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1887U -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1887U
CN211781887U CN201921889930.1U CN201921889930U CN211781887U CN 211781887 U CN211781887 U CN 211781887U CN 201921889930 U CN201921889930 U CN 201921889930U CN 211781887 U CN211781887 U CN 211781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ipe
pressure manifold
cavity
re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99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宁
李兆宇
李潇
高彩辰
陈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8899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1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1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1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管体和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管体连接,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第一集流管内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均设置有引射孔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底部设置有分流机构,制冷剂经所述分流机构分流后进入若干个所述第一腔体内。通过将管外和管内两种分流方式结合起来,先使用分流机构在第一集流管外部进行分流,使得进入各个第一腔体的制冷剂流量大致相同,然后再在各个第一腔体内部使用具有引射作用的引射孔管进一步分流,提升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气液均匀性,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充注量少等优点,早已在室外单冷机大批量推广应用,在微通道蒸发器及热泵机型上技术尚不太成熟,主要存在气液两相分配不均、制冷和制热流路很难兼顾、室外机作为热泵时容易结霜等难题,使得热泵型微通道换热器难以进入实用化阶段。
目前一般采用管外分流或管内分流两种方式用于解决气液两相分配不均问题,但两种单一的分流方式还不能够完全解决分流不均问题,如管外分流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将集流管分成若干个腔室,然后采用分流器对集流管内每个腔室进行分流,而每个腔室内部由于没有均流机构分流不均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而对于单独的管内分流方式由于集流管内部为一个大腔体,内部气液两相复杂性造成诸如液位波动对每一根扁管流量影响较大,集流管内部近端和远端的扁管流量分配相差较大,分流不均现象同样存在。
目前也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技术,如专利号JP 6493575B1的日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流管内外同时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但是这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需要分三部分进行焊接,所采用的隔片结构复杂,集流管中的隔板与隔片之间的装配较难,进而导致工艺复杂,且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主要解决了热泵空调系统微通道换热器分流不均匀、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不佳的问题,且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分流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管体和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管体连接,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第一集流管内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均设置有引射孔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底部设置有分流机构,制冷剂经所述分流机构分流后进入若干个所述第一腔体内。通过将管外和管内两种分流方式结合起来,先使用分流机构在第一集流管外部进行分流,使得进入各个第一腔体的制冷剂流量大致相同,然后再在各个第一腔体内部使用具有引射作用的引射孔管进一步分流,提升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气液均匀性,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将所述第一集流管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通过分隔机构将第一集流管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可以使相同流量的分别进入不同的第一腔体中进行下一步的分流,第一腔体作为进一步分流的场所,保证了制冷剂的分流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所述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隔片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隔片上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对应设置在贴近第一集流管管壁位置。通过第二隔片上的孔洞可以将经分流机构初步分流的制冷剂引入到第二腔体内,孔洞的位置可以根据制冷剂的流向适应性调整,制冷剂引入到第二腔体后经第一隔片上的开口进入第一腔体内,制冷剂在第一腔体内再经过引射孔管进行分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隔片,所述第三隔片將所述第二集流管分隔若干个的第三腔体。通过若干个第三腔体接收经过管体传输过来的制冷剂,可以使得制冷剂在不同的第三腔体内均布,提高空调的制冷效果;同样的可以接收经进气管传输过来的高温气态冷媒,再将高温气态冷媒均匀传输至翅片换热,提升了空调的制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引射孔管包括引射孔和引射侧孔,所述引射孔设置在引射孔管底部,所述引射侧孔设置于引射孔管侧面。当引射孔管内有制冷剂流过时,引射孔管底部的引射孔处会产生负压,引射孔附近的气液制冷剂会通过引射孔被引射到引射孔管内与主流路制冷剂混合,这样每个第一腔体内的气液制冷剂会自动循环流动,使第一腔体内的气液制冷剂充分均匀混合同时也可以避免第一腔体底部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积液现象,引射孔管上开设的引射侧孔可以确保制冷剂出来的流量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引射侧孔设置有若干个且由下至上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引射侧孔由下至上孔径逐渐减小。引射孔管形状是倒圆台结构,底部的管径较小,引射侧孔由下至上孔径逐渐减小以确保从不同引射侧孔出来的气液制冷剂流量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具体为扁管。通过扁管进行制冷剂的稳定传输,使得制冷剂在经过翅片处能够进行充分的换热,提高其换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分流器和毛细管,所述分流器与所述第一集流管之间通过若干条毛细管连接。通过分流器以及毛细管对制冷剂进行初步的分离,制冷剂经分流管分流后再经毛细管传输至不同的第一腔体内,实现了制冷剂的初步分流。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器具体为T型分流器。采用T型分流器可以实现更好更均匀的制冷剂分流,制冷剂由T型分流器底部进入,由顶部分流出去。
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室外机上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体为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管外和管内两种分流方式结合起来,先使用分流机构在第一集流管外部进行分流,使得进入各个第一腔体的制冷剂流量大致相同,然后再在各个第一腔体内部使用具有引射作用的引射孔管进一步分流,提升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气液均匀性,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管外采用T型分液器分流,其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分流效果好;通过引射孔管上的引射孔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液制冷剂充分均匀混合同时也可以避免腔体底部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积液现象,引射侧孔由下至上孔径逐渐减小确保了从不同引射侧孔出来的气液制冷剂流量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射孔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集流管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中:1、第一集流管;2、第二集流管;3、扁管;4、翅片;5、引射孔管; 6、第一腔体;7、第一隔片;8、第二隔片;9、毛细管;10、T型分流器;11、第三隔片;12、第二腔体;13、引射孔;14、引射侧孔;15、导流腔;实心箭头表示制冷时制冷剂流向;空心箭头表示制热时制冷剂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包括第一集流管 1、第二集流管2、扁管3和翅片4,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通过扁管3连接,翅片4设置在扁管3上,第一集流管1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机构;如图4所示,隔机构将第一集流管1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6,分隔机构包括第一隔片7 和第二隔片8,第一隔片1和第二隔片8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2,第一隔片7上设置有开口,第二隔片8上设置有孔洞,孔洞对应设置在贴近第一集流管1管壁位置,第一腔体6内均设置有引射孔管5;如图3所示,引射孔管5包括引射孔13 和引射侧孔14,引射孔管5形状是倒圆台结构,底部的管径较小,引射孔13设置在引射孔管5底部,引射侧孔14设置于引射孔管5侧面,引射侧孔14设置有若干个且由下至上均匀间隔分布,引射侧孔14由下至上孔径逐渐减小。
如图2所示,第一集流管1底部设置有T型分流器10和毛细管9,T型分流器10通过毛细管9与第一集流管1底部连接,第二集流管2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隔片11,第三隔片11將第二集流管2分隔若干个的第三腔体。
本实施例中,制冷时两相制冷剂先经过T型分流器10经分液毛细管9后分别进入对应的导流腔体15,从导流腔体15出来后进入对应的第一隔片7与第二隔片8形成的第二腔体12后进入第一集流管1内各个第一腔体6的引射孔管5,在管外用T型分流器10实现初步管外分流后经分液毛细管9进入引射孔管5实现进一步管内分流,引射孔管5一侧自上而下开设逐渐增大的孔管侧孔14,使得从每个孔管侧孔14出来并进入每一根扁管3的制冷剂流量基本上相同,由于第一集流管1第一腔体6内采用引射孔管5,第一腔体6底部的制冷剂会通过引射孔13吸到引射孔管5里与通过引射孔管5主路的制冷剂混合在第一腔体6内进行循环流动,这样能避免第一腔体6底部积液产生积液现象,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使制冷剂均匀的分部到各个孔管侧孔14,进而使制冷剂的分液均匀,然后经扁管 3上的翅片4与空气换热之后形成过热气体进入第二集流管2,经集气管汇合;
制热时制冷剂流向相反,此时由于进入第二集流管2的制冷剂为气体,基本上不存在分液不均的问题,过热气态制冷剂从进气管进入至第二集流管2,经扁管3与空气换热之后形成过冷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一集流管1,经引射孔管5之后进入分液毛细管9和T型分流器10。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把集流管分成了左、右两部分,使加工和装配工艺变的简便,通过在第一集流管1内侧开设导流腔体15来替代外部过长的分液毛细管9,使集流管的功能更加丰富和紧凑,减少了换热器所占用空间的浪费,由于第一集流管1中制冷剂的流通区域减小,导致流入每个第一腔体6的制冷剂流速增加,进而使制冷剂的分流均匀性更好。
实施例2:一种空调。
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室外机上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体为如实施例1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管体和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管体连接,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第一集流管内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均设置有引射孔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底部设置有分流机构,制冷剂经所述分流机构分流后进入若干个所述第一腔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将所述第一集流管分隔成若干个第一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包括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所述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隔片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隔片上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对应设置在贴近第一集流管管壁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隔片,所述第三隔片將所述第二集流管分隔若干个的第三腔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孔管包括引射孔和引射侧孔,所述引射孔设置在引射孔管底部,所述引射侧孔设置于引射孔管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侧孔设置有若干个且由下至上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引射侧孔由下至上孔径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具体为扁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分流器和毛细管,所述分流器与所述第一集流管之间通过若干条毛细管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具体为T型分流器。
10.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上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体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01921889930.1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Active CN211781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9930.1U CN211781887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9930.1U CN211781887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1887U true CN21178188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2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9930.1U Active CN211781887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18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7217A (zh) * 2019-11-05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7217A (zh) * 2019-11-05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99122A (zh) 分液器、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器
CN217817549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4913548B (zh) 单集流管平行流换热器
CN104154801A (zh) 集流管和换热器
CN2926937Y (zh) 用于风冷热泵机组的换热器
CN218722422U (zh) 单向阀、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器
CN211781887U (zh)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104567113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
CN111043881A (zh) 具有二次分配功能的板式换热器
CN111059800A (zh) 微通道冷凝器组件、微通道冷凝器和空调器
CN112128858A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4896803B (zh) 一种多系统满液式蒸发器
CN110887217A (zh) 一种具有管内外分流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JPH085195A (ja) 熱交換器
CN210833135U (zh) 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
CN211233465U (zh) 微通道冷凝器组件、微通道冷凝器和空调器
CN210512250U (zh) 双排微通道换、换热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07936830U (zh) 换热管及微型直冷式换热器
CN112082402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CN110260561A (zh) 双排微通道换、换热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17560447U (zh) 用于空气源热泵机组翅片换热器的分液结构
CN217929275U (zh) 一种稳定制冷剂流速增效冷风机
CN213334692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3771815U (zh) 双通道平行流蒸发器
CN211716926U (zh) 干式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