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3340U - 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3340U
CN211793340U CN202020380979.0U CN202020380979U CN211793340U CN 211793340 U CN211793340 U CN 211793340U CN 202020380979 U CN202020380979 U CN 202020380979U CN 211793340 U CN211793340 U CN 211793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ruit tree
target
rings
suppor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09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合塔尔·扎热
阿卜杜许库尔·牙合甫
吉乃提汗·马木提
古丽加汗·克热木
吴正保
马合木提·阿不来提
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nomic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Economic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nomic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Economic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20203809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3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3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3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涉及园艺工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连接件,第一支撑件包括两个,两个第一支撑件用于相对设置在目标主枝沿生长方向的两侧,第一支撑件由多个支撑段和多个第一施压环交替连接形成,多个第一施压环用于分别卡设目标主枝上生长的多个目标侧枝,以使多个目标侧枝之间相互分隔,第二支撑件连接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件之间,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施压环,多个第二施压环用于分别卡设两个第一支撑件,以使第二支撑件与两个第一支撑件连接固定,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连接件用于缠绕目标主枝,以将第二支撑件与目标主枝固定。该果树侧枝开角器能够同时开角多条目标侧枝且无需地面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
背景技术
拉枝是果树整形修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对果树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光能利用有着不可替代的调控作用。随着近年来果树栽培过程的简化,拉枝更充分地发挥了其机械化作业的优势。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地面楔入木橛、木棍、竹片等,用铁丝、布条、塑料绳等牵拉枝条进行定形。由于传统方法一般拉枝后还需要地面固定,因而会导致作业不便,特别是喷药、耕作、除草等,且铁丝、布条、塑料绳等在浇灌或雨后容易松动、脱出,需要经常检查重新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能够同时开角多条目标侧枝,且无需地面固定,避免对其他果树作业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相对设置在目标主枝沿生长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件由多个支撑段和多个第一施压环交替连接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施压环用于分别卡设所述目标主枝上生长的多个目标侧枝,以使多个所述目标侧枝之间相互分隔,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施压环,多个所述第二施压环用于分别卡设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缠绕所述目标主枝,以将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目标主枝固定。该果树侧枝开角器能够同时开角多条目标侧枝,且无需地面固定,避免对其他果树作业造成影响。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中段,用于分别对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固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伸入卡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环中心,以使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目标主枝的生长方向排布。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呈杆状,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支撑段处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范围为1cm~1.5cm。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施压环和所述第二施压环均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施压环的直径与所述目标侧枝的直径相配合,所述第二施压环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直径相配合。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施压环沿所述第一支撑件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二施压环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侧对称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施压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8cm~12cm,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同侧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施压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8cm~12cm,不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施压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0cm~40cm。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呈长条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度范围为4cm~5cm,宽度范围为0.5cm~0.8cm。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绷带、铁丝、布条或塑料绳。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材质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果树侧枝开角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件,两个第一支撑件分别相对设置在该目标主枝沿其生长方向的两侧,以便于同时对分别位于该目标主枝沿其生长方向的两侧的多个目标侧枝进行开张角度,从而显著提高果树侧枝的开角效率。又由于位于目标主枝沿其生长方向的同侧的多个目标侧枝的数量不能唯一确定,且相邻的两个目标侧枝之间存在的间距不能唯一确定,因此,第一支撑件由多个支撑段和多个第一施压环交替连接形成,相邻的两个第一施压环之间通过支撑段固定连接,多个目标侧枝可以选择性地分别卡设于多个第一施压环内,以使多个目标侧枝之间相互分隔,从而对位于目标主枝沿其生长方向的同侧的多个目标侧枝进行整理,起到限制其各自相对位置的作用。该果树侧枝开角器还包括第二支撑件,该第二支撑件连接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件之间,又由于两个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不能唯一确定,因此,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施压环,两个第一支撑件可以选择性地分别卡设于多个第二施压环中的两个第二施压环内,以使第二支撑件与两个第一支撑件连接固定,从而通过对第二支撑件施加作用力以使两个第一支撑件能够同时受力,同时多个第二施压环能够使得施压点灵活可调,从而有效预防断枝现象的发生。该果树侧枝开角器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缠绕于目标主枝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以将第二支撑件与目标主枝固定,而无需地面固定或者重物悬垂,从而避免对其他果树作业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果树侧枝开角器中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果树侧枝开角器中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果树侧枝开角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标:100-果树侧枝开角器;10-第一支撑件;11-支撑段;12-第一施压环;20-第二支撑件;21-第二施压环;22-第一固定环;23-第二固定环;30-连接件;200-目标主枝;300-目标侧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100,包括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以及连接件30,第一支撑件10包括两个,两个第一支撑件10用于相对设置在目标主枝200沿生长方向的两侧,第一支撑件10由多个支撑段11和多个第一施压环12交替连接形成,多个第一施压环12用于分别卡设目标主枝200上生长的多个目标侧枝300,以使多个目标侧枝300之间相互分隔,第二支撑件20连接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件10之间,第二支撑件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施压环21,多个第二施压环21用于分别卡设两个第一支撑件10,以使第二支撑件20与两个第一支撑件10连接固定,连接件3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件20固定连接,连接件30用于缠绕目标主枝200,以将第二支撑件20与目标主枝200固定。该果树侧枝开角器100能够同时开角多条目标侧枝300,且无需地面固定,避免对其他果树作业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对于任意一种果树的任意一个目标主枝200来说,其上生长的多个目标侧枝300,可以沿该目标主枝200的生长方向分为相对设置的两组;或者说,对于任意一种果树的任意一个目标主枝200来说,其上生长的多个目标侧枝300,分别位于该目标主枝200沿其生长方向的两侧。也正是因为这样,如图3所示,果树侧枝开角器10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件10,在通过该果树侧枝开角器100对目标主枝200以及其上生长的多个目标侧枝300进行拉枝开角时,两个第一支撑件10分别相对设置在该目标主枝200沿其生长方向的两侧,以便于同时对分别位于该目标主枝200沿其生长方向的两侧的多个目标侧枝300进行开张角度,从而显著提高果树侧枝的开角效率。
第二,又由于位于目标主枝200沿其生长方向的同侧的多个目标侧枝300的数量不能唯一确定,且相邻的两个目标侧枝300之间存在的间距不能唯一确定,因此,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10由多个支撑段11和多个第一施压环12交替连接形成,相邻的两个第一施压环12之间通过支撑段11固定连接,多个目标侧枝300可以选择性地分别卡设于多个第一施压环12内,以使多个目标侧枝300之间相互分隔,从而对位于目标主枝200沿其生长方向的同侧的多个目标侧枝300进行整理,起到限制其各自相对位置的作用。
第三,为了能够同时对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件10施加作用力,该果树侧枝开角器100还包括第二支撑件20,该第二支撑件20连接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件10之间,又由于两个第一支撑件10之间的距离不能唯一确定,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支撑件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施压环21,两个第一支撑件10可以选择性地分别卡设于多个第二施压环21中的两个第二施压环21内,以使第二支撑件20与两个第一支撑件10连接固定,从而通过对第二支撑件20施加作用力以使两个第一支撑件10能够同时受力,同时多个第二施压环21能够使得施压点灵活可调,从而有效预防断枝现象的发生。
第四,由于传统方法需要通过与地面之间固定或者采用重物悬垂才能施加作用力,容易导致喷药、耕作、除草等作业不便,因此,如图3所示,该果树侧枝开角器100还包括连接件30,该连接件30缠绕于目标主枝200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件20固定连接,以将第二支撑件20与目标主枝200固定,而无需地面固定或者重物悬垂,从而避免对其他果树作业造成影响。
第五,至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件10之间的距离,或者说第一支撑件10与目标主枝200之间的距离,以及连接件30作用下第二支撑件20与目标主枝200之间的距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目标主枝200与目标侧枝300的生长情况、基径大小、侧枝韧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综上所述,该果树侧枝开角器10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件10,两个第一支撑件10分别相对设置在该目标主枝200沿其生长方向的两侧,以便于同时对分别位于该目标主枝200沿其生长方向的两侧的多个目标侧枝300进行开张角度,从而显著提高果树侧枝的开角效率。又由于位于目标主枝200沿其生长方向的同侧的多个目标侧枝300的数量不能唯一确定,且相邻的两个目标侧枝300之间存在的间距不能唯一确定,因此,第一支撑件10由多个支撑段11和多个第一施压环12交替连接形成,相邻的两个第一施压环12之间通过支撑段11固定连接,多个目标侧枝300可以选择性地分别卡设于多个第一施压环12内,以使多个目标侧枝300之间相互分隔,从而对位于目标主枝200沿其生长方向的同侧的多个目标侧枝300进行整理,起到限制其各自相对位置的作用。该果树侧枝开角器100还包括第二支撑件20,该第二支撑件20连接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件10之间,又由于两个第一支撑件10之间的距离不能唯一确定,因此,第二支撑件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施压环21,两个第一支撑件10可以选择性地分别卡设于多个第二施压环21中的两个第二施压环21内,以使第二支撑件20与两个第一支撑件10连接固定,从而通过对第二支撑件20施加作用力以使两个第一支撑件10能够同时受力,同时多个第二施压环21能够使得施压点灵活可调,从而有效预防断枝现象的发生。该果树侧枝开角器100还包括连接件30,该连接件30缠绕于目标主枝200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件20固定连接,以将第二支撑件20与目标主枝200固定,而无需地面固定或者重物悬垂,从而避免对其他果树作业造成影响。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0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环22和第二固定环23,且第一固定环22和第二固定环23均位于第二支撑件20的中段,以使第一固定环22与目标主枝200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固定环23与目标主枝200之间的距离不会过大,从而便于通过第一固定环22和第二固定环23分别对连接件30的两端进行固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环22固定连接,连接件30的第二端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伸入并卡接于第二固定环23内(或者说第二固定环23中、第二固定环23中心),以使连接件30的第二端与第二固定环23固定,从而使得连接件30与第二支撑件20之间的固定形式较为灵活,同时又具有较为稳固的优点,以避免当果树遭受风吹雨淋时果树侧枝开角器100容易脱离固定的问题。其中,楔形块的材质可以为橡胶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30的两端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分别与第一固定环22和第二固定环23固定连接,例如绑扎等。
可选地,第二支撑件20也可以包括多个,例如两个、三个等,此时,连接件30也包括与第二支撑件20数量相同的多个,多个第二支撑件20沿目标主枝200的生长方向排布,可以是等间距的规则排布,也可以是不等间距的不规则排布,以使沿目标主枝200的生长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件10上具有多个第二支撑件20,即多个施力点,从而使得两个第一支撑件10通过多个第二支撑件20受到更加稳定牢固的作用力,进而提高开角效果。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0包括两个,两个第二支撑件20沿目标主枝200的生长方向分布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0的两侧,以通过两个施力点对两个第一支撑件10同时施力,此时两个第一支撑件10以及两个第二支撑件20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结构,以使果树侧枝开角器100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呈杆状,第一支撑件10位于支撑段11处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支撑件10的长度范围为80cm~150cm,例如100cm、130cm、150cm等,圆形的直径范围为1cm~1.5cm,例如1cm、1.2cm、1.5cm等。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施压环12和第二施压环21均呈半圆形结构,第一施压环12的直径与目标侧枝300的直径相配合,例如第一施压环12的直径可以为3cm,以使目标侧枝300能够容置于第一施压环12内,第二施压环21的直径与第一支撑件10的直径相配合,例如第二施压环21的直径范围为1cm~1.5cm,例如1cm、1.2cm、1.5cm等,以使第一支撑件10能够容置于第二施压环21内。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施压环12沿第一支撑件10均匀排布,多个第二施压环21在第二支撑件20的两侧对称排布,相邻的两个第一施压环12之间的距离范围为8cm~12cm,例如8cm、10cm、12cm等,位于第二支撑件20同侧的相邻的两个第二施压环21之间的距离范围为8cm~12cm,例如8cm、10cm、12cm等,以提高果树侧枝开角器100的通用性,从而适用于更多的果树侧枝开角,位于第二支撑件20不同侧的两个第二施压环21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0cm~40cm,例如30cm、35cm、40cm等,以使第一固定环22与目标主枝200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固定环23与目标主枝200之间的距离不会过大,从而便于通过第一固定环22和第二固定环23分别对连接件30的两端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0呈长条状,第二支撑件20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支撑件20的长度范围为70cm~100cm,例如80cm、90cm、100cm等,矩形的长度范围为4cm~5cm,例如4cm、4.5cm、5cm等,宽度范围为0.5cm~0.8cm,例如0.5cm、0.6cm、0.8cm等。
可选地,连接件30可以为绷带、铁丝、布条或塑料绳,为了避免连接件30对目标主枝200造成勒痕等伤害,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选择采用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绷带,其中,连接件30的长度范围为80cm~100cm,例如80cm、90cm、100cm等,连接件30的宽度范围为3.5cm~4cm,例如3.5cm、3.7cm、4cm等,以通过增大连接件30与目标主枝2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连接件30对目标主枝200造成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的材质为铝合金,以增强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的强度与硬度,提高果树侧枝开角器100的耐久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相对设置在目标主枝沿生长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件由多个支撑段和多个第一施压环交替连接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施压环用于分别卡设所述目标主枝上生长的多个目标侧枝,以使多个所述目标侧枝之间相互分隔,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施压环,多个所述第二施压环用于分别卡设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缠绕所述目标主枝,以将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目标主枝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中段,用于分别对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伸入卡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环中心,以使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目标主枝的生长方向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呈杆状,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支撑段处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范围为1cm~1.5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压环和所述第二施压环均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施压环的直径与所述目标侧枝的直径相配合,所述第二施压环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直径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施压环沿所述第一支撑件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二施压环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侧对称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施压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8cm~12cm,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同侧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施压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8cm~12cm,不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施压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0cm~4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呈长条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度范围为4cm~5cm,宽度范围为0.5cm~0.8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绷带、铁丝、布条或塑料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侧枝开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材质为铝合金。
CN202020380979.0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 Active CN211793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0979.0U CN211793340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0979.0U CN211793340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3340U true CN211793340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10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0979.0U Active CN211793340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3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5671B (zh) 贴梗海棠花瓶的造型方法
CN211793340U (zh) 一种果树侧枝开角器
US10477782B1 (en) Suppor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es and bushes
JPH0994032A (ja) 蔓性果樹棚の新梢支持方法およびその構造
WO2017122191A1 (en) Dual-purpose clip
US8640382B2 (en) Stable cable system and method
CN210054017U (zh) 一种用于智能玻璃温室种植中的藤蔓约束装置
CN209897731U (zh) 一种葡萄拉花装置
CN108811946A (zh) 植株落蔓方法以及植株落蔓系统
US11737397B2 (en) Plant support
KR20170002877U (ko) 고추나무 지지용 끈 고정핀
US11730088B2 (en) Plant hold-down bracket
CN21645203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果树环剥工具
JP3662002B2 (ja) 柑橘類等の枝吊り具
CN219536959U (zh) 一种可调节的蔓生植物绑蔓夹
CN216415302U (zh) 一种组合式西红柿支撑架
KR20170076063A (ko) 식물 줄기 고정클립
CN211210659U (zh) 一种果树枝条开角器
WO1989007391A1 (en) Supporting stake for plants
CN211580940U (zh) 一种园艺用地钉
CN211580998U (zh) 树根网篮
CN214801216U (zh) 一种软籽石榴种植用防冻装置
CN219555777U (zh) 一种防扎手铝合金扎丝
CN220556956U (zh) 一种新型落蔓器
CN210054024U (zh) 一种基于岩棉栽培技术的智能玻璃温室种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