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6069U - 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6069U
CN211826069U CN202020233366.4U CN202020233366U CN211826069U CN 211826069 U CN211826069 U CN 211826069U CN 202020233366 U CN202020233366 U CN 202020233366U CN 211826069 U CN211826069 U CN 211826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plate
detection
test card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33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丽静
蓝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rid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ri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rid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ri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333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6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6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6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用于与测试卡配合对样本进行检测,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及设置于检测装置本体上的加热机构,检测装置本体设有用于容置测试卡的检测区,以及用于容置加热机构并连通检测区的加热区,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板、固定件以及弹性件,加热板通过固定件活动设置于加热区,弹性件设置于加热区并弹性抵接加热板背向检测区的一面,使加热板至少部分伸入检测区,当测试卡置于检测区时,测试卡挤压加热板,并使加热板沿背向检测区的方向运动。加热板沿背向检测区的方向运动过程中会进一步挤压弹性件,最终使得加热板受到弹性件的回弹作用而与测试卡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测试卡进行持续稳定加热。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检测仪器及即时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In Virto Diagnosis,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而体外诊断器械中一般会使用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
其中,即时检测设备主要包括携带检测试剂的测试卡,以及用于检测测试卡上反应区的检测试剂信息的检测装置,且由于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检测试剂进行加热处理,因此检测装置中还设有相应的加热机构,从而用于对进入检测装置后的测试卡反应区进行加热。
在现有技术中,即时检测设备中主流的测试试剂加热方式为:当测试卡进入到检测装置内固定位置时,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加热机构进行运动,使得加热机构与测试卡上对应的反应区紧密接触,从而进行加热处理。
但随着微流控芯片的发展,使得仅通过一块测试卡就可以进行多项目联检工作,而用于多项目联检的测试卡上相应具有多个用于检测的反应区,这使得在检测过程中测试卡需要在检测装置内运行至各种不同的位置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而在测试卡的运动过程中现有的加热方式使得加热机构无法较好的对测试卡的各反应区进行持续加热(防止测试卡运动受阻),导致加热中断或加热效果不佳,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测试卡就进行多项目联检工作时,在检测仪装置的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加热中断或加热效果不佳,最终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用于与测试卡配合对样本进行检测,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及设置于检测装置本体上的加热机构,检测装置本体设有用于容置测试卡的检测区,以及用于容置加热机构并连通检测区的加热区,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板、固定件以及弹性件,加热板通过固定件活动设置于加热区,弹性件设置于加热区并弹性抵接加热板背向检测区的一面,使加热板至少部分伸入检测区,当测试卡置于检测区时,测试卡挤压加热板,并使加热板沿背向检测区的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本体包括表面开设有第一槽型结构上壳组件,以及表面开设有第二槽型结构下壳组件,第一槽型结构为加热区,第二槽型结构为检测区,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板包括通过固定件悬设于加热区的加热板本体,弹性件沿朝向检测区的方向弹性抵接加热板本体,使加热板本体朝向检测区的一面伸入检测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壳组件上开设有与检测区连通的插入槽口,插入槽口用于供测试卡由检测装置外部进入检测区,加热板本体伸入检测区且朝向插入槽口的一端设有倒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板还包括设置于加热板本体上的电热膜以及温度传感器,上壳组件内还设有分别电性连接电热膜及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热膜包括电热膜本体,以及设置于电热膜本体上用于与加热板本体背向检测区一面粘性固定的粘贴层,温度传感器固定于粘贴层与加热板本体之间,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粘贴层与加热板本体之间,另一端沿背向检测区的方向与加热区弹性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限位螺钉,限位螺钉沿背向检测区的方向穿设加热板本体并固定于加热区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板本体为沿测试卡在检测区内运动方向延伸排布的条形结构,固定件包括两个限位螺钉,两个限位螺钉沿加热板本体延伸方向穿设加热板本体相对的两端,弹性件包括两个弹片,两个弹片沿加热板本体延伸方向分别弹性抵接加热板本体相对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一种即时检测设备,包括上述检测装置,以及与检测装置适配的测试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检测装置中,加热区与检测区相对设置,且加热板受弹性件弹性抵接影响而部分伸入检测区,一旦测试卡置于检测区时,测试卡随即将挤压加热板使得加热板朝向背向所述检测区的方向运动并进一步挤压弹性件,使得加热板受弹性件回弹影响而与测试卡紧密贴合,如此,测试卡在置于检测区的过程中,加热板始终能对测试卡进行持续加热,避免了测试卡在检测区运动的过程导致加热机构对测试卡的加热中断或加热效果不佳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检测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即时检测设备中检测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检测装置中加热机构与上壳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0、检测装置;100、检测装置本体;110、上壳组件;112、加热区;120下壳组件;122;检测区;124;插入槽口;200;加热机构;210、加热板;211、加热板本体;212、温度传感器;213、电热膜;220、固定件;230、弹性件;20、测试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检测设备进行说明,上述即时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10,以及与检测装置适配用于装载人体样本的测试卡20,从而配合完成对样本的检测工作。具体地,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3及图4,上述检测装置10包括检测装置本体100以及设置于检测装置本体100上的加热机构200,检测装置本体100上设有用于容置测试卡20的检测区122,以及用于容置加热机构200的加热区112,且加热区112直接连通检测区122,以便于位于加热区112的加热机构200能够接触加热到位于检测区122的测试卡20。
进一步地,上述加热机构200包括加热板210、固定件220以及弹性件230,其中,加热板210通过固定件220活动设置于加热区112,使得加热板210能够沿朝向(或远离)检测区122的方向运动,弹性件230设置于加热区112并弹性抵接加热板210背向检测区122的一面,从而使加热板210至少部分伸入检测区122,当即时检测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测试卡20即置入检测装置10的检测区122中,测试卡20进而挤压伸入检测区122的加热板210,使得加热板210沿背向检测区122的方向运动,从而挤压弹性件23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即时检测设备以及检测装置10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测试卡20由外力进入检测区122时,测试卡20随即挤压部分伸入检测区122的加热板210,使得加热板210沿背向检测区122的方向运动,加热板210沿背向检测区122的方向运动过程中会进一步挤压弹性件230,最终使得加热板210受到弹性件230的回弹作用而与测试卡20紧密贴合,从而对测试卡20进行持续加热。在进行多项目联检时,虽然测试卡20需要在检测区20内运动至不同位置,但由于测试卡20此过程中始终置于检测区20内并挤压加热板210,使得加热板210也能够一直紧密贴合在测试卡20上,避免了测试卡20在检测区122运动的过程导致加热机构200对测试卡20的加热中断或加热效果不佳的现象出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检测装置本体10包括表面开设有第一槽型结构的上壳组件110,以及表面开设有第二槽型结构的下壳组件120,其中,第一槽型结构即为加热区112,第二槽型结构即为检测区122,且上壳组件110与下壳组件120连接固定,从而相互配合分别遮盖检测区122及加热区112(即上壳组件110对检测区122进行遮盖,下壳组件120对加热区112进行遮盖),并使得检测区122与加热区112连通。
具体地,请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以图2视角为例,加热区112开设于上壳组件110的下表面,检测区122开设于下壳组件120的上表面,此外,上壳组件110的下表面还设有多个卡孔(图未标示),下壳组件120的上表面还设有与多个卡孔一一适配用于卡接固定的卡柱(图未标示),使得上壳组件110能够卡接固定于下壳组件120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加热板210包括加热板本体211,加热板本体211通过固定件220悬设于加热区112,弹性件230沿朝向检测区122的方向弹性抵接加热板本体211背向检测区122的一面,使得加热板本体211朝向检测区122的一面伸入检测区122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220包括限位螺钉,限位螺钉沿背向检测区122的方向穿设加热板本体211并固定于加热区112上,并使得加热板本体211能够沿限位螺钉轴向方向运动。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加热板本体211为沿测试卡20在检测区122内运动方向延伸排布的条形结构,固定件220包括两个限位螺钉,两个限位螺钉沿加热板本体211延伸方向穿设所述加热板本体211相对的两端,两个弹性件230设于加热区112内并沿加热板本体211延伸方向分别弹性抵接加热板本体211相对的两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230为弹片,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230也可以为弹簧或其它弹性结构,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下壳组件120上还开设有插入槽口124,插入槽口124与检测区122连通,用于供测试卡20由检测装置10外部进入检测区122,其中加热板本体211伸入检测区122且朝向插入槽口124的一端设有倒角,如此,便于测试卡20进入检测区124时,即与加热板本体211上的倒角发生碰撞,使得加热板本体211沿背向检测区122的方向运动,从而挤压弹性件230。优选地,测试卡20经插入槽口124进入检测区122的方向与进行多项目联检时测试卡20在检测区122内的运动方向一致,并垂直于测试卡20挤压加热板本体211时加热板本体211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加热板21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12及为加热板本体211提供热量的电热膜213,温度传感器212及电热膜213设置于加热板本体211上,上壳组件110还设有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12及电热膜213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图未示意),如此,当控制电路接收到温度传感器212所反馈的信号后,可以进一步对电热膜213的工作状态(如功率大小)进行调节,使得加热板本体211的温度相对恒定,从而实现对测试卡20持续稳定加热。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热膜213包括电热膜本体(图未标示),以及设置于电热膜本体上用于与加热板本体211背向检测区122一面粘性固定的粘贴层,且温度传感器212固定于粘贴层与加热板本体211,弹性件230的一端固定于粘贴层与加热板本体211之间,另一端沿背向检测区122的方向弹性抵接于加热区112上。如此,采用粘贴式固定结构的电热膜213,可以在电热膜213自身进行固定的同时,辅助温度传感器212以及弹性件230进行固定,有效减少了其它机械固定元件数量,降低了检测装置10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与测试卡配合对样本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本体上的加热机构,所述检测装置本体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测试卡的检测区,以及用于容置所述加热机构并连通所述检测区的加热区,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板、固定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加热板通过所述固定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加热区,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加热区并弹性抵接所述加热板背向所述检测区的一面,使所述加热板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检测区,当所述测试卡置于所述检测区时,所述测试卡挤压所述加热板,并使所述加热板沿背向所述检测区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包括表面开设有第一槽型结构上壳组件,以及表面开设有第二槽型结构下壳组件,所述第一槽型结构为所述加热区,所述第二槽型结构为所述检测区,所述上壳组件与所述下壳组件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包括通过所述固定件悬设于所述加热区的加热板本体,所述弹性件沿朝向所述检测区的方向弹性抵接所述加热板本体,使所述加热板本体朝向所述检测区的一面伸入所述检测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组件上开设有与检测区连通的插入槽口,所述插入槽口用于供所述测试卡由所述检测装置外部进入所述检测区,所述加热板本体伸入所述检测区且朝向所述插入槽口的一端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板本体上的电热膜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上壳组件内还设有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热膜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包括电热膜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电热膜本体上用于与所述加热板本体背向所述检测区一面粘性固定的粘贴层,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粘贴层与所述加热板本体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粘贴层与所述加热板本体之间,另一端沿背向所述检测区的方向弹性抵接于所述加热区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沿背向所述检测区的方向穿设所述加热板本体并固定于所述加热区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本体为沿所述测试卡在所述检测区内运动方向延伸排布的条形结构,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限位螺钉,两个限位螺钉沿所述加热板本体延伸方向穿设所述加热板本体相对的两端,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弹片,两个所述弹片沿所述加热板本体延伸方向分别弹性抵接所述加热板本体相对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10.一种即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以及与所述检测装置适配的测试卡。
CN202020233366.4U 2020-02-28 2020-02-28 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 Active CN211826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3366.4U CN211826069U (zh) 2020-02-28 2020-02-28 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3366.4U CN211826069U (zh) 2020-02-28 2020-02-28 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6069U true CN211826069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9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3366.4U Active CN211826069U (zh) 2020-02-28 2020-02-28 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6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57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system
CA2631660C (en) Analysis appliance for analysis of a sample on a test element
JP4217161B2 (ja) 情報認識機能を有する分析装置、これに用いる分析用具、および分析装置と分析用具のユニット
CN108318560B (zh) 一种便携式微电极法血液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9490286B (zh) 用于医院检验科和泌尿科的尿液分析仪
CN211826069U (zh) 检测装置及即时检测设备
US11432747B2 (en) Bio sens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io sensor,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bio signals
CN109444394B (zh) 血气生化分析仪
CN104040795B (zh) 用于连接生物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测量仪器的连接器
TWI583948B (zh) 具有堆疊的單向接觸墊之面對面式分析測試條
CN113406317A (zh) 一种血气生化分析仪
CN111537707B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析系统及检测方法
US11872555B2 (en) Detection system of multi-index coagulation items
CN114354715B (zh) 一种血气分析仪微流控芯片及其配套装置和使用方法
CN212451390U (zh) 一种震荡装置及含有该震荡装置的设备
CN210181054U (zh) 一种荧光微流控检测笔
CN207689255U (zh) 生化测试卡
US9968934B2 (en) Test apparatus for fluidic sample
CN212721828U (zh) 一种温度检测机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电器设备
CN111690515A (zh) 一种震荡装置及含有该震荡装置的设备
CN210720233U (zh) 一种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试剂包及血气分析仪
CN213337653U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检测装置及医疗设备
CN212646492U (zh) 检测组件及检测分析仪
EP4235162A1 (en) Electrochemical test base and device for activated clotting time
CN108713139B (zh) 测试元件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