仓,所述风仓的输入端与所述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仓的输出端与所述腔室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业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仓内设置有混风单元,所述混风单元用于吸收所述腔室内的空气和经过所述管道进入所述风仓内的新风,并将两股气流混匀后送至所述腔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业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单元靠近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输入端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一净化单元,所述第一净化单元用于对进入所述新风调节系统的新风进行净化。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农业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风阀,所述第一风阀用于将腔室内的空气排向外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业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阀还连接有第二净化单元,所述第二净化单元用于将所述腔室内排向外界的空气进行净化。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业厂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风阀,所述第二风阀用于两所述腔室内的空气流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92082.XU CN211832291U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新风调节系统及农业厂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92082.XU CN211832291U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新风调节系统及农业厂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32291U true CN211832291U (zh) | 2020-11-03 |
Family
ID=7313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92082.XU Active CN211832291U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新风调节系统及农业厂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322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73965A (zh) * | 2020-12-10 | 2021-04-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和一种空调系统 |
-
2020
- 2020-03-24 CN CN202020392082.XU patent/CN21183229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73965A (zh) * | 2020-12-10 | 2021-04-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和一种空调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976010A (en) | Energy efficient air quality maintenance system and method | |
KR102102831B1 (ko) | 실내 정원을 이용한 공기조화시스템 | |
KR101911227B1 (ko) | 선박의 공기조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CN208402868U (zh) | 一种土鸡饲养用的降温装置 | |
KR101876955B1 (ko) | 가금류용 공조시스템 | |
CN1191292A (zh) | 空调装置 | |
CN106678966A (zh) | 低噪声模块化空气净化系统 | |
CN211832291U (zh) | 新风调节系统及农业厂房 | |
CN111226802A (zh) | 新风调节系统、农业厂房及新风调节方法 | |
CN211832372U (zh) | 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及农业系统 | |
CN115268537A (zh) | 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及楼房养殖场 | |
CN104197417B (zh) | 户式化科技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226825A (zh) | 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及农业系统 | |
CN113266913A (zh) | 一种基于Ai智能的分户智能新风系统 | |
KR100939591B1 (ko) | 냉난방겸용이 가능한 농업시설용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 |
CN116538576A (zh) | 一种衡温衡湿衡氧衡洁新风控制方法和新风空调机组 | |
CN215571023U (zh) | 一种基于Ai智能的分户智能新风系统 | |
CN115355577A (zh) | 一种装配式辐射空调系统 | |
CN215012420U (zh) | 一种楼房猪场的空调制冷通风系统 | |
CN213713347U (zh) | 一种新风机组二次回风系统 | |
CN112229165B (zh) | 水平式热泵干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3317208A (zh) | 一种楼房养殖结构及集中通风系统 | |
CN203810600U (zh) | 具有二次热回收的新风处理装置 | |
CN107223494A (zh) | 一种动、植、微生物生长机控温通风系统 | |
CN220511982U (zh) | 一种养殖环境调控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