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7607U -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7607U
CN211797607U CN202020183795.5U CN202020183795U CN211797607U CN 211797607 U CN211797607 U CN 211797607U CN 202020183795 U CN202020183795 U CN 202020183795U CN 211797607 U CN211797607 U CN 211797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base
suspended
parts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837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An'a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An'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An'a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An'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837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7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7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7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括悬空部、支撑部和底座,所述悬空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水平向内延伸;所述支撑部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使得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悬空部之间留有供卧具或坐具边缘插入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中助力车,设有容纳卧具或坐具边缘的空间,在使用时可直接将主车架移动到卧具或坐具的上方,使得躺坐在卧具或坐具上的病患只需轻微挪动就可以被安置到其上,尤其对于疗养过程中不宜或无法太大动作移动的病患更为实用。对于助力车本身的结构,病患的坐垫部可以设置在悬空部的上方,当病患被安置在坐垫部时,坐垫部受到向下的压力,挤压悬空部的同时悬空部为其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结构稳定,以提高病患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
背景技术
在对于护理一些行动不方便和不宜大动作改变体位的病患来说,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劳累,若患者病人需要上厕所,对其的转运移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问题,若人工抬运,使患者非常不适,且护理人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极为不便,而现有市面上的助力车中,由于设计的不足,其主车架不能与坐具或卧具进行良好的衔接,在护理人员将病患转移到助力车的过程中,无法兼顾尽可能地不大动作挪动病患和护理人员也能不那么费力,同时还要考虑病患被安置到助力车后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一种主车架,使得配备其的助力车既能实现与坐具或卧具的顺畅衔接,又能保证其稳定性。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包括悬空部、支撑部和底座,所述悬空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水平向内延伸;
所述支撑部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使得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悬空部之间留有供卧具或坐具边缘插入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两平行设置且高度可调的杆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杆体结构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锁紧件,所述内套管可沿竖直方向伸缩运动地插装在所述外套管内,且两者可通过所述锁紧件固定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悬空部为两平行设置的悬空杆体。
优选地,所述悬空杆体与所述内套管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件。
优选地,所述悬空杆体和所述内套管的连接位置通过圆角过渡。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两条底座杆件,所述底座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固定,其另一端平行于所述悬空部向内延伸。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前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扶手;
优选地,所述扶手包括竖直部、第一水平延伸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平行于所述悬空部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垂直于所述悬空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两端;
所述竖直部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前部,且两者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两所述竖直部分别垂直连接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内端。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前部下方设有脚踏部,所述脚踏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其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方便其移动的轮子;
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布有4个轮子,且位于前进方向的2个轮子大于后端的2个轮子。
使用时,将助力车的主车架移动到病患病躺坐的卧具或者坐具旁侧,顺势将底座推入卧具或坐具底部,支撑部位于卧具或坐具上方,即卧具或坐具边缘容纳于支撑部和悬空部之间的空间内,此时向卧具或坐具内侧推动助力车,使得支撑部的内侧抵住卧具或坐具的外侧边缘则助力车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助力车,设有容纳卧具或坐具边缘的空间,在使用时可直接将主车架移动到卧具或坐具的上方,使得躺坐在卧具或坐具上的病患只需轻微挪动就可以被安置到其上,尤其对于疗养过程中不宜或无法太大动作移动的病患更为实用。
更重要的是,对于助力车本身的结构,病患的坐垫部可以设置在悬空部的上方,当病患被安置在坐垫部时,坐垫部受到向下的压力,挤压悬空部的同时,悬空部为其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结构稳定,以提高病患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主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悬空部1,
支撑部2,外套管21,内套管22,锁紧件23;
底座3,
扶手4,竖直部41,第一水平延伸部42,第二水平延伸部43;
脚踏部5,轮子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包括悬空部1、支撑部2和底座3,所述悬空部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2的上端连接,另一端水平向内延伸;
所述支撑部2的下端与所述底座3连接,使得所述支撑部2与所述悬空部1之间留有供卧具或坐具边缘插入的空间。
使用时,将助力车的主车架移动到病患病躺坐的卧具或者坐具旁侧,顺势将底座3推入卧具或坐具底部,支撑部2位于卧具或坐具上方,即卧具或坐具边缘容纳于支撑部2和悬空部1之间的空间内,此时向卧具或坐具内侧推动助力车,使得支撑部2的内侧抵住卧具或坐具的外侧边缘则助力车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助力车,设有容纳卧具或坐具边缘的空间,在使用时可直接将主车架移动到卧具或坐具的上方,使得躺坐在卧具或坐具上的病患只需轻微挪动就可以被安置到其上,尤其对于疗养过程中不宜或无法太大动作移动的病患更为实用。
更重要的是,对于助力车本身的结构,病患的坐垫部可以设置在悬空部1的上方,当病患被安置在坐垫部时,坐垫部受到向下的压力,挤压悬空部1的同时,悬空部1为其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结构稳定,以提高病患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2为两平行设置且高度可调的杆体结构。
可适应不同体型的病患使用,提高实用性能。
优选地,所述杆体结构包括外套管21、内套管22和锁紧件23,所述内套管22可沿竖直方向伸缩运动地插装在所述外套管21内,且两者可通过所述锁紧件23固定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调节锁紧件23到非锁紧的状态,向上或向下拉动内套管22使之高度进行改变,调整到适应病患使用的高度后,再调节锁紧件23到锁紧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锁紧件23,可以是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穿插通过外套21的侧壁设置,向内旋转调节螺栓是之端部顶住内套管22的外侧壁,即为锁紧状态,反之则为非锁紧状态,结构简单,安装和调节方便;还可以是带弹簧的凸块和纵向间隔分布的通孔(类似多节雨伞的高度调节锁定结构),等等,只要能解决高度调节和锁紧的,都应落入本专利保护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悬空部1为两平行设置的悬空杆体,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所述悬空杆体与所述内套管22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件,,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所述悬空杆体和所述内套管22的连接位置通过圆角过渡,避免应力集中,提高稳定性。
所述底座3包括两条底座杆件,所述底座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2的下端固定,其另一端平行于所述悬空部1向内延伸。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2的前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扶手4,如图1所示;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扶手4包括竖直部41、第一水平延伸部42和第二水平延伸部43,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43平行于所述悬空部1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42垂直于所述悬空部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42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43的两端;
所述竖直部41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支撑部2的前部,且两者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两所述竖直部41分别垂直连接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42的内端。
本实施例中,扶手4设置在支撑部2的前端,方便安置在助力车上的病患顺手握住以保证自身的平衡,方便使用。
通过调节竖直部41的高度以实现扶手4的高度调节,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2的前部下方设有脚踏部5,所述脚踏部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2连接,其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有方便其移动的轮子6;
所述底座3的底部均布有4个轮子6,且位于前进方向的2个轮子6大于后端的2个轮子6,提高支撑力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空部、支撑部和底座,所述悬空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水平向内延伸;
所述支撑部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使得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悬空部之间留有供卧具或坐具边缘插入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两平行设置且高度可调的杆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结构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锁紧件,所述内套管可沿竖直方向伸缩运动地插装在所述外套管内,且两者可通过所述锁紧件固定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部为两平行设置的悬空杆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杆体与所述内套管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杆体和所述内套管的连接位置通过圆角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条底座杆件,所述底座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固定,其另一端平行于所述悬空部向内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前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扶手;
优选地,所述扶手包括竖直部、第一水平延伸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平行于所述悬空部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垂直于所述悬空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两端;
所述竖直部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前部,且两者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两所述竖直部分别垂直连接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内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前部下方设有脚踏部,所述脚踏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其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方便其移动的轮子;
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布有4个轮子,且位于前进方向的2个轮子大于后端的2个轮子。
CN202020183795.5U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 Active CN211797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3795.5U CN211797607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3795.5U CN211797607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7607U true CN211797607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99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83795.5U Active CN211797607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7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51105A (en) Apparatus combining overbed table, IV stand, walker, and seat
US20050076939A1 (en) Walker
KR102468660B1 (ko) 다기능 휠체어
CN211797607U (zh) 一种助力车的主车架
KR102289619B1 (ko) 휠체어 탈부착식 침대
JP4498980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CN212186996U (zh) 一种助力车
CN219289962U (zh) 一种变形多功能三用轮椅
CN213075172U (zh) 儿童餐椅
CN211048855U (zh) 一种淋浴折叠椅床
JP4344578B2 (ja) 簡易便器の肘掛け構造
CN211299214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餐椅
CN211270456U (zh) 一种可调马桶椅
CN217137831U (zh) 一种洗澡椅
CN217013777U (zh) 多功能可伸缩便盆架
JP2008188089A (ja) 洗髪用車椅子
CN207708100U (zh) 一种靠背可调节轮椅
CN217852026U (zh) 一种超薄可折叠收纳的洗澡椅
CN213724043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功能输液架
CN21218590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组合式儿童座椅
CN210019976U (zh) 手推椅
CN220141180U (zh) 抽拉式三折椅
CN219557090U (zh) 一种折叠洗澡椅
CN215604395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高脚凳
CN213097092U (zh) 一种陪护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Weiche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Wei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