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8106U -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8106U
CN211798106U CN201921635519.1U CN201921635519U CN211798106U CN 211798106 U CN211798106 U CN 211798106U CN 201921635519 U CN201921635519 U CN 201921635519U CN 211798106 U CN211798106 U CN 211798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nesthetic
purification
layer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355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
葛艳霞
沈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355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8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8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8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至少包括麻醉装置(1),所述麻醉装置(1)设置有呼吸口(2),所述呼吸口(2)内设置有呼气通道(21)和吸气通道(22),所述呼气通道(21)设置有第一净化装置(3),其中,在麻醉气体由吸气通道(22)传输至患者体内并产生麻醉废气的情况下,所述麻醉废气能够由呼气通道(21)传输至所述第一净化装置(3),在所述第一净化装置(3)生成初步净化气体且所述初步净化气体传输至第二净化装置(4)的情况下,所述初步净化气体能够按照被所述第二净化装置(4)净化的方式传输至所述吸气通道(22)。

Description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的麻醉科已不局限于手术室内,还包括特殊临床麻醉、急慢性疼痛诊疗、门诊、ICU(IntensiveCareUnit)、心肺脑复苏、癌痛治疗和血管痉挛性疾病的治疗等。现代麻醉的技术和完善的监护系统可以确保正常病人麻醉手术期间的安全。但由于病人的特殊病情和每个人对麻醉药耐受和反应不同,就要求麻醉科医师随时采取应急的措施,同时就增加了要承担的风险。
麻醉气体主要是指安氟醚(分子式为C3H2ClF5O)或乙醚(分子式为 C4H10O)等吸入型麻醉剂,把丙烯(Propylene)、正异丁烷、正异丁烯等烃类和麻醉剂混合其他醇类,如乙醇(Ethanol),可以产生高效麻醉的效果。经验表明,在特定条件下,麻醉气体净化系统病人端的任何负压可以引起来自通气系统的空气流动,这种空气流动是非常危险的,例如,会导致新鲜气体流速降低到病人所需要的最低流速以下,导致吸入混合气体成分改变,影响短断开报警和其他呼吸测量设备的正常功能或这些危险的组合。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9200415A)公开了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分别连通有气体进管和清洁剂添加装置,过滤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污装置,所述过滤箱的内侧端部安装有清洁装置,过滤箱的内侧安装有反渗透膜,所述过滤箱的末端连通有气体出管,气体出管上安装有计量装置,所述过滤箱的侧面安装有开源单片机,开源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接电源的输出端,该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通过计量装置对气体出管的输送量进行调节,其计量精确,避免了麻醉气体输送过量对患者造成伤害,保证了麻醉的安全性,通过清洁装置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洁,其清洁方便,省时省力,快捷高效,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是,该专利至少具有以下缺陷:该设备无法根据实时的需求调节麻醉机输出的麻醉气体成本的比例,存在一定上的功能缺陷。另外,在按原比例输入麻醉气体后,经反渗透膜过滤之后,其气体的所占的比例会有所减少,也无法准确控制经过滤之后输出的麻醉混合气体中麻醉气体的准确比例,并且无法有效利用麻醉废气,可能会导致麻醉废气污染手术环境,具有一定的安全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至少包括麻醉装置、呼吸口、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所述呼吸口内设置有呼气通道和吸气通道,其中:在所述麻醉气体由吸气通道传输至患者体内并产生麻醉废气的情况下,所述麻醉废气能够由所述呼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净化装置,在所述第一净化装置生成初步净化气体且所述初步净化气体经由第二连接管传输至所述第二净化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初步净化气体能够按照被所述第二净化装置净化的方式传输至所述吸气通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麻醉装置内,所述第二净化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净化层和第二净化层,所述第一净化层在所述第二净化层的气流上游。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净化装置至少包括吸收层,所述净化装置与位于其气流下游的初步净化气体层经由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净化装置与呼气通道经由第一连接管连接,其中:所述初步净化气体层位于所述麻醉装置内,且在所述第一净化层的气流上游,氧气浓度表与所述初步净化气体层连接,所述呼气通道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呼气通道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吸收层内。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麻醉装置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麻醉装置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内。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呼气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单向活瓣,所述吸气通道内设置有第二单向活瓣。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呼吸废气由所述第一连接管传输至所述吸收层并进行初步净化之后,所述第二连接管能够将所述初步净化气体由所述第一净化装置经由第三单向活瓣传输至所述初步净化气体层,所述初步净化气体能通过所述第二净化装置进行进一步的净化。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麻醉装置设置有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至少包括氧气输送装置和麻醉气体输送装置,所述氧气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净化层连接,所述麻醉气体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净化层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麻醉气体输送装置和所述氧气输送装置均设置有流量计。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气通道与所述麻醉装置之间设置有送气装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送气装置一侧有储气囊,所述送气装置另一侧有APL阀。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中的一项或多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实现对麻醉气体的重复利用,在麻醉气体由患者吸入并排出麻醉废气的情况下,第一净化装置能够将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吸收,并由第二净化装置进行二次净化,同时与新输入的氧气和麻醉气体混合形成新的麻醉气体以供患者吸入。极大地提升了麻醉气体的重复使用效率并且解决了麻醉废气造成的污染问题,保护了医护人员在麻醉手术时的身体健康。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流量表和氧气浓度表检测和控制麻醉剂内的麻醉气体的浓度,能够保障对吸气人员的身体健康的保证。且在麻醉剂上设置有APL阀和储气囊,可以通过人为的模式,灵活改变吸气人员的呼吸模式,能够准确输送氧气或者是一定浓度的麻醉气体,储气囊同样能够帮助无自主意识或者呼吸困难的吸气人员的呼吸,大大保证了麻醉装置的安全和实用性。
(3)通过APL阀和单向活瓣的存在,能够保证麻醉剂在吸气人员在远离呼吸口或者其他不当操作的同时,保证麻醉机内的麻醉气体不会泄漏到空气当中,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并且,只要是吸气人员通过自主呼吸,在本实用新型装置内,就会形成一个循环气流,可以保证麻醉气体的循环利用,并且可以确保麻醉装置内的气体不会泄漏。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收层有效地吸收麻醉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并且吸收层能够在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钙,在用户将其洗涤干燥后能够生成高纯度碳酸钙。从而实现了将麻醉废气中无用气体净化的同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纯度碳酸钙,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二次利用及减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内气体流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麻醉装置 2:呼吸口 3:第一净化装置
4:第二净化装置 11:第二连接管 12:供气装置
13:氧气输送装置 14:麻醉气体输送装置 15:流量计
16:氧气浓度表 17:第三单向活瓣 18:初步净化气体层
21:呼气通道 22:吸气通道 23:第一连接管
24:第一单向活瓣 25:第二单向活瓣 26:送气装置
27:APL阀 28:储气囊 31:吸收层
41:第一净化层 42:第二净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至少包括麻醉装置 1,麻醉装置1设置有呼吸口2,呼吸口2内设置有呼气通道21和吸气通道22,呼气通道21设置有第一净化装置3,其中:在麻醉气体由吸气通道 22传输至患者体内并产生麻醉废气的情况下,麻醉废气能够由呼气通道21 传输至第一净化装置3,在第一净化装置3生成初步净化气体且初步净化气体传输至第二净化装置4的情况下,初步净化气体能够按照被第二净化装置 4净化的方式传输至吸气通道22。其中,麻醉装置1主体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净化层42、第一净化层41和初步净化气体层18。且所述麻醉装置1的底部为第一净化装置3,所述第一净化装置3内的吸收层31的成分可以是氢氧化钙(分子式为Ca(OH)2),经化学反应CO2+Ca(OH)2=CaCO3 (沉淀)+H2O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生成碳酸钙并沉降在第一净化装置3的底部,麻醉装置1与底部的第一净化装置3通过第二连接管11进行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管内有通向为从第一净化装置3流向麻醉装置1的第三单向活瓣17。这样可以充分保证麻醉装置1内的气体不会通过第二连接管11流通到第一净化装置3内,与第一净化装置3内的成分产生复合作用等其他可能发生的情况。
优选地,麻醉装置1内的第二净化层42、第一净化层41和初步净化气体层18依次分别与氧气输送装置13、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和氧气浓度表 16相连接。这样的设备情况可以保证病人在吸气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的同时,通过氧气浓度表16的数值,相当于医护人员在原来需要投入到麻醉装置1内的氧气时,考虑到这部分氧气的含量而不再需要重新投入多余的氧气,可以保证医护人员按照原本的计划投入氧气,并且,病人消耗的是当前状态之前的麻醉混合气体,并不影响医护人员在当前时刻按照原本的计划去投入麻醉气体和氧气的含量。医护人员需要减少投入的氧气含量和氧气浓度表16显示的含量一致即可。此时麻醉装置1内麻醉气体的浓度比例,就是按照本来计划的浓度比例,如果需要改变麻醉气体的浓度比例,只需要按照原来的设想相应的提高或者减少麻醉气体和氧气的浓度即可,可以做到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去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可以是加减氧气或者麻醉气体的输入量,具体投入多少含量可以根据流量计15去控制,第一净化层41是为了吸附过滤后氧气中的微小颗粒,第二净化层42是为了吸附更小的空气颗粒,第一净化层41可以是防尘棉,第二净化层42可以是活性炭,其见经固定装置,比如可以粘连在麻醉装置1的内壁上,第一净化层 41和第二净化层42也可以相距适当的距离。送气装置26通过阀门与麻醉装置1连接,送气装置26内可设有风机,将麻醉装置1内的气体吸入到吸气通道22,调整麻醉装置1内麻醉气体的浓度以达到所需要的水平。氧气浓度表16的作用体现在,可以检测经过第一净化装置3净化过后达到初步净化气体层18的氧气浓度的含量,这样可以保证医护人员在通过氧气输送装置13输送氧气的过程中,不至于忽略了经过净化装置3净化过后的气体中的氧气的含量,从而对实际所需要的麻醉气体的浓度造成影响,这样做可以确保医护人员在进行麻醉过程中,对麻醉装置内麻醉气体浓度的比例有一个精确的把控。另外,在氧气输送装置13和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上均设置有流量计15,通过所述流量计15才实现对麻醉装置内混合气体浓度比例的准确控制。送气装置26内可安装风机,用于将麻醉装置1内的气体吸入到吸气通道22。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患者进行麻醉手术时,用户能够通过开启供气装置12并在第二净化装置4内生成用于麻醉的麻醉混合气体。送气装置26与麻醉装置1通过阀门相连接在送气装置26 开启并使得麻醉装置1内气压大于吸气通道22内气压的情况下,麻醉混合气体由麻醉装置1传输至吸气通道22,并且通过第二单向活瓣25传输至呼吸口2以供患者吸入。
优选地,麻醉装置1通过送气装置26与吸气通道22连接,吸气通道 22内设置有第二单向活瓣25,所述第二单向活瓣25的通向为从麻醉装置 1流向呼吸口2。另外,所述送气装置26上面安装有APL阀27,优选地, APL阀的型号可以是APL-210N限位开关气动阀门。所述送气装置26下面安装有储气囊28。APL阀27的作用可以通过手动调控麻醉装置1的气压,并且当手动压力或快速补给的氧气压力值大于APL阀27的设定值时,APL 阀27自动打开并排除多余气体。可以确保病人呼吸时的气流压力,确保病人在呼吸过程中的呼吸平稳。并且可以通过APL阀和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此时,按原麻醉气体投放量,当不需要再吸入麻醉气体时,只输入氧气,可以进一步保证本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优选地,APL阀的存在27同样也可以保证当病人在呼吸时离开呼吸口2或者其他不当操作时,通过手动操作 APL阀27,使通过呼吸口2达到空气中的气体变成为氧气,同样地,也是当不再需要输入麻醉气体时,机器内只投入氧气,这样可以确保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呼吸口2通过呼气通道21和第一连接管23与第一净化装置3内的吸收层31连接。其中,呼气通道21内置有第一单向活瓣24,其通向为呼吸口2至第一净化装置3。所述第一单向活瓣24的作用,可以保证第一净化装置3内的气体不会再通过呼气管道再经吸入到人体内。
优选的,送气装置26可以是常规现有技术中的风机。优选的,第一单向活瓣24和第二单向活瓣25均为本领域中常规现有技术的活瓣。更优选的,第一单向活瓣24和第二单向活瓣25可以是公开号为CN2749468的中国专利涉及的一种可通过支气管镜在肺部靶区所属段支气管放入的单向活瓣装置,其是在被覆医用聚酯膜的记忆钛镍合金丝围成的外套内安置了一个用医用聚酯膜做成的半弧形瓣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用户吸入麻醉混合气体并呼出麻醉废气后,由于第二单向活瓣25的存在,呼出的麻醉废气仅能由呼气通道21通过第一单向活瓣24传输至第一连接管23并传输至甲吸收层31,麻醉废气在吸收层31中进行初步净化。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收层31有效地吸收麻醉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并且吸收层31能够在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钙,在用户将其洗涤干燥后能够生成高纯度的碳酸钙。从而实现了将麻醉废气中的无用气体净化的同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纯度的碳酸钙,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二次利用及减排效果。
优选的,吸收层31可以是以氢氧化钙吸入液层。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吸收层31生成初步净化气体的情况下,初步净化气体能够由第二连接管11传输至第二净化装置4,并依次通过第一净化层41和第二净化层42进行净化。从而通过对麻醉废气的多次净化实现对麻醉气体的重复利用。
优选的,第一净化层41可以是由过滤棉构成,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优选的,第二净化层42可以是由活性炭构成,能够进一步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保证气体的纯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净化装置3至少包括成分为的吸收层31,呼气通道21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3,远离呼气通道21的第一连接管23的一端设置于吸收层31内。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麻醉装置1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1,远离麻醉装置1的第二连接管1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净化装置3内。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麻醉装置1还设置有供气装置12,供气装置 12至少包括氧气输送装置13和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氧气输送装置13 与第二净化层42连接,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与第一净化层41连接。
优选地,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和氧气输送装置13均设置有流量计15。优选的,医护人员能够通过观测流量计15来实现对麻醉气体成分配比的控制,有效保证麻醉手术的麻醉效果。优选地,通过氧气浓度表16的设置,优选地,氧气浓度表16可以是市面上常见的AR8100氧气浓度含量检测器。可以确保医护人员在对氧气或者麻醉气体输送的过程中,通过根据氧气浓度表16的检测来对氧气的输送进一步调控,最后,医护人员可以结合氧气浓度表16来调控氧气输送装置13的调控,进一步确保医护人员在配比麻醉气体浓度时的准确,大大保证了麻醉装置1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净化装置3和第二净化装置4实现对麻醉气体的重复利用,在麻醉气体由患者吸入并排出麻醉废气的情况下,第一净化装置3能够将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吸收,并由第二净化装置4进行二次净化,同时与新输入的氧气和氧化亚氮气体混合形成新的麻醉气体以供患者吸入。极大地提升了麻醉气体的重复使用效率并且解决了麻醉废气造成的污染问题,保护了医护人员在麻醉手术时的身体健康。
优选地,通过APL阀27和储气囊28的设置,可以手动调控压力,并且当装置内压力或快速补给的氧气压力值大于APL阀27的设定值时,APL 阀27自动打开并排除多余气体。可以确保病人呼吸时的气流压力,确保病人在呼吸过程中的呼吸平稳。另外也可以保证病人在离开呼吸口2或者其他不当操作导致麻醉气体泄漏到空气中时,通过APL阀27保证麻醉装置1输出的气体为氧气,这样可以防止麻醉气体的泄漏导致麻醉废气的产生,从而保证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优选地,储气囊28可以通过手动按压的方式,输送氧气给病人,它的作用在于可以储存从麻醉装置1输送过来的氧气和能够帮助一些不能自主呼吸或者呼吸困难的病人,协助病人进行呼吸。
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内部气体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呼气通过21,经由第一单向活瓣24 达到第一连接管23,此时气体内包含有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一些麻醉废气混合而成。在所述混合气体经第一连接管23达到主要成分为的吸收层31 时,所述混合气体与发生反应,经过滤二氧化碳之后,形成主要气体含量为氧气的初步净化气体。所述初步净化气体经第一净化装置3通过第二连接管 11达到初步净化气体层18中,在所处初步净化气体净化第二净化装置4中的第一净化层41和第二净化层42时,与从氧气输送装置13和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方向过来的氧气和麻醉气体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混合麻醉气体。
优选地,所述混合麻醉气体达到麻醉装置1中,所述混合麻醉气体通过送气装置26上的APL阀27或正常进入到吸气通道22,或者由于气压留在麻醉装置1内,或者经过来自储气囊28的氧气,形成进一步的混合气体。
优选地,通过麻醉装置1方向过来的混合气体通过送气装置26经由吸气通过22和所述吸气通道内部的第二单向活瓣25送至呼吸口2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至少包括麻醉装置(1)、呼吸口(2)、第一净化装置(3)和第二净化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口(2)内设置有呼气通道(21)和吸气通道(22),其中,
在麻醉气体由所述吸气通道(22)传输至患者体内并产生麻醉废气的情况下,所述麻醉废气能够由所述呼气通道(21)传输至所述第一净化装置(3),
在所述第一净化装置(3)生成初步净化气体且所述初步净化气体经由第二连接管(11)传输至所述第二净化装置(4)的情况下,所述初步净化气体能够按照被所述第二净化装置(4)净化的方式传输至所述吸气通道(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装置(4)设置于所述麻醉装置(1)内,
所述第二净化装置(4)至少包括第一净化层(41)和第二净化层(42),所述第一净化层(41)在所述第二净化层(42)气流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3)至少包括吸收层(31),所述净化装置(3)与位于其气流下游的初步净化气体层(18)经由所述第二连接管(11)连接,所述净化装置(3)与所述呼气通道(21)经由第一连接管(23)连接,其中,
所述初步净化气体层(18)位于所述麻醉装置(1)内,且在所述第一净化层(41)的气流上游,
氧气浓度表(16)与所述初步净化气体层(18)连接,
所述呼气通道(21)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管(23),远离所述呼气通道(21)的所述第一连接管(2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吸收层(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装置(1)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管(11),远离所述麻醉装置(1)的所述第二连接管(1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通道(21)内设置有第一单向活瓣(24),所述吸气通道(22)内设置有第二单向活瓣(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呼吸废气由所述第一连接管(23)传输至所述吸收层(31)并进行初步净化之后,所述第二连接管(11)能够将所述初步净化气体由所述第一净化装置(3)经由第三单向活瓣(17)传输至所述初步净化气体层(18),所述初步净化气体能通过所述第二净化装置(4)进行进一步的净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装置(1)设置有供气装置(12),所述供气装置(12)至少包括氧气输送装置(13)和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
所述氧气输送装置(13)与所述第二净化层(42)连接,所述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与所述第一净化层(4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气体输送装置(14)和所述氧气输送装置(13)均设置有流量计(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通道(22)与所述麻醉装置(1)之间设置有送气装置(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装置(26)一侧有储气囊(28),所述送气装置(26)的另一侧有APL阀(27)。
CN201921635519.1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Active CN211798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5519.1U CN211798106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5519.1U CN211798106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8106U true CN211798106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5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35519.1U Active CN211798106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8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490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carbon dioxide content in a dead volume
JP2009533199A5 (zh)
CN202777378U (zh) 一种呼吸阀
JPH07100073B2 (ja) 吸入麻酔装置
CN105517612B (zh) 麻醉机呼吸系统及麻醉机
US20110214673A1 (en) Portable Life Support Apparatus Ventilator
EP21144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on of waste anesthetic gases
CN205849947U (zh) 麻醉通气循环系统
AU2008248330B2 (en) Breathing-gas delivery system with exhaust gas filter bod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breathing-gas delivery system
EP3912665A1 (en)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device, recirculation assembly and kit for said device
KR101489430B1 (ko) 수동식 인공호흡장치
CN104619370A (zh) 用于主动控制递送至患者的氧气的麻醉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211798106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CN106860992A (zh) 可雾化给药的呼吸支持设备用呼吸系统
CN106890388A (zh) 双回路消毒型呼吸支持设备用呼吸系统
CN104014063B (zh) 无创一氧化氮自主呼吸供给系统
AU20073321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 fluid to a patient
CN205683749U (zh) 用于手术室内的麻醉废气净化装置
CN211536111U (zh) 一种呼吸内镜治疗用防感染面罩
CN106964041A (zh) 单回路消毒型呼吸支持设备用呼吸系统
CN207804731U (zh) 可雾化给药的呼吸支持设备用呼吸系统
CN106178210A (zh) 气体中毒急救呼吸机
IT202000007660A1 (it) Dispositivo per ventilazione non invasiva, gruppo e kit di ricircolo per detto dispositivo
US9694152B2 (en) Device for supplying gas to a patient
CN203915698U (zh) 无创一氧化氮自主呼吸供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