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7730U - 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7730U
CN211757730U CN202020205039.8U CN202020205039U CN211757730U CN 211757730 U CN211757730 U CN 211757730U CN 202020205039 U CN202020205039 U CN 202020205039U CN 211757730 U CN211757730 U CN 211757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late
fixed
driving rolle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50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学宇
高绍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50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7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7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7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同时整平、有效提升产品品质、避免浪费的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无头传送带、传送带组件、整平处理组件。该装置在使用时,先根据真空绝热板的厚度,调节第一从动滚筒与第一驱动滚筒的间距、第二从动滚筒与第二驱动滚筒的间距,再根据真空绝热板的宽度调节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间距、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的间距,然后将真空绝热板放置在上层无头传送带的表面,通过无头传送带传送至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然后依次通过第一驱动滚筒与第一从动滚筒、第二驱动滚筒与第二从动滚筒的挤压处理即可。操作简单,适合在真空绝热板领域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绝热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真空绝热板整平设备仅限于表面整平,忽略了真空绝热板侧面的不平整,出现外观不佳,进而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甚至导致产品直接拆解回收,造成较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同时整平、有效提升产品品质、避免浪费的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包括支架、无头传送带、传送带组件、整平处理组件,所述无头传送带通过传送带组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整平处理组件固定在支架上且位于无头传送带的后端,所述整平处理组件包括驱动装置、第一无头链条、第一驱动滚筒、第一从动滚筒、第二驱动滚筒、第二从动滚筒、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第四滚轮,所述第一驱动滚筒与第二驱动滚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滚筒与第二驱动滚筒之间的间距大于零,所述第一驱动滚筒的最高点、第二驱动滚筒的最高点均与上层无头传送带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驱动滚筒两端的滚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滚筒一端的滚轴上套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位于支架的外侧且二者存在间隙,所述第二驱动滚筒两端的滚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滚筒一端的滚轴上套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驱动链轮,所述第一无头链条连接依次绕过驱动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驱动链轮,所述驱动装置与外接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从动滚筒设置在第一驱动滚筒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从动滚筒设置在第二驱动滚筒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从动滚筒、第二从动滚筒通过高度可调节装置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通过第一可移动装置固定在第一驱动滚筒的一侧,所述第三滚轮、第四滚轮通过第二可移动装置固定在第一驱动滚筒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位于第一驱动滚筒和第二驱动滚筒之间,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第四滚轮的中心轴线均与无头传送带垂直,所述第一滚轮的上端面、第二滚轮的上端面、第三滚轮的上端面、第四滚轮的上端面高度均高于第一从动滚筒的最低点,所述第一滚轮的下端面、第二滚轮的下端面、第三滚轮的下端面、第四滚轮的下端面均低于第一驱动滚筒的最高点。
进一步的是,所述高度可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倒U形架、第一丝杆、第一活动板、第三链轮,所述第一倒U形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上且位于支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丝杆贯穿第一横板向下延伸且二者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丝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三链轮套设在第一丝杆上且位于第一横板与第一旋钮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板套设在第一丝杆上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一丝杆垂直且位于第一横板下方,所述第一从动滚筒靠近第一丝杆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活动板的一端,所述第二从动滚筒靠近第一丝杆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活动板的另一端;还包括第二倒U形架、第二丝杆、第二活动板、第四链轮、第二无头链条,所述第二倒U形架与第一倒U形架对称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二倒U形架包括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二丝杆贯穿第二横板向下延伸且二者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四链轮套设在第二丝杆上且与第三链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活动板套设在第二丝杆上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与第二丝杆垂直且位于第二横板下方,所述第一从动滚筒靠近第二丝杆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活动板的一端,所述第二从动滚筒靠近第二丝杆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第二活动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链轮、第四链轮通过第二无头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可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二固定板正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表面设置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矩形通孔上下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第二转轴的下端均位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第二转轴的上端均穿过第一矩形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滚轮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二滚轮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二紧固螺母;所述第二可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两侧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一活动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竖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位于第四固定板正上方,所述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的宽度均小于第一驱动滚筒与第二驱动滚筒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固定板表面设置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矩形通孔上下对应,所述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第四转轴的下端均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第四转轴的上端均穿过第二矩形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滚轮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三紧固螺母,所述第四滚轮通过轴承套设在第四转轴上,所述第四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四外螺纹,所述第四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四紧固螺母。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层无头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大小相同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或第二限位板的下端面与上层传送带上表面存在间隙,所述第一限位板通过第一伸缩装置固定在上层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第二伸缩装置固定在上层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或第二限位板的前端延伸至无头传送带的前端,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后端与第一滚轮存在间隙,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后端与第二滚轮存在间隙,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沿无头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且互相平行。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滑动杆、第一圆形套筒、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圆形套筒固定在第一连接块的上端,所述第一圆形套筒与第一滑动杆相匹配,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限位板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圆形套筒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圆形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滑动杆的第一顶紧螺杆,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二滑动杆、第二圆形套筒、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二圆形套筒固定在第二连接块的上端,所述第二圆形套筒与第二滑动杆相匹配,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限位板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形套筒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圆形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滑动杆的第二顶紧螺杆。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穿过第一活动板向下延伸至支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活动轴套与第一活动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穿过第二活动板向下延伸至支架上,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活动轴套与第二活动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杆分别位于第一丝杆的两侧,两个第二固定杆分别位于第二丝杆的两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滚筒与第二驱动滚筒之间的间距为40~200㎜。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电控箱,所述驱动电机、无头传送带的动力装置均与电控箱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滚筒的表面、第一从动滚筒的表面、第二驱动滚筒的表面、第二从动滚筒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橡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在使用时,先根据需要处理的真空绝热板的厚度,通过高度可调节装置调节第一从动滚筒与第一驱动滚筒之间的间距、第二从动滚筒与第二驱动滚筒之间的间距,然后在根据需要处理的真空绝热板的宽度,通过第一可移动装置调节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二可移动装置调节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之间的间距,然后分别启动无头传送带和驱动装置,由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驱动链轮,所述第一无头链条连接依次绕过驱动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驱动链轮,通过驱动装置便可使第一驱动滚筒、第二驱动滚筒滚动,然后将需要处理的真空绝热板放置在上层无头传送带的表面,通过无头传送带将需要处理的真空绝热板传送至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此时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便开始对真空绝热板的两个侧面开始挤压整平处理,待真空绝热板进入第一从动滚筒与第一驱动滚筒,此时第一从动滚筒与第一驱动滚筒便会上下挤压住真空绝热板,由于第一驱动滚筒处在转动状态,便会对真空绝热板的下表面进行滚动挤压整平处理,同时带动真空绝热板向后移动,由于真空绝热板与第一从动滚筒相接触存在作用力,真空绝热板便会带动第一从动滚筒转动进而对真空绝板上表面进行滚动挤压整平处理,通过第一驱动滚筒的滚动带动真空绝热板向后移动至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之间,此时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便开始对真空绝热板的两个侧面再次挤压整平处理,待真空绝热板进入第二从动滚筒与第二驱动滚筒之间,此时第二从动滚筒与第二驱动滚筒便会上下挤压住真空绝热板,由于第二驱动滚筒处在转动状态,便会对真空绝热板的下表面进行再次滚动挤压整平处理,同时带动真空绝热板向后移动,由于真空绝热板与第二从动滚筒相接触存在作用力,真空绝热板便会带动第二从动滚筒转动进而对真空绝板上表面进行再次滚动挤压整平处理,直至真空绝热板完全脱离第二驱动滚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可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可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支架1、无头传送带2、驱动装置3、第一无头链条4、第一驱动滚筒5、第一从动滚筒6、第二驱动滚筒7、第二从动滚筒8、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第三滚轮11、第四滚轮12、第一丝杆13、第一活动板14、第一立柱16、第二立柱17、第一横板18、第二丝杆19、第二活动板20、第三立柱21、第四立柱22、第二横板23、第一固定板24、第二固定板25、第一竖板26、第二竖板27、第三固定板28、第四固定板29、第一限位板30、第二限位板31、第一滑动杆32、第一圆形套筒33、第一连接块34、第二滑动杆35、第二圆形套筒36、第二连接块37、第一固定杆38、第二固定杆39、电控箱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该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包括支架1、无头传送带2、传送带组件、整平处理组件,所述无头传送带2通过传送带组件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整平处理组件固定在支架1上且位于无头传送带2的后端,所述整平处理组件包括驱动装置3、第一无头链条4、第一驱动滚筒5、第一从动滚筒6、第二驱动滚筒7、第二从动滚筒8、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第三滚轮11、第四滚轮12,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与第二驱动滚筒7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与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的间距大于零,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的最高点、第二驱动滚筒7的最高点均与上层无头传送带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两端的滚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一端的滚轴上套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位于支架1的外侧且二者存在间隙,所述第二驱动滚筒7两端的滚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滚筒7一端的滚轴上套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驱动链轮,所述第一无头链条4连接依次绕过驱动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驱动链轮,所述驱动装置3与外接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从动滚筒6设置在第一驱动滚筒5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从动滚筒8设置在第二驱动滚筒7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从动滚筒6、第二从动滚筒8通过高度可调节装置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通过第一可移动装置固定在第一驱动滚筒5的一侧,所述第三滚轮11、第四滚轮12通过第二可移动装置固定在第一驱动滚筒5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滚轮11和第四滚轮12位于第一驱动滚筒5和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所述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第三滚轮11、第四滚轮12的中心轴线均与无头传送带2垂直,所述第一滚轮9的上端面、第二滚轮10的上端面、第三滚轮11的上端面、第四滚轮12的上端面高度均高于第一从动滚筒6的最低点,所述第一滚轮9的下端面、第二滚轮10的下端面、第三滚轮11的下端面、第四滚轮12的下端面均低于第一驱动滚筒5的最高点。该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在使用时,先根据需要处理的真空绝热板的厚度,通过高度可调节装置调节第一从动滚筒6与第一驱动滚筒5之间的间距、第二从动滚筒8与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的间距,然后在根据需要处理的真空绝热板的宽度,通过第一可移动装置调节第一滚轮9与第二滚轮10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二可移动装置调节第三滚轮11与第四滚轮12之间的间距,然后分别启动无头传送带2和驱动装置3,由于所述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驱动链轮,所述第一无头链条4连接依次绕过驱动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驱动链轮,通过驱动装置3便可使第一驱动滚筒5、第二驱动滚筒7滚动,然后将需要处理的真空绝热板放置在上层无头传送带2的表面,通过无头传送带2将需要处理的真空绝热板传送至第一滚轮9与第二滚轮10之间,此时第一滚轮9与第二滚轮10便开始对真空绝热板的两个侧面开始挤压整平处理,待真空绝热板进入第一从动滚筒6与第一驱动滚筒5,此时第一从动滚筒6与第一驱动滚筒5便会上下挤压住真空绝热板,由于第一驱动滚筒5处在转动状态,便会对真空绝热板的下表面进行滚动挤压整平处理,同时带动真空绝热板向后移动,由于真空绝热板与第一从动滚筒6相接触存在作用力,真空绝热板便会带动第一从动滚筒6转动进而对真空绝板上表面进行滚动挤压整平处理,通过第一驱动滚筒5的滚动带动真空绝热板向后移动至第三年轮11与第四滚轮12之间,此时第三滚轮11与第四滚轮12便开始对真空绝热板的两个侧面再次挤压整平处理,待真空绝热板进入第二从动滚筒8与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此时第二从动滚筒8与第二驱动滚筒7便会上下挤压住真空绝热板,由于第二驱动滚筒7处在转动状态,便会对真空绝热板的下表面进行再次滚动挤压整平处理,同时带动真空绝热板向后移动,由于真空绝热板与第二从动滚筒8相接触存在作用力,真空绝热板便会带动第二从动滚筒8转动进而对真空绝板上表面进行再次滚动挤压整平处理,直至真空绝热板完全脱离第二驱动滚筒7。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高度可调节装置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高度可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倒U形架、第一丝杆13、第一活动板14、第三链轮,所述第一倒U形架包括第一立柱16、第二立柱17、第一横板18,所述第一横板1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立柱16和第二立柱17的上端,所述第一立柱16和第二立柱17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1上且位于支架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丝杆13贯穿第一横板18向下延伸且二者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3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丝杆1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三链轮套设在第一丝杆13上且位于第一横板18与第一旋钮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板14套设在第一丝杆13上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4与第一丝杆13垂直且位于第一横板18下方,所述第一从动滚筒6靠近第一丝杆13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活动板14的一端,所述第二从动滚筒8靠近第一丝杆13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活动板14的另一端;还包括第二倒U形架、第二丝杆19、第二活动板20、第四链轮、第二无头链条,所述第二倒U形架与第一倒U形架对称设置在支架1的两侧,所述第二倒U形架包括第三立柱21、第四立柱22、第二横板23,所述第二横板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立柱21和第四立柱22的上端,所述第三立柱21和第四立柱2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二丝杆19贯穿第二横板23向下延伸且二者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9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四链轮套设在第二丝杆19上且与第三链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活动板20套设在第二丝杆19上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20与第二丝杆19垂直且位于第二横板23下方,所述第一从动滚筒6靠近第二丝杆19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活动板20的一端,所述第二从动滚筒8靠近第二丝杆19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第二活动板20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链轮、第四链轮通过第二无头链条连接。通过第一旋钮转动第一丝杆13,带动第三链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无头链条带动第四链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19转动,这样便可实现高度调节。
根据实际需求,所述第一可移动装置、第二可移动装置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第一可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立柱16与第三立柱21之间的第一固定板24和第二固定板25,所述第一固定板24位于第二固定板25正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24表面设置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25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矩形通孔上下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24和第二固定板25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第二转轴的下端均位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第二转轴的上端均穿过第一矩形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滚轮9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二滚轮10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二紧固螺母;所述第二可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1两侧的第一竖板26和第二竖板27,所述第一竖板26与第一活动板14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竖板27与第二活动板2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竖板26与第二竖板27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板28和第四固定板29,所述第三固定板28位于第四固定板29正上方,所述第三固定板28、第四固定板29的宽度均小于第一驱动滚筒5与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固定板28表面设置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四固定板29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矩形通孔上下对应,所述第三固定板28和第四固定板29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第四转轴的下端均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第四转轴的上端均穿过第二矩形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滚轮11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三紧固螺母,所述第四滚轮12通过轴承套设在第四转轴上,所述第四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四外螺纹,所述第四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四紧固螺母。这样通过松动滚轮对应的紧固螺母便可滑动调节滚轮的位置,调节完之后将紧固螺母锁紧即可。
为了真空绝热板能够准确无误的到达第一滚轮9与第二滚轮10之间,所述上层无头传送带2上方设置有大小相同的第一限位板30和第二限位板31,所述第一限位板30或第二限位板31的下端面与上层传送带上表面存在间隙,所述第一限位板30通过第一伸缩装置固定在上层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二限位板31通过第二伸缩装置固定在上层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30或第二限位板31的前端延伸至无头传送带2的前端,所述第一限位板30的后端与第一滚轮9存在间隙,所述第二限位板31的后端与第二滚轮10存在间隙,所述第一限位板30和第二限位板31均沿无头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设置且互相平行。这样通过第一限位板30和第二限位板31便可保证真空绝热板能够准确无误的到达第一滚轮9与第二滚轮10之间。
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为现有技术,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为以下结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滑动杆32、第一圆形套筒33、第一连接块34,所述第一连接块34的下端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圆形套筒33固定在第一连接块34的上端,所述第一圆形套筒33与第一滑动杆32相匹配,所述第一滑动杆3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限位板30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滑动杆3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圆形套筒33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圆形套筒3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滑动杆32的第一顶紧螺杆,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二滑动杆35、第二圆形套筒36、第二连接块37,所述第二连接块37的下端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二圆形套筒36固定在第二连接块37的上端,所述第二圆形套筒36与第二滑动杆35相匹配,所述第二滑动杆3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限位板31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滑动杆35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形套筒36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圆形套筒3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滑动杆35的第二顶紧螺杆。这样通过松动第一顶紧螺杆、第二顶紧螺杆,便可调节第一限位板30和第二限位板31之间的间距,调整好之后再次将第一顶紧螺杆、第二顶紧螺杆锁紧即可。
为了加强第一活动板14和第二活动板20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横板18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杆38,所述第一固定杆38的下端穿过第一活动板14向下延伸至支架1上,所述第一固定杆38通过活动轴套与第一活动板1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23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杆39,所述第二固定杆39的下端穿过第二活动板20向下延伸至支架1上,所述第二固定杆39通过活动轴套与第二活动板20活动连接。这样通过第一固定杆38便可加强第一活动板14的稳定性,通过第二固定杆39便可加强第二活动板20的稳定性。
从受力均匀的角度考虑,所述第一固定杆38和第二固定杆39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杆38分别位于第一丝杆13的两侧,两个第二固定杆39分别位于第二丝杆19的两侧。
根据实际需求,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与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的间距为40~200㎜。
驱动装置3为现有技术,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3为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电控箱40,所述驱动电机、无头传送带2的动力装置均与电控箱40相连。这样通过电控箱40便可方便操控启停无头传送带2和驱动电机。
为了避免真空绝热板在挤压过程中出现破损的情况,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的表面、第一从动滚筒6的表面、第二驱动滚筒7的表面、第二从动滚筒8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橡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这样通过保护层便可对真空绝热板起到保护,避免挤压过程中出现破损的情况。

Claims (10)

1.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无头传送带(2)、传送带组件、整平处理组件,所述无头传送带(2)通过传送带组件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整平处理组件固定在支架(1)上且位于无头传送带(2)的后端,所述整平处理组件包括驱动装置(3)、第一无头链条(4)、第一驱动滚筒(5)、第一从动滚筒(6)、第二驱动滚筒(7)、第二从动滚筒(8)、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第三滚轮(11)、第四滚轮(12),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与第二驱动滚筒(7)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与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的间距大于零,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的最高点、第二驱动滚筒(7)的最高点均与上层无头传送带(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两端的滚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一端的滚轴上套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位于支架(1)的外侧且二者存在间隙,所述第二驱动滚筒(7)两端的滚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滚筒(7)一端的滚轴上套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驱动链轮,所述第一无头链条(4)连接依次绕过驱动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驱动链轮,所述驱动装置(3)与外接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从动滚筒(6)设置在第一驱动滚筒(5)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从动滚筒(8)设置在第二驱动滚筒(7)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从动滚筒(6)、第二从动滚筒(8)通过高度可调节装置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通过第一可移动装置固定在第一驱动滚筒(5)的一侧,所述第三滚轮(11)、第四滚轮(12)通过第二可移动装置固定在第一驱动滚筒(5)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滚轮(11)和第四滚轮(12)位于第一驱动滚筒(5)和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所述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第三滚轮(11)、第四滚轮(12)的中心轴线均与无头传送带(2)垂直,所述第一滚轮(9)的上端面、第二滚轮(10)的上端面、第三滚轮(11)的上端面、第四滚轮(12)的上端面高度均高于第一从动滚筒(6)的最低点,所述第一滚轮(9)的下端面、第二滚轮(10)的下端面、第三滚轮(11)的下端面、第四滚轮(12)的下端面均低于第一驱动滚筒(5)的最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可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倒U形架、第一丝杆(13)、第一活动板(14)、第三链轮,所述第一倒U形架包括第一立柱(16)、第二立柱(17)、第一横板(18),所述第一横板(1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立柱(16)和第二立柱(17)的上端,所述第一立柱(16)和第二立柱(17)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1)上且位于支架(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丝杆(13)贯穿第一横板(18)向下延伸且二者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3)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丝杆(1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三链轮套设在第一丝杆(13)上且位于第一横板(18)与第一旋钮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板(14)套设在第一丝杆(13)上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4)与第一丝杆(13)垂直且位于第一横板(18)下方,所述第一从动滚筒(6)靠近第一丝杆(13)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活动板(14)的一端,所述第二从动滚筒(8)靠近第一丝杆(13)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活动板(14)的另一端;还包括第二倒U形架、第二丝杆(19)、第二活动板(20)、第四链轮、第二无头链条,所述第二倒U形架与第一倒U形架对称设置在支架(1)的两侧,所述第二倒U形架包括第三立柱(21)、第四立柱(22)、第二横板(23),所述第二横板(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立柱(21)和第四立柱(22)的上端,所述第三立柱(21)和第四立柱(2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二丝杆(19)贯穿第二横板(23)向下延伸且二者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9)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四链轮套设在第二丝杆(19)上且与第三链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活动板(20)套设在第二丝杆(19)上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20)与第二丝杆(19)垂直且位于第二横板(23)下方,所述第一从动滚筒(6)靠近第二丝杆(19)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活动板(20)的一端,所述第二从动滚筒(8)靠近第二丝杆(19)一端的滚轴通过轴承固定第二活动板(20)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链轮、第四链轮通过第二无头链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立柱(16)与第三立柱(21)之间的第一固定板(24)和第二固定板(25),所述第一固定板(24)位于第二固定板(25)正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24)表面设置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25)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矩形通孔上下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24)和第二固定板(25)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第二转轴的下端均位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第二转轴的上端均穿过第一矩形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滚轮(9)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二滚轮(10)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二紧固螺母;所述第二可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1)两侧的第一竖板(26)和第二竖板(27),所述第一竖板(26)与第一活动板(14)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竖板(27)与第二活动板(2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竖板(26)与第二竖板(27)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板(28)和第四固定板(29),所述第三固定板(28)位于第四固定板(29)正上方,所述第三固定板(28)、第四固定板(29)的宽度均小于第一驱动滚筒(5)与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固定板(28)表面设置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四固定板(29)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矩形通孔上下对应,所述第三固定板(28)和第四固定板(29)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第四转轴的下端均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第四转轴的上端均穿过第二矩形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滚轮(11)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三紧固螺母,所述第四滚轮(12)通过轴承套设在第四转轴上,所述第四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四外螺纹,所述第四转轴的上端套设有第四紧固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无头传送带(2)上方设置有大小相同的第一限位板(30)和第二限位板(31),所述第一限位板(30)或第二限位板(31)的下端面与上层传送带上表面存在间隙,所述第一限位板(30)通过第一伸缩装置固定在上层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二限位板(31)通过第二伸缩装置固定在上层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30)或第二限位板(31)的前端延伸至无头传送带(2)的前端,所述第一限位板(30)的后端与第一滚轮(9)存在间隙,所述第二限位板(31)的后端与第二滚轮(10)存在间隙,所述第一限位板(30)和第二限位板(31)均沿无头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设置且互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滑动杆(32)、第一圆形套筒(33)、第一连接块(34),所述第一连接块(34)的下端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圆形套筒(33)固定在第一连接块(34)的上端,所述第一圆形套筒(33)与第一滑动杆(32)相匹配,所述第一滑动杆(3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限位板(30)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滑动杆(3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圆形套筒(33)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圆形套筒(3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滑动杆(32)的第一顶紧螺杆,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二滑动杆(35)、第二圆形套筒(36)、第二连接块(37),所述第二连接块(37)的下端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二圆形套筒(36)固定在第二连接块(37)的上端,所述第二圆形套筒(36)与第二滑动杆(35)相匹配,所述第二滑动杆(3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限位板(31)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滑动杆(35)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形套筒(36)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圆形套筒(3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滑动杆(35)的第二顶紧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8)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杆(38),所述第一固定杆(38)的下端穿过第一活动板(14)向下延伸至支架(1)上,所述第一固定杆(38)通过活动轴套与第一活动板(1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23)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杆(39),所述第二固定杆(39)的下端穿过第二活动板(20)向下延伸至支架(1)上,所述第二固定杆(39)通过活动轴套与第二活动板(20)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8)和第二固定杆(39)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杆(38)分别位于第一丝杆(13)的两侧,两个第二固定杆(39)分别位于第二丝杆(19)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与第二驱动滚筒(7)之间的间距为40~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为驱动电机,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电控箱(40),所述驱动电机、无头传送带(2)的动力装置均与电控箱(40)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滚筒(5)的表面、第一从动滚筒(6)的表面、第二驱动滚筒(7)的表面、第二从动滚筒(8)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橡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
CN202020205039.8U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Active CN211757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5039.8U CN211757730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5039.8U CN211757730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7730U true CN211757730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0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5039.8U Active CN211757730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7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71477U (zh) 一种板材输送直角换向装置
CN205739159U (zh) 一种翻转下料机
CN109768122B (zh) 引出线焊接机
CN217493019U (zh) 一种改进型等离子切割机
CN210651882U (zh) 一种防火板生产用贴膜装置
CN211757730U (zh) 一种真空绝热板表面与侧面整平装置
CN113581803A (zh) 一种防偏移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11589495U (zh) 一种用于超高压开关柜木地板双面砂光的砂光机
CN216229921U (zh) 一种木制品加工用木板压平装置
CN115256887A (zh) 一种pvc木塑板热挤出后整形装置
CN210849071U (zh) 一种用于桁架生产的导向压紧装置
CN108638491B (zh) 一种海绵自动压顶覆膜机
CN208410751U (zh) 一种海绵自动压顶覆膜机
CN218859459U (zh) 一种低阻力物料输送机
CN220864268U (zh) 一种封边设备
CN219098277U (zh)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用建材卷平整装置
CN112171753A (zh) 一种真空绝热板芯材预开槽的装置
CN213568155U (zh) 一种节能型升降输送辊台
CN213866998U (zh) 一种用于开衫制造的布匹整切设备
CN21694108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栈板双面刨木机
CN218965645U (zh) 一种木板材智能加工设备
CN217604928U (zh) 一种铝单板平整度检测设备
CN219900641U (zh) 一种铁皮切割用激光切割机
CN213164710U (zh) 一种立式双面打磨机
CN216831381U (zh) 一种数控雕刻机的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urface and Side Leveling Device for Vacuum Insulation Boar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Pledgee: Sichuan jiahaoda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Co.,Ltd.

Pledgor: SICHUAN MICRON VIP NEW MATERI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