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0129U -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和风扇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和风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0129U
CN211820129U CN201921864345.6U CN201921864345U CN211820129U CN 211820129 U CN211820129 U CN 211820129U CN 201921864345 U CN201921864345 U CN 201921864345U CN 211820129 U CN211820129 U CN 211820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air outlet
valve member
ai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43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霍顿
J.R.卡林
S.E.皮特
R.A.休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yson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ys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yson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yson Technolog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0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01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6Arrangements of nozzles
    • F04F5/461Adjustable nozz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10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0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8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DFLUID DYNAMICS, i.e. METHODS OR 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GASES OR LIQUIDS
    • F15D1/00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 F15D1/08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of jets leaving an orif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该喷嘴包括沿会聚方向定向的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的阀。阀包括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其可在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的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的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范围内移动。阀还被布置成使得,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的尺寸差大于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的尺寸差。一种包括上述喷嘴的风扇组件。

Description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和风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以及包括这种喷嘴的风扇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规的家用风扇通常包括安装成可绕轴线旋转的一组叶片或刀片,以及用于旋转该组叶片以产生气流的驱动装置。气流的运动和循环会产生“风寒”或微风,结果,用户会通过对流和蒸发散发热量,从而获得冷却效果。叶片通常位于笼子内,该笼子允许气流通过壳体,同时防止用户在使用风扇期间与旋转叶片接触。
US 2,488,467描述了一种不使用笼罩叶片来从风扇组件喷射空气的风扇。取而代之的是,风扇组件包括基部和一系列同心的环形喷嘴,基部容纳马达驱动的叶轮,用于将空气吸入基部,喷嘴连接到基部,并且每个喷嘴都包括位于喷嘴前部的环形出口,用于从风扇喷出气流。每个喷嘴围绕孔轴线延伸以限定喷嘴围绕其延伸的孔。
每个喷嘴呈翼型的形状因此可以被认为具有位于喷嘴后部的前缘,位于喷嘴前部的后缘以及在前缘和后缘之间延伸的弦线。在US 2,488,467中,每个喷嘴的弦线平行于喷嘴的孔轴线。空气出口位于弦线上,并且布置成沿远离喷嘴且沿着弦线延伸的方向喷出气流。
WO 2010/100451中描述了另一种不使用笼罩叶片来从风扇组件喷射空气的风扇组件。该风扇组件包括圆柱形基部和单个环形喷嘴,该基部还容纳用于将主要气流吸入基部的马达叶轮,该喷嘴连接到基部并包括环形嘴部/ 出口,主要气流通过该环形嘴部/出口从风扇喷出。喷嘴限定开口,风扇组件的局部环境中的空气通过该开口被从嘴部喷出的主要气流吸入,从而放大了主要气流。喷嘴包括科恩达表面,嘴部布置在科恩达表面上以引导主要气流。柯恩达表面绕开口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延伸,从而由风扇组件产生的气流呈具有圆柱或截头圆锥形轮廓的环形射流的形式。
用户能够以两种方式之一改变从喷嘴喷出气流的方向。基部包括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可被致动以使喷嘴和基部的一部分绕穿过基部中心的垂直轴线摆动,从而使风扇组件产生的气流绕大约180度的弧线扫掠。基部还包括倾斜机构,以允许喷嘴和基部的上部相对于基部的下部相对于水平线倾斜最多10°的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该喷嘴包括空气入口;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一空气出口和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二空气出口,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沿会聚方向定向;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的阀。该阀包括一个或多个阀构件,该阀构件可移动以同时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并且相反地调节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可在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的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的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范围内移动。阀还被布置成使得,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的尺寸差大于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的尺寸差。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是离散的。换句话说,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在物理上彼此分离。
换句话说,阀布置成使得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在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最大,而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在第二端部时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最小,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最大,而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最小。然后阀进一步布置成使得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大于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大于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嘴,该喷嘴能够接收单个气流的输入,例如来自单个空气供应源,并操纵气流,以便可以改变从喷嘴喷出的气流的方向,而无需倾斜安装有喷嘴的风扇组件。第一空气出口喷出第一气流,第二空气出口喷出第二气流。从喷嘴喷出的总气流(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的组合)保持恒定,但是通过改变通过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各自喷出的总气流的比例,可以改变从喷嘴喷出的气流的轮廓。此外,该布置还提供了由喷嘴产生的气流的导向范围朝向第二空气出口偏置,这在当喷嘴旨在向单个用户提供合成气流时尤其有利,特别是在喷嘴与风扇组件一起使用,该风扇组件设置在靠近用户的升高表面(例如桌子或书桌)上时。
优选地,阀布置成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阀构件的运动同时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并且相反地调节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同时保持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的总/组合尺寸恒定。因此,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一起限定喷嘴的总空气出口。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设置在喷嘴的面上,并且优选地朝向喷嘴的面的中心轴线定向。优选地,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可相对于喷嘴的外壳体或主体移动。
优选地,喷嘴的面相对于喷嘴的基部的角度为0至90度,更优选为0 至45度,并且还更优选为20至40度。喷嘴的面相对于喷嘴的基部的角度可以是锐角(即,大于0但小于90度),以使第一空气出口高于第二空气出口(即,当喷嘴的基部水平时)。
阀可包括多个阀构件,这些阀构件协作以相对于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同时保持喷嘴的总空气出口的尺寸恒定。为此,多个阀构件可以被链接,使得它们同时运动。
优选地,所述阀包括单个阀构件,所述单个阀构件布置成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可移动。优选地,阀构件可以布置成可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端部位置中阀构件的第一部分最大地阻塞第二空气出口,在第二端部位置中阀构件的第二部分最大地阻塞第一空气出口。第一空气出口可以由喷嘴的主体的第一部分和阀构件的第一部分限定,第二空气出口可以由喷嘴的主体的第二部分和阀构件的第二部分限定。阀构件的第一部分(即,部分地限定第一空气出口)可以具有与喷嘴主体的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特别地,阀构件的第一部分具有的曲率半径可以基本上等于喷嘴的主体的相对的第一部分的曲率半径。阀构件的第二部分(即,部分地限定第二空气出口)可以具有与喷嘴主体的相对的第二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特别地,阀构件的第二部分具有的曲率半径可以基本上等于喷嘴的主体的相对的第二部分的曲率半径。
优选地,喷嘴的主体在喷嘴的面处限定开口,并且阀构件邻近于所述开口设置在喷嘴主体内。第一空气出口然后可以由在喷嘴的面处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一部分和与边缘的第一部分相邻的阀构件的第一部分限定,第二空气出口可以由在喷嘴的面处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二部分和与边缘的第二部分相邻的阀构件的第二部分限定。
优选地,阀构件包括最外/最上表面,其至少一部分暴露在由喷嘴主体限定的开口内,使得该最外/最上表面形成喷嘴的外表面。
优选地,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在喷嘴的面上在由喷嘴主体限定的开口内沿直径相对,使得最外表面在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然后可以由阀构件的最外表面提供部分地限定第一空气出口的阀构件的第一部分和部分地限定第二空气出口的阀构件的第二部分两者。然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将限定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两者的一部分。第一空气出口然后可以由在喷嘴的面处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一部分和与边缘的第一部分相邻的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第一部分限定,第二空气出口可以由在喷嘴的面处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二部分和与边缘的第二部分相邻的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第二部分限定。
然后,当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相邻部分接近或接触开口的边缘的第一部分时,第一空气出口将最大地阻塞,而当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相邻部分接近或接触开口的边缘的第二部分时,第二空气出口将最大地阻塞。
优选地,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定向成将喷出的气流引导到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然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提供了喷嘴的外部引导表面。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布置成引导从其喷出的气流,使得气流穿过外部引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布置成将气流引导到外部引导表面的与相应的空气出口相邻的一部分上。优选地,外部引导表面是面向外的,即背对喷嘴中心。外部引导表面可以跨越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的区域(即,分开的区域)。换句话说,外部引导表面可以延伸跨越将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分开的距离。例如,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在喷嘴的面上沿直径相对,并且阀构件的最外 /最上表面的一部分然后可以在沿直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优选地,阀构件的最外表面至少部分地凸出。
喷嘴可进一步包括限定喷嘴的一个或多个最外表面的外壳体或喷嘴主体。喷嘴主体或外壳体然后可以基本上限定喷嘴的外部形状或形式。喷嘴主体或外壳体可以在喷嘴的面处限定开口,并且然后外部引导表面可以暴露在该开口内。因此,喷嘴的面可以包括外部引导表面。因此,外部引导表面可以至少部分地跨喷嘴的面延伸。然后,喷嘴的面可以进一步包括喷嘴主体的一部分,该部分围绕或绕外部引导表面的外围(即,外部引导表面暴露在其中的开口的边缘)延伸。
喷嘴主体可以具有截头椭圆形的总体形状,其中第一截头限定喷嘴主体的面,第二截头限定喷嘴主体的基部。空气入口可以设置在喷嘴主体的基部。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设置在喷嘴主体的面处。喷嘴主体可以在喷嘴主体的面处限定开口,并且然后外部引导表面可以被布置在开口内。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围绕外部引导表面的外围设置。
优选地,阀布置成使得,在垂直于由喷嘴主体限定的开口的方向上,开口的边缘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第一空气出口处大于在第二空气出口处。在第一空气出口处的最大距离是当阀构件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开口的边缘的第一部分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并且在第二空气出口处的最大距离是当阀构件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开口的边缘的第二部分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在阀构件的第一部分与平行于喷嘴主体的面处的开口的平面之间限定的角度大约等于在阀构件的第二部分与平行于喷嘴主体的面处的开口的平面之间限定的角度。
优选地,阀构件的最外表面具有不对称的轮廓。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然后可以具有这样的轮廓,其中第一部分的最小深度小于第二部分的最小深度,使得第一部分离第一边缘比第二部分离第二边缘更远。优选地,阀构件布置成相对于开口平移(即,不旋转)移动,并且优选地相对于开口直线地(即,沿直线)移动(即,在与开口平行的平面中移动)。
喷嘴的形状通常可以是圆柱形,椭圆形或椭球形,并且优选地具有直角圆柱体或截头球体的总体形状。优选地,喷嘴具有截头椭圆形或球形的总体形状,第一截头形成喷嘴的面,第二截头形成喷嘴的基部的至少一部分。喷嘴然后可以具有椭圆形的面,并且优选地具有圆形的面。
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包括一对直的细长狭槽,其设置在喷嘴的面上。优选地,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包括一对弯曲的狭槽,其设置在喷嘴的面上。优选地,弯曲狭槽是弓形的,并且更优选地,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包括一对弓形狭槽,其具有20至110度,优选地45至90度,并且更优选地60至80度的弧角。优选地,弯曲狭槽包括两个全等的弓形狭槽,其在喷嘴主体的面上沿直径相对,并且优选地成形为圆弧形。
喷嘴还包括内部空气通道,该内部空气通道在空气入口与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优选地,喷嘴还包括单个内部空气通道,其在空气入口与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优选地,内部空气通道在喷嘴的空气入口和由喷嘴主体限定的开口之间延伸。空气入口可以至少部分地由空气通道的第一端限定,开口至少部分地由空气通道的相对的第二端限定。优选地,内部空气通道至少部分地由喷嘴的内表面限定。限定内部空气通道的喷嘴的内表面可以是弯曲的。优选地,空气通道在空气入口附近变宽并且在一个或多个空气出口附近变窄。阀构件可包括最内/最下表面,其至少一部分布置成将内部空气通道内的气流引向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组件,该风扇组件包括叶轮,使叶轮旋转以产生气流的马达,以及根据第一方面的喷嘴,该喷嘴布置成接收气流。
优选地,风扇组件包括支撑风扇组件的基部,并且喷嘴的面相对于风扇组件的基部的角度是固定的。喷嘴的面相对于风扇组件的基部的角度可以为 0至90度,优选为0至45度,并且更优选为20至40度。优选地,喷嘴的面相对于风扇组件的基部的角度是锐角,使得当风扇组件的基部水平时,第一空气出口高于第二空气出口。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喷嘴包括喷嘴主体,空气入口,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一空气出口和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二空气出口,第一空气出口与第二空气出口相对,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沿会聚方向定向。喷嘴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的阀,其中该阀包括阀构件,该阀构件可在喷嘴主体内移动以同时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和相反地调节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以及滑动机构,其布置成允许阀构件在喷嘴主体内移动/滑动经过第一端部位置与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范围。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是离散的。换句话说,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在物理上彼此分离。
喷嘴包括沿会聚方向定向的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换句话说,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被定向为使得所喷出的气流会聚。因此,从第一空气出口喷出的气流将与从第二空气出口喷出的气流发生碰撞。
优选地,空气入口布置成接收进入喷嘴主体的流入气流。然后,第一空气出口布置成喷出第一流出气流,而第二空气出口布置成喷出第二流出气流,其中第一流出气流和第二流出气流各自构成流入气流的至少一部分。
优选地,阀构件布置成使得当在第一端部位置中时,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即,打开到最大可能的程度,使得第一出口的尺寸最大),并且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即,阻塞到最大可能的程度,使得第二出口的尺寸最小),当在第二端部位置中时,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
当最小时,第一和/或第二空气出口可以完全阻塞/关闭;然而,优选的是,当最小时,第一和/或第二空气出口至少打开到很小的程度,这样做可以确保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任何公差/误差都不会导致空气通过时会引起额外噪音(例如,吹口哨)的间隙。
滑动机构可以包括多个导轨,每个导轨布置在相应的凹槽/轨道内。然后可以由阀构件和喷嘴主体之一提供多个导轨,而由阀构件和喷嘴主体中的另一个提供相应的凹槽/轨道。优选地,多个导轨和相应的凹槽/轨道大体上垂直于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滑动机构可以包括不超过三个的导轨,并且优选地包括两个导轨。
优选地,多个导轨固定在喷嘴主体内,并且凹槽/轨道形成在阀构件中。可替代地,可以将多个导轨设置在阀构件上,然后将凹槽/轨道固定在喷嘴主体内。
喷嘴还包括内部空气通道,该内部空气通道在空气入口与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优选地,喷嘴还包括单个内部空气通道,其在空气入口与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然后可以将多个导轨和对应的凹槽/轨道设置在内部空气通道内。优选地,多个导轨和相应的凹槽/轨道在内部空气通道上均匀分布(即,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的方向上在内部空气通道上均匀分布)。多个导轨和对应的凹槽/轨道可以在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的方向上跨过内部空气通道延伸。
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设置在喷嘴的面上,然后滑动机构可以布置成允许阀构件相对于喷嘴的面平移移动。优选地,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朝向喷嘴的面的中心轴线定向。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朝向位于喷嘴的面的中心轴线上的会聚点定向。
喷嘴的面相对于喷嘴的基部的角度可以为0至90度,更优选为0至45 度,并且还更优选为20至40度。优选地,喷嘴的面相对于喷嘴的基部的角度是锐角,并且当喷嘴的基部水平时,第一空气出口高于第二空气出口。
阀构件可以布置成使得,当在第一端部位置中时阀构件的第一部分最大地阻塞第二空气出口,而在第二端部位置中时阀构件的第二部分最大地阻塞第一空气出口。第一空气出口可以由喷嘴的主体的第一部分和阀构件的第一部分限定,第二空气出口由喷嘴的主体的第二部分和阀构件的第二部分限定。
喷嘴的主体可以在喷嘴的面处限定开口,并且然后阀构件可以邻近于所述开口设置在喷嘴主体内。阀构件然后包括最外/最上表面,其至少一部分暴露在由喷嘴主体限定的开口内。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在喷嘴的面上在由喷嘴主体限定的开口内沿直径相对,使得最外表面在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阀构件可包括设置在喷嘴主体内的最内/最下表面。然后,最内/最下表面可以设置有多个导轨或相应的凹槽/轨道。
喷嘴还可以包括制动器,其布置成抵抗阀构件相对于喷嘴主体的运动,从而在没有外力施加到阀构件时保持阀构件的位置(即,当唯一施加的力是重力时,抵抗阀构件的运动)。制动器可以布置成使得,当没有施加外力时,由制动器提供的抵抗力足以保持阀构件的位置,但是可以容易地被用户施加的/手动的力克服。制动器可以包括摩擦垫/构件和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布置成将摩擦垫推动抵靠在制动表面上。制动器然后可以布置成使得弹性构件推动摩擦垫的方向基本上正交于/垂直于阀构件布置成在喷嘴主体内移动的方向。
制动器可以安装到喷嘴主体。喷嘴主体然后可以设置有座,弹性构件然后位于座和摩擦垫/构件之间。然后可以通过阀构件的一部分来提供制动表面。
可替代地,制动器可以安装到阀构件。阀构件然后可以设置有座,弹性构件然后位于座和摩擦垫/构件之间。然后可以由喷嘴主体的一部分提供制动表面。座可以由突出物提供,该突出物从阀构件延伸出并且穿过设置在喷嘴主体的内表面中的孔或狭槽。然后弹性构件可以布置成将摩擦垫/构件压靠在喷嘴主体的内表面上,并且优选地抵靠在喷嘴主体的内表面的布置在狭槽的相对侧上的部分上。优选地,弹性构件被布置成将摩擦垫/摩擦构件推向阀构件。喷嘴主体可以设置有表面/板,其基本平行于阀构件布置成在喷嘴主体内移动的方向,并且该表面/板然后可以提供制动表面,使得板设置在阀构件和制动器之间。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组件,该风扇组件包括叶轮,使叶轮旋转以产生气流的马达,以及根据第三方面的喷嘴,该喷嘴布置成接收气流。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喷嘴包括空气入口,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一空气出口和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二空气出口,第一空气出口与第二空气出口相对,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沿会聚方向定向。喷嘴还包括在空气入口与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的内部空气通道;用于控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的阀,其中该阀包括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其可移动以同时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并且相反地调节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以及多个叶片,其布置在内部空气通道内并布置成使通过空气入口进入喷嘴的气流变直。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是离散的。换句话说,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在物理上彼此分离。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可在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的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的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范围内移动。然后,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最大/处于最大,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最大/处于最大。
优选地,空气入口布置成接收进入喷嘴主体的流入气流。然后,第一空气出口布置成喷出第一流出气流,而第二空气出口布置成喷出第二流出气流,其中第一流出气流和第二流出气流各自构成流入气流的至少一部分。
优选地,多个叶片大体上垂直于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优选地,多个叶片是平坦的。多个叶片可以在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的方向上跨过内部空气通道延伸。优选地,多个叶片跨过内部空气通道的大部分宽度延伸。更优选地,多个叶片跨过内部空气通道的大部分横截面区域延伸。优选地,多个叶片均匀地分布在内部空气通道内。
多个叶片可至少部分地沿着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中的每一个与空气入口之间的距离(即,越过内部空气通道的深度)延伸。优选地,多个叶片从邻近空气入口的位置延伸到邻近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中的每一个的位置。优选地,喷嘴在内部空气通道内包括不超过三个叶片,并且优选地包括两个叶片。
喷嘴还可包括设置在内部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入口引导件,其被布置成将通过空气入口进入喷嘴的气流朝向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引导。优选地,空气入口是圆形的,并且空气入口引导件的形状通常是圆锥形的,并且布置成使得空气入口引导件的尖端/窄端与空气入口同心并且靠近空气入口。当锥体延伸远离空气入口时,空气入口引导件的外表面可以向外张开。
阀可包括多个阀构件,这些阀构件协作以相对于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同时保持喷嘴的总空气出口的尺寸恒定。为此,多个阀构件可以被链接,使得它们同时运动。
优选地,所述阀包括单个阀构件,所述单个阀构件布置成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可移动。优选地,阀构件可以布置成可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端部位置中阀构件的第一部分最大地阻塞第二空气出口,在第二端部位置中阀构件的第二部分最大地阻塞第一空气出口。第一空气出口可以由喷嘴的主体的第一部分和阀构件的第一部分限定,第二空气出口可以由喷嘴的主体的第二部分和阀构件的第二部分限定。
喷嘴的主体可以在喷嘴的面处限定开口,并且然后阀构件可以邻近于所述开口设置在喷嘴主体内。然后阀构件可以布置成相对于喷嘴的面可平移地移动。优选地,阀构件包括最外/最上表面,其至少一部分暴露在由喷嘴主体限定的开口内。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以在喷嘴的面上在由喷嘴主体限定的开口内沿直径相对,使得最外表面在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
阀构件可包括设置在喷嘴主体内的最内/最下表面,其布置成将空气通道内的气流引向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此最内表面的形状可以是大体截头圆锥形并设置成使得所述表面的尖端/窄端大致与空气入口同心。然后,空气入口引导件可以设置在喷嘴的空气入口和阀构件的最内表面之间。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组件,该风扇组件包括叶轮,使叶轮旋转以产生气流的马达,以及根据第五方面的喷嘴,该喷嘴布置成接收气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风扇组件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风扇组件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风扇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风扇组件的等距视图,其中喷嘴与主体分离。
图5示出了通过图1的风扇组件的剖视侧视图;
图6示出了通过图1的风扇组件的剖视侧视图,其中喷嘴与主体分离。
图7示出了通过图1的风扇组件的剖视前视图;
图8示出了图1的风扇组件的主体的等距视图;
图9示出了通过图1的风扇组件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摆动机构;
图10示出了图1的风扇组件的主体的等距视图,其中过滤器组件从主体移除。
图11示出了适于与本文所述的风扇组件一起使用的过滤器组件的剖视侧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的风扇组件的喷嘴的剖视侧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的风扇组件的喷嘴的剖视前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的风扇组件的喷嘴的剖视后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的风扇组件的喷嘴的下端的等距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2的喷嘴的阀构件的等距前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2的喷嘴的阀构件的端视图;
图18示出了图12的喷嘴的阀构件的剖视侧视图;
图19A是图12的喷嘴的简化的垂直截面图,示出了处于第二端部位置的阀构件;和
图19B是图12的喷嘴的简化的垂直截面图,示出了处于第一端部位置的阀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该喷嘴能够接收单个气流的输入,例如来自单个空气供应源,并操纵气流,以便可以改变从喷嘴喷出的气流的方向,而无需倾斜喷嘴或安装有喷嘴的风扇组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风扇组件”是指被配置为出于热舒适性和/或环境或气候控制的目的而产生和输送气流的风扇组件。这样的风扇组件可能能够产生除湿气流,加湿气流,净化气流,过滤气流,冷却气流和加热气流中的一个或多个。然而,风扇组件同样可以适合于产生用于其他目的的气流,例如在吹风机或其他护发器具中。
该喷嘴包括空气入口;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一空气出口和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二空气出口,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是离散的(即彼此物理分离),并且沿会聚方向定向;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的阀。该阀包括一个或多个阀构件,该阀构件可移动以同时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并且相反地调节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可在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的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的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范围内移动。阀还被布置成使得,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的尺寸差大于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的尺寸差。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空气出口”是指喷嘴的一部分,气流通过该部分从喷嘴逸出。特别地,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每个空气出口包括导管或管道,该导管或管道由喷嘴限定并且气流通过该导管或管道离开喷嘴。因此,每个空气出口可以替代地称为排气口。这与喷嘴的位于空气出口上游并且用于在喷嘴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之间引导气流的其他部分形成对比。
通过相对于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改变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即,开口面积),通过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中的每一个喷出的气流的比例也变化,从而导致喷嘴产生的气流的轮廓的变化。特别地,当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沿会聚方向定向时,第一空气流和第二空气流将碰撞以形成引导远离喷嘴的单个组合的气流。组合的气流从喷嘴投射的角度或矢量强烈取决于第一和第二气流的相对强度。因此,通过通过移动一个或多个阀构件以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相对于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来改变它们的个体强度,可以改变组合气流的方向。这种布置意味着,由于总空气出口的总体尺寸保持恒定,因此系统将承受恒定的负载。这意味着压缩机的工作点或将气流提供给喷嘴的其他装置的工作点也保持恒定,因为可以控制从喷嘴喷出的气流来回引导。此外,这可以降低系统总压力,从而使系统更节能,更安静。
优选地,喷嘴包括与空气出口相邻的外部引导表面。该外部引导表面包括风扇组件的外部表面,并且可以是平坦的或至少部分地凸起的。然后,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可分别定向成将所喷出的气流引导到该外部引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优选地,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被定向为沿与该外部引导表面的与空气出口相邻的部分基本平行的方向喷出气流。因此,优选地,外部引导表面被成形为使得,外部引导表面偏离或转向远离从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喷出气流的方向,使得这些气流可以在和/或围绕会聚点碰撞,而不受外部引导表面的干扰。喷出气流经过外部引导表面使气流最初离开喷嘴时的扰动最小化,随后气流从外部引导表面离开,然后允许在外部引导表面,喷出的气流和会聚点之间形成分离气泡。分离气泡的形成可有助于稳定当两个相反的气流碰撞时形成的合成射流或组合气流。
图1,2和3是风扇组件1000的实施例的外部视图。图1示出了风扇组件1000的前视图,图2示出了风扇组件1000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风扇组件1000的等距视图。风扇组件1000包括主体或支架1100和喷嘴1200,该主体或支架包含马达驱动的叶轮和喷嘴1200,该马达驱动的叶轮布置成产生通过风扇组件的气流,该喷嘴1200可释放地安装在主体1100上并因此可从其拆卸,喷嘴1200布置为从风扇组件1000喷出气流。因此,图4示出了风扇组件1000的等距视图,其中喷嘴1200与主体1100分离。
图5示出了通过风扇组件1000的剖视侧视图,而图6示出了通过风扇组件1000的剖视侧视图,其中喷嘴1200与主体1100分离,并且图7示出了通过风扇组件1000的剖视侧视图。图8示出了风扇组件1000的主体的等距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1100包括具有侧壁、封闭的下端和开放的上端的圆柱形外壳体/外壳1101,封闭的下端由此提供了风扇搁置/支撑在其上的基部1102(即下表面),并且主体1100的空气入口1103设置在外壳体1101的侧壁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进入风扇组件1000的主体1100的空气入口1103包括形成在外壳体1101的侧壁中的孔的阵列;然而,空气入口1103可替代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在侧壁上形成的窗口内的格栅或网孔。
然后,通过在壳体1101的下端处布置在壳体1101内的平台1104将壳体1101的内部分为下部和上部。具体地,平台1104包括大体上圆形的表面 /地板,其在壳体1101的内部的整个横截面上延伸,以及大体上圆柱形的侧壁,其从该表面向下悬垂/突出并且将该表面与壳体1101的下端分开。平台 1104的升高的表面从而将外壳体1101的内部分为上部和下部,下部包括外壳体1101内部的在表面之下的部分,而上部包括在表面之上的部分。
下部提供了隔室1105,风扇组件1000的各种电子部件容纳在该隔室 1105中,平台1104形成盖,该盖位于电子部件上并将电子部件与风扇组件的其余部分分开。例如,这些电子部件通常包括控制电路1106,电源连接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例如红外传感器,灰尘传感器等。此外,主体的下部还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无线通讯模块,例如Wi-Fi,蓝牙等,以及任何相关的电子器件。下部可进一步包括电子显示器1107,其可通过下部中提供的开口或至少部分透明的窗口看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电子显示器1107由LCD 显示器提供,该LCD显示器安装在下部内并与设置在平台1104的侧壁中的相应开口和设置在外壳体1101的侧壁中的透明窗口对准。
上部然后提供了单独的隔室1108,风扇组件100的与气流产生有关的各种部件被容纳在其中,平台1104提供了可以支撑这些部件的基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上部内设置有内壁1109,其与外壳体1101的侧壁的内表面间隔开。内壁1109从而将上部分成容纳马达驱动的叶轮1110的内部隔室和容纳过滤器组件1111的外部隔室。具体地,内壁1109包括端部开口的圆柱体,其支撑在设置在外壳体1101的下端处的平台1104的上表面上,从而限定了安装马达驱动的叶轮1110的大致圆柱形的内部隔室。内壁1109的直径也小于圆柱形外壳体1101的直径,并且同心地设置在外壳体1101内,使得在外壳体1101和内壁1109之间限定的外部隔室是环形的并且围绕内部隔室的外围。图6示出了通过风扇组件1000的剖视图,其中过滤器组件1111已经从风扇主体1100上移除,以清楚地示出限定在外壳体1101与风扇主体 1100的内壁1109之间的外部隔室。
内壁1109的下部设置有孔1112的阵列,孔1112允许空气流入内部隔室并由此提供进入内部隔室的空气入口。然后,壁架/搁架1113从内壁1109 在孔1112的阵列上方从内壁1109径向向内延伸,然后马达驱动的叶轮1110 由搁架1113支撑在内部隔室的上部内。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内部隔室包含叶轮壳体1114,其围绕叶轮1110延伸,并且具有限定叶轮壳体1114的空气入口1115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并限定叶轮壳体1114的空气出口1116 的第二端。叶轮壳体1114在内部隔室/外壳体1101内对准,使得叶轮壳体 1114的纵轴与风扇组件100的主体1100的纵轴(X)共线,并且使得叶轮壳体1114的空气入口1115位于空气出口1116的下方。叶轮壳体1114包括大致截头圆锥形的下壁1114a和大致截头圆锥形的上壁1114b。然后将大致环形的入口构件1117连接到叶轮壳体1114的下壁1114b的底部,以将进入的气流引导到叶轮壳体1114中。因此,叶轮壳体1114的空气入口1115由设置在叶轮壳体1114的开口底端处的环形入口构件1117限定。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叶轮1110为混合流叶轮的形式,并且包括大体上圆锥形的毂,连接到毂的多个叶轮叶片,以及大体上截头圆锥形的护罩,该护罩连接到叶片以便围绕毂和叶片。叶轮1110连接到从马达1119向外延伸的旋转轴1118,马达1119容纳在设置在叶轮壳体1114内的马达壳体1120 内。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马达1119是DC无刷马达,其速度可以由控制电路1106响应于用户提供的控制输入而改变。
马达壳体1120包括支撑马达1119的大致截头圆锥形的下部1120a和连接至下部1120a的大致截头圆锥形的上部1120b。轴1118穿过形成在马达壳体1120的下部1120a中的孔突出,以允许叶轮1110连接到轴1118。马达壳体1120的上部1120b还包括呈弯曲叶片形式的环形扩散器1120c,其从马达壳体1120的上部1120b的外表面突出。叶轮壳体1114的壁围绕马达壳体1120 并且与马达壳体1120间隔开,使得叶轮壳体1114和马达壳体1120在它们之间限定了延伸穿过叶轮壳体1114的环形空气流动路径。然后由马达壳体 1120的上部1120b和叶轮壳体1114的上壁1114b限定叶轮壳体1114的空气出口1116,由马达驱动的叶轮1110产生的气流通过该空气出口排出。
然后将喷嘴座/安装平台1121设置在叶轮壳体1114上方的内部隔室的上端内。喷嘴座1121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包括连接至上部1121b的下部1121a,下部1121a装配在叶轮壳体1114的上壁1114b周围。喷嘴座1121的中心包括轴承1122,该轴承1122形成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滑动/径向轴承组件的一部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轴承1122包括容纳自润滑衬套或套筒轴承1122b的中空圆柱体1122a。例如,这种自润滑衬套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多孔的管状构件,该管状构件浸渍有润滑剂,并且优选地具有12至20%的润滑剂含量。在衬套1122b的上开口端处,内边缘被倒角以提供朝向衬套1122b 的中空内部径向向内倾斜的表面。
然后,喷嘴座1121还包括环形通气口/开口1123,该环形空气出口/开口 1123围绕中心轴承1122并且与叶轮壳体1114的空气出口1116对准,使得从叶轮壳体1114排出的气流通过喷嘴座1121的环形通气口1123离开风扇组件1000的主体1100。具体地,喷嘴座1121的环形通气口1123由多个弯曲叶片1124限定,弯曲叶片1124从中心轴承1122的外表面突出并且将中心轴承1122连接至喷嘴座1121的外环形部分。喷嘴座1121的弯曲叶片1124 优选与设置在叶轮壳体1114的出口1116处的环形扩散器1120c的弯曲叶片对准。
然后,喷嘴座1121进一步包括主体出口密封构件1125,该主体出口密封构件1125围绕环形通风口1123的外围布置,当喷嘴1200安装在风扇组件1000的主体1100上时,主体出口密封构件1125接触并形成抵靠喷嘴1200 的底部的密封,以防止在主体1100的空气出口1123与喷嘴1200的空气入口之间的界面处的空气泄漏。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出口密封构件1125是环形的,并且被保持在喷嘴座1121中设置的相应的凹槽或狭槽内,并且可以方便地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形成。然后,喷嘴座1121还包括围绕出口密封构件1125的周边设置的环形喷嘴对准表面1126,该环形喷嘴对准表面 1126朝着出口密封构件1125向下倾斜,并且因此布置成辅助引导喷嘴1200 的空气入口与主体1100的空气出口1123对准。
然后,喷嘴座1121还包括圆形弓形凹部1127,该圆形弓形凹部1127围绕环形通气口1123的大部分,并且围绕喷嘴对准表面1126的外围布置,并且因此相对于环形通气口1123和出口密封构件1126径向向外。弓形凹部 1127的外壁设置有沿径向向内突出的壁架/唇部1128,以部分地悬在弓形凹部上。
喷嘴座1121还包括摆动机构的驱动部分,用于使喷嘴120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风扇主体1100摆动,其中,驱动部分包括摆动马达1129和布置成由摆动马达1129驱动的驱动构件113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摆动马达1129 设置在喷嘴座1121的凸起部分内/下方,该凸起部分位于弓形凹部1127的两端之间,摆动马达1129的轴突出穿过喷嘴座1121的升高部分中的孔。然后,驱动构件由小齿轮1130提供,该小齿轮1130安装在轴的突出部分上,位于喷嘴座1121的升高部分的上方。因此,小齿轮1130位于喷嘴座1121的最上表面的上方。
图9示出了通过风扇组件1000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摆动机构。在该实施例中,小齿轮1130包括正齿轮,其具有径向突出的齿,这些齿是直的并且平行于旋转轴线对准,但是齿轮的上部被倒角。具体地,齿轮的上部的根部和齿都被倒角,其中倒角部分的根部角(θ)优选为大约45度。换句话说,小齿轮1130包括具有圆柱形下部和圆锥形/截头圆锥形上部的直齿轮,使得上部具有直锥齿轮的形式。
另外,喷嘴座1121还包括光遮断器1131,该光遮断器作为用于安装在主体1100上时检测喷嘴1200的定向的机构的一部分。在这点上,光遮断器是光传感器,其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跨过它们之间限定的间隙彼此面对地对准。然后,光遮断器通过检测目标物体何时到达两个元件之间并防止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到达接收元件来工作。通常,红外发射器通常用作发光元件,而红外检测器用作接收元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光遮断器1131被布置成使得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之间的间隙与弓形凹部1127对准,并且发光元件在间隙的一侧,光接收器在另一侧,在大约弓形凹部1127的中点处。
如上所述,主体1100的上部的外部隔室提供了可以在其中布置过滤器组件1111的空间,使得过滤器组件1111然后位于主体1100的空气入口1103 的下游和马达驱动的叶轮1110的上游。因此,由叶轮1110吸入主体1100 内部的空气在通过叶轮1110之前被过滤。这用于去除可能潜在地损坏风扇组件1000的任何颗粒,并且还确保从喷嘴1200喷出的空气不含颗粒。另外,过滤器组件1100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种化学过滤介质,以从气流中去除可能潜在地危害健康的各种化学物质,从而净化从喷嘴喷出的空气。
图10示出了风扇组件1000的主体1100的等距视图,其中过滤器组件 1111从主体1100移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内壁1109限定的环形外部隔室围绕内部隔室的外围并且具有开放的上端,该上端允许过滤器组件1111 插入到外部隔室中或从外部隔室移除。因此,过滤器组件1111具有中空圆柱体的形状,布置成同心地装配在环形外部隔室内的内壁1109上,使得过滤器组件1111围绕内壁1109的整个外围。具体地,过滤器组件1111包括形成为中空圆柱形的一个或多个过滤介质1132、1133,一个或多个过滤介质的两个相对端然后分别被过滤器端盖1135、1136覆盖。
图11示出了通过适用于本文所述的风扇组件1000的过滤器组件1111 的剖视侧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过滤器组件1111包括化学过滤介质层 1132,设置在化学过滤介质层1132的外表面上方并因此在化学过滤介质层 1132上游的微粒过滤介质层1133,以及设置在颗粒过滤介质层1133的外表面上方并因此在颗粒过滤介质层1133的上游的外部网孔层1134。然后第一端盖1135布置在颗粒过滤介质层1133、化学过滤介质层1132和外部网孔层 1134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上,而第二端盖1136布置在颗粒过滤介质层1133、化学过滤介质层1132和外部网孔层1134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端上。例如,颗粒过滤介质1133可以包括打褶的聚四氟乙烯(PTFE)或玻璃微纤维非织造织物,而化学过滤介质1132可以包括活性碳过滤介质,例如碳布。然后可以由塑料材料模制过滤器端盖1135、1136,并使用粘合剂将其附接/粘附至过滤器介质的端部。在优选实施例中,过滤器端盖11336中的一个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1137,突起远离过滤器端盖1136纵向地突出并且因此可以由用户抓握以帮助将过滤器组件1111提出环形外部隔室。
然后,平台1104的表面的延伸超过上部的内壁1109到外壳体1101的内表面的部分提供了过滤器座1138,过滤器组件1118可以支撑在过滤器座 1138上。然后围绕内壁1109的下端的外围设置下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139,内壁1109的该下端被接收在形成在平台1104的上表面中的凹部内。因此,当过滤器组件1111支撑在过滤器座1138上时,下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139 与过滤器组件1111的底端盖1135接触并形成密封,以防止空气泄漏到过滤器组件1111的底部周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下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139是环形的,并且可以方便地由橡胶材料形成。然后,上部的内壁1109还设置有多个肋/段1140,其从内壁1109的下端在下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139上方径向向外突出,这些突出段1140中的每一个具有逐渐变细/倾斜的外表面,以有助于围绕内壁1109同心地对准过滤器组件1111。
当过滤器组件1111设置在主体1100的外部隔室内时,由叶轮1110吸入主体1100的空气在穿过过滤器组件1111之前首先穿过主体1100的空气入口1103,空气入口1103由外壳体1101的侧壁的孔提供。然后,该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设置在内壁1109下部中的孔所提供的内部隔室的空气入口1112吸入,然后通过设置在叶轮壳体1114的底部处的空气入口1115进入叶轮壳体 1114的环形空气流动路径。空气然后通过设置在叶轮壳体1114顶部的空气出口1116离开叶轮壳体1114,然后通过喷嘴座1121提供的通气口1123从风扇组件1000的主体1100排出。
如上所述,并且如图4和图6所示,喷嘴1200被布置为可释放地附接到风扇主体1100。因此,图12至图15示出了喷嘴1200的实施例,该喷嘴可以可释放地附接到上述风扇主体1100。图12示出了喷嘴1200的剖视侧视图,图13示出了喷嘴1200的剖视前视图,图14示出了喷嘴1200的剖视后视图,图15示出了喷嘴1200的下端的等距视图。喷嘴1200包括:喷嘴主体1201,其至少部分地限定被布置成接收来自风扇主体1100的气流的空气入口1202;用于从喷嘴1200喷出气流的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以及用于从喷嘴1200喷出空气流的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喷嘴1200还包括用于将喷嘴1200可释放地保持在风扇主体1100上的喷嘴保持机构和摆动机构的从动部分,其中,从动部分包括被布置成由驱动构件1130驱动的从动构件1205,以使喷嘴主体1201绕摆动轴线(X)旋转。
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在会聚方向上定向,使得喷出的空气会聚。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 1204被定向成使得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喷出的第一向外气流将与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喷出的第二向外气流碰撞。喷嘴1200还包括内部空气通道1206,该内部空气通道1206在空气入口1202与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两者之间延伸。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 喷出的第一向外气流和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喷出的第二向外气流因此每一个将包括穿过空气入口1202进入喷嘴1200的向内气流的一部分。喷嘴 1200然后还包括阀,用于控制空气从空气入口1202流动到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阀包括阀构件1207,阀构件1207可相对于喷嘴主体1201移动以同时调节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和反调节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
通过相对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改变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的尺寸(即,开口面积),通过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中的每一个喷出的气流的比例也变化,从而导致喷嘴 1200产生的气流的轮廓的变化。特别地,当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沿会聚方向定向时,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 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喷出的气流将碰撞以形成引导远离喷嘴1200的单个组合的气流。组合的气流从喷嘴1200投射的角度或矢量强烈取决于第一和第二气流的相对强度。因此,通过通过移动阀构件1207以调节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相对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来改变它们的个体强度,可以改变组合气流的方向。这种布置意味着,由于总空气出口的总体尺寸保持恒定,因此系统将承受恒定的负载。这意味着压缩机的工作点或将气流提供给喷嘴1200的其他装置的工作点也保持恒定,因为可以控制从喷嘴1200喷出的气流来回引导。此外,这可以降低系统总压力,从而使系统更节能,更安静。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喷嘴主体1201具有截头球形的总体形状,第一截头形成喷嘴1200的圆形表面1208,第二截头形成喷嘴1200的圆形基部1209。喷嘴1200的空气入口1202设置在喷嘴1200的基部1209处,而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在喷嘴1200的面1208上沿直径相对,并且通常朝向喷嘴1200的面1208的中心轴线(Y)定向。喷嘴 1200的面1208相对于喷嘴1200的基部1209的角度()是锐角且固定的,使得在喷嘴1200的面1208上,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高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角度()大约为35度;然而,面1208相对于喷嘴1200的基部1209的角度可以是0至90度的任何角度,更优选地是0至45度,并且还更优选地是20至40度。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喷嘴主体1201包括外壳体1010,外壳体1210限定了截头球形。然后,外壳体1210在喷嘴1200的圆形面1208上限定圆形开口1211,并且在喷嘴1208的圆形基部1208上限定圆形开口1212。特别地,喷嘴主体1201包括唇部1213,唇部1213从形成第一截头的外壳体1210的边缘向内延伸。唇部1213的形状通常为截头圆锥形,并且朝向圆形面1208 的中心向内逐渐变细。
喷嘴主体1201还包括内壳体1214,内壳体1214设置在外壳体1210中并固定到外壳体1210,并限定喷嘴1200的单个内部空气通道1206。内壳体 1214在其下端具有圆形开口,该圆形开口同心地位于喷嘴1200的基部1208 处的外壳体的圆形开口内,内壳体1214的该下圆形开口提供用于接收来自主体1100的气流的空气入口1202。内壳体1214还在其上端具有圆形开口,该圆形开口在喷嘴1200的面1208处与外壳体1210的圆形开口1211同心地定位。然后,内壳体1214的向内弯曲的上端与唇部1213相遇/邻接,唇部从外壳体1210向内渐缩以在喷嘴1200的圆形面1208处限定圆形开口1211。
然后,内壳体1214的后部1214a在空气入口1202和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之间延伸,而内壳体1214的相对的前部1214b在空气入口1202 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之间延伸。内壳体1214的后部1214a和前部 1214b弯曲,使得内部空气通道1206在与喷嘴主体1201的面1208或基部 1209平行的平面中的横截面积在空气入口1202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 1204之间变化。特别地,内壳体1214的后部和前部1214a,1214b在空气入口1202附近彼此远离向外变宽或张开,然后在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 附近朝向彼此变窄。因此,空气通道1206的横截面面积随着空气通道1206 从空气入口1202延伸而增大直到其在空气入口1202与流动导向空气出口 1203、1204之间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内部空气通道1206接近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而减小。因此,内壳体1214的后部和前部1214a,1214b 通常与喷嘴主体1201的形状相符,以优化外壳体1210内的空间的使用,并且整体弯曲以为气流从空气入口1202行进到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 时提供平滑过渡。如本文所用,术语“弯曲”是指以光滑,连续的方式逐渐偏离平面度的表面。
然后,内壳体1214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阶梯状侧部1214c,1214d (即,通常垂直于前部和后部1214a,1214b的那些部分),每个均包括侧壁和面向上壁。因此,内壳体1214的第一和第二侧壁形成内部空气通道1206 的侧壁,该侧壁通常是平坦的并且通常平行于将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1203、 1204平分的平面。然后,内壳体1214的第一和第二面向上壁形成壁架,该壁架从内部空气通道1206的相对侧朝着外壳体1210的相邻部分延伸,使得内壳体1214的上端限定内壳体1214的向内弯曲的上端下方的大致圆盘形的腔。第一面向上壁和第二面向上壁大体上是平坦的,并且大体上平行于设置在内壳体1214的上端处的圆形开口1211。
然后,内壳体1214的第一阶梯状侧部1214c还包括径向地向外延伸远离内部空气通道1206的第一侧导管1215,并且内壳体1214的第二阶梯状侧部1214d还包括沿相反方向从内部空气通道1206径向地向外延伸的第二侧导管1216。因此,第一侧导管1215和第二侧导管1216在直径上彼此相对,并且垂直于将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1203、1204平分的平面。具体地,第一侧导管1215和第二侧导管1216每个包括设置在相应侧壁中的进入开口,在设置于喷嘴1200的面1208处的圆形开口1211下方朝着盘形腔向上倾斜的通道,以及设置在位于内壳体1214的向内弯曲的上端下方的相应的面向上壁中的外出开口或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
内壳体1214还包括一对叶片1219,其布置在内部空气通道1206内并且布置成使通过喷嘴主体1201的空气入口1202进入喷嘴1200的气流变直。叶片1219是平坦的,大体上平行于将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 1204平分的平面,并且在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之间延伸穿过内部空气通道1206并从邻近空气入口1202的位置延伸到邻近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中的每一个的位置。换句话说,叶片1219 在内部空气通道1206的宽度上延伸并且在内部空气通道1206的大部分深度上延伸,使得叶片然后在内部空气通道1206的大部分横截面上延伸。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内壳体1214还包括心轴1220,该心轴1220形成上述滑动/径向轴承组件的另一部分。具体地,心轴1220设置在内壳体1214 的下部圆形开口1212的中心(即,在喷嘴1200的空气入口1202的中心),并且因此与喷嘴1200的摆动轴线(X)对准。心轴1220被布置为在设置在喷嘴座1121的中心处的轴承1122内装配和旋转。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心轴 1220包括从内壳体1214突出的优选滚花的轴或杆1220a以及设置在轴1220a 上并保持在轴1220a上的轴承套1220b。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喷嘴主体1201还包括设置在内部空气通道1206内的空气入口引导构件1221,其布置成将通过空气入口1202进入喷嘴1200 的气流引向喷嘴1200的空气出口1203,1204,1217,1218。具体地,空气入口引导构件1221具有大致圆锥形的形状,并且被布置成使得空气入口引导构件1221的窄端或顶点靠近空气入口1202。然后,将空气入口引导构件 1221的表面成形为大致遵循内壳体1214的相对部分的形状,从而使通过空气入口1202进入喷嘴1200的空气流沿着内部空气通道1206的外围被引导。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内壳体1214的心轴1220穿过空气入口引导构件1221 的窄端处的孔突出。
然后,阀构件1207在喷嘴1200的圆形面1208处(即,由外壳体1210 的上部圆形开口和内壳体1214的上部圆形开口限定的)在圆形开口1211附近布置在喷嘴主体1201内。具体地,阀构件1207布置在由内壳体1214的上端限定的腔内。然后,阀构件1207布置成在喷嘴主体1201内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平移地(即,不旋转)移动。特别地,阀构件1207 布置成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直线地(即,沿直线)移动。具体地,阀构件1207布置成相对于喷嘴主体1201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横向地(即,侧向,从一侧到另一侧)移动。然后,阀构件1207 具有第一端部部分1207a和相对的第二端部部分1207b,第一端部部分1207a 在阀构件1207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最大地阻塞第一空气出口1203,第二端部部分1207b在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最大地阻塞第二空气出口1204。阀构件1207的第一端部部分1207a和第二端部部分1207b的远端边缘均为弓形,以与喷嘴主体1201的相对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特别地,阀构件1207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1207a,1207b的远端边缘的曲率半径基本上等于喷嘴主体1201的相对表面的曲率半径。
图16、17和18示出了适用于本文所述的喷嘴1200的阀构件1207的实施例。图16示出了阀构件1207的等距前视图,图17示出了阀构件1207的端视图,并且图18示出了阀构件1207的剖视侧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阀构件1207具有大致圆形的前截面,并且包括上部1222和下部1223。上部 1222的最外/最上表面通常是凸形的(即,向外凸出),并且暴露在设置在喷嘴1200的面1208处的开口1211内。如本文所用,术语“凸”是指向外凸出的表面,因此可以具有弯曲的凸形形状或具有至少部分由直线组成的凸多边形的形状。因此,上部1222的最外/最上表面形成喷嘴主体1201的外表面。下部1223的最内/最下表面也通常是凸形的,并且设置在喷嘴主体1201内,使得最内/最下表面面向内部空气通道1206。因此,下部1223的最内/最下表面形成喷嘴主体1201的内表面,最内/最下表面的凸形有助于将内部空气通道1206内的气流导向设置在阀构件1207的外围的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
然后在下部1223的最内/最下表面设置一对凹槽/轨道1224,它们形成滑动机构的一部分,该滑动机构允许阀构件1207在喷嘴主体1201内滑动(即沿表面平滑移动),相对于设置在喷嘴主体1201的面1208处的开口1211侧向地(即,侧向,从一侧到另一侧)滑动(即,在与开口1211平行的平面中移动)通过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范围。这些凹槽/轨道 1224被布置成使得当阀构件1207被布置在喷嘴主体1201内时它们装配在空气矫正叶片1219的上部上。因此,空气矫正叶片1219的上部提供设置在凹槽/轨道1224内的导轨(凹槽/轨道1224设置在阀构件1207的最内/最下表面中),并因此提供滑动机构的另一部分。因此,叶片/导轨1219和相应的凹槽/轨道1224都与将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平分的平面平行,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空气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之间延伸的方向上横跨内部空气通道1206延伸。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喷嘴1200的滑动机构还包括一对制动器1225,其布置成抵抗阀构件1207相对于喷嘴主体1201的运动,从而在没有外力施加到阀构件1207时保持阀构件1207的位置(即,当唯一施加的力是重力时,抵抗阀构件1207的运动)。因此,当没有施加外力时,由制动器1225提供的抵抗力足以保持阀构件1207的位置,但是可以容易地被用户施加的/手动的力克服。例如,通过用户将手放在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上并将阀构件1207推向或拉向喷嘴主体1201的后部或前部,可以容易地克服抵抗力。每个制动器1225包括摩擦垫/构件1225a和弹性构件1225b(例如,压缩弹簧),弹性构件1225b布置成将摩擦垫1225a推动抵靠在制动表面1225c上。具体地,每个制动器1225布置成使得弹性构件1225b推动摩擦垫1225a的方向基本上正交于/垂直于阀构件1207布置成在喷嘴主体1207内移动的方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制动器1225被安装到阀构件1207,并且制动表面 1225c由内壳体1214的一部分提供。因此,阀构件1207设置有一对制动器座1225d,然后每个制动器1225的弹性构件1225b位于对应的座1225d和摩擦垫/构件1225a之间,并且被布置成朝向阀构件1207推动摩擦垫/构件1225a。每个制动座1225d由突出部提供,该突出部延伸出阀构件1207并穿过设置在内壳体1214的面向上壁之一中的相应孔/槽。因此,对于每个制动器1225,弹性构件1225b将摩擦垫/构件1225a推动抵靠内壳体1214的面向上壁的下表面的布置在斜槽的相对侧上的部分。
然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由在喷嘴1200的面1208处的圆形开口1211的边缘1211a的第一部分和与边缘1211a的第一部分相邻的阀构件 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一部分1207a限定,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 由在喷嘴1200的面1208处的开口1211的边缘1211b的第二部分和与边缘 1211b的第二部分相邻的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二部分1207b限定。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一部分1207a具有与圆形开口1211 的边缘1211a的相对的第一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特别地,阀构件1207 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一部分1207a的曲率半径基本上等于圆形开口1211的边缘1211a的相对的第一部分的曲率半径。然后,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二部分1207b具有与开口1211的边缘1211b的相对的第二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特别地,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二部分1207b 具有的曲率半径基本上等于开口1211的边缘1211b的相对的第二部分的曲率半径。因此,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包括一对弯曲的狭槽,它们在喷嘴1200的面1208处由喷嘴主体1201限定的圆形开口1211 内沿直径相对,并且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在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之间延伸。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包括一对全等的圆弧形狭槽,每个狭槽的圆弧角()(即,圆弧在圆形面1208的中心处的对角)大约60度;然而,它们各自可以具有20至110度的任何圆弧角,优选地45至90度,并且更优选地60至80度。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还被定向成将喷出的气流引导到阀构件1207的最外/ 最上表面的与对应的空气出口相邻的部分上。因此,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提供了喷嘴主体1201的外部引导表面。因此,由阀构件1207的最外 /最上表面提供的外部引导表面跨越第一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空气出口1204 之间的区域(即,分开第一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空气出口1204的区域)。换句话说,外部引导表面延伸跨越将第一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空气出口 1204分开的距离。
如上所述,阀的滑动机构允许阀构件1207在喷嘴主体1201内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范围内横向滑动。然后,阀布置在喷嘴主体1201内,使得阀构件1207的运动调节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同时反向调节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特别地,阀构件1207 布置在喷嘴主体1207内,使得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最大地打开(即,到最大可能的程度,使得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最大)并且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最大地阻塞(即,到最大可能的程度,使得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最小),并且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最大地阻塞,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最大地打开。换句话说,当阀构件1207 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最大,而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最小,而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最小,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最大。特别地,当在第一端部位置时,阀构件1207的第二部分1207b(即,部分地限定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最大地阻塞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 1204,并且当在第二端部位置时,阀构件1207的第一部分1207a(即,部分地限定第一空气出口1203)最大地阻塞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
另外,为了在阀构件1207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使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的总/组合尺寸保持恒定,在阀构件1207的第一部分1207a(即,其部分地限定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 和与在喷嘴1200的面1208处的开口1211平行的平面之间限定的角度大约等于在阀构件1207的第二部分1207b(即,其部分地限定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和与在喷嘴1200的面1208处的开口1211平行的平面之间限定的角度。就这一点而言,阀构件1207的第一部分1207a和第二部分1207b 可以是平坦的或略微弯曲的。如果是弯曲的,则由第一部分1207a和第二部分1207b限定的角度分别是曲线的弦的角度,其中弦是连接曲线上的两个点的线段。匹配角度确保当阀构件1207横向移动时,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以相同的速率打开和关闭,从而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的总尺寸基本保持恒定,与阀构件1207的位置无关。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阀构件1207被布置成使得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之间的尺寸差大于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 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之间的尺寸差。具体地,当阀构件1207 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即,当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最大地打开时) 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大于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 (即,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最大地打开时)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 1204的尺寸,并且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即,当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最大地阻塞时)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大于当阀构件1207位于第一端部位置时(即,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最大地阻塞时)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
这种布置提供了由喷嘴1200产生的气流的导向范围朝着朝向喷嘴1200 的前部设置的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偏置,这在风扇组件1000旨在提供合成气流给单个用户时特别有利,特别是当风扇组件1000设置在用户旁边的升高的表面(例如桌子或书桌)上时。为了获得该偏置的一部分,阀构件1207设置有阀端部止动件1226、1227,阀端部止动件1226、1227布置成限制阀构件1207的运动超出合适的端部位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阀构件1207设置有第一对阀端部止动件1226,其从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一部分1207a突出(即,部分地限定了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以及第二对阀端部止动件1227,其从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二部分 1207b突出(即,部分地限定了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第一对阀端部止动件1226布置成在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抵靠内壳体1214的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相邻的部分,而第二对阀端部止动件1227被布置成在处于第一位置时抵靠内壳体1214的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相邻的部分。第一对阀端部止动件1226从阀构件1207延伸的距离小于第二对阀端部止动件1227从阀构件1207延伸的距离,使得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大于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对阀端部止动件1226和第二对阀端部止动件1227均由成对的平面突出部提供,这些平面突出部在阀构件1207的相对端处远离阀构件1207的边缘延伸。因此,这些平面突出部还可以用作挡板,以帮助将从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 1203、1204喷出的空气沿会聚方向引到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上。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也具有不对称的轮廓/ 横截面。特别地,阀构件1207具有这样的轮廓,其中,阀构件1207的在第一部分1207a处(即,部分地限定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最外/最上表面的深度(Da)小于在第二部分1207b处(即,部分地限定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最外/最上表面的深度(Db)。因此,阀布置成使得,在垂直于开口1211并且垂直于阀构件1207的横向运动的方向上,开口1211 的边缘与阀构件的最外/最上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在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 1203处比在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处大。就这一点而言,在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处的最小距离是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开口 1211的边缘1211a的第一部分与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一部分 1207a之间的距离,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处的最小距离是当阀构件 1207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开口1211的边缘1211b的第二部分和阀构件1207 的最外/最上表面的第二部分1207b之间的距离。这种不对称性使得由喷嘴 1200产生的气流的导向范围朝着朝向喷嘴1200的前部设置的第二气流导向空气出口1204偏置,因为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喷出的最小气流将大于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喷出的最小气流。另外,这种不对称性使得阀构件1207的横向运动范围可以针对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 1203、1204的尺寸的期望变化而最大化,从而增加了用户可用的控制粒度。可以通过采取对称轮廓并仅修整轮廓的一端来获得合适的不对称轮廓,因为这样做可以确保在阀构件1207的一部分比另一部分短的同时,这两个部分相对于开口1211(和阀构件1207的运动方向)的角度保持相等,使得当阀构件1204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的总和/或组合尺寸恒定。
如上所述,内壳体1214包括第一侧导管1215和沿直径相对的第二侧导管1216,第一侧导管1215和第二侧导管1216从内部空气通道1206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朝着喷嘴1200的面1211处的圆形开口向上倾斜。因此,这些侧导管1215、1216将一部分气流从内部空气通道1206内引至它们对应的外出开口或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这些出口面向由内壳体1214的上端限定的大致盘形腔。然后,喷嘴1200构造成将从这些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 喷出的任何气流引向从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喷出的气流会聚的点。在这方面,这些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被构造成仅喷出由代码驱动的叶轮1210产生的气流的相对较小的部分。然后,从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喷出的相对较小的空气流支持从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 喷出的气流的碰撞,从而提高由喷嘴1200产生的合成气流的速度,而不显着减少通过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的空气的流量。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喷嘴1200被配置成使得由马达驱动的叶轮1210产生的总气流的大约12.5%可以从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喷出,而其余的气流从用于对合成气流的方向进行可变控制的喷嘴1200的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喷出。因此,每个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的面积约为喷嘴 1200所提供的出口总面积的6.25%,其中该总面积是两个侧向空气出口1217、 1218与喷嘴1200的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总面积的组合面积。然而,每个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的面积可以大于或小于此。例如,每个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的面积可以是由喷嘴1200提供的出口的总面积的12.5%至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阀构件1207还设置有沿直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凸缘部分1228、1229,它们从阀构件1207的外围边缘径向向外突出。这些第一和第二凸缘部分1228、1229各自包括狭槽或孔1230、1231,狭槽或孔1230、 1231布置成当将阀构件1206定位在从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喷出的气流大致相等的位置处时与对应的侧导管1215、1216的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重叠/对准,并且当阀构件1207从该位置移开时从相应侧导管1215、1216的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移位。因此,侧向空气出口1217、 1218的尺寸取决于阀构件1207的位置,并且阀构件1207的运动同时调节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的尺寸。具体地,第一凸缘部分1228和第二凸缘部分1229被布置成使得当第一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大约等于第二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时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最大地打开,并且当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之间的尺寸差最大时最大地阻塞/关闭。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阀构件1207 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大约等于第二空气出口 1204的尺寸,并且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之间的尺寸差最大。然后,阀构件 1207还针对每个狭槽1230、1231包括一对侧挡板1232、1233,一对侧挡板 1232、1233被布置为帮助将从相应的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喷出的空气沿会聚方向引到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
如上所述,喷嘴1200可释放地安装在风扇主体1100上,并且因此可从风扇主体1100拆卸。因此,喷嘴1200包括用于将喷嘴1200可释放地保持在风扇主体1100上的喷嘴保持机构。喷嘴保持机构具有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在第一构造中喷嘴1200将保持在风扇主体1100上,在第二构造中喷嘴 1200被释放以从风扇主体1100移除。喷嘴保持机构还布置成偏向第一构造,使得除非用户将其保持在第二构造中,否则喷嘴保持机构将喷嘴1200保持在风扇主体1100上。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喷嘴1200包括一对喷嘴保持机构1234、1235,它们在喷嘴主体1201内沿直径相对。这些喷嘴保持机构1234、1235设置在喷嘴主体1201的内壳体1214与外壳体1210的侧部之间限定的空间中。这些喷嘴保持机构1234、1235中的每一个包括卡扣形式的保持元件1234a,1235a,保持元件可相对于喷嘴1200和风扇本体1100在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之间移动。然后,这些喷嘴保持机构中的每一个还包括手动可致动构件1234b,1235b,以实现保持元件1234a,1235a从第一构造向第二构造的运动。具体地,每个手动可致动构件1234b,1235b采用可压按钮的形式,可压按钮突出到设置在喷嘴主体1201的外壳体1210中的相应孔中,使得用户可以接近这些可压按钮以致动可移动卡扣1234a,1235a以从风扇主体1100释放喷嘴1200。
具体地,对于每个喷嘴保持机构,可压按钮1234b,1235b和可移动卡扣1234a,1235a形成为单个部件闩锁,其可枢转地安装在喷嘴主体1201的外壳体1210内,其中可压按钮1234b,1235b设置在一端,而卡扣1234a, 1235a设置在另一端。然后,压缩弹簧形式的偏压构件1234c,1235c设置在可压按钮1234b,1235b的后表面与喷嘴主体1201的内部之间,其将闩锁朝向外壳体1214偏压成第一构造。因此,抵抗压缩弹簧1234c,1235c的力的在可压按钮1234b,1235b上的压力导致闩锁枢转,使得卡子1234a,1235a 移动到第二构造,以从风扇主体1100移除喷嘴1200。如上所述,风扇主体 1100的喷嘴座1121具有沿径向向内突出的壁架/唇部1128,从而部分地悬在弓形凹部1127上。因此,喷嘴保持机构布置成使得,当喷嘴1200设置在风扇主体1100上,喷嘴保持机构处于第一构造时,卡扣1234a,1235a被该壁架1128阻挡,从而防止喷嘴1200与主体1100分离,并且使得,当喷嘴1200 设置在风扇主体1100上,喷嘴保持机构处于第二构造时,卡扣1234a,1235a 远离该壁架1128/不受其阻挡,从而允许喷嘴1200与主体1100分离。
如上所述,喷嘴1200还包括摆动机构的从动部分,其中,从动部分包括从动构件1205,从动构件1205被布置成由驱动构件1130驱动以使喷嘴主体1201绕摆动轴线(X)旋转。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从动构件1205包括至少部分为圆形或弓形的齿条,该齿条被布置为使得,当喷嘴1200设置在风扇主体1100上时,齿条与提供摆动机构的驱动构件的风扇主体1100上的小齿轮1130接合。具体地,齿条1205包括一组定位的齿,当喷嘴1200设置在风扇主体1100上时,这些齿与设置在小齿轮1130上的齿啮合。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齿条1205包括具有多个径向突出的齿的正齿条,这些齿是直的并且平行于旋转轴线(X)对齐,但是齿条1205的下部的边缘被倒角。具体地,齿条1205的下部的根部和齿都被倒角,其中倒角部的根部角优选地为大约45度。因此,当通过确认齿条1205和小齿轮1130正确啮合而将喷嘴1200放置到风扇主体1100上时,小齿轮1130的倒角的上部和齿条1205 的倒角的下部有助于齿条1205和小齿轮1130的啮合,同时还最小化齿碰撞可能造成损坏的风险。
如上所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小齿轮1130相对于风扇主体1100的环形通气口1123径向向外设置。因此,齿条1205相对于喷嘴主体1201的空气出口1202径向外设置。具体地,齿条1205附接在内壳体1214的外围表面上,朝向内壳体的下端(即,邻近进入内部空气通道的空气入口),齿条的齿设置在齿条的外围部分上并径向向外突出。
然后,喷嘴1200还包括设置在喷嘴主体1201上的一对喷嘴止动件1236、 1237,它们分别被布置成防止喷嘴主体1201旋转超过喷嘴主体1201的摆动范围的端部。特别地,第一喷嘴止动件1237布置成防止喷嘴主体1201旋转超过喷嘴主体1201的摆动范围的第一端,并且第二喷嘴止动件1237布置成防止喷嘴主体1201旋转超过喷嘴主体1201的摆动范围的相对的第二端。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喷嘴止动件1236由第一突出部提供,其从喷嘴1200的内壳体1214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布置成当喷嘴主体1201到达摆动范围的第一端时,接触/抵靠风扇主体1100的对应部分。第二喷嘴止动件1237由第二突出部提供,其从喷嘴1200的内壳体1214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布置成当喷嘴主体1201到达摆动范围的第二端时,接触/抵靠风扇主体1100的对应部分。具体地,第一喷嘴止动件1236布置成当喷嘴主体1201到达振动范围的第一端时抵靠喷嘴座1121的升高部分的第一侧,并且第二喷嘴止动件1237 布置成当喷嘴主体1201到达摆动范围的第二端时抵靠喷嘴座1121的升高部分的相对的第二侧。
第一喷嘴止动件1236和第二喷嘴止动件1237还被布置成,当喷嘴主体 1201相对于风扇主体1100的定向在喷嘴主体1201的摆动范围之外时,防止喷嘴1200安装在风扇主体1100上。为此,第一喷嘴止动件1236和第二喷嘴止动件1237被布置成,如果喷嘴1200朝着风扇主体1100降低而喷嘴主体1201相对于风扇主体1100的定向在振动范围之外,则接触喷嘴座1121 的升高部分的上表面,从而防止喷嘴1200充分靠近风扇主体1100,以使喷嘴保持机构1234、1235与风扇主体1100接合。具体地,第一喷嘴止动件1236 布置成,如果喷嘴1200朝着风扇主体1100降低而喷嘴主体1201相对于风扇主体1100的定向超过振动范围的第一端,则接触喷嘴座1121的升高部分的上表面,并且第二喷嘴止动件1237布置成,如果喷嘴1200朝着风扇主体 1100降低而喷嘴主体1201相对于风扇主体1100的定向超过振动范围的第二端,则接触喷嘴座1121的升高部分的上表面。
喷嘴1200然后还包括定向检测机构的互补部分。如上所述,风扇主体 1100设置有光遮断器1131,该光遮断器作为用于当喷嘴1200安装在风扇主体1100上时检测喷嘴主体1201的定向的机构的一部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在喷嘴主体1201上的定向检测机构的互补部分包括至少部分为圆形/弓形的屏幕/遮挡件1238,其从喷嘴主体1201悬垂/突出并且被布置为当喷嘴主体1201处于摆动范围的两半之一时由光遮断器1131检测。具体地,当喷嘴1200被附接到风扇主体1100时,该遮挡件1238布置成位于喷嘴座1121 的弓形凹部1127内。因此,当喷嘴主体1201处于摆动范围的两半中的第一半时,遮挡件1238将位于光遮断器1131的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之间的间隙内,从而防止光从发光元件到达光接收元件。当喷嘴主体1201处于摆动范围的两半中的第二半时,遮挡件1238将远离间隙,使得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将到达光接收元件。
光遮断器1131被布置为将其输出作为输入提供给控制电路1106。然后,控制电路1106被配置为使用来自光遮断器1131的输入来控制摆动马达1129。特别地,最初从光遮断器1131接收的输入将指示间隙被遮挡并且喷嘴主体 1201因此处于摆动范围的两半中的第一半,或者间隙无遮挡并且喷嘴主体 1201因此处于摆动范围的两半中的第二半。然后,控制电路1106被配置为操作摆动马达1129,使得喷嘴主体1201朝着摆动范围的中点旋转。在到达中点时,遮挡件1238的边缘将穿过该间隙,使得光遮断器1131将在遮挡和无遮挡之间转变,并且控制电路1106将由此确定喷嘴主体1206位于摆动范围的中点处。然后,控制电路1106将被配置为施加旋转距离的限制(例如,由步进马达采取的步数来定义)和时间限制中的一个或两个,以控制摆动马达1129,从而限制喷嘴主体1201的旋转在摆动范围内。
喷嘴1200还包括基部构件1239,其布置成当喷嘴1200安装在风扇主体 1100上时与风扇主体1100接触。喷嘴主体1200被布置成可相对于基部构件 1239旋转,使得当喷嘴1200被附接到风扇主体1100时,基部构件1239可相对于风扇主体1100保持静止,同时喷嘴主体1201相对于风扇主体1100 和喷嘴1200的基部构件1239二者旋转。然后,基部构件1209包括上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239a,其布置成使得,当喷嘴1200被附接到风扇主体1100 时,上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239a接触过滤器组件1111的上表面和风扇组件 1100的内表面二者,以防止空气泄漏到过滤器组件1111的顶端周围。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部构件1239还包括环形板1239b。上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239a然后也是环形的,并且附接到环形板1239b的下表面。上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239a包括两个分开的翼片密封部分,第一密封部分径向向内突出,第二密封部分向下并径向向外延伸。因此,上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239a 被布置为使得,当喷嘴1200被附接到风扇主体1100时,第一密封部分接触并形成抵靠风扇主体1100的内壁1109的上部的密封,而第二密封部分接触并形成抵靠过滤器组件1111的上端盖1136的密封。上部过滤器密封元件 1239a可以方便地由橡胶材料形成。
然后,喷嘴主体1201进一步包括多个流道1240,其朝向喷嘴主体1201 的基部1209附接,并且布置成保持基部构件1239,同时允许基部构件1239 相对于喷嘴主体1201旋转。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流道”是指旨在引导运动的机械部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流道1240包括被布置为接收基部构件1239的一部分的凹槽。然后,基部构件1239还包括凸缘/轨道1239c,该凸缘/轨道1239c设置和布置成在多个流道1240的每一个内滑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凸缘/轨道1239c设置在环形板1239b的上表面上,并且相对于喷嘴主体1201的摆动轴线(X)径向突出。
为了利用风扇组件1000,用户首先将喷嘴1200从喷嘴主体1100拆卸。为此,用户按下可通过喷嘴主体1201的外壳体1210接近的喷嘴保持机构的可压按钮1234b,1235b,从而使闩锁枢转,使得相应的闩锁1234a,1235b 移动到第二构造。然后,用户沿与风扇组件1000的纵向轴线(X)平行的方向将喷嘴1200提离风扇主体1100,以露出风扇主体1100的上端,包括喷嘴座1121和外部隔室的开口上端。然后,用户将过滤器组件1111降低到外部隔室中,直到底端盖1135搁置在过滤器座1139上,而过滤器组件1111围绕风扇主体1100的内壁1109的整个外围。
然后,用户将喷嘴1200重新附接到风扇主体1100上。为此,用户将喷嘴1200与风扇主体1100的上端大致对准,并将喷嘴1200朝向风扇主体1100 降低。由外壳体1210在喷嘴1200的圆形基部1209处限定的圆形开口1212 布置成紧密配合在风扇主体1100的上端上,使得当喷嘴1200朝着风扇主体 1100移动时,风扇主体1100的上端首先进入圆形开口1212中。因此,如果喷嘴1200和风扇主体1100之间存在明显的未对准,则喷嘴1200的圆形基部1209的边缘将与风扇主体1100的上端的边缘碰撞,从而向用户指示他们需要将喷嘴1200相对于风扇主体1100重新定位。当风扇主体1100的上端移动到喷嘴1200的圆形基部1209中时,设置在喷嘴1200上的形成滑动轴承组件的一部分的心轴1220进入设置在喷嘴座1121的中心处的轴承1122 的空腔。如果喷嘴1200和风扇主体1100之间有任何未对准的地方,则轴承 1122的倒角内边缘有助于将心轴1220引导到轴承1122中。
当喷嘴1200的圆形基部1209进一步在风扇主体1100的上端上方移动时,附接到环形板1239b的下表面的上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239a接触风扇主体1100和过滤器组件1111。具体地,上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239a的第一密封部分接触风扇主体1100的内壁1109的上部,从而在喷嘴1200和风扇主体1100的内壁1109之间形成密封。然后,上部过滤器密封元件1239a的第二密封部分接触设置在外部隔室内的过滤器组件1111的上端盖1139,从而在喷嘴1200和过滤器组件1100之间形成密封。然后,摆动机构的驱动构件 1130与摆动机构的从动构件1205接合。具体地,设置在喷嘴1200上的齿条 1205然后与设置在风扇主体1100上的小齿轮1130啮合,齿条1205的下边缘和小齿轮1130的上边缘二者的倒角均有助于齿条1205的齿与小齿轮1130 的齿的对准。
随着喷嘴1200的圆形基部1209进一步在风扇主体1100的上端上方移动,保持机构的卡扣1234a,1235a接触设置在喷嘴座1121上的壁架1128。这种接触导致闩锁1234、1235克服相应的压缩弹簧1234c,1235c的力而枢转,从而使卡扣1234a,1235a越过壁架1128。一旦卡扣1234a,1235a脱离壁架1128,压缩弹簧1234c,1235c的力便将闩锁1234、1235枢转回第一构造,从而将喷嘴1200保持在风扇主体1100上。喷嘴主体1201的空气入口 1202还接触设置在喷嘴主体1100上的环形通风口1123的外围周围的主体出口密封构件1125,从而在风扇主体1100和喷嘴1200的内部空气通道1206 之间形成密封,围绕主体出口密封构件1125的外围设置的喷嘴对准表面1126 引导喷嘴1200的空气入口1202与主体1100的空气出口1123对准。
然后,用户与风扇组件1100进行交互(例如,使用遥控器)以提供由控制电路1106接收的控制输入。响应于这些输入,控制电路1106可以启动马达1119,以便旋转叶轮1110并产生通过风扇组件1000的气流。具体地,叶轮1110的旋转将空气吸入通过风扇主体1100的空气入口1103(其由外壳体1101的侧壁中的孔提供),然后通过过滤器组件1111。然后,所产生的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设置在内壁1109下部中的孔所提供的内部隔室的空气入口 1112吸入,然后通过设置在叶轮壳体1114的底部处的空气入口1115进入叶轮壳体1114。空气然后通过设置在叶轮壳体1114顶部的空气出口1116离开叶轮壳体1114,然后通过喷嘴座1121提供的通气口1123从风扇组件1000 的主体1100排出并通过由喷嘴主体1201的内壳体1214的下部圆形开口提供的空气入口1202进入喷嘴1200的内部通道1206。
一旦在喷嘴1200的内部通道1206内,空气入口引导构件1221就将进入喷嘴1200的气流引向内部空气通道1206的外围,而设置在内部空气通道1206内的叶片1219也使气流朝向喷嘴1200的空气出口1203、1204变直。然后,阀构件1207的下部的最内/最下表面还有助于将喷嘴1200的内部空气通道1206内的气流引向设置在阀构件1207外围的第一和第二空气流动导向出口1203、1204。
然后,布置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 和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使得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喷出的气流被引导在阀构件1207的最外表面1207a, 1207b的与相应的空气出口1203、1204相邻的部分上。特别地,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布置成在与阀构件1207的最外表面1207a,1207b的与空气出口1203、1204相邻的部分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喷出气流。然后,阀构件1207的最外表面的凸形形状使得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喷出的气流在彼此接近时会离开阀构件1207的最外表面,从而这些气流可以碰撞而不受阀构件1207的最外表面的干扰。当喷出的气流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分离气泡,其可有助于稳定当两个相反的气流发生碰撞时形成的最终射流或组合气流。
如上所述,然后阀布置成通过同时调节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和相反地调节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来控制由喷嘴1200产生的气流的方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阀的滑动机构允许阀构件1207在喷嘴主体1201内横向滑动经过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对比位置之间的位置范围,在第一端部位置中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最大地打开,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最大地阻塞,并且在第二端部位置中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 1203最大地阻塞,第二空气出口1204最大地打开。因此,图19A和19B示出了两个潜在的合成气流,其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 的尺寸改变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来实现。
在图19A中,阀布置成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在第二端部位置中,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最大地阻塞,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 最大地打开。如上所述,由喷嘴1200产生的气流的导向范围通过设置成限制阀构件1207的运动超过合适的端部位置的阀端部止动件1226、1227来朝着朝向喷嘴1200的前部设置的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偏置。在图19A 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对阀端部止动件1226布置成当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大约等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时抵靠内壳体1214的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相邻的部分。因此,当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两者喷出的气流的量大约相等,使得由于它们的碰撞而产生的合成气流将大体上被引导向上(即,相对于喷嘴1200的面1208基本垂直),如箭头AA所示。
另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阀构件1207的第一和第二凸缘部分1228、 1229布置成使得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即,当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的尺寸大约等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的尺寸时),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最大地打开。因此,由马达驱动的叶轮1110产生的总气流的相对小的部分将因此从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喷出,并在阀构件1207的最外/最上表面上引向从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1204 喷出的气流会聚的点。
在图19B中,阀布置成阀构件1207处于第一端部位置,在第二端部位置中,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最大地打开,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 最大地阻塞。在图19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对端部止动件1227布置成当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最大但不是完全阻塞时抵靠内壳体1214的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相邻的部分。因此,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 喷出的气流的量将比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喷出的气流的量大得多,使得由于它们的碰撞而产生的合成气流将从喷嘴1200的面1208大体上被引导向下(即,在基本上与从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喷出的气流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如箭头BB所示。
另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阀构件1207的第一和第二凸缘部分1228、 1229布置成使得当阀构件1207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即,当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3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1204之间的尺寸差最大时),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最大地阻塞/关闭。因此,由马达驱动的叶轮1110产生的气流均不会从侧向空气出口1217、1218喷出。
容易理解的是,图19A和19B的示例仅是代表性的,并且实际上表示极端情况。通过将阀构件1207滑动到第一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可以实现多种合成气流。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喷嘴1200产生的合成气流可以改变的范围是大约44度。具体地,在面1208相对于喷嘴1200的基部1209的角度(α)为大约35度的情况下,朝向所示实施例的喷嘴1200的前部的流动的偏置可以在第一极端和第二极端之间改变合成气流的方向(γ),相对于喷嘴1200的基部1209的第一极端为37.5度,相对于喷嘴1200 的基部1209的第二极端为-6.5度。然后,可以通过控制摆动马达1129来调整喷嘴主体1201相对于风扇组件1000的主体1100的角度位置,进一步改变合成气流的方向。
应当理解,上述各个项目可以单独使用或与附图中所示或说明书中描述的其他项目组合使用,并且在彼此相同的段落中或在彼此相同的附图中提及的项目可以相互结合使用。另外,表达“装置”可以被期望的致动器或系统或装置代替。另外,对“包括”或“组成”的任何引用均无意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并且读者应据此解释说明和权利要求。
此外,尽管已经根据如上所述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鉴于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做出修改和替代,其被认为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上述实用新型可以等同地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环境控制风扇组件,而不仅仅是独立式风扇组件。举例来说,这种风扇组件可以是独立式风扇组件,吊顶或壁挂式风扇组件以及车载风扇组件中的任何一种。另外,上述实用新型可以同等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气流产生装置或鼓风机,例如吹风机或其他护发器具。
作为进一步的示例,尽管上述阀机构包括单个可线性移动的阀构件,但是该阀机构可以同样地包括多个阀构件,这些阀构件协作以相对于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的尺寸来调节第一流动导向空气出口的尺寸。为此,多个阀构件可以被链接,使得它们同时运动。另外,尽管上述实施例利用手动机构来驱动阀构件的运动,但是本文所述的喷嘴可替代地包括阀马达,该阀马达响应于从控制电路接收到的指令来驱动阀构件的运动。
而且,喷嘴和出口可以具有与上述形状不同的形状。例如,提供第一和第二流动导向空气出口的狭缝不是具有圆弧的一般形状,而是可以分别是细长的或者可以是椭圆弧。类似地,喷嘴可以具有立方体,椭圆形或椭球形的总体形状,而不是具有球形的总体形状。喷嘴的表面可以不是圆形,而是正方形,矩形或椭圆形。
作为又一个示例,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阀构件设置有不对称的端部止动件和不对称的轮廓,以便使合成气流的方向朝向喷嘴的前部偏置,但是可以彼此独立地使用这些特征。特别地,使用阀构件的不对称的端部止动件或不对称的轮廓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偏置。

Claims (26)

1.一种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
空气入口;
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一空气出口和用于喷出气流的第二空气出口,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沿会聚方向定向;以及
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空气出口的阀,
其中,所述阀包括一个或多个阀构件,该阀构件可移动以同时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并且相反地调节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
其中,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可在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的第一端部位置与第一空气出口最大地阻塞和第二空气出口最大地打开的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范围内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阀还被布置成使得,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一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的尺寸差大于当一个或多个阀构件处于第二端部位置时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的尺寸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布置成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阀构件的运动同时调节第一空气出口的尺寸并且相反地调节第二空气出口的尺寸,同时保持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的总尺寸恒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设置在喷嘴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喷嘴的面相对于喷嘴的基部的角度为0至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喷嘴的面相对于喷嘴的基部的角度是锐角,并且第一空气出口高于第二空气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包括单个阀构件,所述单个阀构件布置成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构件布置成可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端部位置中阀构件的第一部分最大地阻塞第二空气出口,在第二端部位置中阀构件的第二部分最大地阻塞第一空气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第一空气出口由喷嘴的主体的第一部分和阀构件的第一部分限定,第二空气出口由喷嘴的主体的第二部分和阀构件的第二部分限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喷嘴的主体在喷嘴的面处限定开口,并且阀构件邻近于所述开口设置在喷嘴主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第一空气出口由在喷嘴的面处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一部分和与边缘的第一部分相邻的阀构件的第一部分限定,第二空气出口由在喷嘴的面处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二部分和与边缘的第二部分相邻的阀构件的第二部分限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阀构件包括最外表面,所述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由喷嘴主体限定的开口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在喷嘴的表面上沿直径相对,使得所述最外表面在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之间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由阀构件的最外表面提供部分地限定第一空气出口的阀构件的第一部分和部分地限定第二空气出口的阀构件的第二部分两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出口由喷嘴的面处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一部分和与边缘的第一部分相邻的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第一部分限定,并且所述第二空气出口由喷嘴的面处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二部分和与边缘的第二部分相邻的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第二部分限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定向成将喷出的气流引导到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至少部分地凸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阀布置成使得,在垂直于开口的方向上,开口的边缘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第一空气出口处大于在第二空气出口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第一部分与喷嘴的面处的开口之间限定的角度大约等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的第二部分与喷嘴的面处的开口之间限定的角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具有不对称的轮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阀构件的最外表面具有轮廓,其中第一部分的最小深度小于第二部分的最小深度。
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阀构件布置成相对于开口平移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喷嘴的形状通常为圆柱形,椭圆形或球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喷嘴具有截头椭圆形或球形的总体形状,第一截头形成喷嘴的面,第二截头形成喷嘴的基部的至少一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第一空气出口和第二空气出口包括一对弯曲的狭槽,其设置在喷嘴的面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弯曲的狭槽包括在喷嘴主体的面上沿直径相对的两个全等的弓形狭槽。
26.一种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用于使叶轮旋转以产生气流的马达,以及用于接收气流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
CN201921864345.6U 2018-11-01 2019-10-31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和风扇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201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817850.9A GB2578616B (en) 2018-11-01 2018-11-01 A nozzle for a fan assembly
GB1817850.9 2018-11-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0129U true CN211820129U (zh) 2020-10-30

Family

ID=646555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434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20129U (zh) 2018-11-01 2019-10-31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和风扇组件
CN201911050577.2A Pending CN111140551A (zh) 2018-11-01 2019-10-31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0577.2A Pending CN111140551A (zh) 2018-11-01 2019-10-31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211820129U (zh)
GB (1) GB2578616B (zh)
WO (1) WO202008958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551A (zh) * 2018-11-01 2020-05-12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US11653737B1 (en) 2021-11-12 2023-05-23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ir care applian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07363A (ko) * 2020-07-10 2022-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GB2619835A (en) * 2021-06-22 2023-12-20 Dyson Technology Ltd Nozzle for a fan assembly
GB2608124B (en) * 2021-06-22 2023-11-15 Dyson Technology Ltd Nozzle for a fan assembly
GB2608125B (en) * 2021-06-22 2024-02-07 Dyson Technology Ltd Nozzle for a fan assembly
USD1021238S1 (en) 2022-06-02 2024-04-0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ir care appli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88467A (en) 1947-09-12 1949-11-15 Lisio Salvatore De Motor-driven fan
JPS61195235A (ja) * 1985-02-26 1986-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流れ方向制御装置
RU2037066C1 (ru) * 1993-10-01 1995-06-09 Владимир Павлович Знаменски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яг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FR2772311B1 (fr) * 1997-12-16 2000-02-04 Coutier Moulage Gen Ind Dispositif d'aeration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EP0999947A1 (fr) * 1997-08-04 2000-05-17 M.G.I. Coutier S.A. Dispositif d'aeration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350949B4 (de) * 2003-05-06 2017-01-05 Reum Kunststoff- Und Metalltechnik Gmbh Luftleitvorrichtung
FR2872260B1 (fr) * 2004-06-24 2008-10-03 Faurecia Interieur Ind Snc Aerateur
FR2909593B1 (fr) * 2006-12-11 2009-03-06 Faurecia Interieur Ind Snc Aerateur a reglage d'orientation et de debit d'un flux d'air
GB2476171B (en) 2009-03-04 2011-09-07 Dyson Technology Ltd Tilting fan stand
DE102015001477A1 (de) * 2015-02-06 2015-12-03 Audi Ag Ausströmer für eine Belüftungsvor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zugehörige Belüftungsvorrichtung
CN105115134B (zh) * 2015-09-11 2018-10-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顶盖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DE102015116242B3 (de) * 2015-09-25 2016-09-22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ausströmer
GB2578616B (en) * 2018-11-01 2021-02-24 Dyson Technology Ltd A nozzle for a fan assembl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551A (zh) * 2018-11-01 2020-05-12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US11653737B1 (en) 2021-11-12 2023-05-23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ir care appliance
US11832700B2 (en) 2021-11-12 2023-12-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ir care appli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0551A (zh) 2020-05-12
GB2578616A (en) 2020-05-20
GB201817850D0 (en) 2018-12-19
GB2578616B (en) 2021-02-24
WO2020089580A1 (en)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0552B (zh)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CN211852308U (zh) 风扇组件和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CN211820129U (zh)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和风扇组件
CN111396374B (zh) 风扇组件
EP3256735B1 (en) A fan assembly
US11454247B2 (en) Nozzle for a fan assembly
KR102499685B1 (ko) 팬 어셈블리용 노즐
KR102499694B1 (ko) 팬 어셈블리용 노즐
JP2021529908A (ja) ファン組立体用ノズ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