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9771U - 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9771U
CN211809771U CN201922281995.4U CN201922281995U CN211809771U CN 211809771 U CN211809771 U CN 211809771U CN 201922281995 U CN201922281995 U CN 201922281995U CN 211809771 U CN211809771 U CN 211809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rame
screw
spring
ham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19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林妹
张福全
陈焕
陈玉祥
宗卫国
潘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POWER INDUSTRY-RESISTING ALLOY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POWER INDUSTRY-RESISTING ALLOY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POWER INDUSTRY-RESISTING ALLOY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POWER INDUSTRY-RESISTING ALLOY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19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9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9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9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表面左侧垂直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螺孔A,所述螺孔A内旋接有第一紧固螺杆,所述第一紧固螺杆置于固定框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底座上表面右侧垂直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顶部水平开设有螺孔C。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框和夹持框,可以对板锤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紧固螺杆和第一固定板,可以对板锤的前后两侧进行固定,通过第二经螺杆和第二固定板,可以从垂直方向对板锤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转运的过程中对板锤进行很好的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锤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板锤是破碎机用于破碎板锤的重要部件,板锤磨损是破碎机的主要失效形式,一般板锤的使用寿命短,消耗量大.需要储备大量的备件才能维持正常生产。在板锤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转运装置对其进行转运。
但是,现有板锤的转运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板锤的转运装置结构简单,不能对板锤进行很好的固定,在转运的过程中板锤容易偏移倾倒,安全性低。2.现有板锤的转运装置,没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实用性较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通过固定框和夹持框,可以对板锤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紧固螺杆和第一固定板,可以对板锤的前后两侧进行固定,通过第二经螺杆和第二固定板,可以从垂直方向对板锤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转运的过程中对板锤进行很好的固定,通过支杆弹簧板和弹簧的配合使用,在板锤转运过程中受到震动时,支杆带动弹簧板向下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在压缩的过程中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可以减少板锤在转运过程中的震动,提高稳定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表面左侧垂直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螺孔A,所述螺孔A内旋接有第一紧固螺杆,所述第一紧固螺杆置于固定框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
所述底座上表面右侧垂直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顶部水平开设有螺孔C,所述螺孔C内旋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左端与转动轴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座固定安装在夹持框右侧中部,所述夹持框上表面中部垂直开设有螺孔B,所述螺孔B内旋接有第二紧固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万向轮包括支杆、弹簧腔和轮框,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底部贯穿在弹簧腔内且支杆底部与弹簧板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与弹簧腔内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腔底部与轮框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轮框底部安装有轮轴,所述轮轴上安装有转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紧固螺杆置于夹持框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框左侧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推把且固定框呈C型,所述夹持框呈倒L型,所述固定框与夹持框之间夹持固定有板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通过固定框和夹持框,可以对板锤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紧固螺杆和第一固定板,可以对板锤的前后两侧进行固定,通过第二经螺杆和第二固定板,可以从垂直方向对板锤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转运的过程中对板锤进行很好的固定。
2.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通过支杆弹簧板和弹簧的配合使用,在板锤转运过程中受到震动时,支杆带动弹簧板向下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在压缩的过程中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可以减少板锤在转运过程中的震动,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的万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的固定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万向轮,2底座,3固定框,4第一紧固螺杆,5推把,6板锤,7螺孔B,8第二紧固螺杆,9第二固定板,10转动轴座,11螺孔C,12调节螺杆,13固定杆,14弹簧腔,15支杆,16弹簧板,17弹簧,18轮框,19轮轴,20转轮,21螺孔A,22第一固定板,23夹持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所述底座2上表面左侧垂直固定安装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螺孔A21,所述螺孔A21内旋接有第一紧固螺杆4,所述第一紧固螺杆4置于固定框3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2;
所述底座2上表面右侧垂直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内顶部水平开设有螺孔C11,所述螺孔C11内旋接有调节螺杆12,所述调节螺杆12左端与转动轴座1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座10固定安装在夹持框23右侧中部,所述夹持框23上表面中部垂直开设有螺孔B7,所述螺孔B7内旋接有第二紧固螺杆8。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万向轮1包括支杆15、弹簧腔14和轮框18,所述底座2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杆15,所述支杆15底部贯穿在弹簧腔14内且支杆15底部与弹簧板16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1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底部与弹簧腔14内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弹簧腔14底部与轮框18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轮框18底部安装有轮轴19,所述轮轴19上安装有转轮20。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紧固螺杆8置于夹持框23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9,通过第二紧固螺杆8和第二固定板9,可以从垂直方向对板锤6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固定框3左侧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推把5且固定框3呈C型,所述夹持框23呈倒L型,所述固定框3与夹持框23之间夹持固定有板锤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包括1万向轮,2底座,3固定框,4第一紧固螺杆,5推把,6板锤,7螺孔B,8第二紧固螺杆,9第二固定板,10转动轴座,11螺孔C,12调节螺杆,13固定杆,14弹簧腔,15支杆,16弹簧板,17弹簧,18轮框,19轮轴,20转轮,21螺孔A,22第一固定板,23夹持框,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在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使用的时候,将板锤6左端置于固定框3内,依次向上堆垛完成后,顺时针转动调节螺杆12,调节螺杆12在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夹持框23向左至夹持框23与板锤6右侧紧密接触,然后分别转动第一紧固螺杆4和第二紧固螺杆8,第一紧固螺杆4通过第一固定板22对板锤6的前后两侧进行固定,第二紧固螺杆8通过第二固定板9从垂直方向对板锤6进行固定,在板锤6转运过程中受到震动时,支杆15带动弹簧板16向下对弹簧17进行压缩,弹簧17在压缩的过程中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可以减少板锤6在转运过程中的震动,提高稳定性,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所述底座(2)上表面左侧垂直固定安装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螺孔A(21),所述螺孔A(21)内旋接有第一紧固螺杆(4),所述第一紧固螺杆(4)置于固定框(3)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2);
所述底座(2)上表面右侧垂直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内顶部水平开设有螺孔C(11),所述螺孔C(11)内旋接有调节螺杆(12),所述调节螺杆(12)左端与转动轴座(1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座(10)固定安装在夹持框(23)右侧中部,所述夹持框(23)上表面中部垂直开设有螺孔B(7),所述螺孔B(7)内旋接有第二紧固螺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包括支杆(15)、弹簧腔(14)和轮框(18),所述底座(2)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杆(15),所述支杆(15)底部贯穿在弹簧腔(14)内且支杆(15)底部与弹簧板(16)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1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底部与弹簧腔(14)内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腔(14)底部与轮框(18)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轮框(18)底部安装有轮轴(19),所述轮轴(19)上安装有转轮(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螺杆(8)置于夹持框(23)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左侧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推把(5)且固定框(3)呈C型,所述夹持框(23)呈倒L型,所述固定框(3)与夹持框(23)之间夹持固定有板锤(6)。
CN201922281995.4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Active CN211809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1995.4U CN211809771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1995.4U CN211809771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9771U true CN211809771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3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1995.4U Active CN211809771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9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09771U (zh) 一种抗冲击耐磨型复合板锤的转运装置
CN210175460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污水检设备用运输装置
CN209858688U (zh) 一种直流绝缘检测装置
CN213502337U (zh) 一种机械零件收纳运输装置
CN211449287U (zh) 一种滚轮式锁紧机构
CN213333580U (zh) 一种电子监视器用固定机构
CN213856833U (zh) 电池弹片焊线设备
CN215186588U (zh) 一种新能源太阳能板安装支架
CN206253945U (zh) 叶片模具加工用永磁吸盘
CN217800878U (zh) 一种电机轴加工用端头打磨装置
CN213745245U (zh) 一种化工设备管道支撑架
CN214311559U (zh) 一种可调节信号接收的容错服务器
CN210016429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防护装置
CN220169178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储罐的支承结构
CN214541568U (zh) 一种能耗数据存储设备
CN210075740U (zh) 一种电子电气器件焊接组合工具
CN203566474U (zh) 大型cd型非晶合金磁芯切口磨光装置
CN211469196U (zh) 一种盛放低功耗控制板的手持操作设备
CN219843317U (zh) 一种分体式家庭储能系统用储能电源
CN213749983U (zh) 一种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电芯检测夹具
CN214955900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会计账单展示装置
CN214811600U (zh) 一种全粒径煤炭裂解产生兰炭的检验装置
CN214170225U (zh) 一种新型电磁锁
CN210548069U (zh) 一种铜熔炼用防溢出接液车
CN211908458U (zh) 手扶拖拉机电瓶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