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6718U - 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6718U
CN211816718U CN201921870251.XU CN201921870251U CN211816718U CN 211816718 U CN211816718 U CN 211816718U CN 201921870251 U CN201921870251 U CN 201921870251U CN 211816718 U CN211816718 U CN 211816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box
outlet
foam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02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鹏程
田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02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6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6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6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将蒸汽装置腔体和泡沫装置腔体集成于同一装置盒体中,而且在装置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三安装位;第一安装位上设置有泡沫盒气泵,第三安装位上设置有蒸汽盒水泵;装置盒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接口以进气、进水、进发泡剂及进除垢液,通过该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既可用于进水以流向至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蒸汽,也可在泡沫装置腔体进水、进气和进发泡剂以产生泡沫,通过泡沫和高温蒸汽共同作用于清洗,增强了清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见的智能坐便器大体上分为三种,一种为带清洗、加热、杀菌等的智能坐便器,第二种为可自动换套的智能坐便器,第三种是自动换套加清洗功能智能座便器。上述三种坐便器中冲洗陶瓷体时,均是利用陶瓷体中固定设置的清洗头喷射水源以实现清洗。由于单独利用清洗头中喷射水对陶瓷体清洗可能因为水流流向和水压的因素而导致不能完全清洗干净,这就需要用户或是保洁员通过其他的清洁用具、清洁用品(如洁厕灵)或是通过外接水管对陶瓷体进行清洗,导致清洗操作复杂而且需借助外界工具。而且加入清洁用品进行清洗的过程中,也是用户手动加入,无法实现自动加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坐便器中未设置产生蒸汽和泡沫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以辅助对陶瓷体进行清洗,导致清洗操作复杂而且需借助外界工具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包括:
装置盒体;其中,所述装置盒体内包括蒸汽装置腔体和泡沫装置腔体,所述蒸汽装置腔体和所述泡沫装置腔体之间设置有间隔结构;
所述装置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三安装位;
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位上的泡沫盒气泵;
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上的多个接口,其中多个接口中包括至少一个蒸汽盒出水口、和蒸汽盒进水口;
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内的水位检测组件;
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位上且与蒸汽盒出水口连接的蒸汽盒水泵;
与所述蒸汽盒水泵连接的蒸汽发生器;
与所述装置盒体连接的组合阀;
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的蒸汽出口;
与所述装置盒体连接的发泡剂盒,所述发泡剂盒内容纳有发泡剂;
所述装置盒体上还设置有泡沫盒出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
通过应用本实施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将蒸汽装置腔体和泡沫装置腔体集成于同一装置盒体中,而且在装置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三安装位;第一安装位上设置有泡沫盒气泵,第三安装位上设置有蒸汽盒水泵;装置盒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接口以进气、进水、进发泡剂及进除垢液,通过该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既可用于进水以流向至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蒸汽,也可在泡沫装置腔体进水、进气和进发泡剂以产生泡沫,通过泡沫和高温蒸汽共同作用于清洗,增强了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局部结构框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中蒸汽盒呼吸口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中蒸汽盒呼吸口的剖面示意图;
图2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中泡沫装置腔体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在蒸汽插座与蒸汽插头为连接状态时的结构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在蒸汽插座与蒸汽插头为分离未连接状态时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中装置盒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中蒸汽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蒸汽连接装置中蒸汽插座和蒸汽插头为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蒸汽连接装置中蒸汽插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蒸汽连接装置中蒸汽插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蒸汽连接装置中蒸汽插座和蒸汽插头为连接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蒸汽连接装置中蒸汽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1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的第二剖面示意图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中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中的第三剖面示意图;
图1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中第三剖面示意图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组合阀中冲水单向阀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请同时参见图1-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的局部结构框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中蒸汽盒呼吸口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中蒸汽盒呼吸口的剖面示意图;图2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中泡沫装置腔体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在蒸汽插座与蒸汽插头为连接状态时的结构框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在蒸汽插座与蒸汽插头为分离未连接状态时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中装置盒体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包括:
装置盒体400;其中,所述装置盒体内包括蒸汽装置腔体(在图中未标识)和泡沫装置腔体(在图中未标识),所述蒸汽装置腔体和所述泡沫装置腔体之间设置有间隔结构(在图中未标识);
所述装置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400a和第三安装位400c;
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位400a上的泡沫盒气泵421;
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的多个接口,其中多个接口中包括至少一个蒸汽盒出水口401a、和蒸汽盒进水口402b;
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400内的水位检测组件4002;
与蒸汽盒出水口401a连接的蒸汽盒水泵403;
与所述蒸汽盒水泵403连接的蒸汽发生器404;
与所述装置盒体400连接的组合阀20;
与所述蒸汽发生器404连接的蒸汽出口(在图中未标识);
与所述装置盒体连接的发泡剂盒430,所述发泡剂盒内容纳有发泡剂;
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还设置有泡沫盒出口。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蒸汽装置腔体和泡沫装置腔体集成于同一装置盒体400中,而且将所述蒸汽装置腔体和所述泡沫装置腔体之间通过间隔结构隔开,可以有效的利用装置盒体400的空间,而且使其同时集成了蒸汽装置和泡沫装置的功能。
当所述组合阀20有接自来水管网或其他水源进水后,水由组合阀流入至蒸汽盒进水口402b而流向蒸汽装置腔体内,其中所述组合阀20与所述蒸汽盒进水口402b通过蒸汽盒进水管路连接。通过蒸汽盒水泵403将装置盒体400中蒸汽装置腔体内的水抽至蒸汽发生器404(蒸汽发生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即热锅炉)中进行加热产生高温蒸汽,最后高温蒸汽从蒸汽出口中输出(具体实施时所述蒸汽出口处连接蒸汽喷枪407)。
所述组合阀20还可将水输送至装置盒体400中泡沫装置腔体内,同时所述发泡剂盒430中的发泡剂流入至泡沫装置腔体内,同时所述泡沫盒气泵421将气体输送至泡沫装置腔体内,由泡沫装置腔体内的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装置盒体400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
所述泡沫盒出口与智能坐便器的陶瓷体连接,即在装置盒体400内由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装置盒体400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至陶瓷体以增强对陶瓷体的清洁效果。
其中,所述间隔结构的作用是将装置盒体内包括蒸汽装置腔体和泡沫装置腔体进行隔离,使得蒸汽装置腔体和泡沫装置腔体互不相通,也即蒸汽装置腔体内的液体无法直接流入至泡沫装置腔体内,泡沫装置腔体内的液体无法直接流入至蒸汽装置腔体内。该间隔结构具体实施时可以是间隔板,也可以是空心槽等结构,只要能实现将蒸汽装置腔体和泡沫装置腔体进行隔离即可,对间隔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所述装置盒体400可以是一体化整盒体成型而设置,也可以是采用装置盒和装置盒盖的分体式设计。在分体式设计中,盒体及盒盖卡接或焊接(如超声波焊接)形成装置盒体。例如,当采用上述分体式设计时,需将所述蒸汽装置腔体、所述泡沫装置腔体进行分隔设置,也即将蒸汽装置腔体、所述泡沫装置腔体通过间隔结构隔开,以避免进入蒸汽装置腔体中的液体与进入泡沫装置腔体内的液体发生混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位400b和第四安装位400d。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2a所示,所述第一安装位400a和第二安装位400b均与所述泡沫装置腔体位于所述装置盒体400的同一侧,所述第三安装位400c和第四安装位400d均与所述蒸汽装置腔体位于所述装置盒体400的同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合理的布局蒸汽装置和泡沫装置在装置盒体400上的空间位置,此时可以将泡沫装置的相关结构及功能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400的同一侧(例如都位于图2a对应的视角中的右半侧),将蒸汽装置的相关结构及功能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400的另一侧(例如都位于图2a对应的视角中的左半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位400b上的发泡剂输送泵440。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组合阀20将水输送至泡沫装置腔体内,同时所述发泡剂盒430中的发泡剂由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抽至泡沫装置腔体内,同时所述泡沫盒气泵421将气体输送至泡沫装置腔体内,由泡沫装置腔体内的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装置盒体400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是用于将发泡剂盒430中的发泡剂抽至泡沫装置腔体内,所述组合阀20用于将水输送至泡沫装置腔体内,所述泡沫盒气泵421用于将气体输送至泡沫装置腔体内,由泡沫装置腔体内的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盒出口与陶瓷体连接,即在装置盒体400的泡沫装置腔体内由水、气体、发泡剂的共同作用产生泡沫,由装置盒体400上设置的泡沫盒出口将泡沫输出至陶瓷体以增强对陶瓷体的清洁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e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上的发泡组件422。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发泡组件422为发泡石、多孔滤网、或设置在所述泡沫装置腔体上的空气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组件422的入口端(也即进口端)与所述泡沫盒气泵421连接,所述发泡组件422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泡沫装置腔体内。所述发泡组件422用于将输入的气体转化为多个小气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a-图2e所示,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有多个接口,多个接口中包括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泡沫盒进水口412b、和泡沫盒出口412c、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气泵接口进口411c、和气泵接口出口411d。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与所述发泡剂盒430连接;所述组合阀20与泡沫盒进水口412b通过泡沫盒进水管路连接;
所述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与所述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相通;所述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与所述泡沫装置腔体相通;所述气泵接口进口411c与所述泡沫盒气泵421通过泡沫盒气体进入管路连接;所述气泵接口出口411d与所述气泵接口进口411c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泡沫盒进水口412b,是为了便于向装置盒体400内的泡沫装置腔体输送进水。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是为了向装置盒体400内的泡沫装置腔体输送发泡剂。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泡沫盒出口412c,是为了将泡沫盒出口412c,便于将泡沫输出至与泡沫盒出口412c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的下一装置(例如陶瓷体)。
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有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便于对发泡剂流向进行导流,发泡剂最终流入至泡沫装置腔体内。
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有气泵接口进口411c、和气泵接口出口411d,便于所述气体的流向进行导流,气体最终流入至泡沫装置腔体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a-图2e所示,所述泡沫盒气泵421的气泵出口421a与所述气泵接口进口411c连接;
所述发泡组件422的进口端与所述气泵接口出口411d通过发泡组件进气管连接;所述发泡组件422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泡沫装置腔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采用泡沫盒气泵421和发泡组件422相结合来产生气泡,及通过泡沫盒气泵421将空气抽至发泡组件422内,由发泡组件420将空气转化为多个小气泡而进入所述泡沫装置腔体内,与水和发泡剂共同作用产生气泡。具体的,泡沫盒气泵421的将周围环境中的外界气体抽入后,气体依次流过气泵出口421a、所述气泵接口进口411c、所述气泵接口出口411d、及发泡组件422后,最终流入至所述泡沫装置腔体内。从发泡组件422中吹出来的气体,与所述泡沫装置腔体内的水及发泡剂共同作用,产生气泡,之后气泡可由泡沫盒出口412c流出至与该泡沫盒出口412c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的下一装置(例如陶瓷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的输送泵进口441与所述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连接,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的输送泵出口442与所述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将发泡剂由发泡剂盒430抽至所述泡沫装置腔体内的动力,可在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发泡剂输送泵440,当所述发泡剂输送泵440启动工作时,将发泡剂以发泡剂盒430为流动路径的起点,依次经过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盒体发泡剂出口411b、发泡剂输送泵440、盒体发泡剂进口411a后,发泡剂最终流入至泡沫装置腔体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还设置有第二转接管412d;其中,所述第二转接管412d的转接管入口与所述发泡剂盒430的出口通过泡沫盒发泡剂进入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转接管412d的转接管出口与所述盒顶端发泡剂进口412a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还设置有第二转接管412d,是为了设置统一的转接接头,上述转接接头可以外接其他组件(如发泡剂盒、除垢液盒等),也可以偏于安装至其他装置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c和图2d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的呼吸口;所述装置盒体呼吸口4001为装置盒体通孔或装置盒体呼吸口4001。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2c、图2d所示,所述装置盒体呼吸口4001包括:
贯穿口4001a,所述贯穿口设置在装置盒体400上,所述装置盒体400的装置盒体第二端面(可以参考图1中装置盒体400的顶盖部位)的底面为呼吸口密封壁4001b;
浮子容纳腔室4001c,所述浮子容纳腔室4001c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第二端面上,所述浮子容纳腔室4001c开设有通孔,与所述贯穿口4001a连通形成导气通道;
呼吸口浮子4001d,所述呼吸口浮子4001d收容在所述浮子容纳腔室4001c内,可在浮力作用下紧贴所述呼吸口密封壁4001b以封闭所述贯穿口4001a。
其中,贯穿口4001a是贯穿于装置盒体400的装置盒体第二端面的开口。该贯穿口具体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形状、结构和尺寸。现有的开设在水箱顶部的通气口均可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贯穿口4001a在装置盒体400的装置盒体第二端面的底面(朝向装置盒体400内部的一面)为呼吸口密封壁4001b。亦即,当呼吸口浮子4001d紧贴呼吸口密封壁4001b时,贯穿口4001a将会被封闭。而当呼吸口浮子4001d脱离呼吸口密封壁4001b时,贯穿口4001a保持开启。
浮子容纳腔室4001c是设置在所述水箱盖体的底面用于容纳呼吸口浮子4001d的腔室。浮子容纳腔室4001c具有设定的长度,呼吸口浮子4001d可以在其内部随水位的变化而上下移动。
浮子容纳腔室4001c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与贯穿口连通以形成导气通道。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装置盒体400内的水位处于正常状态时,呼吸浮子4001d将保持在浮子容纳腔室4001c的底部或者位于浮子容纳腔室4001c内,不与呼吸口密封壁4001b接触。
此时,导气通道没有被关闭,外界气体可以通过贯穿口4001a和浮子容纳腔室4001c的通孔进入到装置盒体400内。
而装置盒体400内蒸汽装置腔体的水位到达呼吸口浮子4001d的位置并有持续上升趋势时,呼吸口浮子4001d将随之上升,直至与呼吸口密封壁4001b相抵接。
此时,呼吸口浮子4001d将封闭该贯穿口4001a,阻断导气通道,从而避免装置盒体400内的水从贯穿口4001a处溢出。
其中,所述装置盒体呼吸口4001的整体结构是位于装置盒体400的蒸汽装置腔体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a和3b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404与所述蒸汽出口之间通过蒸汽连接装置连接;其中,所述蒸汽连接装置包括与所述蒸汽发生器404的发生器出口连接的蒸汽插座405,及与所述蒸汽插座405可拆卸式连接的蒸汽插头406;所述蒸汽插头406的插头出口与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蒸汽喷枪407。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蒸汽喷枪407。具体可通过喷枪水管407a与所述蒸汽出口连接。其中,所述蒸汽出口可以是集成设置在所述蒸汽插头406上,也可以是所述蒸汽插头406的出口端连接一根蒸汽连接管以作为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蒸汽喷枪40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蒸汽连接装置将所述蒸汽发生器404与所述蒸汽出口进行连接,可以通过蒸汽连接装置有效控制所述蒸汽发生器404中流出的液体或气体的下一步流向。而且若有高温蒸汽从蒸汽出口流向蒸汽喷枪407,可以使用蒸汽喷枪407对准待清洁物体,便于用户操作进行清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a所示,所述装置盒体402上的多个接口还包括蒸汽盒锅炉进水口402c、盒顶端除垢液进口402d、至少一个第一转接管402e;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还设置有蒸汽盒出水口401a、盒体除垢液进口401b、盒体除垢液出口401c、水泵接口进水口401d;其中,所述第一转接管402e与所述盒顶端除垢液进口402d通过蒸汽盒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水泵接口进水口401d、所述蒸汽盒锅炉进水口402c与所述蒸汽盒转接口402a从下至上依次相连通(如图4所示,蒸汽盒转接口402a与蒸汽盒锅炉进水口402c、水泵接口进水口401d进水口相通,且水的流向只能按照箭头指示方向流动)。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水泵接口进水口401d通过蒸汽盒第二连接管(图2a中蒸汽盒第二连接管通过细线进行示意)与所述蒸汽盒水泵403的蒸汽盒水泵出口403b连接;
所述蒸汽盒水泵403的蒸汽盒水泵入口403a通过蒸汽盒第三连接管(图2a中蒸汽盒第三连接管通过细线进行示意)与所述蒸汽盒出水口401a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所设置蒸汽盒锅炉进水口402c与组合阀20通过组合阀连接管连接,组合阀20进水后若组合阀20中的陶瓷分水阀为通水状态时,由组合阀20流向蒸汽盒锅炉进水口402c的水经过蒸汽盒转接口402a后流向蒸汽发生器404进行加热产生蒸汽并由蒸汽喷枪407喷出。其中,组合阀20中的陶瓷分水阀与蒸汽盒锅炉进水口402c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蒸汽盒锅炉进水口单向阀,通过蒸汽盒锅炉进水口单向阀防止水由蒸汽盒锅炉进水口402c反向流回至陶瓷分水阀。
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第一转接管402e,可以与提供除垢液的容器连接,除垢液流入第一转接管402e后经过蒸汽盒第一连接管而流向盒顶端除垢液进口402d。由于盒顶端除垢液进口402d与盒体除垢液出口401c相通,除垢液流过盒顶端除垢液进口402d后流入装置盒体400内的蒸汽装置腔体中。蒸汽装置腔体中的除垢液可从盒体除垢液出口401c中流出并抽取至下一位置,例如除垢液可从盒体除垢液出口401c中流出并抽取至盒体除垢液进口401b。
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有蒸汽盒出水口401a,由所述蒸汽盒进水口402b进入装置盒体400内的水由蒸汽盒水泵403抽至水泵接口进水口401d,再由水泵接口进水口401d流向蒸汽盒转接口402a,之后水经过蒸汽发生器管路流向蒸汽发生器404内进行加热得到高温蒸汽。
通过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设置上述列举的各接口,能有效接入除垢液和水,然后通过接口之间的管路连接控制水和除垢液的流向,从而实现引流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400上的除垢剂输送泵408,和与所述第一转接管402e的入口端通过蒸汽盒第四连接管连接的除垢液盒(在图1和图2a中均未画出);
其中,所述除垢剂输送泵408的输送泵入口408b通过蒸汽盒第五连接管与所述盒体除垢液出口401c连接;
所述除垢剂输送泵408的输送泵出口408a通过蒸汽盒第六连接管与所述盒体除垢液进口401b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垢液盒中通过蒸汽盒第四连接管与第一转接管402e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管402e与所述盒顶端除垢液进口402d通过蒸汽盒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盒顶端除垢液进口402d与所述盒体除垢液进口401b相通。所述盒体除垢液进口401b与盒体除垢液出口401c相通,盒体除垢液出口401c通过蒸汽盒第五连接管与所述除垢剂输送泵408的输送泵入口408b连接,所述除垢剂输送泵408的输送泵出口408a通过蒸汽盒第六连接管与所述盒体除垢液进口401b连接。蒸汽盒水泵入口403a通过蒸汽盒第三连接管与所述蒸汽盒出水口401a连接,所述蒸汽盒水泵403的蒸汽盒水泵出口403b通过蒸汽盒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水泵接口进水口401d连接。
如图1、图3a和3b所示,蒸汽发生器404的进水口与蒸汽盒转接口402a通过蒸汽发生器管路连接,蒸汽发生器404的出水口与由蒸汽插座405和蒸汽插头406组成的蒸汽连接装置的一端连接(具体是蒸汽连接装置中蒸汽插座405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404的出水口连接),蒸汽连接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喷枪水管407a与蒸汽喷枪407连接(具体是蒸汽连接装置中蒸汽插头406中远离蒸汽插座405的一端与喷枪水管407a的一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a、图3b、图5和图6所示,所述蒸汽连接装置,用于连接蒸汽发生器404和蒸汽出口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连接装置包括蒸汽插座405和蒸汽插头406,蒸汽插座405和蒸汽插头406可以一键式的进行安装和分离,蒸汽插座405的接头入口与蒸汽发生器404的发生器出口连接,所述蒸汽插头406的插头出口与蒸汽出口连接,具体是在蒸汽出口处通过喷枪水管407a与蒸汽喷枪407连接。具体实施时,所述蒸汽插座405的插座第二出口还与智能坐便器中的陶瓷体11连接。
当蒸汽插座405和蒸汽插头406为连接结合状态时,蒸汽发生器404中的高温蒸汽可以依次流过蒸汽插座405和蒸汽插头406后由蒸汽喷枪喷出以实现对陶瓷体的清洁。当蒸汽插座405和蒸汽插头406为分离状态时,蒸汽发生器404中的液体可以从蒸汽插座405中的插座第二出口回流至陶瓷体1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7和图9所示,所述蒸汽插座405包括:
插座腔体4051;其中,所述插座腔体4051的两端分别记为插座腔体第一端4051a和插座腔体第二端4051b;
设置在靠近所述插座腔体第二端4051b的插座第一出口(在图7和图9中未进行标示,图7中插座腔体第二端4051b处的开口可视为插座第一出口);所述插座第一出口与所述蒸汽插头406相适配;
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4051上的插座进入口4053(插座进入口4053可以视为蒸汽插座的入口)。
在本实施例中,由所述插座进入口4053进入的气体或液体,可通过插座第一出口流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腔体4051上还设置有插座第二出口405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4051内且与所述插座腔体4051相适配的插座换向滑块4054,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可沿所述插座腔体4051的内壁滑动;
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4051内的弹性件4056;所述弹性件4056位于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与所述插座腔体第一端4051a之间。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蒸汽插座405还包括套接在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上的插座换向滑块密封圈4055;
所述插座第二出口4052设置在靠近所述插座腔体第一端4051a,所述插座进入口4053位于所述插座第一出口4052和所述插座第二出口4051b之间;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的初始停止位置(以插座换向滑块4054的顶端为参考端面)位于所述插座进入口4053和插座腔体第二端4051b之间。
即在所述蒸汽插座405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7和图9所示,所述蒸汽插座405包括:
插座腔体4051;
设置在靠近所述插座腔体4051的插座腔体第一端4051a一侧的插座第二出口4052;
设置在靠近所述插座腔体4051的插座腔体第二端4051b一侧的插座进入口4053;
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4051内的插座换向滑块4054,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可沿所述插座腔体4051的内壁滑动;
套接在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上的插座换向滑块密封圈4055;
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4051内的弹性件4056;所述弹性件4056位于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与所述插座腔体第一端4051a之间。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7所示,所述弹性件4056为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4051内的插座腔体弹簧,所述插座腔体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相接触,所述插座腔体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插座腔体4051的底端相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腔体4051位于蒸汽插座支架内。当蒸汽插座405与蒸汽插头406为分离状态时,在所述插座腔体弹簧为未被压缩的状态,此时在所述插座腔体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插座腔体弹簧的顶端将插座换向滑块4054托住使其位于初始位置(其中,在插座换向滑块4054在其初始位置时距离插座腔体4051的插座腔体第一端4051a的间距是大于插座进入口4053距离插座腔体4051的插座腔体第一端4051a的间距,这样确保了在当蒸汽插座405与蒸汽插头406为分离状态时由插座进入口4053进入的液体是不会流向插座换向滑块4054之上的插座腔体空间)。而且,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通过插座换向滑块密封圈4055进行密封。此时蒸汽发生器404中的液体从插座进入口4053进入,按照图7中箭头的方向流动至插座第二出口4052,可以从蒸汽插座405中的插座第二出口4052回流至陶瓷体1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所述蒸汽插座40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上的卡位结构4057(卡位结构4057具体是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4051的顶端的内壁上的)。且所述插座腔体4051的底端可视为插座下端盖4058,所述插座下端盖4058上套接有插座下端盖密封圈405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卡位结构4057,便于将蒸汽插头406卡接在所述蒸汽插座405的插座腔体4051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蒸汽插头406包括:
插头腔体4061;其中,所述插头腔体4061的两端分别记为插头腔体第一端4061a和插头腔体第二端4061b;
设置在所述插头腔体4061上的蒸汽插头入口4067;
卡接在所插头腔体4061内的插头按键4062;
设置在所述插头腔体4061内的蒸汽嘴4065;所述蒸汽嘴4065为插头出口;
其中,所述蒸汽插头入口4067靠近所述插头腔体第一端4061a,所述蒸汽嘴4065靠近所述插头腔体第二端4061b。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蒸汽插头406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插头腔体内的插头端盖4063;其中,所述蒸汽嘴4065设置在所述插头端盖4063上靠近所述插头腔体第二端4061b的一端;
套接在所述插头端盖4063上的插头端盖密封圈4064。
即在所述蒸汽插头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蒸汽插头406包括:
插头腔体4061;
卡接在所插头腔体4061内的插头按键4062;
设置在所述插头腔体内的插头端盖4063;
套接在所述插头端盖4063上的插头端盖密封圈4064;
设置在所述插头端盖4063的靠近所述插头腔体第二端4061b的一端的蒸汽嘴406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插头按键4062的底端的卡勾与卡位结构4057相适配以将蒸汽插头406卡接在蒸汽插座405上。也即将蒸汽插头406的插头腔体4061插入至蒸汽插座的插座腔体4051中时,所述插头按键4062的底端的卡勾与卡位结构4057相卡接,插头腔体4061的底端的底端面(即所述插头腔体第一端4061a具体实施时可以设置为圆柱面)顶住插座换向滑块4054往下移动,此时插座换向滑块4054和插座腔体4051之间通过插座换向滑块密封圈4055密封,同时插头端盖4063与插头腔体4061之间通过插头端盖密封圈4064密封。当蒸汽发生器404中产生高温蒸汽从插座进入口4053进入插座腔体4051,之后沿着图9中蒸汽流向箭头的方向而流向蒸汽嘴4065。
其中,当插座换向滑块4054位于初始位置时,插座换向滑块密封圈4055与插座腔体4051的底端之间的间距是大于插座进入口4053与插座腔体4051的底端之间的间距,故插座进入口4053流入液体时是不会流向插座换向滑块4054之上的插座腔体空间。但是当插座换向滑块4054向下移动且使得插座换向滑块密封圈4055与插座腔体4051的底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插座进入口4053与插座腔体4051的底端之间的间距时,此时蒸汽发生器404中产生高温蒸汽从插座进入口4053进入插座腔体4051后,可以流向插座换向滑块4054之上的插座腔体空间,从而实现在蒸汽插头406插入蒸汽插座405中时实现对高温蒸汽的导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插头按键4062包括插头按键本体(在图中未标识)、设置在所述插头按键本体的一端且顶端外露于插头腔体外的按键按压点4062a、及设置在所述插头按键本体的另一端且顶端外露于插头腔体外的按键卡勾4062b,其中所述按键按压点4062a与所述按键卡勾4062b均位于所述插头按键本体的同一侧;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插头按键本体连接的卡勾复位弹簧4062c,所述卡勾复位弹簧4062c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头端盖4063相接触;所述按键卡勾4062b与所述卡位结构4057相适配;其中,所述按键按压点4062a靠近所述插头腔体第二端4061b,所述按键卡勾4062b靠近所述插头腔体第一端4061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按压点4062a与所述按键卡勾4062b均位于所述插头按键本体的同一侧,该侧记为插头按键本体的A侧,所述卡勾复位弹簧4062c位于与所述插头按键本体的与A侧为相对侧的另一侧(该侧记为插头按键本体的B侧)。当用户将蒸汽插头406插入蒸汽插座405时,所述按键卡勾4062b与所述卡位结构4057卡接。若用户需将将蒸汽插头406与蒸汽插座405拆卸分离时,需要按下按键按压点4062a,插头按键本体是整体的朝向靠近插头腔体406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此时所述按键卡勾4062b从所述卡位结构4057中脱离,而且卡勾复位弹簧4062c此时受到插头按键本体的压力而处于压缩状态。当用户将整个蒸汽插头406完全从蒸汽插座405中拔出时,所述卡勾复位弹簧4062c恢复形变将插头按键本体由靠近插头腔体406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朝向远离插头腔体406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插头按键本体的复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蒸汽插座405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蒸汽插头406是否卡接于蒸汽插座405的检测组件;其中,所述检测组件为霍尔开关或轻触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蒸汽插座405内设置了检测组件,能有效且实时的检测蒸汽插座405和蒸汽插头406是连接状态还是非连接状态。
具体实施时,如图9所示,所述检测组件为霍尔开关4051a,所述霍尔开关4051a固定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4051内且位于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的下方,在所述插头腔体4061的底端的容纳腔内设置有磁铁4066。当蒸汽插头406插入蒸汽插座405内时,若霍尔开关4051a感应到磁铁4066时,表示蒸汽插头406已与蒸汽插座40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插头腔体4061的外壁上设置蒸汽插头出气孔4067,当将蒸汽插头406插入蒸汽插座405时,插头腔体4061的底端的底端面(顶住插座换向滑块4054往下移动,使得插座换向滑块密封圈4055与插座腔体4051的底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插座进入口4053与插座腔体4051的底端之间的间距时,此时蒸汽发生器404中产生高温蒸汽从插座进入口4053由蒸汽插头出气孔4067进入插座腔体4051后,之后沿着图9中蒸汽流向箭头的方向而流向蒸汽嘴4065。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所述蒸汽插座40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座腔体4051内的插头腔体密封圈4057a,所述插头腔体密封圈4057a用于在所述插头腔体4061通过按键卡勾按键卡勾4062b卡接在所述卡位结构4057时以密封所述插座腔体4051和所述插头腔体4061之间的间隙;所述插头腔体密封圈4057a靠近所述插座腔体第二端4061b,且所述插头腔体密封圈4057a与所述插座腔体第二端4061b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卡位结构4057与所述插座腔体第二端4061b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腔体密封圈4057a所设置的位置位于所述插座腔体内4051所述卡位结构4057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插座换向滑块4054的上方。当所述按键卡勾按键卡勾4062b卡接在所述卡位结构4057时,所述插头腔体4061的底端与插座腔体405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由插头腔体密封圈4057a密封,确保了蒸汽发生器中产生的高温蒸汽由插座腔体4051流向插头腔体4061内时无间隙存在,也就不会有蒸汽泄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图15所示,所述组合阀20包括:
组合阀体201,和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电磁阀202、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冲水电磁阀207;
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第一端201a和第二端201b;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包括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
其中,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并列设置于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第二端201b;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位于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一端;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相对设置,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与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相对设置。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至少一个组合阀减压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阀应用于智能坐便器中,用于对进入组合阀体201内的水的流向进行控制。具体的,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至少两个组合阀子腔体。例如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第一组合阀子腔体和第二组合阀子腔体,所述第一组合阀子腔体与所述第二组合阀子腔体之间设置有分隔结构(该分隔结构将第一组合阀子腔体和第二组合阀子腔体分隔后水路不能互通),其中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组合阀子腔体内(也即确保机芯电磁阀202为开启状态且机芯电磁阀202的入口端进水时,水可由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出口端流入第一组合阀子腔体);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组合阀子腔体内(也即确保冲水电磁阀207为开启状态且冲水电磁阀207的入口端进水时,水可由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出口端流入第二组合阀子腔体)。
其中,所述组合阀体201上还设置有组合阀体第一出口和组合阀体第二出口;所述组合阀体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组合阀子腔体上,所述组合阀体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组合阀子腔体上。例如,可以开启机芯电磁阀202,以控制水流向于机芯电磁阀202所在水路(具体可以是在第一组合阀子腔体内流动而流到组合阀体第一出口);也可以开启冲水电磁阀207,以控制水流向于冲水电磁阀207所在水路(具体可以是在第二组合阀子腔体内流动而流到组合阀体第二出口)。
所述组合阀体第一出口和组合阀体第二出口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装置,以有控制水下一步的流向。例如,所述组合阀体第一出口上连接设置陶瓷分水阀206,所述组合阀体第二出口上连接设置冲水单向阀208。
作为所述组合阀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1-图15所示,所述组合阀20包括组合阀体201,和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电磁阀202、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冲水电磁阀207;
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第一端201a和第二端201b;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包括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减压阀203,和与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二端201b连接的减压阀209;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单向阀204和冲水单向阀208;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陶瓷分水阀206;
其中,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并列设置于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第二端201b;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位于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一端201a;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相对设置,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与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相对设置;
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位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远离第二端201b的一侧;
所述机芯单向阀204位于所述机芯减压阀203远离第二端201b的一侧;
所述冲水单向阀208位于所述冲水电磁阀207远离第二端201b的一侧;
所述陶瓷分水阀206位于所述机芯单向阀204靠近第一端201a的一侧。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二端201b处设置有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所述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一端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一端均连接;
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另一端通过组合阀第二管道2012与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的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连接;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的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还通过组合阀第三管道2013与所述冲水单向阀208的一端连接;
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另一端通过组合阀第四管道2014与所述机芯减压阀203的一端连接;
所述机芯减压阀203的另一端通过组合阀第五管道2015与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的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连接;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还通过组合阀第六管道2016与所述机芯单向阀204的一端连接;
所述机芯单向阀204的另一端通过组合阀第七管道与所述陶瓷分水阀206连接(图中未示出);
所述冲水单向阀208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用于出水的组合阀第八管道(图中未示出);
所述陶瓷分水阀206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用于出水的组合阀第九管道(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二端201b还可连接有减压阀209,所述减压阀209中进水(例如接坐便器的陶瓷体中进水管流入自来水)后,进入组合阀体201中的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由于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的一端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一端均连接,故此时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或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其中仅有一个电磁阀打开时,所述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中的水就对应流向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或所述冲水电磁阀207中为打开状态的电磁阀。若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中两个电磁阀均打开时,所述组合阀第一管道2011中的水分别流向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若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打开且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关闭时,水通过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流到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中,水经所述机芯减压阀203进行稳压后依次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机芯单向阀204而流入所述陶瓷分水阀206;
若所述冲水电磁阀207打开且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关闭时,水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后流向所述冲水单向阀208;
若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均打开时,水通过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流到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中,水经所述机芯减压阀203进行稳压后依次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机芯单向阀204而流入所述陶瓷分水阀206;同时水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后流向所述冲水单向阀208。
在本实施例中,当仅打开机芯电磁阀202(即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打开且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关闭时),水先通过机芯电磁阀202流到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中,之后水在机芯减压阀203中进行稳压,接着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流到机芯单向阀204,水经过机芯单向阀204进行分流后流到陶瓷分水阀206,最后流向与陶瓷分水阀206连接的下一部件(具体如智能坐便器中的蒸汽盒)。
当仅有冲水电磁阀207打开(即所述冲水电磁阀207打开且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关闭时),水经过组合阀第二管道2012流向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接着水经过组合阀第三管道2013流向至冲水单向阀208,最后流向与冲水单向阀208连接的下一部件(具体如智能坐便器中的水箱)。
当所述机芯电磁阀202和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均打开时,则水路流向是结合了上述两种情况,也即两条分路的水路均会流通。通过组合阀的这一结构,实现了根据智能坐便器中其他功能部件(如蒸汽盒和水箱)的用水需求,而对应有选择性的打开相应的电磁阀。
在一实施例中,作为组合阀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1-图15所示,所述组合阀20包括:
组合阀体201,和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机芯电磁阀202、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
所述组合阀体201包括第一端201a和第二端201b;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包括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
其中,所述机芯电磁阀202设置于所述组合阀体201上的第二端201b;
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位于所述组合阀体201的第一端201a;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与所述机芯电磁阀202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与组合阀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将组合阀20的结构进行简化,无需设置如组合阀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组合阀子腔体及其对应结构(相当于简化掉组合阀的第一实施例中上半部分的冲水电磁阀207所位于的水路结构)。直接通过机芯电磁阀202所位于的水路结构,即可实现对泡沫盒体410内进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图14a、图14b和图15所示,作为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为真空爆破结构;所述真空爆破结构包括:
真空爆破膜片2051;
一端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柔性连接的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
及设置在所述组合阀体201上且与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相适配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
其中,若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受到正压作用,所述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使所述进气口闭合;若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受到负压作用,所述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与所述进气口分离。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1、图14a、图14b和图15所示,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上设置有2个进气口,分别记为真空爆破膜片第一进气口2052A和真空爆破膜片第二进气口2052B,所述真空爆破膜片阀门2053的个数为2个,分别记为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通过第一变形薄壁2054A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连接,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通过第二变形薄壁2054B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对准所述组合阀第五管道2015,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对准所述组合阀第二管道2012。
在本实施例中,当组合阀第五管道2015中产生负压时,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之间的第一变形薄壁2054A由于负压作用弯曲变形,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从真空爆破膜片第一进气口2052A上分离,使得真空爆破膜片第一进气口2052A呈打开状态,空气从真空爆破膜片第一进气口2052A进入,起到爆破效果。
同理,当所述组合阀第二管道2012中产生负压时,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之间的第二变形薄壁2054B由于负压作用弯曲变形,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从真空爆破膜片第二进气口2052B上分离,使得真空爆破膜片第二进气口2052B呈打开状态,空气从真空爆破膜片第二进气口2052B进入,起到爆破效果。
具体实施时,如图11、图14a、图14b和图15所示,将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均设置于所述真空爆破膜片2051中靠近第二端201b的一侧,可以有效防止水在流动时把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一阀门2053A和组合阀体内单向阀第二阀门2053B冲开而导致漏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a、图16a和图16b所示,所述机芯单向阀204包括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及依次设置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腔体内的机芯单向阀支架2042、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腔体的出口处的机芯单向阀盖2044;
其中,所述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套接在所述机芯单向阀支架2042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芯单向阀204中的水只能按箭头(如图16b中的箭头)方向流动,其本质是一个单向阀门以防止水发生逆向流动。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机芯单向阀支架2042包括一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和连接于所述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后端的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柱20422,所述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的一端抵持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靠近所述冲水电磁阀一端的四周;其中,所述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套接在所述机芯单向阀支架中抵持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腔体中靠近所述冲水电磁阀一端。所述机芯单向阀204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柱20422上的机芯单向阀弹簧2045。
更具体的,所述机芯单向阀支架2042中靠近所述冲水电磁阀一端设置有机芯单向阀进水安装柱20423,所述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套接在所述机芯单向阀进水安装柱20423上。
即若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打开且所述冲水电磁阀207关闭时,水通过所述机芯电磁阀202流到所述机芯减压阀203中,水经所述机芯减压阀203进行稳压后依次通过所述组合阀体内单向阀205、机芯单向阀204而流入所述陶瓷分水阀206,在此冲水过程中当水流进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后,会向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并利用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压缩机芯单向阀弹簧2045,从而使机芯单向阀进水挡水板20421与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的四周产生间隙,从而使水从流出机芯单向阀盖2044一端流出。
若有水逆流从机芯单向阀盖2044流入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后(如图16b中的箭头的反方向),逆流水将所述机芯单向阀密封圈2043紧压在机芯单向阀腔体2041的侧壁上,防止水逆流进入组合阀体201而污染组合阀体201和其中设置的各阀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a、图17所示,所述冲水单向阀208包括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内的冲水单向阀支架2082、冲水单向阀密封圈208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上的冲水单向阀接管2084;
其中,所述冲水单向阀密封圈2083套接在所述冲水单向阀支架2082中靠近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一端;
所述冲水单向阀接管2084位于所述冲水单向阀支架中远离所述冲水电磁阀207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冲水单向阀208中的水只能按箭头(如图17中的箭头)方向流动,其本质是一个单向阀门以防止水发生逆向流动。所述冲水单向阀208的结构与机芯单向阀204的结构相比,除了冲水单向阀接管2084和机芯单向阀盖2044不同以外,其他结构相同且防水逆流的原理也相同。
即若有水逆流从冲水单向阀接管2084流入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后(如图17中的箭头的反方向),逆流水将所述冲水单向阀密封圈2083紧压在冲水单向阀腔体2081的侧壁上,防止水逆流进入组合阀体201而污染组合阀体201和其中设置的各阀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通过在智能坐便器中设置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实现了将蒸汽装置腔体和泡沫装置腔体集成于同一装置盒体中,而且在装置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三安装位;第一安装位上设置有泡沫盒气泵,第三安装位上设置有蒸汽盒水泵;装置盒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接口以进气、进水、进发泡剂及进除垢液,通过该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既可用于进水以流向至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蒸汽,也可在泡沫装置腔体进水、进气和进发泡剂以产生泡沫,通过泡沫和高温蒸汽共同作用于清洗,增强了清洗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盒体;其中,所述装置盒体内包括蒸汽装置腔体和泡沫装置腔体,所述蒸汽装置腔体和所述泡沫装置腔体之间设置有间隔结构;
所述装置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三安装位;
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位上的泡沫盒气泵;
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上的多个接口,其中多个接口中包括至少一个蒸汽盒出水口、和蒸汽盒进水口;
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内的水位检测组件;
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位上且与蒸汽盒出水口连接的蒸汽盒水泵;
与所述蒸汽盒水泵连接的蒸汽发生器;
与所述装置盒体连接的组合阀;
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的蒸汽出口;
与所述装置盒体连接的发泡剂盒,所述发泡剂盒内容纳有发泡剂;
所述装置盒体上还设置有泡沫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上的第二安装位和第四安装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位上的发泡剂输送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上的发泡组件;所述发泡组件为发泡石、多孔滤网、或设置在所述泡沫盒体上的空气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盒体上设置有多个接口,多个接口中包括盒顶端发泡剂进口、泡沫盒进水口、泡沫盒出口、盒体发泡剂进口、盒体发泡剂出口、气泵接口进口、和气泵接口出口;
所述盒顶端发泡剂进口与所述发泡剂盒连接;所述组合阀与泡沫盒进水口通过泡沫盒进水管路连接;
所述盒体发泡剂出口与所述盒顶端发泡剂进口相通;所述盒体发泡剂进口与所述泡沫装置腔体相通;所述气泵接口进口与所述泡沫盒气泵通过泡沫盒气体进入管路连接;所述气泵接口出口与所述气泵接口进口相通;
所述泡沫盒气泵的气泵出口与所述气泵接口进口连接;
所述发泡组件的进口端与所述气泵接口出口通过发泡组件进气管连接;所述发泡组件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泡沫装置腔体内;
所述发泡剂输送泵的输送泵进口与所述盒体发泡剂出口连接,所述发泡剂输送泵的输送泵出口与所述盒体发泡剂进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上的呼吸口;所述呼吸口为装置盒体通孔或装置盒体呼吸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盒体呼吸口包括:贯穿口,所述贯穿口设置在装置盒体上,所述装置盒体的装置盒体第二端面的底面为呼吸口密封壁;
浮子容纳腔室,所述浮子容纳腔室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第二端面上,所述浮子容纳腔室开设有通孔,与所述贯穿口连通形成导气通道;
呼吸口浮子,所述呼吸口浮子收容在所述浮子容纳腔室内,可在浮力作用下紧贴所述呼吸口密封壁以封闭所述贯穿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蒸汽出口之间通过蒸汽连接装置连接;其中,所述蒸汽连接装置包括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发生器出口连接的蒸汽插座,及与所述蒸汽插座可拆卸式连接的蒸汽插头;所述蒸汽插头的插头出口与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蒸汽喷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盒体上的多个接口还包括蒸汽盒转接口、蒸汽盒锅炉进水口、盒顶端除垢液进口、蒸汽盒出水口、盒体除垢液进口、盒体除垢液出口、和水泵接口进水口;
其中,转接管与所述盒顶端除垢液进口通过蒸汽盒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水泵接口进水口、所述蒸汽盒锅炉进水口与所述蒸汽盒转接口从下至上依次相连通;
所述水泵接口进水口通过蒸汽盒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蒸汽盒水泵的出口连接;
所述蒸汽盒水泵的入口通过蒸汽盒第三连接管与所述蒸汽盒出水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盒体上且位于所述第四安装位上的除垢剂输送泵,和与所述转接管的入口端通过蒸汽盒第四连接管连接的除垢液盒;
其中,所述除垢剂输送泵的输送泵入口通过蒸汽盒第五连接管与所述盒体除垢液出口连接;
所述除垢剂输送泵的输送泵出口通过蒸汽盒第六连接管与所述盒体除垢液进口连接。
11.一种智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
CN201921870251.XU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Active CN211816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0251.XU CN211816718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0251.XU CN211816718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6718U true CN21181671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7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0251.XU Active CN211816718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6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3015B (zh) 一种蒸汽装置的蒸汽发生器除垢控制方法
CN110614042A (zh) 热微纳米气泡液体生成系统
CN211816718U (zh) 一种一体式蒸汽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CN112301671A (zh) 衣物处理剂投放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1547941U (zh) 一种蒸汽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CN110670684A (zh) 一种蒸汽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CN110840316A (zh) 一种蒸汽装置的蒸汽清洁控制方法
CN113789840A (zh) 一种智能马桶储液瓶快捷拆装结构
CN211006918U (zh) 一种泡沫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CN112493846A (zh) 蒸汽加热柜的供液系统
CN115183022A (zh) 阻垢除垢模块、阻垢除垢淋浴设备及阻垢除垢淋浴龙头
CN211938066U (zh) 一种清洗设备及内窥镜
CN217040905U (zh) 冲洗器
CN115839426A (zh) 分水装置及分水组件
CN220024995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喷壶组件及清洁机
CN220080188U (zh) 微气泡淋浴装置
CN219699731U (zh) 破壁机的水路开关装置
CN211257189U (zh) 一种蒸汽连接装置及其智能坐便器
CN213223431U (zh) 一种双阀门控制气液的清洗设备和内窥镜
CN219035647U (zh) 分水装置及分水组件
CN215348585U (zh) 一种插接装配的皂液机
CN216984784U (zh) 清洁液体存储容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9300832U (zh) 一种适用于水和清洗液的混合液喷洒的清洗装置以及抽油烟装置
CN220494829U (zh) 一种水箱组件及烹饪装置和烹饪一体机
KR102084334B1 (ko) 압축공기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