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3693U - 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3693U
CN211823693U CN202020284677.3U CN202020284677U CN211823693U CN 211823693 U CN211823693 U CN 211823693U CN 202020284677 U CN202020284677 U CN 202020284677U CN 211823693 U CN211823693 U CN 211823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ipe
worm
hot air
contro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46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勇
达琪
吴雪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neng Wall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neng Wall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neng Wall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neng Wall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46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3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3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3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包括窑室、热风传输组件和窑车,窑车和热风传输组件均位于窑室的内部,热风传输组件位于窑车的上方,其特征在于:热风传输组件包括热风总传输管和若干个分流管,若干个分流管沿热风总传输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分流管包括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出风口,第一调节管呈T型,第一调节管包括水平管和竖直管,水平管两端均通过旋转组件与热风总传输管转动连接,竖直管与第二调节管滑动连接,第二调节管远离竖直管的一端与出风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调整胚体表面热量,避免产品表面产生裂缝,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另一方面能够根据工作环境调整热风传输组件的位置,便于安装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窑炉是无机材料生产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原料煅烧、陶瓷烧成、金属热处理等高温工程中。以陶瓷、耐火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的烧成为例,工业窑炉按运行方式可分为间歇窑和连续窑两大类。间歇窑的生产是间歇进行的:将待烧成的制品全部装入窑内后关闭窑门,按设定的烧成制度升温烧成,并保温一定时间后降温,待窑冷却后开窑取出制品,再装入下一批制品进行下一次烧成。间歇窑的优点包括:可用于大型制品的烧成、生产灵活性大、占地面积小等,但存在能耗高、窑内温差大、产量偏小、产品质量易波动等缺点。主要类型有倒焰窑、钟罩窑、梭式窑等。倒焰窑为传统的窑型,现主要用于艺术瓷的烧成。钟罩窑的窑底或窑罩可通过升降方式彼此分开或关合,可烧成大件制品,烧成制度灵活,但升降结构复杂、造价高,且窑罩与窑底分开后,外部冷空气迅速入窑,对制品及窑膛产生热冲击,影响制品质量和窑炉寿命。梭式窑由窑室与窑车组成,将待烧制品放在窑车上,推进窑室内烧成。
烧结砖在生产过程中,坯体的干燥从以往自然晾晒到近些年普及的人工干燥,是整个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干燥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焙烧窑的产能,制品各项性能指标等多个方面。坯体在干燥过程中,依然要经过加热阶段、等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干燥的过程就是坯体与干燥介质(热风)在干燥室中进行热湿交换的过程。热介质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坯体,带走由湿坯体中扩散出来的水分,本身温度下降,湿度增加。由较高温度、较低含湿量的气体变为温度较低、含湿量较大的气体,通过排潮系统排出干燥室外。坯体吸收热后温度升高,同时排出其中的水分,从低温、高湿、较重的坯体慢慢变成温度较高,含水率较低、重量较轻的坯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通过热风直接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胚体的表面对其进行干燥,由于胚体的湿度在各个状态的需要的温度不一致,所以需要根据胚体的具体情况调整热风的进量,现有设备一般都是直接将热风输送至胚体表面,导致胚体干燥不够均匀,容易产生裂缝,良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良品率较高的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包括窑室、热风传输组件和窑车,所述窑车和热风传输组件均位于所述窑室的内部,所述热风传输组件位于所述窑车的上方,所述热风传输组件包括热风总传输管和若干个分流管,若干个所述分流管沿所述热风总传输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分流管包括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调节管呈T型,所述第一调节管包括水平管和竖直管,所述水平管两端均通过旋转组件与所述热风总传输管转动连接,所述竖直管与所述第二调节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管远离所述竖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装置的带动下,第一调节管能够沿着热风总传输管的圆周方向进行转动,第二调节管能够咬着第一调节管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实现对每个分流管的位置进行单独调整,方面调整出风口与位于窑车上方的胚体之间的位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干燥的工作效率,从而调高产品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机构、蜗杆机构和蜗轮机构,所述蜗杆机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蜗轮机构相连接,所述热风总传输管和第一调节管分别位于所述蜗轮机构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蜗杆机构进行转动,将与蜗杆机构相啮合的蜗轮机构进行转动,从而将第一调节管沿着热风总传输管的圆周方向进行转动,方便调整出风口的角度,方便进行安装和烘干,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蜗轮机构包括外齿圈、滚道和内圈,所述滚道位于所述外齿圈和内圈之间,所述滚道内设置有滚珠,所述外齿圈的外侧与所述蜗杆机构相啮合,所述第一调节管与所述外齿圈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齿圈在蜗杆机构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外齿圈沿着子自身的圆周方向进行转动,与外齿圈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管在外齿圈的带动下们进行同步转动,位于内部的内圈和滚轮起到对外齿圈的支撑作用,提高其在转动时候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齿圈的表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注油口,所述注油口的内部填充有密封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口便于工作人员向滚道内部添加润滑油,便于滚珠进行转动,保持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道的两侧以及所述外齿圈与所述热风总传输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滚道两侧的密封垫圈能够提高其密封性,避免滚珠在转动的过程中从滚道内脱落,位于外齿圈与热风总擦混输管之间的密封垫圈也起到密封作用,避免热气从连接缝隙处泄露,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中部与所述蜗杆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外部设置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与所述热风总传输管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依次经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减速后,在第三齿轮的带动下,蜗杆机构进行转动,同时带动蜗轮机构的外齿圈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第一调节管的角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蜗杆机构包括外壳体、蜗杆本体和轴承座,所述蜗杆本体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外壳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固定安装在所述热风总传输管的表面,所述蜗杆本体的侧面与所述蜗轮机构相啮合,所述蜗杆本体的一端穿过外壳体与所述第三齿轮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齿轮相连接的蜗杆本体在第三齿轮的带动下,沿着圆周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与蜗杆本体侧面相连接的蜗轮机构进行转动,实现对第一调节管的转动,蜗杆本体两端的轴承座能够极大的提高蜗杆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调节管和第二调节管的表面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驱动气缸、连接杆和套环,所述驱动气缸固定安装第一调节管外部,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驱动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套环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调节管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管的一端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气缸的带动下,第二调节管沿着第一调节管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方便调整出风口与胚体之间距离,提高散热效率,避免胚体散热不均匀导致良品率下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采用了具有第一调节管和第二调节管的热风传输组件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便于调整胚体表面的热风进量,提高产品的散热效率,避免产品表面产生裂缝,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另一方面能够根据工作环境调整热风传输组件的位置,便于安装使用的效果;
2.采用了具有驱动机构、蜗杆机构和蜗轮机构的旋转组件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方便调整出风口的角度,便于安装和使用的效果;
3.采用了具有驱动气缸、连接杆和套环组成的伸缩组件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调整出风口与胚体之间距离,方便控制胚体的表面温度,提高良品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窑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窑室;2、热风传输组件;21、热风总传输管;211、检修口;22、分流管;221、第一调节管;2211、水平管;2212、竖直管;222、第二调节管;23、出风口;3、窑车;4、旋转组件;41、驱动机构;411、驱动电机;412、第一齿轮;413、第二齿轮;414、第三齿轮;415、齿轮箱;42、蜗杆机构;421、外壳体;422、蜗杆本体;423、轴承座;43、蜗轮机构;431、外齿圈;4311、注油口;432、滚道;433、内圈;434、滚珠;435、密封塞;436、密封垫圈;5、伸缩组件;51、驱动气缸;52、连接杆;53、套环;6、固定支架;7、胚体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包括窑室1、热风传输组件2和窑车3,热风传输组件2和窑车3。热风传输组件2和窑车3均位于窑室1的内部,热风传输组件2位于窑车3的上方。热风传输组件2包括热风总传输管21、分流管22和出风口23,热风总传输管21水平安装在窑车3的上方,热风总传输管21通过固定支架6安装在窑室1内壁的顶部,热风总传输管21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分流管22,每个分流管22包括第一调节管221和第二调节管222,第一调节管221呈T型,其包括水平管2211和竖直管2212,水平管2211的两端均通过旋转组件4与热风总传输管21相连接,竖直管2212远离水平管2211的一端与第二调节管222滑动连接,第二调节管222和第一调节管221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5,出风口23安装在第二调节管222远离竖直管2212的一端。在旋转组件4的带动下第一调节管221沿热风总传输管21的圆周方向进行转动,伸缩组件5带动第二调节管222沿竖直管2212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出风口23进行360度调整,能够对胚体本体7进行充分的干燥,根据不同状态的胚体本体7进行不同状态的调整,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参照图3,旋转组件4包括驱动机构41、蜗杆机构42和蜗轮机构43,驱动机构41和蜗杆机构42均安装在热风总传输管21的表面的一侧,驱动机构41的输出端与蜗杆机构42相连接,蜗杆机构42与蜗轮机构43相连接,蜗轮机构43位于热风总传输管21与第一调节管221之间且与热风总传输管21相连接,蜗轮机构43与第一调节管221相连接。在驱动机构41的带动下,蜗杆机构42带动蜗轮机构43转动,并带动与之相连接的第一调节管221进行转动,实现对出风口23角度的调整。
驱动机构41包括驱动电机411、第一齿轮412、第二齿轮413、第三齿轮414和齿轮箱415,驱动电机411和齿轮箱415均固定安装在热风总传输管21的一侧,第一齿轮412、第二齿轮413和第三齿轮414均位于齿轮箱415的内部,驱动电机411的输出端穿过齿轮箱415的侧壁与第一齿轮412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12的侧面与第二齿轮413相啮合,第二齿轮413远离第一齿轮412的一侧与第三齿轮414相啮合,第三齿轮414与蜗杆机构42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齿轮412、第二齿轮413和第三齿轮414对驱动电机411的速度进行调节,提高旋转组件4的精度。
蜗杆机构42包括外壳体421,蜗杆本体422和轴承座423,外壳体421与热风总传输管21的端部焊接在一起,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轴承座423位于外壳体421内部的两端,蜗杆本体422安装在两者之间,蜗杆本体422的其中一端穿过外壳体421和齿轮箱415与第三齿轮414相连接,蜗杆本体422的侧面与蜗轮机构43相连接,方便进行调节。
参照图3和图4,蜗轮机构43包括外齿圈431、滚道432、内圈433和密封垫圈436,外齿圈431与内圈433均为环形,外齿圈431的外侧的蜗轮齿与蜗杆本体422相啮合,外齿圈431与内圈433之间为滚道432,滚道432的内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滚珠434。外齿圈431的一侧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注油口4311,注油口4311的外壁填充有密封塞435,注油口4311的内部与滚道432相连通,外齿圈431远离注油口4311的一侧与第一调节管221焊接在一起,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热风总传输管21靠近第一调节管221的侧面开设有检修口211,便于工作人员将润滑油通过注油口4311的内部填充到滚道432的内部,提高滚珠434的工作的稳定性。内圈433对外齿圈431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密封垫圈436填充在外齿圈431和热风总传输管21之间以及滚道432的外部,提高设备的密封性,提高热风的利用率。
参照图1,伸缩组件5包括驱动气缸51、连接杆52和套环53,驱动气缸51通过固定板安装在竖直管2212的侧面,其输出端沿竖直管2212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气缸51的输出端与连接杆52焊接在一起,连接杆52远离驱动气缸51的一端与套环53焊接在一起,套管套设在第二调节管222靠近出风口23的一端的外部,且将第二调节管222抱紧。在驱动气缸51的带动下,第二调节管222沿着竖直管2212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对出风口23与胚体本体7的距离的调整,控制热风进量。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当需要对出风口23的位置进行调节时,仅需要通过启动驱动电机411,在驱动电机411的带动下,经过第一齿轮412、第二齿轮413和第三齿轮414的减速后,带动蜗杆本体422进行转动,与蜗杆本体422侧面相啮合的外齿圈431沿着其圆周方向转动,从而调整第一调节管221的角度,进行转动,从而调整其角度;在驱动气缸51的带动下,套环53带动第二调节管222进行移动,两者相配合,从而对每个出风口23的位置进行单独调整,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热风的进量,提高胚体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加工出来的产品的良品率,裂痕较少。
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状态稳定,便于调整,良品率较高等特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包括窑室(1)、热风传输组件(2)和窑车(3),所述窑车(3)和热风传输组件(2)均位于所述窑室(1)的内部,所述热风传输组件(2)位于所述窑车(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传输组件(2)包括热风总传输管(21)和若干个分流管(22),若干个所述分流管(22)沿所述热风总传输管(2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分流管(22)包括第一调节管(221)、第二调节管(222)和出风口(23),所述第一调节管(221)呈T型,所述第一调节管(221)包括水平管(2211)和竖直管(2212),所述水平管(2211)两端均通过旋转组件(4)与所述热风总传输管(21)转动连接,所述竖直管(2212)与所述第二调节管(2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管(222)远离所述竖直管(2212)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2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包括驱动机构(41)、蜗杆机构(42)和蜗轮机构(43),所述蜗杆机构(42)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4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蜗轮机构(43)相连接,所述热风总传输管(21)和第一调节管(221)分别位于所述蜗轮机构(4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机构(43)包括外齿圈(431)、滚道(432)和内圈(433),所述滚道(432)位于所述外齿圈(431)和内圈(433)之间,所述滚道(432)内设置有滚珠(434),所述外齿圈(431)的外侧与所述蜗杆机构(42)相啮合,所述第一调节管(221)与所述外齿圈(431)的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圈(431)的表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注油口(4311),所述注油口(4311)的内部填充有密封塞(43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432)的两侧以及所述外齿圈(431)与所述热风总传输管(2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43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1)包括驱动电机(411)、第一齿轮(412)、第二齿轮(413)和第三齿轮(414),所述驱动电机(41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412)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412)与所述第二齿轮(413)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13)与所述第三齿轮(414)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14)的中部与所述蜗杆机构(42)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12)、第二齿轮(413)和第三齿轮(414)的外部设置齿轮箱(415),所述齿轮箱(415)与所述热风总传输管(2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机构(42)包括外壳体(421)、蜗杆本体(422)和轴承座(423),所述蜗杆本体(42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423)与所述外壳体(421)相连接,所述外壳体(421)的固定安装在所述热风总传输管(21)的表面,所述蜗杆本体(422)的侧面与所述蜗轮机构(43)相啮合,所述蜗杆本体(422)的一端穿过外壳体(421)与所述第三齿轮(414)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管(221)和第二调节管(222)的表面设置有伸缩组件(5),所述伸缩组件(5)包括驱动气缸(51)、连接杆(52)和套环(53),所述驱动气缸(51)固定安装第一调节管(221)外部,所述驱动气缸(51)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杆(5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2)远离所述驱动气缸(51)的一端与所述套环(53)固定连接,所述套环(53)套设在所述第二调节管(222)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管(221)的一端的外部。
CN202020284677.3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Active CN211823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4677.3U CN21182369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4677.3U CN21182369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3693U true CN21182369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08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4677.3U Active CN21182369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3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54762U (zh) 全气氛保护螺旋槽式回旋炉
CN102359744A (zh) 炉膛同轴分段燃烧中心回燃多回程蓄热节能炉
CN208536584U (zh) 一种分散式扬料回转窑
CN211823693U (zh) 一种多孔砖胚体干燥装置
CN2703240Y (zh) 环保节能自动控温转筒式烘炒机
CN110026251B (zh) 一种催化剂焙烧设备
CN103359959A (zh) 新型混合燃料煅烧石灰窑
CN202814060U (zh) 一种隔绝空气的密闭环形加热装置
CN206721115U (zh) 物料加热装置
CN113340099A (zh) 用于生产锂电材料的气电混合加热辊道窑
CN110044173B (zh) 一种用于节能宽体窑炉上的胚体干燥装置
CN110470131A (zh) 一种套筒隔炎焙烧窑
CN206772021U (zh) 一种实验室用转筒焙烧炉
CN111578714B (zh) 一种贯通式燃气焙烧炉
CN1017082B (zh) 新型机立窑
CN112460985A (zh) 一种碳素回转窑及其制造工艺
CN209279641U (zh) 一种提高粉料烧结效率的装置
CN210346302U (zh) 一种制备耐高温硅基气凝胶用旋转烧结炉
CN111829337A (zh) 高温氧化铝煅烧设备
CN111504054A (zh) 一种铝酸盐水泥制备用干法中空回转窑
CN112665377A (zh) 旋转式钟罩炉
CN207746372U (zh) 一种新型焙烧炉
CN205527788U (zh) 一种利用焦锑酸钠脱水生产偏锑酸钠的高温反应炉
CN218864736U (zh) 一种用于节能宽体窑炉上的胚体干燥装置
CN114508929B (zh) 三次元掁动粉体烧结设备和烧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