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7052U -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7052U
CN211767052U CN201921974285.3U CN201921974285U CN211767052U CN 211767052 U CN211767052 U CN 211767052U CN 201921974285 U CN201921974285 U CN 201921974285U CN 211767052 U CN211767052 U CN 211767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einforcing rib
plate
template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42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桂正
邢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ohai Ruita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ohai Ruit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ohai Ruita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ohai Ruit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42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7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7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7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的前后端卡接固定有侧板,所述U型板的上端卡接固定有盖板,所述U型板的内腔呈分别呈前后对称设有两组U型卡接条且两组U型卡接条之间形成卡接腔,两组所述U型卡接条的内腔分别固定有筒体和通管,所述筒体和通管的内腔螺纹固定有固定插接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本泡沫运输箱具有可拆分的功能,可直接更换受到损坏的部分,从而使得未受到损坏的部分可重复循环使用,设有固定插接杆、通管和筒体,旋入固定插接杆并使得固定插接杆穿过通管和透过孔并延伸至筒体内,使得固定插接杆与筒体内的弹性垫相抵触,从而使得侧板与U型板牢固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背景技术
泡沫箱就是以泡沫塑料(多孔塑料)为材料制成的箱式包装容器,塑料泡沫是内部具有很多微小气孔的塑料。泡沫箱常被运用在水果的运输还有物品的封装。
现有的泡沫运输箱为整体式结构,不可进行拆分,当泡沫箱的部分受到损坏时,需要进行整体更换,使得未受到损坏部位的泡沫箱不可进行重复循环利用,浪费资源,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的前后端卡接固定有侧板,所述U型板的上端卡接固定有盖板,所述U型板的内腔左右侧壁及其底部均固定有第一加强筋,所述U型板的内腔呈分别呈前后对称设有两组U型卡接条且两组U型卡接条之间形成卡接腔,两组所述U型卡接条的内腔分别固定有筒体和通管,所述筒体和通管的内腔螺纹固定有固定插接杆且固定插接杆的外端固定有手捏块,所述筒体的内腔固定有弹性垫,所述固定插接杆远离手捏块的一端位于筒体的内腔并与弹性垫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侧板主要结构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板体的下端设有导向插接条且导向插接条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机结构。
优选的,所述板体上设有透过孔,所述透过孔呈U型均匀等间排列,且透过孔的内腔固定有圆形通管。
优选的,所述盖板主要结构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固定有回型插接框且回型插接框的外侧设有弧度导向部,所述回型插接框的内腔固定有第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强筋主要机构有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腔和横向加强筋呈十字型排列。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长度和宽度大小与U型板相同,所述盖板与最外侧设置的U型卡接条之间围成凹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泡沫运输箱具有可拆分的功能,当U型板、侧壁或盖板的其中一组或多组受到损坏时,可直接更换受到损坏的部分,使得未损坏的部分和更换的部分组成一个新的泡沫运输箱,从而使得未受到损坏的部分可重复循环使用。
2、设有固定插接杆、通管和筒体,旋入固定插接杆并使得固定插接杆穿过外侧设置水雾U型卡接条上设有的通管和板体上设有的透过孔并延伸至内侧设置的U型卡接条上设有的筒体内,使得固定插接杆与筒体内的弹性垫相抵触,从而使得侧板与U型板牢固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的U型板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的侧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的盖板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的A点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的U型卡接条与固定插杆连接图。
图中:1、U型板;2、侧板;21、板体;22、第二加强筋;23、导向插接条;3、盖板;31、盖体;32、回型插接框;33、第三加强筋;34、弧度导向部;4、U型卡接条;5、卡接腔;6、第一加强筋;7、固定插接杆;8、手捏块;9、筒体;10、弹性垫;11、通管;12、透过孔;13、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包括U型板1,U型板1的前后端卡接固定有侧板2,U型板1的上端卡接固定有盖板3,U型板1的内腔左右侧壁及其底部均固定有第一加强筋6,U型板1的内腔呈分别呈前后对称设有两组U型卡接条4且两组U型卡接条4之间形成卡接腔5,两组U型卡接条4的内腔分别固定有筒体9和通管11,筒体9和通管11的内腔螺纹固定有固定插接杆7且固定插接杆7的外端固定有手捏块8,筒体9的内腔固定有弹性垫10,固定插接杆7远离手捏块8的一端位于筒体9的内腔并与弹性垫10相抵触。
侧板2主要结构有板体21,板体2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加强筋22,板体21的下端设有导向插接条23且导向插接条2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机结构,便于板体21结构强度的增强和板体21与U型板1的导向插接。
板体21上设有透过孔12,透过孔12呈U型均匀等间排列,且透过孔12的内腔固定有圆形通管,便于固定插接杆7穿过圆形通管从而使得板体21无法发生移动。
盖板3主要结构有盖体31,盖体31上固定有回型插接框32且回型插接框32的外侧设有弧度导向部34,回型插接框32的内腔固定有第三加强筋33,增强盖体31结构强度的同时便于盖板3与U型板1的导向插接。
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22和第三加强筋33结构相同,第一加强筋6主要机构有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腔和横向加强筋呈十字型排列,便于加强U型板1、侧板2和盖板3的结构强度,使得其不容易被损坏。
盖板3的长度和宽度大小与U型板1相同,盖板3与最外侧设置的U型卡接条4之间围成凹腔13,通过将双手伸入前后端设有的凹腔13,使得手与盖板3的下端接触,用力向上拉动盖板3,从而便于将盖板3与U型板1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本泡沫运输箱具有可拆分的功能,当U型板1、侧板2或盖板3的其中一组或多组受到损坏时,可直接更换受到损坏的部分,使得未损坏的部分和更换的部分组成一个新的泡沫运输箱,从而使得未受到损坏的部分可重复循环使用,将侧板2通过导向插接条23导向插入卡接腔5内,再通过用手捏住手捏块8旋动固定插接杆7,使得固定插接杆7穿过外侧设置水雾U型卡接条4上设有的通管11和板体21上设有的透过孔12内的圆形通管并延伸至内侧设置的U型卡接条4上设有的筒体9内,使得固定插接杆7与筒体9内的弹性垫10相抵触,从而将侧板2固定在卡接腔5内,使得侧板2不可发生移动,再将盖板3的回型插接框32插入内侧设有的U型卡接条4与U型板1所围成的腔内,使得回型插接框32的外侧壁与U型板1的侧壁与相抵触,通过回型插接框32的外侧壁上设有的弧度导向部34,便于回型插接框32导向插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包括U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的前后端卡接固定有侧板(2),所述U型板(1)的上端卡接固定有盖板(3),所述U型板(1)的内腔左右侧壁及其底部均固定有第一加强筋(6),所述U型板(1)的内腔呈分别呈前后对称设有两组U型卡接条(4)且两组U型卡接条(4)之间形成卡接腔(5),两组所述U型卡接条(4)的内腔分别固定有筒体(9)和通管(11),所述筒体(9)和通管(11)的内腔螺纹固定有固定插接杆(7)且固定插接杆(7)的外端固定有手捏块(8),所述筒体(9)的内腔固定有弹性垫(10),所述固定插接杆(7)远离手捏块(8)的一端位于筒体(9)的内腔并与弹性垫(10)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主要结构有板体(21),所述板体(2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加强筋(22),所述板体(21)的下端设有导向插接条(23)且导向插接条(2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1)上设有透过孔(12),所述透过孔(12)呈U型均匀等间排列,且透过孔(12)的内腔固定有圆形通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主要结构有盖体(31),所述盖体(31)上固定有回型插接框(32)且回型插接框(32)的外侧设有弧度导向部(34),所述回型插接框(32)的内腔固定有第三加强筋(3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22)和第三加强筋(3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强筋(6)主要机构有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呈十字型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的长度和宽度大小与U型板(1)相同,所述盖板(3)与最外侧设置的U型卡接条(4)之间围成凹腔(13)。
CN201921974285.3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Active CN211767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4285.3U CN211767052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4285.3U CN211767052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7052U true CN21176705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3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4285.3U Active CN211767052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7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67052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泡沫运输箱
CN200990487Y (zh) 软线固定装置
CN212579986U (zh) 一种汽车顶盖前横梁便于固定插接的连接装置
CN202470597U (zh) 中梁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7554787U (zh) 可拆装折叠垃圾桶
CN208278651U (zh) 一种用于收纳物件的内托
JP2000052678A (ja) 古新聞・チラシ・古雑誌収納箱
CN210654305U (zh) 一种可拆卸可重复使用的ct运输包装箱
CN207604596U (zh) 行李箱以及旅行拍照装备
CN211967467U (zh) 一种避免零件丢失的智能锁的锁芯更换装置
CN205868021U (zh) 提拉式反渗透装置
CN214617348U (zh) 一种跑步机固定管连接结构
CN212732266U (zh) 一种血液样本用的稳定运输装置
CN209963126U (zh) 一种锂电子电池内胆的固定结构
CN217624803U (zh) 一种收纳箱及显示装置
CN214297074U (zh) 一种具备防水槽的文件运输盒
CN216628455U (zh) 容器及清洁基站
CN214931816U (zh) 一种多种颜色的捆拉绳分类收纳盒
CN213007537U (zh) 汽车天窗加强框
CN212606616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场强仪存放箱
CN217633352U (zh) 一种具有插接防护结构的电力铁塔用防盗螺栓
CN210556267U (zh) 一种可适配调节型胶框
CN215232474U (zh) 一种油墨储盒用过滤装置
CN220474700U (zh) 一种极群紧装配耐振结构
CN214280785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