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0560U -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0560U
CN211770560U CN201921726983.1U CN201921726983U CN211770560U CN 211770560 U CN211770560 U CN 211770560U CN 201921726983 U CN201921726983 U CN 201921726983U CN 211770560 U CN211770560 U CN 211770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ed
frame
aquatic
dimensional
fishing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69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子涵
季艳艳
谢菁
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y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y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y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y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69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0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0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0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的浮床植物、水生动物散养区、生物填料三者结合有效结合,高效净化水体。多种净水植物带来美化景观效果,水生动物中的硝屑食性动物去除污染物,并且最终肉食性鱼类捕食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去除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完善生物链;同时浮床被固定管固定住,不会左右漂流,但可以随着河道液位上下浮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是目前在河道和湖泊等由于富营养化导致的水域污染的整治中常用的一种生物物理法。该浮床靠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上,可在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浮床下悬挂生物填料等,实现对水体中营养盐及有机物的去除净化,目前采用单一浮床净化效果不高,其净化水体能力有限;同时现有市场上其他浮床没有考虑到浮岛产生的污染物是否被清理,产生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净化水体、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下支撑架上设置有生物填料悬挂部;
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水生动物散养区,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散养着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设有隔开架,所述隔开架将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分割成散养有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碎屑食性动物区和散养有肉食性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区。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架上设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的浮床植物支撑部,所述浮床植物支撑部上铺设有第二渔网。
优选的,所述浮床植物为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在浮板花盆内,所述浮板花盆设置在所述第二渔网上。
优选的,所述挺水植物为菖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旱伞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的,所述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线虫、草虾、猛水蚤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肉食性鱼类为鲶鱼、鳜鱼、青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的,所述生物填料悬挂部包括碳纤维人工水草,所述碳纤维人工水草通过捆绑绳与所述下支撑架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渔网上开设有第一投放口和第二投放口,所述第一投放口与所述碎屑食性动物区相通,所述第二投放口与肉食性鱼类区相通。
优选的,所述隔开架包括多个第一杆和多个第二杆,多个第一杆首尾连接组合成分割框架,多个所述第二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架,所述网格架上设有第三渔网,所述网格架上设有两分隔杆,所述两分隔杆设置在所述第三渔网开口处,所述第三渔网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开口的收紧绳,所述两分隔杆端部上均设有强力磁力石,所述分隔杆上设置有尼龙绳,所述尼龙绳与所述收紧绳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PE管;所述第一渔网为尼龙绳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的浮床植物、水生动物散养区、生物填料三者结合有效结合,高效净化水体。多种净水植物带来美化景观效果,水生动物中的硝屑食性动物去除污染物,并且最终肉食性鱼类捕食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去除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完善生物链;同时浮床被固定管固定住,不会左右漂流,但可以随着河道液位上下浮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撑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开架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支撑架;2、下支撑架;3、连杆;4、浮板花盆;5、挺水植物;6、第二渔网;7、第一渔网;8、第二投放口;81、第一投放口;9、碎屑食性动物区;10、肉食性鱼类区;11、碳纤维人工水草;12、安装杆;13、水面;14、固定管;15、捆绑绳;16、强力磁力石;17、隔开架;171、分隔杆;18、尼龙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4所示,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14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7,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1、下支撑架2,所述上支撑架1与所述下支撑架2之间通过连杆3连接,所述上支撑架1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下支撑架2上设置有生物填料悬挂部;
所述上支撑架1与下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水生动物散养区,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散养着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设有隔开架17,所述隔开架17将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分割成散养有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碎屑食性动物区9和散养有肉食性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区10。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可分为四层:净水植物(浮床植物)、碎屑食性水生动物、肉食性鱼类、生物填料(生物填料悬挂部)。浮床植物吸收水体中氮磷营养元素,从而高效、全方位地净化水体。并且具有美化景观,提高景观视觉效果。碎屑食性水生动物以腐烂破碎的动植物残体为食,吃掉浮岛上水生植物掉落、老化脱落的植物的落叶以及水中的有机悬浮物,避免二次污染,提高净化效率。肉食性鱼类以其他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待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吃完腐叶和有机悬浮物,肉食性鱼类再将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吃完,最终肉食性鱼类捕捉上岸,最终污染物被消除掉。食物链完整,生态系统完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生物填料悬挂部之间互利共生,强化去除河湖水体氮磷。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的浮床植物、水生动物散养区、生物填料三者结合有效结合,高效净化水体。多种净水植物带来美化景观效果,水生动物中的硝屑食性动物去除污染物,并且最终肉食性鱼类捕食碎屑食性水生动物去除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完善生物链;同时浮床被固定管14固定住,不会左右漂流,但可以随水面13液位上下浮动。
所述上支撑架1上设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的浮床植物支撑部,所述浮床植物支撑部上铺设有第二渔网6。
所述浮床植物为挺水植物5,所述挺水植物5种植在浮板花盆4内,所述浮板花盆4设置在所述第二渔网6上。
所述浮板花盆4中填充有膨润土、陶粒固定植物根系,有微生物附着能力极强的多孔滤料,与植物根系形成高效协同作用。
所述挺水植物5为菖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旱伞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线虫、草虾、猛水蚤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肉食性鱼类为鲶鱼、鳜鱼、青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水生动物以水体中的细菌、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物,可有效地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提高其透明度,丰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改善水质。有效地滤食某些浮游动物,明显限制浮游动物的现存生物量,降低水体中的COD、TP、SS等
所述生物填料悬挂部包括碳纤维人工水草11,所述碳纤维人工水草11通过捆绑绳15与所述下支撑架2的安装杆12连接在一起。
碳纤维人工水草11是适宜于微生物生长,具有生物相容性、环境和谐性的微生态型固定化载体;水体中微生物固定在此生物相容性载体上,强化净化水体氮磷营养盐,采用碳纤维人工水草11来净化水质对环境没有二次污染,是经济且有效的方法。
所述第一渔网7上开设有第一投放口81和第二投放口8,所述第一投放口81与所述碎屑食性动物区9相通,所述第二投放口8与肉食性鱼类区10相通。
所述第一投放口81和第二投放口8上均设有系绳,用于第一投放口81和第二投放口8的启闭。
所述隔开架17包括多个第一杆和多个第二杆,多个第一杆首尾连接组合成分割框架,多个所述第二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架,所述网格架上设有第三渔网,所述网格架上设有两分隔杆171,所述分隔杆171一端与所述隔开架17的第一杆铰接,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两分隔杆171的活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渔网开口处,所述第三渔网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开口的收紧绳,所述两分隔杆171端部上均设有强力磁力石16,所述分隔杆171上设置有尼龙绳18,所述尼龙绳18与所述收紧绳连接。
所述第三渔网为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鱼笼。
两分隔杆171端部上均设有强力磁力石16,并有尼龙绳18系住,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渔网的收紧绳与控制隔开架17的尼龙系在一起,正常状态下处于闭合,起到隔开架17作用,当用力拉开尼龙绳18时,两分隔杆与第一杆之间形成45°-75°的夹角,使得两分隔杆打开角度为15°-45°实现隔开架17的打开,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第三渔网会收缩将部分碎屑食性水生动物送至下方的肉食性鱼类散养区,被肉食性鱼类吃掉。松开尼龙绳18两分隔杆171重新闭合。
所述连接管为PE管;所述PE管是HDPE材料无污染环保材料,所述第一渔网7为尼龙绳网,使得整个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采用的材料皆为环保材料,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组成立体浮床框架,所述立体浮床框架通过固定管固定于水底,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四周围设有第一渔网,所述立体浮床框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所述下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下支撑架上设置有生物填料悬挂部;
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水生动物散养区,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散养着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内设有隔开架,所述隔开架将所述水生动物散养区分割成散养有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的碎屑食性动物区和散养有肉食性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上设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的浮床植物支撑部,所述浮床植物支撑部上铺设有第二渔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植物为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在浮板花盆内,所述浮板花盆设置在所述第二渔网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菖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旱伞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屑食性水生动物线虫、草虾、猛水蚤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肉食性鱼类为鲶鱼、鳜鱼、青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悬挂部包括碳纤维人工水草,所述碳纤维人工水草通过捆绑绳与所述下支撑架连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渔网上开设有第一投放口和第二投放口,所述第一投放口与所述碎屑食性动物区相通,所述第二投放口与肉食性鱼类区相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开架包括多个第一杆和多个第二杆,多个第一杆首尾连接组合成分割框架,多个第二杆交错设置形成网格架,所述网格架上设有第三渔网,所述网格架上设有两分隔杆,所述两分隔杆设置在所述第三渔网开口处,所述第三渔网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开口的收紧绳,所述两分隔杆端部上均设有强力磁力石,所述分隔杆上设置有尼龙绳,所述尼龙绳与所述收紧绳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PE管;所述第一渔网为尼龙绳网。
CN201921726983.1U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Active CN211770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6983.1U CN211770560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6983.1U CN211770560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0560U true CN211770560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3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6983.1U Active CN211770560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05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981A (zh) * 2019-10-15 2019-12-20 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CN113800710A (zh) * 2021-08-31 2021-12-17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复合生物处理系统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装置及方法
CN113860506A (zh) * 2021-09-18 2021-12-31 东南大学 农村中小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981A (zh) * 2019-10-15 2019-12-20 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CN113800710A (zh) * 2021-08-31 2021-12-17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复合生物处理系统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装置及方法
CN113860506A (zh) * 2021-09-18 2021-12-31 东南大学 农村中小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04560B1 (ko) 수질정화 폭기처리 인공식물섬
CN211770560U (zh)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CN203999152U (zh)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US11230483B2 (en) Method for systematically controlling rapid proliferation of cyanobacteria cells in lakes in spring
CN110590061A (zh) 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
CN203968948U (zh) 海底流沙环境珊瑚移植礁基
CN202565905U (zh) 一种人工藻礁
CN110589981A (zh)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净化的组合式立体生态浮床
CN204426348U (zh) 一种生态养殖混合网箱
CN101828538A (zh) 一种箱式生物浮床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13710A (zh) 海水工厂化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尾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1406164B (zh) 日本囊对虾分层养殖技术及其配套设施
CN209039171U (zh) 一种深水水体水质生态净化装置
JP2013240296A (ja) 魚介類及び海藻類の複合養殖装置と、その複合養殖方法
CN205170504U (zh) 立体生态浮床
CN107459226A (zh) 内陆海水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12358054A (zh) 一种利用“藻螺鱼”共生体系净化水质的生态礁石装置
CN219194694U (zh) 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
CN108207728A (zh) 生态大水深鱼礁网箱一体化海洋牧场及系统及方法
CN207383276U (zh) 立体生态水产养殖装置
CN217677008U (zh) 一种原位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孵化净水平台
CN207574030U (zh) 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
CN212087158U (zh) 一种城市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CN211241327U (zh) 一种鱼虾蟹池塘养殖系统
CN114304018A (zh) 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