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9777U - 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 Google Patents

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9777U
CN211749777U CN201922192468.6U CN201922192468U CN211749777U CN 211749777 U CN211749777 U CN 211749777U CN 201922192468 U CN201922192468 U CN 201922192468U CN 211749777 U CN211749777 U CN 211749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hell
needle tube
tube sea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24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运菊
王顺义
张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924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9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9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9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为了克服现有的毛发移植器械一个操作动作只能种植一株毛发且拆卸清理复杂等不足,本新型设置有针管组件、按压键组件、弹簧、中心柱、支撑盘、壳体、保护帽,其中针管组件含多个针管,按压键组件含多个针芯,壳体分为多瓣,多瓣之间相互连接。对于临床需要行大量毛发移植治疗的患者,均可使用本新型。手术时,护士在多个针管尖部装入待移植毛发备用,医生按压一次按压键,可以同时植入不同术区多株毛发。使用本发明,操作时术野分辨清晰,能避免软组织互相挤压,能明显降低手术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减少组织创伤且愈后无痕,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毛发成活率,且术后易于拆卸清洁。

Description

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医用多株毛发移植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医用毛发移植器械有种植针、种植笔。种植针是利用针头在头皮上播出一个针眼,然后用镊子把单株毛囊人工种植进去。种植笔的形状结构类似注射器,使用时,将单株毛囊先填充在种植笔中,然后用针头在头皮上播出一个针眼,将该毛囊用笔内机构推送进去。
现有的种植针一针只能播出一个针眼,一次只能移植一株毛发,且移植时需人工用镊子夹取、植入,效率低。现有的种植笔,一支只能预先填充一株毛囊,操作一次只能移植一株毛发,在毛发移植手术中,要求护士快速多次反复更换移植笔,多次反复将单株毛发置入移植笔,医生多次反复地操作移植笔、更换移植笔,工作效率亦低。无论移植针还是移植笔,均需医生护士频繁多次(比如大面积脱发、失发、缺发患者手术,需重复动作8000至1万多次,手术时间最长可达16小时)操作,重复操作动作在受区移植,加重了组织损伤,增加了患者痛苦,加大了手术感染风险及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一次移植一株毛囊,重复多次操作动作的这种模式,严重影响手术进度,延长手术时间,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对患者精神和肉体都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医用毛发移植器械一个操作动作只能种植一株毛发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医用毛发移植手术移植器械,此器械能够通过一个操作动作,植入不同术区多株所需毛发,可以同时植入2~70多株及更多,而且操作方便。对于临床需要行大量毛发移植治疗的患者,均可使用本新型。该器械在手术时,术野分辨清晰,能避免软组织受力不均、互相挤压的弊端,能明显降低手术出血感染几率,减少组织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大大提高毛发成活率,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有针管组件、按压键组件、弹簧、中心柱、支撑盘、壳体、保护帽,其中针管组件由多个针管埋设固定于针管座构成,按压键组件由多个针芯组件安装于按压键底端构成,针芯组件由针芯埋设固定于针芯座构成,壳体分为多瓣,多瓣之间通过卡扣卡紧、卯榫插拔、合页等方式连接,针管座与壳体通过卯榫插拔方式连接,针管座与中心柱通过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与壳体通过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与中心柱通过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壳体下端外侧壁与保护帽开口内侧壁紧密配合设计,保护帽可盖紧在壳体下端,按压键组件通过针芯上套的弹簧支撑在针管座上,按压键上端从壳体顶部的孔中伸出。本器械的结构,易于安装、拆卸,便于清洗壳体及其内部结构件。
各针管尖部设置开放性凹槽,各针管尖部开放性凹槽均沿径向朝外排列,以便置入毛囊时视线清楚。多个针管的针管尖在同一平面内。多个针管按圆形或其他阵列埋设于针管座内部一定深度,另一端从针管座下端面穿出一定长度,确保针管尖部开放性凹槽全部位于针管座下端外面,以便于向凹槽中放置移植用毛囊。在针管座埋设针管的位置上端设置通孔,通孔直径比针芯直径略大,比针管直径略小,通孔与针管内腔相连并形成针芯的运动通道。针管座下端在多个针管的安装位置设置成圆台状,起保护、固定针管位置的作用。针管座下端底面除了有多个针管穿出,余部封闭,以防止手术时血液进入壳体内。针管座中心有螺纹孔或通孔,当针管座中心为螺纹孔时,中心柱上对应也设计螺纹,针管座与中心柱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当针管座中心采用通孔时,针管座中心的通孔与中心柱采用紧密配合设计,针管座与中心柱采用卯榫插拔方式连接。针管座边缘有多个凸出部,针管座边缘的多个凸出部与壳体上相应的孔采用紧密配合设计,两者以卯榫方式连接。针管座安装在壳体下部位置。
按压键下端面底部有按圆形或其他阵形排列的多个凹槽,在安装状态,多个凹槽的位置与多个针管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针芯组件的针芯座插入并卡紧安装于多个凹槽中,由按压键一键控制。在安装状态,多个针芯的排列阵形与多个针管的排列阵形一样,其另一端按照一一对应的关系穿过针管座上的通孔、穿入多个针管内腔,可在通孔和针管内腔中运动。按压键上端从壳体顶部的孔中伸出,下端在壳体内部,在毛发移植操作时承受并传递按压力。
弹簧套在针芯上,设置在针芯座与针管座之间,一端与针芯座接触,另一端与针管座接触,起支撑针芯座、按压键和缓冲调节按压力及回弹针芯的作用。
支撑盘中心有螺纹孔或通孔,当支撑盘中心为螺纹孔时,中心柱上对应也设计螺纹,支撑盘与中心柱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当支撑盘中心采用通孔时,支撑盘中心的通孔与中心柱采用紧密配合设计,支撑盘与中心柱采用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边缘有多个凸出部,支撑盘边缘的多个凸出部与壳体上相应的孔采用紧密配合设计,两者以卯榫方式连接。在安装状态,支撑盘的位置在壳体内靠近上部位置。在支撑盘上,与多个针管安装轴心、多个针芯组件安装轴心一一对应,开设有直径略大于针芯座直径的多个通孔,是多个针芯、针芯座、弹簧的运动通道。
中心柱设置在壳体内部正中轴上,中心柱与支撑盘、针管座采用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起到连接、固定支撑盘、针管座的作用。
壳体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固定、支撑、保护壳体内的零部件。为便于安装、拆卸以及清洗壳体及其内部结构,壳体沿纵向分为两瓣或更多瓣,两瓣或多瓣之间通过卡扣、咬合、卯榫或合页等方式连接。壳体上有多个安装孔,与支撑盘、针管座各自边缘设置的多个凸出部以“卯榫插拔”方式紧密配合连接。壳体起连接、支撑、保护内部机构的作用。壳体顶部端面中心设置通孔,为按压键上端运动通道。壳体侧壁下端设置半圆形或弧形凹槽,与保护帽开口部位内侧设置的半圆形或弧形凸台紧密配合设计,从而便于盖紧保护帽。
保护帽开口部位内侧有半圆形或弧形凸台,其形态与壳体下端外壁设置的半圆形或弧形凹槽匹配,在本器械不使用时,保护帽与壳体下端以“凸台+凹槽”卡紧方式连接,保护帽可盖紧卡扣在壳体下端,起保护多个针管尖部的作用。
通过综合设计,尤其是弹簧、针芯、针管等零部件的长度、支撑盘安装位置到壳体顶端的距离等尺寸配合设计,在待用状态下,不按压按压键时,各针芯的长度应确保其头部恰好位于各针管凹槽上部,当按压按压键时,按压键带动针芯座按压弹簧,同时带动多个针芯在相应的针管内运动,多个针芯推动多个针管凹槽部位放置的毛囊向针管尖运动,当按压键触碰到支撑盘时,针芯运动到针管尖位置。按压过程中,弹簧起到调节压力的作用,支撑盘防止按压键向下的按压超量,限制弹簧变形,控制针芯在针管内运动的距离,起到调节针芯弹出长度的作用。
在手术台上,护士将待移植的多株毛囊用显微镊分别置入本器械的多个针管尖部凹槽,完成多株毛囊置入后待用,医生右手持本器械按术前设计将多个针管尖部同时刺入术区皮肤,拇指按压按压键,多株毛囊一次性移植到术区,拔出针管针尖,动作完成。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多株毛发移植器壳体内有多个针芯、多个针管一一配套,各针管呈圆形或其他阵形排列,针管尖部有开放式凹槽,为便于置入毛发,针管尖部凹槽均沿径向朝外。壳体内多套针管组件与中心柱固位,由弹簧、支撑盘调控、限制按压力,调整控制针芯弹出长度,多枚针芯通过针芯座固位于按压键,由按压键一键控制,实施同时植入不同受区多株毛发,简单准确安全可靠快捷,可以方便医生护士高速优质工作。与现有单针模式的毛发移植针相比,大大减少了医护患者的时间,避免在一个姿势下小的手术区、小视野下操作造成的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在手术使用本器械时,可多名护士围绕手术台装置毛囊于多个移植器上,即可供医生快速移植于供区,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明显增加毛发移植成活率,大大降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患者不必要的伤害与痛苦。另外,本器械采用的新型设计方式,方便壳体内功能组件在开扩视野下快速组装,待内部功能组件全部组装完毕后套上与之匹配的壳体,以卡扣、咬合、卯榫或合页等方式连接壳体的两半或更多部分并固位后即可使用,此种设计方式更有利于本器械快速检查、拆卸、清洁、消毒、安装、使用!先组装壳体内功能组件,后套上壳体的各部分再连接封闭壳体,完成组装,节约大量时间及人力物力,消毒清洁更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医用多株毛发移植手术器的总体纵剖面结构图,是以4套针芯、针管为例的医用多株毛发移植手术器的总体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压键组件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针芯组件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针管组件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及说明针管组件结构的A-A横向截面图,是以4个针管为例的针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针管尖头部位置沿开槽方向纵向剖面放大示意图。在针管头部不同位置,沿径向取了B-B、C-C、D-D、E-E四个横截面位置,在图6中显示了这四个截面。
图6是针管尖头部位置径向剖面放大结构图。其中B、C、D、E四个小图分别是图5中B-B、 C-C、D-D、E-E四个位置的横截面图。图6与图5相配合,说明针管尖头部的构造和形状。
图7是中心柱结构示意图。
图8是支撑盘与壳体结合部位的纵剖面图和F--F横截面图,是以含4套针芯、针管的毛发移植器为例的支撑盘与壳体结合固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壳体的纵剖面图和壳体上G--G横截面图,用以说明壳体结构。
图10是壳体分解结构图。图9中的G--G横截面图和图10是以沿纵向分为两半、两半之间以咬合连接为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图10用于说明壳体的结构。
图11是按压键结构图,其中上半部分是按压键纵剖面图,下半部分是按压键底面结构图,是以含4套针芯、针管的毛发移植器为例的按压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保护帽结构图。
图13是以圆形阵列排列的33个针管为例的针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针芯直接埋设固定于按压键的多株毛发移植器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中,1是按压键组件,2是弹簧,3是针管组件,4是中心柱,5是支撑盘,6是壳体, 7是保护帽,8是按压键,9是针芯组件,10是针芯座,11是针芯,12是针管座,13是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与现有的医用种植针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针管组件(3)、按压键组件(1)、弹簧(2)、中心柱(4)、支撑盘(5)、壳体(6)、保护帽(7)构成,其中针管组件(3)由多个针管(13)埋设固定于针管座(12)构成,按压键组件(1)由多个针芯组件 (9)安装于按压键(8)底端构成,针芯组件(9)由针芯(11)埋设固定于针芯座(10)构成,壳体(6)分为多瓣,多瓣之间通过卡扣卡紧、卯榫插拔、合页等方式连接,针管座(12) 与壳体(6)通过卯榫插拔方式连接,针管座(12)与中心柱(4)通过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5)与壳体(6)通过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5)与中心柱(4)通过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壳体(6)下端外侧壁与保护帽(7)开口内侧壁紧密配合设计,保护帽(7)可盖紧在壳体(6)下端,按压键组件(1)通过针芯(11)上套的弹簧(2)支撑在针管座(12)上,按压键(8)上端从壳体(6)顶部的孔中伸出。本器械的结构,易于安装、拆卸,便于清洗壳体及其内部结构件。图1、图4、图8、图11等图显示的是以4套针芯组件(9)、4根针管(13)为例的多株毛发移植器的内部结构及相应按压键(8)、针管组件(3)、支撑盘(5)等部件的实施例。
针管组件(3)的结构与功能。图5、图6显示了针管(13)尖头部结构,图6是图5中针管 (13)头部B-B、C-C、D-D、E-E位置的横截面图,针管(13)尖头部设置开放式凹槽,凹槽开口均沿径向朝外(以壳体中轴为中心),以方便术时轮转壳体时凹槽均视野清晰,便于快捷安全准确置入毛囊。各针管(13)尖在同一平面。如图1、图4所示,多个针管(13)按圆形或其他阵形排列并安装固定于针管座(12)一定深度处,多个针管(13)从针管座(12)下端穿出一定长度,保证针管(13)尖部的凹槽位于针管座(12)下端外面,以便于术时向凹槽中放置移植用毛囊。在针管座(12)安装针管(13)的位置上端设置通孔,通孔直径比针芯(11)直径略大,比针管(13)内腔直径略大,与针管(13)内腔相连,形成针芯(11) 的运动通道。针管座(12)下端在多个针管(13)的安装位置设置圆台,起保护、固定针管 (13)位置的作用。针管座(12)下端除过多个针管(13)形成的孔之外,其余部位封闭,起到固定针管的作用,以及防止手术时血液等进入壳体(6)内部。针管座(12)中心有螺纹孔或通孔,当针管座(12)中心为螺纹孔时,中心柱(4)上对应也设计螺纹,针管座(12) 与中心柱(4)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当针管座(12)中心采用通孔时,针管座(12)中心的通孔与中心柱(4)采用紧密配合设计,针管座(12)与中心柱(4)采用卯榫插拔方式连接。针管座(12)边缘设置多个凸出部,凸出部插入壳体上的孔,实现“卯榫”紧密配合连接。针管座(12)安装在壳体(6)下部位置。
按压键(8)的形状及结构。如图11所示,按压键(8)下端面底部设计有按圆形或其他阵形排列的多个凹槽,在安装状态,多个凹槽的位置与多个针管(13)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凹槽与多套针芯组件(9)的多个针芯座(10)上端一一对应、以“卯榫”方式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一键控制多套针芯组件(9)的功能。在安装状态,多个针芯(11)的排列阵形与多个针管(13)的排列阵形一样,其另一端按照一一对应的关系穿过针管座(12)上的通孔、穿入多个针管(13)内腔,可在通孔和针管(13)内腔中运动。按压键(8)的上端伸出壳体 (6)外部,下端在壳体(6)内部,在毛发移植操作时承受并传递按压力。图1、图11显示了含有4套针芯组件(9)的毛发移植器所配的按压键(8)的实施例。
针芯组件(9)结构。每套针芯组件(9)的结构相同。单套针芯组件(9)的结构如图3所示。针芯(11)埋设在针芯座(10)轴心一定深度处,形成针芯组件(9)。
弹簧(2)的位置及作用。如图1所示,弹簧(2)设置在针芯座(10)与针管座(12)之间,一端与针芯座(10)接触,一端与针管座(12)接触,套在针芯(11)上,起支撑针芯座(10)和缓冲按压力及回弹针芯的作用。
支撑盘(5)的结构及功能。支撑盘(5)起到连接中心柱(4)、壳体(6)的作用。支撑盘(5)中心有螺纹孔或通孔,当支撑盘(5)中心为螺纹孔时,中心柱(4)上对应也设计螺纹,支撑盘(5)与中心柱(4)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当支撑盘(5)中心采用通孔时,支撑盘 (5)中心的通孔与中心柱(4)采用紧密配合设计,支撑盘(5)与中心柱采用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5)边缘设置凸出部,凸出部插入壳体上的孔,实现“卯榫”紧密配合连接。在安装状态,支撑盘(5)的位置在壳体(6)内靠近上部位置。支撑盘(5)上开设有与多个针管(13)安装轴心、多个针芯组件(9)安装轴心一一对应的通孔,其直径略大于针芯座(10) 直径,形成针芯组件(9)、弹簧(2)的运动通道。图1、图8显示的是支撑盘(5)与中心柱 (4)通过螺纹连接、支撑盘(5)与壳体(6)通过卯榫连接的实施例。
中心柱(4)的结构与作用。中心柱(4)位于壳体(6)内部正中轴上,以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分别连接固定支撑盘(5)、针管座(4),起到连接、固定其他部件的作用。图1、图7 显示的是中心柱(4)与支撑盘(5)、针管座(4)以螺纹连接的实施例。
壳体(6)的结构与功能。壳体(6)的形状及结构如图1、图8、图9、图10所示,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固定、保护壳体内的零部件。壳体(6)沿纵向分为两瓣或更多瓣,壳体(6) 两瓣或多瓣之间通过咬合、卡扣、卯榫或合页等方式连接。壳体(6)壁上设置多个安装孔,用于和支撑盘(5)、针管座(12)各自边缘设置的凸出部以“卯榫”方式紧密配合连接。壳体(6)顶部端面中心设置通孔,为按压键(8)上端运动通道。与现有的其他毛发移植器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典型优势在于壳体(6)的以上设计方式,一是便于安装,即:方便壳体内功能组件在开扩视野下按规划设计快速组装,壳体内组件全部安装完毕,套上与之匹配的壳体(6),以咬合等方式连接壳体(6)的不同部分即可使用;二是便于拆卸、清洁、消毒等,即:在需要检查、拆卸、清洁、消毒时,壳体(6)的多个瓣、壳体(6)和支撑盘(5)、壳体(6)和针管座(12)之间均易于拆开,便于对壳体(6)和内部的功能机构进行清洁、消毒等。比较典型的清洁、消毒的实施例是:拆下壳体,可以对内部机构作为一个整体模块进行清洁、消毒,非常方便,能提高使用效率。
如图1、图9所示,壳体(6)下端外壁设置半圆形或弧形凹槽,以形成与保护帽(7)内壁开口部位内侧半圆形或弧形凸台直径大小相匹配的形态,以方便不用时盖紧保护帽(7),保护针管(13)尖部及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保护帽(7)的形状及功能。保护帽(7)的形状如图1、图12所示,保护帽(7)开口部位内侧有半圆形或弧形凸台,其形态与壳体(6)下端外壁设置的半圆形或弧形凹槽匹配。在本器械不使用时,保护帽(7)与壳体(6)下端以“凸台+凹槽”卡紧方式连接,保护帽(7) 可盖紧卡扣在壳体(6)下端,保护针管(13)尖部,防止针管(13)尖部磕碰受损或意外伤害发生。
通过综合设计,尤其是针芯(11)、弹簧(2)、针管(13)等零部件的长度、支撑盘(5)安装高度等尺寸配合设计,在待用状态下,不按压按压键(8)时,各针芯(11)的长度应确保其头部恰好位于各针管(13)凹槽上部,当按压按压键(8)时,多套针芯组件(9)同时动作,多个针芯(11)同时推动多个针管(13)尖部凹槽部位放置的毛囊向针管(13)尖运动,当按压键(8)触碰到支撑盘(5)时,针芯(11)头部刚好运动到针管(13)尖位置,从而具备一次按键、同时植入不同受区多株毛发的功能。按压过程中,弹簧(2)起到调节压力的作用,支撑盘(5)防止按压键(8)按压超量,限制弹簧(2)变形,控制针芯(11)在针管(13)内运动的距离,起到限制针芯(11)弹出长度的作用。
图1、图4、图8、图11中,按压键(8)底面的多个凹槽、各针芯座(10)上针芯(11) 的安装轴心、针管座(12)上针管(13)的安装轴心、针管座(12)上针管(13)上端通孔的轴心均一一对应,且需保证一定的同轴度。
本新型可以有多种长度,多种直径。根据需求可以增加针芯组件(9)和针管(13)的数量,多套针芯组件(9)的数量、针管座(12)上针管(13)的数目可以是2~n。所用针管(18)的直径是0.6mm~1.2mm。针对针芯组件(9)的数量、针管座(12)上针管(13)的数目不同,支撑盘(5)、针管座(12)等零部件做适应性调整,从而形成多种型号。图13是以33个针管为例的针管组件(3)的横截面示意图,与此相应的是内部含有33套针芯组件(9)、33个针管 (13)的毛发移植器,此毛发移植器,手术时按压一次,可以同时移植33株毛发于不同受区。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针芯(11)直接埋设固定于按压键(8),其他结构不变。当将针芯(11) 直接埋设固定于按压键(8)时,移植器总体结构如图14所示,移植器有针管组件(3)、按压键组件(1)、弹簧(2)、中心柱(4)、支撑盘(5)、壳体(6)、保护帽(7),其中针管组件(3)由多个针管(13)埋设固定于针管座(12)构成,按压键组件(1)由多个针芯(11) 固定安装于按压键(8)底端构成,壳体(6)分为多瓣,多瓣之间通过卡扣卡紧、卯榫插拔、合页等方式连接,针管座(12)与壳体(6)通过卯榫插拔方式连接,针管座(12)与中心柱 (4)通过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5)与壳体(6)通过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5)与中心柱(4)通过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壳体(6)下端外侧壁与保护帽(7) 开口内侧壁紧密配合设计,保护帽(7)可盖紧在壳体(6)下端,按压键组件(1)通过针芯 (11)上套的弹簧(2)支撑在针管座(12)上,按压键(8)上端从壳体(6)顶部的孔中伸出。图14显示的结构,没有针芯座(10),针芯(11)直接埋设固定于按压键(8)形成独立的组件,这种设计,方便快速安装、拆卸;图1显示的结构,针芯(11)埋设固定于针芯座(10),针芯座(10)安装固定于按压键(8)下端面对应的凹槽,这种设计,方便必要时更换针芯组件(9)。
按压键(8)、针芯座(10)、支撑盘(5)、针管座(12)、壳体(6)、中心柱(4)、保护帽(7)的材料可以是医用塑料、钢材、硅胶、钛合金等材料中的任意一种。针芯(11)、针管(13)的材料可以是医用钢材、钛合金等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弹簧(2)用常用的金属材料。
结合图1,图3,图4,图5、图6、图8,图9等说明操作使用。毛发移植手术过程中,手术配台护士左手持毛发移植器壳体下方,使针管(13)锐针尖面凹槽面对自己视线,右手持毛发移植显微镊夹持毛干距毛囊约2~5mm处,使毛干卡入针管(13)尖部凹槽,适力下压托住毛干向针管凹槽中心上方,使毛囊全部顺利滑入针管(13)凹槽,即完成毛发毛囊置入针管(13)凹槽动作,旋转壳体(6),重复以上动作,装置毛发毛囊于多个针管(13)尖部上所有凹槽,待装置完毕,供手术医生备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右手持毛发移植器(图1),针管(13)尖于设计好的毛发待受区进针于皮下,通过右手拇指按压一次按压键(8),推动多枚针心座(9),压缩弹簧(2)适度压缩,适当弹出针芯(11)一定长度,推进多株毛发准确移植于受区,拔除针管(13),干静准确快速完成一次操作植入多株毛发。

Claims (10)

1.一种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其特征是:有针管组件、按压键组件、弹簧、中心柱、支撑盘、壳体、保护帽,其中针管组件由多个针管埋设固定于针管座构成,按压键组件由多个针芯组件安装于按压键底端构成,针芯组件由针芯埋设固定于针芯座构成,壳体分为多瓣,多瓣之间通过卡扣卡紧、卯榫插拔、合页等方式连接,针管座与壳体通过卯榫插拔方式连接,针管座与中心柱通过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与壳体通过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与中心柱通过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壳体下端外侧壁与保护帽开口内侧壁紧密配合设计,保护帽可盖紧在壳体下端,按压键组件通过针芯上套的弹簧支撑在针管座上,按压键上端从壳体顶部的孔中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器,其特征是:可以将多个针芯直接埋设固定于按压键,减少针芯座,其中按压键组件由多个针芯固定安装于按压键底端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器,其特征是:针管组件上,多个针管的针管尖在同一平面内,各针管尖部开放性凹槽开口均沿移植器径向朝外;多个针管按圆形或其他阵列埋设于针管座,另一端从针管座下端面穿出一定长度,确保针管尖部开放性凹槽全部位于针管座下端外面;在针管座埋设针管的位置上端设置通孔,通孔直径比针芯直径大,比针管直径小,通孔与针管内腔相连并形成针芯的运动通道;针管座下端在多个针管的安装位置设置成圆台状;针管座下端底面除了有多个针管穿出,余部封闭;针管座中心有螺纹孔或通孔,当针管座中心为螺纹孔时,中心柱上对应也设计螺纹,针管座与中心柱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当针管座中心采用通孔时,针管座中心的通孔与中心柱采用紧密配合设计,针管座与中心柱采用卯榫插拔方式连接;针管座边缘有多个凸出部,针管座边缘的多个凸出部与壳体上相应的孔采用紧密配合设计,两者以卯榫方式连接;针管座安装在壳体下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器,其特征是:按压键下端面底部有按圆形或其他阵形排列的多个凹槽,在安装状态,多个凹槽的位置与多个针管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针芯组件的针芯座插入并卡紧安装于按压键下端面的多个凹槽中,由按压键一键控制;在安装状态,多个针芯的排列阵形与多个针管的排列阵形一样,其另一端按照一一对应的关系穿过针管座上的通孔、穿入多个针管内腔,可在通孔和针管内腔中运动;按压键下端在壳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器,其特征是:弹簧套在针芯上,设置在针芯座与针管座之间,一端与针芯座接触,另一端与针管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器,其特征是:支撑盘中心有螺纹孔或通孔,当支撑盘中心为螺纹孔时,中心柱上对应也设计螺纹,支撑盘与中心柱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当支撑盘中心采用通孔时,支撑盘中心的通孔与中心柱采用紧密配合设计,支撑盘与中心柱采用卯榫插拔方式连接;支撑盘边缘有多个凸出部,支撑盘边缘的多个凸出部与壳体上相应的孔采用紧密配合设计,两者以卯榫方式连接;在安装状态,支撑盘的位置在壳体内靠近上部位置;在支撑盘上,与多个针管安装轴心、多个针芯组件安装轴心一一对应,开设有直径大于针芯座直径的多个通孔,是多个针芯、针芯座、弹簧的运动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器,其特征是:中心柱设置在壳体内部正中轴上,中心柱与支撑盘、针管座采用螺纹或卯榫插拔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器,其特征是:壳体沿纵向分为两瓣或更多瓣,两瓣或多瓣之间通过卡扣、咬合、卯榫或合页等方式连接;壳体上有多个安装孔,与支撑盘、针管座各自边缘设置的多个凸出部以“卯榫插拔”方式紧密配合连接;壳体顶部端面中心设置通孔,为按压键上端运动通道;壳体侧壁下端设置半圆形或弧形凹槽,与保护帽开口部位内侧设置的半圆形或弧形凸台紧密配合设计;保护帽开口部位内侧有半圆形或弧形凸台,其形态与壳体下端外壁设置的半圆形或弧形凹槽匹配,在本器械不使用时,保护帽与壳体下端以“凸台+凹槽”卡紧方式连接,保护帽可盖紧卡扣在壳体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器,其特征是:在待用状态下,不按压按压键时,各针芯头部位于各针管凹槽上部,当按压按压键时,按压键带动针芯座按压弹簧,同时带动多个针芯在相应的针管内运动,当按压键触碰到支撑盘时,针芯运动到针管尖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器,其特征是:多个针芯、多个针管的数目可以是2~n;所用针管直径是:0.6mm~1.2mm;按压键、针芯座、支撑盘、针管座、壳体、中心柱、保护帽的材料可以是医用塑料、钢材、硅胶、钛合金中的任意一种;针芯、针管的材料可以是医用钢材、钛合金中的任意一种;弹簧材料用常用的金属材料。
CN201922192468.6U 2019-12-09 2019-12-09 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Active CN211749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2468.6U CN211749777U (zh) 2019-12-09 2019-12-09 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2468.6U CN211749777U (zh) 2019-12-09 2019-12-09 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9777U true CN21174977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3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2468.6U Active CN211749777U (zh) 2019-12-09 2019-12-09 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9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7078B (zh) 用于治疗剂的脉络膜上施用的方法和设备
US9381111B2 (en) Delivery and extraction devices
US5417683A (en) Mini-graft hair implanting device for implanting multiple clumps of hair follicles at one time
US8641423B2 (en) Circumcision testing and training model
ES2605987T3 (es) Sujetador autocentrante y mordaza
EP2422832A2 (en) Syringe for injecting surgical thread
JP6794343B2 (ja) 手術器具および眼組織移植方法
KR101112038B1 (ko) 식모기
CN211749777U (zh) 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CN219167452U (zh) 一种手柄式分体防脱隧道探
CN111184540A (zh) 医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CN211674362U (zh) 新型医用毛发移植器
CN211674364U (zh) 眉毛、胡须、膑角、体毛专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CN211674363U (zh) 睫毛、胡须、发际线毛发等专用的多株毛发移植器
CN209004164U (zh) 一种多体位微创植骨器
CN111195140A (zh) 新型医用毛发移植器
CN111195141A (zh) 眉毛、胡须、膑角、体毛专用多株毛发移植器
CN211433199U (zh) 新型毛发移植器
CN215994148U (zh) 一种可视针刀及医疗设备
CN111202548A (zh) 睫毛、胡须、发际线毛发等专用的多株毛发移植器
CN108523966A (zh) 多功能鼻窦扩张治疗系统
CN111214278A (zh) 新型毛发移植器
CN216652411U (zh) 牙种植用软组织环切刀
CN205287139U (zh) 无创注射用空心针、包括该空心针的针头组件及注射器
CN221286657U (zh) 一种内置推针的新型放射性粒籽植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