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1188U - 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1188U
CN211831188U CN201922059952.1U CN201922059952U CN211831188U CN 211831188 U CN211831188 U CN 211831188U CN 201922059952 U CN201922059952 U CN 201922059952U CN 211831188 U CN211831188 U CN 211831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power supply
direct current
heat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99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舜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uidi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uidi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uidi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uidi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99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1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1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1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电热模组中的电热组件包括:直流电热片和交流电热板,且直流电热片和交流电热板的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上,通过电路板将对应AC/DC电流与直流电热片和交流电热板导接。该电发器本体的末端设置有供电接口,所述的供电接口包括:正负直流电极、以及两交流电极,所述的电热模组内置有:与正负直流电极电性连接的直流电热片、以及与两交流电极电性连接的交流电热板。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模组中的电热组件同时采用了两种电热组件:直流直流电热片和交流电热板,直流供电电路和交流供电电路相互并联,工作时不会相互干涉。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直流供电或者交流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发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手持式电发器,如直发器、卷发器、烫发器等,其内部都需要设置电热装置,目前常见的电热装置多采用电热板、电热片或者电热丝。这种电热装置中电热元件通常具有较高电阻的柔性片材、板材(当然也可是导电的电热涂层)、金属丝,当将其接入加热电路中,其通电后将产生热量。
目前,常用的电热元件通常为陶瓷电热板,工作时,陶瓷电热板内部的电热丝通电后产生热量,将对需要定型的头发进行加热定型。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电发器产品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目前常规电发器产品的电热板的能耗较大,而电发器产品体积相对较小,无法设置足够容量的电池来支撑电热板的能耗,所以这类产品通常不支持无线供电设置,即目前的电发器产品通常需要通过导线与外部的交流电源连接。为了实现直发器类手持电发产品的无线供电,采用自身电池供电,一方面亟待更高容量比的电池技术能够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对于电发产品的生产厂家而言,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提高加热板中电热元件的热利用效率,将热量尽快的传导出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针对于此,本发明曾提出过一种技术方案,见专利申请号为:201710675490.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电热片材料,这种电热片作为电热元件后,具有加温速度块,热传导延迟小等优点。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工作温度,同时其升温快,热效率高。所以,本发明人将该电热片用于电发器产品中,开发出无线手持电发器产品。
本发明人在后续的研发过程中发现,上述产品都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传统的有线供电电发器虽然有电线羁绊,但是其使用过程中无需考虑电量的消耗,工作时间不受限制,可以实现持续工作。
2、采用无线手持电发器产品虽然携带、使用方便,但是其需要自身电池供电,而目前的电池体积能效比有限,所以不可能设置容量太大的电池,这就会增加产品的体积,让整个产品外观显得十分臃肿。所以采用自供电的无线电发器通常使用时间有效,现阶段还无法实现长时间的持续工作。
由上所述,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令电发器产品同时可采用AC/DC双模供电,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其包括:导热板、电热组件、支架和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在支架上,电热组件通过电路板供电后产生热量后由导热板传导出去,所述的电热组件包括:直流电热片和交流电热板,且直流电热片和交流电热板的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上,通过电路板将对应AC/DC电流与直流电热片和交流电热板导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直流电热片贴附于导热板的内表面,所述的交流电热板叠加于直流电热片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直流电热片与导热板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一绝缘膜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路板与电热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热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隔热件采用软性绝缘材料,并且其位于支架下方。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测温元件与电热组件接触,并且该测温元件的电连接至电路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发器,包括:电发器本体,该电发器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对头发进行加热定型的电热模组,该电发器本体的末端设置有供电接口,所述的供电接口包括:正负直流电极、以及两交流电极,所述的电热模组内置有:与正负直流电极电性连接的直流电热片、以及与两交流电极电性连接的交流电热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供电接口为开设在电热器本体末端的插孔,正负直流电极、两交流电极位于该插孔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插孔设置有防呆结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发器本体后端内置有用于对直流电热片供电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电热模组中的电热组件同时采用了两种电热组件:直流电热片和交流电热板,直流供电电路和交流供电电路相互并联,工作时不会相互干涉。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直流电热片和交流电热板,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直流供电或者交流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交流电热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交流电热板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交流电热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发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发器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发器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发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图3所示,这是一种用于电发器产品中的电热模组,其包括:导热板1、电热组件、隔热件6、支架4和电路板5。所述的电路板5作为电流控制电路安装在支架4上,电热组件位于支架4下方,并通过电路板5供电后产生热量后由导热板1传导出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热组件包括:直流电热片2和交流电热板3,且直流电热片2和交流电热板3的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电路板5上,通过电路板5将对应AC/DC电流与直流电热片2和交流电热板3导接。即,本实用新型的交流电热板采用了两种加热元件,并且分别采用AC交流供电和DC直流供电,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所述的直流电热片2采用直流供电的导电材料制作的薄形片材,在直流电热片2上设置有作为电极的电热片电极片21。电热片电极片21向上延伸穿过隔热件6和支架4后,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电性连接至电路板5上,通过电路板5对其供电。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直流电热片2可采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710675490.9。采用这种直流电热片作为电热元件后,具有加温速度块,热传导延迟小等优点。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工作温度,并且降低因热传导延迟所造成的温度不精确问题。
所述的直流电热片2直接附着在导热板1的内侧表面。导热板1通常采用不锈钢等热传导速度较快的金属材料,其主体呈平板状,两侧具有弯折的卡槽11,该卡槽与支架4一侧成型的卡条41相互配合,形成卡嵌配合,令二者相互固定在一起。为了防止导电,通常需要在电热元件2的上下表面覆盖一层绝缘薄膜7,例如PET膜,或其他耐热膜。当然,由于直流电热片2的工作电源为5V、2A,属于安全电压。所以可以直接将直流电热片2与导热板1一体成型,即将导热板1直接加工成直流电热片,然后通电后产生热量。
所述的交流电热板3叠加于直流电热片2上。交流电热板3采用电热陶瓷,其采用交流电作为供电电源。工作电源为:110/220V,2A。交流电热板3上设置有作为电极的电热板电极片31或者电极连接线。电热板电极片31向上延伸穿过隔热件6和支架4后,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电性连接至电路板5上。为了避免干涉,通常交流电热板3的投影面积应小于直流电热片2的面积。当然,为了保证安全,在直流电热片2与交流电热板3之间通常会设置一绝缘薄膜7(图3中未示出)。
另外,为了监测整个电热组件的工作温度,在直流电热片2的上表面的绝缘薄膜7上贴附有一测温元件51(例如采用NTC元件,或者PTC元件),并且该测温元件51位于直流电热片2和交流电热板3之间,这样不论是哪一个电热组件工作都可准确监控。测温元件51的两个引脚向上连接至电路板5。通过测温元件51可以监控整个电热组件的工作温度,当工作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的极限值,电路板5中的控制电路将切断供电电路,从而避免电热组件的温度过高对使用者造成损害。
所述的隔热件6设置在电路板5与电热组件之间,具体而言,隔热组件6设置在支架4的下方、交流电热板3的上方,从而将电热组件的热量与支架4隔离,避免电热组件的工作温度太高,对电路板5造成影响。所述的隔热件6一般采用热传导速度较慢的耐热塑胶材料,例如橡胶材料。通过隔热件6将来自下方的热辐射、热传导隔离,避免热量向上传导、辐射。
所述的支架4采用塑胶材料注塑成型,所述的电路板5固定在支架4的上表面,二者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卡扣连接或者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外部电源的电流接入电路板5,电流通过电路板5上的电流输出端向直流电热片2或者交流电热板3输出直流或者交流电,电流输出可通过切换开关控制,当然,也可采用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流的切换。如果电路板5向直流电热片2输出直流电,则直流电热片2通电后开始产生热量,由于导热板1直接与直流电热片2接触(或者二者一体成型),所以导热板1的热量快速升高,并进入工作状态。此时交流电热板3没有接通电源,所以不工作,其可以作为一种隔热或储热体将热量储存。同时,隔热件6将来自下方的热量隔离,防止热量快速向上传导,从而确保电路板5的工作温度不至于过高。在直流电热片2工作过程中,测温元件51将及时将其工作温度信号传递至电路板5,通过电路板5将温度信号输送至控制电路。通过测温元件51可以监控直流电热片2的工作温度,当工作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的极限值,控制电路将切断供电电路。
反之,如果电路板5向交流电热板3输出交流电,则交流电热板3通电后开始产生热量。交流电热板3的加热速度相对较慢,但进过一段时间后,其产生的热量将通过直流电热片2穿导至导热板1,此时导热板1的热量升高,并进入工作状态。此时直流电热片2没有接通电源,所以不工作,但是其热传导速度快,并且本身较薄,所以基本可以忽略对热量的阻隔。同时,隔热件6将来自下方的热量隔离,防止热量快速向上传导。同样的,在交流电热板3工作过程中,测温元件51将及时将其工作温度信号传递至电路板5,通过电路板5将温度信号输送至控制电路。通过测温元件51可以监控交流电热板3的工作温度,当工作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的极限值,控制电路将切断供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流电热板可以应用在各种电发器中,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以直发器为例进行说明。见图4、图5所示,该电发器本体8包括:上夹板81和下夹板82。上、下夹板81、82大致呈对称的半圆柱体设计。其中上、下夹板81、82后端相互枢接成可转动结合部。该结合部中的枢接结构通常会设置一定的弹性阻尼,令上、下夹板81、82之间具有一定的张开角度,从而便于使用者进行夹紧头发的作业。上、下夹板81、82的前端对应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如前面所述的用于对头发进行加热定型的电热模组10,这电热模组10相对设置,并且令导热板1显露出来。上、下夹板81、82后端作为手柄位置的空间就可以用于放置电池85。该电发器本体8的末端设置有供电接口80,所述的供电接口80包括:正负直流电极801、802、以及两交流电极803、804。其中正负直流电极801、802用于对所述直流电热片2供电、所述两交流电极803、804用于对所述交流电热板3供电。具体使用时,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电池85,所以正负直流电极801、802并不直接对直流电热片2直接供电,而是对电池85供电,再由电池85对直流电热片2供电,具体工作方式在后面详细说明。
具体而言,所述的供电接口80为开设在电发器本体8末端的插孔800,正负直流电极801、802、两交流电极803、804位于该插孔800内。另外,为了确保供电准确,所述的插孔800设置有防呆结构83。本实施例中,该防呆结构83是在插孔800上形成有一凸起。
见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发器本体8工作时,需要与以供电线9配合。外部电源是通过供电线9进行供电。供电线9具有一个插头91、线缆92和接头93,其中插头91用于与市电连接,插头91内设置有并联的直流电供电电路和交流电供电电路。接头93与所述的供电接口80相配合,其同样包含了正负直流输出电极901、902和两交流输出电极903、934。
所述的插头91中的直流电供电电路一般包括:整流电路、变压电路,通过直流电供电电路将插头91输入的交流电经变换为所需要的直流电,然后输出至正负直流输出电极901、902。所述的交流电供电电路通过插头91与外部电源插座提供的交流电连接,然后输出至两交流输出电极903、904。
所述的插孔800中的具有四个电极针,其中两个电极针为正负直流电极801、802,另外两个电极针为两交流电极803、804。当电热器本体8与供电线9对接后,接头93与所述的供电接口80相配合。此时,正负直流电极801、802与正负直流输出电极901、902相互导通,两交流电极803、804与两交流输出电极903、904导通。
当使用交流电工作时,交流电源通过接头93与所述的供电接口80的配合直接向电路板5供电,电路板5则向加热板3提供交流电,令其工作。
当使用直流电工作时,交流电源通过接头93与所述的供电接口80的向电发器本体8提供直流电,该直流电经过正负直流电极801、802输入后,通过电路板5向直流电热片2提供直流电。同时对电池85进行充电作业。
当不使用供电线9时,直接通过电池85作为电源为电路板5供电。
不论采用何种供电方式,当测温元件51监测到工作温度过高后,将及时将其工作温度信号传递至电路板5,通过电路板5将温度信号输送至控制电路50。由控制电路50控制开关52或53断开,切断供电电路。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其包括:导热板(1)、电热组件、支架(4)和电路板(5),所述的电路板(5)安装在支架(4)上,电热组件通过电路板(5)供电后产生热量后由导热板(1)传导出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组件包括:直流电热片(2)和交流电热板(3),且直流电热片(2)和交流电热板(3)的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电路板(5)上,通过电路板(5)将对应AC/DC电流与直流电热片(2)和交流电热板(3)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热片(2)贴附于导热板(1)的内表面,所述的交流电热板(3)叠加于直流电热片(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热片(2)与导热板(1)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一绝缘膜片(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5)与电热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热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件(6)采用软性绝缘材料,并且其位于支架(4)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一测温元件(51)与电热组件接触,并且该测温元件(51)的电连接至电路板(5)。
7.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的电发器,包括:电发器本体(8),其特征在于:该电发器本体(8)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对头发进行加热定型的电热模组(10),且该电热模组(10)采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AC/DC 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
所述电发器本体(8)的末端设置有供电接口(80),所述的供电接口(80)包括:正负直流电极、以及两交流电极,所述的电热模组(10)内置有:与正负直流电极电性连接的直流电热片(2)、以及与两交流电极电性连接的交流电热板(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的电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接口(80)为开设在电发器本体(8)末端的插孔(800),正负直流电极、两交流电极位于该插孔(80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的电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800)设置有防呆结构(8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的电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发器本体(8)后端内置有用于对直流电热片(2)供电的电池(85)。
CN201922059952.1U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Active CN211831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9952.1U CN211831188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9952.1U CN211831188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1188U true CN21183118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7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9952.1U Active CN211831188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1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18663B1 (en) Barrel for hair styling appliance
CN211831188U (zh) 一种具有ac/dc双模供电的电热模组以及电发器
WO2015027487A1 (zh) 一种电暖宝
CA3020564A1 (en) Battery powered carpet seamer
CN201399636Y (zh) 便携式多功能无线锂电池恒温烙铁
CN205731892U (zh) 一种热熔胶枪的发热装置
CN210867251U (zh) 一种混能美发器
CN211747544U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及使用该加热装置的直发器
CN205005277U (zh) 一种应用于加热电器的电池供电加热装置
KR20180052037A (ko) 후막 Hybrid IC 및 리튬-폴리머 배터리를 이용한 휴대용 온열 기기
CN202323517U (zh) 一种方便电熨斗
CN205005272U (zh) 一种应用于加热电器的锂电池供电制热装置
CN104699146B (zh) 用于制鞋机上的节能直流电电加热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212185554U (zh) 直发器
CN211184269U (zh) 一种电发器用温控电热模块
CN210008634U (zh) 一种新型长寿命电发夹
CN218898679U (zh) 一种手握式直发棒
CN208080770U (zh) 一种直发梳
CN201592161U (zh) 一种充电式热熔胶枪
CN215473171U (zh) Pu圆带接驳器工具热熔加温结构
CN214952547U (zh) 便携式消解仪
CN212217373U (zh) 一种电热焊笔
CN103618197A (zh) 电热型剥线钳
CN218889547U (zh) 发热盘、容器和加热系统
CN211747575U (zh) 充电式负离子直发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