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5897U - 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5897U
CN211775897U CN202020130197.1U CN202020130197U CN211775897U CN 211775897 U CN211775897 U CN 211775897U CN 202020130197 U CN202020130197 U CN 202020130197U CN 211775897 U CN211775897 U CN 211775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rod
platform
side protective
protective cross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01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春芳
狄佳
李青枫
魏奇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01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5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5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5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包括方形的卸料平台,卸料平台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侧防护网装置;该装置包括设于卸料平台侧部的侧防护横杆,侧防护横杆与卸料平台的侧面之间连接有柔性防坠网;侧防护横杆通过其后端可水平转动连接于卸料平台的侧面以便可通过转动使其前端向卸料平台靠拢从而实现柔性防坠网的收纳;卸料平台的侧面前端设有与侧防护横杆的前端相适配的固定卡件以在侧防护横杆的前端向卸料平台靠拢时可被固接从而固定收纳状态;卸料平台上设有驱动侧防护横杆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侧防护网装置可降低高空坠物安全隐患,与卸料平台常态连接为一整体,可展开以便防坠、可收纳以便于转运,使用方便,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物中施工用具、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卸料平台(也称施工平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普遍,通常是可拆卸装配式悬伸安装,如CN202990427U,卸料平台可以减少在建筑内进行相关材料、设备转移的麻烦,直接从悬伸的卸料平台进行配合外部塔吊的转移作业,提高施工效率。但悬伸的卸料平台也存在转移作业过程中被转移的建筑材料、设备掉落的风险,造成高空坠物,还存在卸料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坠落的安全隐患,不可忽视。
目前也有一些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技术方案,如:CN203961299U、CN209723645U等,在卸料平台周围设置防坠护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隐患,但是固连结构形式的防坠网不便于装拆、运输,而分体式结构需要频繁拆装,使用不便,同时也带来了安装时未安装牢固而造成使用不可靠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避免卸料平台存在高空坠物安全隐患的问题,取得使用方便、安全,便于转运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包括呈水平的方形的卸料平台,所述卸料平台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侧防护网装置;所述侧防护网装置包括设于卸料平台侧部的侧防护横杆,所述侧防护横杆与卸料平台的侧面之间连接有柔性防坠网以在侧部起到防止坠物的作用;所述侧防护横杆通过其后端可水平转动连接于卸料平台的侧面以便可通过转动使其前端向卸料平台靠拢从而实现柔性防坠网的收纳;卸料平台的侧面前端设有与侧防护横杆的前端相适配的固定卡件以在侧防护横杆的前端向卸料平台靠拢时可被固接从而固定收纳状态;卸料平台上设有驱动侧防护横杆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卸料平台包括方形的底板,底板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围栏,底板的上表面的前端设有端围栏;所述侧防护横杆的后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底板的侧面以保证转动灵活性;所述固定卡件为卡板,所述卡板呈竖向且垂直连接于底板的侧面,所述卡板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U形卡口以在侧防护横杆的前端向卸料平台靠拢时可通过弹性变形后落入U形卡口;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式撑杆,伸缩式撑杆的缸体端连接于底板的下表面,伸缩式撑杆的伸缩杆端与侧防护横杆相连以在做功时使侧防护横杆水平转动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的上端外侧位置设有倒角以利于侧防护横杆与之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后落入U形卡口。
进一步地,侧防护横杆与底板的侧面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拖拉钢丝绳以用于限制侧防护横杆水平转动展开的最大角度,所有拖拉钢丝绳的一端与侧防护横杆相连并沿侧防护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有拖拉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底板的侧面相连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侧防护横杆与侧围栏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悬吊拉绳以在侧防护横杆水平转动展开后起到牵拉侧防护横杆并提高防坠承载能力的作用,所有悬吊拉绳的一端与侧防护横杆相连并沿侧防护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有拖拉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于侧围栏上端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左右两侧平行正对的两型钢悬臂梁,两型钢悬臂梁之间连接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型钢横梁并形成钢框架,最靠近两型钢悬臂梁前端的型钢横梁与型钢悬臂梁的前端平齐,所述钢框架上设有踏板;所述侧围栏、端围栏连接于钢框架上或踏板上;两型钢悬臂梁的外侧面形成为所述底板的侧面;伸缩式撑杆的缸体端连接于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伸缩式撑杆的伸缩杆端穿过对应侧的型钢悬臂梁后与侧防护横杆相连;型钢悬臂梁与型钢横梁的下表面平齐且在竖向上低于伸缩式撑杆以避免伸缩式撑杆触地。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卸料平台,在两侧设置了向外延伸的侧防护网装置,可降低施工时高空坠物的安全隐患,并且侧防护网装置与卸料平台常态连接为一整体,侧防护网装置可展开以便发挥防坠功能使用、可收纳以便于转运和移动,使用很方便,无需频繁装拆,结构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未示意围栏,示意为展开状态);
图3为图1的仰视图(示意为收纳状态);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其中,卸料平台1,底板11,侧围栏12,端围栏13,钢框架14,型钢悬臂梁141,型钢横梁142,踏板15,侧防护网装置2,侧防护横杆21,柔性防坠网22,卡板23,U形卡口231,倒角232,伸缩式撑杆24,拖拉钢丝绳25,悬吊拉绳26,轴承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4,具体实施例的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包括呈水平的方形的卸料平台1,所述卸料平台1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侧防护网装置2;所述侧防护网装置2包括设于卸料平台1侧部的侧防护横杆21,所述侧防护横杆21与卸料平台1的对应侧面之间连接有柔性防坠网22以在侧部起到防止施工时坠物的作用;所述侧防护横杆21通过其后端可水平转动连接于卸料平台1的侧面以便可通过转动使其前端向卸料平台1靠拢从而实现对柔性防坠网22的收纳;卸料平台1的侧面前端设有与侧防护横杆21的前端相适配的固定卡件以在侧防护横杆21的前端向卸料平台1靠拢时可被所述固定卡件固接从而固定收纳状态;卸料平台1上设有驱动侧防护横杆21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侧防护横杆21的前端远离卸料平台1并将柔性防坠网22展开,展开后,侧防护横杆21与卸料平台1的侧面呈锐角,柔性防坠网22展开呈扇形。
实施例的卸料平台1,在两侧设置了向外延伸的侧防护网装置2,可降低施工时高空坠物的安全隐患,并且侧防护网装置2与卸料平台1常态连接为一整体,侧防护网装置2可展开以便发挥防坠功能使用、可收纳以便于转运和移动,使用很方便,无需频繁装拆,结构可靠性更好。
请参见图5,其中,所述卸料平台1包括方形的底板11,底板11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围栏12,底板11的上表面的前端设有端围栏13;所述侧防护横杆21的后端通过轴承3连接于底板11的侧面以保证转动灵活性;所述固定卡件为卡板23,所述卡板23呈竖向且垂直连接于底板11的侧面,并位于前端,所述卡板23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U形卡口231,U形卡口231宽度与侧防护横杆21对应,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以在侧防护横杆21的前端向卸料平台1靠拢时可通过弹性变形后落入U形卡口231;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式撑杆24,伸缩式撑杆24的缸体端连接于底板11的下表面,伸缩式撑杆24的伸缩杆端与侧防护横杆21相连以在做功时使侧防护横杆21水平转动展开,伸缩式撑杆24两端的连接均优选铰接的方式,以便提供直线做功与转动之间转换所需的微小位移变化。所述卡板23的上端外侧位置设有倒角232以利于侧防护横杆21与之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后落入U形卡口231。
这样,提供了具体的固定卡件和驱动机构形式,选择伸缩式撑杆24可以在人工将收纳状态的侧防护横杆21从U形卡口231中提出后,自动做功推动侧防护横杆21水平转动展开柔性防坠网22,可以通过伸缩式撑杆24的行程控制展开的角度,收纳时,通过人工将侧防护横杆21转回,克服伸缩式撑杆24作用力,侧防护横杆21通过弹性变形后落入U形卡口231,保持收纳状态。实施时,也可以选择双向驱动的驱动机构,但成本更高,连接控制上也更复杂;固定卡件也可以是捆绑式扣带(绑住侧防护横杆21的前端以实现收纳的固连)、相互适配的插销和销闩。
其中,侧防护横杆21与底板11的侧面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拖拉钢丝绳25以用于限制侧防护横杆21水平转动展开的最大角度,所有拖拉钢丝绳25的一端与侧防护横杆21相连并沿侧防护横杆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有拖拉钢丝绳25的另一端与底板11的侧面相连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这样,可以使侧防护横杆21处于更好的受力状态,侧防护横杆21水平转动展开到最大位置通过拖拉钢丝绳25限制,拖拉钢丝绳25张紧,而伸缩式撑杆24也保持向外的推力,使侧防护横杆21受到双向的力并处于平衡状态,更稳定。本实施例中,一侧的拖拉钢丝绳25为三条。
其中,侧防护横杆21与侧围栏12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悬吊拉绳26以在侧防护横杆21水平转动展开后起到牵拉侧防护横杆21并提高防坠承载能力的作用,所有悬吊拉绳26的一端与侧防护横杆21相连并沿侧防护横杆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有拖拉钢丝绳25的另一端连接于侧围栏12上端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这样,提高竖向的承载能力。本实施例中,一侧的悬吊拉绳26也为三条,悬吊拉绳26的下端可以通过拉钩与侧防护横杆21连接。
请参见图3,其中,所述底板11包括左右两侧平行正对的两型钢悬臂梁141,两型钢悬臂梁141之间连接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型钢横梁142并形成钢框架14,最靠近两型钢悬臂梁141前端的型钢横梁142与型钢悬臂梁141的前端平齐,所述钢框架14上设有踏板15;所述侧围栏12、端围栏13连接于踏板15上(也可以是踏板15略小于钢框架14而让出钢框架14的边沿位置,以便围栏连接在钢框架14的边沿上);两型钢悬臂梁141的外侧面形成为所述底板11的侧面;伸缩式撑杆24的缸体端连接于所述踏板15的下表面,伸缩式撑杆24的伸缩杆端穿过对应侧的型钢悬臂梁141后与侧防护横杆21相连,对应的,型钢悬臂梁141上开设有供伸缩式撑杆24的伸缩杆端穿过并有适当活动量的过孔;型钢悬臂梁141与型钢横梁142的下表面平齐且在竖向上低于伸缩式撑杆24以避免伸缩式撑杆24触地,避免转运、移动过程中,卸料平台1接触地面时伸缩式撑杆24受压而影响其使用。
实施时,型钢悬臂梁141可选择槽钢,使槽钢的腹板竖直,上下两翼缘水平设置;当两翼缘朝向外侧时,轴承3可通过竖向芯杆穿设连接于两翼缘之间,侧防护横杆21的后端固连于轴承3的外侧即可,本实施例也选择这种连接方式;当两翼缘朝向内侧时,可以在腹板的外侧连接两个上下水平的翼板,轴承3同样可以通过竖向芯杆穿设连接于两翼板之间。型钢悬臂梁141也可选择H型钢或工字钢,与侧防护横杆21的连接方式与选择槽钢并使两翼缘朝外的情况相同;型钢悬臂梁141与型钢横梁142的连接为常规手段,不再举例赘述。
实施时,柔性防坠网22可通过逐点钩挂的形式与卸料平台等连接,也可以选择其它如夹设的形式,为现有技术,不再举例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包括呈水平的方形的卸料平台,所述卸料平台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侧防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网装置包括设于卸料平台侧部的侧防护横杆,所述侧防护横杆与卸料平台的侧面之间连接有柔性防坠网以在侧部起到防止坠物的作用;所述侧防护横杆通过其后端可水平转动连接于卸料平台的侧面以便可通过转动使其前端向卸料平台靠拢从而实现柔性防坠网的收纳;卸料平台的侧面前端设有与侧防护横杆的前端相适配的固定卡件以在侧防护横杆的前端向卸料平台靠拢时可被固接从而固定收纳状态;
卸料平台上设有驱动侧防护横杆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平台包括方形的底板,底板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围栏,底板的上表面的前端设有端围栏;
所述侧防护横杆的后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底板的侧面以保证转动灵活性;所述固定卡件为卡板,所述卡板呈竖向且垂直连接于底板的侧面,所述卡板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U形卡口以在侧防护横杆的前端向卸料平台靠拢时可通过弹性变形后落入U形卡口;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式撑杆,伸缩式撑杆的缸体端连接于底板的下表面,伸缩式撑杆的伸缩杆端与侧防护横杆相连以在做功时使侧防护横杆水平转动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上端外侧位置设有倒角以利于侧防护横杆与之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后落入U形卡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侧防护横杆与底板的侧面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拖拉钢丝绳以用于限制侧防护横杆水平转动展开的最大角度,所有拖拉钢丝绳的一端与侧防护横杆相连并沿侧防护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有拖拉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底板的侧面相连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侧防护横杆与侧围栏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悬吊拉绳以在侧防护横杆水平转动展开后起到牵拉侧防护横杆并提高防坠承载能力的作用,所有悬吊拉绳的一端与侧防护横杆相连并沿侧防护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有拖拉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于侧围栏上端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左右两侧平行正对的两型钢悬臂梁,两型钢悬臂梁之间连接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型钢横梁并形成钢框架,最靠近两型钢悬臂梁前端的型钢横梁与型钢悬臂梁的前端平齐,所述钢框架上设有踏板;所述侧围栏、端围栏连接于钢框架上或踏板上;两型钢悬臂梁的外侧面形成为所述底板的侧面;
伸缩式撑杆的缸体端连接于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伸缩式撑杆的伸缩杆端穿过对应侧的型钢悬臂梁后与侧防护横杆相连;型钢悬臂梁与型钢横梁的下表面平齐且在竖向上低于伸缩式撑杆以避免伸缩式撑杆触地。
CN202020130197.1U 2020-01-20 2020-01-20 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 Active CN211775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0197.1U CN211775897U (zh) 2020-01-20 2020-01-20 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0197.1U CN211775897U (zh) 2020-01-20 2020-01-20 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5897U true CN21177589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5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0197.1U Active CN211775897U (zh) 2020-01-20 2020-01-20 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5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9933B (zh) 一种风叶单叶片安装吊具
CN211691539U (zh) 卸料平台防护结构
CN211775897U (zh) 卸料平台侧防护结构
CN111075182A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倒挂提升系统
CN210031529U (zh) 一种用于挂索施工的自动爬升平台
CN218909654U (zh) 一种具有防风装置的室外用门式起重机
CN211597782U (zh) 整体式卸料平台防护结构
CN111075209A (zh) 一种卸料平台防护结构
CN210635627U (zh) 一种用于外墙装饰的大型吊运机
CN209215104U (zh) 一种全自动电力杆荷载试验装置
CN116374866A (zh) 一种钢构厂房建造用楼承板吊装机构
WO2019100180A1 (zh) 展收式吊挂装置的改良式支撑架结构
CN211548888U (zh) 卸料平台端防护结构
CN116181377A (zh) 一种支护网架运送装置
CN111021750A (zh) 一种整体式卸料平台防护结构
CN209584865U (zh) 桥梁施工防落装置
CN110395645B (zh) 折叠伸缩式维修升降梯
CN211110971U (zh) 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光伏板装卸拉动装置
CN2298236Y (zh) 塔式起重机伸缩式起重臂
CN20933962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平台
CN211006388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吊篮
CN109704204B (zh) 一种具有支撑平台的集装箱门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5155832A (zh) 一种吊篮设备及其移动方法
CN112374328A (zh) 一种建筑工地升降运输平台
CN215797977U (zh) 一种风电施工用吊装辅助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