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9178U - 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79178U CN211779178U CN202020113519.1U CN202020113519U CN211779178U CN 211779178 U CN211779178 U CN 211779178U CN 202020113519 U CN202020113519 U CN 202020113519U CN 211779178 U CN211779178 U CN 2117791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ction nozzle
- switching pipe
- cylinder
- gas
- valve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8987 Haemorrha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319 bleeding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包括气盒,所述气盒设置有容腔,所述气盒侧壁上设置有抽气管、漏气转接管和至少一个吸嘴转接管,所述抽气管、漏气转接管和至少一个吸嘴转接管均与容腔连通,所述气盒侧壁上对应漏气转接管和吸嘴转接管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向容腔内延伸并于端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漏气转接管的第一塞头,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向容腔内延伸并于端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吸嘴转接管的第二塞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吸嘴吸放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且气密性更好的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套袋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一种包装带,主要用于产品的包装或者转运。许多编织袋都由外袋及内袋组成,内袋主要起到密封作用,内袋与外袋都是单独生产后再进行套装,将内袋套入外袋内。目前,市面上为了能够满足大量的生产需求,开发出了自动套袋机用于套装内外袋。
现有技术中,套袋机包括工作台、拉袋机构、外袋送料机构、内袋送料机构和开口机构,在内外袋组装前,需要将内袋套入外袋里面,但是由于外袋在加工好后其开口呈贴合状,需要利用开口机构将开口打开,方便内袋送料机构将内袋送入外袋里面。传统的开口机构包括气泵、阀门结构和用于打开外袋开口的吸嘴,阀门结构采用电磁阀。工作时,通过气泵的抽气或放气,使得吸嘴的管道内形成负压或正压,吸嘴移动至外袋开口处,使得吸嘴与外袋贴合,从而使得吸嘴能够打开外袋的开口。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需要利用气泵进行一次抽气和一次进气来形成吸嘴的一次吸放操作,这样就会导致工作效率变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且现有技术中吸嘴与气泵之间通过电磁阀来进行连通或关闭,传统的电磁阀通过内部的弹簧来控制阀芯的复位,长时间使用后,弹簧容易失效,导致电磁阀密封效果失效,存在漏气情况,从而导致吸嘴的吸附能力失效,无法打开外袋开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吸嘴吸放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且气密性更好的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包括气盒,所述气盒设置有容腔,所述气盒侧壁上设置有抽气管、漏气转接管和至少一个吸嘴转接管,所述抽气管、漏气转接管和至少一个吸嘴转接管均与容腔连通,所述气盒侧壁上对应漏气转接管和吸嘴转接管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向容腔内延伸并于端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漏气转接管的第一塞头,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向容腔内延伸并于端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吸嘴转接管的第二塞头。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时,先将气泵与抽气管密封连接,将吸嘴与吸嘴转接管连接,第一塞头和第二塞头分别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驱动下闭合漏气转接管和吸嘴转接管,气泵工作后,气盒内会形成负压腔,将吸嘴移动至外袋开口处,使得吸嘴与外袋贴合,此时打开第二塞头,吸嘴在气盒形成负压腔的情况下,能够形成用于吸附外袋的吸附力,从而能够实现打开外袋的开口;当需要释放外袋开口时,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气泵进行充气操作,本产品无须气泵改变工作状态,在保持抽气的同时,只需打开第一塞头,使得气盒容腔与外界连通,从而导致容腔内部负压消失,使吸嘴的吸附力失效,达到释放外袋的目的。本产品中,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实现第一塞头和第二塞头的打开或闭合,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磁阀,其不存在弹簧失效的情况,能够在长时间工作后保证气盒的气密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且将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同时设置在一个气盒上,便于对其进行安装,方便对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进行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容腔的内壁对应漏气转接管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第一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塞头朝向漏气转接管的端面设置有能够与第一环形台阶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塞头能够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嵌入内壁并使第一限位台阶抵压在第一环形台阶面上形成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一环形台阶面之间限位配合,并使得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一环形台阶面形成密封连接能够提高气盒容器的气密性,台阶面与台阶面之间抵接相比平面与平面抵接,其气密性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容腔的内壁对应吸嘴转接管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第二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二塞头朝向吸嘴转接管的端面设置有能够与第二环形台阶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塞头能够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嵌入内壁并使第二限位台阶抵压在第二环形台阶面上形成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限位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面之间限位配合,并使得第二限位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面形成密封连接能够提高气盒容器的气密性,台阶面与台阶面之间抵接相比平面与平面抵接,进一步提高气盒的气密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气盒侧壁上并列间隔设置有两个吸嘴转接管。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吸嘴,能够提高吸附能力,便于吸附尺寸较大的外袋,提高本产品的适用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吸嘴转接管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气口。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在释放外袋开口时,尽管气盒容腔由于漏气转接管的打开已经不再处于负压状态,但是由于吸嘴与外袋贴合吸附时,外袋会与吸嘴形成相对比较紧密的接触(如外袋被稍许吸入吸嘴口的情况),释放时会存在延迟,通过在吸嘴转接管的侧壁设置进气口,使得在需要释放外袋开口时,通过在进气口适量通入少量气体,使得吸嘴内部形成正压,让外袋快速与吸嘴脱离,便于提高释放外袋开口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功率小于第二气缸的功率。
采用上述方案,漏气转接管的控制气缸无须采用功率过大的气缸,能够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加工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包括气盒1,所述气盒1设置有容腔11,所述气盒1侧壁上设置有抽气管12、漏气转接管13和两个呈并列设置的吸嘴转接管14,所述抽气管12、漏气转接管13和至少一个吸嘴转接管14均与容腔11连通,所述气盒1侧壁上对应漏气转接管13和吸嘴转接管1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2的输出轴向容腔11内延伸并于端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漏气转接管13的第一塞头4,所述第二气缸3的输出轴向容腔11内延伸并于端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吸嘴转接管14的第二塞头5,所述气盒1侧壁上设置有供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输出轴穿设的通孔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腔11的内壁对应漏气转接管13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第一环形台阶面111,所述第一塞头4包括与第一气缸2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堵气钢圈41以及用于适配第一环形台阶面111的第一堵气硅胶圈42,所述第一堵气硅胶圈42通过螺栓固定夹紧在第一堵气钢圈41上,第一堵气硅胶圈42朝向漏气转接管13的端面设置有能够与第一环形台阶面111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台阶421,所述第一塞头4能够在第一气缸2的驱动下嵌入内壁并使第一限位台阶421抵压在第一环形台阶面111上形成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腔11的内壁对应吸嘴转接管14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第二环形台阶面112,所述第二塞头5包括与第二气缸3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堵气钢圈51以及用于适配第二环形台阶面112的第二堵气硅胶圈52,所述第二堵气硅胶圈52上朝向吸嘴转接管14的端面设置有能够与第二环形台阶面112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521,所述第二塞头5能够在第二气缸3的驱动下嵌入内壁并使第二限位台阶521抵压在第二环形台阶面112上形成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吸嘴转接管14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气口141。便于提高释放外袋开口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2的功率小于第二气缸3的功率,所述第二气缸3与气盒1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振动的垫铁片31。漏气转接管13的控制气缸无须采用功率过大的气缸,能够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盒,所述气盒设置有容腔,所述气盒侧壁上设置有抽气管、漏气转接管和至少一个吸嘴转接管,所述抽气管、漏气转接管和至少一个吸嘴转接管均与容腔连通,所述气盒侧壁上对应漏气转接管和吸嘴转接管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向容腔内延伸并于端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漏气转接管的第一塞头,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向容腔内延伸并于端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吸嘴转接管的第二塞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内壁对应漏气转接管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第一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塞头朝向漏气转接管的端面设置有能够与第一环形台阶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塞头能够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嵌入内壁并使第一限位台阶抵压在第一环形台阶面上形成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内壁对应吸嘴转接管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第二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二塞头朝向吸嘴转接管的端面设置有能够与第二环形台阶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塞头能够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嵌入内壁并使第二限位台阶抵压在第二环形台阶面上形成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盒侧壁上并列间隔设置有两个吸嘴转接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吸嘴转接管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功率小于第二气缸的功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13519.1U CN211779178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13519.1U CN211779178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79178U true CN211779178U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895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13519.1U Active CN211779178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79178U (zh) |
-
2020
- 2020-01-17 CN CN202020113519.1U patent/CN2117791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320191U (zh) | 一种工业机器人复合夹具 | |
CN211779178U (zh) | 套袋机的气动阀门结构 | |
CN208246855U (zh) | 基于分级蜂窝结构的真空吸盘 | |
CN207334245U (zh) | 气瓶阀及使用该气瓶阀的气瓶 | |
CN202971942U (zh) | 气控两通阀 | |
CN202441661U (zh) | 气动控制集成模块 | |
CN205298774U (zh) | 一种用于多晶硅生产的气路控制装置 | |
CN114180147A (zh) | 一种吹气式撑袋机构 | |
CN213843908U (zh) | 吸真空破真空机构 | |
CN206929410U (zh) | 一种一体式电磁阀铁芯结构 | |
CN207261342U (zh) | 混合动力源装置 | |
CN204887475U (zh) | 一种耳机喇叭的吸取装置 | |
CN204873812U (zh) | 一种防冻液加注枪 | |
CN212839425U (zh) | 一种两用气动快关阀 | |
CN214305428U (zh) | 可调压的吸真空机构 | |
CN110506499A (zh) | 一种基于主动包络的柔性气动夹持器 | |
CN207327660U (zh) | 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胶囊抽真空负压自动控制装置 | |
CN215674755U (zh) | 一种气体充装控制装置 | |
CN212960121U (zh) | 灌装机下料角座阀 | |
CN214304592U (zh) | 一种气动设备的气源转换接头 | |
CN216768368U (zh) | 一种充气阀卸压工装 | |
CN217292395U (zh) | 一种气动机器手臂 | |
CN217945705U (zh) | 套膜机的吸盘结构 | |
CN212202371U (zh) | 一种压力式胶泵 | |
CN209795932U (zh) | 一种用于滚动包装机的组合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