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8554U - 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8554U
CN211748554U CN202020414270.8U CN202020414270U CN211748554U CN 211748554 U CN211748554 U CN 211748554U CN 202020414270 U CN202020414270 U CN 202020414270U CN 211748554 U CN211748554 U CN 211748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bowl
groove
accommodating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42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142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8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8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8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于容置食物,其中,各个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深度相同、或者至少一第一容置槽的深度与其他第一容置槽的深度不同。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碗盘及碗盘组件,对于改变以往合餐聚餐的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督促改进作用,能保证人们不得不独立分餐,养成分餐而食的饮食习惯。

Description

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
背景技术
人们的饮食习惯基本是采取合餐制,即由厨师将做好的食物摆放在餐桌上,由食客自行获取或分配的餐制,合餐制中经常会出现互相加菜加汤的行为。随着人们对饮食卫生的重视,公筷公勺的存在越来越广泛,但人们通常难以自觉并坚持使用公筷公勺,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卫生为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是一种实用的碗盘结构,有利于养成使用者独立分餐的用餐习惯,且产品实用,用料节省,生产成本不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碗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于容置食物,其中,各个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深度相同、或者至少一第一容置槽的深度与其他第一容置槽的深度不同。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槽包括槽口和槽底,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口之间通过连接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框与第一容置槽一体成型,且所述连接框的表面与第一容置槽的槽口平行,深度最深的第一容置槽的槽底用于与支撑面抵接。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槽包括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为柱形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槽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为台形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一端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端与槽底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端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一端直径。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上还一体成型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于容置器具,其中,所述第二容槽为斜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深度不超过第一腔体的深度。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器具包括筷子,所述第二容置槽上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保持筷子的其中一端不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底接触。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容置槽上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限位柱和与限位柱连接的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用于缩小第二容置槽的开口,所述限位球为柔性球。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形状为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的任一种。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口形状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扇形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碗盘组件,包括多个碗盘,所述多个碗盘依次重叠;其中,所述碗盘为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碗盘。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与叠于该第一容置槽上方的第一容置槽的槽底互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碗盘,是一种餐具,尤其适用于中式餐饮,应用该餐具有利于培养卫生的用餐习惯,它适用于多种饮食场景,使用该碗盘有利于养成独立分餐的用餐习惯,且产品实用,用料节省,生产成本不高。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碗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碗盘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碗盘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碗盘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碗盘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碗盘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一种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主体;11、连接框;2、第一容置槽;21、槽口;22、槽底;23、第一腔体;24、第二腔体;3、第二容置槽;31、定位块;32、限位块;321、限位柱;322、限位球;33、空隙;4、筷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碗盘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碗盘正视图。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碗盘,包括主体1,主体1上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容置槽2,第一容置槽2用于容置食物,其中,各个所述第一容置槽2的深度相同、或者至少一第一容置槽2的深度与其他第一容置槽2的深度不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碗盘,是一种餐具,尤其适用于中式餐饮,应用该餐具有利于培养卫生的用餐习惯,它适用于商业餐厅、居民家庭乃至国宴外交饮食,使用该碗盘有利于养成独立分餐的用餐习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碗盘包括主体1,主体1的材质、大小、花色品种可任意选择变换,确保灵活多样、美观实用。例如,主体1可以由陶瓷制成,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且主体1表面可以附着各类釉质层和印花层,提高产品美感,符合审美。
其中,主体1的上表面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以及其他相关艺术流线型的任一种,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在一种具体情况下,主体1可以类似于中式海碗大小,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体1的整体开口直径为35-40cm,最大高度为12-14cm。
主体1上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容置槽2,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朝向相同,且第一容置槽2用于容置食物,其中,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菜品、汤类、主食类等其他食物品种。多个指代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数量。其中,至少一第一容置槽2的深度与其他第一容置槽2的深度不同。需要补充的是,不同第一容置槽2之间的槽口21大小可以为相同或不同、槽体容积可以为相同或不同,优选至少一个第一容置槽2的槽体容积与其他第一容置槽2的槽体容积不相同。以使食物能够根据需要放入不同深度或者不同容积的第一容置槽2中,从而方便不同食物的容置,例如,汤类食物可以放入深度较深的第一容置槽2中,以保证汤类食物的容置量;切成丁、沫类的食物可以放入深度较浅的第一容置槽2中,以方便后续夹取。凉菜类食物通常含量较少,可以放入容积较小的第一容置槽2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2包括槽口21和槽底22,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之间通过连接框11进行连接,连接框11与第一容置槽2一体成型,且连接框11的表面与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平行,深度最深的第一容置槽2的槽底22用于与支撑面抵接。
为了方便制造和美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碗盘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通过连接框11与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一体成型,使碗盘上所有的槽口21位于同一平面内,保持第一容置槽2内的菜品美观性,进一步方便食物夹取。其中,根据主体1的上表面形状,相应的,连接框11同样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以及其他相关艺术流线型的任一种,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2包括有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第一腔体23为柱形腔体,第一腔体23与槽口21连通,第二腔体24为台形腔体,第二腔体24的第一端与第一腔体23连通,第二腔体24的第二端与槽底22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腔体24的第二端直径小于第二腔体24的第一端直径。
为方便碗盘的叠放和拿取,第一容置槽2包括有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在堆叠时候,第一腔体23呈柱形腔体,用于使上碗盘和下碗盘的连接框11之间保持距离,方便保持拿取;第二腔体24呈台形腔体,其与第一腔体23连通的一端大,另一端小,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从而使上碗盘和下碗盘之间可以通过第二腔体24实现可嵌套叠放,方便收纳。
其中,可以理解的,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的第一端形状大小相同,例如,第一腔体23为圆柱形,第二腔体24为圆台形,且第二腔体24与第一腔体23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第一腔体23的直径相同,第二腔体24的第二端直径小于第二腔体24第一端的直径;当第一腔体23为长方体形时,第二腔体24为正棱台形,其第二腔体24与第一腔体23连接的第一端的形状大小与第一腔体2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二腔体24的第二端的形状大小小于且相似于第二腔体24第一端的形状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体1上还一体成型有第二容置槽3,第二容置槽3用于容置器具,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槽3为斜槽,第二容置槽3的最大深度不超过第一腔体23的深度。
为增加碗盘的功能性,主体1上还一体成型有第二容置槽3,第二容置槽3可以设置于连接框11的侧边或中间,第二容置槽3还可以与第一容置槽2连通。根据所容置器具的不同,第二容置槽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其中,器具可以为筷子4、勺子、吸管等饮食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器具。基于一般餐饮用器具的形状特点,斜槽的设计设计可以用于限位器具,避免器具从碗盘上掉落。进一步的,第二容置槽3的深度不超过第一腔体23的深度使得第二容置槽3的存在不影响碗盘之间的叠放。
在一种具体情况下,器具可以为筷子4,第二容置槽3上还设置有定位块31,定位块31用于保持筷子4的其中一端不与第二容置槽3的槽底接触,即筷子1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容置槽3的槽底之间形成有空隙33。
基于筷子4的一端夹持食物过后,会残留食物的特点,为了避免筷子4的一端与食物接触后直接与连接框11接触,定位块31的设计能够用于支撑筷子4的一端,使筷子4与第二容置槽3的槽底之间形成空隙33,以保持筷子4的其中一端不与第二容置槽3的槽底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容置槽3的上连接有限位块32,限位块32包括限位柱321和与限位柱321连接的限位球322,限位球322为柔性球,用于限制器具沿限位柱321轴向方向的移动范围。
进一步的,由于筷子4整体细长且光滑,当第二容置槽3位于侧边时,筷子4容易出现滚动掉落碗盘的情况,基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二容置槽3的槽口连接有限位柱321,限位柱321用于连接限位球322,通过限位球322以起到缩小第二容置槽3的开口避免筷子4滚动掉落碗盘的情况,进一步的,限位球322为柔性球,当用户需要取出筷子4的时候,通过向外拉动,使筷子4挤压柔性球,柔性球发生形变,以达到取出筷子4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形状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扇形以及其他相关艺术流线型的任一种。为了增加槽口21的多样性,充分利用主体1的面积,槽口21可以为多种形状。当主体1为圆形时,槽口21优选为扇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碗盘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碗盘组件,包括多个碗盘,多个碗盘依次重叠;其中,碗盘为上述第一方面的碗盘。第一容置槽2的槽底22与叠于该第一容置槽2上方的第一容置槽2的槽底22互不接触。
为方便上述实施例的理解,以下提供几种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方向碗盘及其组件,碗盘主体1上表面呈方形,主体1上开设有四个第一容置槽2,四个第一容置槽2均为方形,且四个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大小均不同,且槽体深度同样不同。可以理解的是,槽体深度最深的第一容置槽2的槽底22用于和支撑面抵接,以起到支撑碗盘的作用。在不同深度的第一容置槽2中,可以放入不同的食物以用于食用。四个容置槽均包括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第一腔体23为深度相等的等宽腔体,如方柱腔体,第二腔体24为与方形腔体连通的正棱台。主体1侧壁还开设有第二容置槽3,第二容置槽3为斜槽,第二容置槽3上还设置有定位块31,第二容置槽3位于定位块31的后方还设置有限位块32,筷子4架设在定位块31上,且筷子4穿设在限位块32与第二容置槽3的槽底之间,以限制筷子4的滑移。
当该碗盘重叠时,位于上方的碗盘的第二腔体24插入位于下方碗盘的第二腔体24中,且位于上方的碗盘的第一腔体23与位于下方碗盘的第一腔体23中堆叠,位于上方碗盘的连接框11与位于下方碗盘的连接框11之间留出空隙,方便拿取。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碗盘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碗盘正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碗盘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5-8所示的椭圆形碗盘及其组件,碗盘主体1上表面呈椭圆形,主体1上开设有三个不同的第一容置槽2,三个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分别为椭圆形、方形和圆形,且三个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大小均不同,槽体深度最深的第一容置槽2的槽底22用于和支撑面抵接,以起到支撑碗盘的作用。三个容置槽均包括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第一腔体23为深度相等的等宽腔体,当第一腔体23为方柱腔体时,第二腔体24为与方形腔体连通的正棱台;当第一腔体23为圆柱腔体时,第二腔体24为与圆柱腔体连通的正圆台;同理,当第一腔体23为椭圆柱腔体时,第二腔体24为与椭圆柱腔体连通的正椭圆台。主体1中部开设有第二容置槽3,第二容置槽3为斜槽,第二容置槽3上还设置有定位块31,筷子4架设在定位块31上,第二容置槽3两侧壁相对主体1下陷,形成限制筷子4滚动的限位壁。
当该碗盘重叠时,位于上方的碗盘的第二腔体24插入位于下方碗盘的第二腔体24中,且位于上方的碗盘的第一腔体23与位于下方碗盘的第一腔体23中堆叠,位于上方碗盘的连接框11与位于下方碗盘的连接框11之间留出空隙,方便拿取。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一种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的圆形碗盘,碗盘主体1上表面呈圆形、或椭圆形,主体1上开设有四个相似的第一容置槽2,四个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均为类似扇形形状且互补,在碗盘主体1的中部,四个第一容置槽2所夹的中间区域,开设有第二容置槽3,第二容置槽3为斜槽,第二容置槽3上还设置有定位块31,筷子4架设在定位块31上,第二容置槽3两侧壁相对主体1下陷,形成限制筷子4滚动的限位壁。本实施例中的碗盘主体1面积与海碗面积大小接近。图9所示的圆形碗盘,更充分利用了主体1的面积和空间,提高碗盘容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碗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上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容置槽(2),所述第一容置槽(2)用于容置食物,其中,各个所述第一容置槽(2)的深度相同、或者至少一第一容置槽(2)的深度与其他第一容置槽(2)的深度不同;
所述主体(1)上还一体成型有第二容置槽(3),所述第二容置槽(3)用于容置器具,其中,所述第二容置槽(3)为斜槽,所述第二容置槽(3)的深度不超过第一容置槽(2)的深度;
所述器具包括筷子(4),所述第二容置槽(3)上还设置有定位块(31),所述定位块(31)用于保持筷子(4)的其中一端不与所述第二容置槽(3)的槽底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包括槽口(21)和槽底(22),所述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之间通过连接框(11)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框(11)与第一容置槽(2)一体成型,且所述连接框(11)的表面与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平行,深度最深的第一容置槽(2)的槽底(22)用于与支撑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包括有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所述第一腔体(23)为柱形腔体,所述第一腔体(23)与槽口(21)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4)为台形腔体,所述第二腔体(24)的第一端与第一腔体(23)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4)的第二端与槽底(22)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4)的第二端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24)的第一端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槽(3)上连接有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包括限位柱(321)和与限位柱(321)连接的限位球(322),所述限位球(322)用于缩小第二容置槽(3)的开口,所述限位球(322)为柔性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形状为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的槽口(21)形状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扇形的任一种。
7.一种碗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碗盘,所述多个碗盘依次重叠;其中,所述碗盘为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碗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碗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的槽底(22)与叠于该第一容置槽(2)上方的第一容置槽(2)的槽底(22)互不接触。
CN202020414270.8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 Active CN211748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4270.8U CN211748554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4270.8U CN211748554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8554U true CN211748554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8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4270.8U Active CN211748554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8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079142A1 (en) Created spoon- fork and spoon- knife
CN211748554U (zh) 一种碗盘及碗盘组件
US11064828B1 (en) Elevated dishware having flatware receptacles
CN204541560U (zh) 一种中式带托盘的餐盘
CN209376935U (zh) 一种便携套装餐具盒
CN206499277U (zh) 一种多层盖碗
CN218105727U (zh) 一种多功能置物篮
CN212489462U (zh) 餐具组
CN218419273U (zh) 助食餐盘
CN2474032Y (zh) 食物盘子
CN218128001U (zh) 一种分食制餐垫
CN218651290U (zh) 一种防倾倒餐具
KR200307208Y1 (ko) 휴대용 식품 트레이
CN106691058A (zh) 菜肴佐料专用组合拼盘
CN216439071U (zh) 一种组合式餐饮用硅胶调料盒
CN218791643U (zh) 一种多功能餐具
CN220512622U (zh) 一种便于挖取食物的盘子
CN210276720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防菜饭混合餐盘
CN219047993U (zh) 儿童餐具组合及其儿童餐盒
CN212117792U (zh) 一种分食制多用分食器
CN211212444U (zh) 一种保温型便携儿童餐盘
JP3171264U (ja) 食器皿
US20030146222A1 (en) Fast food tray
CN201135317Y (zh) 一种餐盘
CN2476229Y (zh) 食物盘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