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2939U - 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2939U
CN211772939U CN201921822726.8U CN201921822726U CN211772939U CN 211772939 U CN211772939 U CN 211772939U CN 201921822726 U CN201921822726 U CN 201921822726U CN 211772939 U CN211772939 U CN 211772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ipe
concrete
flow guide
support fram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27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加宝
苏鹏
张孝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Rongq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Rongq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Rongq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Rongq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27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2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2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2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桥梁路面沉降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包括混凝土输送泵,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开设了复数个灌浆孔,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导流管的内腔,所述导流管的内腔最小直径大于支撑架的最大直径,本实用新型是使用坚固的导流管插入下陷的地基当中,然后将支撑架和混凝土混合置入留在地基当中,并通过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泵入地基中,并且混凝土会将地基内的缝隙和孔洞填补住,当混凝土凝结后就形成了相互交织的混凝土支架,使地基有效固化,避免了地基持续下陷,并且渗透进入淤泥,有效的防止了泥沙流失,提供垂直方向支撑,给路过车辆的压力和桥梁重量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路面沉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施工,受力位置不像一般道路路面,一般道路路面将地基压紧铺设完成后,路面的受力是比较均匀的,属于面受力,只要地基压紧铺实,沉降范围不大,而桥梁则不同,桥梁的铺设属于一段一段的受力,尤其两端桥头,受力点集中,也是受力最大的地方,而且桥梁一般铺设在有水的地方,这种地方的地基一般来说是属于滩涂地或者泥沙地,滩涂地或者泥沙地的特点是内部含水量很大,重物压迫时水分会缓慢被挤走,表面会形成凹陷沉降,遇到雨季或者旱季时,地下的泥土蓄水会形成水流,水流冲蚀会带走泥沙,这样就形成很多条空隙的水流道,这些水流会持续流动并带走固体泥沙等物质,如此在重物的压迫下会由于固体支撑物的减少,地基就会持续下陷,导致路面也跟随下陷,这时下陷地方有的路面下陷只是一个洼地,有的路面会出现坑洞,还有的地方会整体塌陷,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建设桥梁时,需要先将路面压紧,等待水流挤出,再次填土,压紧,反复持续多次,并且需要等待数月之久,等待雨季和旱季的水流将内部泥土带走,出现缝隙和凹陷,再次填补压实,直至路基不会在下陷时才能进行桥梁建设,可是现在的建设因为工期的需求,以及路基的地层结构的缘故,导致几乎无法压实,只能通过地基内部硬化来完成桥头路基的建设,这样当桥梁建设完成后,因为并没有经过沉淀的过程,导致地基内部流水还会流动,使得泥沙冲蚀走,导致地基继续下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种装置来填补被水流冲走的泥沙,从而使路面的塌陷得到填补。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能够快速有效的将塌陷的路面填补起来,使流动的路基内行程相互交织且无法流动的固体物,进一步对流失了泥沙的路基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包括混凝土输送泵,
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为两头开口的空心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的出料管密封连接,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开设了复数个灌浆孔,每个所述灌浆孔都贯穿导流管;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导流管的内腔,所述导流管的内腔最小直径大于支撑架的最大直径,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了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靠近混凝土输送泵的出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外部为锥形,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开设有底部出浆口,所述底部出浆口与支撑架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与导流管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钢筋笼,所述支撑顶板为不锈钢板,所述支撑顶板焊接在支撑架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灌浆孔的直径大于两厘米,复数个所述灌浆孔均匀的分布在导流管整个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的上下两端设置了相互连接的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为不锈钢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使用坚固的导流管插入下陷的地基当中,然后将支撑架和混凝土混合置入留在地基当中,并通过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泵入地基中,并且混凝土会将地基内的缝隙和孔洞填补住,并且会渗透进入淤泥中,当混凝土凝结后就形成了相互交织的混凝土支架,使地基有效固化,避免了地基持续下陷,并且渗透进入淤泥,凝固后在淤泥中连成一片凝固的混凝土层,有效的防止了泥沙流失,并且通过支撑架,提供垂直方向支撑,给路过车辆的压力和桥梁重量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灌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混凝土输送泵,11-出料管,2-导流管,21-灌浆孔,22-底部出浆口,3-支撑架,31-支撑顶板,4-路面,5-水蚀流道,6-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包括混凝土输送泵1,导流管2,所述导流管2为两头开口的空心管,所述导流管2的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1的出料管11密封连接,所述导流管2的侧壁上开设了复数个灌浆孔21,每个所述灌浆孔21都贯穿导流管2;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设置在导流管2的内腔,所述导流管2的内腔最小直径大于支撑架3的最大直径,所述支撑架3的一端设置了支撑顶板31,所述支撑顶板31靠近混凝土输送泵1的出料管11,给塌陷的路面4形成有效支撑,比原有的只是填补路面4效果更佳,因为本装置的填补的是地基6,在地基6内形成叉状支撑,并且增加了支撑架3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本装置不需要大面积的挖开路面,只需要开口或者沿着塌陷的路面开口处就可以完成操作,本装置只针对跨水桥的地基6条件,水流较多,地基6下水路会带走固体物形成塌陷,本装置可以有效的填补水路和固定泥沙,起到稳定桥头支撑的作用,并且使车辆走过和桥头支撑不再是点支撑,是将塌陷处的地基6通过混凝土和支撑架3与周围没有塌陷的地方形成稳定结构,形成连体的支撑。
其中,导流管2的下端外部为锥形,所述导流管2的下端开设有底部出浆口22,所述底部出浆口22与支撑架3为间隙配合,方便支撑架3的插入,并且导流管2能方便的取出,出料管11与导流管2通过螺纹连接,形成密闭的压力腔,使混凝土能够泵入地基6,支撑架3为钢筋笼,所述支撑顶板31为不锈钢板,所述支撑顶板31焊接在支撑架3一端,形成稳定的支撑,增加抗拉扯性能,灌浆孔21的直径大于两厘米,复数个所述灌浆孔21均匀的分布在导流管2整个侧壁,避免混泥土堵塞灌浆孔21,也能形成较大的压力向外泵出混凝土,导流管2的上下两端设置了相互连接的螺纹,方便的拆卸和连接,导流管2为不锈钢整体结构,牢固耐用,在需要时可以锤子锤击进入地基6,并且混凝即使凝固在导流管2页没关系,轻轻敲打,凝固的混凝土就会脱落,使用非常方便。
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凹陷的路面4挖开一个孔洞,然后将不锈钢制成的导流管2插入路面4,并且使导流管2大部分都插入地基6内,如果地基6内部松动较大,当导流管2顶部都快进入地基6内时,导流管2还是很轻松插入地基6,这时就需要在已经插入地基6的导流管2顶部再加装一根导流管2,导流管2之间可以通过螺纹首位上下相连,这样可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也能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当将导流管2插到稳定的地基6层时,可以适当用大锤将导流管2锤击至稳定的地基6位置;然后将支撑架3置入到导流管2内腔,并且使支撑顶板31朝上摆置,如果有多根导流管2连接时,就放入对应长度的支撑架3,因为支撑架3是钢筋笼,可以在现场根据导流管2插入地基6的长度进行焊接加工,然后将混凝土输送泵1的出料管11与露出路面4的导流管2进行对接,确保密封连接,然后将混凝土灌注泵入导流管2,混凝土会在混凝土输送泵1的压力作用下,在导流管2内向外形成压力,混凝土会在混凝土输送泵1的压力下,从灌浆孔21和底部出浆口22泵出,并且会填补在水蚀流道5内,将水蚀流道5填满,并且混凝土会在导流管2的底部出浆口22喷涌出来,在导流管2底部形成大面积的混凝土层,这个底部的混凝土层凝固后形成稳定的支撑面,继续向导流管2内泵入混凝土,使混凝土可以与地基6的泥沙进行混合,这样在水蚀流道5之外的泥沙也会被混凝土浇灌混合,粘合为整体,增加了地基6的稳定程度和牢固度,当确定混泥土无法再灌入地基6后,继续灌入混凝土,混凝土会在地基6的顶部与下沉的路面4之间形成一个混凝土层,如图2所示,这个顶部的混凝土层,会形成顶部的面支撑,使路面4受力更均匀的支撑,然后,将导流管2全部抽出,而支撑架3就留在地基6里面,形成更稳定的支撑,钢筋笼主要起的作用跟柱子纵向钢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是很低。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在桥涵或者高层建筑施工时,根据要求可能要求基础进行打桩,方法是用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并且孔深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向桩孔下放钢筋笼,再插入导管进行混凝土浇注,本装置的的支撑架3就相当于在路面4下形成桩基础,而路面4的凹陷处,可以用混凝土直接填补抹平,也可以用沥青进行填补,根据原本路面4的用料情况而定,有些路面4填补沥青时会故意填高很多,是因为路面4即使填补了,地基6还会继续下沉,所以预留还会下沉的量,减少路面4填补次数,但是路面4被填补后高出原有路面4,就使得路面4不平整了,本装置填补完的地基6下沉量会很小了,所以完全可以直接将路面4填补抹平,不需要预留下沉高度,这样就提升了路面的平整性,使道路桥面更顺畅平整,本装置的填补效果不仅仅只是填补表面,还可以起到固化地基6的作用,并且原本凹陷的路面4肯定是地基6的支撑力不够,本装置将这个塌陷位置的地基6与周围的地基用混凝土粘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受力,并且将流失的泥沙固化住,并且通过混凝土将水流的通道填满,不再允许水流继续带走流沙,固化了地基6土壤,这样在地基6内填补出来的混凝土形状类似树根的叉状交织结构,对防止水土流失产生有益效果,这样就能在桥梁的两端形成稳定支撑,避免水流在桥体附近带走泥沙等固体物,稳定桥体附近的地基6;
另,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判断泥沙和石子的大概比例,需要减少混凝土的石子和沙子含量,增加水泥的含量,这样当比较细密的水泥被泵入地基6时会与砂石混合为更牢固的混泥土,也避免了砂石过多年度不够的情况。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输送泵(1),
导流管(2),所述导流管(2)为两头开口的空心管,所述导流管(2)的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1)的出料管(11)密封连接,所述导流管(2)的侧壁上开设了复数个灌浆孔(21),每个所述灌浆孔(21)都贯穿导流管(2);
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设置在导流管(2)的内腔,所述导流管(2)的内腔最小直径大于支撑架(3)的最大直径,所述支撑架(3)的一端设置了支撑顶板(31),所述支撑顶板(31)靠近混凝土输送泵(1)的出料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的下端外部为锥形,所述导流管(2)的下端开设有底部出浆口(22),所述底部出浆口(22)与支撑架(3)为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1)与导流管(2)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为钢筋笼,所述支撑顶板(31)为不锈钢板,所述支撑顶板(31)焊接在支撑架(3)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21)的直径大于两厘米,复数个所述灌浆孔(21)均匀的分布在导流管(2)整个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的上下两端设置了相互连接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为不锈钢整体结构。
CN201921822726.8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 Active CN211772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2726.8U CN211772939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2726.8U CN211772939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2939U true CN21177293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33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2726.8U Active CN211772939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2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1904B (zh) 先预压排水后向排水体注浆形成复合桩基的加固方法
CN105002916B (zh) 一种浸水路堤高边坡联锁式生态砖柔性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0965416B (zh) 一种针对山区高填方路基加固的竹材加筋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4005404A (zh) 一种外包活性材料桩体的预应力管桩及施工方法
CN107299650B (zh) 一种远距离沉井排土纠偏方法
CN106567303B (zh) 一种道路路基结构
CN104846712B (zh) 地下水自然回灌的硬路面施工方法
CN108625244A (zh) 一种路基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220680A (zh) 一种排水松木桩加固软黏土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CN103790151A (zh) 一种软土路基排水预压后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3334154U (zh) 一种高架桥下桩基承台伸入路基的路堤结构
CN207582459U (zh) 一种变截面预制钢管桩
CN212865470U (zh)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CN103590390B (zh) 一种流塑状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CN211772939U (zh) 一种用于桥面沉降的填补装置
CN101793027A (zh) 一种桩心注浆静压锚杆桩
CN203741814U (zh) 一种软土路基排水预压后封堵结构
CN110055845A (zh) 一种公路桥涵两侧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
CN113622238B (zh) 一种高速公路加宽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93589U (zh) 一种eps轻质路堤拓宽结合植生袋护坡结构
CN103195077A (zh) 一种坝基加固框架结构和坝基加固方法
CN111379251A (zh) 一种可控刚性桩与挤密砂石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CN207619975U (zh) 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制钢管桩
CN207405640U (zh) 桩膜与土相结合围堰
CN205024667U (zh) 一种排水松木桩加固软黏土地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