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3007U - 一种轮廓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廓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3007U
CN211773007U CN201922273508.XU CN201922273508U CN211773007U CN 211773007 U CN211773007 U CN 211773007U CN 201922273508 U CN201922273508 U CN 201922273508U CN 211773007 U CN211773007 U CN 211773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flector
groove
bottom plat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35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崇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735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3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3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3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廓标,属于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一侧设置侧板一(2),在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板(1)的通孔一(16),在侧板一(2)纵向方向与底板(1)连接处的外侧设置第一凹槽(3),在侧板一(2)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凹槽(3)相对处设置第二凹槽(4),在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之间设置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在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的一面固定设置反光板一(7);本实用新型方便更换反光板,通过更换反光板后进行集中清洗,避免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道路车行道边界的警示标志,可以很好地保证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轮廓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轮廓标,特别是一种用于隧道侧面墙体的轮廓标。
背景技术
轮廓标主要设置在道路两侧边缘,通过反光材料的反光作用,可以显示道路边界的轮廓,轮廓标作为一种视线诱导设施,可以指引车辆正常行驶,提高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性能。根据其设置条件不同,轮廓标可分为独立式轮廓标和附着式轮廓标两类。
在申请日为2017 年06月22日,申请号为201720733118.4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轮廓标,包括梯形标架以及方形反光板;所述方形反光板对称分布在梯形标架的斜面上,梯形标架的底面、顶面上开有通孔A与通孔B;所述方形反光板包括底板、反光膜和反光保护层,所述方形反光板的表面罩有一透明防尘罩,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底板的安装孔。上述的透明防尘罩,用来进行防尘和对反光膜进行保护,可以定期对轮廓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防止灰尘影响反光效率。
上述的道路轮廓标与其他类型的轮廓标结构相似,都是把反光板固定在支架上,有的反光板是裸露的,有的还在反光板表面设置透明防尘罩,但上述轮廓标由于在公路上使用,在灰尘比较多的情况下,反光板或透明防尘罩都会因为灰尘覆盖在表面而影响反光效果,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但在公路上清洗反光板,一方面清洗不方便,另一方面也影响工人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轮廓标的反光板表面因积累灰尘清洗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更换反光板、可方便清洗反光板的轮廓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廓标,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一侧设置侧板一,在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板的通孔一,在所述的侧板一纵向方向与底板连接处的外侧设置第一凹槽,在侧板一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凹槽相对处设置第二凹槽,在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第一反光板固定板,在第一反光板固定板的上缘设置凸起一,在所述的第一反光板固定板的一面固定设置反光板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一种轮廓标,在第一反光板固定板的另一面也固定设置反光板一。
作为另一种改进措施,上述的一种轮廓标,在底板的另一侧设置侧板二,在侧板二纵向方向与底板连接处的外侧设置第三凹槽,在侧板二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三凹槽相对处设置第四凹槽,在所述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之间设置第二反光板固定板,在第二反光板固定板的上缘设置凸起二,在所述的第二反光板固定板的一面固定设置反光板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一种轮廓标,在第二反光板固定板的另一面也固定设置反光板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一种轮廓标,所述的侧板一与底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5︒至85︒,所述的侧板二与底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5︒至85︒,根据道路的弧度或山洞侧壁的弧度情况,设置不同的夹角,有利于反光板对汽车灯光的反射,使驾驶员更清晰地看清路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一种轮廓标,在侧板一和侧板二的另一侧与底板相对处设置面板,所述的面板连接侧板一和侧板二,在面板上设置通孔二,通孔二与通孔一位置相对设置,通孔二可以方便紧固螺丝穿过,方便对对紧回螺丝的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可活动的第一反光板固定板,这样方便更换,通过更换后进行集中清洗;2、通过在第一反光板固定板的两面都设置反光板,这样可以在一面的反光板表面被灰尘覆盖后,在不用清洗的情况下,直接更换到另一面,这样可以减少清洗次数,提高更换效率;3、本实用新型通过进行更换反光板的方法,避免在公路上清洗反光板,避免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4、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道路车行道边界的警示标志,可以很好地保证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底板和侧板一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底板和侧板一、侧板二结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底板,2-侧板一,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第一反光板固定板,6-凸起一,7-反光板一,8-侧板二,9-第三凹槽,10-第四凹槽,11-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2-凸起二,13-反光板二,14-面板,15-通孔二,16-通孔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轮廓标,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一侧设置侧板一2,侧板一2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80︒在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板1的通孔一16,紧固螺丝通过通孔一16可以把底板1固定在墙体上。在侧板一2纵向方向与底板1连接处的外侧设置第一凹槽3,在侧板一2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凹槽3相对处设置第二凹槽4,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相对设置,在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之间设置有活动插入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可以从上方插入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之间,这样方便更换,通过更换后进行集中清洗;在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的上缘设置凸起一6,凸起一6可以使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卡在侧板一2的上缘,使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与侧板一2的位置保持相对稳定。在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的一面固定设置反光板一7,反光板一7通过对汽车灯光的反射,使驾驶员提早了解汽车前方的路况,可以起到夜间或在黑暗的山洞内诱导、警告驾驶员的作用,可以很好地保证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
为了方便清洗,在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的另一面也固定设置反光板一7,这样当其中一面因为灰尘积累而影响反光效果时,可以快速把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从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之间取出,调换方向后,把反光板一7清洁的一面换到外,又可以起到反光作用。当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上的两面都因为灰尘而影响反光效果时,在不用清洗的情况下,可以把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取出,调换位置,更换到另一面反光板,这样可以在另一面反光板也由于灰尘的积累而影响反光效果时,把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和反光板带回工厂进行集中清洗,这样可以减少清洗次数,这样更换方便,避免因为在公路上清洗反光板,影响工人的人身安全。
实施例2:如图4所示的一种轮廓标,其他结构与实施1相同,在底板1的另一侧设置侧板二8,侧板二8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80︒在侧板二8纵向方向与底板1连接处的外侧设置第三凹槽9,在侧板二8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三凹槽9相对处设置第四凹槽10,在第三凹槽9和第四凹槽10之间设置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在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的上缘设置凸起二12,当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插入到第三凹槽9和第四凹槽10之间时,凸起二12可以使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卡在侧板二8的上缘,使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与侧板二8的位置保持相对稳定;当然,也可以在侧板二8的下方底部设置凸块,用于托住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使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与侧板二8的位置保持相对稳定。在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的一面固定设置反光板二13,其作用与功能与反光板一7相同。为了方便更换,在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的另一面也固定设置反光板二13,其作用与实施1相同。
实施例3:如图5所示的一种轮廓标,其他结构与实施2相同,但在侧板一2和侧板二8的另一侧与底板1相对处设置面板14,面板14连接侧板一2和侧板二8,这样,面板14可以进一步加强侧板一2和侧板二8之间的强度,在面板14上设置通孔二15,通孔二15与通孔一16位置相对设置,紧固螺丝可以穿过通孔二15,再通过通孔一16可以把底板1固定在墙体上,通孔二15也方便螺丝刀穿过通孔二15对紧固螺丝进行固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作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轮廓标,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一侧设置侧板一(2),在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板(1)的通孔一(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侧板一(2)纵向方向与底板(1)连接处的外侧设置第一凹槽(3),在侧板一(2)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凹槽(3)相对处设置第二凹槽(4),在所述的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之间设置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在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的上缘设置凸起一(6),在所述的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的一面固定设置反光板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廓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反光板固定板(5)的另一面也固定设置反光板一(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廓标,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的另一侧设置侧板二(8),在侧板二(8)纵向方向与底板(1)连接处的外侧设置第三凹槽(9),在侧板二(8)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三凹槽(9)相对处设置第四凹槽(10),在所述的第三凹槽(9)和第四凹槽(10)之间设置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在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的上缘设置凸起二(12),在所述的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的一面固定设置反光板二(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廓标,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反光板固定板(11)的另一面也固定设置反光板二(13)。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一(2)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5°至85°,所述的侧板二(8)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5°至8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廓标,其特征在于:在侧板一(2)和侧板二(8)的另一侧与底板(1)相对处设置面板(14),所述的面板(14)连接侧板一(2)和侧板二(8),在面板(14)上设置通孔二(15),通孔二(15)与通孔一(16)位置相对设置。
CN201922273508.X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轮廓标 Active CN211773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508.XU CN211773007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轮廓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508.XU CN211773007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轮廓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3007U true CN21177300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81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3508.XU Active CN211773007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轮廓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3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50874A (en) Universal mounting bracket for signs
CN211773007U (zh) 一种轮廓标
CN215527163U (zh) 一种具备多功能的室外灯具
KR20120027785A (ko) 도로변 갓길의 가드레일용 접철식 상황안내판
US5419651A (en) Highway pavement marker
CN216194214U (zh) 一种反光轮廓标
JP2674698B2 (ja) 道路用視線誘導標
US5210642A (en) Vehicle reflector unit
CA1083111A (en) Road marker
KR101324682B1 (ko) 반사수단의 교체가 용이한 도로표지병
KR100288656B1 (ko) 가드레일 부착용 갈매기표지
JP2009264049A (ja) 立体矢形付標識
GB2147038A (en) Road surface marker
EP0921233A1 (en) Curbstones with reflecting elements
JPH07119445B2 (ja) 道路用視線誘導標
SU1074942A1 (ru) Визи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орожной машины
JPH0124184Y2 (zh)
JPS5923052Y2 (ja) 視線誘導標
JPH0222784Y2 (zh)
CN217556756U (zh) 一种分道标
KR20140048494A (ko) 도로안내 표시장치
KR200311383Y1 (ko) 곡선도로 표시기능이 부가된 델리네이터
JP3660643B2 (ja) 道路案内標識
CA2041396A1 (en) Indicating sign for motor vehicles
KR200373120Y1 (ko) 회전형 델리네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