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9879U - 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9879U
CN211799879U CN201922500917.9U CN201922500917U CN211799879U CN 211799879 U CN211799879 U CN 211799879U CN 201922500917 U CN201922500917 U CN 201922500917U CN 211799879 U CN211799879 U CN 211799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layer
packing layer
flue gas
nozz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5009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鑫
吴伟彪
赖文平
岳喜斌
朱四祥
朱传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OPKEY POWER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PKEY POWER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PKEY POWER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PKEY POWER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5009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9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9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9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包括吸收塔,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吸收塔内的填料层、喷淋层和除雾层,吸收塔设有位于吸收塔上部的可供脱硫后的烟气排出的排气口、位于吸收塔下部的可供烟气进入的进气口和位于吸收塔底部的可供海水排出的排水口;喷淋层包括母管,母管呈水平放置,母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排支管,位于母管左侧的支管上设有左侧喷嘴组,左侧喷嘴组包括多个向下喷淋的第一喷嘴和多个向右侧喷淋的第二喷嘴,位于母管右侧的支管上设有右侧喷嘴组,右侧喷嘴组包括多个向下喷淋的第三喷嘴和多个向左侧喷淋的第四喷嘴。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脱硫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污染是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而我国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来源主要是煤炭燃烧,其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0%以上,因而脱硫技术的应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目前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应用最广的工艺是采用石灰石、生石灰等作为脱硫剂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洗涤以达到脱硫降尘的目的,但该工艺存在初期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设备复杂、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腐蚀堵塞问题比较严重,故现在逐渐采用天然海水作为吸收剂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硫技术,脱硫经海水脱硫净化后无污染排放,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淡水资源,降低能耗,是节能减排的先进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很多电厂现有吸收塔海水分配器上采用的是大管道小孔喷淋的布水方式,小孔喷淋的喷出水柱较小,使海水能充分与海水接触,但是海水中的杂质(主要是海生物)较多,水草等杂质会堵塞小孔,使小孔的疏通能力变差,导致小孔的过流能力降低,从而使整个吸收塔内的布水均匀性差,脱硫效果差,脱硫效率低,为了防止堵塞现象发生,一般会在喷淋管堵塞的主要措施是在吸收塔供水管道上安装用于过滤杂质的滤网,但滤网可靠性差,不能完全去除引起堵塞的水草等海生物,且滤网容易变形,无法完全避免堵塞现象发生,导致系统的脱硫效率不稳定,系统排放达标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硫效率高的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包括吸收塔,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的填料层、喷淋层和除雾层,所述吸收塔设有位于吸收塔上部的可供脱硫后的烟气排出的排气口、位于吸收塔下部的可供烟气进入的进气口和位于吸收塔底部的可供海水排出的排水口;所述喷淋层包括用于输送海水的母管,所述母管呈水平放置,所述母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排支管,位于母管左侧的支管上设有左侧喷嘴组,所述左侧喷嘴组包括多个向下喷淋的第一喷嘴和多个向右侧喷淋的第二喷嘴,位于母管右侧的支管上设有右侧喷嘴组,所述右侧喷嘴组包括多个向下喷淋的第三喷嘴和多个向左侧喷淋的第四喷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喷嘴分别喷淋至所述填料层表面时所形成的区域交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喷嘴分别喷淋至所述填料层表面时所形成的区域交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填料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规整填料层、第二规整填料层和雪花填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和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均为孔板波纹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摆放方向与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摆放方向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为垂直波纹型填料,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为水平波纹型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摆放方向与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摆放方向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为水平波纹型填料,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为垂直波纹型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材质和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材质均为聚丙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多排所述支管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母管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多个所述第一喷嘴和多个所述第二喷嘴间隔均匀的设置在位于所述母管左侧的支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多个所述第三喷嘴和多个所述第四喷嘴间隔均匀的设置在位于所述母管左侧的支管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时,海水从母管内进入经过支管从喷嘴喷出,喷出的海水流入填料层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吸收塔的底部并从排水口排出,而烟气从进气口进入并随着气流上升依次经过填料层、喷淋层和除雾层,经过填料层时海水在填料层流动与海水充分接触并对烟气进行第一次脱硫,经过喷淋层时海水被喷淋而出形成全覆盖式喷洒布水层与海水充分接触并对烟气进行第二次脱硫,净化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层对烟气进行第三次脱硫,除雾层能除去烟气的雾滴,防止雾滴内二氧化硫随着烟气排出,防止烟气中的雾滴对排气口处的部件造成损坏,进一步提高烟气的二氧化硫脱除率,提高脱硫效率;同时,通过第一喷嘴组、第二喷嘴组、第三喷嘴组和第四喷嘴组的设置,四组喷嘴组的喷淋水柱喷淋方向或喷淋区域不同,喷淋水柱交错布置,喷嘴的喷淋水柱呈立体网状结构设置,形成一全覆盖式的喷洒布水层,使烟气和填料层能完全处于海水的喷淋范围内,烟气与海水充分接触,以达到较好的脱硫效果,脱硫效率高;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天然海水脱硫,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化学物质,节省了吸收剂制备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淋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某火电厂百万机组脱硫系统改造前设计脱硫效率曲线图;
图4是某火电厂百万机组脱硫系统改造后设计脱硫效率曲线图;
图中,1、吸收塔;2、喷淋层;21、母管;22、支管;23、第一喷嘴;24、第二喷嘴;25、第三喷嘴;26、第四喷嘴;3、除雾层;4、进气口;5、排气口;6、排水口;7、第一规整填料层;8、第二规整填料层;9、雪花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吸收塔1,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吸收塔1内的填料层、喷淋层2和除雾层3,所述吸收塔设有位于吸收塔下部的可供烟气进入的进气口4、位于吸收塔上部的可供脱硫后的烟气排出的排气口5和位于吸收塔底部的可供海水排出的排水口6;所述喷淋层2包括用于输送海水的母管21,所述母管21呈水平放置,所述母管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排支管22,具体的,母管 21和支管22的材料优选为增强纤维材料,多排所述支管22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母管21的左右两侧,位于母管21左侧的支管22上设有左侧喷嘴组,所述左侧喷嘴组包括多个向下喷淋的第一喷嘴23和多个向右侧喷淋的第二喷嘴24,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3和多个所述第二喷嘴 24间隔均匀的设置在位于所述母管21左侧的支管22上,位于母管21 右侧的支管22上设有右侧喷嘴组,所述右侧喷嘴组包括多个向下喷淋的第三喷嘴25和多个向左侧喷淋的第四喷嘴26,多个所述第三喷嘴 25和多个所述第四喷嘴26间隔均匀的设置在位于所述母管21左侧的支管22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海水从母管21内进入经过支管22从喷嘴喷出,喷出的海水流入填料层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吸收塔1的底部并从排水口6排出,而烟气从进气口4进入并随着气流上升依次经过填料层、喷淋层2和除雾层3,经过填料层时海水在填料层流动与海水充分接触并对烟气进行第一次脱硫,经过喷淋层2时海水被喷淋而出形成全覆盖式喷洒布水层与海水充分接触并对烟气进行第二次脱硫,净化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层3对烟气进行第三次脱硫,除雾层3能除去烟气的雾滴,防止雾滴内二氧化硫随着烟气排出,防止烟气中的雾滴对排气口5 处的部件造成损坏,进一步提高烟气的脱硫程度,提高脱硫效率。
示例性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喷嘴23分别喷淋至所述填料层表面时所形成的区域交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喷嘴25分别喷淋至所述填料层表面时所形成的区域交汇,具体的,喷嘴与填料层顶部的距离范围为550mm~650mm,使海水均匀覆盖在填料层,加大了喷淋区域在填料层的覆盖率,最大程度保证布水的均匀性,使烟气在填料层与海水更全面、充分接触。
示例性的,所述填料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规整填料层7、第二规整填料层8和雪花填料层9,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7的填料和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8的填料均为孔板波纹填料,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7 的填料材质和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8的填料材质均为聚丙烯,其中,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7的填料摆放方向与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8的填料摆放方向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7的填料为垂直波纹型填料,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8的填料为水平波纹型填料,或者,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7的填料摆放方向与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8的填料摆放方向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7的填料为水平波纹型填料,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8的填料为垂直波纹型填料;由此,三层填料层的设置能延长海水在填料滞留的时间,从而延长烟气与海水的接触反应时间,使烟气能充分地与海水接触,且由于第一规整填料层7的填料和第二规整填料层8的填料的比表面积大,进一步延长海水在填料滞留的时间,进而提升对烟气的脱硫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喷嘴23组、第二喷嘴24组、第三喷嘴 25组和第四喷嘴26组的设置,四组喷嘴组的喷淋水柱喷淋方向或喷淋区域不同,喷淋水柱交错布置,喷嘴的喷淋水柱呈立体网状结构设置,形成一全覆盖式的喷洒布水层,使烟气和填料层能完全处于海水的喷淋范围内,烟气与海水充分接触,以达到较好的脱硫效果,脱硫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天然海水脱硫,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化学物质,节省了吸收剂制备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的脱硫效率为94%~97%,海水升压泵扬程为17.2mH2O,电机功率为2×800kW,系统阻力为1000Pa,系统可利用率≥99%。
如图3和图4所示,改造后的脱硫系统的脱硫效果优于原有系统的脱硫效果,运行工况基本相同时,改造后的脱硫系统的二氧化硫脱除率提高3%~5%,改造后的脱硫系统的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由 200mg/Nm3降至100mg/Nm3,满足GB 13223-2011标准中重点区域的排放标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的填料层、喷淋层和除雾层,所述吸收塔设有位于吸收塔上部的可供脱硫后的烟气排出的排气口、位于吸收塔下部的可供烟气进入的进气口和位于吸收塔底部的可供海水排出的排水口;所述喷淋层包括用于输送海水的母管,所述母管呈水平放置,所述母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排支管,位于母管左侧的支管上设有左侧喷嘴组,所述左侧喷嘴组包括多个向下喷淋的第一喷嘴和多个向右侧喷淋的第二喷嘴,位于母管右侧的支管上设有右侧喷嘴组,所述右侧喷嘴组包括多个向下喷淋的第三喷嘴和多个向左侧喷淋的第四喷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喷嘴分别喷淋至所述填料层表面时所形成的区域交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喷嘴分别喷淋至所述填料层表面时所形成的区域交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规整填料层、第二规整填料层和雪花填料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和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均为孔板波纹填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摆放方向与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摆放方向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为垂直波纹型填料,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为水平波纹型填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摆放方向与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摆放方向呈正交设置,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为水平波纹型填料,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为垂直波纹型填料。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材质和所述第二规整填料层的填料材质均为聚丙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排所述支管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母管的左右两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喷嘴和多个所述第二喷嘴间隔均匀的设置在位于所述母管左侧的支管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喷嘴和多个所述第四喷嘴间隔均匀的设置在位于所述母管左侧的支管上。
CN201922500917.9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Active CN211799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0917.9U CN2117998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0917.9U CN2117998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9879U true CN211799879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1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500917.9U Active CN2117998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9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9558U (zh) 湿式烟气脱硫尾气再净化的装置
CN102908867B (zh) 一种优化气流分布的活性焦烟气净化装置
CN203315945U (zh) 菠萝式喷淋水膜脱硫除尘器
CN102423619A (zh) 一种海水复合脱硫装置
CN1899675A (zh) 逆流式海水脱硫吸收塔
CN108905580B (zh) 一种配置屋脊式托盘的湿法脱硫塔
CN211799879U (zh) 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提效系统
CN103357246A (zh)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海水脱硫吸收塔、脱硫系统及其方法
CN210522239U (zh) 一种鼓泡喷淋一体化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系统
CN112774426A (zh) 一种脱硫深度提效与烟气冷凝一体化装置
CN201719955U (zh) 一种含水溶性烟气吸收装置
CN208694680U (zh) 适用于船舶废气脱硫的高效洗涤塔系统
CN111437694A (zh) 一种船用烟气脱硫设备
CN217746484U (zh) 一种适用于海上络合铁法脱硫的集成式反应器
CN216149300U (zh) 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
CN202860367U (zh) 活性焦烟气吸附塔的气流分布装置
CN105169924A (zh) 一种带提效栅板的湿法脱硫装置
CN210097362U (zh) 船用柴油机排气脱硫卧式洗涤塔
CN210495900U (zh) 一种高效单塔脱硫协同除尘除雾装置
CN207856657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上的废气净化塔
CN206746262U (zh) 一种雨雪联合高效消除烟气中雾霾物的处理系统
CN210021660U (zh) 一种高效串联式洗涤吸收塔
CN109806696A (zh) 基于雨滴板的抑霾除尘装置和系统
CN213467323U (zh) 一种船用烟气脱硫设备
CN205042350U (zh) 一种带提效栅板的湿法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