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4446U - 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4446U
CN211794446U CN202020215295.5U CN202020215295U CN211794446U CN 211794446 U CN211794446 U CN 211794446U CN 202020215295 U CN202020215295 U CN 202020215295U CN 211794446 U CN211794446 U CN 211794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hanging
mask
hanging structure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52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o Xiaqiang
Original Assignee
Cao Xiaq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o Xiaqiang filed Critical Cao Xiaqiang
Priority to CN2020202152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4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4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44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该口罩佩戴部件包括部件主体以及在所述主体左右两端形成的挂接部,所述左右两端的挂接部设有挂接口罩耳绳的挂接结构;所述挂接结构非凸出于所述主体表面或凸出于所述主体的表面,且所述挂接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的中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避免口罩耳绳直接挂于耳部对用户耳部造成的不适,提升了用户的耳罩佩戴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一般将口罩耳绳挂在佩戴者的耳部以及将口罩耳绳直接系于脑后的两种佩戴方式来使口罩与佩戴者的面部进行贴合,从而保持口罩的佩戴密封性。
将口罩耳绳挂在佩戴者的耳部的佩戴方式,为了保证口罩的佩戴密封性能,必须使口罩耳绳保持一定的绷紧程度,但是这样在长时间佩戴该口罩时,由于口罩耳绳勒紧佩戴者的耳部,会对佩戴者的耳部造成不舒适的感觉,如果使口罩耳绳稍微放松以缓解耳部的勒紧力,又存在口罩两侧部与佩戴者的面颊之间会产生漏隙,从而不能保持侧部与佩戴者面颊之间的紧密贴合的问题。
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以解决长时间佩戴口罩对佩戴者的耳部造成不舒适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能避免口罩耳绳直接挂于耳部对用户耳部造成的不适,提升了用户的耳罩佩戴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包括部件主体以及在所述主体左右两端形成的挂接部,所述左右两端的挂接部设有挂接口罩耳绳的挂接结构;所述挂接结构非凸出于所述主体表面或凸出于所述主体的表面,且所述挂接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挂接结构包括在所述主体其中一端的上下两侧形成的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挂接结构非凸出于所述主体表面,以及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挂接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的开口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滑入结构相连,所述滑入结构包括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自所述主体的侧边向所述开口处倾斜并连接于所述开口的内侧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包括和所述开口相连的凹部,所述凹部被设置为贯通所述主体两面的通孔,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通孔的侧边;或,
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包括和所述开口相连的凹部,所述凹部贯通所述主体两面,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两端的挂接部呈左右对称,所述挂接部的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呈上下对称或上下非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挂接结构包括凸出于所述主体表面的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的端部设置侧向延伸的挡边;
或,所述挂接结构包括自所述主体表面延伸出的片状凸起,所述片状凸起朝所述主体的中部倾斜;
或,所述挂接结构包括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一个侧边固定于所述主体上,另一侧边凸出于所述主体的表面且朝向所述主体的中部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为一体式,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预隔不同间距设置所述挂接结构供调节挂接长度;
或,所述主体为分离式,分离的各主体分别设置单个所述挂接结构或依次设置多个所述挂接结构供调节挂接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由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部分叠加连接形成一体,通过改变叠加长度调节所述挂接长度;
或,所述主体由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通过卡扣连接形成一体,通过卡扣调节所述挂接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呈条状结构或贴合人体头部的套状结构;
或,所述主体设有防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口罩,包括上述的口罩佩戴部件,所述口罩的两个耳绳分别和所述口罩佩戴部件两端的所述挂接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佩戴部件,包括部件主体以及在所述主体左右两端形成的挂接部,所述左右两端的挂接部设有挂接口罩耳绳的挂接结构;所述挂接结构非凸出于所述主体表面或凸出于所述主体的表面,且所述挂接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的中部。本实施例提供的口罩佩戴部件,可以贴合于人体头部后侧,通过将口罩左右两侧的耳绳分别绕过耳部挂接于口罩佩戴部件左右两端的挂接部,这样的设置,能避免口罩耳绳直接挂于耳部后使用户耳部由于勒紧力造成的不适,提升了用户的口罩佩戴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防滑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防滑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挂扣主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和口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和口罩的佩戴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多级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柱状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片状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折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佩戴部件,包括部件主体100以及在主体100左右两端形成的挂接部a和挂接部b,左右两端的挂接部设有挂接口罩耳绳的挂接结构;挂接结构非凸出于主体表面或凸出于主体的表面,且挂接结构的开口朝向主体的中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佩戴部件可以贴合于人体头部后侧,通过将口罩左右两侧的耳绳分别绕过耳部挂接于口罩佩戴部件左右两端的挂接部,这样的设置,能避免口罩耳绳直接挂于耳部后使用户耳部由于勒紧力造成的不适,提升了用户的口罩佩戴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挂接结构非凸出于主体表面,主体和挂接部可以为一体成型制成,挂接结构非凸出于主体表面的设置,能使口罩佩戴部件紧密贴合于人体头部表面,口罩佩戴部件容易隐藏于头发或帽子内部实现隐藏式佩戴。本实施例提供的口罩佩戴部件可由皮质、硅胶、布、金属、碳纤维、塑料等材质制成,不仅能更好的贴合头部,提高了佩戴舒适及稳定性,而且生产制造方便,利于批量化生产。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和口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继续参照图2、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佩戴部件,在挂接结构非凸出于主体表面的方案中,挂接结构包括在主体100其中一端的上下两侧形成的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非凸出于主体表面,以及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的开口朝向主体100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口罩耳绳易于滑入挂接结构,在主体100上还设置了滑入结构,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的开口和设置于主体上的滑入结构相连,滑入结构包括引导斜面101,引导斜面101自主体100的侧边向开口103处倾斜并连接于开口的内侧边上。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包括和开口相连的凹部,凹部被设置为贯通主体两面的通孔102,开口103开设于通孔102的侧边。滑入结构还包括和开口103相连的挡边104,开口103的另一侧边和挡边104相连,开口103位于引导斜面101和挡边104之间。本实施例中,引导斜面101和挡边104具有引导口罩耳绳201滑至通孔102的作用,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将口罩与口罩佩戴部件相连。佩戴口罩时,将口罩耳绳201由内向外绕设于挂接部的引导斜面101上,拉动口罩耳绳201,使口罩耳绳201沿引导斜面101向开口103方向滑动,最后使口罩耳绳201由开口103滑入通孔102。通过滑入结构的引导作用,可以将口罩耳绳201同时卡入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由于佩戴口罩时口罩耳绳的拉力作用,口罩耳绳201稳定地挂接于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之间,实现了口罩耳绳的稳定挂接,这样的设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开口103小于通孔102的大小,或者,开口103是和通孔102相连通的缝隙,该缝隙的大小能容纳耳绳通过。这样设置后,口罩耳绳卡入通孔之后不易脱出,佩戴稳定性好。也就是说,主体100的两端设置了独有的易挂扣设计,渐变滑入结构,端部大圆洞小开口,使耳绳不易脱落,缓解佩戴口罩勒耳朵的问题,避免口罩耳绳直接挂于耳部对用户耳部造成的不适,提升用户的口罩佩戴体验。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挂接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中,挂接结构包括和开口相连的凹部103,凹部103贯通主体100两面,呈弧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将图2方案中的通孔102的开口103扩大,使通孔102形成图10所示方案的凹部103。本实施例中,凹部103设置为弧形后,可以使口罩耳绳和挂接部方便地连接或脱离。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口罩佩戴部件的不同材质在挂接部设置通孔或者凹部103,也可以将挂扣主体的一端的挂接部设置通孔,另一端设置凹部103,这样设置后,设置通孔的一端可以持续连接于口罩耳绳上,可以通过凹部103所在的一端进行佩戴,能有效避免口罩佩戴部件掉落遗失。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主体为柔性材质时,可以采用通孔;若主体为较硬的材质时可以采用凹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挂扣的中部设置为柔性材质,将两端挂接部设置为较硬的材质,这样,挂扣中部柔性材质可以更好的和脑部贴合,而挂接部较硬的材质可以更好的承受口罩耳绳的拉力,耐用性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口罩佩戴部件可以为左右、上下对称结构。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主体100的左右两端的挂接部a和挂接部b设置为相同形状,使左右两端的挂接部呈对称结构,更有利于生产制作;可以将主体100的上下两侧的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设置为相同形状,使主体100的上下两侧的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呈对称结构,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制造方便。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挂接部的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呈上下非对称,可以将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设置为不同形状,例如,在第一挂接结构a1设置圆孔,在第二挂接结构a2设置弧形凹部;或者,在第一挂接结构a1设置弧形凹部,在第二挂接结构a2设置圆孔。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主体的非对称结构还可以不限于此。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柱状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片状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折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挂接结构凸出于主体表面且挂接结构的开口朝向主体的中部。参照图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挂接结构包括凸出于主体100表面的柱状凸起c1,柱状凸起c1的端部设置侧向延伸的挡边;参照图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挂接结构包括自主体100表面延伸出的片状凸起c2,片状凸起c2朝主体的中部倾斜;参照图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挂接结构包括折弯结构c3,折弯结构c3的一个侧边固定于主体100上,另一侧边凸出于主体的表面且朝向主体的中部折弯。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方案,挂接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凸出于主体表面且开口朝向主体的中部的结构。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多级调节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1,本实施例中,主体100为一体式,主体100的左右两端预隔不同间距设置挂接结构供调节挂接长度。这样的设置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口罩的佩戴松紧度。调紧时,可以将口罩耳绳挂接于较短间距L1的左右挂接部上;调松时,可以将口罩耳绳挂接于较长间距L2的左右挂接部上。可以根据不用用户的头部大小自由调节口罩佩戴部件的佩戴松紧度,适用性好。而且,本实施例的口罩佩戴部件不仅能实现分级调节松紧度,而且结构简单,不会增加其他部件,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不仅使用户实现良好佩戴舒适性,还可以保持口罩佩戴的密闭性,有效的防止病毒和粉尘等有害物质从口罩和面颊之间的漏隙中进入。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主体为分离式,分离的各主体可以分别设置单个挂接结构或依次设置多个挂接结构供调节挂接长度。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口罩佩戴部件主体由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部分叠加连接结形成一体,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连接长度来调节口罩佩戴部件的总长度以调节挂接长度,从而调节口罩佩戴的松紧度。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主体由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连接形成一体,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上依次设置多个挂接结构,通过调节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总长度或将口罩耳绳挂接于不同间距的挂接结构以调节挂接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主体由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部分叠加连接形成一体,通过改变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叠加长度调节挂接长度;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叠加连接方式可以采用魔术贴进行粘结,如图13所示,采用魔术贴时,可以在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粘结面设置粘结层111和121,通过改变粘结区域的长度来调节挂扣主体的总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主体由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通过卡扣连接形成一体,通过卡扣调节挂接长度,本实施例中的卡扣例如:子母扣、日字扣等,可以理解的是,卡扣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采用叠加或卡扣的连接方式时,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材质可以使用柔性材质,例如:布、皮质、软硅胶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之间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及调节方式,本实用新型对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连接方式及调节方式不作限制。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防滑层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防滑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和口罩的佩戴示意图。参照图3、图4、图8,本实施例中,主体100呈条状结构,主体100的中部设置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以是设置于主体上的防滑层105,防滑层105可以设置硅胶粒、魔术贴等。防滑层凸出于主体100的表面,防滑层105贴合于头部时,可以增大主体100和头部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主体滑动。佩戴口罩及口罩佩戴部件时,将防滑层105朝向头部表面一侧,挂扣主体可以通过防滑层105贴合于头部表面特定部位,用户可根据佩戴舒适性对贴合位置进行调节,提升了使用体验。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防滑层设置硅胶粒可以适用头发稀少或者具有光滑表面的防护帽;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主体上设置发卡,将发卡固定于头发上实现挂扣主体的固定。
继续参照图8,佩戴口罩200及口罩佩戴部件100时,使口罩耳绳201绕过耳部挂接于主体100的两端的挂接部,通过该口罩佩戴部件,可以改变口罩耳绳201的受力方向,避免了口罩耳绳201给耳朵施加压力,长时间配搭口罩体验更加舒适。而且,口罩佩戴部件100紧密贴合于脑后不易滑动,保证了口罩200佩戴的稳定和密闭性,持续有效的隔绝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口罩佩戴部件的挂扣主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主体100呈贴合人体头部佩戴的套状结构。套状结构具有和人体头部形状匹配的弧形,能稳定的贴合于人体头部,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佩戴稳定性更好。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套状结构大致呈图5所示的圆兜状,该套状结构包括连接于挂接部a和挂接部b的带状体111和带状体112,带状体111和带状体112相分离,中部呈环形。佩戴时,带状体111和带状体112分别紧密贴合于人体头部的不同部位以实现稳定佩戴。可以理解的是,套状结构还可以是具有和人体头部贴合的其他结构,如网状、弧形状等。主体100呈套状结构能更好的和头部形状匹配贴合,不会因为剧烈运动或极端环境滑落。
以上介绍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佩戴部件,以下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
参照图2、图6、图7、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200,包括以上的口罩佩戴部件100,口罩200的两个耳绳201分别和口罩佩戴部件100两端的挂接部a和挂接部b相连。主体100左右两端的挂接部设有挂接口罩耳绳的挂接结构;挂接结构非凸出于主体100表面或凸出于主体100的表面,且挂接结构的开口朝向主体100的中部。若挂接结构非凸出于主体100表面时,挂接部a和挂接部b均包括在主体100上下两侧形成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第一挂接结构a1和第二挂接结构a2包括滑入结构,以及和渐变滑入结构相连的开口1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通过将口罩左右两侧的耳绳分别绕过耳部挂接于口罩佩戴部件左右两端的挂接部,这样的设置,能避免口罩耳绳直接挂于耳部对用户耳部造成的不适,提升了用户的口罩佩戴体验。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部件主体以及在所述主体左右两端形成的挂接部,所述左右两端的挂接部设有挂接口罩耳绳的挂接结构;
所述挂接结构非凸出于所述主体表面或凸出于所述主体的表面,且所述挂接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佩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接结构包括在所述主体其中一端的上下两侧形成的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挂接结构非凸出于所述主体表面,以及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挂接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佩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的开口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滑入结构相连,所述滑入结构包括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自所述主体的侧边向所述开口处倾斜并连接于所述开口的内侧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佩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包括和所述开口相连的凹部,所述凹部被设置为贯通所述主体两面的通孔,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通孔的侧边;或,
所述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包括和所述开口相连的凹部,所述凹部贯通所述主体两面,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佩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两端的挂接部呈左右对称,所述挂接部的第一挂接结构和第二挂接结构呈上下对称或上下非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佩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接结构包括凸出于所述主体表面的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的端部设置侧向延伸的挡边;
或,所述挂接结构包括自所述主体表面延伸出的片状凸起,所述片状凸起朝所述主体的中部倾斜;
或,所述挂接结构包括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一个侧边固定于所述主体上,另一侧边凸出于所述主体的表面且朝向所述主体的中部折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口罩佩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为一体式,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预隔不同间距设置所述挂接结构供调节挂接长度;
或,所述主体为分离式,分离的各主体分别设置单个所述挂接结构或依次设置多个所述挂接结构供调节挂接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佩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由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部分叠加连接形成一体,通过改变叠加长度调节所述挂接长度;
或,所述主体由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通过卡扣连接形成一体,通过卡扣调节所述挂接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口罩佩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呈条状结构或贴合人体头部佩戴的套状结构;
或,所述主体设有防滑结构。
10.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口罩佩戴部件,所述口罩的两个耳绳分别和所述口罩佩戴部件两端的所述挂接部相连。
CN202020215295.5U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94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5295.5U CN211794446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5295.5U CN211794446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4446U true CN211794446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98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529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94446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4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4548B2 (ja) ロールする鼻梁部を有するインタフェース
KR200485363Y1 (ko) 걸이 밴드 길이 조절구가 구비된 호흡기용 보건 마스크
CN107105803B (zh) 用于调整带的长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
CN211379732U (zh) 防雾垫及具备该防雾垫的口罩
US5727259A (en) One-touch tension adjustment device for goggle
CN101415469A (zh) 呼吸保护装置的带具
US11992078B2 (en) Headwear suspension attachment element
CN115413836A (zh) 口罩
CN111972741A (zh) 具备长度调节部的功能性口罩
CN105363143B (zh) 呼吸防护罩-保持件及其组件和半罩
JP2011229651A (ja) 締め紐取付具およびマスク
CN209950436U (zh) 一种口罩松紧度调整器
CN211794446U (zh) 一种口罩佩戴部件及口罩
JP3124262U (ja) 使い捨て衛生マスク
JP6836348B2 (ja) 衛生マスク
CN212574223U (zh) 一种简易口罩固定装置
JP6943375B2 (ja) 医療用マスク
CN218185371U (zh) 防滑口罩
JP2005152229A (ja) マスク用クリップ
CN211932785U (zh) 一种佩戴部件
CN109662362B (zh) 口罩及口罩的弹性外框
CN212545718U (zh) 一次性防护口罩
JP3194707U (ja) 衛生マスク
CN215422956U (zh) 一种面部防护装置及其固定结构
JP3704056B2 (ja) ヘッドバンド付きマス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