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1608U - 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1608U
CN211741608U CN202020588381.0U CN202020588381U CN211741608U CN 211741608 U CN211741608 U CN 211741608U CN 202020588381 U CN202020588381 U CN 202020588381U CN 211741608 U CN211741608 U CN 211741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robe
connecting arm
front probe
infrared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83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均南
邹海富
廖恩旺
刘敏
姜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onteck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onteck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onteck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onteck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83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1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1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1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感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包括壳体、前菲涅尔透镜、第一前探头和第二前探头;前菲涅尔透镜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圆弧状缺口内;壳体内部设置有支撑架组件,支撑架组件设置有以感应器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面,两个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支撑面均开设有卡持孔;第一前探头卡持在位于壳体内部左侧的支撑面的卡持孔中第二前探头卡持在位于壳体内部右侧的支撑面的卡持孔中;第一前探头的感应窗口上方和第二前探头的感应窗口上方都设置有反射镜;设计简单,结构紧凑,具有较大的感应范围,解决以往结构复杂的问题,感应器底部还设置有底部探头,感应下方360度范围的人体活动信号,增大感应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感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
背景技术
人体的恒定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触发开关动作。
当有人进入开关感应范围时,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开关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开关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或在感应区域内无动作,开关延时自动关闭负载。人进入红外感应开关的感应范围后,只要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开关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或在感应区域内无动作,开关延时自动关闭负载。
而目前现有的能够达到270度感应范围的红外感应器,其内部设置三个的红外感应源,其中一个红外感应源竖直设置,另外两个感应源竖直设置在红外感应源的两侧,从而达到270度感应范围,但这种红外感应器结构复杂,需要使用三个红外感应源才能够实现270度的感应范围,制作成本高,占用空间体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不足,提出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该红外感应器能够解决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申请提供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包括壳体、前菲涅尔透镜、第一前探头和第二前探头;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圆弧状缺口,前菲涅尔透镜固定安装在圆弧状缺口内;壳体内部设置有支撑架组件,支撑架组件设置有以感应器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面,两个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支撑面均开设有卡持孔;第一前探头卡持在位于壳体内部左侧的支撑面的卡持孔中,且第一前探头的感应窗口朝向壳体的左前方,第二前探头卡持在位于壳体内部右侧的支撑面的卡持孔中,且第二前探头的感应窗口朝向壳体的右前方;第一前探头的感应窗口上方和第二前探头的感应窗口上方都设置有反射镜,反射镜用于将支撑面的前方120度以外范围的人体活动信号反射至对应的前探头的感应窗口;壳体内还设置有基板,第一前探头和第二前探头分别与基板电连接。
其中,各个反射镜设置有对称且分别位于其两侧的反射斜面,各个反射斜面均朝下倾斜。
其中,还包括底部探头和底部菲涅尔透镜,实现下方360度方位的侦测,消除感应器下方盲区,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沉头孔,底部探头固定安装在沉头孔内且底部探头的感应窗口朝下,底部菲涅尔透镜卡持在壳体的底面以盖住底部探头的感应窗口,底部探头与基板电连接。
其中,支撑架组件呈A形状设置,支撑架组件包括上支撑架和与上支撑架拼接的下支撑架,下支撑架与壳体内的底面一体成型,可防止前面腔体的水进入安装电器部件的腔体,可以保证产品在户外使用不会被雨水损坏,上支撑架卡持在壳体内的上端面。
其中,反射镜设置有安装部,壳体内的顶面朝下延伸出卡持槽,在装配状态下,安装部插入卡持槽内。
其中,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可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调节旋钮。
其中,壳体包括上盖和与上盖可拆卸连接的下盖,上盖的前端部和下盖的前端部均设置有用于卡持前菲涅尔透镜的沟槽。
其中,支撑架组件竖立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以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内腔和外腔,所述第一前探头、第二前探头和基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中。
其中,壳体设置有中空的尾部,尾部安装有用于调节红外感应器摆放角度的调节臂组件。
其中,调节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套筒、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插入并卡持在尾部内,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铰接,套筒套设在第二连接臂的外周侧,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一连接臂的端部水平延伸出勾住套筒顶端面的卡爪,套筒的内壁与第二连接臂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圈,套筒远离第一连接臂的端部外侧开设有卡接槽,第三连接臂一端部的内壁延伸出插入卡接槽内的卡持环,第三连接臂与套筒固定连接,第三连接臂的另一端部与第四连接臂铰接,第四连接臂的外周侧设置有螺牙段,螺牙段套设有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270度红外感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每一个前探头的上方都设置一个反射镜,从而提升每一个前探头所感应的范围,仅使用二个前探头就能够令感应器的前方感应范围从240增大到270度,总体设计简单,结构紧凑,具有较大的感应范围,解决了以往结构复杂的问题;另外,感应器底部还设置有底部探头,感应下方360度范围的人体活动信号,增大感应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隐藏上盖和前菲涅尔透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前菲涅尔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上盖与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连接臂组件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连接臂组件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壳体1,上盖11,下盖12,尾部13,沉头孔121,排水孔122,卡持槽110,前菲涅尔透镜2,底部菲涅尔透镜3,第一前探头41,第二前探头42,光敏管44,LED指示灯43,底部探头5,基板51,调节臂组件6,第一连接臂61,第二连接臂62,第三连接臂63,第四连接臂64,套筒65,支撑架组件7,上支撑架71,下支撑架72,第一支撑面701,第二支撑面702,通孔73,反射镜8,安装部81,反射斜面82,调节旋钮9,容置槽10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请见图1至图6所示,包括壳体1、前菲涅尔透镜2、第一前探头41和第二前探头42。壳体1包括上盖11和与上盖11可拆卸连接的下盖12,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实现,通过在上盖11的内部和下盖12的内部均设置螺丝柱,然后通过自攻螺丝将上盖11和下盖12进行固定连接,并且螺丝柱与壳体1的内部是彼此独立的,从而起到防水及保护内部电子元件的作用。另外,上盖11的顶面还可以设置摆放标识,以提醒使用者本感应器正确的摆放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请见图1至图4,壳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圆弧状缺口,前菲涅尔透镜2固定安装在圆弧状缺口内,未组装的前菲涅尔透镜2为片状,装入壳体1后被壳体1的沟槽100卡住固定成圆弧状。具体地,上盖11的前端部和下盖12的前端部均设置有用于卡持前菲涅尔透镜2的沟槽。下盖12的沟槽朝里的槽壁开设有排水缺口以及该沟槽的槽底开设有排水孔122,避免壳体1内腔积水过多,而由于排水孔122设置在沟槽内,前菲涅尔透镜2盖住部分排水孔122,能够减少风量吹入感应器腔体从而减小误侦测的情况发生。
作为改进的是,请见图5,壳体1内设置有支撑架组件7,支撑架组件7设置有以感应器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面701和第二支撑面702,两个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优选的方案为45度。第一支撑面701和第二支撑面702分别开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第一前探头41和第二前探头42的卡持孔。第一前探头41卡持在位于壳体1内部左侧的第一支撑面701的卡持孔中,且第一前探头41的感应窗口朝向壳体1的左前方,第二前探头42卡持在位于壳体1内部右侧的第二支撑面702的卡持孔中,且第二前探头42的感应窗口朝向壳体1的右前方。
为了能够在不增加探头数量的前提下,增大感应范围,第一前探头41的感应窗口上方和第二前探头42的感应窗口上方都设置有反射镜8,反射镜8用于将第一支撑面701或第二支撑面702的前方120度以外范围的人体活动信号反射至对应的前探头的感应窗口,在本实施例中,请见图7,图7为前菲涅尔透镜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前探头41和第二前探头42分别对应一个反射镜8,从而能够对菲涅尔透镜的前方270度范围的人体活动信号进行感应,应当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反射镜以及不同型号的菲涅尔透镜从而实现260度、250度等等感应范围。壳体1内还设置有基板51,第一前探头41和第二前探头42分别与基板51电连接。具体地,反射镜8设置有对称且分别位于其两侧的反射斜面82,各个反射斜面82均朝下倾斜,通过反射斜面82能够将超出前探头4正常感应范围外的人体活动信号反射至前探头4的感应窗口,从而增大第一前探头41和第二前探头42的感应范围。在本实施例中,请见图8,反射镜8设置有安装部81,上盖11的底面(壳体1内的顶面)朝下延伸出卡持槽110,在装配状态下,安装部81插入卡持槽110内。这个可拆卸结构能够快速对反射镜8的类型和规格进行更换,从而快速对感应器的感应范围进行调节,增强感应器的适用性能。
为了使感应器能够对其下方也能进行感应,请见图4和图5,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沉头孔121,底部探头5固定安装在沉头孔121内且底部探头5的感应窗口朝下,底部菲涅尔透镜3卡持在壳体1的底面以盖住底部探头5的感应窗口,底部菲涅尔透镜3呈半球状设置。底部探头5与基板51电连接。由于红外感应器底部设置有底部探头5,从而能够达到下方360度的感应范围,总体结构简单,结构紧凑,进一步增大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基板51还焊接有光敏管44和LED指示灯43。
在本实施例中,请见图2至图4,支撑架组件7呈A形状设置。支撑架组件7竖立设置在壳体1内部,以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内腔和外腔,第一前探头41、第二前探头42、底部探头5和基板51均固定安装在内腔中,从而避免外腔进水后,外腔的液体进入到内腔中,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支撑架组件7包括上支撑架71和与上支撑架71拼接的下支撑架72,具体拼接的结构,可以通过凸条和槽的卡接方式进行实现。上支撑架71的上端部延伸出卡持条,而上盖11的底部朝下延伸出卡槽,通过卡持条和卡槽的卡持配合,能够有效地将上支撑架71进行固定。下支撑架72与下盖11一体成型,进一步防止外腔的液体进入到内腔中,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可相对于壳体1转动的调节旋钮9。各个调节旋钮9均设置有扣位,在调节旋钮9插入壳体1后,调节旋钮9的扣位能够扣住壳体1的内底面,即满足调节旋钮9旋转,又不容易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感应器的安装以及感应器摆放角度的调节,壳体1设置有中空的尾部13,尾部13安装有调节臂组件6。请见图9,调节臂组件6包括第一连接臂61、第二连接臂62、套筒65、第三连接臂63和第四连接臂64,第一连接臂61的一端插入并卡持在尾部内,第一连接臂6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62铰接,套筒65套设在第二连接臂62的外周侧,第二连接臂62远离第一连接臂61的端部水平延伸出勾住套筒65顶端面的卡爪,套筒65的内壁与第二连接臂6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圈,套筒65远离第一连接臂61的端部外侧开设有卡接槽,第三连接臂63一端部的内壁延伸出插入卡接槽内的卡持环,第三连接臂63与套筒65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三连接臂63的另一端部与第四连接臂64铰接,第四连接臂64的外周侧设置有螺牙段,螺牙段套设有调节螺母,能够使感应器安装好以后不轻易松动。第一连接臂61与第二连接臂62通过螺丝铰接,两者可以旋转调节角度,第一连接臂61与第二连接臂62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水圈,起防水作用。通过套筒65与第三连接臂63扣在一起,两者可以旋转调节角度,套筒65与第二连接臂62之间设置一个防水圈,起防水和阻尼作用;第三连接臂63通过螺丝与第四连接臂64铰接,两者可以旋转调节角度。该调节臂组件6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不同角度的感应范围,提高红外传感器的适用性。
调节臂组件6与壳体之间的安装,具体地,第一连接臂61前端插入壳体1的尾部13中,第一连接臂61与尾部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水圈;第一连接臂61的前端有一个台阶,与上盖11和下盖12扣住,即满足感应器能围绕第一连接臂61旋转调节角度,又确保感应器不会脱落。第一连接臂61上设计一个凸台用来限定感应器围绕第一连接臂61的旋转范围,当感应器旋转到一定角度的时候,感应器上盖11上的挡点即与凸台相互阻挡,确保感应器不会360度旋转,从而保护了连接臂内部的电线不被旋断。
应当说明的是,调节臂组件6除了上述的连接臂结构外,还可以采用更简单的连接臂结构,请见图10,例如仅采用第一连接臂61与第四连接臂64直接铰接形成连接臂组件,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从而进行选择连接臂的个数。
本实施例的270度红外感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每一个前探头的上方都设置一个反射镜,从而提升每一个前探头所感应的范围,仅使用二个前探头就能够令感应器的前方感应范围增加到270度,总体设计简单,结构紧凑,具有较大的感应范围,解决了以往结构复杂的问题。为了加大感应器的侦测角度,本案设计了一个反射镜安装在两个探头的上方,反射镜表面做电镀处理达到反射效果,通过反射镜上的反射斜面82把收集的信号反射到两个探头上,实现加大侦测角度的目的;感应器底部还设置有底部探头5,感应下方360度范围的人体活动信号,增大感应范围;支撑架组件7竖立设置在壳体1内部,以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内腔和外腔,有效防止外腔的液体进入到内腔中,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并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限制。通过本实施例,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可以得到同等使用效果的技术方式,都应视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前菲涅尔透镜、第一前探头和第二前探头;
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圆弧状缺口,所述前菲涅尔透镜固定安装在所述圆弧状缺口内;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支撑架组件,所述支撑架组件设置有以感应器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面,两个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支撑面均开设有卡持孔;
所述第一前探头卡持在位于壳体内部左侧的支撑面的卡持孔中,且第一前探头的感应窗口朝向壳体的左前方,所述第二前探头卡持在位于壳体内部右侧的支撑面的卡持孔中,且第二前探头的感应窗口朝向壳体的右前方;
所述第一前探头的感应窗口上方和第二前探头的感应窗口上方都设置有反射镜,反射镜用于将支撑面前方120度以外范围的人体活动信号反射至对应的前探头的感应窗口;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基板,所述第一前探头和第二前探头分别与基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各个反射镜设置有对称且分别位于其两侧的反射斜面,各个反射斜面均朝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探头和底部菲涅尔透镜,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沉头孔,所述底部探头固定安装在所述沉头孔内且底部探头的感应窗口朝下,所述底部菲涅尔透镜卡持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以盖住底部探头的感应窗口,所述底部探头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组件呈A形状设置,所述支撑架组件包括上支撑架和与所述上支撑架拼接的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与壳体内的底面一体成型,所述上支撑架卡持在所述壳体内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壳体内的顶面朝下延伸出卡持槽,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安装部插入所述卡持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的调节旋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与上盖可拆卸连接的下盖,所述上盖的前端部和下盖的前端部均设置有用于卡持所述前菲涅尔透镜的沟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组件竖立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以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内腔和外腔,所述第一前探头、第二前探头和基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中空的尾部,所述尾部安装有用于调节红外感应器摆放角度的调节臂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套筒、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插入并卡持在所述尾部内,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铰接,所述套筒套设在第二连接臂的外周侧,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一连接臂的端部水平延伸出勾住套筒顶端面的卡爪,所述套筒的内壁与第二连接臂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圈,所述套筒远离第一连接臂的端部外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三连接臂一端部的内壁延伸出插入所述卡接槽内的卡持环,所述第三连接臂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的另一端部与第四连接臂铰接,所述第四连接臂的外周侧设置有螺牙段,所述螺牙段套设有调节螺母。
CN202020588381.0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 Active CN211741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8381.0U CN21174160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8381.0U CN21174160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1608U true CN211741608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8381.0U Active CN21174160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1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71153C (en) Directable decorative lantern with motion sensor
US5649761A (en) Motion detector with side-pivoting light fixture
US6781129B2 (en) Dual eye motion detector assembly
US5266807A (en) Passive infrared detection system
CN211741608U (zh) 一种270度红外感应器
CN212059129U (zh) 一种180度红外感应器
US5717203A (en) Infrared motion detector with 180 ° detecting range
CN217004260U (zh) 一种具有led路灯铝材壳体的防水结构
CN112785806A (zh) 一种带有快速连接装置的烟雾报警器
CN215174675U (zh) 一种具有人体红外感应功能的太阳能景观壁灯
CN215372570U (zh) 一种改进式管式燃烧炉火检结构
CN210768521U (zh) 一种安全猫眼
CN210266915U (zh) 具有安防功能的户外灯具
CN114062800B (zh) 一种基于2.4g通信控制系统的无线光能门锁检测装置
CN213024552U (zh) 具有体温测量功能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12273786U (zh) 一种户外红外线感应壁灯
CN215174503U (zh) 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led灯具
CN216480390U (zh) 一种复合防水型人体感应灯具
JPH0991566A (ja) 炎感知器及びそ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CN218565225U (zh) 一种走廊用红外人体感应灯
CN216280796U (zh) 红外线辐射感应灯
CN215985112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光源照度值专用自动测量装置
CN220379506U (zh) 一种具有调焦功能的摩托车灯
CN212933668U (zh) 一种智能安防用红外检测装置
CN216488022U (zh) 一种防水雾的光敏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