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2179U - 一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2179U
CN211752179U CN202020062045.2U CN202020062045U CN211752179U CN 211752179 U CN211752179 U CN 211752179U CN 202020062045 U CN202020062045 U CN 202020062045U CN 211752179 U CN211752179 U CN 211752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limb
connecting rod
hind limb
platform
exercis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20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付新驰
沈进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0620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2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2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2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前肢运动机构、后肢运动机构、联动机构、中间支撑机构以及倾斜机构,所述前肢运动机构安装于倾斜机构上,所述后肢运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后肢运动机构连接,所述中间支撑机构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安装于所述中间支撑机构上。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大大提高了患者爬行时的舒适度和矫正爬行姿势。

Description

一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医药学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形成了许多传统的康复医疗方法。据统计,脊椎病患者和腰椎病患者人数是成人总数的60%~80%,尤其是中老年人。据报道,97%的中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椎病,并且有了年轻化的趋势。脊椎病作为一种临床多发病,当病情没有得到及时遏制、任其发展的话,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目前,脊椎病临床前期治疗多采用药物和矫正治疗,后期主要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以及爬行训练等自然疗法,其中爬行训练康复效果较佳。有科学家研究指出,四脚着地的爬行动物很少患有脊椎方面的疾病,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动物采用爬行的活动方式,由四肢来共同分担身体重量,从而较小的脊椎的负担。
依靠现有技术中的爬行机的机械结构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只是单一的往复直线运动,和爬行的实际动作轨迹相差较大,且运动强度较高,并不适用于脊椎病患者的康复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装置,用于解决依靠现有技术中的爬行机的机械结构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只是单一的往复直线运动,和爬行的实际动作轨迹相差较大,且运动强度较高,并不适用于脊椎病患者的康复过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
前肢运动机构,其安装于倾斜机构上;
后肢运动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上;
联动机构,其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后肢运动机构连接;
中间支撑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安装于所述中间支撑机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肢运动机构包括:
前肢平台,其通过第一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倾斜机构上;
第一曲柄,其分布于所述前肢平台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一曲柄通过第一传动轴固定于所述前肢平台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
第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肢平台上的滑块通过安装在滑块上的移动部件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撑机构包括:
第二支撑机构,其上安装有所述联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固定于所述倾斜机构上;
中间支撑带,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后肢运动机构包括:
后肢平台,其通过第三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倾斜机构上;
第二曲柄,其分布于所述后肢平台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二曲柄通过第二传动轴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肢平台上的腿部支撑机构的一侧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肢运动机构还包括:
第一导轨,其安装于所述前肢平台的两端;
第一移动滑块,其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后肢运动机构还包括:
第二导轨,其安装于所述后肢平台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后肢运动机构还包括:
第二移动滑块,其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上;
腿部支撑机构,其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滑块的上端,所述腿部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连杆,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的第一传动轴上;
第二传动连杆,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后肢运动机构的第二传动轴上;
电机轴,其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另一端、第二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机构包括:
底座,其上安装有所述前肢运动机构、中间支撑机构以及后肢运动机构;
推杆,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肢运动机构还包括:
手柄,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训练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包括前肢运动机构、后肢运动机构、联动机构、中间支撑机构以及倾斜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在人体运动时,可以实现前肢为椭圆形运动轨迹、后肢为直线运动轨迹,更加符合人在爬行时的四肢运动轨迹,大大提高了患者爬行时的舒适度和矫正爬行姿势,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电机,从而实现被动运动,使用者也可以不使用电机进行主动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在设计时充分地考虑了使用者的需求,较为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四肢同时运动,而且设置有中间支撑机构,因此本实用新型大大减轻了患者在使用时的负担,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前肢平台和后肢平台的距离可以调整,而且不会改变人体四肢的运动轨迹,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以及患有不同程度颈椎病的患者,适用人群范围较广。
本实用新型设有倾斜机构,可以适当的调节整个训练装置的角度,以尝试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强度,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康复情况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前肢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后肢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中间支撑机构和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倾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联动机构为带传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联动机构为链传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 前肢运动机构
20 中间支撑机构
21 第二支撑机构
30 联动机构
31 第一传动连杆
32 第二传动连杆
33 电机轴
40 后肢运动机构
50 倾斜机构
101 第一曲柄
102 手柄
103 第一连杆
104 第一导轨
105 第一移动滑块
106 前肢平台
107 第一传动轴
201 中间支撑带
202 上部支架
203 底部支架
301 电机
302 电机支架
401 第二曲柄
402 第二连杆
403 第二导轨
404 腿部支撑机构
405 第二传动轴
406 后肢平台
407 第二移动滑块
501 底座
502 底板
503 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前肢运动机构10、中间支撑机构20、联动机构30、后肢运动机构40以及倾斜机构50。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安装于倾斜机构50上。所述后肢运动机构40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50上。具体的,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用于训练前肢,所述后肢运动机构40用于训练后肢,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后肢运动机构40分别安装于底座501的两端。所述中间支撑机构20用于支撑人体腹部,所述中间支撑机构20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50上,且设置在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后肢运动机构40之间,所述联动机构30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机构20上,所述联动机构30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后肢运动机构40连接,所述联动机构30用于带动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后肢运动机构40转动。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前肢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曲柄101、手柄102、第一连杆103、第一导轨104、第一移动滑块105、前肢平台106以及第一传动轴107。所述前肢平台106通过第一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倾斜机构50上。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以但不限于为四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也可以为六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所述倾斜机构50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柱可以通过滑槽在滑轨上移动,从而可以调整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的距离,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具有锁定功能,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在底座501的滑轨上确定位置后,锁紧固定。所述第一曲柄101分布于所述前肢平台106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一曲柄101通过第一传动轴107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轴107与所述联动机构3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传动轴107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两侧的第一曲柄101。所述第一曲柄10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杆1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101中的一个安装孔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03连接不同的安装孔,则运动方式不相同,所述第一连杆103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肢平台10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104安装于所述前肢平台106的两端,所述第一移动滑块105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104上,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杆1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滑块105在所述第一导轨104中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103移动,具体的,所述第一导轨104可以设置于所述前肢平台106的顶端,所述第一导轨104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前肢平台106的侧面。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还包括手柄102,所述手柄102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103上。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可以但不限于做类椭圆轨迹运动。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中间支撑机构和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中间支撑机构20包括但不限于第二支撑机构21和中间支撑带201。所述第二支撑机构21包括但不限于两根长度可调节的支撑架,每一根所述支撑架包括上部支架202和底部支架203,所述上部支架202和底部支架203之间可以通过锁紧螺钉锁定。两根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底座501上,两根所述支撑架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锁紧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501上。所述中间支撑带201固定于两根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中间支撑带201可以但不限于为韧性好的布带或其他材质带。所述联动机构3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传动连杆31、第二传动连杆32、电机轴33、电机301以及电机支架302。所述电机支架302与所述电机轴33铰接,所述电机支架302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21的两根支撑架上,且所述电机支架302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并可以通过但不限于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机支架302可以上下移动或锁紧。所述第一传动连杆31的一端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10的第一传动轴107铰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杆32的一端与所述后肢运动机构40的第二传动轴405铰接,所述电机轴33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31的另一端、第二传动连杆3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电机301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302上,通过所述电机301驱动所述电机轴33运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连杆31、第二传动连杆32运动,从而向前肢运动机构10和后肢运动机构40传递扭矩。两个所述第一曲柄101通过一根第一传动轴107固定连接,以及两个第二曲柄401通过一根第二传动轴405固定连接,以实现人体四肢的一体联动。具体的,所述电机305与所述电机轴33连接,通过所述电机305实现被动运动,使用者也可以不使用所述电机305进行主动运动。当通过所述电机305驱动所述训练装置时,首先开启所述电机305,所述电机305带动所述电机轴33转动,所述电机轴33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连杆31、第二传动连杆3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手柄102、腿部支撑机构404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运动轨迹运动,当不开启所述电机305时,使用者通过所述手柄102、腿部支撑机构404进行主动爬行训练。
请参阅图3、图5、图6、图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后肢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倾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联动机构为带传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联动机构为链传动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后肢运动机构40包括但不限于第二曲柄401、第二连杆402、第二导轨403、腿部支撑机构404、第二传动轴405、后肢平台406以及第二移动滑块407。所述后肢平台406通过第三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倾斜机构50上,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可以但不限于为四个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机构也可以为六个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柱可以通过滑槽在所述倾斜机构50的滑轨上移动,从而可以调整所述后肢运动机构40的距离,所述后肢运动机构40在底座501的滑轨上确定位置后,锁紧固定。所述第二曲柄401分布于所述后肢平台406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二曲柄401通过第二传动轴405固定安装于后肢平台406上,所述第二传动轴405与所述联动机构3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传动轴405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两侧的第二曲柄401。所述第二曲柄40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杆4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401中的一个安装孔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02连接不同的安装孔,则运动方式不相同,所述第二连杆402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肢平台406连接,所述第二导轨403安装于所述后肢平台406的两端,所述第二移动滑块407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403上,所述腿部支撑机构404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滑块407的上端,所述腿部支撑机构404与所述第二连杆40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杆4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40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02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肢平台40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滑块407在所述第二导轨403中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连杆402移动,具体的,所述第二导轨403可以设置于所述后肢平台406的顶端,所述第二导轨403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后肢平台406的侧面。所述后肢运动机构40还包括腿部支撑机构404,所述腿部支撑机构404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杆402和第二移动滑块407上。所述腿部支撑机构404可以但不限于做直线轨迹运动。所述倾斜机构50包括但不限于底座501、底板502以及推杆503,所述底座501上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撑柱、支撑架、第二支撑柱,所述推杆503安装于所述底座501的底部,所述推杆503安装于所述底板502上,所述推杆503可以但不限于为电动推杆、气动推杆。具体的,设置于身体一侧的所述第一曲柄101与第一连杆103的铰接点位置与所述第二曲柄401和第二连杆402的铰接点位置相同,且分别与设置于身体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曲柄101与第一连杆103的铰接点位置、第二曲柄401和第二连杆402的铰接点位置相差180°;设置于身体前端的所述第一曲柄101与第一连杆103的铰接点位置相同,且分别与设置于身体后端的第二曲柄401和第二连杆402的铰接点位置相差180°;设置于身体左前端第一曲柄101与第一连杆103的铰接点位置、右后端的第二曲柄401和第二连杆402的铰接点位置相同,且分别与设置于身体右前端第一曲柄101与第一连杆103的铰接点位置、左后端的第二曲柄401和第二连杆402的铰接点位置相差180°。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在主动运动时,使用者双手握住手柄102,双脚踩住腿部支撑机构404,中间自然落在所述中间支撑带201上,进行自主运动。所述联动机构30也可以采用带传动和链传动的传动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在主动运动时,使用者双手握住手柄102,双脚踩住腿部支撑机构404,腹部自然落在所述腹部支撑带201上,进行自主运动。上述的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开始运动时,S1、设置于身体一侧的手柄102、腿部支撑机构404与第一传动连杆31、第二传动连杆32的铰接点位置相同;且分别与设置于身体另一侧的手柄102、腿部支撑机构404与第一传动连杆31、第二传动连杆32的铰接点位置相差180°。S2、设置于身体前端的手柄102与第一传动连杆31的铰接点位置相同;且分别与设置于身体后端的腿部支撑机构404与第二传动连杆32的铰接点位置相差180°。S3、设置于身体左前端的手柄102、右后端的腿部支撑机构404与第一传动连杆31、第二传动连杆32的铰接点位置相同;且分别与设置于身体右前端的手柄102、左后端的腿部支撑机构404与第一传动连杆31、第二传动连杆32的铰接点位置相差180°。具体的,步骤S1、步骤S2、步骤S3之间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可以先进行步骤S1操作,也可以先进行步骤S2或步骤S3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包括前肢运动机构10、后肢运动机构40、联动机构30、中间支撑机构20以及倾斜机构50,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在人体运动时,可以实现前肢为椭圆形运动轨迹、后肢为直线运动轨迹,更加符合人在爬行时的四肢运动轨迹,大大提高了患者爬行时的舒适度和矫正爬行姿势,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包括前肢运动机构10、后肢运动机构40、联动机构30、腹部支撑机构20以及倾斜机构50,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在人体运动时,可以实现前肢为椭圆形运动轨迹、后肢为直线运动轨迹,更加符合人在爬行时的四肢运动轨迹,大大提高了患者爬行时的舒适度和矫正爬行姿势,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装置包括:
前肢运动机构,其安装于倾斜机构上;
后肢运动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上;
联动机构,其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后肢运动机构连接;
中间支撑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安装于所述中间支撑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包括:
前肢平台,其通过第一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倾斜机构上;
第一曲柄,其分布于所述前肢平台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一曲柄通过第一传动轴固定于所述前肢平台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
第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肢平台上的滑块通过安装在滑块上的移动部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机构包括:
第二支撑机构,其上安装有所述联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固定于所述倾斜机构上;
中间支撑带,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肢运动机构包括:
后肢平台,其通过第三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倾斜机构上;
第二曲柄,其分布于所述后肢平台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二曲柄通过第二传动轴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肢平台上的腿部支撑机构的一侧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还包括:
第一导轨,其安装于所述前肢平台的两端;
第一移动滑块,其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肢运动机构还包括:
第二导轨,其安装于所述后肢平台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肢运动机构还包括:
第二移动滑块,其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上;
腿部支撑机构,其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滑块的上端,所述腿部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连杆,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的第一传动轴上;
第二传动连杆,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后肢运动机构的第二传动轴上;
电机轴,其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另一端、第二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机构包括:
底座,其上安装有所述前肢运动机构、中间支撑机构以及后肢运动机构;
推杆,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肢运动机构还包括:
手柄,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上。
CN202020062045.2U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训练装置 Active CN211752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2045.2U CN211752179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2045.2U CN211752179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2179U true CN21175217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2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2045.2U Active CN211752179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21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8251A (zh) * 2020-01-13 2020-04-2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8251A (zh) * 2020-01-13 2020-04-2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111068251B (zh) * 2020-01-13 2023-10-0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2968B1 (ko) 재활치료용 운동기구
US20100248922A1 (en) Exercise assisting apparatus
US7887464B1 (en) Device for mechanically assisting human walking motion for rehabilitation purposes
CN106491308B (zh) 多运动模式的下肢康复器械
US20190183719A1 (en) Medical Walker
CN111513989A (zh) 一种内科护理锻炼装置
CN111068251B (zh) 一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211752179U (zh) 一种训练装置
CN108836781A (zh) 一种医疗膝盖关节炎自动理疗仪及其康复理疗方法
CN113730175A (zh) 柔性十字架牵引康复床
WO2006070274A1 (es) Aparato para la oscilacion del pie y para activar la circulacion sanguinea
JP2001218804A (ja) 下肢運動装置
CN111067762A (zh) 一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211885241U (zh) 一种训练装置
CN207590930U (zh) 一种适合于老年人的康复治疗床
CN111111114B (zh) 一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212166108U (zh) 一种训练装置
CN2287030Y (zh) 全自动逍遥药磁按摩健身器
CN200980925Y (zh) 便携式多功能筋骨伸松健身器
CN215307997U (zh) 一种骨科用膝关节康复辅助装置
CN212522862U (zh) 一种具备锻炼下肢功能的骨科助行器
CN210845162U (zh) 一种躯干肌肉激活康复训练装置
CN209075369U (zh) 下肢运动装置
JP2003000661A (ja) 機能回復訓練装置
CN215504117U (zh) 一种术后护理用肢体康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