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6522U - 智能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6522U
CN211776522U CN202020146060.5U CN202020146060U CN211776522U CN 211776522 U CN211776522 U CN 211776522U CN 202020146060 U CN202020146060 U CN 202020146060U CN 211776522 U CN211776522 U CN 211776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anel assembly
base
assembly
doo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60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群斐
何鑫
胡昆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uis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uis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uis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uis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60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6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6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6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系统,包括前面板套件和门板,所述前面板套件包括前底座、前面板组件和第一弹性卡接组件,所述前底座用于安装至门板上;所述前面板组件包括报警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卡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前底座;所述第二限位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组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前面板组件连接;当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卡接,当所述第二限位件离开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触发所述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系统不仅方便安装和拆卸,又能够较好地起到防盗作用。

Description

智能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门系统包括门板、前面板套件和后面板套件,前面板套件安装在门板的外侧,后面板套件安装在门板的内侧。在目前的智能门锁安装至门板的过程中,大多是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分别将前面板套件和后面板套件固定在门板上,当智能门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将拧开门板上的螺钉,从而将前面板套件或者后面板套件从门板上取下来进行检查维修,拆卸过程不仅麻烦,而且固定件容易被非法拆卸,不能较好地起到防盗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门系统,不仅方便安装和拆卸,又能够较好地起到防盗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门系统,包括前面板套件和门板,所述前面板套件包括:
前底座,用于安装至所述门板上;
前面板组件,包括报警装置;以及
第一弹性卡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前底座;所述第二限位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组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前面板组件连接;当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卡接,当所述第二限位件离开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触发所述报警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和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连接于所述报警器,且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启闭,当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行程开关接触,当所述第二限位件离开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行程开关分离,以使所述报警器开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组件还包括无线通讯装置,所述无线通讯装置用于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连接于所述无线通讯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组件还包括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与所述报警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拍摄装置用于在所述报警装置被触发时开启拍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前底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多个第一限位部,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卡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解锁件,所述第一解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且用于使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分离,所述前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解锁件伸入所述第一开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系统还包括后面板套件,所述后面板套件包括后底座和后面板组件,所述前底座和所述后底座分别用于安装至所述门板的外侧和内侧,所述后面板组件与所述后底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门板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后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开孔,当所述前底座和所述后底座分别安装至所述门板上时,所述第一开孔、所述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开孔依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底座和所述后底座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底座包括前壳体和围绕所述前壳体延伸的前挡边,当所述前壳体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时,所述前挡边与所述门板的外侧面贴合;
所述后底座包括后壳体和围绕所述后壳体延伸的后挡边,当所述后壳体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时,所述后挡边与所述门板的内侧面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面板套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卡接组件,所述第二弹性卡接组件包括第三限位件、第二弹性件、第四限位件和第二解锁件,所述第三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后底座,所述第四限位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后面板组件上,且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后面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解锁件露出所述后底座外,且当所述后面板套件安装至所述门板上时,所述后面板组件在所述门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解锁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系统中,前面板组件与前底座之间通过第一弹性卡接组件进行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且当第二限位件开始脱离与第一限位件的卡接时,报警装置就会被触发以发出报警信息,从而及时地提醒房主,前面板组件有被拆卸下来的风险,可有效避免前面板组件被非法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系统的后面板套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系统的前面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系统的整体爆炸图;
标号说明:
110、后底座;111、后壳体;112、后挡边;113、第二开孔;114、第一长孔;
120、后面板组件;121、第一避让孔;122、第二避让孔;123、第二导向部;124、后壳;125、后面板;126、安装槽;127、电池;128、控制主板;
130、第二弹性卡接组件;131、第三限位件;132、第二弹性件;133、第四限位件;1331、第二限位部;1332、第一导向部;134、第二解锁件;
140、前底座;141、前壳体;142、前挡边;143、第一开孔;144、第二长孔;
150、前面板组件;151、前壳;152、前面板;153、第三导向部;154、报警装置;
160、第一弹性卡接组件;161、第一限位件;162、第一弹性件;163、第二限位件;1631、第一限位部;164、第一解锁件;
170、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门系统,包括门板、前面板套件和后面板套件,前面板套件和后面板套件分别用于安装至门板的外侧和内侧。
请参照图1,后面板125套件包括后底座110、后面板组件120和第二弹性卡接组件130,其中,后底座110用于安装至门板的内侧;后面板组件120用于从门板内侧控制门板与门框之间的关锁和开锁,是实现关锁和开锁的主要功能模块;第二弹性卡接组件130用于连接后底座110和后面板组件120,可实现后底座110和后面板组件1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第二弹性卡接组件130包括第三限位件131、第二弹性卡接件和第二解锁件134,所述第三限位件131连接于所述后底座110,所述第二弹性卡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面板组件120,所述第二弹性卡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件131卡接,所述第二解锁件134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卡接件,且用于使所述第二弹性卡接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131分离,所述第二解锁件134露出所述后底座110外,且当所述后面板125套件安装至所述门板上时,所述后面板组件120在所述门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解锁件134。
在安装后面板125套件时,可先将后底座110固定在门板上,然后再通过第三限位件131和第二弹性卡接件的卡接将后面板组件120可拆卸连接于后底座110。当智能门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将后面板组件120拆卸下来时,可通过第二解锁件134松开第三限位件131和第二弹性卡接件之间的卡接,即可将后面板组件120拆卸下来进行检查和维修,维修完成后可再次使第三限位件131与第二弹性卡接件卡接,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系统不仅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而且拆卸过程中不会对门板造成损伤,有利于智能门系统在门板上的牢固安装。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解锁件134露出后底座110外,可使得后面板组件120拆卸比较方便,且后面板组件120在门板上的投影能够覆盖第二解锁件134,使得解锁件能够处于隐蔽状态,避免后面板组件120被人随意取下。
后面板组件120具有第一容纳腔,且所述后面板组件120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121和第二避让孔122,所述第一避让孔121和所述第二避让孔122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弹性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穿设于所述第一避让孔121内,第三限位件131可从第一避让孔121穿入第一容纳腔内,以实现与第二弹性卡接件的卡接;或者,第二弹性卡接件可从第一避让孔121穿出第一容纳腔,以实现与第三限位件131的卡接。所述第二解锁件134也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且穿设于所述第二避让孔122内,第二解锁件134与第二避让孔122的孔口平齐,或者,第二解锁件134伸出第二避让孔122外,只要保证能够从后面板125套件外接触到第二解锁件134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弹性卡接件和第二解锁件134都设置于后面板组件120的内部,且分别对应设置第一避让孔121和第二避让孔122,不仅能够保证第二弹性卡接件的正常卡接以及第二解锁件134的解锁作用,而且使得后面板125套件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外观更加整齐,当后面板组件120安装于后底座110时,从外部基本看不到第二弹性卡接组件130。
在一实施例中,后面板组件120包括后壳124和后面板125,后面板125包括本体和围绕所述本体延伸的凸沿,所述本体盖设于所述后壳124上,且与所述后壳124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解锁件134从所述第二避让孔122穿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外,且所述凸沿覆盖所述第二解锁件134。
后底座110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后面板组件120,第三限位件131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优选的,第三限位件131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三限位件131分别设置于后底座110的相对两侧,也即,多个第三限位件131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相对两侧;相应的,第二弹性卡接件包括多个第一限位部1331,多个第一限位部1331分别与多个第三限位件131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限位部1331之间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限位件131和第一限位部1331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第三限位件131分别设置于后底座110的相对两侧。
第二弹性卡接件能够与第三限位件131弹性卡接,具体的,第二弹性卡接件包括第二弹性件132和第四限位件133,第二弹性件13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后面板组件120和所述第四限位件133,所述第四限位件133与所述第三限位件131卡接,且第四限位件133与第二解锁件134连接,通过推拉第二解锁件134,第二弹性件132可进行相应的弹性变形,可使得第四限位件133相对于后面板组件120进行移动,从而实现第四限位件133与第三限位件131的分离。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解锁件134与第四限位件133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的,第四限位件133上设有第一导向部1332,所述后面板组件12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1332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123,所述第二导向部123用于在所述第二弹性件132伸缩的过程中导向所述第四限位件133,可避免第四限位件133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1332为开设在第四限位件133上的导向长孔,导向长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弹性件132的伸缩方向平行;第二导向部123为导向柱,导向柱插设于导向长孔内。
后面板组件120还包括电池127和控制主板128,电池127用于为控制主板128供电。其中,控制主板128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电池127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外。具体的,后壳124包括朝向后底座110设置的后侧面,该后侧面也是后壳124远离后面板125的侧面,后侧面凹设有安装槽126,电池127可拆卸设置于安装槽126内,当后面板组件120安装于第二容纳腔内时,后底座110能够完全覆盖住安装槽126,也即,当后面板组件120连接于后底座110时,电池127即可隐藏在后底座110和后壳124之间,从外部不容易观察到及触摸到电池127,可避免电池127被小孩无意取下而导致只能门锁无法正常使用。需要更换电池127时,可将后面板组件120从后底座110上取下来,即可在安装槽126内更换电池127,操作比较方便。
如图2所示,前面板152套件包括前底座140、前面板组件150和第一弹性卡接组件160,前底座140用于安装至门板的外侧,前面板组件150用于从门板外侧控制门板与门框之间的关锁和开锁。第一弹性卡接组件160用于连接前底座140和前面板组件150,可实现前底座140和前面板组件15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第一弹性卡接组件160包括第一限位件161、第一弹性卡接件和第一解锁件164,所述第一限位件161连接于所述前底座140。第一弹性卡接件包括第一弹性件162和第二限位件163,第一弹性件16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显示面板组件和第二限位件163,且第二限位件163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61卡接。所述第一解锁件164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件163,且用于使第二限位件163和所述第一限位件161分离。前底座140上开设有第一开孔143,第一解锁件164插设于第一开孔143内,操作者可从第一开孔143处拨动第一解锁件164,使得第二限位件163与第一限位件161分离。
前底座140具有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用于容纳前面板组件150,第一限位件161设置于第三容纳腔内。优选的,第一限位件161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件161分别设置于前底座140的相对两侧,也即,多个第一限位件161位于第三容纳腔内的相对两侧;相应的,第二限位件163包括多个第二限位部1631,多个第二限位部1631分别与多个第一限位件161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二限位部1631之间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61和第二限位部1631的数目均为四个,四个第一限位件161对称设置于前底座140的相对两侧。
前面板组件150包括前壳151和前面板152,前壳151和前面板152围合形成第四容纳腔,第一弹性件162和第二限位件163均设置于第四容纳腔内。前壳151上与所述第一解锁件16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导向部153,该第三导向部153与第一解锁件164相配合,可用于在第一解锁件164移动的过程中为解锁件提供导向。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导向部153为导向长孔,该导向长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弹性件162的伸缩方向平行,第一解锁件164于第二限位件163一体成型,且第一解锁件164插设于该导向长孔内。可以理解的是,该导向长孔的位置与第一开孔143的位置相对应,使得第一解锁件164能够穿过导向长孔并伸入第一开孔143内。
在一实施例中,门板上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贯穿门板的内外。请结合参考图3,第一开孔143开设于前底座140朝向门板的一侧面上,后底座110朝向门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孔113,当前面板152套件和后面板125套件分别安装于门板的外侧和内侧时,第一开孔143、安装通孔和第二开孔113依次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解锁件164被隐藏在前面板152套件朝向门板的一侧,从门板外侧无法看到第一解锁件164,操作人员只能够从门板内侧进行拨动第一解锁件164,以实现前面板组件150的拆卸。如此设置,可避免不法分子从门板外侧将前面板组件150撬开,从而破坏智能门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板152套件包括报警装置154,由于第二限位件163通过第一弹性件162与前面板组件150连接,所以第二限位件163是相对于前面板组件150可移动的。当第二限位件163相对于前面板组件150位于预设位置时,第二限位件163与第一限位件161卡接,此时,前面板组件150是稳定地连接于前底座140。当第二限位件163离开预设位置时,第二限位件163能够触发报警装置154,此时,前面板组件150与前底座140的连接出现松动,报警装置154可发出报警信息,可较好地起到防盗作用,避免前面板组件150被非法拆卸。
报警装置154包括报警器和行程开关,行程开关连接于报警器,且用于控制报警器的开启和关闭。当第二限位件163位于预设位置时,第二限位件163与行程开关接触,此时,报警器不会被触发。当第二限位件163离开预设位置时,第四项为家与行程开关分离,此时行程开关接收到相信的信号后,会控制报警器开启,以使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可以是警报声音信息、灯光提示信息、振动提示信息等,相应的,前面板组件150上会设置喇叭、LED灯、振动器等。
进一步的,前面板组件150还包括拍摄装置(图中未示出),拍摄装置与行程开关信号连接,当第二限位件163离开预设位置时,行程开关控制报警器开启的同时,也会控制拍摄装置开启以拍摄门板外侧的画面,以便于为后期追查提供证据。
在一实施例中,前面板组件150还包括无线通讯装置(图中未示出),无线通讯装置用于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报警装置154连接于无线通讯装置。当报警装置154被触发时,报警装置154还能够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发送提示信息给户主的移动终端,以便于即时通知户主。例如,户主可在手机上下载智能门系统的APP,当报警装置154被触发时,户主会在手机APP上收到报警信息。
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通过连接组件170进行连接,连接组件170的两端分别与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连接组件170连接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时,连接组件170是位于安装通孔内的。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通孔的两端开口分别与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相适配,使得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能够嵌入安装通孔内,实现智能门系统的嵌入式安装。具体的,后底座110包括后壳体111和围绕所述后壳体111延伸的后挡边112,当所述后壳体111从门板内侧装入安装通孔内时,所述后挡边112会与所述门板的内侧面抵接;所述前底座140包括前壳体141和围绕所述前壳体141延伸的前挡边142,当所述前壳体141从门板的外侧装入安装通孔内时,所述前挡边142会与所述门板的外侧面抵接。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分别装入安装通孔之后,可使连接组件170锁紧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此时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即可被固定在门板上,最后再将前面板组件150装入前底座140内,将后面板组件120装入后底座110内。本实施例的智能门系统,不仅安装比较方便,而且无需使用螺钉将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分别固定在门板上,只需使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连接在一起即可,可实现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的隐藏式安装,避免智能门系统被撬开。
连接组件170包括螺栓和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与螺栓的两端螺纹连接。后底座110上开设有第一长孔114,所述前底座140上开设有第二长孔144,且所述第二长孔14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长孔114的延伸方向垂直。螺栓同时插设于所述第一长孔114和所述第二长孔144内,两个螺母分别从螺栓的两端锁紧于螺栓上,从而实现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之间的连接。在安装上述智能门系统时,通过将螺栓固定在第一长孔114内的不同位置以及第二长孔144内的不同位置,来实现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而且由于第一长孔11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长孔144的延伸方向垂直,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调节前底座140和后底座110的相对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门系统,包括前面板套件和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套件包括:
前底座,用于安装至所述门板上;
前面板组件,包括报警装置;以及
第一弹性卡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前底座;所述第二限位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组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前面板组件连接;当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卡接,当所述第二限位件离开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触发所述报警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和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连接于所述报警器,且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启闭,当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行程开关接触,当所述第二限位件离开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行程开关分离,以使所述报警器开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组件还包括无线通讯装置,所述无线通讯装置用于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连接于所述无线通讯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组件还包括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与所述报警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拍摄装置用于在所述报警装置被触发时开启拍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前底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多个第一限位部,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一一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卡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解锁件,所述第一解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且用于使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分离,所述前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解锁件伸入所述第一开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系统还包括后面板套件,所述后面板套件包括后底座和后面板组件,所述前底座和所述后底座分别用于安装至所述门板的外侧和内侧,所述后面板组件与所述后底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门板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后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开孔,当所述前底座和所述后底座分别安装至所述门板上时,所述第一开孔、所述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开孔依次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底座和所述后底座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座包括前壳体和围绕所述前壳体延伸的前挡边,当所述前壳体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时,所述前挡边与所述门板的外侧面贴合;
所述后底座包括后壳体和围绕所述后壳体延伸的后挡边,当所述后壳体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时,所述后挡边与所述门板的内侧面贴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套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卡接组件,所述第二弹性卡接组件包括第三限位件、第二弹性件、第四限位件和第二解锁件,所述第三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后底座,所述第四限位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后面板组件上,且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后面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解锁件露出所述后底座外,且当所述后面板套件安装至所述门板上时,所述后面板组件在所述门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解锁件。
CN202020146060.5U 2020-01-22 2020-01-22 智能门系统 Active CN211776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6060.5U CN211776522U (zh) 2020-01-22 2020-01-22 智能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6060.5U CN211776522U (zh) 2020-01-22 2020-01-22 智能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6522U true CN21177652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03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6060.5U Active CN211776522U (zh) 2020-01-22 2020-01-22 智能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6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77573B1 (ja) 発信機及び表示灯付き発信機
EP1372021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A2504001C (en) Push plate assembly
CN107708366B (zh) 电控盒以及空调器
CN113152994B (zh) 智能门系统
CN211776522U (zh) 智能门系统
CN209799615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智能门锁结构
CN210605988U (zh) 门铃
JP3297747B2 (ja) 車載用機器の帯電防止機構
CN109025508B (zh) 智能锁具的安装结构及防止智能锁驱动器被取下的方法
JP2001137507A (ja) 遊技機用コネクタ及び遊技機
EP0558331B2 (en) Detachable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audio equipment
CN210714127U (zh) 一种智能防盗门锁
CN218100368U (zh) 防拆报警器
CN218826774U (zh) 一种开关及其按键连接组件
CN217503930U (zh) 一种可协同处理的可报警的空调控制板
CN210130018U (zh) 报警终端设备
CN217009029U (zh) 翘板开关总成和车用仪表盘
CN220043410U (zh) 一种具有侧面防水麦克风和防拆机构装卸方便智能对讲
CN213579423U (zh) 壳体组件和红外探测器
CN216307359U (zh) 一种具有多种安装方式的摄像头
CN211906463U (zh) 烟雾报警器
CN219605069U (zh) 具有防水性能的电子锁
CN215871531U (zh) 具有高防水性能的智能高清车载摄像头
CN213597681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面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