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6628U - 光缆盘缆盒 - Google Patents

光缆盘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6628U
CN211826628U CN202020060610.1U CN202020060610U CN211826628U CN 211826628 U CN211826628 U CN 211826628U CN 202020060610 U CN202020060610 U CN 202020060610U CN 211826628 U CN211826628 U CN 211826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able
box body
box
notch groov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06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达利
叶其革
游复生
陈卓
何建宇
郑圆
郑家波
苏校冰
许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06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6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6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6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盘缆盒,包括盒体以及盒盖。盒盖用于盖设在盒体上,盒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光缆的容纳腔体。盒体和/或盒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槽,光缆能够放置在缺口槽内。使用时,打开盒盖,可以直接将光缆从开口处放置在缺口槽内,也可以先将盘圆后的光缆放置在盒体内,再将光缆的端部搁放在缺口槽内。待光缆放置在缺口槽后,盖上盒盖,向盒体的外侧拉动光缆,光缆便可沿缺口槽移动。该光缆盘缆盒可以直接将光缆放置在缺口槽内,避免了繁琐的穿孔操作,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光缆盘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缆盘缆盒。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建设,城市光缆通道越来越多,配电通信光缆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为了便于配网光缆的维护、抢修和故障处理,配网光缆在敷设时预留有一定长度的光缆,将光缆封装在保护盒内,并将装有光缆的保护盒放置在专用的缆井中。但是,将光缆放置在传统的光缆保护盒内时,需要将光缆穿设在保护盒的孔内,操作麻烦,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缆盘缆盒,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光缆盘缆盒,包括盒体以及盒盖,所述盒盖用于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光缆的容纳腔体;所述盒体和/或所述盒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槽,所述光缆能够放置在所述缺口槽内。
上述的光缆盘缆盒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光缆盘缆盒,使用时,打开盒盖,可以直接将光缆从开口处放置在缺口槽内,也可以先将盘圆后的光缆放置在盒体内,再将光缆的端部搁放在缺口槽内。待光缆放置在缺口槽后,盖上盒盖,向盒体的外侧拉动光缆,光缆便可沿缺口槽移动。该光缆盘缆盒可以直接将光缆放置在缺口槽内,避免了繁琐的穿孔操作,使用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口槽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缺口槽和第二缺口槽,所述第一缺口槽设在所述盒盖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缺口槽设在所述盒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缺口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缺口槽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盒盖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述第一缺口槽和所述第二缺口槽形成供所述光缆穿过的出线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槽和所述第二缺口槽为半圆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口包括第一出线口和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和所述第二出线口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缆盘缆盒还包括防火塞,所述防火塞用于封堵所述缺口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缆盘缆盒还包括碟形内衬,所述碟形内衬包括第一碟形内衬和第二碟形内衬,所述第一碟形内衬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二碟形内衬设置在所述盒盖内,所述第一碟形内衬的开口与所述第二碟形内衬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盒盖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述第一碟形内衬和所述第二碟形内衬形成用于放置光缆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为挂壁式盒体,所述盒体的侧边上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设置有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缆盘缆盒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盒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部,所述第一弯折段用于连接所述盒体;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部,所述第二弯折段用于连接所述盒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还包括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三弯折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支撑杆还包括第四弯折段,所述第四弯折段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挂壁式光缆盘缆盒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挂壁式光缆盘缆盒的左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挂壁式光缆盘缆盒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缆装设在挂壁式光缆盘缆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架式光缆盘缆盒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架式光缆盘缆盒的左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架式光缆盘缆盒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缆装设在支架式光缆盘缆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盒体,11、第一侧板,12、第四侧板,13、合页,14、搭扣,20、盒盖,21、第一盖板,22、第四盖板,23、顶板,30、缺口槽,31、第一缺口槽,32、第二缺口槽,40、第一出线口,41、第二出线口,50、安装耳,60、支架,61、第一支撑杆,611、第一弯折段,62、第二支撑杆,63、第一固定座,70、光缆,80、第一碟形内衬,81、第二碟形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5和图10,一实施例中的光缆盘缆盒,包括盒体10以及盒盖20。盒盖20用于盖设在盒体10上,盒体10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光缆70的容纳腔体。盒体10和/或盒盖20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槽30,光缆70能够放置在缺口槽30内。
上述的光缆盘缆盒,使用时,打开盒盖20,可以直接将光缆70从开口处放置在缺口槽30内,也可以先将盘圆后的光缆70放置在盒体10内,再将光缆70的端部搁放在缺口槽30内。待光缆70放置在缺口槽30后,盖上盒盖20,向盒体10的外侧拉动光缆70,光缆70便可沿缺口槽30移动。该光缆盘缆盒可以直接将光缆70放置在缺口槽30内,避免了繁琐的穿孔操作,使用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缺口槽3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具体地,第一种实施方式是缺口槽30设置在盒体10的侧壁上,缺口槽30的开口朝向盒盖20。第二种实施方式是缺口槽30设置在盒盖20上,缺口槽30的开口朝向盒体10。第三种实施方式是盒体10和盒盖20上均设置有缺口槽30,盒体10上的缺口槽30的开口朝向盒盖20,盒盖20上的缺口槽30的开口朝向盒体10。使用时,将光缆70从缺口槽30的开口处放置在盒体10的侧壁上,将盒盖20盖设在盒体10上。向盒体10外拉动光缆70,光缆70便可沿缺口槽30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缺口槽30设置在盒体10侧壁的顶部;或者,缺口槽30设置在盒盖20侧壁的底部;或者,盒体10侧壁的顶部以及盒盖20侧壁的底部均设置有缺口槽3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4、图5和图10,缺口槽30包括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第一缺口槽31设在盒盖20的侧壁上,第二缺口槽32设在盒体10的侧壁上。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对应设置,且第一缺口槽31的开口与第二缺口槽32的开口相对设置。当盒盖20盖合在盒体10上时,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形成供光缆70穿过的出线口。使用光缆盘缆盒时,打开盒盖20,可以直接将光缆70放置在缺口槽30内,也可以先将光缆70绕设在光缆70盘上,再将光缆70盘放置在盒体10内。待光缆70放置在盒体10内后,将光缆70的端部放置在第二缺口槽32内。当盒盖20盖合在盒体10上时,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形成出线口。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将光缆70从盒体10内拉出,便于配网光缆70的维护、抢修和故障处理。
具体地,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均为半圆槽。当盒盖20盖合在盒体10上时,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形成出线口,出线口的纵截面为圆形,圆形的出线口更便于将光缆70从盒体10内拉出。当然,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也可以为矩形槽,或者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为椭圆形槽,只要光缆70能够沿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移动即可,在此对第一缺口槽31和第二缺口槽3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出线口包括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相对设置。具体地,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分别位于光缆盘缆盒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使用该光缆盘缆盒时,可以将光缆70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处,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可双向拉出盒体10内的光缆70,便于配网光缆70的维护、抢修和故障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第一出线口40或第二出线口41单向拉出盒体10内的光缆70。此外,若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任意一边发生故障时,还可以单向拉动盒体10内的光缆7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各设有一个,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相对设置在光缆盘缆盒的两侧壁上。当然,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可以各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可以设置在光缆盘缆盒相邻的两个侧壁上,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和盒盖20的高度相等,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位于光缆盘缆盒侧壁的中部位置处。具体地,第一出线口40和第二出线口41的直径为30mm。
进一步地,光缆盘缆盒还包括防火塞,防火塞用于封堵上述的缺口槽30。若缆井内意外着火时,由于防火塞封堵在缺口槽30内,可以有效地阻断火势沿着光缆70蔓延,以提高光缆盘缆盒的安全性。同时,防火塞也可以起到防烟、防尘的作用。
具体地,上述的防火塞采用阻燃材料制成,例如防火泥、玻璃、钢材等阻燃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防火塞为防火泥,防火泥封堵在缺口槽30内,可以有效地阻断火势沿着光缆70蔓延。同时,由于防火泥为柔性材料,通过揉搓防火泥,可以任意改变防火泥的形状和尺寸,以适用不同的缺口槽30,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盒体10和盒盖20由SMC材料制成,SMC材料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防火性能和机械强度,能够有效地防止腐蚀性液体及外力对光缆70造成的破坏,延长光缆7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采用3mm厚的SMC材料制成盒体10和盒盖20,可以有效地保护盒体10内的光缆70,防止外力对光缆70造成的破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0,光缆盘缆盒内设置有碟形内衬。具体地,碟形内衬包括第一碟形内衬80和第二碟形内衬81,第一碟形内衬80设置在盒体10内,第二碟形内衬81设置在盒盖20内,且第一碟形内衬80的开口与第二碟形内衬81的开口相对设置。当盒盖20盖设在盒体10上时,第一碟形内衬80和第二碟形内衬81形成供光缆70放置的空间。使用时,将光缆70放置在碟形内衬形成的空间内,便于将光缆70从盒体10内拉出。在本实施例中,碟形内衬的材质为SMC材料,且碟形内衬的厚度为1.5mm。
具体地,第一碟形内衬80和第二碟形内衬81均包括一个球面、一个圆筒直边以及用于连接球面、圆筒直边的过渡部分,且过渡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球面的半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10,上述的盒体10为方形盒体10。具体地,盒体10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12和底板,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12相对设置。第三侧板的一侧与第一侧板11连接,第三侧板的另一侧与第二侧板连接。第四侧板12的一侧与第一侧板11连接,第四侧板12的另一侧与第二侧板连接。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12按上述的方法连接形成两端设有开口的方形盒体10,底板设置在方形盒体10一端的开口处。为了与盒体10的形状相适配,上述的盒盖20也为方形盒盖20。具体地,盒盖20包括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第三盖板、第四盖板22和顶板23。第一盖板21和第二盖板相对设置,第三盖板和第四盖板22相对设置。第三盖板的一侧与第一盖板21连接,第三盖板的另一侧与第二盖板连接。第四盖板22的一侧与第一盖板21连接,第四盖板22的另一侧与第二盖板连接。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和第四盖板22按上述的方法连接形成两端设有开口的方形盒盖20,顶板23设置在方形盒盖20一端的开口处。当然,光缆盘缆盒的盒体10也可以为圆柱体、锥形体等形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光缆盘缆盒的长度为500mm,宽度为220mm,高度为500mm。当然,光缆盘缆盒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光缆的长度、数量、规格尺寸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盒盖2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盒体10上。具体地,光缆盘缆盒还包括合页13,合页13的一端连接在盒体10上,合页13的另一端连接在盒盖20上。通过合页13将盒体10和盒盖20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盒盖20的翻转。或者,盒体10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内扣合体,盒盖20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外扣合体。内扣合体与外扣合体的断面为相互对应的多个弯曲结构,内扣合体能用以嵌入外扣合体内部,且紧密贴附以形成扣合关系。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图5和图9,盒体10和盒盖20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将盒盖20牢固地盖合在盒体10上,防止光缆70在拉动的过程中将盒盖20顶开。具体地,上述的固定组件为搭扣14,搭扣14的一端设置在盒盖20上,搭扣14的另一端设置在盒体10上,通过搭扣14将盒盖20牢固地盖合在盒体10上。或者,固定组件为磁铁,磁铁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设置在盒体10侧壁的顶部,第二磁铁相应地设置在盖体20侧壁的底部。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吸合,将盒盖20牢固地盖合在盒体10上。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合页13和搭扣14实现盒体10和盒盖20的连接。上述的合页13和搭扣14为铝合金材质或304不锈钢材质,通过螺钉、铆钉等将合页13和搭扣14可拆卸地设置在盒体10和盒盖20上。此外,盒体10和盒盖20上预设有安装孔,便于将盒盖20组装在盒体1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上述的光缆盘缆盒为挂壁式光缆盘缆盒。壁挂式光缆盘缆盒可以固定于缆井的侧壁上,有效地防止缆井内腐蚀性液体对光缆70的腐蚀,同时有利于保持光缆70干净整洁。具体地,盒体10上设置有安装耳50,安装耳50位于第三侧板上,安装耳50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时,将膨胀螺栓插入缆井的侧壁内,然后通过安装孔将安装耳50套在膨胀螺栓上,使盒体10的第三侧板贴紧缆井的侧壁。待光缆盘缆盒套在膨胀螺栓上后,再拧上膨胀螺栓的螺母,这样便将光缆盘缆盒安装在缆井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安装耳50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安装耳50间隔地设置在第三侧板的一侧,另外两个安装耳50间隔地设置第三侧板的另一侧。膨胀螺栓穿过安装耳50的安装孔,将光缆盘缆盒固定在缆井的侧壁上。安装耳5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光缆盘缆盒的安装牢固性、光缆盘缆盒的重量等,安装耳50可以设置两个、三个、五个及以上,不以此为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缆井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与缆井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卡槽。盒体10的第三侧板上设置有挂耳,挂耳挂设在安装座上,且挂耳插设在卡槽内,以将光缆盘缆盒安装在缆井的侧壁上。安装座和挂耳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至图10,上述的光缆盘缆盒为支架式光缆盘缆盒。具体地,光缆盘缆盒还包括支架60,支架60设置在盒体10上,支架60用于支撑盒体10。当缆井内的环境较干燥时,可以通过支架60将光缆盘缆盒架设在缆井底部的地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10,支架60包括第一支撑杆61和第二支撑杆62,第一支撑杆61和第二支撑杆62相对设置。第一支撑杆61包括第一弯折段611,第一弯折段611位于第一支撑杆61的一端,第一弯折段611用于连接盒体10。第二支撑杆62包括第二弯折段,第二弯折段位于第二支撑杆62的一端,第二弯折段用于连接盒体10。具体地,盒体10的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63,第一固定座63与第一侧板11之间形成有第一插孔。同样地,盒体10的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有第二插孔。若需要将光缆盘缆盒架设在缆井底部的地面上时,将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弯折段611插设在第一插孔内,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弯折段611紧贴于第一侧板11;第二支撑杆62的第二弯折段插设在第二插孔内,第二支撑杆62的第二弯折段紧贴于第二侧板,这样便将第一支撑杆61和第二支撑杆62安装在光缆盘缆盒上。通过插接的方式将第一支撑杆61和第二支撑杆62安装在光缆盘缆盒上,便于支架60的拆卸和安装。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弯折段611和第二弯折段焊接在盒体10上,或者采用螺钉、铆钉等将第一弯折段611和第二弯折段安装在盒体10上。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61还包括第三弯折段,第三弯折段位于第一支撑杆61的另一端。第二支撑杆62还包括第四弯折段,第四弯折段位于第二支撑杆62的另一端。光缆盘缆盒架设在缆井底部的地面上,第三弯折段、第四弯折段与地面接触,这样可以提高支架60架设在地面上的稳定性。在向盒体10外拉动光缆70的过程中,避免光缆盘缆盒出现侧翻的现象。
具体地,第一支撑杆61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杆62至少设置有两个,以提高支架60架设在地面上的稳定性,在向盒体10外拉动光缆70的过程中,避免光缆盘缆盒出现侧翻的现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61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杆61间隔地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第二支撑杆6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支撑杆62间隔地设置在第二侧板上,且两个第一支撑杆61与两个第二支撑杆62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弯折段611和第二弯折段的长度不小于5mm,第一弯折段611、第二弯折段在该长度范围内,可以保证第一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2的安装牢固性。第三弯折段和第四弯折段的长度不小于3mm,第三弯折段和第四弯折段的长度在该范围内,可以提高支架60架设在地面上的稳定性,在向盒体10外拉动光缆70的过程中,避免光缆盘缆盒出现侧翻的现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段611和第二弯折段的长度为40mm,第三弯折段和第四弯折段的长度为10mm。当然,第一弯折段611、第二弯折段、第三弯折段和第四弯折段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不以此为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以及盒盖,所述盒盖用于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光缆的容纳腔体;所述盒体和/或所述盒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槽,所述光缆能够放置在所述缺口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槽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缺口槽和第二缺口槽,所述第一缺口槽设在所述盒盖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缺口槽设在所述盒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缺口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缺口槽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盒盖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述第一缺口槽和所述第二缺口槽形成供所述光缆穿过的出线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槽和所述第二缺口槽为半圆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包括第一出线口和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和所述第二出线口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火塞,所述防火塞用于封堵所述缺口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碟形内衬,所述碟形内衬包括第一碟形内衬和第二碟形内衬,所述第一碟形内衬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二碟形内衬设置在所述盒盖内,所述第一碟形内衬的开口与所述第二碟形内衬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盒盖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述第一碟形内衬和所述第二碟形内衬形成用于放置光缆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挂壁式盒体,所述盒体的侧边上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设置有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盒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部,所述第一弯折段用于连接所述盒体;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部,所述第二弯折段用于连接所述盒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缆盘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还包括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三弯折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支撑杆还包括第四弯折段,所述第四弯折段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部。
CN202020060610.1U 2020-01-13 2020-01-13 光缆盘缆盒 Active CN211826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0610.1U CN211826628U (zh) 2020-01-13 2020-01-13 光缆盘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0610.1U CN211826628U (zh) 2020-01-13 2020-01-13 光缆盘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6628U true CN21182662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8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0610.1U Active CN211826628U (zh) 2020-01-13 2020-01-13 光缆盘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66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0154A (zh) * 2020-01-13 2020-05-01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光缆盘缆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0154A (zh) * 2020-01-13 2020-05-01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光缆盘缆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39326A1 (en) Panel for managing jumper storage
CN211826628U (zh) 光缆盘缆盒
US6151436A (en) Splice closure with extended cover
JP3937043B2 (ja) モジュール式家具用相互接続パネル
CN111090154A (zh) 光缆盘缆盒
CN110441873A (zh) 蝶形光缆
US11320616B2 (en) Utility enclosures with cable storage systems
CA2318749A1 (en) Wire protection and storage grommet
KR101931483B1 (ko) 케이블트레이용 케이블 정리부재
US6330389B1 (en) System for organizing optical fibers
CN210273392U (zh) 一种加强型电缆保护管
FI85925B (fi) Byggsats foer framstaellning av brandsaeker kabelkanaler.
US5270489A (en) Utility pull box
KR101945936B1 (ko) 공동주택용 전력케이블 트레이
CN111980108A (zh) 一种室外便于移动的消火栓箱
JP2960675B2 (ja) 橋架用ケーブルボックス
CN217999189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围护装置
CN21838658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可移动便捷式电缆架
CN214895950U (zh) 一种大跨度强抗拉蝶形光缆
CN217334849U (zh) 电缆敷设转角工具
CN212751415U (zh) 一种低压抽出式配电柜
CN214754934U (zh) 一种卧式门机动力电箱
CN210111543U (zh) 一种用于输变电的母线槽
CN220022230U (zh) 一种建筑幕墙亮化工程隐藏式布线结构
CN219298543U (zh) 一种预埋件及幕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Dali

Inventor after: Ye Qige

Inventor after: You Fusheng

Inventor after: Chen Zhuo

Inventor after: He Jianyu

Inventor after: Zheng Yuan

Inventor after: Zheng Jiabo

Inventor after: Su Xiaobing

Inventor after: Xu Wenwen

Inventor before: Huang Dali

Inventor before: Ye Qige

Inventor before: You Fusheng

Inventor before: Chen Zhuo

Inventor before: He Jianyu

Inventor before: Zheng Yuan

Inventor before: Zheng Jiabo

Inventor before: Su Xiaobing

Inventor before: Xu We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