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2209U -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2209U
CN211752209U CN201922064805.3U CN201922064805U CN211752209U CN 211752209 U CN211752209 U CN 211752209U CN 201922064805 U CN201922064805 U CN 201922064805U CN 211752209 U CN211752209 U CN 211752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plate
leg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48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保春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Royalstar Electron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Royalstar Electron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Royalstar Electron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Royalstar Electron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48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2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2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2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涉及健身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支架相对两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坐板,矩形滑槽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坐板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靠板,底板一表面开设有T型滑槽,T型滑槽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H型滑块侧面固定连接,传动杆一端通过铰座与靠板侧面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坐板、靠板、T型滑槽、传动杆、连接板、脚蹬杆和手抓杆的设计,能够切换两个不同的动作来锻炼腿力,提高了锻炼者健身的积极性,避免了现有的腿力锻炼设备结构复杂,功能单一,锻炼者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容易导致乏味,降低了锻炼者健身的积极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
背景技术
体育健身,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获得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有氧健身器材,力量健身器材、自由重量器材,最常见的有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健腹机等等。
现有的腿力锻炼设备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往往只能以一个动作锻炼腿力,锻炼者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容易导致乏味,降低了锻炼者健身的积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通过坐板、第一弹簧、靠板、T型滑槽、第二弹簧、传动杆、连接板、脚蹬杆和手抓杆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腿力锻炼设备结构复杂,功能单一,锻炼者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容易导致乏味,降低了锻炼者健身的积极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相对两内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支架相对两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相对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面与矩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滑槽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滑块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坐板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靠板,所述支架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一表面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H型滑块,所述T型滑槽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H型滑块侧面固定连接,所述H型滑块顶部通过铰座铰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通过铰座与靠板侧面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坐板另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钢绳,所述钢绳一端与H型滑块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脚蹬杆,所述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抓杆,所述手抓杆位于脚蹬杆的正上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另一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挡腿杆,所述挡腿杆一侧面与连接板侧面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坐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所述坐板上表面开设有漏水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坐板、第一弹簧、靠板、T型滑槽、第二弹簧、传动杆、连接板、脚蹬杆和手抓杆的设计,人坐在坐板上,腿部向上转动,连接板通过钢绳带动H型滑块水平滑动并压缩第二弹簧,同时H型滑块通过传动杆带动靠板向上转动至垂直于坐板,使靠板带动人的背部坐起;然后人的腿部向下缩起,同时人的背部向后躺下,H型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水平往回滑动,使H型滑块通过传动杆带动靠板向后转动,同时H型滑块通过钢绳带动连接板向下转动至垂直状态;然后人挺背坐起来,并将脚部放在脚蹬杆上,使腿部处于弯曲状态,同时双手抓住手抓杆上,然后脚部缓慢踩蹬脚蹬杆使腿部处于伸直状态,使坐板沿着支架的矩形滑槽向后滑动,并压缩矩形滑槽一端的第一弹簧,然后腿部缓慢弯曲,使坐板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往回滑动至原位置,可以切换两个不同的动作来锻炼腿力,提高了锻炼者健身的积极性,避免了现有的腿力锻炼设备结构复杂,功能单一,锻炼者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容易导致乏味,降低了锻炼者健身的积极性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结构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架,101-矩形滑槽,102-坐板,103-第一弹簧,104-靠板,105-底板,106-T型滑槽,107-H型滑块,108-第二弹簧,109-传动杆,110-连接板,111-脚蹬杆,112-手抓杆,113-挡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包括支架1;支架1相对两内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滑槽101,支架1相对两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坐板102,坐板102相对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一侧面与矩形滑槽101内壁滑动连接,矩形滑槽1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3,第一弹簧103一端与滑块侧面固定连接,坐板102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靠板104,支架1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105,底板105一表面开设有T型滑槽106,T型滑槽106内壁滑动连接有H型滑块107,T型滑槽10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8,第二弹簧108一端与H型滑块107侧面固定连接,H型滑块107顶部通过铰座铰接有传动杆109,传动杆109一端通过铰座与靠板104侧面铰接。
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坐板102另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10,连接板110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钢绳,钢绳一端与H型滑块107侧面固定连接。
其中如图2所示,支架1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脚蹬杆111,支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抓杆112,手抓杆112位于脚蹬杆111的正上方位置。
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板110另一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挡腿杆113,挡腿杆113一侧面与连接板110侧面相平行。
其中,坐板10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坐板102上表面开设有漏水孔,防止汗水在坐板102上积累。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人坐在坐板102上,并躺在倾斜状态的靠板104上,同时两只腿分别放在连接板110的挡腿杆113一侧,然后腿部向上转动,并通过挡腿杆113带动连接板110向上发生转动,连接板110通过钢绳带动H型滑块107水平滑动并压缩第二弹簧108,同时H型滑块107通过传动杆109带动靠板104向上转动至垂直于坐板102,使靠板104带动人的背部坐起,此时人的背部靠在垂直于坐板102的靠板104上,人的腿部伸长带动连接板110处于倾斜状态;然后人的腿部向下缩起,同时人的背部向后躺下,H型滑块107在第二弹簧108的弹力下水平往回滑动,使H型滑块107通过传动杆109带动靠板104向后转动,同时H型滑块107通过钢绳带动连接板110向下转动至垂直状态,然后再重复步骤SS01,循环动作来锻炼腿力;然后人挺背坐起来,并将脚部放在脚蹬杆111上,使腿部处于弯曲状态,同时双手抓住手抓杆112上,然后脚部缓慢踩蹬脚蹬杆111使腿部处于伸直状态,使坐板102沿着支架1的矩形滑槽101向后滑动,并压缩矩形滑槽101一端的第一弹簧103,然后腿部缓慢弯曲,使坐板102在第一弹簧103的弹力下往回滑动至原位置,然后循环上述动作来锻炼腿力,方便切换两个不同的动作来锻炼腿力,提高了锻炼者健身的积极性,避免了现有的腿力锻炼设备结构复杂,功能单一,锻炼者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容易导致乏味,降低了锻炼者健身的积极性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相对两内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滑槽(101),所述支架(1)相对两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坐板(102),所述坐板(102)相对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面与矩形滑槽(1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滑槽(1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3),所述第一弹簧(103)一端与滑块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坐板(102)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靠板(104),所述支架(1)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105),所述底板(105)一表面开设有T型滑槽(106),所述T型滑槽(106)内壁滑动连接有H型滑块(107),所述T型滑槽(10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8),所述第二弹簧(108)一端与H型滑块(107)侧面固定连接,所述H型滑块(107)顶部通过铰座铰接有传动杆(109),所述传动杆(109)一端通过铰座与靠板(104)侧面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02)另一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10),所述连接板(110)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钢绳,所述钢绳一端与H型滑块(107)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脚蹬杆(111),所述支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抓杆(112),所述手抓杆(112)位于脚蹬杆(111)的正上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0)另一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挡腿杆(113),所述挡腿杆(113)一侧面与连接板(110)侧面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0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所述坐板(102)上表面开设有漏水孔。
CN201922064805.3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 Active CN211752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4805.3U CN211752209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4805.3U CN211752209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2209U true CN21175220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0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4805.3U Active CN211752209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22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395A (zh) * 2019-11-26 2020-03-24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395A (zh) * 2019-11-26 2020-03-24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0898395B (zh) * 2019-11-26 2023-08-29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6817U (zh) 一种用于腿部肌肉的坐式分腿健身装置
CN111672053B (zh) 一种坐卧式多功能健身康复机
CN211752209U (zh)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
CN211798520U (zh) 一种健美操柔韧性训练辅助装置
CN110898395A (zh) 一种健身用腿力锻炼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5081652U (zh) 一种自助设定康复运动轨迹的健身装置
CN202005981U (zh) 一种腿部健身器
CN202876214U (zh) 昆虫造型多功能运动健身器
CN212593801U (zh) 一种竞技健美操训练拉伸装置
CN210963836U (zh) 自重划船器
CN206518815U (zh) 一种便携式健身器材
CN214436121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架
CN206881013U (zh) 一种可方便携带的腹肌训练器材
CN216798608U (zh) 一种可折叠的新型磁阻划船器
CN213698715U (zh) 一种腿部训练机
CN214019050U (zh) 一种可收折的划船器
CN220918057U (zh) 一种健美操拉伸训练器材
CN210543096U (zh) 一种多功能踏步机
CN213100664U (zh) 一种体育健身用腿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
CN216877756U (zh) 揉面式变形健身装置
CN214130100U (zh) 一种腿蹬提转叶健身器
CN217908877U (zh) 一种滑雪机
CN217287062U (zh) 一种具有折叠移动结构的风阻划船
CN217489667U (zh) 一种推拉扭腰健身训练器
CN211215318U (zh) 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