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8246U - 一种墙体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体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8246U
CN211818246U CN202020382870.0U CN202020382870U CN211818246U CN 211818246 U CN211818246 U CN 211818246U CN 202020382870 U CN202020382870 U CN 202020382870U CN 211818246 U CN211818246 U CN 211818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ll body
fixing
wa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28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江
胡瑜珏
杨勇
杜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zh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zh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28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8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8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82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加固装置,涉及墙体加固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与竖板相互垂直,固定板呈L形,横板和竖板均沿墙体的长度方向布设,地面上铺设有水泥层,横板与地面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一螺栓固定在一起,竖板与墙体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二螺栓固定在一起,竖板朝向墙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的顶端均延伸至竖板的上表面,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根固定杆,多根固定杆分别插设在竖板上的凹槽内,竖板背离墙体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三螺栓,固定杆背离墙体的侧壁上穿设有多个螺杆,螺杆朝向墙体的一端穿设在墙体内,螺杆远离墙体上旋拧有将固定杆固定在墙体上的螺母。其具有可以方便拆卸安装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墙体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加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危墙,为了增加墙体的使用时间及安全性,通常需要使用墙体加固装置对墙体进行加固。
公告号为CN2065390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包括被加固墙体、紧固螺栓、支撑钢管、加固混凝土基础墩、连接钢筋、现浇混凝土层、回填土层、被加固基础墩,所述支撑钢管底部插入加固混凝土基础墩中,所述支撑钢管上部连接钢板,所述钢板具有三号圆孔,所述钢板左侧连接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具有二号圆孔,所述橡胶垫片左侧连接刚度加强板,所述刚度加强板具有一号圆孔,所述一号圆孔内壁连接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三号圆孔、二号圆孔、一号圆孔,所述紧固螺栓插入紧固槽中。但是支撑钢管位于地面上的部分和位于地面下的部分是一个整体,任意部分出现损坏都需要将整个支撑钢管挖掘出来,给维修工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加固装置,通过将各个部件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使其具有可以方便拆卸安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与竖板相互垂直,固定板呈L形,横板和竖板均沿墙体的长度方向布设,地面上铺设有水泥层,横板与地面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一螺栓固定在一起,竖板与墙体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二螺栓固定在一起,竖板朝向墙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的顶端均延伸至竖板的上表面,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根固定杆,多根固定杆分别插设在竖板上的凹槽内,竖板背离墙体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穿过固定板和固定杆后穿设在墙体上,固定杆背离墙体的侧壁上穿设有多个螺杆,螺杆朝向墙体的一端穿设在墙体内,螺杆远离墙体上旋拧有将固定杆固定在墙体上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板需要更换的时候,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旋拧下来,然后将固定板取走后更换上新的固定板即可。当固定杆需要更换的时候,将第三螺栓和螺杆上的螺母旋拧下来,将固定杆从墙体上取下更换上新的固定杆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杆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可以对固定杆进行支撑,这样使得固定杆不在单纯的依靠固定杆与固定板上的竖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对墙体进行支撑,进而使得加固装置对墙体的加固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杆背离墙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内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固定杆之间通过穿设第四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一安装板上固接有与支撑杆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一安装杆,第一安装杆远离第一安装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杆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水泥层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内放置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水泥层之间通过第五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支撑杆的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安装杆,第二安装杆远离第二安装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杆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支撑杆与固定杆和地面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时固定杆上开设第一固定槽,水泥层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以及支撑杆的两端设置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使得支撑杆与固定杆和水泥层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大进而使得支撑杆对墙体的支撑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杆朝向墙体的一端穿过墙体,螺杆背离支撑杆的一端旋拧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螺杆对墙体的固定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体背离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板,多个加强板分别与多个螺杆对应,螺杆穿过墙体后再穿过加强板,加强板位于螺母与墙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增加了螺杆对墙体的控制面积,进而使得螺杆对墙体的固定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的两根所述固定杆相互朝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连接槽,相邻的两根固定杆上的多个连接槽一一对应,且连接槽背离墙体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杆背离墙体的侧壁上,两根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杆,多根加强杆分别与固定杆上的多个连接槽对应,加强杆的两端均固接有安装块,加强杆两端的两个安装块分别安装在相邻两根固定杆上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槽内,安装块与固定杆之间通过穿设第六螺栓固定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使两跟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两根连接杆更加的稳定,同时加强杆实现了与固定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加强杆的安装与更换更加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上竖板背离墙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加固槽,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的第二加固槽,第一加固槽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板,第二加固槽内安装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竖板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七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接按与横板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八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固接有加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与固定板上的横板和竖板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固定板更加的稳定,同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增加了加固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面积,并且加固板与固定板之间是可拆卸连接的,这样方便了加固板的更换与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板两端的端面上均固接两块对接板,横板两端的对接板均与横板平行,在对墙体固定的时候,根据需要将多块固定板的依次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块固定板之间的两块对接板交错堆叠在一起,并且相邻的两块固定板上的对接板通过穿设第九螺栓固定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块固定板连接在一起,这样使得加多个加固装置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对墙体的加固效果更好,并且当某一块固定板需要更换的时候,可以将该固定板单独取下,不会干涉其他的固定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固定板和固定杆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固定板需要更换的时候,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旋拧下来,然后将固定板取走后更换上新的固定板即可。当固定杆需要更换的时候,将第三螺栓和螺杆上的螺母旋拧下来,将固定杆从墙体上取下更换上新的固定杆即可;
2.通过在固定杆与水泥层之间设置可拆卸的支撑杆,支撑杆可以对固定杆进行支撑,这样使得固定杆不在单纯的依靠固定杆与固定板上的竖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对墙体进行支撑,进而使得加固装置对墙体的加固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墙体加固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墙体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凸显固定板及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凸显加强板及第二固定槽结构的示意;
图6是本实施例中凸显第二安装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11、横板;111、第一加固槽;12、竖板;121、凹槽;122、第二加固槽;2、水泥层;21、第二固定槽;3、墙体;4、固定杆;41、第一固定槽;42、螺杆;421、加强板;43、连接槽;5、支撑杆;51、第一安装杆;511、第一安装孔;512、第一安装板;52、第二安装杆;521、第二安装孔;522、第二安装板;6、加强杆;7、加固板;71、第一连接板;72、第二连接板;8、对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包括横板11和竖板12,横板11水平设置,横板11与竖板12相互垂直,固定板1呈L形,横板11和竖板12均沿墙体3的长度方向布设,地面上铺设有水泥层2,横板11的下表面与水泥层2的上表面相贴,竖板12朝向墙体3的侧壁与墙体3相贴。横板11与地面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一螺栓将横板11固定在地面上,竖板12与墙体3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二螺栓将竖板12与墙体3固定在一起。竖板12朝向墙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凹槽121,两个凹槽121均沿竖板12的高度方向布设,两个凹槽121的顶端均延伸至竖板12的上表面(参照图4)。竖板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根固定杆4,两根固定杆4均竖直设置,两个固定杆4分别插设在竖板12上的两个凹槽121内。竖板12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穿过固定板1和固定杆4后穿设在墙体3上,进而将固定杆4固定。固定杆4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穿设有多个螺杆42,多个螺杆42沿固定杆4的长度方向布设。螺杆42朝向墙体3的一端穿设在墙体3内,螺杆42远离墙体3的一端旋拧有螺母进而将固定杆4固定在墙体3上。
当固定板1需要更换的时候,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旋拧下来,然后将固定板1取走后更换上新的固定板1即可。当固定杆4需要更换的时候,将第三螺栓和螺杆42上的螺母旋拧下来,将固定杆4从墙体3上取下更换上新的固定杆4即可。
固定杆4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一端与固定杆4连接,支撑杆5的另一端朝向地面倾斜设置,且支撑杆5的远离地面的一端与地面连接。支撑杆5可以对固定杆4进行支撑,这样使得固定杆4不在单纯的依靠固定杆4与固定板1上的竖板12之间的连接关系对墙体3进行支撑,进而使得加固装置对墙体3的加固效果更好。
参照图3、图5,固定杆4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矩形的第一固定槽41,第一固定槽41内放置有第一安装板512,第一安装板512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与固定杆4背离墙体3的侧壁平齐。第一安装板512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穿设多个第四螺栓,第四螺栓穿过第一安装板512后穿设在固定杆4上。第一安装板512上固接有第一安装杆51,第一安装杆51与支撑杆5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安装杆5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512背离固定杆4的侧壁固接,第一安装杆51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杆5适配的第一安装孔511。
参照图3、图5,水泥层2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的第二固定槽21,第二固定槽21内放置有第二安装板522,第二安装板522水平设置,且第二安装板522的上表面与水泥层2的上表面平齐,第二安装板522与水泥层2之间通过穿设第五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二安装板5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杆52,第二安装杆52与支撑杆5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二安装杆5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522的上表面固接,第二安装杆52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杆5适配的第二安装孔521(参照图6)。支撑杆5的两端分别穿设在第一安装孔511和第二安装孔521内。这样就实现了支撑杆5与固定杆4和地面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时固定杆4上开设第一固定槽41,水泥层2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1,以及支撑杆5的两端设置第一安装板512和第二安装板522,使得支撑杆5与固定杆4和水泥层2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大进而使得支撑杆5对墙体3的支撑更加的稳定。
参照图5,螺杆42朝向墙体3的一端穿过墙体3,螺杆42的两端均旋拧有螺母。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得螺杆42对墙体3的固定效果更好。
墙体3背离固定杆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板421,多个加强板421分别与多个螺杆42对应,螺杆42穿过墙体3后再穿过加强板421。加强板421位于螺母与墙体3之间。固定板1增加了螺杆42对墙体3的控制面积,进而使得螺杆42对墙体3的固定效果更好。
参照图3,两根固定杆4相互朝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矩形的连接槽43,两根固定杆4上的多个连接槽43一一对应,且连接槽43背离墙体3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杆4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两根固定杆4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杆6,加强杆6分别与两根固定杆4垂直,且多根加强杆6分别与固定杆4上的多个连接槽43对应。加强杆6的两端均固接有安装块,加强杆6两端的两个安装块分别安装在两根固定杆4上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槽43内。安装块背离墙体3的侧壁与固定杆4背离墙体3的侧壁平齐。安装块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穿设有第六螺栓,第六螺栓穿过安装块后穿设在固定杆4上,从而将安装块固定在固定杆4上。通过这样设置,加强杆6使两跟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两根连接杆更加的稳定,同时加强杆6实现了与固定杆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加强杆6的安装与更换更加的方便。
参照图1、图2,固定板1上竖板12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开设矩形的第一加固槽111,第一加固槽111沿竖板12的长度方向布设,横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的第二加固槽122,第二加固槽122沿横板11的长度方向布设。第一加固槽111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1,第一连接板71与竖板12平行,第二加固槽122内安装有第二连接板72,第二连接板72与横板11平行。第一连接板71与竖板12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七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接按与横板11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八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板71与第二连接板72之间设置有加固板7,加固板7沿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倾斜布设,且加固板7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固接在一起。加固板7与固定板1上的横板11和竖板12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固定板1更加的稳定,同时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增加了加固板7与固定板1之间的连接面积,并且加固板7与固定板1之间是可拆卸连接的,这样方便了加固板7的更换与安装。
横板11两端的端面上均固接两块对接板8,横板11两端的对接板8均与横板11平行。在对墙体3固定的时候,根据需要将多块固定板1的依次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块固定板1之间的两块对接板8交错堆叠在一起。并且相邻的两块固定板1上的对接板8上穿设有两个第九螺栓,两个第九螺栓沿横板11的宽度方向布设。第九螺栓穿过四块堆叠在一起的对接板8,从而将两块固定板1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固定墙体3的时候,根据需要将多块固定板1依次固定在墙体3的底部,然后将固定杆4插设在固定板1上的凹槽121内,用螺杆42穿过固定杆4和墙体3,同时在螺杆42上套设加强板421和螺母将固定杆4固定在墙体3上。随后将支撑杆5安装在固定杆4上,然后将加强杆6安装在同一固定板1上的两根固定杆4之间,最后将加固板7安装在固定板1上。因为加固装置上的各个部件之间基本都是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的,当加固装置上的某个部件需要更换的时候,可以将对应的部件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使得加固装置在更换部件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包括横板(11)和竖板(12),横板(11)与竖板(12)相互垂直,固定板(1)呈L形,横板(11)和竖板(12)均沿墙体(3)的长度方向布设,地面上铺设有水泥层(2),横板(11)与地面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一螺栓固定在一起,竖板(12)与墙体(3)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二螺栓固定在一起,竖板(12)朝向墙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121),凹槽(121)的顶端均延伸至竖板(12)的上表面,竖板(12)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根固定杆(4),多根固定杆(4)分别插设在竖板(12)上的凹槽(121)内,竖板(12)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穿过固定板(1)和固定杆(4)后穿设在墙体(3)上,固定杆(4)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穿设有多个螺杆(42),螺杆(42)朝向墙体(3)的一端穿设在墙体(3)内,螺杆(42)远离墙体(3)上旋拧有将固定杆(4)固定在墙体(3)上的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支撑杆(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41),第一固定槽(41)内放置有第一安装板(512),第一安装板(512)与固定杆(4)之间通过穿设第四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一安装板(512)上固接有与支撑杆(5)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一安装杆(51),第一安装杆(51)远离第一安装板(512)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杆(5)适配的第一安装孔(511),水泥层(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1),第二固定槽(21)内放置有第二安装板(522),第二安装板(522)与水泥层(2)之间通过第五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二安装板(522)上设置有与支撑杆(5)的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安装杆(52),第二安装杆(52)远离第二安装板(522)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杆(5)适配的第二安装孔(521),支撑杆(5)的两端分别穿设在第一安装孔(511)和第二安装孔(5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2)朝向墙体(3)的一端穿过墙体(3),螺杆(42)背离支撑杆(5)的一端旋拧有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3)背离固定杆(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板(421),多个加强板(421)分别与多个螺杆(42)对应,螺杆(42)穿过墙体(3)后再穿过加强板(421),加强板(421)位于螺母与墙体(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所述固定杆(4)相互朝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连接槽(43),相邻的两根固定杆(4)上的多个连接槽(43)一一对应,且连接槽(43)背离墙体(3)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杆(4)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两根固定杆(4)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杆(6),多根加强杆(6)分别与固定杆(4)上的多个连接槽(43)对应,加强杆(6)的两端均固接有安装块,加强杆(6)两端的两个安装块分别安装在相邻两根固定杆(4)上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槽(43)内,安装块与固定杆(4)之间通过穿设第六螺栓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竖板(12)背离墙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加固槽(111),横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的第二加固槽(122),第一加固槽(111)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1),第二加固槽(122)内安装有第二连接板(72),第一连接板(71)与竖板(12)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七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接按与横板(11)之间通过穿设多个第八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板(71)与第二连接板(72)之间固接有加固板(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1)两端的端面上均固接两块对接板(8),横板(11)两端的对接板(8)均与横板(11)平行,在对墙体(3)固定的时候,根据需要将多块固定板(1)的依次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块固定板(1)之间的两块对接板(8)交错堆叠在一起,并且相邻的两块固定板(1)上的对接板(8)通过穿设第九螺栓固定在一起。
CN202020382870.0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墙体加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8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2870.0U CN211818246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墙体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2870.0U CN211818246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墙体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8246U true CN211818246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09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287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8246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墙体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824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9519A (zh) * 2020-11-05 2021-03-09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加固装置
CN114164804A (zh) * 2021-12-09 2022-03-11 安徽省兴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库除险加固结构
CN114704148A (zh) * 2022-03-31 2022-07-05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提高输电塔侧向承载力的网格加固结构及工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9519A (zh) * 2020-11-05 2021-03-09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加固装置
CN114164804A (zh) * 2021-12-09 2022-03-11 安徽省兴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库除险加固结构
CN114704148A (zh) * 2022-03-31 2022-07-05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提高输电塔侧向承载力的网格加固结构及工作方法
CN114704148B (zh) * 2022-03-31 2024-01-26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提高输电塔侧向承载力的网格加固结构及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18246U (zh) 一种墙体加固装置
KR20200126199A (ko) 블록식 보강토 옹벽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2251524A (zh) 基坑侧壁预应力锚杆担梁排桩围护结构
CN208917848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14362655U (zh) 可周转装配式道路系统
CN212865891U (zh) 一种软土地基的加固结构
CN208235557U (zh) 一种装配式基础
CN213233403U (zh) 地下连续墙的钢连接件及地下连续墙
CN212716678U (zh) 隧道新型钢骨构造护壁结构及护壁系统
CN211368731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建设高强度支撑梁
CN211113667U (zh) 围护结构
CN109281296B (zh) 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
CN217027060U (zh) 一种可分离的地桩保护套
CN111549660A (zh) 可局部更换的模块化单缝式伸缩装置
CN220247705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
CN215441920U (zh) 一种装配式连拱墙支护结构
CN219710332U (zh) 一种可回收装配式基坑支护装置
CN220352842U (zh) 一种用于检查井施工的箱式支护结构
CN220704625U (zh) 一种链条成槽机动力站安装机构
CN220645971U (zh) 一种隧道的波纹钢初衬结构
CN211816209U (zh) 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CN217130538U (zh) 一种采煤沉陷区灌溉管道用装配式转向支墩结构
CN216689380U (zh) 一种模数化预制人工挖孔桩装配式护壁结构
CN212388341U (zh) 可局部更换的模块化单缝式伸缩装置
CN220927366U (zh) 一种便于铺设的排水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