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0139U - 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0139U
CN211820139U CN202020224019.5U CN202020224019U CN211820139U CN 211820139 U CN211820139 U CN 211820139U CN 202020224019 U CN202020224019 U CN 202020224019U CN 211820139 U CN211820139 U CN 211820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ylinder
rod
medium
ro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40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岚岚
徐庆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il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ggs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gs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ggs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40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0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0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0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增压缸包括缸体、第一活塞部件和第二活塞部件;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包括第一杆部、第一活塞部以及活塞孔,所述第一杆部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一活塞部均与所述缸体密封滑配连接;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包括第二杆部和第二活塞部,所述第二活塞部密封滑配连接在所述活塞孔中,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缸体之间密封滑配连接;所述第二杆部的下端部设有增压锥面,所述缸体上嵌装有增压珠,所述活塞孔的上端部设有施压锥面,以便所述施压锥面与所述增压珠相抵并驱动所述增压珠朝向所述第二杆部移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提升输出的推力,进而提高夹紧工件的夹紧力,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使用夹具装置来抓取、搬运工件,由于工业机器人中的空间有限,因此结构紧凑的气动夹具装置被广泛应用,其原理就是通过夹具装置中的气缸输出推力来实现工件的夹紧。但是气缸所使用的压缩空气具有一定的压缩性,且压缩空气的压力一般在6bar以下,这就导致气缸的输出推力不稳定且推力太小,进而使得夹紧装置的夹紧力太小,无法夹紧大负载的工件。而为了得到较大的夹紧力,部分设计者使用了倍力气缸,但是这导致了夹具装置的体积变大,占用的空间变大,并且夹紧力也仅增加两倍,仍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增压缸,它能够大幅提升输出的推力,进而提高夹紧工件的夹紧力,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节省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压缸,它包括缸体、第一活塞部件和第二活塞部件;其中,
所述缸体中设有内腔;
所述第一活塞部件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包括第一杆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杆部的上端部的第一活塞部以及贯穿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一活塞部的活塞孔,所述第一杆部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一活塞部均与所述缸体密封滑配连接;
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包括第二杆部和第二活塞部,所述第二活塞部密封滑配连接在所述活塞孔中,所述第二杆部的下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塞部上,所述第二杆部的上端部伸出至所述缸体外,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缸体之间密封滑配连接;
所述第一活塞部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活塞部的上端部以及所述缸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介质腔,所述第一活塞部的下端部、所述第一杆部的外周壁以及所述缸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介质腔,所述第二活塞部的下端部、所述活塞孔的孔壁以及所述缸体之间形成有第三介质腔;
所述缸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介质腔连通并用于向第一介质腔中注入压力介质的第一介质孔、与所述第二介质腔连通并用于向第二介质腔中注入压力介质的第二介质孔,以及与所述第三介质腔连通并用于向第三介质腔中注入压力介质的第三介质孔;
所述第二杆部的下端部设有上大下小的增压锥面;
所述缸体上嵌装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增压锥面相抵并分布在以所述第二杆部的中心轴为圆心的圆周上的增压珠;
所述活塞孔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增压珠相抵的施压锥面,以便当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向上运动时,所述施压锥面与所述增压珠相抵并驱动所述增压珠朝向所述第二杆部移动,进而使所述增压珠与所述增压锥面相抵并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运动;
所述施压锥面的锥角α小于所述增压锥面的锥角β。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缸体的具体结构,所述缸体包括缸筒、端盖和套筒;其中,
所述端盖密封连接在所述缸筒的下端部,所述内腔设于所述缸筒和所述端盖之间;
所述第二杆部密封滑配连接在所述套筒中;
所述套筒的上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缸筒的上端部,所述套筒的下端部伸入所述内腔中并设有与所述增压珠一一对应的嵌装孔,所述增压珠嵌装在所述嵌装孔中。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塞部与所述缸筒密封滑配连接,所述第一杆部的下端部与所述端盖密封滑配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塞部与所述缸筒之间、所述第一杆部的下端部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端盖与所述缸筒之间、所述第二活塞部与所述活塞孔之间、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杆部之间以及所述套筒与所述缸筒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介质孔和所述第二介质孔均设于所述缸筒上,所述第三介质孔设于所述端盖上。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嵌装孔的具体结构,所述嵌装孔为锥形结构,所述嵌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嵌装孔的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的孔径;
所述嵌装孔的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的孔径小于所述增压珠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夹具装置,它包括如上所述的增压缸,它还包括壳体、传动机构和夹紧部件;其中,
所述壳体连接在所述缸体上或与所述缸体为一整体;
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杆部的上端部相连;
所述夹紧部件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以便当所述第二杆部被驱动动作时,所述第二杆部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夹紧部件动作以夹紧外部工件。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传动机构的具体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和连杆;其中,
所述夹紧部件连接在所述曲柄上;
所述曲柄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连杆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曲柄的另一端部;
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杆部的上端铰接,以便所述第二杆部通过所述连杆驱动所述曲柄和夹紧部件转动。
进一步为了感应所述第二杆部的位置,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杆部配合以感应所述第二杆部动作至伸出位置或收缩位置的感应装置。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感应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触头;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触头连接在所述第二杆部上,所述触头用于当所述第二杆部位于伸出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器,当所述第二杆部位于收缩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二传感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当所述增压缸收缩时,向所述第一介质腔中注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活塞部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活塞部的上端部,以使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和第二活塞部件向下移动。当所述增压缸伸出时,先向所述第三介质腔中注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二活塞部的下端部,以便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移动,然后向所述第二介质腔中注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活塞部的下端部,以便驱动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向上移动,此时所述施压锥面驱动所述增压珠朝向所述第二杆部移动,进而所述增压珠与所述增压锥面相抵并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运动。其中,所述增压珠的个数设为n,向所述第二介质腔中注入压力介质后,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活塞部的下端部,使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受到向上的推力F1,此时,所述施压锥面向每个增压珠施加的力为F2,每个增压珠向所述第增压锥面施加的力为F3,此时,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受到向上的合力为F4。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所述增压珠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2cosα=F3cosβ,对所述第一活塞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可得,n·F2sinα=F1,对所述第二活塞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可得,n·F3sinβ=F4,因此可得,F4=(tanβ/tanα)F1。因此,当α<β时,tanβ/tanα>1,使得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的输出推力得到增加,当所述α=10°,β=45°,F4约为F1的5.6倍,大大提高了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的输出推力,相比于传统的气缸,所述增压缸的输出推力增大了5.6倍,进而大大提高了应用其的夹具装置的夹紧力,并且所述增压缸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省了占用的空间,实现了在紧凑的空间内输出推力的大幅度提升,使得应用其的夹具装置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的装配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活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一种增压缸,它包括缸体1、第一活塞部件和第二活塞部件;其中,
所述缸体1中设有内腔;
所述第一活塞部件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包括第一杆部2、连接在所述第一杆部2的上端部的第一活塞部3以及贯穿所述第一杆部2和第一活塞部3的活塞孔4,所述第一杆部2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一活塞部3均与所述缸体1密封滑配连接;
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包括第二杆部5和第二活塞部6,所述第二活塞部6密封滑配连接在所述活塞孔4中,所述第二杆部5的下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塞部6上,所述第二杆部5的上端部伸出至所述缸体1外,所述第二杆部5与所述缸体1之间密封滑配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活塞部件与所述第二活塞部件的滑动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活塞部6的上端部以及所述缸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介质腔7,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下端部、所述第一杆部2的外周壁以及所述缸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介质腔8,所述第二活塞部6的下端部、所述活塞孔4的孔壁以及所述缸体1之间形成有第三介质腔9;
所述缸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介质腔7连通并用于向第一介质腔7中注入压力介质的第一介质孔10、与所述第二介质腔8连通并用于向第二介质腔8中注入压力介质的第二介质孔11,以及与所述第三介质腔9连通并用于向第三介质腔9中注入压力介质的第三介质孔12;
所述第二杆部5的下端部设有上大下小的增压锥面13;
所述缸体1上嵌装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增压锥面13相抵并分布在以所述第二杆部5的中心轴为圆心的圆周上的增压珠14;
所述活塞孔4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增压珠14相抵的施压锥面15,以便当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向上运动时,所述施压锥面15与所述增压珠14相抵并驱动所述增压珠14朝向所述第二杆部5移动,进而使所述增压珠14与所述增压锥面13相抵并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运动;
所述施压锥面15的锥角α小于所述增压锥面13的锥角β,以便增加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运动时输出的推力;具体的,所述施压锥面15也是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具体的,当所述增压缸收缩时,向所述第一介质腔7中注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活塞部6的上端部,以使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和第二活塞部件向下移动。当所述增压缸伸出时,先向所述第三介质腔9中注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二活塞部6的下端部,以便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移动,然后向所述第二介质腔8中注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下端部,以便驱动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向上移动,此时所述施压锥面15驱动所述增压珠14朝向所述第二杆部5移动,进而所述增压珠14与所述增压锥面13相抵并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运动。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增压珠14的个数为n,向所述第二介质腔8中注入压力介质后,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下端部,使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受到向上的推力F1,此时,所述施压锥面15向每个增压珠14施加的力为F2,每个增压珠14向所述第增压锥面13施加的力为F3,此时,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受到向上的合力为F4。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所述增压珠14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2cosα=F3cosβ,对所述第一活塞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可得,n·F2sinα=F1,对所述第二活塞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可得,n·F3sinβ=F4,因此可得,F4=(tanβ/tanα)F1。因此,当α<β时,tanβ/tanα>1,使得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的输出推力得到增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α=10°,β=45°,F4约为F1的5.6倍,因此第二活塞部件输出的推力相比于传统的气缸增大了5.6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介质可以为空气。
如图1~3所示,所述缸体1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缸筒16、端盖17和套筒18;其中,
所述端盖17密封连接在所述缸筒16的下端部,所述内腔设于所述缸筒16和所述端盖17之间;
所述第二杆部5密封滑配连接在所述套筒18中;
所述套筒18的上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缸筒16的上端部,所述套筒18的下端部伸入所述内腔中并设有与所述增压珠14一一对应的嵌装孔19,所述增压珠14嵌装在所述嵌装孔19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装孔19和所述增压珠14均设有6个,所有所述嵌装孔19以所述第二杆部5的中心轴为圆心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套筒18的下端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部3与所述缸筒16密封滑配连接,所述第一杆部2的下端部与所述端盖17密封滑配连接。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活塞部3与所述缸筒16之间、所述第一杆部2的下端部与所述端盖17之间、所述端盖17与所述缸筒16之间、所述第二活塞部6与所述活塞孔4之间、所述套筒18与所述第二杆部5之间以及所述套筒18与所述缸筒16之间均设有密封圈20。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孔10和所述第二介质孔11均设于所述缸筒16上,所述第三介质孔12设于所述端盖17上。
如图1、3所示,所述嵌装孔19可以为锥形结构,所述嵌装孔19的靠近所述第二杆部5的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嵌装孔19的远离所述第二杆部5的一端的孔径;
所述嵌装孔19的远离所述第二杆部5的一端的孔径小于所述增压珠14的直径,以便防止所述增压珠14从所述嵌装孔19的远离所述第二杆部5的一端脱落;具体的,所述增压珠14可以为钢珠。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一种夹具装置,它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增压缸,它还包括壳体21、传动机构和夹紧部件;其中,
所述壳体21连接在所述缸体1上或与所述缸体1为一整体;
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壳体21上并与所述第二杆部5的上端部相连;
所述夹紧部件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以便当所述第二杆部5被驱动动作时,所述第二杆部5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夹紧部件动作以夹紧外部工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缸筒16的上端部。
如图1~3所示,所述传动机构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曲柄22和连杆23;其中,
所述夹紧部件连接在所述曲柄22上;
所述曲柄22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壳体21上;
所述连杆23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曲柄22的另一端部;
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杆部5的上端铰接,以便所述第二杆部5通过所述连杆23驱动所述曲柄22和夹紧部件转动,进而使所述夹紧部件夹紧外部工件。
如图1~3所示,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杆部5配合以感应所述第二杆部5动作至伸出位置或收缩位置的感应装置;具体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24、第二传感器25和触头26;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器24和所述第二传感器25均连接在所述壳体21上;
所述触头26连接在所述第二杆部5上,所述触头26用于当所述第二杆部5位于伸出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器24,当所述第二杆部5位于收缩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二传感器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24和所述第二传感器25均通过传感器支架27连接在所述壳体21上,具体的,所述传感器支架27连接在所述壳体21上,所述第一传感器24和所述第二传感器25均连接在所述传感器支架27上。具体的,所述第一传感器24和所述第二传感器25均与外部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外部控制器可以为PLC控制器,所述第一传感器24和所述第二传感器25均可以为接近开关;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外部控制器还可以与外部指示部件控制连接,以便显示所述第二杆部5是位于伸出位置还是位于收缩位置,所述外部指示部件可以但不限于是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所述增压缸收缩时,向所述第一介质腔7中注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活塞部6的上端部,以使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和第二活塞部件向下移动。当所述增压缸伸出时,先向所述第三介质腔9中注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二活塞部6的下端部,以便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移动,然后向所述第二介质腔8中注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下端部,以便驱动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向上移动,此时所述施压锥面15驱动所述增压珠14朝向所述第二杆部5移动,进而所述增压珠14与所述增压锥面13相抵并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运动。其中,所述增压珠14的个数设为n,向所述第二介质腔8中注入压力介质后,压力介质的压力作用在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下端部,使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受到向上的推力F1,此时,所述施压锥面15向每个增压珠14施加的力为F2,每个增压珠14向所述第增压锥面13施加的力为F3,此时,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受到向上的合力为F4。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所述增压珠14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2cosα=F3cosβ,对所述第一活塞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可得,n·F2sinα=F1,对所述第二活塞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可得,n·F3sinβ=F4,因此可得,F4=(tanβ/tanα)F1。因此,当α<β时,tanβ/tanα>1,使得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的输出推力得到增加,当所述α=10°,β=45°,F4约为F1的5.6倍,大大提高了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的输出推力,相比于传统的气缸,所述增压缸的输出推力增大了5.6倍,进而大大提高了应用其的夹具装置的夹紧力,并且所述增压缸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省了占用的空间,实现了在紧凑的空间内输出推力的大幅度提升,使得应用其的夹具装置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1)、第一活塞部件和第二活塞部件;其中,
所述缸体(1)中设有内腔;
所述第一活塞部件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包括第一杆部(2)、连接在所述第一杆部(2)的上端部的第一活塞部(3)以及贯穿所述第一杆部(2)和第一活塞部(3)的活塞孔(4),所述第一杆部(2)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一活塞部(3)均与所述缸体(1)密封滑配连接;
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包括第二杆部(5)和第二活塞部(6),所述第二活塞部(6)密封滑配连接在所述活塞孔(4)中,所述第二杆部(5)的下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塞部(6)上,所述第二杆部(5)的上端部伸出至所述缸体(1)外,所述第二杆部(5)与所述缸体(1)之间密封滑配连接;
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活塞部(6)的上端部以及所述缸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介质腔(7),所述第一活塞部(3)的下端部、所述第一杆部(2)的外周壁以及所述缸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介质腔(8),所述第二活塞部(6)的下端部、所述活塞孔(4)的孔壁以及所述缸体(1)之间形成有第三介质腔(9);
所述缸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介质腔(7)连通并用于向第一介质腔(7)中注入压力介质的第一介质孔(10)、与所述第二介质腔(8)连通并用于向第二介质腔(8)中注入压力介质的第二介质孔(11),以及与所述第三介质腔(9)连通并用于向第三介质腔(9)中注入压力介质的第三介质孔(12);
所述第二杆部(5)的下端部设有上大下小的增压锥面(13);
所述缸体(1)上嵌装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增压锥面(13)相抵并分布在以所述第二杆部(5)的中心轴为圆心的圆周上的增压珠(14);
所述活塞孔(4)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增压珠(14)相抵的施压锥面(15),以便当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向上运动时,所述施压锥面(15)与所述增压珠(14)相抵并驱动所述增压珠(14)朝向所述第二杆部(5)移动,进而使所述增压珠(14)与所述增压锥面(13)相抵并驱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上运动;
所述施压锥面(15)的锥角α小于所述增压锥面(13)的锥角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包括缸筒(16)、端盖(17)和套筒(18);其中,
所述端盖(17)密封连接在所述缸筒(16)的下端部,所述内腔设于所述缸筒(16)和所述端盖(17)之间;
所述第二杆部(5)密封滑配连接在所述套筒(18)中;
所述套筒(18)的上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缸筒(16)的上端部,所述套筒(18)的下端部伸入所述内腔中并设有与所述增压珠(14)一一对应的嵌装孔(19),所述增压珠(14)嵌装在所述嵌装孔(19)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部(3)与所述缸筒(16)密封滑配连接,所述第一杆部(2)的下端部与所述端盖(17)密封滑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部(3)与所述缸筒(16)之间、所述第一杆部(2)的下端部与所述端盖(17)之间、所述端盖(17)与所述缸筒(16)之间、所述第二活塞部(6)与所述活塞孔(4)之间、所述套筒(18)与所述第二杆部(5)之间以及所述套筒(18)与所述缸筒(16)之间均设有密封圈(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孔(10)和所述第二介质孔(11)均设于所述缸筒(16)上,所述第三介质孔(12)设于所述端盖(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装孔(19)为锥形结构,所述嵌装孔(19)的靠近所述第二杆部(5)的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嵌装孔(19)的远离所述第二杆部(5)的一端的孔径;
所述嵌装孔(19)的远离所述第二杆部(5)的一端的孔径小于所述增压珠(14)的直径。
7.一种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缸,它还包括壳体(21)、传动机构和夹紧部件;其中,
所述壳体(21)连接在所述缸体(1)上或与所述缸体(1)为一整体;
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壳体(21)上并与所述第二杆部(5)的上端部相连;
所述夹紧部件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以便当所述第二杆部(5)被驱动动作时,所述第二杆部(5)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夹紧部件动作以夹紧外部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22)和连杆(23);其中,
所述夹紧部件连接在所述曲柄(22)上;
所述曲柄(22)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壳体(21)上;
所述连杆(23)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曲柄(22)的另一端部;
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杆部(5)的上端铰接,以便所述第二杆部(5)通过所述连杆(23)驱动所述曲柄(22)和夹紧部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杆部(5)配合以感应所述第二杆部(5)动作至伸出位置或收缩位置的感应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24)、第二传感器(25)和触头(26);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器(24)和所述第二传感器(25)均连接在所述壳体(21)上;
所述触头(26)连接在所述第二杆部(5)上,所述触头(26)用于当所述第二杆部(5)位于伸出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器(24),当所述第二杆部(5)位于收缩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二传感器(25)。
CN202020224019.5U 2020-02-28 2020-02-28 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Active CN211820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4019.5U CN211820139U (zh) 2020-02-28 2020-02-28 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4019.5U CN211820139U (zh) 2020-02-28 2020-02-28 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0139U true CN211820139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96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4019.5U Active CN211820139U (zh) 2020-02-28 2020-02-28 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0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54319A (en) Rotary clamping apparatus
US6113086A (en) Rotary clamping apparatus
KR101548447B1 (ko) 배력기구 부착 실린더 장치
CN211661551U (zh) 一种锥型构件法兰孔加工夹紧工装
JP6410472B2 (ja) クランプ装置
CN211820139U (zh) 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CN206326552U (zh) 一种弹性膨胀销安装装置
CN210398050U (zh) 一种活塞式测压接头
US11110560B2 (en) Rotary clamp
CN106969688A (zh) 一种活塞环检测工装
CN111197601A (zh) 增压缸及应用其的夹具装置
JP5841152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クランプ装置
JP2014238174A (ja) 倍力機構付きシリンダ装置
EP2233245A1 (en) Clamping device
CN112643572A (zh) 一种薄壁壳体零件内孔夹紧定位工装
CN207229041U (zh) 套管送入工具液力执行器
CN104084811A (zh) 一种输出轴双环定位夹具
US5495782A (en) Power wrench
CN112405424A (zh) 一种用于定位卡箍装配的工装结构及装配方法
JP2018044783A (ja) 気密試験用マスキング治具
JP5632902B2 (ja) 倍力機構付きシリンダ装置
CN112207531A (zh) 一种通风管道自动对接装置
CN219520247U (zh) 电机轴压铆缩口工装
CN218761404U (zh) 一种新型液压刀柄防尘密封装置
CN210464809U (zh) 一种压力表壳体检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9

Address after: Room A2244, 1st and 2nd floors, No. 6397 Hutai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44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ile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96 Jinting Road, Xishan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iggs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