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9179U - 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9179U
CN211809179U CN202020065474.5U CN202020065474U CN211809179U CN 211809179 U CN211809179 U CN 211809179U CN 202020065474 U CN202020065474 U CN 202020065474U CN 211809179 U CN211809179 U CN 211809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54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琪
刘小玉
饶志明
马百聪
李丽
潘阳芬
屈肖迪
徐潘龙
韦端利
罗小松
康飞
童荣辉
任维华
周国柱
江苗
李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54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9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9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9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电加热器和电池,其中,所述电池用于对电动车辆供电;所述电加热器用于根据接收的加热信号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和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判断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若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则发送所述加热信号至所述电加热器,以使所述电加热器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该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能够对电池进行加热,提升电芯温度,以消除或降低低温对电池的影响,增加电池的可用电量,提升续航里程。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由于其环保以及不消耗油气资源等原因,正在大量普及;但相对于传统的燃油车辆,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较短,成为制约电动车辆推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是由其电池的电量决定的,一方面,电动车辆中空调的开启,会导致电动车辆用于续航的电量减少,致使续航里程降低;另一方面,电动车辆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普遍存在活性降低,内阻增加,可用电量减少的问题,进而导致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降低。因而,电动车辆中,如何增加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可用电量,提升其续航里程已成为制约电动车辆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用于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电加热器和电池,其中,所述电池用于对电动车辆供电;所述电加热器用于根据接收的加热信号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和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判断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若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则发送所述加热信号至所述电加热器,以使所述电加热器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车辆网关,所述车辆网关用于将接收的出行指令转发至所述控制电路,以使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车辆网关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满电状态;若所述电池处于满电状态,则获取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并判断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与所述车辆网关电连接,用于当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时,根据所述出行指令获得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并根据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计划启动时刻,确定发送所述加热信号至所述电加热器的时刻。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充电桩控制器,所述充电桩控制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电池电连接,并且可连接至车辆外部的充电桩;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判断所述电池未处于满电状态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充电信号至所述充电桩控制器,以使所述充电桩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空调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与车载空调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网关转发的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所述车载空调的加热功能;若是,则发送空调开启信号至所述车载空调。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当前的环境温度,并将所述环境温度发送至所述空调控制器,以使得所述空调控制器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所述车载空调的加热功能。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控制器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空调控制器判断需要开启所述车载空调的加热功能时,则发送供电信号至所述充电桩控制器,以使所述充电桩控制器根据所述供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空调供电。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器包括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与所述车辆网关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出行指令获得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并根据所述计划启动时刻、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以及预设的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发送所述空调开启信号至所述车载空调的时刻。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车辆网关电连接的TBOX,所述TBOX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出行指令,并将所述出行指令转发至所述车辆网关。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用于对电动车辆供电;所述电加热器用于根据接收的加热信号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控制电路分别与电加热器和电池电连接,通过控制电路判断电池的电芯温度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的大小,若电池的电芯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则控制电路发送加热信号给电加热器,由电加热器根据加热信号对电池进行加热。通过该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对电池进行加热,提升电芯温度,以消除或降低低温对电池的影响,增加电池的可用电量,提升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所示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S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电池的总可用电量W(包括回收再利用的电量),一个是电动车辆的能耗E(包括空调等附加能耗)。通过电动车辆的总可用电量和电动车辆的能耗可计算出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363087630000041
因而,为增加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就需要从增加电池的可用电量以及减少电动车辆的能耗两方面入手,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既是通过开源(增加可用电量)节流(减少能耗)的方式来增加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动车辆已建立起与充电桩的连接,充电桩可随时根据用户需求及电动车辆状态对电动车辆进行供电。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包括:控制电路101、电加热器102和电池103,其中,所述电池103用于对电动车辆供电;所述电加热器102用于根据接收的加热信号对所述电池103进行加热;所述控制电路101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102和所述电池103电连接,用于判断所述电池103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若所述电池103的电芯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则发送所述加热信号至所述电加热器102,以使所述电加热器102对所述电池103进行加热。
在冬季的低温环境下,电动车辆中电池103的电芯温度降低,电池103活性下降、内阻增加,电池103的可用电量减少。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电路101判断电动车辆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确定是否需要对电池103进行加热,以避免低温带来的电池103活性降低、内阻增加,增加电池103的可用电量。
若电芯温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发送加热信号至电加热器102,由电加热器102对电池103进行加热,提升电芯温度,以消除或降低低温对电池103的影响,增加电池103的可用电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为电池103活性正常时电池103的工作温度,可以由电池103出厂时进行设定,或根据电池103的实际使用情况由整车厂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主动预约的方式,对电池103进行加热,以降低低温对电池103的影响。具体的,该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101电连接的车辆网关104,所述车辆网关104用于将接收的出行指令转发至所述控制电路101,以使所述控制电路101根据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所述电池103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在用户出行之前,通过用户终端向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发出出行指令,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启动,由该装置中的车辆网关104接收用户发出的出行指令,并转发至控制电路101,由控制电路101根据出行指令对电芯温度和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需要对电池103进行加热。在此,可以通过比较器对电芯温度和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要对电池103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车辆网关104电连接的TBOX(Telematics BOX,简称TBOX)107,所述TBOX107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出行指令,并将所述出行指令转发至所述车辆网关104。在此,用户终端可以通过蓝牙、无线热点等方式将用户指令发送至TBOX107;也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如手机软件、电脑软件等)将用户指令发送至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转发至TBOX107。在此,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1、车辆网关104以及TBOX107之间均通过电动车辆的CAN总线进行信号传输。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的出行指令后,首先需要将电动车辆的电池103充满电,以保证用户出行时电动车辆具有最大可用电量;其次,在用户出行之前,尽量将使电芯温度达到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以避免在出行时,对电池103进行升温而消耗电池103的电量。具体的,所述控制电路101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车辆网关104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所述电池103是否处于满电状态;若所述电池103处于满电状态,则获取所述电池103的电芯温度,并判断所述电池103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
电池103的电量显示为满电状态时,若电芯温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就需要对电池103进行加热,以使电芯温度升高至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若电池103的电量不是满电状态时,则首先对电池103进行充电,以保证用户出行时电池103具有最大的可用电量。
对电池103进行加热,使电芯温度升高至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长,这个时长即为电芯升温时长。该电芯升温时长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与当前的电芯温度计算得到,具体的计算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确定了电芯升温时长后,就可以根据电芯升温时长和用户的出行指令确定启动电加热器102的最晚时刻。具体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与所述车辆网关104连接,用于当所述电池103的电芯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时,根据所述出行指令获得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并根据所述电池103的电芯温度、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计划启动时刻,确定发送所述加热信号至所述电加热器102的时刻。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即为用户的出行时刻,包含在用户的出行指令中。
第一计算模块根据当前环境下电池103的电芯温度和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计算出电芯温度升高至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需要的电芯升温时长;进而根据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和电芯升温时长,计算出启动电加热器102对电池103进行加热的时刻。比如,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为T1,计算出的电芯温度升高至第一目标温度需要的电芯升温时长为T01,那么通过计算计划启动时刻T1与电芯升温时长T01的差,就可以得到启动电加热器102对电池103进行加热的时刻T2。
若当前时刻到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之间的时长小于等于电芯升温时长,则立即向电加热器102发送加热信号,启动电加热器102对电池103进行加热。若当前时刻到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电芯升温时长,则向电加热器102发送加热信号,使电加热器102在预设时刻启动,对电池103进行加热;或者,在预设时刻向电加热器102发送加热信号,使电加热器102启动,对电池103进行加热。此处的预设时刻为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减去电芯升温时长的时刻。如,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T1为上午8点钟,电芯温度升高至第一目标温度需要的电芯升温时长T01为1小时30分钟,那么,启动电加热器102对电池103进行加热的预设时刻为早上6点30分。若晚于早上6点30分启动电加热器102,在到达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上午8点钟)时,电池103的电芯温度将达不到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
若电池管理系统判断所述电池103不满电,则首先需要对电池103进行充电,增加电池103的电量,保证用户在出行时具有最大可用电量。具体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还可以包括充电桩控制器105,所述充电桩控制器105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电池103电连接,并且可连接至车辆外部的充电桩20;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判断所述电池103未处于满电状态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充电信号至所述充电桩控制器105,以使所述充电桩控制器105控制所述充电桩20对电池103进行充电。
在需要对电池103充电时,电池管理系统向充电桩控制器105发送充电信号,以启动电池103的充电功能,由充电桩20向车辆的充电机供电,再由充电机将电能传输至电池103,增加电池103的电量。充电完成后,电池管理系统判断电池103为满电状态,电池管理系统进一步获取电芯温度,并判断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以确定是否发送加热信号给电加热器102对电池103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在低温环境下,为了使车辆内人员具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必然需要开启车载空调106对车辆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具体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还可以包括空调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与车载空调106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网关104转发的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所述车载空调106的加热功能;若是,则发送空调开启信号至所述车载空调106。
为了在用户出行前,车辆内就具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通过空调控制器与车载空调106电连接,根据用户的出行指令控制车载空调106,将车辆内的环境温度调节到用户设定的第二目标温度。这样,在用户出行时,就不需要消耗车辆的电池103的电量来调节车辆内的环境温度,既保证了车辆内人员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增加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目标温度包含于用户的出行指令中。
进一步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与空调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并将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发送至所述空调控制器,以使得所述空调控制器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所述车载空调106的加热功能。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受车辆内的环境温度,并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空调控制器,由空调控制器将接收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与出行指令中的第二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若环境温度与第二目标温度不同,空调控制器向车载空调106发送空调开启信号,开启车载空调106,调节环境温度,直至环境温度与第二目标温度相同时,空调控制器向车载空调106发送关闭信号,关闭车载空调106。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出行前,车载空调106对车辆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是由充电桩20对车载空调106进行供电,不需要消耗车辆的电池103的电量。具体的,所述充电桩控制器105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空调控制器判断需要开启所述车载空调106的加热功能时,则发送供电信号至所述充电桩控制器105,以使所述充电桩控制器105根据所述供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桩20对所述车载空调106供电。在需要开启车载空调106对车辆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时,空调控制器发送供电信号至充电桩控制器105,以启动充电桩20,对车载空调106供电,启动车载空调106,对车辆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直至车辆内的环境温度达到设定的第二目标温度时,空调控制器发送断电信号至充电桩控制器105,以断开充电桩20与车载空调106间的电路,关闭车载空调106。在此过程中,并不消耗车辆的电池103的电量,保证用户在出行时,电池103具有最大的可用电量。
将车辆内的环境温度调节至设定的第二目标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长,这个温度调节时长可以根据车辆当前的环境温度和设定的第二目标温度进行确定。在确定出温度调节时长后,就可以根据用户的出行指令,确定最晚开启车载空调106对车辆内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的时刻。具体的,所述车载空调106包括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与所述车辆网关104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出行指令获得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并根据所述计划启动时刻、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以及预设的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发送所述空调开启信号至所述车载空调106的时刻。
通过计算计划启动时刻与温度调节时长的差值,即可得到开启车载空调106的最晚时刻。若车载空调106的开启过早,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的第二目标温度时,车载空调106关闭,当到达计划启动时刻时,车辆内的环境温度必然发生变化,不满足用户的需求。若车载空调106开启过晚,当到达计划启动时刻时,环境温度还没有达到设定的第二目标温度,亦不满足用户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电池103进行加热,以及车载空调106的开启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均是由充电桩20进行供电,不消耗车辆本身的电池103能量,因而,在用户出行时,电池103的电量能够具有最大的续航里程。
第二实施例
图2为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所示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将出行指令发送给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在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中,根据出行指令获取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由电池管理系统判断电池103是否是满电状态,若电池103是满电状态,则获取电池103的电芯温度,判断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若电芯温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根据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电芯温度和第一目标温度,通过第一计算模块确定发送加热信号至电加热器102的时刻,以对电池103进行加热。若电池103不是满电状态,则电池管理系统向充电桩控制器105发送充电信号,以启动电池103的充电功能,由充电桩20向车辆的充电机供电,再由充电机将电能传输至电池103,增加电池103的电量。
与此同时,由空调控制器根据出行指令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车载空调106对车辆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若需要调节,根据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车辆内当前环境温度以及预设的第二目标温度,通过第二计算模块确定发送空调开启信号至车载空调106的时刻,以在预设时刻开启车载空调106,对车辆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对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的贡献,根据车型和环境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在此,以新标欧洲循环测试(New European DrivingCycle,简称NEDC,欧洲的续航标准测试)工况500公里续航里程的车型在零下10℃的环境温度下,启用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大约可以使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提升6%,即30公里以上。而如果通过增加电动车辆的电池103的容量的方式使车辆的续航里程提升6%,大约需要6000元人民币的电池成本,这意味着车辆的售价至少要提升6000元。经过实际验证,电动车辆的电池103容量越大、环境温度越低,该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对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的提升越大。
另一方面,基于用户行驶成本的考虑,电动车辆在冬季的出行费用大约是15元/百公里,即30公里的电费消耗大约是4.5元,而通过该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提升30公里的续航里程,电费消耗大约是9元。可见,不使用该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时,电动车辆的行驶成本是使用该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时的两倍。
由此可见,在电动车辆中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10,能够有效的增加电动车辆的电池103的可用电量,提升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提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电加热器和电池,其中,
所述电池用于对电动车辆供电;所述电加热器用于根据接收的加热信号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
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和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判断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若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则发送所述加热信号至所述电加热器,以使所述电加热器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车辆网关,所述车辆网关用于将接收的出行指令转发至所述控制电路,以使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车辆网关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满电状态;若所述电池处于满电状态,则获取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并判断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目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与所述车辆网关电连接,用于当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目标温度时,根据所述出行指令获得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并根据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计划启动时刻,确定发送所述加热信号至所述电加热器的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桩控制器,所述充电桩控制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电池电连接,并且可连接至车辆外部的充电桩;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判断所述电池未处于满电状态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充电信号至所述充电桩控制器,以使所述充电桩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空调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与车载空调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网关转发的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所述车载空调的加热功能;若是,则发送空调开启信号至所述车载空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当前的环境温度,并将所述环境温度发送至所述空调控制器,以使得所述空调控制器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出行指令,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所述车载空调的加热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控制器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空调控制器判断需要开启所述车载空调的加热功能时,则发送供电信号至所述充电桩控制器,以使所述充电桩控制器根据所述供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空调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器包括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与所述车辆网关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出行指令获得车辆的计划启动时刻,并根据所述计划启动时刻、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以及预设的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发送所述空调开启信号至所述车载空调的时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车辆网关电连接的TBOX,所述TBOX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出行指令,并将所述出行指令转发至所述车辆网关。
CN202020065474.5U 2020-01-10 2020-01-10 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 Active CN211809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5474.5U CN211809179U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5474.5U CN211809179U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9179U true CN211809179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5474.5U Active CN211809179U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91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5190A (zh) * 2021-12-28 2022-05-06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5190A (zh) * 2021-12-28 2022-05-06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435190B (zh) * 2021-12-28 2023-05-23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0485B (zh) 应用智能电网的电动汽车双向供电装置及利用该供电装置的双向供电方法
CN102455696B (zh) 电动车用远程信息处理设备及其远程空气调节控制方法
EP2783899B1 (en)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reservation method
CN109244568B (zh) 用于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08878997A (zh) 一种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
CN103507592A (zh) 用于车辆座舱调节的方法和装置、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和对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
CN105680541B (zh) 一种低温充电策略的充电方法
EP2685599B1 (en) Battery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KR101449164B1 (ko) 차량의 배터리 관리방법
CN113472885B (zh) 电池包远程预热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US10191459B2 (en) Control devic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KR101664551B1 (ko) 전기 차량의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682519A (zh) 电动汽车低温环境加热方法
CN109677230B (zh) 新能源汽车预约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4466282A (zh) 一种蓄电池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043914A (zh) 电池加热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1809179U (zh) 电动车辆驾驶环境控制装置
CN113650531A (zh) 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自加热系统及方法
KR20230086386A (ko) 전기차 충전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08608323U (zh) 一种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预热系统
CN115782695A (zh)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的加热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US20220289060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
CN114670717A (zh) 一种电池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40818B (zh) 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装置、控制方法和车辆
KR20230083458A (ko) 차량의 배터리 컨디셔닝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