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3695U -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3695U
CN211753695U CN202020216535.3U CN202020216535U CN211753695U CN 211753695 U CN211753695 U CN 211753695U CN 202020216535 U CN202020216535 U CN 202020216535U CN 211753695 U CN211753695 U CN 211753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air outlet
shell
filter box
activated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65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斌
郑启竹
杨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Baio Environme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Baio Environme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Baio Environme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Baio Environme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65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3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3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3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包括壳体和复数个可盛装过滤填料的过滤机构;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复数个所述过滤机构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设置;所述过滤机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封闭,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开放,以使气体进入该过滤机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过滤机构间形成单侧出风的第一出风通道、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壳体侧壁间形成单侧出风第二出风通道,且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皆封闭。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喷涂车间和化工厂等工厂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为减少废气的排放,需要通过空气净化设备对废气进行吸附处理,其中活性炭除臭设备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炭除臭设备存在以下缺陷:
1)废气通过活性炭层时间短,造成过滤不够彻底;
2)因处理气量大,采用单层吸附形式,第一会出现活性炭层太厚,使系统产生很大的阻力,第二整体体积很大,不利于现场设备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用于改善废气的吸附率,提高空气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包括壳体和复数个可盛装过滤填料的过滤机构;
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复数个所述过滤机构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设置;
所述过滤机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封闭,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开放,以使气体进入该过滤机构;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过滤机构间形成单侧出风的第一出风通道,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壳体侧壁间形成单侧出风的第二出风通道,且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皆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复数个第一过滤箱和复数个第二过滤箱;
所述第一过滤箱竖直设置,且该第一过滤箱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箱呈类L型,且该第二过滤箱排料侧朝向所述壳体侧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过滤箱与所述第二过滤箱间形成单侧开放的进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顶部与所述壳体连接并分别在所述壳体顶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该第一过滤箱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和与该第二过滤箱连通的第二进料口;
所述第一过滤箱底部和第二过滤箱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
所述第一导流槽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侧壁连接;
所述第二导流槽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侧壁连接;
在所述壳体侧壁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槽连通的第一排料口和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的第二排料口;
所述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上皆设置有可开关的刀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槽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贴合于所述壳体侧壁;
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由所述出风口朝进风口方向倾斜,以使过滤填料能够沿着该第一斜面落入所述第二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填料为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过滤机构并采用可实现单侧进风和单侧排风的结构,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活性炭过滤器过滤阻力大、过滤器滤层面积小、过滤器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更换活性炭困难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
标号说明:
1、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第一排料口;14、第二排料口;
2、过滤机构;21、第一过滤箱;22、第二过滤箱;201、第一进料口;202、第二进料口;211、第一导流槽;221、第二导流槽;212、第一斜面;213、第二斜面;
3、第一出风通道;
4、第二出风通道;
5、进风通道;
6、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图5,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包括壳体和复数个可盛装过滤填料的过滤机构;
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复数个所述过滤机构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设置;
所述过滤机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封闭,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开放,以使气体进入该过滤机构;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过滤机构间形成单侧出风的第一出风通道,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壳体侧壁间形成单侧出风的第二出风通道,且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皆封闭。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过滤机构并采用可实现单侧进风和单侧排风的结构,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活性炭过滤器过滤阻力大、过滤器滤层面积小、过滤器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更换活性炭困难等缺陷。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复数个第一过滤箱和复数个第二过滤箱;
所述第一过滤箱竖直设置,且该第一过滤箱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箱呈类L型,且该第二过滤箱排料侧朝向所述壳体侧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过滤箱与所述第二过滤箱间形成单侧开放的进风通道。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复数个过滤箱,能够提高废气的处理量,以及提高了废气的过滤效果;形成单侧开放的进风通道,能够使进入的废气皆得到处理,提高废气的净化率;第二过滤箱排料侧朝向壳体侧壁倾斜,能够与第一过滤箱形成单侧开放的进风通道,使废气仅从一个进风口进入,提高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该第一过滤箱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和与该第二过滤箱连通的第二进料口;
所述第一过滤箱包括设置于该第一过滤箱底部的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过滤箱包括设置于该第二过滤箱底部的第二导流槽;
所述第一导流槽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侧壁连接;
所述第二导流槽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侧壁连接;
在所述壳体侧壁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槽连通的第一排料口和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的第二排料口;
所述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上皆设置有可开关的刀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槽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贴合于所述壳体侧壁;
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由所述出风口朝进风口方向倾斜,以使过滤填料能够沿着该第一斜面落入所述第二斜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导流槽经合理设计布局,使排料无死角,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皆集中于壳体的侧下方,能够使过滤填料彻底排出;设置刀阀,用于控制排料口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填料为活性炭。
由上述描述可知,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在过滤机构内填充活性炭,能够吸附废气中的杂质及部分有害气体,达到净化废气的效果。
请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包括壳体1和复数个可盛装过滤填料的过滤机构2;
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
复数个所述过滤机构2沿所述进风口11至所述出风口12的方向设置;
所述过滤机构2靠近所述出风口12的一端封闭,靠近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开放,以使气体进入该过滤机构2;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过滤机构2间形成单侧出风的第一出风通道3、所述过滤机构2与所述壳体1侧壁间形成单侧出风第二出风通道4,且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和第二出风通道4朝向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皆封闭。
优选的,设置两个过滤机构2;
参照图2,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复数个第一过滤箱21和复数个第二过滤箱22;
所述第一过滤箱21竖直设置,且该第一过滤箱21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箱22呈类L型,且该第二过滤箱22排料侧朝向所述壳体1侧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过滤箱21与所述第二过滤箱22间形成单侧开放的进风通道5。
优选的,第一过滤箱21和第二过滤箱22皆设置4个;
具体的,参照图2,四个第一过滤箱21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其中,第一过滤箱21和第二过滤箱22内皆设置有8个填料槽,填料槽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设置;
参照图2和图5,所述壳体1在所述壳体1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箱21和第二过滤箱2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该第一过滤箱21连通的第一进料口201和与该第二过滤箱22连通的第二进料口202;
所述第一过滤箱21包括设置于该第一过滤箱21底部的第一导流槽211,所述第二过滤箱22包括设置于该第二过滤箱22底部的第二导流槽221;
所述第一导流槽211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箱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侧壁连接;
所述第二导流槽221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箱2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侧壁连接;
在所述壳体1侧壁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槽211连通的第一排料口13和与所述第二导流槽221连通的第二排料口14;
上述过滤填料为活性炭;
其中,与第一排料口13和第二排料口14连接的壳体侧壁为斜面,因此第一排料口13和第二排料口14位于斜面上,便于将活性炭填料排出。
参照图4,所述第一导流槽211包括第一斜面212和第二斜面213,所述第二斜面213贴合于所述壳体1侧壁;
所述第一斜面212远离所述第二斜面213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斜面213;
所述第一斜面212由所述出风口12朝进风口11方向倾斜,以使过滤填料能够沿着该第一斜面212落入所述第二斜面213。;
其中,第一排料口13与第二斜面213连通;
参照图3,所述第一排料口13和第二排料口14上皆设置有可开关的刀阀6;
具体的,刀阀6可单侧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参数如下:
处理风量(m3/h):10万;
设备阻力(Pa):900;
过滤面积(㎡):96;
过滤速度(m/s):0.29<0.5;
一次性装填活性炭连续使用时间(天):≥90天;
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皆填满的情况下,90天需要更换一次活性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采用单侧进风和单侧出风的方式,提高了废气净化率,改善了废气净化效果;设置导流槽,能够使完成过滤的活性炭顺利排出,而不会在过滤箱内有残留;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的等体积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而言,过滤面积是现有的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的2~4倍,而阻力仅占现有的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的1/2~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复数个可盛装过滤填料的过滤机构;
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复数个所述过滤机构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设置;
所述过滤机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封闭,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开放,以使气体进入该过滤机构;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过滤机构间形成单侧出风的第一出风通道,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壳体侧壁间形成单侧出风的第二出风通道,且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皆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复数个第一过滤箱和复数个第二过滤箱;
所述第一过滤箱竖直设置,且该第一过滤箱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箱呈类L型,且该第二过滤箱排料侧朝向所述壳体侧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过滤箱与所述第二过滤箱间形成单侧开放的进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该第一过滤箱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和与该第二过滤箱连通的第二进料口;
所述第一过滤箱包括设置于该第一过滤箱底部的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过滤箱包括设置于该第二过滤箱底部的第二导流槽;
所述第一导流槽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侧壁连接;
所述第二导流槽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侧壁连接;
在所述壳体侧壁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槽连通的第一排料口和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的第二排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贴合于所述壳体侧壁;
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由所述出风口朝进风口方向倾斜,以使过滤填料能够沿着该第一斜面落入所述第二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上皆设置有可开关的刀阀。
CN202020216535.3U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 Active CN211753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535.3U CN211753695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535.3U CN211753695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3695U true CN211753695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6535.3U Active CN211753695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3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53695U (zh) 一种卧式活性炭除臭设备
CN211255540U (zh) 一种印刷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7755963U (zh) 一种易于换料的活性炭吸附箱
CN213761107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除尘净化装置
CN112520711B (zh) 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变压吸附式制氮机
CN201333371Y (zh) 高压气体纯化器及高压气体纯化装置
CN210131532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工况的生物法废气处理装置
CN204582929U (zh) 气体净化用填料床设备
CN110801731A (zh) 一种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工艺中烟气净化装置
CN210665172U (zh) 一种高纯无水氢氟酸取样设备
CN218901332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吸附设备
CN209636020U (zh) 一种新型环保水处理设备自动控制设备
CN209060809U (zh) 一种有机气体空气污染防治及除臭装置
CN208553625U (zh) 连续式高温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6214984U (zh) 断路器sf6气体过滤装置
CN207137632U (zh) 一种挥发性气体异味吸附装置
CN217247837U (zh) 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CN206008439U (zh) 一种化工车间净化液空气过滤装置
CN205730620U (zh) 高效空气过滤器
CN209490663U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的分散蓝加工用母液分离设备
CN216468627U (zh) 一种夹层循环除尘下料装置
CN212214938U (zh) 一种环保型化工废气吸附处理装置
CN217755067U (zh)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生产用储存设备
CN205023905U (zh) 网前箱供水装置
CN209602085U (zh) 一种不锈钢制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