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1833U - 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 - Google Patents

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1833U
CN211751833U CN201920188346.7U CN201920188346U CN211751833U CN 211751833 U CN211751833 U CN 211751833U CN 201920188346 U CN201920188346 U CN 201920188346U CN 211751833 U CN211751833 U CN 211751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r infrared
temperature
main control
control board
lim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83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883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1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1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1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烘疗腔内设有若干个温度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包括红外测温仪,若干个红外测温仪均与一主控板相连,若干个远红外发热管均与主控板相连,主控板依据若干个红外测温仪反馈的患肢表面的温度控制若干个远红外发热管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确保患肢表面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提升治疗效果;针对同一患肢上不同部位的水肿程度,进行针对性治疗;光线采用反射方式,避免治疗死角的产生;光线距离皮肤较远,不会灼伤皮肤;治疗仪可倾斜放置,确保患肢完全支撑在肢体支撑架上,还能利于汗液流向汗液收集装置内。

Description

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
背景技术
淋巴水肿以肢体多见,是慢性进行性发展的顽疾,多伴有频发的皮肤淋巴管炎(丹毒)和组织纤维化,晚期致残率极高。目前淋巴水肿非手术治疗在世界范围内其主导作用。烘疗(或称烘绑治疗)起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利用远红外发射管作为热源制作的仪器对淋巴水肿患病肢(上,下肢)进行的一种物理治疗,烘疗是目前沿用时间最长(逾50年)的可靠的淋巴水肿保守治疗之一。该项治疗具有较广的适应症,包括成人上肢和下肢慢性淋巴水肿,混合型下肢慢性水肿,下肢淋巴管或静脉炎迁延期。长期应用的结果表明烘疗治疗结合弹性绷带包扎能够有效减轻水肿,尤其减少患肢的患肢淋巴管炎(丹毒)的发作次数和减轻其发病程度。
由于不同患者的淋巴水肿程度不一,对烘疗时所需的温度也不同,现有的远红外辐射治疗仪是依据检测到的烘疗腔内的温度调整远红外发热管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使得烘疗腔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但是患肢表面接收到的温度达不到设定的温度值,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通过检测到的患肢表面的温度来控制远红外发热管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规避了由于烘疗腔中热量的流失所导致的作用在患肢表面的温度达不到预期值的情况,在确保烘疗效果的前提下,还能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包括一烘疗腔,沿所述烘疗腔的内壁的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个远红外发热管,所述烘疗腔的内壁为光线反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疗腔内设有若干个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红外测温仪,若干个所述红外测温仪均与一主控板相连,若干个所述远红外发热管均与所述主控板相连,所述主控板依据若干个所述红外测温仪反馈的患肢表面的温度控制若干个所述远红外发热管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
所述主控板与一显示器及执行旋钮相连,若干个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均与所述显示器构成数据连接,通过所述执行旋钮驱动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管。
所述显示器为触摸式显示器。
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器构成数据连接。
所述热疗仪还包括带灯按钮开关、船型开关、蜂鸣器、金属防护网罩及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位于所述烘疗腔内,所述带灯按钮开关与若干个所述远红外发热管相连,控制若干个所述远红外发热管的关闭,所述船型开关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启闭,所述蜂鸣器与所述主控板相连,控制所述蜂鸣器的启动,所述带灯按钮开关与所述蜂鸣器相连,控制所述蜂鸣器的关闭,所述金属防护网罩围护在所述远红外发热管外,用于保护烘疗过程中患肢活动时不会触碰到发热管。
所述通风装置为排风扇。
所述热疗仪包括上、下腔体,所述上、下腔体分别具有半圆腔体,所述半圆腔体围合构成所述烘疗腔,所述上、下腔体之间通过导轨构成滑动配合,在所述上、下腔体滑动配合到位处设有滑动开关,控制所述热疗仪的通电状态。
所述下腔体内设有肢体支撑架,所述肢体支撑架与所述下腔体构成滑动配合。
所述下腔体下设有高度调整装置。
所述下腔体内设有汗液收集装置并开设有排汗孔,所述排汗孔与一导水软管相连。
所述治疗仪还包括一触摸式显示屏,所述触摸式显示屏与所述主控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同时检测出烘疗腔内的温度值及皮肤表面的温度值,主控板依据两个温度的差值调整远红外发热管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确保患肢表面接收到的温度值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提升治疗效果;各个远红外发热管单独作业,可针对同一患肢上不同部位的水肿程度,进行针对性治疗;该治疗仪用于对淋巴水肿病人的上下肢体进行治疗,并适用于特大粗下肢病人(腿部周长达90厘米);光线采用反射方式,避免治疗死角的产生;红外发热管距离皮肤较远,不会灼伤皮肤;不但可以采用微电脑智能控制温度,还可以人工设定并快速达到设定温度,保证患者具有最佳舒适度;在仪器外形结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内部治疗空间,并保证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使得箱体水平方向的腔体壁较窄,长时间使用不会造成腿部疲劳;独特的供电电路设计,更加安全、稳定可靠;通过前置显示器、控制旋钮、蜂鸣器、带灯按钮开关,患肢在使用该治疗仪时,能够实时获取温度信息并进行调控,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蜂鸣器报警,可通过带灯按钮开关手动关闭设备,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特殊的汗液收集装置,可以方便地收集烘疗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汗液;保证烘疗腔内部处于干燥状态;治疗仪可倾斜放置,确保患肢完全支撑在肢体支撑架上,提升患者在烘疗过程中的舒适度还能利于汗液流向汗液收集装置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所示,图中标记1-22分别表示为:万向轮1、固态继电器2、温度传感器3、隔热帘4、船型开关5、蜂鸣器6、显示器7、带灯按钮开关8、执行旋钮9、主控板10、远红外发热管11、上箱体12、下箱体13、滑动开关14、连接器15、烘疗腔16、排风扇17、滑轨18、肢体支撑架19、光线反光面20、红外测温仪21、金属防护网罩22。
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同时设置温度传感器3及红外测温仪21,分别检测烘疗腔16内的温度及患肢表面的温度并将该温度传输给主控板10,主控板10依据烘疗腔16内的温度及患肢表面的温度调整远红外发热管11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有效排除热能损失对远红外发热管11输出的温度的影响,确保红外测温仪21检测到的患肢表面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值相等,实现恒温烘疗,同时还能节约能耗。
如图1所示,该治疗仪由上箱体12与下箱体13构成,如图2所示,上箱体12与下箱体13之间通过固定在下箱体13两侧的滑轨18连成一体结构并构成滑动配合。在上箱体12后端设有滑动开关14,当上箱体12和下箱体13滑动打开时,滑动开关14处于断电状态,当上箱体12和下箱体13滑动闭合时,滑动开关14处于通电状态,有效避免治疗仪出现非工作状态带电的情况,提高使用安全性。在箱体的后部安装有连接器15,用于上箱体12与下箱体13之间的电源连接。
如图1所示,上箱体12及下箱体13为方形结构,在上箱体12及下箱体13上均开设有半圆腔体,两个半圆腔体围合构成烘疗腔16,用于容置患肢。在方形结构上开设半圆腔体,在减小仪器外形结构尺寸的同时还能获得较大的内部治疗空间,同时使得治疗仪水平方向的烘疗腔16腔体壁较窄,长时间使用不会造成腿部疲劳。
沿烘疗腔16内壁的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远红外发热管11,远红外发热管11发射低温远红外线,光线照射病人皮肤,产生辐射效应、共振效应及热效应,达到治疗淋巴水肿的效果。由于烘疗腔16的内壁为光线反光面20,由远红外发热管11所发出的低温远红外线可在光线反光面20上反射,实现全方位的光线烘疗,避免治疗死角的产生;同时由于低温远红外线采用反射方式,因此远红外发热管11可距离病人患肢皮肤较远;每一根远红外发热管11都配套设有一个金属防护网罩22,确保烘疗过程中患肢活动时不会触碰到远红外发热管11,避免烫伤病人皮肤。
如图1所示,在烘疗腔16的中上部设有若干个作为温度感应装置的温度传感器3及红外测温仪21,温度传感器3用来检测烘疗腔16内的温度,红外测温仪21用来检测患肢表面的温度。如图2所示,若干个温度传感器3与若干个红外测温仪21均与主控板10相连,将检测到的烘疗腔16内的温度及患肢表面的温度实时传输给主控板10。主控板10与显示器7相连,实时将接受到的烘疗腔16内的温度及患肢表面的温度传输给显示器7。显示器7用于显示烘疗腔16内的温度及患肢表面的温度,实现温度可视化,便于实时监视温度值。
如图2所示,主控板10与若干个远红外发热管11相连,执行旋钮9与主控板10相连,根据显示器7显示的烘疗腔16内的温度及患肢表面的温度并通过执行旋钮9驱动主控板10调整远红外发热管11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由于烘疗腔16不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患肢表面接收到的热量较远红外发热管11设定的温度较低,相较于传统的治疗仪依据检测到的烘疗腔16内的温度调整远红外发热管11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而言,根据红外测温仪21检测到的皮肤表面温度调整红外发热管11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能确保皮肤表面接收到的热量到达预期值并且实现恒温烘疗,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还能节约能耗。
如图2所示,主控板10上还与蜂鸣器6相连,当红外测温仪21反馈的温度值超过预期值时,主控板10控制蜂鸣器6进行报警。带灯按钮开关8与滑动开关14串联在主回路中,控制治疗仪的供电。带灯按钮开关8与远红外发热管11串联连接,蜂鸣器6与带灯按钮开关8串联,当蜂鸣器6报警时,通过控制带灯按钮开关8使得所有的远红外发热管11全部断电,同时带灯按钮开关8上的指示灯熄灭且蜂鸣器6停止报警,提高使用安全性。
基于患肢上各处的水肿程度不一,使得患肢各处所需的烘疗温度也各不相同,如图2所示,各个远红外发热管11均由一个开关控制其通电情况,当红外测温仪21检测到的患肢表面温度到达预期值后,即可将对应区域的远红外发热管11关闭,在节约能耗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下箱体13的后部安装有汗液收集装置,汗液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病人在烘疗过程中排出的汗液。汗液收集装置在下箱体13中设置排汗孔并外接导水软管,当汗液较多时,能够及时将汗液排出,防止汗液积聚在下箱体13内,从而防止治疗仪内潮湿度增高,滋生细菌,进而降低患肢皮肤被感染的机率。
如图1所示,在烘疗腔16内设有作为通风装置的排风扇17,如图2所示,船型开关5与排风扇17串联连接,通过船型开关5控制排风扇17的启闭,排风扇17用于在治疗停歇期对烘疗腔16内进行干燥处理,从而防止治疗仪内潮湿度增高,滋生细菌,进而降低患肢皮肤被感染的机率。船型开关5与带灯按钮开关8并联连接,当带灯按钮开关8处于断开状态时,仍能顺利打开排风扇17,对烘疗腔16进行通风处理,加快烘疗腔16内汗液水分蒸发排除。
如图1所示,在下箱体13的半圆腔体内设有肢体支撑架19,肢体支撑架19上设有与患肢相吻合的支撑位,患肢可有效地支撑在肢体支撑架19上,使得病人处于较为舒适的治疗状态,还能避免患肢与远红外发热管11之间的距离过近从而导致皮肤烫伤。肢体支撑架19可沿下箱体13的半圆腔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以适应患肢的长度。
在下箱体13的底部设有高度调整装置,通过调整各端点和支撑杆调节箱体高度,使得仪器可分别适用于上肢和下肢的治疗。同时,通过调节各端点和支撑杆还能使箱体可以前后倾斜,以适合于上肢置放。
如图1所示,在上箱体12中半圆腔体的开口处设有隔热帘4,隔热帘4起到防护隔离的作用,提高烘疗腔16的密闭性,减少烘疗腔16内的热量外溢,节约能耗,提升烘疗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下箱体13的底部支点处分别设置有万向轮1,万向轮1方便治疗仪在平面上移动,从而便于治疗仪的使用及搬运。
本实施例的实施步骤:
1)将治疗仪接电,将患肢伸入烘疗腔16中,调整高度调整装置使得患肢完全支撑在肢体支撑架19上;
2)推动上箱体12使得上箱体12沿着滑轨18移动至上箱体12与下箱体13完全闭合;此时滑动开关14处于闭合状态,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3)依据患肢各处的水肿程度,确定患肢各处所需达到的烘疗温度,并将该预期温度储存在主控板10内,放下隔热帘4;
4)温度传感器3及红外测温仪21检测烘疗腔内的温度及患肢表面的温度,并将温度实时传输至主控板10,主控板10将温度传输给显示器7,依据显示器7显示的温度操作执行旋钮9,进而驱动主控板10调整各个远红外发热管11的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
5)当红外测温仪21检测到的患肢表面温度超过预制温度时,主控板10控制蜂鸣器6进行报警,通过控制带灯按钮开关8使得对应的远红外发热管11处于断电状态;
6)循环步骤4)-5)直至若干个红外测温仪21检测出的患肢各点的表面温度均达到预期温度;
7)推动上箱体12使得上箱体12与下箱体13处于打开状态,滑动开关14处于断电状态,患者将患肢从烘疗腔16中移出;
8)拉动上箱体12使得上箱体12与下箱体13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船型开关5打开排风扇17。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
船型开关5、蜂鸣器6、显示器7、带灯按钮开关8、执行旋钮9及滑动开关14均设置在上箱体12的前端,便于人工操作。
显示器7采用触摸式显示屏,该触摸式显示屏与主控板10相连接,使用人员(包括患者)可通过触摸式显示屏来操作治疗仪,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包括患者)操作。
如图2所示,上箱体12内的远红外发热管11与下箱体13内的远红外发热管11通过连接器15并联连接,然后与固态继电器2进行串联,通过主控板10对固态继电器2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从而调节远红外发热管11的工作温度及工作时间。
主控板10采用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温度控制方法,算法采用PID。
远红外发热管11可优选采用碳素远红外热管。
上箱体12、下箱体13、光线反光面20及肢体支撑架19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防止高温和汗液造成的腐蚀。
腔体与半圆腔体之间填充有隔热层,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前提下,使治疗仪体积大小合理,而加热腔体的空间增大,可以适应特大粗肢体病人的治疗,并且肢体不易接触远红外发热管11而造成烫伤。隔热层可优选采用新型酚醛泡沫材料制成。
在上箱体12内可均匀布置四根远红外发热管11,在下箱体13内均匀布置有五根远红外发热管11,以保证烘疗效果。
主控板10可采用微电脑智能控制,能精确控制温度(误差0.5度),可以人工设定,并快速达到设定温度,保证病人具有最佳舒适度。
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Claims (10)

1.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包括一烘疗腔,沿所述烘疗腔的内壁的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个远红外发热管,所述烘疗腔的内壁为光线反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疗腔内设有若干个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红外测温仪,若干个所述红外测温仪均与一主控板相连,若干个所述远红外发热管均与所述主控板相连,所述主控板依据若干个所述红外测温仪反馈的患肢表面的温度控制若干个所述远红外发热管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与一显示器及执行旋钮相连,若干个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均与所述显示器构成数据连接,通过所述执行旋钮驱动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为触摸式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器构成数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疗仪还包括带灯按钮开关、船型开关蜂鸣器、金属防护网罩及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位于所述烘疗腔内,所述带灯按钮开关与若干个所述远红外发热管相连,控制若干个所述远红外发热管的关闭,所述船型开关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启闭,所述蜂鸣器与所述主控板相连,控制所述蜂鸣器的启动,所述带灯按钮开关与所述蜂鸣器相连,控制所述蜂鸣器的关闭,所述金属防护网罩围护在所述远红外发热管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为排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疗仪包括上、下腔体,所述上、下腔体分别具有半圆腔体,所述半圆腔体围合构成所述烘疗腔,所述上、下腔体之间通过导轨构成滑动配合,在所述上、下腔体滑动配合到位处设有滑动开关,控制所述热疗仪的通电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内设有肢体支撑架,所述肢体支撑架与所述下腔体构成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下设有高度调整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内设有汗液收集装置并开设有排汗孔,所述排汗孔与一导水软管相连。
CN201920188346.7U 2019-02-04 2019-02-04 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 Active CN211751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8346.7U CN211751833U (zh) 2019-02-04 2019-02-04 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8346.7U CN211751833U (zh) 2019-02-04 2019-02-04 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1833U true CN211751833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06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8346.7U Active CN211751833U (zh) 2019-02-04 2019-02-04 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1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2149B (zh) 一种组合激光治疗机
CN103301020A (zh) 电子艾灸仪
CN109173069B (zh) 一种用于缓解患者痛苦的妇科微波治疗仪
CN110037908A (zh) 一种用于远红外桑拿房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11751833U (zh) 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远红外热疗仪
CN215233306U (zh) 一种艾灸仪艾烟处理系统
JPH1033626A (ja) 温浴型温熱治療装置
CN204033769U (zh) 一种吊式自动艾灸机
KR101497387B1 (ko) 좌훈기
CN212442265U (zh) 一种医疗用消毒装置
KR20130078979A (ko) 비만과 암 치료용 전신온열장치
CN203263780U (zh) 可移动式智能温控中药汽疗仪
CN210250536U (zh) 一种用于远红外桑拿房的智能控制系统
CN104857642B (zh) 智能超声治疗装置
CN113425365A (zh) 一种智能安全型止血压脉器及系统
CN211634924U (zh) 一种红外光灸疗头
CN203399876U (zh) 医用保温装置
CN208710488U (zh) 电子艾灸笔
CN102688559A (zh) 一种医用微波冻伤治疗仪的温度控制方法
CN203970987U (zh) 热辐射负压罐
CN105266883A (zh) 治疗枪
CN215688961U (zh) 一种电子止痒仪
CN208259909U (zh) 一种艾灸仪
CN110292523B (zh) 一种妇科中药理疗装置
CN216824123U (zh) 一种智能恒温艾灸治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