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7958U - 分类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分类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7958U
CN211767958U CN201922486688.XU CN201922486688U CN211767958U CN 211767958 U CN211767958 U CN 211767958U CN 201922486688 U CN201922486688 U CN 201922486688U CN 211767958 U CN211767958 U CN 211767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over
barrel
garbage
botto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66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彰华
蔡亲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66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7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7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79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类垃圾桶,涉及环保装置技术领域。该分类垃圾桶包括上桶体和下桶体,上桶体的底部设有底框,底框的侧部设有安装口,下桶体经安装口活动插入底框内;上桶体内设有隔挡件,隔挡件将上桶体内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和/或,下桶体内设有隔挡件,隔挡件将下桶体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该分类垃圾桶在能够实现分类收纳垃圾的基础上,占用空间小且整体性较好。

Description

分类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垃圾,不同种类根据能否再利用可以分为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或根据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性分为可降解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为了实现垃圾分类,人们需要在家中放置多个垃圾桶,而多个垃圾桶占地面积大,且整体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实现垃圾分类,人们需要在家中放置多个垃圾桶,而多个垃圾桶占地面积大,且整体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桶,包括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上桶体的底部设有底框,所述底框的侧部设有安装口,所述下桶体经所述安装口活动插入所述底框内;所述上桶体内设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将所述上桶体内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
和/或,所述下桶体内设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将所述下桶体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挡件包括隔挡板,所述隔挡板设于所述上桶体,且所述隔挡板沿所述上桶体的深度方向延伸,所述上桶体的内底壁设有限位槽,所述隔挡板匹配插接于所述限位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桶体的底部沿其周向设有插接槽,所述底框的顶端匹配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槽的侧壁设有锁定孔,所述底框的侧壁设有锁定凸台,所述锁定凸台配合插接于所述锁定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桶体的桶口处沿其周向设有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压紧的第一压条;
和/或,所述下桶体的桶口处沿其周向设有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压紧的第二压条;
和/或,所述隔挡件的顶部设有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压紧的第三压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框的底板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凸台,所述下桶体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支撑凸台插接于所述凹槽,且所述支撑凸台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下桶体与所述安装口相对应的侧壁底部设有踩踏板,向下踩踏所述踩踏板,所述下桶体能够绕所述支撑凸台向所述安装口一侧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桶体顶部的桶口处铰接有桶盖;所述分类垃圾桶包括按压锁紧装置,所述按压锁紧装置包括相配合的按压式锁体和锁扣,所述按压式锁扣设于所述上桶体的顶端和所述桶盖两者中的一者,所述锁扣设于所述上桶体的顶端和所述桶盖两者中的另一者;
所述上桶体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桶盖连接,向所述桶盖施加朝向打开方向的转动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式锁体包括固定座、第二复位件和按压体,所述固定座固设于所述上桶体的顶部,所述按压体铰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所述第二复位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按压体连接,向所述按压体施加朝向所述桶盖的转动力,所述按压体朝向所述桶盖的一侧设有卡接台;所述锁扣设于所述桶盖,且所述锁扣与所述卡接台相匹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桶体的顶部铰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沿所述上桶体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所述安装座内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座铰接有桶盖;
所述分类垃圾桶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座顶部的感应组件和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桶盖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桶盖绕铰接处往复转动,所述感应组件以及所述驱动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驱动马达和固设于所述桶盖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匹配啮合。
本实用新型分类垃圾桶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类垃圾桶,包括能够容纳不同种类垃圾的上桶体和下桶体,且上桶体内以及下桶体内又被隔挡件分隔为多个能够容纳不同种类垃圾的容纳空间。使用时,用户可以在上桶体和下桶体的各个容纳空间均套入垃圾袋,然后在不同的垃圾袋内放入不同种类的垃圾,在实现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垃圾桶的个数,并减少垃圾桶占用的空间;此外,上桶体和下桶体上下叠摞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垃圾桶对空间的占用,提高垃圾桶的结构紧凑性;另外,上桶体和下桶体通过底框连接为一体,垃圾桶的整体性较佳,用户能够一次性对上桶体和下桶体进行搬运,从而提高其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桶采用感应装置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拆除桶盖后的分类垃圾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拆除安装座后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桶的下桶体与底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桶中底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桶中下桶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桶采用按压锁紧装置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拆除桶盖后的分类垃圾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上桶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上桶体的底部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桶盖的示意图。
图标:100-上桶体;110-隔挡板;111-第三压条;120-限位槽;130-插接槽;140-锁定孔;150-第一压条;151-卡接头;152-铰接轴;153-铰接孔;200-下桶体;210-凹槽;220-踩踏板;230-挡块;240-第二把手;300-底框;310-安装口;320-锁定凸台;330-支撑凸台;400-桶盖;510-按压式锁体;511-固定座;512-第二复位件;513-按压体;514-卡接台;515-导向斜面;520-锁扣;530-第一复位件;610-安装座;620-感应组件;630-驱动组件;631-驱动马达;632-从动齿轮;633-主动齿轮;634-连杆;635-导向轮;640-第三复位件;650-第四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桶,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包括上桶体100和下桶体200,上桶体100的底部设有底框300,底框300的侧部设有安装口310,下桶体200经安装口310活动插入底框300内;如图2、图3、图8和图10所示,上桶体100内设有隔挡件,隔挡件将上桶体100内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下桶体200内设有隔挡件,隔挡件将下桶体200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桶,包括能够容纳不同种类垃圾的上桶体100和下桶体200,且上桶体100内以及下桶体200内又被隔挡件分隔为多个能够容纳不同种类垃圾的容纳空间。使用时,用户可以在上桶体100和下桶体200的各个容纳空间均套入垃圾袋,然后在不同的垃圾袋内放入不同种类的垃圾,在实现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垃圾桶的个数,并减少垃圾桶占用的空间;此外,上桶体100和下桶体200上下叠摞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垃圾桶对空间的占用,提高垃圾桶的结构紧凑性;另外,上桶体100和下桶体200通过底框300连接为一体,垃圾桶的整体性较佳,用户能够一次性对上桶体100和下桶体200进行搬运,从而提高其使用便捷性。
可选地,也可以仅在上桶体100内设置隔挡件,隔挡件将上桶体100内分隔为多个体积较小的容纳空间,而下桶体200内形成一个体积较大的容纳空间;或,仅在下桶体200内设置隔挡件,隔挡件将下桶体200内分隔为多个体积较小的容纳空间,而上桶体100内形成一个体积较大的容纳空间。
其中,使用下桶体200时,可以将下桶体200从底框300的安装口310处抽出或将下桶体200的顶部同步经顶框的安装口310转出或将桶口开设在下桶体200的侧壁。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0所示,隔挡件可以包括隔挡板110,隔挡板110设于上桶体100,且隔挡板110沿上桶体100的深度方向延伸,上桶体100的内底壁设有限位槽120,隔挡板110匹配插接于限位槽120。这里是隔挡件的一种具体形式,隔挡板110自上向下将上桶体100内部分隔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容纳空间,以提高不同容纳空间之间的独立性;其中,限位槽120能够对隔挡板110装入上桶体100内的位置进行限位,以提高隔挡板110的安装位置精确度,并提高隔挡板110装入上桶体100内的牢固度,减少隔挡板110受到垃圾袋内垃圾的挤压导致位置偏移等情况的发生。可选地,隔挡板110可以为实心板体,也可以为镂空板体。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可以在上桶体100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插接槽130,底框300的顶端匹配插接于插接槽130。这里是底框300与上桶体100的一种具体连接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底框300通过插接槽130插接于上桶体100,将上桶体100和下桶体200组合使用,也可以将底框300从上桶体100的插接槽130拔出,将上桶体100和下桶体200分别单独使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可以在插接槽130的侧壁设置锁定孔140,底框300的侧壁设有锁定凸台320,锁定凸台320配合插接于锁定孔140内。当底框300自下向上插入上桶体100的插接槽130时,锁定凸台320与插接槽130的侧壁挤压抵接,直至锁定凸台320到达锁定孔140的位置且卡入锁定孔140内,实现底框300与上桶体100连接的二次锁定,以减少底框300从插接槽130内脱离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0所示,可以在上桶体100的桶口处沿其周向设置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压紧的第一压条150;在下桶体200的桶口处沿其周向设置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压紧的第二压条;在隔挡件的顶部设置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压紧的第三压条111。第一压条150、第二压条和第三压条111围设于上桶体100以及下桶体200所有容纳空间的顶部开口处,用户在容纳空间装入垃圾袋后,可以使用相应的压条对垃圾袋进行压紧固定,以减少垃圾袋受垃圾的拉力坠入容纳空间内,影响用户向垃圾袋内投放垃圾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也可以仅在上桶体100的桶口处沿其周向设置第一压条150,且第一压条150可以为一段也可以为多段,如图2和图10所示,隔挡板110为一块,隔挡板110将上桶体100内分隔为两个容纳空间,第一压条150为两段,两段第一压条150与两个容纳空间一一对应设置,且两段第一压条150的两端均铰接于上桶体100,用户可以通过转动第一压条150实现第一压条150对垃圾袋的放松或压紧。具体地,可以在第一压条150的端部设有卡接头151,卡接头151与第一压条150之间连接有铰接轴152;在上桶体100的顶部设有铰接孔153,铰接轴152穿过铰接孔153,且能够绕铰接孔153转动,卡接头151和第一压条150分别卡接于卡在铰接孔153的两侧,以减少甚至避免铰接轴152从铰接孔153脱离情况的发生。可选地,也可以仅在下桶体200的通口处沿其周向设置第二压条,第二压条的形式可以采用第一压条150的形式。
或者,也可以仅在隔挡板110的顶部设置第三压条111,具体地,如图10所示,第三压条111可以沿隔挡板110的顶部延伸,且第三压条111的横截面呈倒U型,第三压条111的一端铰接于隔挡板110,当第三压条111向上转动时,用户可以将垃圾袋套入容纳空间内,并将垃圾袋与隔挡板110相应的顶部袋体搭接在隔挡板110上,然后向下转动第三压条111,隔挡板110的顶部插入第三压条111内部的槽体内,相应将袋体夹紧在隔挡板110上,其中,第三压条111的两个侧部和顶部均能够对袋体进行压紧,能够有效提高对垃圾袋固定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以在底框300的底板设置向上凸起的支撑凸台330,如图6所示,下桶体200的底部设有凹槽210,支撑凸台330插接于凹槽210,且支撑凸台330的高度大于凹槽210的深度;下桶体200与安装口310相对应的侧壁底部设有踩踏板220,向下踩踏踩踏板220,下桶体200能够绕支撑凸台330向安装口310一侧转动。这里是下桶体200设置于底框300内的一种具体形式,支撑凸台330向上顶起下桶体200,下桶体200的重心和踩踏板220分别位于支撑凸台330的两侧,无需使用下桶体200时,下桶体2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位于底框300内;需要使用下桶体200时,用户向下踩踏踩踏板220,进而带动下桶体200以支撑凸台330为支点向外转动,相应地,下桶体200顶部的桶口向外露出,用户经桶口向下桶体200内投放垃圾即可;使用完毕后,用户松开踩踏板220,下桶体2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一支撑凸台330为支点向内转动回原位,下桶体200的桶口相应进入底框300内。
具体地,可以设置下桶体200的顶部与底框300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需要取出下桶体200时,可以向上托起下桶体200,使得支撑凸台330脱离凹槽210,然后向外抽出下桶体200即可。可选地,如图4所示,下桶体200的顶部可以自外向内向下倾斜设置,以减少下桶体200向外转出时其顶部与上桶体100的桶底以及底框300干涉情况的发生;可选地,可以在下桶体200背离安装口310的侧壁的顶部设有挡块230,当下桶体200向外转动时,挡块230能够与安装口310的顶部边缘抵接,对下桶体200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以减少下桶体200从底框300内转出倾倒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可以在上桶体100顶部的桶口处铰接桶盖400;分类垃圾桶包括按压锁紧装置,按压锁紧装置包括相配合的按压式锁体510和锁扣520,按压式锁扣520设于上桶体100的顶端和桶盖400两者中的一者,锁扣520设于上桶体100的顶端和桶盖400两者中的另一者;上桶体100设有第一复位件530,第一复位件530的驱动端与桶盖400连接,向桶盖400施加朝向打开方向的转动力。在上桶体100的桶口处设置桶盖400,无需投放垃圾时,用户可以转动关闭桶盖400,锁扣520与按压式锁体510锁合,将桶盖400锁定于桶口处,桶盖400对上桶体100内的垃圾进行遮盖,以减少垃圾对外部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提高使用环境的清洁度;需要投放垃圾时,用户可以向下按动按压式锁体510,锁体不再锁定锁扣520,桶盖400在第一复位件530的驱动作用下转动打开,用户可以向上桶体100内投放垃圾;投放完毕后,用户克服第一复位件530的驱动力向下转动桶盖400,直至锁扣520与按压式锁体510接触并相互锁合,再次对桶盖400锁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垃圾桶可以采用手动按压式开关桶盖400,具体地,按压式锁体510可以包括固定座511、第二复位件512和按压体513,固定座511固设于上桶体100的顶部,按压体513铰接于所述固定座511,第二复位件512安装于固定座511,且第二复位件512的驱动端与按压体513连接,向按压体513施加朝向桶盖400的转动力,按压体513朝向桶盖400的一侧设有卡接台514;如图12所示,锁扣520设于桶盖400,且锁扣520与卡接台514相匹配。这里是按压式锁体510的一种具体形式,无需投放垃圾时,桶盖400在用户的按压作用下向下转动,直至桶盖400上的锁扣520到达卡接台514的底部,第二复位件512驱动按压体513朝向桶盖400的方向转动,卡接台514相应向下压紧锁扣520,实现按压式锁体510与锁扣520对桶盖400的锁定;需要投放垃圾时,用户对按压体513位于铰接处外部的部位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按压体513克服第二复位件512的作用力向外转动,相应地,卡接台514向上转动不再压紧锁扣520,桶盖400在第一复位件530的驱动作用下向上转动打开。可选地,可以在卡接台514上设有导向斜面515,以便于锁扣520向下到达卡接台514的底部。
按压式锁体510除上述形式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如采用甲壳虫按压开关,其中甲壳虫按压开关的锁芯可以安装于上桶体100,锁扣520安装于桶盖400;也可以将锁芯安装于桶盖400,锁扣520安装于上桶体100。
此外,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分类垃圾桶也可以采用感应式开关桶盖400,具体地,上桶体100的顶部可以铰接安装座610,安装座610沿上桶体100的周向环绕设置,且安装座610内形成安装腔,安装座610铰接有桶盖400;分类垃圾桶还可以包括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设于安装座610顶部的感应组件620和设于安装腔内的驱动组件630,驱动组件630的驱动端与桶盖400连接,用于驱动桶盖400绕铰接处往复转动,感应组件620以及驱动组件630均与控制器连接。无需投放垃圾时,感应组件620感应不到用户相应的开启动作,并将关闭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相应控制驱动组件630驱动桶盖400绕铰接处转动至关闭位置;用户需要投放垃圾时,用户的身体进入感应组件620能够感应的区域,感应组件620感应到相应的动作,并将开启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相应控制驱动组件630驱动桶盖400绕铰接处转动打开,用户投放完毕离开感应区域,感应组件620再次将关闭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相应控制驱动组件630驱动桶盖400关闭。
垃圾桶采用上述感应装置,用户无需手动开关桶盖400,可以将双手腾出进行别的操作,相应提高垃圾桶的使用便捷度;同时也能够减少用户与垃圾桶的接触,提高垃圾桶的使用清洁度。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与感应组件620以及驱动组件630的连接关系属于本申请的改进,但是控制器中相关控制程序的设定以及控制器与感应组件620、驱动组件630之间的信号传递属于现有技术,不属于本申请的改进。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630可以包括固设于安装腔内的驱动马达631和固设于桶盖400的从动齿轮632,驱动马达631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633,主动齿轮633与从动齿轮632匹配啮合。这里是驱动组件630的一种具体形式,当控制器接收到感应组件620传递的信号后,控制器控制驱动马达631运行,驱动马达631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633转动,主动齿轮633进而带动从动齿轮632转动,从动齿轮632带动桶盖400绕铰接处转动(从动齿轮632的轴线与桶盖400与安装座610的铰接轴152的轴线共线),通过控制驱动马达631的转向,实现桶盖400的开合。
可选地,如图3所示,从动齿轮632可以连接有连杆634,连杆与桶盖400固接,且从动齿轮632位于连杆的中部位置,连杆的两端还各固接一个导向轮635,安装腔的腔壁设有导向孔,从动齿轮带动连杆634及桶盖400转动的过程中,两个导向轮635随之转动,对连杆及桶盖400的转动位置进行导向限位,进一步提高桶盖400开合的位置精确度。
可选地,如图3所示,可以在安装座610或导向轮设有第三复位件640,第三复位件640的驱动端与桶盖400连接,用于驱动桶盖400朝向打开的方向转动;当桶盖400在驱动马达的驱动下打开后,第三复位件640能够对桶盖400施力以保持桶盖400的打开状态,相应减轻驱动马达的负荷。可选地,安装座610可以卡接于上桶体100,且在上桶体100设有第四复位件650,第四复位件650的驱动端与安装座610连接,用于驱动安装座610绕铰接处向上转动,需要更换垃圾袋时,可以向上转动安装座610将其与上桶体100的锁定解除(此时安装座610、感应组件620和铜盖整体向上转动),第四复位件650随后驱动安装座610向上转动并保持安装座610处于打开状态,用户可以腾出双手更换垃圾袋即可,从而进一步提高垃圾桶的使用便捷性。
具体地,第一复位件530、第二复位件512、第三复位件640和第四复位件650均可以采用扭簧。
可选地,可以在底框300设置第一把手,以便于用户对垃圾桶的搬运;类似地,可以在下桶体200的顶部设置第二把手240,以便于用户对下桶体200的安装或抽出后上托等操作;上桶体100的底部可以沿其周向设有多个支撑脚,当底框300取下,上桶体100单独使用时,多个支撑脚能够对上桶体100进行支撑,能够提高支撑稳定性并减少上桶体100底部的磨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桶体(100)和下桶体(200),所述上桶体(100)的底部设有底框(300),所述底框(300)的侧部设有安装口(310),所述下桶体(200)经所述安装口(310)活动插入所述底框(300);所述上桶体(100)内设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将所述上桶体(100)内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
和/或,所述下桶体(200)内设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将所述下桶体(200)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包括隔挡板(110),所述隔挡板(110)设于所述上桶体(100),且所述隔挡板(110)沿所述上桶体(100)的深度方向延伸,所述上桶体(100)的内底壁设有限位槽(120),所述隔挡板(110)匹配插接于所述限位槽(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桶体(100)的底部沿其周向设有插接槽(130),所述底框(300)的顶端匹配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30)的侧壁设有锁定孔(140),所述底框(300)的侧壁设有锁定凸台(320),所述锁定凸台(320)配合插接于所述锁定孔(14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桶体(100)的桶口处沿其周向设有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压紧的第一压条(150);
和/或,所述下桶体(200)的桶口处沿其周向设有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压紧的第二压条;
和/或,所述隔挡件的顶部设有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压紧的第三压条(111)。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300)的底板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凸台(330),所述下桶体(200)的底部设有凹槽(210),所述支撑凸台(330)插接于所述凹槽(210),且所述支撑凸台(330)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210)的深度;所述下桶体(200)与所述安装口(310)相对应的侧壁底部设有踩踏板(220),向下踩踏所述踩踏板(220),所述下桶体(200)能够绕所述支撑凸台(330)向所述安装口(310)一侧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桶体(100)顶部的桶口处铰接有桶盖(400);所述分类垃圾桶包括按压锁紧装置,所述按压锁紧装置包括相配合的按压式锁体(510)和锁扣(520),所述按压式锁体(510)设于所述上桶体(100)的顶端和所述桶盖(400)两者中的一者,所述锁扣(520)设于所述上桶体(100)的顶端和所述桶盖(400)两者中的另一者;
所述上桶体(100)设有第一复位件(530),所述第一复位件(530)的驱动端与所述桶盖(400)连接,向所述桶盖(400)施加朝向打开方向的转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式锁体(510)包括固定座(511)、第二复位件(512)和按压体(513),所述固定座(511)固设于所述上桶体(100)的顶部,所述按压体(513)铰接于所述固定座(511),所述第二复位件(512)安装于所述固定座(511),且所述第二复位件(512)的驱动端与所述按压体(513)连接,向所述按压体(513)施加朝向所述桶盖(400)的转动力,所述按压体(513)朝向所述桶盖(400)的一侧设有卡接台(514);所述锁扣(520)设于所述桶盖(400),且所述锁扣(520)与所述卡接台(514)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桶体(100)的顶部铰接有安装座(610),所述安装座(610)沿所述上桶体(100)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所述安装座(610)内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座(610)铰接有桶盖(400);
所述分类垃圾桶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座(610)顶部的感应组件(620)和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驱动组件(630),所述驱动组件(630)的驱动端与所述桶盖(40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桶盖(400)绕铰接处往复转动,所述感应组件(620)以及所述驱动组件(630)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30)包括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驱动马达(631)和固设于所述桶盖(400)的从动齿轮(632),所述驱动马达(631)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633),所述主动齿轮(633)与所述从动齿轮(632)匹配啮合。
CN201922486688.XU 2019-12-30 2019-12-30 分类垃圾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67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688.XU CN211767958U (zh) 2019-12-30 2019-12-30 分类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688.XU CN211767958U (zh) 2019-12-30 2019-12-30 分类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7958U true CN21176795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668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67958U (zh) 2019-12-30 2019-12-30 分类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7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9813A (en) Waste compactor apparatus
CA1315754C (en) Compartmentalized refuse container
KR200490961Y1 (ko) 보강수단이 구비된 쓰레기봉투 거치용 쓰레기통
US4593615A (en) Waste compactor apparatus
CN211767958U (zh) 分类垃圾桶
KR100421593B1 (ko) 압착식 쓰레기통
KR20120055058A (ko) 압축 작업시 뚜껑이 고정되는 압축 쓰레기통
KR200308577Y1 (ko) 압착식 쓰레기통
KR100943293B1 (ko) 가정용 분리수거 쓰레기통
KR20110025280A (ko) 압축수단이 구비된 쓰레기통
KR200338125Y1 (ko) 자동 분리수거 기능을 갖는 쓰레기통
CN210259728U (zh) 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
KR200262597Y1 (ko) 압착식 쓰레기통
CN216806710U (zh) 一种具有多个分类收集腔的实验室用垃圾收集装置
KR200477681Y1 (ko) 쓰레기 종량제 봉투 수거장치
CN210437846U (zh) 多功能组合式垃圾桶
EP1473253B1 (en) An urban waste dustbin with vertical load opening
CN211767933U (zh) 垃圾桶
CN218537971U (zh) 一种环保市政垃圾箱
JPH09278110A (ja) ティシューペーパーケース収納箱兼ゴミ箱
JP3061601U (ja) ゴミ容器
CN211593759U (zh) 一种垃圾分类桶
KR100644288B1 (ko) 봉투가 삽입되는 쓰레기통
CN212150249U (zh) 一种双层分类垃圾桶
CN211418357U (zh) 家用垃圾分类环保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