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2817U - 风冷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风冷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2817U
CN211822817U CN202020462086.0U CN202020462086U CN211822817U CN 211822817 U CN211822817 U CN 211822817U CN 202020462086 U CN202020462086 U CN 202020462086U CN 211822817 U CN211822817 U CN 211822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an
air
air conditioner
condition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20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宇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 Universe Air Conditioning Tech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 Universe Air Conditioning Tech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 Universe Air Conditioning Tech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 Universe Air Conditioning Tech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620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2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2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2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制冷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冷空调机,包括支撑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压缩机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依次连接,形成闭环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侧,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一侧,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方向相反或形成夹角。通过与空气换热,具备制冷效果,提高降暑效果。

Description

风冷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领域,特别是一种风冷空调机。
背景技术
现在空调的使用十分普遍,但是对于室外使用时不能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例如在室外的烧烤摊餐饮店等,一到夏天只能采用大功率风扇,但是无论风力多大,其鼓动的也是室外温度的空气,所以其降暑效果并不好,于是又有采用带喷雾的风扇,但是,降暑效果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风冷空调机,提高降暑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风冷空调机,包括支撑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压缩机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依次连接,形成闭环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侧,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一侧,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方向相反或形成夹角。
第一换热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元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环回路,即给换热工质形成完整的制冷循环,压缩机驱动换热工质循环,而第一换热器为制冷一侧,通过第一风机的驱动,使得空气经过第一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吹出,此时的空气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所以形成制冷效果,然后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继续向外吹出,所以吹出的为冷风,降暑效果达到提高。第二换热器为高温一侧,通过第二换热器鼓风,此时第二换热器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所以经过与空气的换热后,空气温度升高,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向外排出。此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排风口相反或者形成夹角,所以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鼓风的方向不同,因此不会冷热风形成干扰,影响降暑效果。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所述第二换热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为了保证第二换热器换热后产生的热风快速吹走,所以将第二换热器设置在上方,产生的热风也能快速上升,不影响第一换热器产生冷风的降暑效果。
所述第一风机水平方向安装,所述第二风机竖直方向安装,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方向朝上。由于热风密度较小,所以通过将第二风机的排风口方向朝上,可以使得鼓出的热风具有一个向上趋势进入空气中,也不容易下沉,影响到第一风机鼓出的冷风。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外轮廓至少部分向外突出,且向外突出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外轮廓向外突出的内侧。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具有向外突出的部分,使得整体呈现出外凸机构,所以其外凸部分的内侧具有内凹部分,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即安装在该内凹部分形成的内凹槽内,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启动时,使得内凹部分形成负压,空气随即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外侧进入内侧,达到换热效果,该结构使得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换热的面积有所增加,所以可以降低空调的体积。
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外轮廓向外突出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外轮廓向外突出的方向相反。因为第一风机鼓出的为冷风,第二风机鼓出的为热风,所以通过反向设置可以避免冷热风同时吹到人,达不到较好的降暑效果。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有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上端口和所述下端口均通过挡板封闭。此处为了方便加工,上下两侧留有上端口和下端口,又为了避免空气从该上端口和下端口流入,所以设置有挡板封闭。
此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也通过挡板隔开。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换热管上形成换热单元,多个换热单元拼接成换热器,所述换热单元折弯成弧形、“]”型或“L”型。换热工质经过换热管内,为了增加换热面积,通过散热片的设置,使得换热的面积增加,所以换热工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时,换热面积相应地着增加,所以换热速率也增加。此外,通过多个换热单元的拼接形成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拼接成不同大小。而换热单元可以折弯成向外突出的结构,如弧形、“]”型或“L”型,然后再拼接成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
此处的两个换热单元之间可以采用同一根换热管,只要存在上下层的关系即可认为是两个换热单元。
风冷空调机还包括出风板,所述出风板覆盖所述第一换热器外轮廓向外突出的内侧,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出风板之间。风机鼓动的风从出风板排出,即控制了空气经过第一换热器后,再经过风机然后从出风板排出。
还包括出风罩,所述出风罩安装在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外侧,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采用轴流式风机。风罩同样对第二风机鼓出的风导向,而且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采用的是轴流式风机,风力大,输送距离远,所以不管是冷风还是热风均能较远距离的输送。
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三个或四个滚动轮,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边缘。通过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实现空调机可以移动,增加了空调机的机动性,方便使用者的搬运。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取出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换热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取出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片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设有散热片的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带直线段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L”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架;11、滚动轮;20、第一换热器;21、换热管;22、散热片;23、上端口;24、下端口;30、第二换热器;40、第一风机;50、第二风机;60、压缩机;70、出风板;80、出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风冷空调机,包括支撑架10、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30、第一风机40、第二风机50、压缩机60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器20、压缩机60、第二换热器30和节流元件依次连接,形成闭环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30、第一风机40和第二风机50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第一风机40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一侧,所述第二风机50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30一侧,所述第一风机40和所述第二风机50的排风口方向相反或形成夹角。
第一换热器20、压缩机60、第二换热器30和节流元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环回路,即给换热工质形成完整的制冷循环,压缩机60驱动换热工质循环,而第一换热器20为制冷一侧,通过第一风机40的驱动,使得空气经过第一换热器20,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吹出,此时的空气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所以形成制冷效果,然后在第一风机40的作用下继续向外吹出,所以吹出的为冷风,降暑效果达到提高。第二换热器30为高温一侧,通过第二换热器30鼓风,此时第二换热器30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所以经过与空气的换热后,空气温度升高,在第二风机50的作用下向外排出。此时第一风机40和第二风机50的排风口相反或者形成夹角,所以第一风机40和第二风机50鼓风的方向不同,因此不会冷热风形成干扰,影响降暑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压缩机60和所述第一换热器20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0的下部,所述第二换热器30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0的上部。为了保证第二换热器30换热后产生的热风快速吹走,所以将第二换热器30设置在上方,产生的热风也能快速上升,不影响第一换热器20产生冷风的降暑效果。
如图3、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2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0外轮廓至少部分向外突出,且向外突出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风机40和所述第二风机5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0外轮廓向外突出的内侧。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具有向外突出的部分,使得整体呈现出外凸机构,所以其外凸部分的内侧具有内凹部分,第一风机40和第二风机50即安装在该内凹部分形成的内凹槽内,第一风机40和第二风机50启动时,使得内凹部分形成负压,空气随即从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外侧进入内侧,达到换热效果,该结构使得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换热的面积有所增加,所以可以降低空调的体积。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风机40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0外轮廓向外突出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风机50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0外轮廓向外突出的方向相反。因为第一风机40鼓出的为冷风,第二风机50鼓出的为热风,所以通过反向设置可以避免冷热风同时吹到人,达不到较好的降暑效果。
所述第一换热器2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0设置有上端口23和下端口24,所述上端口23和所述下端口24均通过挡板封闭。此处为了方便加工,上下两侧留有上端口23和下端口24,又为了避免空气从该上端口23和下端口24流入,所以设置有挡板封闭。
如图7至图11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2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0包括换热管21和散热片22,所述散热片2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散热片22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换热管21上形成换热单元,多个换热单元拼接成换热器,所述换热单元折弯成弧形、“]”型或“L”型。换热工质经过换热管21内,为了增加换热面积,通过散热片22的设置,使得换热的面积增加,所以换热工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时,换热面积相应地着增加,所以换热速率也增加。此外,通过多个换热单元的拼接形成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拼接成不同大小。而换热单元可以折弯成向外突出的结构,如弧形、“]”型或“L”型,然后再拼接成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
第一换热和第二换热器30俯视方向下为圆弧形,圆弧的两个端部设置有直线段。圆弧形的结构方便折弯而且在端部设置以后直线段的结构,方便与其他结构相连接。
此处的两个换热单元之间可以采用同一根换热管21,只要存在上下层的关系即可认为是两个换热单元。
风冷空调机还包括出风板70,所述出风板70覆盖所述第一换热器20外轮廓向外突出的内侧,所述第一风机40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和所述出风板70之间。风机鼓动的风从出风板70排出,即控制了空气经过第一换热器20后,再经过风机然后从出风板70排出。
本实施例中,出风板70上设置有多条摆动条,可以改变风向。
还包括出风罩80,所述出风罩80安装在所述第二风机50的出风口外侧,所述第一风机40和所述第二风机50均采用轴流式风机。风罩同样对第二风机50鼓出的风导向,而且第一风机40和第二风机50采用的是轴流式风机,风力大,输送距离远,所以不管是冷风还是热风均能较远距离的输送。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架10底部设置有三个或四个滚动轮11,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的底部边缘。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滚动轮11实现空调机可以移动,增加了空调机的机动性,方便使用者的搬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风机40水平方向安装,所述第二风机50竖直方向安装,所述第二风机50的排风口方向朝上。由于热风密度较小,所以通过将第二风机50的排风口方向朝上,可以使得鼓出的热风具有一个向上趋势进入空气中,也不容易下沉,影响到第一风机40鼓出的冷风。
其余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累述。
引用图纸说明时,是对出现的新特征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引用图纸导致描述不够简洁,在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已描述的特征,图纸不再一一引用。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压缩机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依次连接,形成闭环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侧,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一侧,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方向相反或形成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所述第二换热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水平方向安装,所述第二风机竖直方向安装,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方向朝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外轮廓至少部分向外突出,且向外突出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外轮廓向外突出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外轮廓向外突出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外轮廓向外突出的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有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上端口和所述下端口均通过挡板封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换热管上形成换热单元,多个换热单元拼接成换热器,所述换热单元折弯成弧形、“]”型或“L”型。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板,所述出风板覆盖所述第一换热器外轮廓向外突出的内侧,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出风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罩,所述出风罩安装在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外侧,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采用轴流式风机。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风冷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三个或四个滚动轮,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边缘。
CN202020462086.0U 2020-04-01 2020-04-01 风冷空调机 Active CN211822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2086.0U CN211822817U (zh) 2020-04-01 2020-04-01 风冷空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2086.0U CN211822817U (zh) 2020-04-01 2020-04-01 风冷空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2817U true CN211822817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1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2086.0U Active CN211822817U (zh) 2020-04-01 2020-04-01 风冷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28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5389A (zh) * 2020-11-18 2021-02-05 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方向出风空调机和集风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5389A (zh) * 2020-11-18 2021-02-05 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方向出风空调机和集风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8226A (zh) 电池柜
CN211822817U (zh) 风冷空调机
CN117543129B (zh) 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
CN204887829U (zh) 液冷散热式机柜柜门
CN104994707A (zh) 液冷散热式机柜柜门
CN217464647U (zh) 一种幕墙扩展式空调器
CN215222812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112888250B (zh) 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
CN201789702U (zh) 一种户外机柜
CN21318579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散热器
CN209945093U (zh) 一种封闭式风冷换热器
CN210781811U (zh) 一种通信基站机柜
CN206410580U (zh) 一种高效大换热量分体式热交换器
CN214800511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机柜
CN218920819U (zh) 一种散热机构及物联网终端外壳
CN221030831U (zh) 一种建筑隔热性铝合金幕墙
CN2217832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池箱
CN211823020U (zh) 换热装置和空调机
CN205825298U (zh) 一种分体式地源热泵空调
CN209312851U (zh) 电池柜
CN211953119U (zh) 可制冷电风扇
CN221258955U (zh) 一种空调器
CN221272502U (zh) 一种驻车空调导风装置
CN220671800U (zh) 投影仪及其高效散热式内循环风路结构
WO2021022897A1 (zh) 空调柜机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