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8876U - 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8876U
CN211748876U CN202020136478.8U CN202020136478U CN211748876U CN 211748876 U CN211748876 U CN 211748876U CN 202020136478 U CN202020136478 U CN 202020136478U CN 211748876 U CN211748876 U CN 211748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kettle
water boiling
cup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64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海涛
肖海威
王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Guangj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Guangj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Guangj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Guangj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64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8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8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88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包括收纳盒、电热煮水壶、泡茶杯、茶叶篮、煮水壶盖,收纳盒包括收纳盒体、收纳盖体,收纳盖体可盖合或可倒放在收纳盒体上,煮水壶盖可设置在电热煮水壶上或泡茶杯上,电热煮水壶用于将水或其他液体加热、煮沸,泡茶杯用于冲泡饮品,茶叶篮用于放置冲泡材料并可活动设置在泡茶杯中;收纳状态下,收纳盖体盖合在收纳盒体上,电热煮水壶设置在收纳盒中,泡茶杯设置在电热煮水壶中,茶叶篮设置在泡茶杯中,煮水壶盖设置在电热煮水壶上。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热煮水壶,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煮热水,且泡茶杯和泡茶篮可收纳在电热煮水壶中,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外出。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茶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之一。茶叶除了具有特殊香气外,还具有许多保健功效。喝茶可以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喝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因此,喝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专业人士泡茶时,需要的泡茶器具较多,一般为一整套泡茶器具,而且泡茶器具往往体积较大,不用时比较占地,不方便搬运。当外出时,对于爱喝茶、泡茶的人来说,不可能将一整套泡茶器具携带外出,携带时也极为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外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电热煮水壶、泡茶杯体、茶叶篮,所述收纳盒包括收纳盒体、收纳盖体,所述收纳盖体可盖合或可倒放在收纳盒体的开口上,
所述电热煮水壶包括煮水壶体、煮水壶盖,所述煮水壶体包括煮水杯体、用于将煮水杯体内液体加热的电热装置,所述煮水壶盖可适配设置在煮水杯体上,所述泡茶杯体用于冲泡饮品,所述煮水壶盖还可适配设置在泡茶杯体上,所述茶叶篮用于放置冲泡材料并可活动设置在泡茶杯体中;所述电热煮水壶可收纳放置在收纳盒内,所述泡茶杯体适于收纳放置在煮水杯体内。
所述煮水杯体设有手把,所述收纳盒体内设有与手把相配合的定位托,收纳状态下,所述电热煮水壶放置在收纳盒内,所述手把设置在定位托上。
所述收纳盖体设有排水孔。
所述收纳盒体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所述防滑垫与收纳盒体整体成型,或者,所述收纳盒体的底部设有开槽,所述防滑垫包括垫部、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卡插在开槽上;所述收纳盖体设有可遮挡排水孔的配合件,所述收纳盖体设有安装孔,所述配合件设置在安装孔上,所述配合件与排水孔之间留有通道。
所述泡茶杯体的侧部设有防烫杯套,所述防烫杯套上设有防滑纹;所述收纳盒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承托电热煮水壶;所述定位托上设有第一定位凸块和/或第二定位凸块。
所述煮水壶盖包括壶盖上体、壶盖下体,所述壶盖上体设有提手,所述壶盖下体的侧部上设有密封圈凹槽,所述密封圈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壶盖下体的侧部向下延伸形成挡环。
当所述煮水壶盖盖合在电热煮水壶上时,所述壶盖下体设置在煮水杯体的开口上,所述壶盖下体的侧部位于煮水杯体的开口内,所述密封圈与煮水杯体的开口过盈配合;当所述煮水壶盖盖合在泡茶杯体上时,所述壶盖下体设置在泡茶杯体的开口上,所述泡茶杯体的开口位于挡环内,所述泡茶杯体设有泡茶杯嘴,所述挡环上设有避空以避让泡茶杯嘴。
还包括茶叶盒、茶杯,收纳状态下,所述茶叶盒可设置在茶叶篮的内腔中或茶叶篮的下方,所述茶杯可设置在茶叶篮的内腔中或茶叶篮的下方。
所述茶叶篮的底部设有茶叶篮凹位,所述茶叶盒的底部设有茶叶盒凹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包括便于携带的电热煮水壶,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煮热水,不必背负沉重的热水壶,减轻了负担,且泡茶杯和泡茶篮可收纳在电热煮水壶中,将煮水杯体内、泡茶杯内的空间实现收纳最大化利用,同时也使各组件的容积实现最大化,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外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收纳盖体可倒放在收纳盒体上,并以此形成茶托,供使用者放置茶叶篮等物品,极大地拓宽其使用范围;煮水壶盖可与电热煮水壶或泡茶杯组合使用,无需为电热煮水壶、泡茶杯各配置一个煮水壶盖,进一步减少占用空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茶叶盒、茶杯,且茶叶盒、茶杯与泡茶篮可一同收纳在泡茶杯中,将剩余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整合了泡茶所需的基本器具,真正地让使用者能够随时随地泡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煮茶器套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收纳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收纳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收纳盖体与收纳盒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收纳盖体倒放在收纳盒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热煮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泡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煮水壶盖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煮水壶盖与泡茶杯的组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茶叶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茶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与防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煮茶器套装的结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煮茶器套装的另一结构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A区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15,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包括收纳盒、电热煮水壶2、泡茶杯 3、茶叶篮5、茶叶盒6、茶杯7、茶夹、电源线。
收纳盒包括收纳盒体1、收纳盖体11,收纳盖体11活动盖合在收纳盒体1 的开口上,且收纳盖体11的盖腔111与收纳盒体1的盒腔10共同构成收纳腔,供电热煮水壶2、泡茶杯3、煮水壶盖4、茶叶篮5、茶叶盒6、茶杯7、茶夹、电源线等物品的放置。其中,收纳盒体1的底部设有朝收纳盒体1的盒腔10方向凹陷的沉腔12,使用者可将手指伸进沉腔12中,便于持拿收纳盒。
另外,收纳盖体11可倒放在收纳盒体1的开口上,并以此形成茶托。收纳盖体11的底部内壁设有多条凸棱13,凸棱13分别围成放置位,供使用者放置茶叶篮5、茶杯7等物品。而且,收纳盖体11的底部设有排水孔14,以供泡茶时产生的废水落水。
电热煮水壶2整体外形呈圆柱形,其包括煮水底座21、煮水杯体22、煮水壶盖4,煮水杯体22设置在煮水底座21上,煮水壶盖4可设置在煮水杯体22 上。煮水底座21设有插座23、开关231、电热装置232,插座23通过与电源线的插接接通电源,并通过开关231接通插座23与电热装置232之间的电路,以向电热装置232提供电源。煮水杯体22用于盛装水或其他液体,电热装置232 将煮水杯体22内的液体加热或煮沸。其中,煮水杯体22的侧部上设有手把24,便于使用者持拿电热煮水壶2;煮水杯体22的开口设有煮水杯嘴221,便于使用者倾倒液体。
泡茶杯3包括泡茶杯体31、防烫杯套32,泡茶杯体31的开口设有泡茶杯嘴 311,便于使用者倾倒液体,防烫杯套32套装在泡茶杯体31上,以防使用者手持泡茶杯3时烫手。为了防止防烫杯套32从泡茶杯体31上脱落,泡茶杯体31 的外壁上设有泡茶杯凹位,防烫杯套32套装在泡茶杯凹位上,以限制其不能脱落。另外,防烫杯套32上设有防滑纹,便于使用者手持泡茶杯3。
煮水壶盖4可适配设置在电热煮水壶2或泡茶杯3上,其由壶盖上体41、壶盖下体42组合而成。壶盖上体41设有提手43,方便使用者提拿煮水壶盖4。而且,壶盖上体41与壶盖下体42之前留有空腔44,起到隔热作用,使用者在提拿煮水壶盖4时不会烫手。
壶盖下体42的侧部上设有密封圈凹槽45,其设有密封圈451。当煮水壶盖 4盖合在电热煮水壶2上时,壶盖下体42设置在煮水杯体22的开口上,壶盖下体42的侧部位于煮水杯体22的开口内,且密封圈451与煮水杯体22的开口过盈配合。
壶盖下体42的侧部向下延伸形成挡环46。当煮水壶盖4盖合在泡茶杯3上时,壶盖下体42设置在泡茶杯体31的开口上,泡茶杯体31的开口位于挡环46 内,且挡环46上设有避空461以避让泡茶杯嘴311。
茶叶篮5的侧部和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孔51,以供水或其他液体进入茶叶篮5 中。茶叶篮5的开口设有卷边52以形成支承部,当茶叶篮5放置在泡茶杯体31 内时,泡茶杯体31的开口支承卷边52以承托茶叶篮5,便于使用者提拿茶叶篮 5。
茶叶盒6包括茶叶盒体61、茶叶盖体62,茶叶盖体62活动盖合在茶叶盒体 61上,且两者之间形成茶叶腔,以存放茶叶。茶杯7呈倒圆台形,即茶杯7的开口的直径大于茶杯7的底部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设有三个茶杯7。
收纳状态下,电热煮水壶2、茶夹、电源线放置在收纳盒中,泡茶杯3放置在电热煮水壶2中,茶叶篮5、茶叶盒6、茶杯7放置在泡茶杯3中,煮水壶盖 4盖合在煮水杯体22的开口上。
具体地,收纳盖体11盖合在收纳盒体1的开口上时收纳盒整体长为166± 10mm、宽为133±10mm、高为91±10mm,其收纳腔长为161±10mm、宽为 128±10mm、深为85.5±10mm;包含煮水壶盖4的电热煮水壶2整体高为145.8 ±10mm、最大宽为115.5±10mm、最小宽为80±10mm;煮水杯体22的内腔直径为76±10mm、深为97±10mm,煮水壶盖4盖合在煮水杯体22的开口时,煮水杯体22的内腔的剩余空间深为92±10mm;泡茶杯3整体最大外径为74±10mm、高为90.8±10mm,泡茶杯体31的内腔直径为67.1±10mm、深为88.8 ±10mm;茶叶篮5的外径为63.6±10mm,与泡茶杯体31的内腔直径相适合,茶叶篮5的内径为62.6±10mm。
其中,包含煮水壶盖4的电热煮水壶2与收纳腔之间留有空间,可供茶夹、电源线等物品的放置;泡茶杯3整体最大外径与煮水杯体22的内腔直径相适合,将煮水杯体22内、泡茶杯体31内的空间实现收纳最大化利用,同时也使各组件的容积实现最大化。
为了避免电热煮水壶2放在收纳盒内时与收纳盒发生碰撞,收纳盒体1的底部内壁对称设有支撑件8,支撑件8设有与电热煮水壶2外形相配合的弧形的支撑凹位81,电热煮水壶2可放置在支撑凹位81上。收纳盖体11的盖腔111内设有配合件83,当收纳盖体11盖合在收纳盒体1上时,配合件83抵靠在电热煮水壶2上以将电热煮水壶2限制在支撑凹位81上,避免电热煮水壶2沿竖直方向上晃动。
收纳盖体11对称设置安装孔15,配合件83安装在安装孔15上。其中,安装孔15位于排水孔14的两侧上,且配合件83的端面与安装孔15之间留有通道,配合件83遮挡排水孔14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排水孔14排水。
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者放置电热煮水壶2,沉腔12可作供手把24放置的定位托,沉腔12的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凸块121、第二定位凸块122,第一定位凸块121呈圆柱形,第二定位凸块122呈D柱形,手把24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凸块121相配合的定位孔241,手把24的一端端部设有与第二定位凸块122相配合的弧形位242,收纳时,通过第一定位凸块121与定位孔241、第二定位凸块122与弧形位242的配合定位放置电热煮水壶2,同时能避免电热煮水壶2沿水平方向上晃动。
而茶夹、电源线则是放置在电热煮水壶2与收纳盒体1之间的空位处。
收纳盒体1的底部外壁对称设有防滑垫,以避免收纳盒滑落。防滑垫包括垫部84、呈箭头状安装部82,安装部82垂直设置在垫部84上。其中,垫部84 呈跑道型,安装部82呈箭头型。收纳盒体1的底部对称设有长条形的开槽16,安装部82卡插在开槽16上,且防滑垫能密封开槽16。
进一步地,支撑件8与防滑垫为一体成型,且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制得;支撑件8设置在防滑垫的安装部82上。
安装时,将支撑件8插入到开槽16中,手持支撑件8的末端并拉动支撑件 8,使安装部82强行穿过开槽16,如图15所示,安装部82穿过开槽16后其翼部821弹性恢复并与收纳盒体1的底部内壁相抵,同时防滑垫的端面与收纳盒体1的底部外壁相抵,如此使支撑件8和防滑垫安装在收纳盒体1的底部上。
收纳盒体1的底部对称设有长条形的开槽16,支撑件8与开槽16相适配,支撑件8可穿过开槽16伸入到收纳盒体1内。支撑凹位81设置在支撑件8远离防滑部的端部上,支撑件8靠近防滑部的端部上设有定位环块82,定位环块82 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侧面由上至下向外侧逐渐凸出,这样的结构便于定位环块82穿过开槽16。
收纳状态下,茶叶篮5、茶叶盒6、茶杯7放置在泡茶杯3中的位置关系为:茶叶篮5、茶杯7放置在泡茶杯体31内且茶叶篮5位于茶杯7的上方,茶叶盒6 放置在茶叶篮5内。其中,茶叶篮5、茶叶盒6、茶杯7组合后的高为90±10mm,与泡茶杯体31的高度相适合;茶叶盒6整体外径为61.6±10mm,与茶叶篮5 的内径相适合。
泡茶杯体31的底部设有与茶杯7的开口相适配的凸台34,收纳时,茶杯7 层叠后倒放在泡茶杯体31内,且位于最下方的茶杯7的开口套在凸台34上,以实现茶杯7放置在煮水杯体22内时的定位。茶叶篮5的底部设有与茶杯7的底部相适配的茶叶篮凹位53,以避让茶杯7的底部;茶叶盒体61的底部设有与茶叶篮凹位53的底部相适配的茶叶盒凹位63,以避让茶叶篮凹位53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包括便于携带的电热煮水壶,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煮热水,不必背负沉重的热水壶,减轻了负担,且泡茶杯和泡茶篮可收纳在电热煮水壶中,将煮水杯体内、泡茶杯内的空间实现收纳最大化利用,同时也使各组件的容积实现最大化,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外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收纳盖体可倒放在收纳盒体上,并以此形成茶托,供使用者放置茶叶篮等物品,极大地拓宽其使用范围;煮水壶盖可与电热煮水壶或泡茶杯组合使用,无需为电热煮水壶、泡茶杯各配置一个煮水壶盖,进一步减少占用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茶叶盒、茶杯,且茶叶盒、茶杯与泡茶篮可一同收纳在泡茶杯中,将剩余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整合了泡茶所需的基本器具,真正地让使用者能够随时随地泡茶。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收纳状态下,茶叶篮、茶叶盒、茶杯放置在泡茶杯中的位置关系为:茶叶篮、茶叶盒放置在泡茶杯体内且茶叶篮位于茶叶盒的上方,茶杯放置在茶叶篮内。其中,茶叶篮、茶叶盒、茶杯组合后的高为90±10mm,即茶叶篮与茶叶盒组合后的高为90±10mm;茶叶盒整体外径为63.6±10mm,与泡茶杯体的内腔直径相适合;茶杯的高度与茶叶篮的高度相适合。
泡茶杯体不设置凸台,茶叶篮不设置茶叶篮凹位,茶叶盒体不设置茶叶盒体凹位。收纳时,茶杯层叠后正放或倒放在茶叶篮中。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收纳状态下,茶叶篮、茶叶盒、茶杯放置在泡茶杯中的位置关系为:茶叶篮放置在泡茶杯体内,茶叶盒、茶杯放置在茶叶篮内且茶叶盒位于茶杯的上方。其中,茶叶篮、茶叶盒、茶杯组合后的高为90±10mm,即茶叶篮整体高为90±10mm;茶叶盒与茶杯组合后的高度与茶叶篮的高度相适合。
泡茶杯体不设置凸台,茶叶篮不设置茶叶篮凹位。收纳时,茶杯层叠后倒放在茶叶篮内,茶叶盒体的底部设有与茶杯的底部相适配的茶叶盒体凹位,以避让茶杯的底部。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收纳状态下,茶叶篮、茶叶盒、茶杯放置在泡茶杯中的位置关系为:茶叶篮放置在泡茶杯体内,茶叶盒、茶杯放置在茶叶篮内且茶杯位于茶叶盒的上方。其中,茶叶篮、茶叶盒、茶杯组合后的高为90±10mm,即茶叶篮整体高为90±10mm;茶叶盒与茶杯组合后的高度与茶叶篮的高度相适合。
泡茶杯体不设置凸台,茶叶篮不设置茶叶篮凹位,茶叶盒不设置茶叶盒凹位。收纳时,茶杯层叠后正放或倒放在茶叶盒上。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收纳状态下,茶叶篮、茶叶盒、茶杯放置在泡茶杯中的位置关系为:茶叶篮、茶叶盒、茶杯放置在泡茶杯体内,茶叶篮位于最上方,茶叶盒位于茶叶篮的下方,茶杯位于茶叶盒的下方。其中,茶叶盒整体外径为 63.6±10mm,与泡茶杯体的内腔直径相适合。
收纳时,茶杯层叠后倒放在泡茶杯体内,且位于最下方的茶杯的开口套在凸台上。茶叶盒体的底部设有与茶杯的底部相适配的茶叶盒体凹位,以避让茶杯的底部。茶叶篮不设置茶叶篮凹位。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收纳状态下,茶叶篮、茶叶盒、茶杯放置在泡茶杯中的位置关系为:茶叶篮、茶叶盒、茶杯放置在泡茶杯体内,茶叶篮位于最上方,茶杯位于茶叶篮的下方,茶叶盒位于茶杯的下方。其中,茶叶盒整体外径为63.6 ±10mm,与泡茶杯体的内腔直径相适合。
泡茶杯体不设置凸台,茶叶盒体不设置茶叶盒凹位。收纳时,层叠后茶杯倒放在茶叶盖体上,茶叶篮的底部设有与茶杯的底部相适配的茶叶篮凹位,以避让茶杯的底部。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限定,在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电热煮水壶、泡茶杯体、茶叶篮,所述收纳盒包括收纳盒体、收纳盖体,所述收纳盖体可盖合或可倒放在收纳盒体的开口上,
所述电热煮水壶包括煮水壶体、煮水壶盖,所述煮水壶体包括煮水杯体、用于将煮水杯体内液体加热的电热装置,所述煮水壶盖可适配设置在煮水杯体上,所述泡茶杯体用于冲泡饮品,所述煮水壶盖还可适配设置在泡茶杯体上,所述茶叶篮用于放置冲泡材料并可活动设置在泡茶杯体中;所述电热煮水壶可收纳放置在收纳盒内,所述泡茶杯体适于收纳放置在煮水杯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水杯体设有手把,所述收纳盒体内设有与手把相配合的定位托,收纳状态下,所述电热煮水壶放置在收纳盒内,所述手把设置在定位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盖体设有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体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与收纳盒体整体成型,或者,所述收纳盒体的底部设有开槽,所述防滑垫包括垫部、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卡插在开槽上;所述收纳盖体设有可遮挡排水孔的配合件,所述收纳盖体设有安装孔,所述配合件设置在安装孔上,所述配合件与排水孔之间留有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杯体的侧部设有防烫杯套,所述防烫杯套上设有防滑纹;所述收纳盒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承托电热煮水壶;所述定位托上设有第一定位凸块和/或第二定位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水壶盖包括壶盖上体、壶盖下体,所述壶盖上体设有提手,所述壶盖下体的侧部上设有密封圈凹槽,所述密封圈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壶盖下体的侧部向下延伸形成挡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煮水壶盖盖合在电热煮水壶上时,所述壶盖下体设置在煮水杯体的开口上,所述壶盖下体的侧部位于煮水杯体的开口内,所述密封圈与煮水杯体的开口过盈配合;当所述煮水壶盖盖合在泡茶杯体上时,所述壶盖下体设置在泡茶杯体的开口上,所述泡茶杯体的开口位于挡环内,所述泡茶杯体设有泡茶杯嘴,所述挡环上设有避空以避让泡茶杯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叶盒、茶杯,收纳状态下,所述茶叶盒可设置在茶叶篮的内腔中或茶叶篮的下方,所述茶杯可设置在茶叶篮的内腔中或茶叶篮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便携式煮茶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篮的底部设有茶叶篮凹位,所述茶叶盒的底部设有茶叶盒凹位。
CN202020136478.8U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8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6478.8U CN211748876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6478.8U CN211748876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8876U true CN211748876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0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647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8876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8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66861A1 (en) Beverage server with a drip tray assembly
CN211632820U (zh) 一种用于泡制饮料的装置
US2328599A (en) Device for brewing and dispensing beverages
US201001121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ewing beverages
US8485089B2 (en) Microwave coffee maker
DE60112776D1 (de) Integrierter behälter und brühgerät
WO2014043020A1 (en) Bottle warming device
CN211748876U (zh) 一种便携式煮茶器套装
GB2250425A (en) Tea infusor for cups and mugs
US5605089A (en) Coffee cup
ES2555288T3 (es) Máquina de preparación de bebidas calientes
KR20130135693A (ko) 다기능 젖병
CN218164928U (zh) 一种组合式煮茶器
CN201160722Y (zh) 多功能茶壶
CN216316906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陶瓷茶具
CN210276732U (zh) 一种便于储存茶叶的水杯
CN205251257U (zh) 泡茶器
TWM567050U (zh) Portable soaking device
CN217547763U (zh) 一种可收纳咖啡杯的咖啡机
CN202784315U (zh) 一种便携式组合茶具的茶座
CN113349627B (zh) 炖盅与茶漏的两用结构及养生壶
CN220988393U (zh) 一种可叠放收纳的马克杯
CN217185557U (zh) 一种多功能茶艺壶
CN211270082U (zh) 一种净饮机
CN211093418U (zh) 一种自动打氧煮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