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0901U -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0901U
CN211750901U CN202020049326.4U CN202020049326U CN211750901U CN 211750901 U CN211750901 U CN 211750901U CN 202020049326 U CN202020049326 U CN 202020049326U CN 211750901 U CN211750901 U CN 211750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pati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onic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93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睿
郭隽
顾宇灵
黎程
田军章
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Sports Injury Rehabilitation
Shanghai Tian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Sports Injury Rehabilitation
Shanghai Tian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Sports Injury Rehabilitation, Shanghai Tian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Sports Injury Rehabilitation
Priority to CN2020200493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0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0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0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包括按摩机,可针对患者输出按摩理疗动作;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按摩师手指姿态和力度的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并控制所述按摩机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远程按摩,仅凭记录一次按摩师的按摩过程,即可实现按摩的常态化,无需按摩师或患者上门,即可实现远程无限次按摩,大大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针对人或动物的按摩理疗,均需通过按摩师手动进行,这种方式不但价格高昂,而且需要患者和按摩师处于同一空间内才能实施按摩治疗。基于此,有人提出了远程治疗的按摩椅或者按摩机,如公开号CN105872259A所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所公开的一种按摩椅远程控制系统及按摩椅远程控制方法、CN107874993A所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所公开的按摩机及具备该按摩机的远程诊断系统。
但是上述方式依旧存在以下问题:按摩机和按摩椅无法模拟按摩师的力度,仅能凭借预设好的力度对患者进行按摩。如此,则按摩的效果不理想,甚至有可能因为按摩的力度问题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可远程按摩的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包括:
按摩机,可针对患者输出按摩理疗动作;
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按摩师手指姿态和力度的传感器;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并控制所述按摩机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手指端压力传感器、手指弯曲姿态传感器、手背十轴传感器、前臂十轴传感器、上臂十轴传感器和第一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将各所述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患者模型,为软质材料制成用于模拟患者体型的模型,包括设于所述患者模型上用于定位所述患者模型和按摩师之间位置关系的标记物和第二传输单元,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可将所述患者模型和按摩师之间位置关系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仿生机械手和仿生机械臂,所述仿生机械手和仿生机械臂上均设有力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所述仿生机械手设有温度调节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仿生机械手和所述仿生机械臂均设有力过载保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还包括可升降的运载平台,所述仿生机械手和仿生机械臂均设置于所述运载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按摩机和患者之间位置的雷达模块、用于获取患者图像的摄像头、热成像感应模块和和分别连接所述雷达模块、摄像头、热成像感应模块、运载平台、仿生机械手、仿生机械臂的控制单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按摩,仅凭记录一次按摩师的按摩过程,即可实现按摩的常态化,无需按摩师或患者上门,即可实现远程无限次按摩,大大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附图2为图1所示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的按摩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所示按摩机的机械手手掌侧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位图3所示机械手手背侧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1所示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的患者模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附图1-图5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数据采集装置3、控制器2和患者模型4。
数据采集装置3用于采集按摩师手指姿态和力度,包括手指端压力传感器31、手指弯曲姿态传感器32、手背十轴传感器33、前臂十轴传感器34、上臂十轴传感器35和第一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将各所述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控制器2,控制器2将上述数据进行融合建模。优选地,可以采用连臂手套作为载体,将手指端压力传感器31、手指弯曲姿态传感器32、手背十轴传感器33、前臂十轴传感器34、上臂十轴传感器35设于连臂手套上,也可以采用外骨骼作为载体,这样的结构变化依旧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控制器2,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装置3的数据并控制所述按摩机运动。
患者模型4为软质材料制成用于模拟患者体型的模型,包括设于所述患者模型4上用于定位所述患者模型4和按摩师之间位置关系的标记物和第二传输单元,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可将所述患者模型4和按摩师之间位置关系发送到所述控制器2。
所述按摩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依次连接的仿生机械手12和仿生机械臂13、机架,所述仿生机械手12和仿生机械臂13上均设有力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所述仿生机械手12设有温度调节模块。
所述仿生机械手12和所述仿生机械臂13均设有力过载保护装置。具体地,仿生机械手12上的力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单独设置的第一动力机构,第一动力机构一端连接仿生机械手12,一端连接仿生机械臂13,当出现力过载导致手指端压力传感器探测到超过预设的压力时,第一动力机构将机械手12驱动远离患者。同样的,仿生机械臂13上的力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单独设置的第二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一端连接仿生机械臂13,一端连接机架,当出现力过载导致手指端压力传感器探测到超过预设的压力时,第二动力机构将机械臂13驱动远离患者。
所述按摩机还包括可升降的运载平台11,所述机架、仿生机械手12和仿生机械臂13均设置于所述运载平台11上。在本实施例中,运载平台11可以为自带动力的运载平台11,如电动车平台,也可以为设置为至少三个滚轮的无动力小车平台,这样的结构变化依旧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按摩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按摩机和患者之间位置的雷达模块15、用于获取患者图像的摄像头16、用于获取患者体温数据的热成像感应模块14和分别连接所述雷达模块15、摄像头16、热成像感应模块14、运载平台11、仿生机械手12、仿生机械臂13的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工作原理,包括以下步骤:
S01:远程获取按摩师手部按摩的数据,包括手指按压力、手指和手臂姿态。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在按摩师手部、手臂部佩戴传感器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外部扫描的方式对按摩师的手部按摩数据进行收集。
S02:利用按摩机在患者身体上进行按摩,并控制所述按摩机的按摩动作姿态及按压力与所获取的所述数据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之间还包括,获取患者受治疗部位的形态数据进行建立患者数据模型,并将所述患者数据模型与所述按摩师手部按摩数据进行拟合。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取在患者身上设置传感器的方式,以探测患者所受到的压力和皮肤受压变形的数据。
进一步地,还包括,预设手指按压力阈值,当按摩机所施加的手指按压力超过该阈值时,所述按摩机立即停机并恢复初始姿态。
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按摩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按摩,仅凭记录一次按摩师的按摩过程,即可实现按摩的常态化,无需按摩师或患者上门,即可实现远程无限次按摩,大大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按摩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远程按摩,仅凭记录一次按摩师的按摩过程,即可实现按摩的常态化,无需按摩师或患者上门,即可实现远程无限次按摩,大大提高了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摩机,可针对患者输出按摩理疗动作;
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按摩师手指姿态和力度的传感器;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并控制所述按摩机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手指端压力传感器、手指弯曲姿态传感器、手背十轴传感器、前臂十轴传感器、上臂十轴传感器和第一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将各所述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患者模型,为软质材料制成用于模拟患者体型的模型,包括设于所述患者模型上用于定位所述患者模型和按摩师之间位置关系的标记物和第二传输单元,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可将所述患者模型和按摩师之间位置关系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仿生机械手和仿生机械臂,所述仿生机械手和仿生机械臂上均设有力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所述仿生机械手设有温度调节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机械手和所述仿生机械臂均设有力过载保护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还包括可升降的运载平台,所述仿生机械手和仿生机械臂均设置于所述运载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按摩机和患者之间位置的雷达模块、用于获取患者图像的摄像头、热成像感应模块和和分别连接所述雷达模块、摄像头、热成像感应模块、运载平台、仿生机械手、仿生机械臂的控制单元。
CN202020049326.4U 2020-01-09 2020-01-09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 Active CN211750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9326.4U CN211750901U (zh) 2020-01-09 2020-01-09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9326.4U CN211750901U (zh) 2020-01-09 2020-01-09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0901U true CN211750901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88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9326.4U Active CN211750901U (zh) 2020-01-09 2020-01-09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09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5031A (zh) * 2020-01-09 2020-05-12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5031A (zh) * 2020-01-09 2020-05-12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5031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及方法
Mohammadi et al. Flexo-glove: a 3D printed soft exoskeleton robotic glove for impaired hand rehabilitation and assistance
US10034814B2 (en) Mobile automatic massage apparatus
Maimon-Mor et al. Towards free 3D end-point control for robotic-assisted human reaching using binocular eye tracking
CN203576848U (zh) 一种基于生物信息感知的双侧镜像康复系统
CN106974795B (zh) 一种欠驱动上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
CN203694079U (zh) 主从按摩机器人
CN104622429B (zh) 医生端、患者端辅助诊疗设备以及远程诊疗系统和方法
Baldi et al. Design of a wearable interface for lightweight robotic arm for people with mobility impairments
CN211750901U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按摩系统
CN105014676A (zh) 一种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CN106074073A (zh) 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及康复训练策略
US10561507B1 (en) Wearable grippers for hemiplegic patients
Dragusanu et al. Design,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of a tendon-actuated exoskeleton for wrist rehabilitation and training
Garcia et al. EEG control of an industrial robot manipulator
US20150320575A1 (en) Intuitive prosthetic interface
CN113876556A (zh) 一种三维激光扫描按摩机器人系统
CN215458144U (zh) 一种全自动b超检查机器人系统
Struijk et al. Comparison of tongue interface with keyboard for control of an assistive robotic arm
CN108381511A (zh) 基于感应遥控手套的手势控制移动平台
CN219480483U (zh) 一种基于人体残肢表面信号的机械手控制装置
CN112650120A (zh) 一种机器人远程操控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165163A (zh) 机器人
Chau et al. A five degree-of-freedom body-machine interface for children with severe motor impairments
CN109009880A (zh) 一种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