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5673U - 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5673U
CN211785673U CN202020147581.2U CN202020147581U CN211785673U CN 211785673 U CN211785673 U CN 211785673U CN 202020147581 U CN202020147581 U CN 202020147581U CN 211785673 U CN211785673 U CN 211785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opening
conductive contact
thimbl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75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培镇
刘晓东
何亚忠
张怡
张新法
罗小琨
刘明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anyang cable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any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anyang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any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75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5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5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5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该导电触头包括底座、壳体、弹性件和顶针,该壳体为内部沿轴线贯通的柱状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该壳体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设于上述底座上,该底座封盖上述第二开口,上述弹性件设于该壳体内,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述底座和顶针,该顶针可活动设于壳体,且该顶针的针体可相对壳体活动至部分伸出其第一开口外或藏设于该第一开口内。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在无需对电缆进行过多处理的情况下方便地与电缆的导体建立接触,并且接触紧密性良好,不易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放电,有利于提升试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越来越多厂家根据需求开发出了各种试验终端,以用于电力电缆的运行试验。但在实践中发现,当使用传统的干式试验终端进行试验时,通常需要提前将电缆末端剥离除导体外的全部电缆部件,露出100mm左右的导体用于与干式试验终端的导电触头相接触,这样的准备工作较为麻烦;此外,采用上述方案,还容易因接触不良而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放电,不利于试验的进行,从而降低了试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能够在无需对电缆进行过多处理的情况下方便地与电缆的导体建立接触,并且接触紧密性良好,不易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放电,有利于提升试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导电触头,包括底座、壳体、弹性件和顶针,所述壳体为内部沿轴线贯通的柱状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封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顶针,所述顶针可活动设于所述壳体,且所述顶针的针体可相对所述壳体活动至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开口外或藏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顶针还包括与所述针体连接的针帽,所述针帽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针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针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底座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底座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壳体可拆卸设于所述底座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凸起卡合,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还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螺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底座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其下部的半径大于其上部的半径,所述第一凸起为圆柱状凸起,其半径小于所述底座的所述上部的半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与干式试验终端的导电杆连接以通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底座设有多个贯通的螺丝孔,用于螺合到干式试验终端的环氧座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干式试验终端,包括外筒体、环氧座、终端应力锥、待测试电缆以及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任意一种导电触头,所述外筒体内设有所述环氧座,所述环氧座内部中空设置,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所述待测试电缆自所述环氧座的后端开口伸入所述环氧座内,并通过所述终端应力锥固定于所述环氧座内,所述导电触头位于所述环氧座的前端,所述导电触头的所述底座与所述环氧座连接,所述壳体伸入所述前端开口内且所述壳体的设有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待测试电缆设置,以使所述顶针的针体与所述待试验电缆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在进行试验前仅需将电缆末端绝缘表面打磨光滑,即可在将电缆装入干式试验终端时使导电触头与电缆的导体建立接触,而无需剥离其他电缆部件使导体露出,大大方便了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此外,试验人员可根据该导电触头包括的弹性件的伸缩力度,调整电缆装入干式试验终端的状态,从而保证该导电触头与电缆的导体接触紧密,避免因接触不良而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放电。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在无需对电缆进行过多处理的情况下方便地与电缆的导体建立接触,并且接触紧密性良好,不易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放电,有利于提升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导电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公开的导电触头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干式试验终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干式试验终端应用于电缆测试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能够在无需对电缆进行过多处理的情况下方便地与电缆的导体建立接触,并且接触紧密性良好,不易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放电,有利于提升试验效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触头包括底座10、壳体20、弹性件30和顶针40,该壳体20为内部沿轴线贯通的柱状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该壳体20设有第二开口22的一端设于上述底座10上,该底座10封盖上述第二开口22,上述弹性件30设于壳体20内,该弹性件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底座10和顶针40,该顶针40可活动设于壳体20,且该顶针40的针体41可相对壳体20活动至部分伸出其第一开口21外或藏设于该第一开口21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触头处于自然状态下时,其弹性件30尽可能伸展,使顶针40的针体41相对壳体20活动至部分伸出其第一开口21外。可以得知的是,本实施例一的导电触头可应用于干式试验终端中对电缆进行测试,例如,如图4所示,当使用干式试验终端对电缆进行测试时,仅需提前将电缆末端绝缘表面打磨光滑,涂抹绝缘材料(如绝缘硅脂),即可在将电缆装入干式试验终端时使导电触头的顶针40通过其针体41与电缆的导体建立接触,而无需对电缆进行过多处理(如传统处理方式需提前将电缆末端剥离除导体外的全部电缆部件,露出一定长度的导体),大大方便了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此外,将电缆装入干式试验终端后,上述顶针40与电缆的导体接触并被其往弹性件30的方向挤压,使弹性件30相较于未接入电缆时收缩,有利于电缆根据该弹性件30的伸缩力度自动调整装入状态,也有利于试验人员根据受力感受和经验调整电缆装入干式试验终端的状态,从而保证该导电触头的顶针40与电缆的导体接触紧密,避免因接触不良而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放电,有利于提升试验效率。
可选地,上述壳体20为圆柱状壳体,其内部中空,其上的第一开口21可为圆形开口,从而,该顶针40为长条形圆柱状,其针体41的直径小于第一开口21的直径,从而可以藏设于第一开口21内或者是滑动至第一开口21外。
进一步的,上述顶针40还可以包括与针体41连接的针帽42,该针帽42位于上述壳体20内,且该针帽42的尺寸大于上述第一开口21的尺寸,可用于卡住该顶针40,避免该顶针40从壳体20中掉出或被弹性件30弹出。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0连接于该针帽42,即位于该针帽42和底座10之间。
可选地,针帽42为扁圆形块状,其直径比第一开口21的直径大,所以,在针体41沿壳体20滑动至第一开口21外时,该针帽42始终位于该壳体20内,而无法从第一开口21露出,确保顶针20能够在弹性件30的作用下在壳体20内和外滑动。
可选地,弹性件30可为弹簧,其一端可固定连接在底座10上,另一端可固定连接至针帽42,且通过针帽42,顶针40受压的压力将传递至弹簧。在顶针40未受到压力时,弹簧处于自然拉伸状态,受弹簧作用,该顶针40的针帽42刚好位于壳体20内对应第一开口21处,而顶针40的针体41则露出于第一开口21外。在顶针40受到压力时,弹簧也受到压力,此时,顶针40在压力作用下可自第一开口21外向壳体20内滑动,弹簧则由自然拉伸状态转换到压紧状态,压紧在底座10和针帽42之间。
其中,顶针40的针体41由第一开口21外向壳体20内滑动的距离主要取决于顶针40受压的压力大小,若压力较大,使得弹簧被完全压紧,则顶针40的针体41由第一开口21外滑动至藏设于壳体20内。若压力较小,弹簧未完全被压紧,则顶针40的针体41可由第一开口21外滑动至部分位于壳体20内,此时,顶针40的针体41的针头依然可以露出在第一开口21外,或者是与第一开口21所在的平面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触头的底座10可以为柱状结构,且该底座10的轴线与壳体20的轴线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壳体20可以是可拆卸设于该底座10上,上述可拆卸设置的方式可以是卡扣配合的方式,也可以是螺合。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壳体20也可以固设于该底座10上。
可选地,该底座10的上部11可以设有第一凸起13,上述第二开口22与该第一凸起13卡合。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0连接于该第一凸起13,即位于该第一凸起13和上述针帽42之间。
可选地,该第一凸起13的外表面上可以设有第一螺纹(未图示),以及壳体20的内壁面还可以设有第二螺纹(未图示),该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螺合,以使壳体20可拆卸连接于底座10上,有利于方便测试人员对该导电触头进行拆装和维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底座10可以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其下部12的半径大于其上部11的半径,上述第一凸起13可以为圆柱状凸起,其半径小于该底座10的上部11的半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开口22为圆形开口,从而该第二开口22可以与该第一凸起13卡合,且进一步的,通过该第二开口22,该第一凸起13的外表面上设有的第一螺纹可以与上述壳体20的内壁面上设有的第二螺纹螺合。
进一步地,在越远离该底座10的上部11的下部12,该下部12的半径可以越大,有利于提供更大的承载面积以供固定该导电触头。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底座10远离壳体20的一端还可以设有第二凸起14,该第二凸起14用于与干式试验终端的导电杆连接以通电。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在将电缆装入干式试验终端时,电缆两端的导体需要分别与导电触头接触,其中,与导电杆相连的一端的导电触头设有该第二凸起14,不与导电杆相连的一端的导电触头则不设有该第二凸起14。
更进一步的,上述底座10还可以设有多个贯通的螺丝孔15,用于将该导电触头螺合到干式试验终端的环氧座上,从而固定在该环氧座上以进行测试。可选的,如图1-图3所示,上述底座10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其下部12的半径大于其上部11的半径,则上述螺丝孔15可以贯通于该底座10的下部12,且投影于其上部11的外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可以为弹片或弹簧。可选的,弹性件30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导电触头,能够在无需对电缆进行过多处理的情况下方便地将该导电触头与电缆的导体建立接触,并且接触紧密性良好,不易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放电,有利于提升试验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干式试验终端,包括外筒体00、环氧座01、终端应力锥02、待测试电缆03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导电触头04,该外筒体00内设有环氧座01,该外筒体00和该环氧座01之间的空间充入六氟化硫气体,该环氧座01内部中空设置,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开口011和后端开口012,该待测试电缆03自环氧座01的后端开口012伸入该环氧座01内,并通过终端应力锥02固定于环氧座01内,该导电触头04位于环氧座01的前端,其底座10与环氧座01连接,其壳体20伸入上述前端开口011内且该壳体20的设有第一开口21的一端朝向待测试电缆03设置,以使其顶针40的针体41与待试验电缆03接触。可以理解的是,该干式试验终端还可以包括导电杆05、屏蔽罩06、收紧带(未图示)等部分,本实施例不一一具体限定。
当使用该干式试验终端对待试验电缆03进行测试时,可提前将待试验电缆03末端的绝缘表面打磨光滑并涂抹绝缘材料(如绝缘硅脂);此外,也可将环氧座01和终端应力锥02清洁干净,并在两者接触的部分涂抹绝缘材料(如绝缘硅脂)。然后,如上所述将待试验电缆03装入干式试验终端后,即可以使导电触头04的顶针40通过其针体41与待试验电缆03的导体建立接触,而无需对待试验电缆03进行过多处理,大大方便了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此外,将待试验电缆03装入该干式试验终端后,待试验电缆03可以根据导电触头04的弹性件30的伸缩力度自动调整装入状态,也可以由试验人员根据受力感受和经验调整,从而保证该导电触头04的顶针40与待试验电缆03的导体接触紧密,避免接触不良。例如,如图5所示,该干式实验终端可对称设置在待试验电缆03的两端,其中,左侧的一端,其干式试验终端的导电触头04上设有上述第二凸起14,用于与导电杆05相连以引入高压电;右侧的一端,其干式试验终端的导电触头04上不设有第二凸起14,作为试验远端。
由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能够在无需对待试验电缆03进行过多处理的情况下方便地将该干式试验终端的导电触头04与待试验电缆03的导体建立接触,并且接触紧密性良好,不易造成试验过程中的放电,有利于提升试验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以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导电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壳体,所述壳体为内部沿轴线贯通的柱状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封盖所述第二开口;
弹性件和顶针,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顶针,所述顶针可活动设于所述壳体,且所述顶针的针体可相对所述壳体活动至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开口外或藏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还包括与所述针体连接的针帽,所述针帽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针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针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底座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壳体可拆卸设于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凸起卡合,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还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螺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其下部的半径大于其上部的半径,所述第一凸起为圆柱状凸起,其半径小于所述底座的所述上部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与干式试验终端的导电杆连接以通电。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多个贯通的螺丝孔,用于螺合到干式试验终端的环氧座上。
10.一种干式试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环氧座、终端应力锥、待测试电缆以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触头,所述外筒体内设有所述环氧座,所述环氧座内部中空设置,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所述待测试电缆自所述环氧座的后端开口伸入所述环氧座内,并通过所述终端应力锥固定于所述环氧座内,所述导电触头位于所述环氧座的前端,所述导电触头的所述底座与所述环氧座连接,所述壳体伸入所述前端开口内且所述壳体的设有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待测试电缆设置,以使所述顶针的针体与所述待测试电缆接触。
CN202020147581.2U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 Active CN211785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7581.2U CN211785673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7581.2U CN211785673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5673U true CN211785673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0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7581.2U Active CN211785673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5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79231B2 (en) Switch-equipped input-output plug
CN106329225B (zh) 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的公插头及连接装置
KR100882612B1 (ko) 지중매설형 특고압 배전선 커넥터
KR100881202B1 (ko) 지중배전선로 접속대
CN211785673U (zh) 一种导电触头及其干式试验终端
CN208489362U (zh) 一种可扩容接线端子
CN203911004U (zh) 电气核线用鳄鱼夹
WO2005052645A3 (en) Electrical insulating ring located between an end cap and a tension sleeve of an undersea pressure vessel
CN210744231U (zh) 一种适配mhf插座的双浮动测试工装
CN214478354U (zh) 一种耳机转接插头、耳机线及耳机
CN106025593B (zh) 一种快插结构
CN106099447B (zh) 线缆接头
CN210120300U (zh) 电连接装置及换电设备
CN208570963U (zh) 一种柔性中压电缆快速插接头
CN209200271U (zh) 一种uk端子排连接转换器
CN208589602U (zh) 一种自卡紧式电连接器
CN208478600U (zh) 一种防触电保护接线装置
KR20130043018A (ko) 고전압 커넥터용 와이어 연결장치
RU87575U1 (ru)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однополюсный штепсельный разъем
CN214797843U (zh) 一种381连接器
CN216903526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9004442A (zh) 一种接电缆连接器测试用的转接器
CN209880858U (zh) 一种线束连接端子
US2408796A (en) Telephone instrument
CN209344331U (zh) 一种刺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9, Yongfeng Road, Yonghe Economic Zon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Nanyang cabl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9, Yongfeng Road, Yonghe Economic Zon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NANYANG CAB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